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CDMA 联通能否赶超中移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联通决定略为放慢CDMA的铺网步伐,但联通并不
打算放弃他们对CDMA用户增长的预期。
上周三,中国联通(HK.0762)在港公布2001
年年报。虽然业绩比市场预期好一点,但联通的前后两个卖点——寻呼和CDMA——业绩却不尽
如人意,这令中国联通董事长杨贤足不得不作出上述决定。
显然,从对CDMA的过高预期中清醒了过来,杨贤足又
恢复了他一贯的低调。联通对CDMA用户的增长预期并非没有理由,虽然联通高层并没有对全世
界的投资人和证券分析师讲。因为,中国联通使出的两个杀手锏还有待市场和有关方面的检验。
这两把杀手锏,一是50万部CDMA手机集体采购,二是不动声色开展的手机促销和服务活动行
动。
交答卷
细读联通的业绩报告和预算,其中颇多玩味之处。
据中国联通?HK.0762?27日发布的公告,20
01年公司纯利增长37.8%,达44.6亿元人民币(下同),优于市场平均预期,但CDM
A用户只有44.8万户。虽然截至3月26日止的新增用户已逾6.2万户,较2月份9000
户有明显改善,但是距离其全年470万用户(母公司700万用户)的目标显然还相距甚远。
杨贤足在接受彭博新闻社的采访时表示,中国联通将放缓
CDMA的铺网步伐,原定今年年内增加可容纳2000万用户的CDMA网络容量,将修正为1
000万户,但是不会调低其2002年CDMA用户的总目标。
里昂证券分析员李裕生说,联通的业绩略较预期为佳,但
担心倘若未来CDMA用户增长的预测失准,将出现租多了网络容量,但又无法争取到足够CDM
A用户的局面,这将是联通未来的主要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联通寻呼业务用户2001年减少1161万
户,截至去年底用户数已降至3290万户,寻呼业务的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从2000年底的1
5.3元降至9.4元,加上一项6.3亿元减值准备,2001年由盈转亏,亏损9.7亿元。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联通2002年财年预算仍计划将今年资本性开支217亿元中的2.
1%,即4.5亿元投资在寻呼业务。众所周知,传呼业务在世界各地市场上都不断萎缩,联通仍
在这类没落中的业务中投下巨额资金,同时未来又似有可能要持续替旧传呼设备亏损销帐,这令许
多证券分析师无法理解,频频质询联通管理层。
不过,令联通高层颇感欣慰的是,联通的盈利增长已主要
依赖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拉动了。其年报显示,移动通信占整体营业额的比例,已由54.4%上升
至72.5%。 移动通信营业额增长65.5%,去年底止用户总数2703万户,较上年增加
1.1倍,市场占有率由22.7%已经升至28.5%。
另外,中国联通表示,今年的资本开支预算为217.2
亿人民币元,其中78.8亿元用于GSM网络扩容,预料新增500万户容量,首期CDMA网
络建设成本较原来预算的240亿元下降13%,至209亿元,每名用户造价由1600元降至
1322元,但容量却由1515万户升至1581万户。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算一个不折不扣的
好消息。
连环套
就在联通发布2001年业绩之前,3月25日,记者被
告知,可以“租借”联通CDMA手机了,而且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用够一定话费,租借的手机就
可以转归无偿使用。也就是说,只要选择使用CDMA133网,就可以免费使用CDMA手机
了。这当然是移动通信市场近期少有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记者致电联通新时空北京市场部,经理侯韵女士显得相当
谨慎。她表示,手机租借业务还处在尝试阶段,广告都没有做。
北京新时空称这项租借业务为“尝试性的促销活动”。这
项主要针对高端用户的活动,对不同价位的手机规定了一个最低话费保证,用户只要提供一定的担
保,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证达到该话费标准,手机就可以无偿使用。具体来说,一部定价4800元
的三星CDMA手机,个人只要一次性交足8800元作为手机租借费和预付话费,并保证在两年
内用完,新时空每月从中可处所使用的话费。两年后,不用再花钱购买,用户就可以拥有这一部定
价4800元的手机了。如果是单位担保——不需要交担保费,或者每月用足500元,只要出具
证明即可,期限则是三年。
同样,如果您预存了3800元话费,北京联通会“租”
给您一部摩托罗拉V8060手机;如果您预存了5000元话费,北京联通会“租”给您一部L
GCU100手机;如果您预存了8000元话费,可以得到一部海信C2101手机。
据新时空北京市场部人士介绍,这项活动是在3月18日
在北京新时空7家营业厅同时推出的。
“从3月中下旬开始,各地市都有一些类似的促销活动。
因此,上市公司3月份增长6.2万名用户,其实就是这十天左右的成绩。”联通移动部曾宏建经
理对年底700万用户目标信心十足。因为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本来就是中高端市场,此举对
移动通信大客户、大机构一定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据市场人士介绍,联通此举在国外叫“零手机”。在成熟
的电信市场和成熟的电信运营商那里,这是促销惯用的手段。不卖手机,卖的是服务。
借东风
3月26日,美林证券引述王晓初的话说,到目前为止,
未察觉CDMA服务对中移动高端客户业务构成威胁,不过该公司十分关注联通会不会降低CDM
A收费以达到用户增长目标。他个人认为,CDMA服务若针对大众市场,只会对联通本身的GS
M市场构成竞争,而中移动已有充分准备应付联通积极的减价行动。
此前,几大投资银行均认为,大多数CDMA手机供货商
仍处于观望阶段,不愿压注CDMA市场。没有大批量的投产,造成CDMA手机供货短缺,是C[!--empirenews.page--]
DMA用户增长大大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他们还承认,手机供货商的心态代表了消费者的普遍心
态。
尽管业内专家一致认为,CDMA和GSM网络相比较,
性能上确实有许多优势,但长期使用GSM的中国用户,对其仍半信半疑,而且, CDMA从上
马到试运行不过半年多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变消费习惯,确非易事。
“解决这50万部手机供货的问题,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
解了。”联通公司副总裁佟吉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50万部手机完全可以满足4月8日
大规模放号的需求,如果市场反应好,供货商自然就会扩大生产规模,规模上来,成本下来,CD
MA手机也会便宜,这样,这一次集体采购就可以一举解决很多问题。”
三个月的试运行,就贯通330个城市,这可是世界少有
的速度。“给我们一年的时间,那会是什么样?”联通副总裁佟吉禄对CDMA充满信心。
然而,摩根士丹利(亚洲)在其3月15日的一个题为
《CDMA:制胜一击,还是一个迷误》的分析报告中,仍然表达了对CDMA前景的忧虑。分析
师对其CDMA手机采购表示肯定,同时对其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前期,因为各大行对CD
MA前景一直持怀疑态度,联通股价一直受他们的轮番打压。
这一切还只是预演。
摘自ZDNe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