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力LED产业 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等西安市近年重点建设的旅游项目,不难发现led的“身影”。LED的广泛应用,将该行业在全球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9月22至24日,2011中国(西安)国际LED展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大型LED专题技术交流讲座、新产品发布会也同期举办。
与会代表表示,通过LED半导体照明灯具、智能化控制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西安旅游资源的完美结合,在推动半导体照明应用的同时,还有助提升西安市旅游品牌。
有专家建议,西安半导体照明的发展,应该紧密地和自身发展优势相结合,充分将半导体照明与西安历史名城旅游资源相结合,是西安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的主要特色之一。
“乐观”的经济新引擎
早在2010年3月30日,陕西省质监局正式发布了《道路照明用LED灯》地方标准,标志着陕西省道路照明用LED灯这一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就步入全新标准化运行机制。
LED灯作为绿色光源,具有能效高、寿命长、环境污染少、易维护等优点,比普通路灯节能50%以上。因此,LED照明产品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明确列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专家指出,大力发展LED照明产业,对于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陕西省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始于2008年。目前,陕西省已初步形成了设备、芯片与光源、应用产品等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与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大功率光源封装、行业应用产品与高效电源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LED照明产业属于该行业的“新生儿”,产业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无统一质量判定标准,都给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展会上,一位LED企业总经理徐文昌对陕西光伏企业的发展表现很乐观:“陕西的光伏企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比较高,且都是一些国有大企业,技术力量、上下游的发展、后期的潜能会很强劲。”
徐经理介绍说,目前陕西黄河、比亚迪等大型企业都在从事光伏产品的生产,陕西光伏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再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先进制造业发展、光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陕西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对一个项目进行前期充分的论证、筛选,再请世界上比较顶级的专家、团队来跟我们合作,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再把有这个意向的企业家引进来,就是说在我们陕北的民营企业家跟高科技领域之间搭一个桥梁、建一个平台。”拥有LED生产完整产业链的陕西神光集团是一家由传统煤炭企业转型到新能源产业的民营企业,集团董事长冯仗伟介绍说,集团以前从事煤炭开采,从2008年起,在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的扶持下,开始涉足太阳能和半导体照明领域。如今,该企业已经走入正轨,并开始帮助其他“煤老板”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
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目前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在部分技术方面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已经成为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重点省份,“十二五”末期,我省以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成为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陕西“赶了晚集”
曾经有件事令陕西业界人士印象深刻。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陕西凤县一个大功率的太阳能光伏与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创造性应用,引起了包括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的广泛关注。该产品却来自南方某市,并非来自90年代就率先研发出国内首块太阳能电池板的陕西本土。
事后,陕西省曾分别组团赴山东、江西考察光伏产业,最终形成了《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调研报告》。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终于浮出水面:上世纪80年代末,陕西省与山东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电子信息行业年产值均为300亿元左右。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却发生了巨变,陕西省该产业年产值仅500亿元,而山东已高达6000亿元。‖
陕西属于“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这也许正是对陕西在包括光伏、半导体照明等新能源产业领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真实写照。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西安拥有的LED相关企业不足百家。纵观其他城市,深圳已近千家,哈尔滨、石家庄、大连、福州、东莞、厦门等地LED相关企业早已过百家。
虽然单就企业数量没法充分地推导出代表城市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整体实力,但在当前半导体照明如火如荼且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企业数量无疑成为考量试点城市实力的直接指标。西安于其中,可见一斑。
当前无论是就全国来讲还是从地方的现实情况来看,LED标准和补贴政策限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出台,虽然有试点城市开始试探性地做一些工作,但并没有形成气候。
2010年3月,西安市财政局、科技局、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出台了《西安市半导体照明(LED)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规定,2009年至2011年,市级财政每年整合不少于2500万元作为半导体照明(LED)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其中,专项资金的90%作为LED照明工程补贴资金,专项资金的10%用于支持LED照明产品研发、产业化、技术标准研究推广等公共服务。申请补贴的示范工程总投资不得低于500万元。
就陕西省而言,起步较早,但发展较慢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一直存在产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档次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有LED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地区。
就近几年的情况而言,西安市具备发展LED产业的良好基础,已初步形成了关键设备、LED外延片和管芯、LED光源、应用产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大功率光源封装、高效电源、照明应用产品等方面有优势。
但是普遍存在企业规模较小,产能较低的问题。在LED产业链中的外延、芯片和封装领域较少,其他大多数企业均集中在LED应用领域。
形成产业集群
西安是国家早期布局的军工、装备制造、电子产业基地,军工优势和潜能对地方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结构及布局问题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规模的扩张。通过应用示范,可带动西安经济的转型,实现国防军工与地方产业协调互补发展。[!--empirenews.page--]
同时,西安具有从事半导体照明材料、芯片、装置研制与生产、封装、测试以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有利于形成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等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完善西安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凸显技术实力和特色,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快西安并带动西北地区半导体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
针对西安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实际情况,西安市政府提出了以“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方针,坚持“应用与技术驱动并重,培育与引进规模企业并举,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行”,优先自主发展下游行业应用产品,迅速扩大产业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以大功率光源集成封装与应用设计技术为支撑,通过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协作体系,做专、做精、做强大功率光源封装与应用产品。以此作为实现陕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快速成长的立足点。
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上,2009年4月1日,陕西省政府批复同意依托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立陕西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并要求省工业与信息化产业厅加强指导和协调,进一步推动陕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深入发展。同年年底,陕西国家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批准,至此,以大功率LED封装为基础,带动上游高亮度管芯制造,下游大功率LED照明产品应用和MOCVD设备的研发生产,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根据国家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陕西省政府制定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产业等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2009年陕西省政府第22次、第54次专题会议上,将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产业作为陕西省“一号工程”实施,确定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将这两个产业作为陕西省新兴支柱产业重点加以扶持,建设全国太阳能光伏和LED照明产业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