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几年,智能家居将变得更加智能,但不一定以贾维斯或者《杰森一家》那样的形式存在。相反,智能家居将结合先进技术,例如雷达、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带来涉及健康和福祉、老年人照顾、安全、能源管理、可持续性以及更有效的保险等新用例。通过连接标准联盟(CSA)和家居连接联盟(HCA)等组织,更多的集成将有可能推动智能家居的未来,但这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如保险、安全和公用事业等。
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智能家居还未能提供美国动画《杰森一家》那样的体验,智能音箱也远不未能达到钢铁侠托尼·史塔克(Tony Stark)的AI助手贾维斯(Jarvis)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家居市场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事实上,智能家居将变得越来越智能。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相信很多人的家中都至少拥有一款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机App来远程操控,方便了用户的生活,可一旦网络出现故障,这些智能家居设备大多会退化成普通的设备,“智能”二字便形同虚设。
华为全屋智能的优势是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它既提供全屋智能的“大脑”,也基于鸿蒙系统开放底层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丰富可扩展的鸿蒙生态配套系统,这是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让智能家居生活渗透到底层家居的系统与环境层面。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早在2013年前后,国内智能家居就已开始萌芽,彼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互联的概念在家庭场景中开始变得流行。
以海尔、美的为代表的的家电厂商的方向更偏向场景化、套系化方向发展,相对而言要更加灵活,可以满足更加灵活与广泛的消费者需求。
2022年开年,智能家居市场似乎在酝酿新一轮的争夺赛,从海尔智家到华为,已在加码投入。
“未来没有配套智能家居的房子,就是毛坯房!”这是一则来自27年前的预言。比尔·盖茨曾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就下了论断: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
智能家居系统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包含智能平台、超能网络、安防监控、客厅影院、灯光窗帘、舒适健康、多区音乐、多区视频、私人影院、电视投影、电源管理、办公会议十二大系统满足各类场景应用的解决方案。
发展到今天,巨头们似乎不再提入口级产品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的概念,因为单一产品的入口价值无法对应不同的场景,从客厅到厨房到卧室,都有不同的入口产品。厂商们开始集体走场景化、一站式的全屋智能路线。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2022年预计出货量将突破2.6亿台,到2026年预计突破5亿台。
近两年,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消费升级等多重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及消费理念发生了改变,提升日常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更关注家居生活的智能化、便捷性、舒适性等多方面体验。智能家居带来的幸福感及便利性,让更多人开始想要尝试和体验智能家居生活。作为我国家居行业的龙头企业,居然之家(000785.SZ)顺应时代发展,加速数字化创新赋能家居产业链,将“大家居”与“大消费”有机融合,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积极布局智能家居赛道,力争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打造优质智能家居生活。
早在2013年前后,国内智能家居就已开始萌芽,彼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互联的概念在家庭场景中开始变得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