Apple Watch 4 手腕检测原理探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智能穿戴设备蓬勃发展的当下,Apple Watch 4 以其卓越的健康监测功能脱颖而出,尤其是手腕检测方面的技术,为用户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手腕检测涵盖心率监测、摔倒检测等功能,背后蕴含着精妙的技术原理。
Apple Watch 4 的心率监测主要依赖光学心率传感器和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协同工作。光学心率传感器运用光体积描记法,这一技术原理并不复杂。血液呈现红色,是因其反射红光、吸收绿光的特性。Apple Watch 4 利用绿色 LED 灯与对光敏感的光电二极管,来检测不同时刻流经手腕的血流量。心脏跳动时,手腕血流量增加,绿光吸收量随之上升;心跳间隔期间,血流量和绿光吸收量则减少。通过 LED 灯每秒数百次的高频闪烁,手表便能精准算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即心率。当用户打开 “心率” App,便能轻松获取当前心率数据。而且,在日常使用中,手表会在用户静止时全天定期测量心率,行走时也会定期测量步行心率。这种持续监测模式,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心率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也为体能训练等活动提供关键参考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Apple Watch 4 的光学心率传感器在设计上独具匠心。为了应对复杂的使用环境,它还利用红外线。当在后台测量心率以及为提供心率通知而测量心率时,便会启用红外线模式。在体能训练期间和 “呼吸” 时段,以及计算步行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时,使用绿色 LED 灯测量心率。这种多模式的设计,使得传感器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获取更准确的心率信息,大大提高了心率监测的可靠性。
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则是 Apple Watch 4 心率监测的另一大关键。Apple Watch Series 4 的数码表冠和背面都内置了电极,当与 “心率” App 或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搭配使用时,这些电极可测量通过心脏的电信号。当用户将手指放在数码表冠上,会在心脏和双臂间形成闭合电路,从而捕捉到通过胸部的电脉冲。相较于光学心率传感器,使用电极式心率传感器测量心率时,获得读数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因为它每 1 秒就能获得一次测量值,而不是像光学心率传感器那样每 5 秒一次。在 “健康” App 查看记录的心率数据时,会在 “心率情境” 中看到 “心电图”,用户还能借助电极式心率传感器,通过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做心电图,这为用户深入了解自身心脏健康状况提供了更专业的手段。
除了心率监测,Apple Watch 4 的摔倒检测功能也备受关注。这一功能主要依靠优化的加速感应器和陀螺仪来实现。加速感应器能够测量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陀螺仪则可感知物体的旋转运动。Apple Watch 4 通过这两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用户手腕的活动轨迹和冲击加速度。当检测到符合严重摔倒特征的运动变化时,手表会立即做出反应。它会轻触用户手腕、发出警报声并显示提醒。若检测到用户仍在移动,手表会等待用户响应,不会自动呼叫紧急服务;若大概一分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动弹,便会自动呼叫紧急服务。通话结束后,手表还会向用户的紧急联系人发送包含位置信息的短信,让紧急联系人及时了解情况。这种基于传感器数据和自定义算法的摔倒检测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帮助了许多用户,为他们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过,Apple Watch 4 的手腕检测功能并非完美无缺。在心率监测方面,皮肤厚度和颜色、光线条件、运动以及身体姿势等因素,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皮肤较厚或颜色较深,可能会削弱光线的穿透和反射效果,导致测量误差;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中,光学传感器的工作可能受到干扰;剧烈运动或特殊身体姿势下,手腕的生理状态变化复杂,也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对于摔倒检测功能,虽然其算法经过精心设计,但在某些冲击力较大的非摔倒活动中,手表可能会误判为摔倒,从而触发检测功能。
Apple Watch 4 的手腕检测功能凭借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精妙的算法,为用户带来了实用且强大的健康监测体验。其在心率监测和摔倒检测方面的创新,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健康功能发展树立了标杆。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优化,未来 Apple Watch 系列产品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在手腕检测等健康监测功能上,有望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可靠的服务,在人们的健康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