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显示光电
[导读]在中国市场,产能过剩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产能过剩,另一种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第一种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第二种产能过剩,也就是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经济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是政府

在中国市场,产能过剩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产能过剩,另一种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第一种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第二种产能过剩,也就是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经济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是政府驱动投资模式的伴生品。

国内很多产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光伏等产能过剩从一开始就是政府过多地介入到微观经济活动之中,从而扭曲了价格信号,也扭曲了企业的供给曲线和成本结构。如此既放大了企业超过自身能力的扩张,也放大了企业在市场莫测时的风险。一方面地方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各种明补暗补使劲补,让企业做大做强之心瞬间膨胀;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介入,让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都过分相信政府的兜底。尚德之败就是一个教科书般的例子。

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经济体中,产能通常都不会严重过剩,因为严重过剩通常意味着大量企业要被优胜劣汰出市场,从而减少供给。但在我国,却是一个例外。地方政府出于本地GDP、财税和就业的考虑,坚决抗拒市场力量,就不让这些企业倒闭和出局,于是产能过剩就逐渐累积,最后发展成为一个中国经济的痼疾。

从中国光伏产业的衰亡中,人们又担心LED照明是不是下一个“光伏”产业;这种担心又延续到大陆FPD产业上,其实国内的FPD产业的产能过剩表现在国内大力扶持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和产能扩张急速的触摸屏产业这两个领域;前不久,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微博中表示中国液晶面板业就像两年前的光伏行业一样以大跃进方式飞速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

郎咸平对国内液晶面板业的担心引发舆论热议。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彩电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消耗行业。同时,国内手机、PC制造业,也是消耗液晶面板仅次于国内彩电业的两个行业。而国内液晶面板的实际自给水平还不足三分之一。单独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本土面板产能还有巨大的缺口存在。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我国面板产品尺寸存在单一化趋势,我国企业在新尺寸切割技术方面有待加强,以规避产品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我国本土面板企业在新技术研发、成本竞争和盈利等方面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何合理调整国内产能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那么本土高世代液晶面板产业突飞猛进,是中国式产能过剩吗?如何破局呢?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确切地描述了“产能过剩”问题,他认为产能过剩本身并不是坏事。只有适度过剩,才能有企业竞争。如果市场都是短缺,企业就没有发展和竞争的动力。另一情况,如果一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比如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或者70%,就值得警惕,因为这会引发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在市场经济下,产能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的常态就是产能过剩。恰到好处的供求平衡几乎是没可能的事情,否则搞计划经济就是了。在市场中,价格就是一个信号,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招呼所有牟利待动的企业去竞争、去供给,从供不应求发展为供过于求,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之下,企业要么在压力下出局,要么在动力下在服务和创新上破局。很多时候,充分竞争与产能过剩是纠缠在一起的,想得到充分竞争的好处,就要忍受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最后交由市场去裁定。

国家对于产能过剩的调控一直就没停过,但始终不见成效。因为其调控多以行政手段为主,诸如限制市场准入、严格项目审批、先进产能等量置换落后产能,这些所谓的重拳出击在地方政府的虚与委蛇之下,往往都打不到重点。

123456

一、解析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的“中国式产能过剩”

近几年,国内大尺寸面板产能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快速地扩张。本土面板厂商如华星光电、京东方、中电熊猫以及国外三星和LG面板厂商在大陆建设高世代面板线,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跑马圈地,布棋未来大陆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大陆高世代面板线如全部建成量产,将有十条之多,作为平板显示产业的从业者,从产业未来发展角度来看,是否会出现“中国式的产能过剩”呢?

大陆本土内的面板厂商现状

京东方

京东方作为国内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曾因年年亏损,又年年年融资扩产的恶性循环而广受行业人士诟病;现如今京东方已是柳暗花明:2012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达2.5亿元,与此前预报的5000万~1亿元相比增长了近150%。并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将达2~2.5亿元,这些业绩都是京东方4.5代线、5代线、6代线、8.5代线四条产线在背后作强劲支撑,同时也与京东方持续技术研发与创新、产品结构优化以及生产效率提升有很大的关系。尝到甜头的京东方又进一步布局国内高世代线,分别在合肥和重庆再建两条8.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未来的京东方逐渐形成了己的液晶面板产能规模优势,成为国内大尺寸面板领域的领导厂商。

华星光电

之所以华星光电2012年量产当年便实现了盈利,主要是因为它在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建设上以速度赢得时间和市场。“快”就是华星光电在残酷竞争的液晶面板市场赢得生存空间的不二法宝。

