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英特尔正值转型期,成都工厂不仅承担了封装和测试的重任,其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为英特尔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提起芯片工厂,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如下画面:雪白的墙壁,干净的走廊,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严肃而又紧张地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记者日前走访英特尔成都工厂时,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一幕:在通往生产车间走廊的两侧,贴满了员工参加社团活动的照片,照片中的人笑靥如花;墙上的风景画通过特殊设计,使得员工在走进和走出车间时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甚至连生产车间的入口也被员工装饰得五彩斑斓。此外,这家芯片工厂还有室内篮球馆、健身房等设施,和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社团。这里的员工除了工作努力,还乐于做公益,每年为社会贡献2.5万小时的志愿者服务。英特尔成都工厂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在这里,平均每秒钟产生9片芯片。当前英特尔正值转型期,成都工厂不仅承担了封装和测试的重任,其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为英特尔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助力英特尔转型近年来,英特尔正在进行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型,希望从过去的pc、服务器的芯片提供商,转变为一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计算平台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目前英特尔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手机芯片市场,两年前英特尔几乎没有市场份额,现在则占到了2%左右的市场份额。“今后这一市场份额会不断增加,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技术能够为手机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卞成刚说。相比之下,英特尔芯片在平板电脑市场的份额增长得更快,卞成刚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脑制造商认识到英特尔芯片在图形处理和计算等方面的优势。比如今年6月英特尔在台北国际电脑展商发布的第四代智能酷睿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提供超长的待机时间,和0.03秒的从待机状态到使用状态的切换时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也将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英特尔成都工厂自然承担了这款产品生产的重任。卞成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此前成都工厂已经排出工程师和该处理器的设计团队进行衔接,新产品拿回来之后,还会进行各项准备,然后量产。据卞成刚介绍,英特尔成都工厂还将在明年引进14纳米的封装技术,因此,将对现有的封装技术进行升级,以满足超薄、超轻、超小处理器的封装要求。构建创新“软实力”除了在封装和测试技术方面的努力,英特尔成都工厂还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英特尔成都工厂,有99%是中国员工,该工厂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8岁,90%以上都是新生代员工。这些新生代员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更为张扬、讨厌等级观念,并且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何管理好新生代员工,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为此,英特尔成都工厂通过积极的探索,将中国的文化、新生代的特点,和英特尔的价值体系进行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比如人文战略总监职位的设置,这在英特尔公司还未有过先例。“战略总监的职能,就是让员工开心。”卞成刚在谈到设置这一职位的初衷时说。事实上,在前述的工厂人文环境的布置,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中,人文战略总监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这一管理方面的创新反馈到了英特尔总部,并且在英特尔很多分支机构进行推广。此外,英特尔成都工厂还建立了普通员工和高层的沟通机制——“卞哥信箱”,并作出了大胆承诺——只要有问、就必有答,无论是多么棘手和尖锐的问题,都不会回避。每个季度的员工大会,英特尔还会对问题的回复情况进行通报。谈及“卞哥信箱”设立几年来的体会,卞成刚对记者说,一开始问题都是以发牢骚为主,经过几年的引导,很多问题都是员工之间互相解答、互相监督。“这个信箱成了一个平台,有些问题我都不用解答,答案就在另一个员工的评论里面。”而卞成刚处理问题的时间,也从以前每周三四个小时,减少到了现在每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创新是英特尔人的DNA,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在新生代员工方面有一些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新的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模式管理新生代,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现在英特尔到了转型关键期,在这样关键的时候,需要我们用创新来支撑。”卞成刚说。
