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立科技引领无线传感网络

    1999年由IBM创造的“普适计算”概念,让人们靠前次畅想网络无处不在的前景。如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一预想有机会得以实现:无线网状网(又称为自组织网络)可以构建多点对多点的网络架构、ZigBee技术完成定位感知系统、RFID技术则负责部署网络的信息节点,三者的高度融合将实现一个互通、感知的无线传感网络。

  • 物联网中无线传感器的几大特点

    前面小鑫已经告诉大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用途广泛。传感器节点借助于其内置的形式多样的传感器,测量所在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呐、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也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众多人们感兴趣的物理现象。传感器节点间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通过局部的数据交换来完成全局任务。

  • 无线传感网关产品的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分为底层传感网、中层通信网、上层智能处理网等不同层次,这其中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底层传感网。无线组网通信的前端智能感知节点和网关设备是物联网产业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产品的国产化需求非常迫切,自主研发至关重要。

  • 无线传感器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监测能力

    不断增长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正在与另一个不太知名的趋势——传感器的发展相结合,并使得飞机预测性维护成为现实:传感器的使用越来越多,而且成本相对越来越低,传感器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加或更多的使用它们,运营商和制造商更好地监测和了解许多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状态,现在无线传感器的出现正在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可能性。

  • 移动互联时代--营销工作新要求

    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是一个智能互联的时代。时代的特征就是万物互联,移动随心。在这个时代,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自媒体成长起来了,各路诸侯各领风骚;如同淫雨霏霏的各种APP令人应接不暇,各显神通,由于太多了,有时候居然令人不知道该打开哪一个。在这种变化万千的时代中,在这种各类信息满天飞的时代中,营销工作怎么做,才利于品牌的确立,才利于品牌形象的广泛渗透,才利于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呢?

  • 无线传感器是传感器领域的重点

    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MEMS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气体传感技术及无线传感器技术仍将是传感器领域的发展重点。

  • 无线传感器技术的一些典型应用

    随着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工业制造,医药,农业,养殖,市政等领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里,小编结合用户实际需求盘点了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十大典型应用实例。

  • 移动互联成新机遇?--《2019东南亚闽商发展报告》

    州6月16日“东南亚是闽商融入全球经济的桥头堡。如今,东南亚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优惠的关税待遇,承接中国制造业的转移;东南亚闽商无论是在农业、食品、矿产、金融、房地产,还是在交通、电力、通信、能源、科技等各领域都迎来巨大机遇。”由《闽商》杂志6月发布的《2019东南亚闽商发展报告》如是解读“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闽商在东南亚投资发展机遇。

  • 无线传感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无线传感器安装上后成批出现显示跳动或数字不准确的情况

  • \"等保2.0”系列解读

    今天,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无论是底层的IT基础设施和新技术,还是我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应用,变化快速发生,变革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网络安全日益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主要依据的是,2007年和2008年颁布实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这两部法规被称为等保1.0。

  • 无线传感器采集器的3种工作模式

    无线传感器,为工业上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提供方便之门。至今,已越来越得到普及和应用,主要包括深圳信立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温湿度传感器、无线压力传感器、无线气体传感器等。

  • 无线传感摆脱的不仅是有线的束缚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地质录井公司研发的包括硫化氢、电导、体积等在内的10种无线传感器,不仅使钻探现场数据采集摆脱了有线束缚,实现了“无尾传输”,更解决了录井生产中有线传感器安装繁琐、安全施工存有遭雷击隐患等问题!

  • 我国无线传感技术初步形成“撒豆成兵”

    一群特殊的“哨兵”正悄悄在浦东机场周围驻扎。比起“神经过敏”的红外监测系统,它们能更准确地分辨出是落叶还是人触动了报警装置,大大降低了误警、漏警率。

  • 我国2019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市场额高达24.2亿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物联网信息感知体系的核心技术,是我国推进物联网应用的首要着力点。1999年,著名的美国商业周刊便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

  • 温家宝总理视察中科院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2009年8月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温家宝听取了郑春雷博士关于我国传感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的汇报。他不时问道,我们的传感网核心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多大差距?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