2010年3月华星光电面板厂打桩,2011年10月结束试生产进入量产。量产以后用10个月时间出货量突破100万片,创业内最短记录;之后在7个月时间出货便突破1000万片。2012年9月,华星光电32英寸面板出货超过了160万片/月,全球市占率接近20%。由于2012年32英寸面板产品开始供不应求,全年销售收入达到72.37亿元,净利润达到3.15亿元。今年华星光电液晶面板和模组的销量目标定为1800万片,面板产品将从32英寸延伸至48英寸、55英寸。

良好的业绩表现,前景大好的面板市场,雄心勃勃的华星光电正酝酿上马第二条8.5代线,计划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

123456

中电熊猫

在当今的液晶面板市场上,中电熊猫从夏普引进的一条6代线已经不能满足南京建设“液晶谷”的胃口了,为了提升本地的平板显示产业竞争力,南京想越过8.5代上马一条10代液晶面板线项目。但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看到夏普全球唯一一条10代线艰难挣扎在盈利的边缘时,巨大的风险让规划者退缩了,因为投入产出比是每一位投资者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建设10代线所需400亿~500亿元资金显然是一个无法承受的重压,而不足280亿元的8.5代液晶面板线成为了中电熊猫领导层的首选。

中电熊猫要提升企业在本土面板领域的实力需要走务实之路,可以借签京东方、华星光电本土厂商建设8.5代线的已有经验,依靠当地资源和产业迅速壮大自己。

苏州三星和广州LG

三星和LG作为韩国厂商在大陆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主要基于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大陆本土面板厂商高世代线的建成量产后对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投资大陆展开贴身肉搏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陆市场是他们难以忽视的巨大市场。目前,两家韩企高世代面板产线正在建设中,设计月产能分别是9万片和12万片,预计分别将于今年底和明年中量产。这两个高世代面板生产线也成为成国内大尺寸面板产能的一部分。

如果国内十条高世代液晶面板全部量产,将基本上实现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的自给自足。

也说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过剩”问题

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陆续地投产量产,液晶面板产能会不会过剩,是一个难以给出确切结论的话题。但全球显示市场总体需求依然在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足以支持一部分新的投资。此外,考虑国内投资的市场前景,还需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国内十条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全部量产,“过剩”问题成了业界人士担心的问题,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可不必为未来市场担忧。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事实。

从产能及市场分析

从全球面板线分布看,韩国有9条,中国台湾11条,日本7条。大陆目前已经量产的只有四条,只能满足国内生产所需面板总量的7.8%左右,大部分还需从外国进口。2012年,全球平板电视销售量约2亿台,其中约50%在大陆生产。电脑(含台式、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销售量约5亿台,其中80%以上也在大陆生产,所以大陆几乎消费了全球70%的面板量。目前,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仍主导着全球面板业,作为面板产品最大“出海口”的大陆,正替他们消化大部分的产能,随着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相继建成和投产,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本土面板厂商将彻底改观这一状况。

所有已即便是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也不应该就认为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付之东流,国内面板企业会亏损。产能过剩行业的本质竞争是成本竞争——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谁的成本低,谁就最能够在产能过剩时期掌握市场定价权,并能最终生存下来。这一规律有利于国内下游产业发达、综合制造成本低的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

所以担心大尺寸液晶面板“过剩”问题的不是本土面板厂商,而是台湾、韩国和日本,当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了自足自给后,日本、韩国和台湾的面板厂商将难以消化掉当地的高世代面板线产能,产品过剩将成为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依靠大陆电视品牌厂商讨生活的台湾面板厂商未来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好过,韩企三星和LG倒有先见之明,提前布局大陆市场。

123456

从LCD与OLED产业的关系分析

从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发展来讲,OLED显示技术与TFT-LCD显示技术并不是替代的关系,大陆面板厂商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如果加以改造,可以用来生产OLED显示面板,更何况大尺寸OLED产业面临着良品率等诸多发展瓶颈问题,OLED产业链走向成熟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目前,OLED产业的发展是以液晶产业为主的。OLED生产线在规划上与液晶线设备50%以上通用,背板技术体系则完全一样。成都京东方4.5代OLED线就是在液晶面板线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三星和LG目前的8代实验线和规划中的量产线也全部采用液晶线改造的建设规划。

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最大的进步体现在4K产品上。4K产品需要液晶面板的背板TFT采用新型的更高电子迁移率的材料。这种材料和工艺主要是低温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技术。这两者也是OLED面板必备的基础材料和工艺技术。国内京东方合肥8代线就直接采用金属氧化物TFT,为未来向OLED过渡,以及出产更先进的液晶面板奠定了技术基础。

不仅如此,国内面板业也没有放弃对OLED的投入。京东方新建鄂尔多斯5.5代OLED线;华星光电建设4.5代试验线、维信诺和彩虹集团也在推进低世代OLED线的建设。国内面板业在低世代线上已经全面终止液晶线的建设和投资,新投资全部用于了OLED相关领域。

以上事实都说明,国内面板业在OLED这个大方向是没有分歧的。但是,为什么国内面板业在看准OLED的时候还在加大LCD液晶线建设的投入呢?

