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电子 > 医疗电子
[导读]新医改启动以来,加快推进了医疗卫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医疗正成为整个医疗产业的热点,有助改善看病难题,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人们在社区或家里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医疗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智能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智能医疗对于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

新医改启动以来,加快推进了医疗卫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医疗正成为整个医疗产业的热点,有助改善看病难题,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人们在社区或家里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医疗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智能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智能医疗对于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视人数不但高达4.5亿,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青少年近视情况尤为令人担忧:全国7岁~12岁的小学生、13岁~15岁的初中生、16岁~18岁的高中生及19岁~22岁的大学生,他们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造成青少年高发近视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近视的遗传性,比如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人士,那么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就比一般的青少年高许多;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用眼时间过长、用眼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视力问题。

提升青少年近视防控意识,加强近视防控知识普及,经常进行近视检查,对于缓解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智能化的近视分析仪,可方便快速检测眼睛是否近视,以及近视程度,提醒个人纠正学习和生活中不良习惯,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治疗。

目前,近视检查主要有两种途径:健康体检和眼科检查,但是这两种途径都需要个人去医院或眼科医院做相应的检测,会占用不少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当今社会节奏加快,个人压力比较大,大都忙于工作和生活,很难说服个人定期做眼科检查。如果有一种便携式近视检测设备,个人在家里就可以直观、快速、准确地进行近视检测,必大大节省其时间和医疗费用,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国外已经在做产品,但是做产品的难点在于如何设计稳定的ARM Android系统平台,并整合医疗的相关功能到平台上。专业医疗公司优势在于医疗设备整合上,但缺少底层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在大批量出货时,产品稳定性不可控,风险比较大。

基于医疗行业的上述需求和难点,辰汉电子与国际知名医疗公司联合开发,采用i.MX6Q平台,共同推出了Andoird平台智能近视分析仪。i.MX6Q平台提供了丰富接口,融合了multimedia(camera,HDMI,LCD,video,audio),WIFI/Ethernet,USB,SD/TF等功能,具有开发周期短,性能可靠,处理速度快的优势。

i.MX6Q架构框图如图1:

 


图1

i.MX6Q集成了4核处理器,MIPI/CSIcamera接口,8192*4096个像素,显示接口为24位RGB接口,高达2G RAM内存,可以满足采集的图像像素高,检测速度快的需求。

近视分析仪的实现大概架构如图2:

 


图2

l Button是与用户交互的通道,用户可以通过分析仪上的多个button按键控制camera采集眼睛图像,系统的睡眠、唤醒,开关机等。

l Display LCD可以进行camera拍照预览,显示UI交互,camera负责采集眼睛图像。

l Battery为分析仪提供电源,作为便携式设备,battery必不可少。

l Wifi/Ethernet 提供网络支持。

智能近视分析仪主要原理,利用辰汉电子开发平台i.MX6Q的摄像头,快速捕捉眼睛图像,结合应用层程序的人眼识别算法,检测眼睛的近视情况,软件流程图3。

 


图3

应用层程序支持数据库操作,针对每个用户建立对应的数据库,每次近视分析结束后,会显示当前的近视状态,结合历史检测数据,显示近视的发展趋势,更能直观提醒用户注意眼睛保健。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使整个检测工作快速的完成。医疗机构或个人都可以使用此分析仪,个人可以将检测结果通过物联网WIFI分享给有资质的医疗工作人员,得到及时的保健和治疗指导。

当今物联网时代,设备间的移动互联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密,这款近视分析仪融合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功能,体现了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尤其便携式的优势,必将收到市场的积极反馈,从而赢得市场的先机。

辰汉嵌入式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ARM系统几乎都采用Linux的操作系统,而且几乎所有的硬件系统都要单独构建自己的系统,与其他系统不能兼容,这也导致其应用软件不能方便移植,这一点一直严重制约了ARM系统的发展和应用。GOOGLE开发了开放式的Andro...

关键字: Linux x86 ARM

随着计算需求的多样化,尤其是随着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和云计算的兴起,ARM 和 x86 架构之间的争论变得更加突出。ARM(高级 RISC 机器)和 x86 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架构,每种架构都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和用...

关键字: Linux x86 ARM

从画质优化 (NSS) 到帧率提升 (NFRU) 和光线追踪(NSSD),Arm 计划覆盖移动端图形处理的多个维度,推动边缘 AI 图形革命。而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Arm也将保持在移动计算领域的技术领先,满足手游、A...

关键字: ARM 神经图形技术 GPU AI ML

7月3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芯片架构提供商Arm Holdings首席执行官Rene Haas宣布,公司正加大投入开发自有芯片产品,此举标志着其从传统IP授权模式向提供实体芯片的战略重大转变。

关键字: ARM META

7月28日消息,2025年,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关键字: AI ARM

受生成式 AI 驱动, RISC-V 芯片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RISC-V SoC出货量将达到1618.1亿颗,营收将达到927亿美元。其中,用于AI加速器的RISC-V SoC出货量将达到41亿颗,营收将达...

关键字: RISC-V CPU AI CUDA ARM 推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