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介绍以P87LPC764型单片机为核心的延时型漏电继电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供用户选择实现额定动作电流和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不同的延时动作时间,并有重合闸设定选择功能。

    摘要:介绍以P87LPC764单片机为核心的延时型漏电继电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供用户选择实现额定动作电流和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不同的延时动作时间,并有重合闸设定选择功能。解决了以往传统分立元件带来的延时时间离散性大且不实现的弊端。

    关键词:延时时间 漏电继电器 单片机 设计

1 引言

漏电继电器是一种可在被保护线路漏电电流达到设定值(额定动作电流IΔ)后切断被保护线路供电电源的保护装置。漏电信号的检测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来完成,它可将检测到的被保护线路的漏电电流转换成毫伏级的交流电压信号,再通过信号整流、放大和滤波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然后配合相应的控制电路来驱动执行回路,以实现切断保护线路供电电源的控制目的。简单的实现过程是信号检测→滤波→二级放大→控制电路→驱动执行回路→切断被保护线路电源。

本文给出的延时型漏电继电器解决方案就是利用P87LPC764型单片机构成控制电路来取代传统的电路,该电路可在不同IΔ条件下实现不同的延时动作时间及其他相关功能。

2 继电器的功能

根据漏电保护标准及延时型漏电继电器驱动要求,该保护装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用户可选择3档额定动作电流(分别记为IΔ1、IΔ2、IΔ3),在使用中由用户根据被保护线路的实际状况来决定。一般可以设定IΔ1<IΔ2<IΔ3。

(2)每一种额定动作电流下(1倍情况下)均设有3档延时动作时间T1a、T1b、T1c(设定T1a<T1b<T1c),不难看出,这3档额定动作电流要区分9种延时动作情况。延时动作时间是指电路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超过额定动作电流到电路执行回路动作并切断被保护线路电源的时间。

    (3)与第一点对应,在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这3档电流可分别记为5IΔ1、5IΔ2、5IΔ3,相应的3档延时动作时间为T2a、T2b、T2c,同样设定T2a<Tab<T2c。显然动作电流越大,相应延时动作时间越小,即T2a<T1a、T2b<T1b、T2c<T1c。

(4)在电路中保留重合闸功能。如选择该功能,当保护装置动作并切断被保护线路电源后,将在延时T3时间后自动恢复供电。否则,装置必须手动恢复并回到初始状态。

(5)根据漏电动作基本要求,当选择第条功能后,装置可以在T3延时时间后自动恢复,但此时若检测的漏电信号仍然超过装置设定的额定动作电流(可称为“二次漏电”),软件中在延时T3后紧接着设定T4(T4<<T3)延时时间,即应该具备在T4并超过装置设定的额定动作电流时,装置处于闭锁状态,必须手动恢复复并回到初始状态;如果在T4延时时间到达前“二次漏电”解除或“二次漏电”本身不存在,就不会使装置处于闭锁状态。这样,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二次漏电”的可能性,避免盲目地自动重合闸。

3 P87LPC764简介

P87LPC764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51内核、改进型单片机,运行速度为标准80C51型机的2倍,丰富灵活的端口定义、内含二个精确模拟量比较器是选用该型号的理由。该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如下:

·运行速度快;

·程序存储器为4KB OTP(一次编程),32B用户代码区;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2个精确模拟量比较器;

·可编程的I/O口输出模式;

·20mA的口线驱动能力。

图2

4 硬件电路

4.1 信号检测与放大电路

图1所示是漏电保护装置中信号检测与放大部分的局部电路。该装置对漏电电流的检测用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来完成,以将检测到的被保护线路的漏电电流转换成毫伏级的交流电压信号。再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线性电路整流放大、通过对零二级放大,得到一个直流电压U20。显然,通过对零序电流互感器及相应电路参数的设定,可使U20在一段漏电电流的范围内正比于漏电的电流。这样,对漏电电流信号的处理在电路中就转化为对U20的处理。前面提到,用户可以选择、3种额定动作电流,实际上是在电路中通过调节R28、R29、R30将U20整定在3种不同的电压,并用三选一开关S2A(提供给用户 )来实现,每次只有一种(必须有一种)选择;额定动作电流下T1a、T1b、T1c时间的设定及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T2a、T2b、T2c时间的设定均通过三选一开关S3A判断,同样每次只有一种(必须有一种)选择;重合闸选用单选开关S1进行设定,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