6月20日,美国KRoadPowerLLC撤销其向加州能源委员会(CaliforniaEnergyCommission,简称CEC)提交的申请,该公司原计划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维沙漠建造一座名为Calico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KRoad在写给加州能源委员会的短信中表示,由于市场形势变化,我们无力继续开展项目。而撤销项目受到环保人士的拍手称快,由于该项目坐落于未被干扰的沙漠,因此一直以来该项目受到环保人士的反对。由于加利福尼亚州要求到2020年公用事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3%,因此,一直以来,加州好似光伏项目开发的磁石。风能已经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选择,但是由于近年来设备成本,尤其是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太阳能也颇为畅销。据美国GTMResearch透露,2010年至2012年,美国服务于公用事业企业的光伏发电项目的安装量增幅将近7倍。可以肯定的是,在谋求与公用事业企业签署电力销售合约时,KRoad公司不乏竞争对手。实际上,该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指标不仅仅吸引着美国当地的项目开发商,而且也诱惑着欧洲和亚洲的项目开发商。与此同时,多年来,公用事业企业也吸取了教训,他们会对项目进行甄选,并选择那些最可能带领项目完工并准时发电的项目开发商。政策制定者们也逐渐支持小型项目的开发。这可以将建设昂贵输电线路的需求降至最低。同时也意味着Calico等巨型项目将不再具备吸引力。遭到美国环保组织反对在项目开发阶段,Calico太阳能项目便遭到重重阻碍,其中包括项目开发商变更、从聚光光热技术转变为太阳能光伏以及来自环保组织的法律诉讼。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的塞拉俱乐部(SierraClub)对加州能源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做出的项目环境评估报告提出了诉讼,并于2011年4月被加州最高法院驳回。值得指出的是,塞拉俱乐部通常是可再生能源强烈的支持者。项目选址不可能用于未来光伏项目的开发由于项目最初的选址并且获得审批,美国内政部通过“纲领性环境影响声明”(PEIS)创立了一条有关光伏项目选址的最新规定。“莫哈维沙漠博客”(MojaveDesertBlog)指出,Calico光伏项目的选址不受纲领性环境影响声明的约束。然而,该机构也指出,由于该计划禁止在Calico项目周边诸多地区开发项目,因此这一地点不可能用于未来光伏项目的开发。
RevolutionLighting科技公司(NASDAQ:RVLT)成立于1991年,主要生产照明设备,199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开始将产品开发重心转向新兴的LED照明系统技术。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球高性能LED照明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之一。今年以来RevolutionLighting科技公司股价累计上涨466%,成为纳斯达克指数成分股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公司市值达到2.7亿美元。RevolutionLighting的良好表现得益于LED行业景气度的大幅提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勒潘塔预计,未来5-7年LED市场将实现30%-50%的增长,“LED照明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另据行业报告预计,目前LED照明占整体市场的份额尚不到15%,到2020年LED渗透率将大幅增长至75%,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此外美国于2007年通过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鼓励更多节能照明,市场人士预计进一步的跟进政策将在2014年左右推出,这有望令LED照明行业明显受益。http://epaper.cs.com.cn/html/2013-06/27/nw.D110000zgzqb_20130627_3-A09.htm?div=-1report587RevolutionLighting科技公司(NASDAQ:RVLT)成立于1991年,主要生产照明设备,199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开始将产品开发重心">http://stock.sohu.com/20130627/n379969134.shtmlstock.sohu.comfalse中证网-中国证券报http://epaper.cs.com.cn/html/2013-06/27/nw.D110000zgzqb_20130627_3-A09.htm?div=-1report587RevolutionLighting科技公司(NASDAQ:RVLT)成立于1991年,主要生产照明设备,199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开始将产品开发重心
