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产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算控”一体化单芯片解决方案|为旌科技 VS859 亮相第十五届松山湖论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近期北京亦庄举办的机器人马拉松中,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仍需人工辅助进行散热、换电池,甚至会出现跑偏现象。这表明,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距离人类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几年,针对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体(如工业或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产业落地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为旌科技对具身智能的认知和判断。
在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上海为旌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智先生为我们介绍了VS859芯片,一款面向具身智能的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芯片。继去年发布VS839芯片后,VS859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感知、计算和控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黄智分享了公司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的洞察,阐述了VS859在推动具身智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未来的产业前景。
具身智能演进:“做好车才能做好机器人”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黄智回顾了AI的发展历程:从专家系统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再到如今需要物理载体的场景化应用。机器人最初被设计用于自动化,基于人类经验或规则执行简单、重复的繁重任务。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从单一的机械臂替代人工,逐步发展为需要感知抓取力度、物体位置等复杂能力的功能模块。这种演进要求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从而催生了具身智能的核心要素:大脑(认知)、小脑(执行)与多模态感知的结合。
然而,当前的具身智能仍未达到理想状态。黄智以自动驾驶的分级方式类比,提出了机器人自主性的分级概念。1至3级为辅助自动化阶段,机器人执行预定义指令或特定任务,如机械臂、移动模块或抓取模块。从3级以上,机器人开始具备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当前,感知技术(如视觉、雷达、毫米波、双目深度感知)已接近成熟,产业化应用逐步展开。然而,认知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像DeepSeek这样的大型模型在知识积累上已超越人类,但在逻辑推理、语境理解等方面仍有不足。例如,机器人需要识别同一句话在不同语气、表情或场景下的含义,这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数据积累。
黄智还提到,与自动驾驶相比,通用机器人的发展面临更大挑战。自动驾驶已积累了数十亿公里的训练数据,而通用机器人缺乏类似规模的数据支持。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做好车才能做好机器人”,这意味着具身智能的道路仍需长期探索。
VS859:多模态的感算控一体芯片级解决方案
为应对具身智能的复杂需求,上海为旌科技推出了VS859芯片,该芯片已在2024年北京安博会上发布,并实现量产。VS859是一款高性能、超均衡的单芯片平台,集感知、计算和控制于一体,满足机器人对多模态感知、实时处理、低延时交互和高性价比的要求。
为旌科技设计的VS859芯片平台,它是一款集成了高性能图像处理、人工智能(AI)计算和传感器数据管理的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了2核实时操作系统(RTOS)工作频率为1.0GHz,8核ARM Cortex-A55 CPU,频率为1.5GHz,2核NPU支持每秒6 TOPS的计算能力(8位精度),同时配备2核DSP,具有96G FLOPS的性能,能够有效处理数据。该平台集成了1.2G像素/秒的高质量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支持多层3D降噪技术,并且采用AI驱动的ISP,确保高质量的图像处理能力。同时,VS859芯片还支持8K@30fps的视频编码,采用H.265/H.264视频编码格式,适用于高分辨率视频应用。该平台支持8K分辨率,具有出色的多层3D降噪技术,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优化图像质量,确保图像清晰且无噪点。此外,系统还使用了无损数据压缩等图像处理技术,以便实时处理高质量的视频和图像数据。
在人工智能加速方面,VS859芯片的NPU专为AI工作负载加速设计,能显著提升任务处理效率,特别适用于目标检测和人脸识别等低延迟任务。其软件工具链包含了量化(Quantization)功能,能够减少计算复杂度,还配有自定义编译器,优化AI模型的运行效率。该平台还提供丰富的连接选项,包括PCIe 3.0、USB 3.0和CAN等,便于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VS859芯片非常适合用于自动驾驶、监控和机器人等应用领域,能够实时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它支持最多8个摄像头模块,可实现360°全景视图,特别适合高精度的追踪系统和复杂场景分析,为自主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解决方案。
结语
VS859芯片是为旌科技在具身智能业务开拓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高性能、超均衡的“感算控”一体化设计为下一代机器人提供了强大支持。通过解决感知、计算和控制的核心需求,上海为旌科技正推动专用机器人在多样化场景中的落地应用。随着公司持续创新,VS859及未来芯片有望在产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具身智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