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识别产业发展迅速

    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分析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预计将以12%的持续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并在2021年达到 150亿美元。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正日趋成熟,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在解决安全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随着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与多元化应用,将助推我国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相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得以普及,并积极拉动市场需求增长,形成跨生物技术、安防、IT等领域的新兴产业。

  • 上海银行启用统一生物认证

    上海银行统一生物认证系统近日正式上线,为客户全渠道提供人脸认证、指纹认证等生物特征认证服务。目前,上海银行人脸认证及指纹认证都首先在手机银行渠道使用,首批上线的场景包括刷脸开通转账、刷脸及指纹登陆等。人脸认证具备安全、易用、低成本的特点,上海银行使用的人脸认证搭载了秒级的静默活体检测功能,为人脸认证的安全性及私密性保驾护航。同时,提升了手机银行的普惠能力与触达能力,在为客户提供更强安全性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客户体验度。

  • 如何保证“刷脸”应用的安全性?

    随着数据的积累、计算机算力的跃升和算法的优化,人工智能正在让生活变得高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使身份认证更可信赖,短短几秒就能证明“你就是你”;智能诊疗和自动驾驶,更让人们看到了战胜疾病、减少事故的新机会;人工智能还可以轻松战胜围棋高手,写出优美的诗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正在模糊人和机器的分野。

  • 人脸识别准确率大幅度提升与安防努力息息相关

    根据NIST 2018年发布的成绩,目前全球最好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为千万分之一,误报下的识别准确率接近99%,这意味着受限场景下,在千万分位误报上,人类已经将机器的人脸识别能力推向了极限。NIST在2017年6月也发布过全球竞赛成绩,彼时人脸识别技术的最好水平为千万分之一误报下识别准确率95.5%。时隔一年,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提升了 75.6%,去年这一指标的最好水平在2018年排到了第九位。

  • 人脸识别战绩亮眼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发布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研究报告》”),该报告研究了全球人脸识别设备的市场状况,认为中国是最大消费区域,中国厂商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 人脸识别有待进一步规范

    用指纹解锁手机、登录账号、付钱买单,已经是不少人习以为常的动作。这常常使人憧憬,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能否像按指纹一样熟练地“刷脸”呢?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宣布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等服务渠道。此前,已有广东、广西、浙江、山东等地开始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社保认证。

  • 人脸识别没有是非对错

    人脸识别使得安全保卫工作更为高效、精准,媒体对此的报道口吻却“酸溜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

  • 人脸识别技术

    过去的2017年,手机的安全功能进入了人脸识别技术时代,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涉及安全范畴的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 人脸识别风险规避不可少

    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类似,它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认证。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智能门锁、移动支付、手机解锁等,从公司、学校、小区到商场、车站、机场都运用到人脸识别技术。“刷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事务。

  • 浅析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的发展现状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按照识别方式的不同,常见的生物识别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和人脸识别等。现阶段,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指纹识别技术。

  • 苹果将全面普及Face ID人脸识别

    有外媒评论称,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苹果不会再回到指纹之别的阵营中来了。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在积极准备将Face ID人脸识别功能搭载到自家所有硬件数码产品中去。

  • 联想AI无人店应用人脸识别无感结账

    近日,联想首家AI无人店“来酷无人店”在北京联想总部园区一层开业,联想来酷无人店可以提供不排队、无收银、无等待的购物体验,联想来酷无人店通过人脸识别进入超市,选购商品、无感结账付款等所有流程。来酷无人店供应方便面、饮料果汁和其它零食产品。

  • 滥用人脸识别有风险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从应用领域上看,其适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安防和商业领域,在社会生活领域方面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功能上看,我国对人脸识别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仅处于最初级的应用阶段。当人脸识别技术进入社会生活领域时,需要警惕因滥用而引发的法律、伦理道德及信息安全问题。

  • 金融业引入生物识别

    我国生物识别产业,尤其是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已进入成熟发展期,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却还处于初期探索。在多种身份识别方式中,复合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看好。

  • 解密人脸识别技术

    近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可谓是引燃了许多足球爱好者的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参与到这场盛大的狂欢是十分令人期待的。每场赛事中,除了被各种精彩瞬间吸睛之外,近日我们也被隐藏在这个大型赛事背后、为广大球迷和运动员们人身安全保驾护航的黑科技所震撼,那就是人脸识别技术。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