位于印度比哈尔的国家电力公司发布了一份开发100MW并网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招标方案。比哈尔国家电力控股有限公司(BiharStatePowerHoldingCompanyLtd.)将为中标者提供为期25年的电力购买协议。项目开发商可能需要在2013年7月1日下午1点以前提交投标方案。项目开发商必须支付20万印度卢比(约合3300美元)以及投标费用,并且支付每兆瓦200万印度卢比(约合33,000美元)的保证金。具体招标事宜可登陆咨询机构RESolveEnergyConsultants的官网。
最近几个月以来,智利光伏项目开发量大幅上涨。该国环境评估服务机构(SEA)已经批准了4GW的新建项目,其余2.2GW电站项目正在评估中。最近几个月,智利新建光伏项目开发量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据智利可再生能源中心6月19日公布的一份报告透露,该国环境评估服务机构(SEA)已经批准了4GW的新建项目,目前该机构正对其余2.2GW项目进行评估。虽然今后几个月大批项目有望实现并网,但是目前智利处于运行中的电站系统装机总量仅为3.5MW。然而,目前建设中的光伏电站装机总量为69MW,智利环境评估服务机构已经批准了4GW的电站项目,这些项目还有待建设。而其余2.2GW的项目正在评估当中。目前智利已并网的光伏电站装机量仅为3.5MW,其中包括智利北部塔拉帕卡(Tarapacá)地区1.4MW的LaHuayca光伏电站在内,该项目已于10月并网。虽然过去六个月以来光伏系统装机量相对而言维持不变,但是获得智利环境评估服务机构批准的项目装机量已经大幅增长,并且在1月份达到4GW。据上述报告透露,仅仅5月份,智利环境评估服务机构总计收到9个项目申请,装机总量达到649MW,同月,该监管机构批准了七座装机总量为764MW的电站项目。此外,最近几个月智利电站项目的建设进度也有所加速。1月份,仅有1.3MW的项目处于建设当中。截至6月,目前共计有69MW的项目处于建设中,其中包括SkySolar公司位于PampaDosCruces的18MW电站项目,该项目于3月份动工建设,自那时起,项目装机规模已经扩增至33MW。最近,智利环境评估服务机构批准了北部阿卡塔马地区的52MWParquePVDiegodeAlmagro项目,该项目由当地EmeldaSA集团负责开发。目前一些电站项目已经进入评估阶段,其中包括智利公司PleiadesSA的260MWAlpha光伏项目以及西班牙集团Ingenostrum开发的90MWSolarPampaNorte电站。智利大部分光伏规划项目是为了向在智利北部地区的能源密集型矿业企业提供服务,一些项目开发商已经与矿业运营商签署了电力采购协议。10月份,智利环境评估服务机构批准了两座大型电站项目,装机总量达到183MW,这两座电站均位于阿卡塔马地区,分别是162MW的DiegodelAlmagro电站,由美国MainstreamRenewablePower集团下属智利子公司AndesMainstreamSpa耗资4.20亿美元建设,另一座电站是21MW的CantodelAgua项目,西班牙Abantia旗下圣地亚哥子公司CantodelAguaSpa耗资9000万美元开发。
在中国大力拓展中低端智能手机芯片的同时,高通已经宣布推出多款面向大众市场的LTE3G多模芯片。近日,一些手机厂商发布了支持LTETDD/3G的多模手机,这实际上意味着高通支持中国国产3G标准TD-SCDMA的芯片终于面向市场了,让中国移动欣喜不已,同时也为中国移动在4G时代的终端竞争争取了砝码。称在4G芯片上领先对手两代以上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近日再次访华,在公众面前亮相时是在出席于中国电信合作的CDMA产业链大会上。雅各布在会上对中国手机市场的潜力非常看好,他表示,根据时代周刊与高通公司的联合调查,2012年38%的中国人在利用手机上网,54%的中国人表示宁愿不看电视,也不能没有智能手机。雅各布还称,在2013年至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70亿部,目前智能手机出货量已是PC的2倍,PC的增速在明显放慢,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大幅度上升,移动智能设备的高速增长将改变人们对移动数字设备的使用习惯。他的话似乎在暗示PC正在逐渐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取代,芯片厂商的竞争天平在向高通之类的移动终端芯片厂商倾斜。不过,更让他自豪的是4G领域的竞争。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杰夫(JeffLorbeck)表示,从2012到2017年,全球LTE连接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0%,高通在其中拥有巨大优势;三年前,高通的LTE产品已经开始出货,而目前高通有些竞争对手为“零”;在LTE处理器领域,高通已经领先竞争对手两代以上。高通首次宣布支持TD-SCDMA令其竞争对手感到可怕的是,高通不仅在4G时代技术领先,而且在所有的3G标准和所有的4G标准上发力。高通是传统的WCDMA芯片主要供应商,与联通的合作密切程度自不用说。在高通主导的CDMA产业链里,高通对中国电信也表现出不遗余力的态势。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CDMA产业链大会”上,当着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面,保罗・雅各布为中国电信及CDMA手机厂商们打气说,“高通公司在LTE(即4G)解决方面,将以先进的LTE解决方案支持CDMA2000生态系统发展”显然,他是在为中国电信及CDMA手机厂商们打消外界有关“CDMA在4G时代演进路线不明”的顾虑。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在更早几天前举行的“2013高通合作伙伴峰会”上再次强调了对中国移动的支持。