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嗡,嗡,嗡……”3部植保无人机在一片稻田上低空飞行,并不断喷出丝丝水雾,飘洒在水稻上。村道上,3名青年手持遥控器,遥控着无人机的飞行线路,一群村民正在稻田周边围观。这是日前发生在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的一幕,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与相关企业合作,向上东村村民展示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情况。
据了解,目前是水稻生长关键时期,惠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新模式,强化水稻田间管理,组织利用农业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进行大规模统防统治喷药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夏粮丰收。
据了解,植保无人机采用超低容量喷雾,首选低毒高效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无人机可搭载农药20~30斤/架次,作业面积为8~14亩/架次,每架日作业面积可达200~300亩。“200多亩水稻田,2架无人机半天就能全部喷洒完农药,极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植保无人机企业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场的村民也表示,如果有农业植保无人机喷药,就不需要在大热天到田里喷洒农药了。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惠陵表示,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的决策部署,我市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少农药不合理使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植保工作实际,利用植保无人机等病虫防治新型器械的省工、高效、环保、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等优点,采用农业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进行大规模统防统治喷药作业。“使用植保无人机能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传统喷药相比,可减少50%农药使用量,而且作业更安全,避免发生人工喷洒农药中毒等情况,在降低资源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农药减量化工作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