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触控感测
[导读] 生物识别技术早已深入到大家的生活中了,每天拿起手机,使用指纹解锁或者脸部识别解锁,方便快捷,对用户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保证。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高精度、高要求的生物特性,因此会根据不同的特性对应有不同

生物识别技术早已深入到大家的生活中了,每天拿起手机,使用指纹解锁或者脸部识别解锁,方便快捷,对用户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保证。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高精度、高要求的生物特性,因此会根据不同的特性对应有不同的生物技术。目前,汽车在生物识别方面的运用还没有那么广泛,毕竟汽车对于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颇高,另外成本因素也会制约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

不过,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汽车在向智能化迈进,各个汽车制造商就准备将生物识别技术整合到汽车上。目前,使用生物识别的汽车公司主要关注于点火开关、合理化、机动车锁止系统、车辆通道、监测驾驶员健康等方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未来的汽车行业可能会运用到哪些生物识别技术吧!

★指纹识别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宣布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使用指纹解锁和启动自己汽车的全新安全系统。预计将搭载在2019款圣达菲上,如果能够顺利实现的话,现代将会是第一个将这种技术运用到门把手上的厂商。

据了解,装配指纹识别系统的车型会在门把手上安装指纹读取器,和手机指纹识别一样,司机需要录入指纹,加密数据进入系统,并且该系统将支持录入多个司机的指纹。另外在点火按钮上也会有指纹识别器,确认司机身份。

汽车不同于手机,仅仅用于解锁识别还远远不够。现代汽车表示,该系统还支持指纹自动调整座位位置以及后视镜的角度等个性化设置,当驾驶员反复使用该系统时,该系统会实时学习,从而降低失误率。未来,还将为这一系统增加定制的温度、湿度和转向设置。为了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现代的指纹识别技术加入了人类电容指示模块,用于读取手指各个部分的带电量,以防止黑客攻击或伪造指纹。

虽然从仅有的信息来看,这套指纹识别系统的确很强大,但是还有很多可能存在的隐患。首先说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大家使用手机的指纹识别经常会遇到指纹不匹配的问题,可能是手指出汗或者识别器弄脏了。那么汽车指纹识别器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会更加严重。门把手常年风吹雨淋,指纹识别器的安全性、耐用性都没有保障。另外,汽车不同于手机,一辆车基本上都会开上三五年,甚至更久,中途损坏更换的成本较高。

★面部识别

英伟达和VisionLabs公司正合作打造一辆名为“BB8”的自动驾驶汽车,这或将是首批用面部识别替代汽车钥匙的车辆之一,真正实现无钥匙进入。VisionLabs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面部识别、数据分析、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俄罗斯初创公司。他们在自动驾驶汽车中配备面部识别技术的原因是为了改善驾驶体验,让驾驶员更为安全轻松。车辆扫描记录驾驶员面部后,当有人接近汽车时识别车辆所有者,重新确认驾驶员和乘客身份后,从而实现智能无钥匙访问以及其他个性化设置。

除了便利性的考虑,该技术也有利于提高车辆安全性,由于没有钥匙,汽车被盗的风险也得以降低,不过该据悉技术推广至商用车队仍需时间。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技术在手机和笔记本上面比较常见。虹膜和指纹一样,拥有独特、复杂、不可复制性的特征,而虹膜拥有将近266个量化特征点,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只有13个到60个特征点,所以识别度更加精确,复制难度也更高。

虹膜识别系统包含软件和硬件两大模块,除了软件层面存在难度,检测设备造价高,摄像头稳定性不足等因素也限制了它的普及发展。

欧司朗推出了Synios SFH 4772S A01是用于虹膜扫描系统的理想产品。IRED 在此应用场景中作为光源出现,通过以波长适合的红外光照亮虹膜,帮助摄像头捕捉清晰的虹膜图像——且无论眼睛是何种瞳色均可使用。得到虹膜图像后,系统会将信息与预存的数据进行对比,若两者匹配,设备将自动解锁。这款产品符合汽车应用的需求,可耐受 125℃ 工作温度,将于 2019 年春季上市。它在汽车应用上实现众多优势,包括自动解锁防盗锁止系统、座椅位置的个性化调节等。虹膜识别技术既然都运用到手机笔记本上了,就意味着汽车上搭载这套识别系统指日可待了。

★心跳节律

看完前面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后,给大家介绍一中新式技术。近期在2019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B-Secur公司推出其心脏钥匙技术,可通过个人心跳解锁和启动汽车。该技术建立在个人心电图模式基础上,使用算法监控和确定心跳模式,独特的心跳节律就可用来识别不同的人。

配备了心脏钥匙技术的汽车可能会在B-Secur的高级汽车方向盘上安装心电图传感器,检测驾驶员的心跳。如果心跳节律正确,汽车就可以启动。此外,在驾驶过程中,该系统还可检测驾驶员的压力水平、警觉性以及心脏状况,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显而易见,这种识别技术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不仅可保护设备和车辆,还可以监控身体健康和安全,让用户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涉及到车辆安全问题,该算法会对用户心率进行动态确认,从而使得伪造心率变得更加困难。不过,要把这样的心脏钥匙技术真正运用到汽车上,似乎离我们还很远。除了技术层面的难题要攻克外,如何普及这一技术也还有待考究。

总结:通过这些生物识别技术访问的车辆无需密码,不仅提高了便利性,还能降低汽车被盗的可能性,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坚实的保障。不过要在汽车上实现这些先进技术,还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目前消费者们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度不高,产品技术和成本也是问题。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交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当我们把极为敏感的个人数据、金融交易甚至国家安全都交给数字系统来处理时,对强大的数据保护措施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生...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掌静脉识别 传感器

(全球TMT2023年7月14日讯)“AI×Sensor”人工智能传感器供应商极豪科技宣布,搭载其侧边电容指纹识别芯片JV0104的荣耀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2发布。荣耀Magic V2系列首次将折叠屏的厚度拉入“...

关键字: MAGIC 芯片 荣耀 指纹识别

【2023年02月16日,德国慕尼黑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切斯特讯】Sentry Enterprises采用了作为全球电源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的最新一代SLC37x系列安全芯片产品,为其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发...

关键字: 英飞凌 生物识别 控制器

1980年,谭铁牛考入西安交通大学。5年后,他远渡重洋,到世界著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求学深造,先后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他又获得了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电子电气 科技防疫

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近日获得一项国际顶级大奖。2022年8月22日,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开幕式上,谭铁牛获得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以表彰他在模式识...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模式识别 AI智能网关

2022年8月17日,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熵基科技”,股票代码“301330”)成功登录深交所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37123013股,发行价43.3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3.44倍,开盘高涨30.0...

关键字: 熵基科技 生物识别 虹膜图像

作为新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亚略特以多模态生物识别赋能百业,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技术落地产生真效益。

关键字: 生物识别 亚略特 虹膜识别

一直以来,智能手表都是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因此针对大家的兴趣点所在,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雅动科技Yewatch F2 指纹识别智能手表的相关介绍,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关键字: 智能手表 指纹识别 Yewatch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可穿戴设备的技术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可穿戴设备 生物识别 可穿戴技术

根据《民法典》第1034条,生物识别信息属于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始终与个体的身份属性紧密相关,其作为权利保护客体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私法领域内依照人格权与财产权这两条路径,将其关涉到的人格权益与财产权...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数字锁屏 指纹锁屏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