首先,液晶线建设不会和OLED线建设有冲突。液晶面板线大多数设备、规划都和OLED通用,建设液晶线就是为未来改造OLED线完成第一步。第二,OLED量产技术还未成熟,国际巨头、技术先进的企业都没有解决好量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国内企业现在冒进OLED的技术风险比建设液晶面板线的更为巨大,同时也面临“无米下锅”的产业环境。第三,国内显示行业的发展需要面板的支持,面板产业不能采用简单等待OLED成熟的策略而无所作为,建设液晶面板线是唯一选择。第四,即便OLED面板线未来技术成熟了,其建设成本之巨大则达到液晶线的2倍,而由液晶线改造则可节省近半的投入,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首先以成熟技术建设液晶线、量产、回收部分成本,在改造成OLED线符合投资风险控制的原则。

据公开资料表明,LG三星等准备建设的OLED8代线即便以液晶面板线改造,投入依然达到28亿美元。而如果单纯新建OLED线则投资在60-70亿美元。对于一个企业要形成产业规模,就必须投入至少三条这样的生产线建设。试想一下,如果国内产业界没有液晶产业的积淀,而直接投资OLED那么整体的资金压力将会放大数倍,其市场前景更不为乐观。

大力建设液晶面板线,然后在向OLED过度,这符合面板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全球通行的做法。即便是今天国内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资看起来异常巨大和集中,也只是说明产业同仁在弥补与面板制造发达地区的“历史”欠账。轻易的将此理解成,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或者与OLED技术发展潮流不符,都是片面不科学的观点。

123456

从保护与税收分析

当本土大尺寸液晶面板产品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后,从保护本土产业发展角度看,国家在政策上就不会让外国面板厂商像以前一样肆意妄为,首先大尺寸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将从现在的5%,进一步提升到8%,以扶持本土面板业的发展。外国面板厂商所生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产品即使进入大陆市场,在价格上将分摊税收和运输等各种费用,其市场价格相比本土面板价格已成劣势,如果他们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有独有的优势和产品特色,其将会从大陆市场上慢慢消失。据群智咨询分析师李亚琴预计,京东方合肥、三星苏州这两条8.5代线将于2013年第四季或2014年第一季度投产,因此中国面板进口关税进一步上调的时间窗口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所以国内光伏产业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产能过多,而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破了基本的自由竞争规则:国内廉价产品被高额征税。这恰恰说明国内光伏产业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欧美日,不保护性的征收关税,那么倒掉的就会是这些国家的光伏、太阳能产业。

当然,飞速发展的国内面板产业和彩电产业,也可能最终受到同等的“贸易保护措施”的竞争限制,而出现行业性困难。据国外传媒报道今年3月19日,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作出决定,提高液晶电视进口关税至16%,并于消息公布后30日自动生效。2012年11月白俄罗斯提出将进口液晶、等离子电视和监视器的关税从10%提高至16.7%,但不少于42.5欧元/台的动议,还建议提高微波炉和空调的关税。这应当引起国内官方及企业界的关注。但即使如此,这也不该是自己限制自己发展的理由。不能因为害怕自己强大了遭受制裁,就放弃发展的权利。

二、解析国内触摸屏产业的“中国式产能过剩”

国内触摸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无非是近来芜湖20亿元触摸屏项目的猝死而引起业界人士担忧。而触摸屏行业的产能过剩深层次原因又与本土高世代液晶面板所遇到的情况有所不同。

123456

全球触摸屏行业经过了2010-2012年疯狂增长后,随即进入一个调整时期。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7亿部左右,其中中国出货近2.3亿部,市占率约占1/3;2012年度平板电脑出货量近1.2亿台,苹果占60%左右的份额;据Displaybank预测,2013年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控面板出货量约为10.6亿片,同比增长35.4%,增速略有下滑;大尺寸电容式触控屏出货量约为2130万片,同比增长6.5倍。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触摸屏产业来说,如此巨大的触摸屏市场,怎么还出现如芜湖触摸屏项目猝死的现象呢?

