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许多需要在本地进行数据分析的“永远在线”的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神经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普及,主要是因为可以有效地同时减少数据传输导致的延时和功耗。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瓶颈显现,眼下正迎来物联网时代,更多的联网设备将是各类智能终端,包括摄像头、冰箱、种种传感器……数量以百亿计,IT建设也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叫数字化。物联网是大势所趋,预计到2025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
来自哈佛Wyss研究所,Julius Wolff研究所,柏林-勃兰登堡再生疗法中心和Charité肌骨胳外科中心的合作研究团队聚集一起,研究3D打印钛网支架在植入物中的益处。近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临床前研究报告称,3D打印支架确实有助于优化患者的骨再生。
英国兰贝尔法斯特市医院的外科医生利用3D打印的肾脏复制品完全切除肾囊肿,促进了关键的移植手术,同时改善了器官捐赠者的生活。手术本身是爱尔兰第一个不需要翻修的手术。
根据IDC研究报告,未来10年全球数据量将以40%多的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35ZB(35,000,000PB),是2010年的40倍。换句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每过1分钟,全世界就有1820TB的新数据产生。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但同时是一个坏的时代。好的是,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便捷。现在购物,吃饭,几乎都可以不用出门。就算是出门,也有各种交通工具给其选择,而且各种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也在快速的迭代者。
物联网的概念热则热矣,但是想要了解物联网实际发展现状,我们还得去看看他的应用现状。
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究竟只是炒作,还是企业可透过转型带来希望的绝佳机会?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政府对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及改造的重视,各行业对视频监控及视频应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视频监控行业市场的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应对人口结构高龄化所带来的长期照护需求,各国政府纷纷拟定政策,希望利用Wi-Fi、蓝牙、3G、GPS及RFID等无线技术,架构起移动式医疗网络;且在远距照护等议题发酵下,也带动医疗产业结合物联网进入下一个崭新的应用阶段。
通常的电流传感器、互感器是把大电流转换为同频同相的小电流以便于测量或实现隔离。根据不同的变换原理,一般有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霍尔效应、磁通门这几种技术的电流传感器/互感器。这里将向大家介绍在现场该如何选用正确的传感器来保障测试效果最佳。
当自助服务成为了航空出行的常规和基础,一些新的变革就随即出现了。
恩智浦半导体(纳斯达克代码:NXPI,以下简称“恩智浦”)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编写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丛书》今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近日,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停车库项目正式启动,初步计划设置停车位3000个,预计在年底开工建设。
18年的第一个月被比特币、区块链搅起轩然大波,这一年可能是区域链技术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