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预计,到2022年,AR/VR整体出货量将达到6600万台;其中AR产品将占到AR/VR市场的40%左右;且未来随着AR技术的成熟,AR产品单价的下降,AR市场将会迎来新的爆发,未来全球AR市场将以超过69%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到2024年,全球增强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72亿元。
11月9日-11日在郑州举行的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暨博览会聚集了10多位中外院士参会、1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参与。这次大会以“感知世界、智赢未来”为主题,由传感器大会、传感器产业展览会、传感器创新大赛(决赛)(一会一展一赛)三大板块组成。大会由中国科协、工业和信息化部、省政府共同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外事办、省科协、市政府联合主办,高新区承办。此次大会将首次披露位于高新区的“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发展规划。
近年来,全球传感器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多,到2017年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9%。初步测算2018年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59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3%。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传感器展十分迅速。目前上从事研制生产单位已超过6500家。美国、欧洲俄罗斯各自从事传感器研究和生产厂家1000余家,日本有800余家。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智能传感技术、柔性电子技术等都离不开传感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小等特点。可穿戴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方式包括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三大部分。近年来,受物联网热潮的强势带动,全球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在我国传感器市场的应用结构中,可穿戴设备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约占20%。在中国可穿戴设备产品产量增长的保障下,相关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图像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升。
5G手机频繁推出,依旧有很多用户支持4G,毕竟5G网络想要实现真正的全面普及,还需一段时间的待定。近期有相关的报道爆料,小米即将推出一款新机,被命名为小米MIX4。很早之前我们就已听闻这款新机,由于小米迟迟没有动作,很多人便渐渐遗忘,目前它的渲染图已正式流出,黑科技并不比新发的5G手机差。它的正面即将采用2k屏幕分辨率的全面屏设计,前置镜头、听筒等零部件都隐藏在机身的内部,使整体的一体感大幅提升。
着眼未来,索尼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集团有着超强的运营能力,电视市场又将得到向4K转换的有效推动,索尼曾多次表示将努力加强网络渠道的产品销售,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2019财年第二季度#索尼财报#发布,当季(7-9月)实现销售收入2.12万亿日元,同比下降3%;实现营业利润2790亿日元,同比增长16%。2019财年上半年累计创造营业利润达到5099亿日元,同比增长17%。作为索尼战略市场的中国大放异彩,二季度单季销售收入增长超过20%!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从物联网角度看,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第二届杭州物联网暨传感技术应用高峰论坛,推进我国传感器产业化快速发展。传感器,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目前全球智能安防市场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预计2019年全球安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600亿美元,其中中国安防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安防已然成为全球产业中的主要力量。以“大安防、大数据、大产业”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深圳安博会”)在深圳会展。本届深圳安博会共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家厂商带来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万人次的专业人士到场参观。而深圳安博会之所以备受关注,也是因为当前安防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厂商眼中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
虚拟信道实现的首选硬件平台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来设计可替代的硬件平台,而且可能没有无人机或AR/VR耳机等应用所需的低功耗性能。有些人认为FPGA占用的空间太大,消耗的能量太多,不适合作为支持虚拟通道的可行平台。但是随着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的进步使新一代更小、更节能的FPGA成为可能。
当今社会正步入“感知”时代,传感器等非数字芯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在中欧物联网无锡峰会上,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表示,传感器的定制化和差别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感器制造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未来与集成电路在各环节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国传感器制造的重要趋势。
数据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财务表现。当“数据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企业对于数据管理便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将数据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战略性规划与运用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数据资产管理效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此外,对于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而言,数据资产竞争力所占比重为36.8%,数据资产的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在信息时代,数据逐渐成为一种资产,数据质量成为决定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何为资源化,是指大数据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已成为大家争相抢夺的新焦点。因而,企业必须要提前制定大数据营销战略计划,抢占市场先机。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丰富的数据给数据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
日前,江苏省首个县级遥感卫星云平台——阜宁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落地。平台利用遥感、GIS、物联网、深度学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效的促进了当地农牧产业的良性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平台由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承建,整合了领导视窗、农业专家服务系统、种业监管服务、农业资源管理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溯源等服务板块。基于佳格对农业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平台集农业产业资源全貌和全产业链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展示等于一体,可实现综合指挥调度。
2017年9月,滨州市政务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启动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市级64个部门的数据接入,归集了市场监管(含机构改革前的物价、工商)、住建、应急、民政、人社、公安、公共资源交易等单位的数据,初步构建起人口、法人基础库,完善了信息资源交换应用支撑体系,整理归并3475条信息资源目录,初步实现了滨州市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协同共享与综合利用。部门间资源得到有效共享、业务有机协同,为政府的政务、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随着数据价值的不断提高,关于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关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也是目前不少研究生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