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史川轩 现在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更多的身份是一名慈善家,而不是企业家。 早在2008年6月,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正式卸下微软董事长的职务,退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转任微软非执行董事长。


史川轩
现在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更多的身份是一名慈善家,而不是企业家。
早在2008年6月,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正式卸下微软董事长的职务,退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转任微软非执行董事长。
不难理解,当微软宣布斥资85亿美元收购Skype的时候,一直在前台为交易做解释的是CEO史蒂夫·鲍尔默,盖茨选择沉默。然而,这笔交易既然受到董事会批准,没有微软最大个人股东盖茨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有分析指出,鲍尔默之所以能够抵制资本市场的一片嘘声,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伙伴盖茨的支持,因为他们两人共同持有的股权超过10%,像微软这种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有这个比例说话就很见分量。
直到现在,尽管外界无从知晓盖茨对于这宗并购究竟持有何种想法,回顾盖茨过往的策略应对,以及其对于未来技术的前瞻性考虑,或许有助于窥探这位微软创始人对于此宗收购的设想:这也许是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注的最新战略期权。
而过往30年微软与盖茨的成功历程表明,只要战略指向明晰、执行有力,何时行权、行权收益几何只是细节,其更可能给公司乃至整个互联网界带来颠覆性的进化与变革。
用战略期权管理不确定未来
比尔·盖茨从不贸然做出承诺,而非常善于创造类似实物期权的战略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对多个操作系统同时下注便是典型案例
无疑,盖茨绝对是技术天才,而且具有充分的技术前瞻性,在技术更新迅速、充满不确定性的IT行业,微软在其主持的30余年中,持续取得了成功。
不过,根据管理学者迈克尔·雷纳(Michael Raynor)的研究,盖茨战略制定的一个聪明之处在于,他并不贸然做出承诺,“一条道走到黑”,而非常善于创造类似实物期权的战略组合,以应对不确定性,时刻能为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微软如今能主宰计算机个人操作系统领域,源于视窗操作系统的崛起,然而,现在人们容易忽略,盖茨曾对多个操作系统同时下注。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1988年微软参加Comdex(计算机行业最大的年度销售展览之一)时期的情景。
当时,苹果展示了自己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系统,太阳、施乐以及AT&T则设计了一种Unix图形版本,而微软在1980年代长期合作伙伴IBM公司则将客户软件的很多内容都放在了OS/2中,这是IBM自行设计的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这都为微软在IBM个人电脑中DOS系统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
那么,盖茨应对策略是什么呢?微软的展台就像“杂货铺”,展示了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视窗2.0(Windows 2.0),要知道,当时Window1.0差不多已经被淘汰出局了,但是盖茨认为遭遇一次失败就放弃的做法不够成熟;同时,微软在老的DOS平台上推出了DOS4.0,提供了新的功能和性能,又和IBM共同开发了OS/2,甚至还专门开发了SCO Unix操作系统。换言之,在操作系统之争未见分晓的情况下,盖茨构建了一个战略组合,包括当前业务(DOS)、该业务的下一代产品(Windows)以及其他试图对付这两种业务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
用微软高管埃里克·贝哈克(Eric Beinhocker)的说法,那个时代,微软竞逐个人操作系统市场,不应该问“微软采用哪个战略”,正确的问题是,“微软采用了哪些战略”。
1990年代中期,当微软在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接连获取胜利的时候,互联网兴起,同时计算机技术、传媒与电信出现融合,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话成为增长新领地,这些变化都可能侵蚀微软占优势地位的个人计算机领地。
而盖茨的应对策略是,除了采用强硬对抗性手段外(比如将操作系统与IE浏览器捆绑,直接回击网景),下注在线、移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多个细分领域。
迈克尔·雷纳特别指出,比尔·盖茨承认未来形势具有不确定性,习惯通过投资布局提前购买“保险”。同时,微软之所以有能力那么做,首先拥有庞大的资本储备,而Windows、Office这类核心产品还在源源不断创造现金;其次,许多投资项目依然是盈利的,尽管挣钱未必像Windows这么有钱。
由此,在当下外界纷纷质疑微软对Skype报价过高的时候,不妨反过来这样想:第一,微软足够有钱,目前现金、现金等价物加上短期有价证券500亿美元,且收购Skype的资金来自海外,这笔钱无需在美国上税;第二,尽管Skype当前盈利能力有限,但史蒂夫·鲍尔默已经计划将Skype与微软的Xbox Live和Xbox Kinect动作控制器等产品进行整合,此外微软还可能把Skype与Outlook和Hotmail的邮件体验进行整合,将带来协同性收益。更何况,Skype本身在全球拥有约6.6亿名用户,每月活跃用户人数达1.7亿。
史蒂夫·鲍尔默直言不讳地表示,Skype所处位置非常特殊,刚好是社交网络、移动和视频三大发展趋势的连接点,对于微软具有战略性意义。
当然,对于比尔·盖茨或者微软而言,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所谓建立“战略期权”,一连串眼花缭乱的“百花错拳”之后,究竟有没有明确的战略指向?
明晰战略指向打造“平台”
构建“云计算平台”的愿景是清晰的,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战略指向;不确定性在于,究竟是采用何种设备,通过何种接入方式,试错性并购也许根源于此
在比尔·盖茨主政的年代,构建“平台”的愿景始终是清晰的,这就是他的战略指向。
不确定性在于,究竟是采用何种设备,通过何种接入方式?由此,微软在电信、传媒和技术领域的投资有时并非连贯一致,缺少相应的协同效应。
未来究竟会怎样?盖茨习惯以经营者的思维多方下注,可是技术派出身的他,又很喜欢做出前瞻性的预言,比如他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有些描述就颇有前瞻性,他曾说:“你会自己做出观察并选择,而不是等待广播员告诉你。你会随心所欲地去购物、预订食物、联系朋友、发布信息。”当然,也有一些不是那么靠谱,比如,他曾预测2007年前垃圾邮件问题可以得到彻底结局,而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收到的垃圾邮件只在上升。
在这位工程师的憧憬中,其中就有关于Skype所涉及的通讯服务领域。2008年8月他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谈到,“电脑跟电话之间的边界在未来已经不是绝对对立的……手机开始的时候不是一个用软件推动的东西,是用通话去推动的,但慢慢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平台,是由软件去主导推动的……很多的工具都将会由软件来推动。”[!--empirenews.page--]
此外,比尔·盖茨还谈到,不同的屏幕将会实现融合,“在任何地方,任何平面都可以成为一个屏幕”;互联网也将能够实现语音识别等等,今后人们使用电脑时将不再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而是用语音来输入文字等等。
现实正应证比尔·盖茨的畅想,产业内各玩家都在拼命实现PC、手机、电视等各种终端间的互联互通,微软、Google这些IT巨头,纷纷跨出传统PC领域,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像智能手机这样的市场,有机会带来可观的增长。
不过,PC之外,微软的表现难如人意。尽管作出了各种努力,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的表现依旧低迷。当然,微软与诺基亚之间的合作无疑会带来帮助,期待弱弱联合的惊艳表现至少还要等上数年。
不难想象,如果微软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这类手持终端败下阵来,无论比尔·盖茨的畅想,还是现任CEO史蒂夫·鲍尔默力推的公司“云计算”转型都会大打折扣。在微软2010财年年报中,鲍尔默将云计算定义为“下一波转型与变革的伟大浪潮”(the next great wave of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并誓言微软将致力于将连接各种手持终端,“将计算从一项受约束的资源转化为一个近乎无限的平台”(transforming computing from a constrained resource into a nearly limitless platform )。
因此,美国IT网站ComputerWorld所列举的“微软不得不收购Skype的五大理由”中特别强调,“Skype可以帮助微软推动Windows Phone 7(微软最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将Skype进一步整合进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之中,而不是像Skype在Android和iOS平台仅仅作为客户端来使用。”反之“如果Google将Skype与Android平台进行深度整合,对微软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或许,Skype的报价确实贵了点,然而,IT界有时候本来就没有斤斤计较的空间,相比较金钱,这个行业有时候更贵的是时间。“与许多技术更持久稳定、主要通过品牌化来相互区分的其他行业公司不同,我们IT企业要么改变,要么死亡。”保罗·欧德宁说,这一条准则,对于比尔·盖茨或者史蒂夫·鲍尔默同样适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者 Mohamad Ali| IBM咨询首席运营官 北京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生成式AI的兴起几乎在所有面向上给业务带来改变。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年度 CEO 研究,近60%...

