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显示光电
[导读]苹果公司2011年3月11日在美国上市了新款平板终端“iPad 2”。编辑立即在美国买到了产品,并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了拆解。iPad 2的特点是,与第一代iPad相比实现了薄型轻量化。iPad的厚度为13.4mm,重680g(Wi-Fi款

苹果公司2011年3月11日在美国上市了新款平板终端“iPad 2”。编辑立即在美国买到了产品,并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了拆解。

iPad 2的特点是,与第一代iPad相比实现了薄型轻量化。iPad的厚度为13.4mm,重680g(Wi-Fi款),而iPad 2的厚度为8.8mm,重601g。另外,处理器由单核的“A4”升级为双核的“A5”。主存储器容量增加一倍至512MB。新配备了前后摄像头和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为此还标配了相机用应用软件。

根据美国调查公司iSuppli的资料,容量为32GB的GSM/HSPA款的部件制造成本为336.60美元。iSuppli估算第一代iPad的32GB容量GSM/HSPA款的部件制造成本为287.15美元。iPad 2的成本之所以上升,主要是因为液晶显示屏和触摸面板的价格由80美元上涨到了127美元。

接触实机后,感觉厚度比性能介绍时说的还要薄。可能是因为边缘采用楔状的缘故。另外,iPad的背面微圆,而iPad 2的背面平坦,这也是给人较薄印象的原因。

另外,日本的上市时间原定为2011年3月25日,但由于东日本大震灾的影响而延期。直到4月5日,日本的上市时间仍为未定。据iSuppli公司的介绍,iPad 2中使用了东芝的NAND闪存、尔必达的DRAM内存、旭化成电子的电子罗盘以及旭硝子的玻璃等原材料与零部件,大地震也许会导致这些部件的供应不足。

此次拆解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在最开始拆解机壳时。上一款产品iPad的前玻璃是通过树脂框嵌入到机壳中的,当时拆解组采用将螺丝刀插入玻璃和机壳之间的方法撬开了机壳。拆解人员这次也打算利用同样的方法撬开iPad 2,结果实际操作时却弄碎了部分玻璃。

“玻璃好像是用双面胶带直接固定在机壳上的”,拆解组获得了这样的情报。于是便一边用熨斗加热使双面胶带变软,一边小心地剥离玻璃。拆下iPad 2的前玻璃后发现,果然没有使用树脂框架。估计这是为了实现轻量化和薄型化采取的对策。另外,合为一体的前玻璃和触摸面板的厚度,iPad和iPad 2并没有差别,均为1.8mm左右。

部件配置由对称变为非对称

拆下前玻璃/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后,露出了基板和锂聚合物充电电池。一位技术人员感慨,“采用的依然是小型基板和线缆分散在机壳周边的设计。日本厂商的设计通常将这些部件归拢在一处。估计苹果是优先考虑了外观设计”。

不过,iPad 2的部件配置较iPad发生了很大变化。iPad的电池和基板等基本是左右对称配置的,而iPad 2中左右没有对称。估计这样做是为了实现电池的薄型化。

电池厚度方面,iPad约为4.2mm,而iPad2减薄至约2.5mm,容量也相应减小了,因此使用数量由2块增至3块。“使用3块电池就只能采用非对称的形式了”(技术人员)。通过增加数量,确保了与iPad同等以上的电池容量,iPad为24.8Wh,而iPad 2为26.2Wh。

iPad的电池组利用树脂框架固定,而iPad 2的电池组也是利用双面胶带直接固定在机壳上的。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连接没有采用通常的连接器,而是采用了用螺钉固定接点的“压缩(Compression)”方式。这也为薄型化做出了贡献。

iPad在铝合金机壳的内侧进行了段状切削加工,这一工序估计会增加成本,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背面的微圆形状。而iPad 2机壳内侧的表面有浇铸的痕迹,没有进行切削。“这样应该能大幅降低成本”(技术人员)。不仅是前玻璃和电池,基板和电线等的固定也大多也使用了双面胶带,螺钉的用量较少,整体不到30个。另外,侧面的音量开关等开关类器件看上去基本都是松下的产品。

主板只在一面封装部件

虽然iPad 2的基板形状较iPad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组成并没有太大差别。iPad 2采用层积了处理器和DRAM的“A5”、闪存以及电力控制芯片等。电源部分“与iPad相比部件数量减少,采用了构造简单的微型设计”(技术人员)。主板上通过连接器配备了估计是村田制作所生产的无线LAN模块。

iPad在主板的两面封装了部件,而iPad 2只在一面进行了封装。未封装部件的一面使用双面胶带固定在机壳上。

陀螺仪的安装位置令人费解

后摄像头和模块基板因与主板分离,二者使用线缆连接。使用的不是通常的扁平线缆,而是高频特性出色的高价位细线同轴线缆。“估计是为了降低噪声对摄像头的影响”(技术人员)。该线缆一般用来连接液晶面板,而在iPad 2中,还用在了液晶面板与主板的连接上。

后摄像头和模块基板还配备了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一位技术人员表示,“陀螺仪安装在终端的边缘着实令人费解”。“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边缘没有问题。但陀螺仪是用来检测机身的旋转等用户操作的,通常应该安装在终端的中央位置附近”(技术人员)。

顺便提一下,iPad 2配备的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是意法合资公司意法半导体的产品。关于角速度传感器,据说苹果公司还在讨论使用意法半导体以外的产品。

?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6轴传感器在现代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提供三维空间中的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为各种精密控制和导航提供关键数据。本文将详细探讨6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应用...

关键字: 6轴传感器 加速度计 陀螺仪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已成为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中,六轴传感器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逐渐成为了传感器领域中的佼佼者。本文将对六轴传感器的优势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 陀螺仪 六轴传感器 加速度计

新扩充的互联解决方案涵盖从连接器到线缆的各种产品,旨在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关键字: 连接器 线缆

上海2023年9月12日 /美通社/ -- 日前,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亮相在...

关键字: 线缆 电线电缆 测试 充电桩

济南2023年9月8日 /美通社/ -- 9月4-6日,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协、新加坡贸工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智博会)在重庆举办。期间,...

关键字: 工业互联网 车联网 线缆 智能化

陀螺仪又叫角速度传感器,是不同于加速度计(G-sensor)的,他的测量物理量是偏转、倾斜时的转动角速度。螺旋仪是一种用来传感与维持方向的装置,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设计出来的。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

关键字: 手机应用 陀螺仪

MEMS陀螺仪即硅微机电陀螺仪,绝大多数的MEMS陀螺仪依赖于相互正交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交变科里奥利力。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指集机械元素、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

关键字: 陀螺仪 角速率测试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高功率LED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LED 高功率LED 基板

瓦尔登堡(德国),2023 年 5 月 24 日 — 伍尔特电子进一步扩充其 MEMS 紧凑型传感器产品系列,配备 3 轴加速度计并集成陀螺仪。WSEN-ISDS 有多种测量范围和数据速率可以选择,因此用途非常广泛。这款...

关键字: 运动传感器 加速计 陀螺仪

上海2023年2月14日 /美通社/ -- 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为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尼中国)的液冷电缆产品EcoSense® EVC 8006颁发了DE...

关键字: 电气 电缆 线缆 SE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