在P87LPC764的16脚外接电阻分压器可以设定参考电位VREF,可以理解用户选择的3种不同额定动作电流所对应的U20是不同的,而参考电位VREF只有一种标准,该标准一旦设定就不能改变,所以S2A的作用就是将U20信号通过开关的引导与电位器的分压来把不同数值的U20调整到合适的大小,进而与设定的参考电位VREF进行比较。

4.2 P87LPC764的外围电路

图2是P87LPC764的外围电路部分,其中16脚是VREF电压设定端,按照图中参考可以得出VREF=2V。12脚P1.0用于重合闸判断,用户可以选择装置是否执行重合闸,P1.0为0时装置具有重合闸功能;P1.1、P1.2、P1.3用于额定动作电流下T1a、T1b、T1c时间和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T2a、T2b、T2c的判断和选择。二级放大后的U20,一路直接送至比较器CIN1A的输入端(17脚),另外一路通过电阻分压器送至比较器CIN2A的输入端(19脚),以分别用于输入额定动作电流下的U20和5倍额定动作电流下的U20,P0.0来驱动执行电路中的继电器,初始状态设定为0(低电平,继电器吸合),将其连接于后面的执行电路即可使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配合交流接触器维持被保护线路的供电。

5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围绕不同状态下的延时时间的设定来进行,首先判断比较器1和比较器2的输出以确定当前漏电电流的大小,具体可有三种情况:一是小于当前设定的额定动作电流;二是大于当前设定的额定动作电流但小于5倍的额定动作电流;三是大于5倍的额定动作电流,这些可以在软件中通过判断比较器1和比较器2的输出来控制。并可根据P1.0、P1.1、P1.2、P1.3的状态来决定是否实际重合闸及不同的动作时间。其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6 结束语

由于要区分多种延时时间,因而采用单片机的实现方案,克服了传统分立元件带来的离散性大且不易控制的弊端。P87LPC764内含电压比较器,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额定动作电流和5倍额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软件编写中,延时时间主要以“软件延时和定时器定时”来实现,利用传递不同变量的方式来完成多种延时时间的控制,事实证明,这是软好的实现方案。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8位单片机在嵌入式设计领域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流选择。尽管嵌入式系统市场日益复杂,8位单片机依然不断发展,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和系统需求。如今,Microchip推出的8位PIC®和AVR®单片机系列,配备了先进的独立...

关键字: 单片机 嵌入式 CPU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程序烧录是连接软件设计与硬件实现的关键环节。当前主流的单片机烧录技术已形成ICP(在电路编程)、ISP(在系统编程)、IAP(在应用编程)三大技术体系,分别对应开发调试、量产烧录、远程升级等不同场景。...

关键字: 单片机 ISP ICP IAP 嵌入式系统开发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看门狗(Watchdog Timer, WDT)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其初始化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本文从硬件架构、软件流程、安全规范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看门狗初始化的最佳实践...

关键字: 单片机 看门狗 嵌入式系统

本文中,小编将对单片机予以介绍,如果你想对它的详细情况有所认识,或者想要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开发板 Keil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字: 单片机 电磁兼容

以下内容中,小编将对单片机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介绍和阐述,希望本文能帮您增进对单片机的了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字: 单片机 复位电路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异常复位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仿真器

单片机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它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中断 boot

一直以来,单片机都是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因此针对大家的兴趣点所在,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相关介绍,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关键字: 单片机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