高通当时宣布推出的RF360前端解决方案也首次实现了单个终端支持所有LTE制式和频段的设计,支持七种网络制式(LTE-FDD、LTE-TDD、WCDMA、EV-DO、CDMA1x、TD-SCDMA和GSM/EDGE);同期发布的射频收发芯片WTR1625L,将支持所有蜂窝模式和2G、3G及4G/LTE频段,同时支持GPS、格洛纳斯和北斗。这正是中国移动梦寐以求的。一直以来,高通对TD-SCDNA芯片的研发时间较晚,中国移动都对此梗梗于怀,认为这是导致TD-SCDMA手机质量不佳的原因,中国移动认为高通的芯片质量好于国产芯片厂商,有利于推出更受消费者喜爱的中高端机型。而高通TD-SCDMA芯片的缺失直接导致iPhone等明星手机一直没有TD版,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体采访时直接称,TD版iPhone缺失的原因要问高通,而不是苹果公司。眼下,这个矛盾终于解决了,中国移动也为此长出了一口气。低成本智能手机大量涌现高通在中国的进攻路线还不止于TD-SCDMA,其针对中低端市场的手机芯片及参考设计(QRD)版本一直让联发科芒刺在背,是联发科近年来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考设计(QRD)就是高通为手机厂商直接提供包括完整的软硬件在内的系统,这非常类似于联发科的一揽子交钥匙设计方案,使得手机厂商可以快速推出面向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的差异化的智能手机。在深圳,聚焦了大小不等的几十家有品牌的手机厂商,这些厂商过去大多数是用联发科芯片,而自从两三年前高通宣布推出QRD方案以来,高通宣布,截至目前,美国高通公司已与40多家OEM厂商合作,在17个国家发布了250多款基于QRD平台的终端。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杰夫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中国手机企业是联系多个新兴市场的纽带,而QRD正协助中国企业编织这一纽带,帮助中国手机厂商降低了开发成本,适应了中国低成本大众类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而中国的低成本大众类智能手机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IDC预测称,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巴西和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年复合增长将达26.2%、44%和57.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英等市场的增长率仅为12%左右。
拥有超低能耗WiFi芯片技术的GainSpan公司即将在明天宣布完成1900万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新加入两家投资机构:ZebraTechnologiesCorporation、OplinkCommunications。当然,之前的OpusCapital、IntelCapital、NewVenturePartners、SigmaPartners、CampVentures、HatterasFund也有参与本轮。GainSpan的此轮融资比此前计划的2000万少100万,总融资额则为7500万美元,而该公司上一轮融资是在2011年12月,金额是1800万美元。由于同母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关度不大,2006年9月,一个WSN技术开发团队从Intel分拆出来成立GainSpan。Intel不仅孕育了GainSpan,还给予了它大量财力支持,曾连续主导了GainSpan两轮融资。发展到现在,GainSpan已算是低耗能Wi-Fi技术和无线连接互联网技术的领头羊。GainSpan的产品对物联网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它研发的超低能耗无线连接WiFi芯片、组件以及相关软件能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从智能手机到餐厨设备,甚至到植入式医疗设备,使物联网更快惠及人们生活。GainSpan目前员工人数已达90人,营收和用户量都在逐年翻倍。
根据SemicoResearch的报告显示,采用28nm制程的系统级晶片(SoC)设计成本较前一代40nm制程节点增加了78%,此外,软体成本增加的比重更高,提高约一倍以上。Semicon估计,推出系统晶片所需的软体开发成本,目前已经远高于IC设计的成本了。SemicoResearch指出,尽管在28nm节点的SoC设计成本比40nm节点时提高了78%以上,但用于编写与检查所需软体成本更上涨了102%。软体所需负担的成本预计每年都将增加近一倍。Semico预测,在10nm晶片制程节点以前,每年用于SoC软体开发的成本年复合成长率(CAGR)约79%。整合分离式IP模组于当代SoC中的成本年复合成长率(CAGR)也达到了77.2%。对于晶片开发商而言,好消息是Semico公司预期晶片设计成本的增加将较缓和。20nm节点时的SoC设计成本预计将较28nm节点时增加48%,到了14nm时将增加31%,而在10nm节点时增加约35%。由于软体负担以及整合多方IP核心的成本提高,预计在突破新制程节点时的先进多核心设计将达到最高成本。Semico表示,同一制程节点时所衍生的SoC设计成本都只是首次开发成本的一小部份。同时,专为某一既有节点建置的新设计,其成本将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大幅降低。在14nm节点实现商用化以前,45nm节点高性能多核心SoC设计成本的CAGR为-12.7%。Semico并估计以20nm制造的晶片售价约20美元,因而必须达到920万片的出货量,实现超过1.8亿美元的营收,刀能取得盈亏平衡。
