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包络跟踪技术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PA)作为关键组件,其效率的提升对于降低能耗、延长设备续航以及提高系统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如 5G 乃至未来 6G 的演进,信号的峰均比(PAPR)不断提高,传统功率放大器在应对此类信号时效率急剧下降。包络跟踪(Envelope Tracking,ET)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显著提高功率放大器在不同功率水平下的效率。

  • 低成本解决高频干扰与兼容性问题的实用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电子设备无处不在,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工业控制系统,它们在提升生活品质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频干扰与兼容性问题的挑战。高频干扰会导致设备信号传输不稳定、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崩溃;兼容性问题则使不同设备或系统之间无法协同工作,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然而,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定要投入高昂成本,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与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应对。

  • Socket 接收队列

    Socket接收队列是内核中为每个Socket维护的一个缓冲区,用于临时存储接收到的UDP数据包。它的存在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异步地处理网络数据,同时提供了流量控制的能力(通过丢弃队满时的数据包)。理解接收队列的工作原理对于开发高性能网络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高负载情况下如何避免丢包。

    通信技术
    2025-06-07
    socket UDP
  • LoRaWAN的“去中心化悖论”,免费频段商业运营的盈利模式困境

    LoRaWAN作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核心协议,凭借非授权频段部署、开放生态架构与低功耗特性,在物联网碎片化场景中构建了去中心化的技术范式。然而,当这种技术特性遭遇商业运营的盈利需求时,一场关于网络所有权、数据主权与价值分配的悖论逐渐显现。从免费频段资源到规模化商业运营,LoRaWAN正面临生态构建与资本回报的深层矛盾。

  • LoRa在6G时代的“回马枪”,超低功耗太赫兹频段的潜在复用

    6G通信技术加速演进,LoRa技术正以超低功耗与太赫兹频段复用的双重特性,重新定义物联网通信的边界。从智能农业到工业物联网,LoRa凭借其长距离传输与低功耗优势,已在LPWAN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6G对太赫兹频段的开发,LoRa的扩频调制技术与太赫兹通信的结合,可能为物联网带来革命性突破,形成“超远距离+超高速率”的混合通信范式。

    通信技术
    2025-06-07
    6G LoRa
  • protobuf编码格式

    Protobuf的本质是通过二进制语义压缩重构信息传递:用TLV三元组替代文本标签,消除语法冗余;Varint动态编码减少比特浪费;字段编号解耦实现零成本兼容

  • 如何固定端口号?

    固定端口的作用包括:确保服务可达性、维持NAT和防火墙的映射、保证事务的正确匹配、遵循协议规范。

  • 简单了解指针和指针本身

    在 Go 中,`reflect.ValueOf()` 函数用于获取一个接口值的反射对象(`reflect.Value`)。当我们传递一个指针给 `reflect.ValueOf()` 时,它会返回一个代表该指针的 `reflect.Value` 对象。这个 `reflect.Value` 对象代表的是指针本身,而不是指针指向的值。

  • 从通信原理角度看待缓存机制

    从通信原理的角度看,缓存机制是通过在通信链路的关键节点存储数据副本,以空间换时间的核心优化策略。它通过减少冗余数据传输、降低延迟和提升系统吞吐量。

  • 什么是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一种将通信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多个互不重叠的子频带(子信道),并将这些子信道分配给不同信号独立传输的技术。它是实现多路通信的核心方法之一,尤其在模拟通信时代应用广泛。

  • 信息量和信息熵

    从离散消息的角度来深入理解信息量和信息熵。这是信息论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由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奠基性论文中提出。

  • LoRa在中国的“频谱博弈”,470-510MHz授权与5G RedCap的替代威胁

    LoRa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频谱资源的博弈。自2017年工信部明确470-510MHz频段的使用规范以来,LoRa凭借其超低功耗与长距离传输特性,在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5G RedCap技术的成熟,LoRa正面临来自授权频谱技术的替代威胁。这场博弈不仅关乎技术路线选择,更涉及频谱资源分配、产业生态构建与市场需求适配的深层逻辑。

  • LoRa物理层深度解析,CSS调制、扩频因子(SF)的抗干扰机制设计

    LoRa物理层作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核心技术,通过线性扩频调制(CSS)与扩频因子(SF)的协同设计,构建了兼具远距离传输与强抗干扰能力的通信架构。这种技术特性使其在农业监测、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对参数配置与系统设计提出了精细化要求。

  • LoRa信号穿透力极限测试,地下管网到混凝土建筑衰减模型研究

    LoRa信号在复杂环境中的穿透能力是物联网部署的核心挑战之一。从地下管网到混凝土建筑,信号衰减机制涉及介质吸收、反射与多径效应的叠加作用。本文通过实际测试数据与衰减模型分析,揭示LoRa信号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为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场景提供部署参考。

  • LoRa芯片的能效革命,SX126x新一代低功耗SoC的功耗曲线对比

    LoRa芯片的能效演进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从SX126x系列到新一代低功耗SoC,芯片设计通过架构创新、工艺优化与算法升级,构建了覆盖毫秒级通信到十年电池寿命的能效曲线。这场革命不仅重塑了LoRa设备的部署边界,更推动了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通信技术
    2025-06-07
    LoRa SX126x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