其实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规律起了作用,而触摸屏行业不像高世代液晶面板线那样需要政府来扶持,是政府介入很少的行业,没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因素在里面,主要是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数百家的触摸屏厂商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间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大多处于组装阶段。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不少触摸屏厂商倒闭。而今年更是整个触摸屏行业的发展转型调整期。

实际上,触摸屏产业大热下,大量的资源涌入,这如同LED和光伏产业当初的情景一样,只是LED和光伏行业的消费端受政府采购的拉动,政策性影响很大,而大陆触摸屏的消费拉动是市场的自然行为,最终也不会出现“中国式产能过剩”。影响国内触摸屏产业过剩的有以下关键因素:

价格与成本控制因素

经过2012年的洗礼,国内触摸屏行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残酷的“红海“市场,价格战不可避免,而触摸屏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成本控制是触摸屏厂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倒闭将成为必然。解决之道无非三个方面,其一是把成本降下来;其二提高利润空间;其三推出新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摆脱价格战。为应对触摸屏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有的厂商搬到了较为偏僻的地方,以降低人力成本;有的则想方设法打入终端品牌厂商供应链,以规模出货,保证盈利。而以提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却少之又少,毕竟这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一般是新技术产品发生在成立时间早,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的大企业身上,而众多中小企业只能走跟随者的角色。

技术的升级频率因素

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触摸屏行业在技术升级的频率上更快的了,从G+G,G+FF到OGS,再到In-Cell,触控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业界普遍认为G+G,G+FF、OGS、In-Cell等触控技术此消彼长至少需要3-5年,但现在从终端的发展和变化来看,时间可能更短。这给还靠买玻璃盖板加控制IC的贴合触摸屏厂家带来严重的挑战和生存危机,因为中高端市场智能机越来越薄,玻璃厂、LCD显示屏厂以及一些上市公司进入OGS,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已不可避免。

目前,国内数百家触摸屏厂家,一部分要继续做低端市场,维护三线品牌的需要,以图新的发展。一部分厂商有利润积累后,开始考虑转型或设备更新,但是成本控制和规模至关重要,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上游技术的更新以及微薄的利润,风险也在加大;几家大的上市公司和台企一道,力争成为英特尔、苹果、三星、华为、联想等供应商,一面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一面又转型调整。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传统玻璃式电容屏的厂商都做出了调整,目前,信利光电、莱宝高科等都已经推出了OGS触摸屏产品。而如加工贸易型触摸屏厂商多数规模较小,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客户主要集中在山寨市场,出货没有保障。随着传统玻璃式电容屏市场逐步压缩,这类贴合厂的生产空间也将被挤掉。

以上种种分析来看,触摸屏市场的产品过剩是低层次的低技术含量的同质化产品造成的,这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对其适当的引导。

综合所述,“中国式的产能过剩”的解决,需要政府要管住自己闲不住的手;而如触摸屏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引导,不要出现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产业。苹果、支付宝、微信都不是引导和被规划出来的。其实都在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范畴之内。政府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致力于市场环境的完善,不仅包括减少企业的审批成本,也包括让扭曲的价格信号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让环境成本显性化。只有在市场的内生驱动之下,兼并重组也好,大浪淘沙也罢,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才可以被消化掉。

123456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电容式触摸屏又称电容触摸屏,是一种生长在电子行业中的新型非接触式触摸技术,广泛应用在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人机之间信息传递,它带动了科技发展,改变着日常生活。

关键字: 电容式 触摸屏 交互界面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已经成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的电磁兼容性(EM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汽车电子设备触摸屏...

关键字: 汽车电子 触摸屏 电子设备

触摸屏显示器是每个现代支付系统和销售点(POS)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触摸屏极大地提升了支付终端的美观度,同时提供了一种对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都十分熟悉的现代化控制方式。尽管触摸屏拥有这些优点,但也增...

关键字: 触摸屏 POS显示器

近日韩媒报道,TCL 华星光电正在推进将原日本 JOLED 工厂生产线迁往中国的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设备分离、转移,工厂有望明年投入运营。

关键字: TCL 华星光电 JOLED OLED

现今我们常用的触摸屏可分为电阻式触摸屏、表面电容式触摸屏、红外式触摸屏、表面声波式触摸屏4 类。

关键字: 电阻 触摸屏 红外式触摸屏

电阻屏和电容屏的区别在原理、抗损能力、像素精度等方面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像素精度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需要用触摸屏操作,家电、车载导航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屏最常见的为电容式触摸屏,那么在操作它们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车载导航

电容触摸技术被应用在广泛的电子产品从智能手机,冰箱和汽车。在许多应用中,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提供输入到一个专用的控制器芯片。微控制器直接参与当控制器集成为一个外围设备的MCU模具。

关键字: 电容 触摸屏 智能手机

触摸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用来实现手写输入、查询、控制等,这些触摸屏多被装在显示器(CRT)或液晶(LCD)上,触摸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关键字: 电子器件 电阻 触摸屏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