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触控感测
[导读] 地球上有近80亿人——其中一半以上在互联网上——验证谁是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技术进步和用户友好体验的推动下,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日益提高。 现代生

地球上有近80亿人——其中一半以上在互联网上——验证谁是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技术进步和用户友好体验的推动下,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日益提高。

现代生物识别技术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著名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的表弟弗朗西斯·加尔顿(FrancisGalton)爵士对8,000多个指纹样本进行了分析,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指纹分类系统。

20世纪初,伦敦警察厅(MetropolitanPoliceofLondon)以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FrancisGalton)的工作为基础,利用螺旋形和环状的形状,根据指纹模式识别个人。由此产生的亨利分类系统非常有效,它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的基础。

今天的信息图来自计算机科学区,从多个角度涵盖了生物识别安全,从当前的使用案例到人们超越现有安全措施的方式。

生物识别安全101

有三种可能的方法可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

• 使用您拥有的东西(例如钥匙、徽章、文件)

• 使用您知道的内容(例如密码、代码、安全问题)

• 使用内在识别特征(例如指纹、面部)

生物识别技术是第三种类型的例子,使用生物测量来识别个体。通常,这些测量来自物理特征,如虹膜、指纹、面部特征,甚至人的声音。

在安全应用程序中使用时,生物识别技术理论上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因为每个人的详细物理特征都是唯一的。

扩充密码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很清楚,仅仅使用文本密码会使我们的信息处于危险之中。即使在2019年,最高的密码仍然是“123456”和“Password”。

不过,密码仍然是访问帐户的默认方法,因此引入了一个称为双因素身份验证的过程来添加新的安全层。最常见的两因素身份验证类型包括发送电子邮件或文本消息,以帮助确保只有帐户的合法所有者才能登录。

不过,越来越多的生物特征安全措施正在取代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步骤。苹果在iPhone5S中引入了指纹扫描仪,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说明生物识别技术正在进入广泛可用的消费品领域。如今,市面上每一款新智能手机都有某种生物识别功能。

人脸互联

今天,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使用指纹识别来访问他们的设备,但是他们仍然对面部识别持怀疑态度——只有14%的人更喜欢使用这种方法来访问他们的设备。

然而,他们可能很快就别无选择了。消费者技术看好人脸识别,政府机构也乐于参与进来。正确、有效地识别公民身份一直是执法、边境控制、机场安全以及其他高度管制系统的难题,因此面部识别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可以快速、廉价地大规模识人群。

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例子是申根出入境系统,该系统将混合使用指纹和面部识别来缓解欧洲机场的安全瓶颈。

在中国,一项新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将提交面部识别扫描作为注册新SIM卡的先决条件——这只是中国填充其生物识别数据库的方式之一。

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隐私的丧失,因为这种技术会从机场安全蔓延到公共空间。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2013年至2018年间,面部识别的准确率提高了20倍。在一个包含2600多万张照片的数据库中,只有0.2%的搜索结果与正确的图像不匹配。

窥视数字反射

生物特征安全的另一个方面超越了物理特征,而是依靠行为模式的变化来检测欺诈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洗钱和欺诈每年给全球经济造成2万亿美元以上的损失,因此金融机构尤其有很大的动力投资于早期的欺诈检测。为此,行为生物测定学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检测可疑的登录尝试,并标记偏离预期模式的传输。

成长的烦恼

消费产品的生物识别安全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这项技术还远未达到万无一失的地步。已经有几个欺骗系统的例子,从指纹克隆到使用面具解设备。与任何安全措施一样,企业和希望突破防御的黑客之间将继续展开竞赛。

生物识别技术使用的增加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隐私领域。生物识别技术的批评者指出,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不能像传统密码那样受到执法部门的保护。因为被告必须说些什么,所以文本密码受宪法第五修正案的保护,而生物识别锁则不受保护。随着消费产品继续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这一争论将继续升温。

与此同时,我们的物理属性将日益成为我们进入数字世界的关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助力企业开拓商业空间筹建&运营采购市场 上海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为迎接酒旅市场的澎湃活力,优化和整合酒店及商业空间资源,促进旅宿行业健康发展,2025Hotel&ShopPlus上海...

关键字: 照明设计 微信 AN 大赛

共创包容性数字未来 新加坡2024年5月8日 /美通社/ -- 5月29日至31日,亚洲旗舰科技平台新加坡亚洲科技大会(Asia Tech x Singapore,简称AT...

关键字: 新加坡 ATX AN TE

伦敦2024年4月16日 /美通社/ -- ATFX宣布任命Siju Daniel为首席商务官。Siju在金融服务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曾在全球各地的高管职位上工作了19年以上。Siju之前担任FXCM首席商务官...

关键字: NI AN SI BSP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通过分析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具有非接触、友好、直观等特点。本文将探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字: 人脸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 数据安全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交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当我们把极为敏感的个人数据、金融交易甚至国家安全都交给数字系统来处理时,对强大的数据保护措施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生...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掌静脉识别 传感器

欧莱雅"明日创变者大会"暨"有意思青年"20周年颁奖仪式盛大举行 上海2023年9月23日 /美通社/ -- 9月22日,欧莱雅"明日创变者大会"暨"...

关键字: CE AN 美的 数码

曼谷2023年9月18日 /美通社/ -- 作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泰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泰国旅游和体育部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7个月,泰国旅游业总收入约为1.08万亿泰铢(约合人民币2233亿元)...

关键字: BSP GEN 国美 AN

欧莱雅中国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达成首次开放式创新投资 法国克里希2023年9月22日 /美通社/ -- 欧莱雅集团宣布对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创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以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

关键字: AN BSP DEVELOPMENT FOR

北京2023年9月21日 /美通社/ -- 中国领先的科技益智产品企业洪恩(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H)(“洪恩”或“公司”)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

关键字: BSP APP COM AN

——该收购旨在进一步扩大神经调控产品组合,为慢性腰疼患者提供更多治疗解决方案 马萨诸塞州马尔伯勒2023年9月20日 /美通社/ -- 波士顿科学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X)宣布现已签订Relievant Med...

关键字: SYSTEMS 医疗技术 EV AN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