关键字: IBM AI BSP 模型

北京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IBM年度旗舰活动THINK大会上,作为继续推进其业界领先的自动化产品组合的最新举措,IBM预告了一款名为IBM Concert的生成式AI工具。这款工具将于...

关键字: IBM 即将面世 应用程序

北京2024年5月22日 /美通社/ -- 昨天晚上,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年一度 THINK 大会上,IBM宣布了有关一年前发布的watsonx 平台的几项新的更新,以及即将推出的新的数据与自动化功能,旨在使人工智能(A...

关键字: IBM 开源 生态系统 AI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IBM一年一度的Think 2024在美国波士顿盛大开幕。这场为期四天的活动将迎来包括大中华区在内的全球5000位行业、商业和科技领导人、IBM客户与合作伙伴、媒体、分析师和投资者参与,有180多位...

关键字: IBM THINK AI 人工智能

华钦科技集团(纳斯达克代码: CLPS ,以下简称"华钦科技"或"集团")近日宣布致敬 IBM 大型机 60 载辉煌历程,并将继续实施集团大型机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字: IBM BSP 研发中心 PS

人工智能冲击就业?大型科技企业开始行动。近日,思科、谷歌、IBM、Indeed、Eightfold、埃森哲、英特尔、微软和SAP等科技公司,以及6家顾问机构,联合成立了“AI使能的ICT劳动力联盟”。

关键字: 思科 IBM 英特尔 ICT人才联盟 AI

业内消息,近日IBM要求其员工在新一轮全球裁员中自愿离职,其中很大一部分裁员发生在人力资源(HR)等部门。报道称,裁员的原因是出于重组公司的计划,而不仅仅是基于财务压力。IBM公司委婉地将其为“资源行动”而不是裁员。

关键字: IBM 裁员

上海2023年9月20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19日-2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展商,覆盖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

关键字: 富士 存储技术 IBM 数据流

北京2023年9月19日 /美通社/ -- 跨越式的变革往往发端于某个远见,成就于群策群力的布道与施道。 不久前,IBM在北京举办的"企业级AI的未来—...

关键字: IBM AI 模型 生成式AI

北京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4日至6日,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关键字: IBM AI 人工智能 模型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