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智慧交通是技术要求很高的领域,它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和机器。
近日,北京市地铁部门正在努力测试地铁刷脸技术。若照片库的验证成功精确率达到100%,北京将开始全路网铺开地铁刷脸。未来市民有望实现刷脸乘坐地铁。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地震时,震源附近道路上运行的“两客一危”车辆有多少?有多少车辆损毁?车上人员是否出现伤亡?需要投入多少救援力量? 地震发生后,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西部基地立即启动“两客一危”数据处理平台,设定了震源20公里范围内的道路电子围栏,以统计围栏内“两客一危”车辆运行情况。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快速提升,无人驾驶逐渐成为了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全面无人驾驶,必须需要一套先进的智慧交通系统才能与之匹配,该系统包括路况感应设备、3D精准地图等。
近日,举行了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此次智博会将展示一批智慧交通领域的相关解决方案和技术成果。除此之外,大家还能进行5G自动驾驶科技示范体验。
2019年8月14日,在合肥正式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暨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此次博览会邀请了平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事业部(以下简称“平安智慧交通”)等相关部门参加。
当今,随着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领域逐渐成为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巨头的“必争之地”。尤其是乘车码,其用户体量大,使用频率高,得到了众多支付机构的争夺。
当今,我国微信乘车码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并且涉及到了120多个城市。相对于微信,目前支付宝的乘车码用户数已达2亿,涉及的城市已经超过了320个。
2019年8月19日,省综交办召开第二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招商招展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部署要求,进一步抓好博览会招商招展工作,切实推动全省综合交通产业培育发展。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并且科学地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共创共享数字交通的产业生态。
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3E·2019北京国际智能交通及交通设施展览会(以下简称3E·2019北京智能交通展)。本次展览会的主题为“协同·共享·融合·开拓——构建全信息环境下的智能交通生态”。
2019年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根据报告可知,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国内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等。
2019年8月13日,我国举办了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在论坛上,公安部交管局等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联网交通技术设备已达80多万套,年底即可实现交通监控视频“全国联网”。
十二五”期间,北京为了大力建设智慧交通规划投资了56亿元。当今,首都的智慧交通建设已经深入到了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中,使得首都智慧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2019年8月25日,在重庆举行的智慧物流高峰论坛上,中外嘉宾聚焦“共享共融——智慧物流共建一带一路”的主题,共论智慧物流的挑战和合作。这无疑将大大促进智慧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