日前,作为对2012年12月公布的固态照明补贴计划的回应,美国能源部(DOE)挑选出五个固态照明项目作为第四轮补贴的对象。补贴项目持续两年,将致力于降低成本同时提高LED和OLED的品质和性能。五个项目的补贴总金额为1010万美金。根据美国能源部最新报告,美国的LED灯具安装量在过去两年增长了10倍,从2010年的450万台到2012年的4900万台,预估每年节约6.75亿美元的能源费用。到2030年,LED照明预计占总体照明销售的75%,节能的能源可供2600万美国家庭使用。本次获得补贴的五家厂商分别为:Cree(230万美金补贴)、Eaton(240万美金补贴)、OLEDWorks(100万美金补贴)、PhilipsLumileds(180万美金补贴)、PPG工业公司(230万美金补贴)。
据IHS公司的电源管理市场追踪报告,第二季度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将取得两年来的最快增长,从而给预期中的下半年快速增长拉开序幕。该产业正在摆脱疲软局面。第二季度电源管理芯片营业收入预计达75.6亿美元,比第一季度的70.9亿美元增长6.6%。第二季度增长率将至少是2011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九个季度增长率从未超过3.8%,如图1所示。 图1:全球电源管理营业收入预测(以10亿美元计)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复苏这是继六个月萎缩以来的首次增长,将是电源管理产业一段好时光的开始。预计第三季度增长率会更高,而通常是负增长的第四季度,今年也将实现正增长。相对于2012年的黯淡市况,这是令人高兴的转变。去年,主导PC市场的数据处理产业表现低迷,而无线产品也让PC难以招架,拖累了电源管理芯片产业。由于PC销量减少,PC生产商削减电脑产量,进而减少对电源管理半导体的需求。今年,数据处理以及使用电源管理芯片的消费领域将继续保持疲软。但IHS公司认为,无线和工业市场将表现强劲,预计足以维持整个下半年增长。例如,在无线领域,电源管理半导体对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非常关键,这些设备的电源的续航时间必须最大化以方便使用。对于工业应用,电源管理对于确保复杂流程及机械中的能源使用效率非常重要。尤其是,今年面向建筑和住宅控制以及汽车照明的各种工业应用领域,增长将比较强劲。今年电源管理半导体营业收入将比2012年增长4.8%,而去年则是下降8.2%。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包括电子系统中专门用于转换、分配和管理电源的各种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有电压调节器和参考电压芯片以及电源接口等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还有电源接口IC与专用电源管理IC。其它重要的电源管理产品包括电源分立器件,比如大于1W的功率晶体管;大于0.5A的整流器;半导体闸流管。这些半导体用于多种行业,包括能源产生与分配,军用与民用航空,家庭音响系统部件,医疗电子与汽车应用。在人们最熟悉的消费领域,使用电源管理芯片的常见设备包括数字机顶盒、液晶与等离子电视、游戏控制台、平板监视器和PC服务器,以及手机、平板电脑和普通电脑。
据海外财经资讯本轮美股行情涨幅最多的一只股票是RevolutionLight,来自LED板块,阶段涨幅高达553.73%,并且其在近期仍在持续创新高。市场预期2013年是其逆境反转年。在已经披露的一季报中,已经可见端倪。RovlutionLight一季度收入增长448.7%,毛利从去年亏损到今年一季度转正为266.1万美元,不过该公司息税前利润与净利润尚未好转。同时美股LED板块其他公司如科瑞公司、旭明光电也在过去半年均取得了100%以上的涨幅。美国LED进入景气新周期LED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3次快速发展时期,这3次发展对应着LED在手机、中小面板和电视产业中的应用,但随着行业成熟和产能过剩,LED一度走向沉寂。而今,LED进入节能照明领域成了LED的景气新拐点。照明市场空间巨大,白炽灯高耗能、高产热,寿命低,LED是节能环保的潮流所向,关键是景气何时启动。行业专家表示LED照明景气的启动条件来自三个方面:政府政策推动、制造商降低成本和终端用户购买意愿。在政策推动下,未来两年,白炽灯将退出历史舞台,而随着制造成本不断下降,对海外消费者来说,与CFL节能灯相比,目前海外LED灯的价格已经开始极具竞争力,我们预期LED照明即将进入高景气。政策动态美国在2007年颁布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明确了白炽灯退出市场时间表。到2014年,40W以上的白炽灯将禁止在美国市场销售。根据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12月的生态设计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决议,白炽灯退出的时限在欧洲是2012年。中国发改委等五部门制订的中国白炽灯退出规划为:60W在2014年前,15W在2016年前,因此国内LED需求启动也会稍晚于欧美。白炽灯被强制退出后,LED灯在商业照明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CFL,LED灯的各项指标都优于CFL,其唯一的劣势在于价格。2013年,美国一些厂家推出了10美元以下的5WLED灯泡,可以替代40W白炽灯,从单位使用小时的价格看已经比CFL节能灯便宜。据以上数据分析,今明两年,海外LED商业照明需求迅猛增长是非常明朗的,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今年开始,随着技术进步,一些国内LED厂商已经开始切入国际大厂供应链,这个是值得密切关注的。
硅基晶体管无法一直缩小下去,芯片公司已经考虑用其它材料取代硅,其中的热门替代材料包括锗和半导体化合物III-V。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胡正明确信硅的日子屈指可数,下一代或下下一代人将不会再使用硅,将会有更好的材料去取代硅。硅基晶体管无法一直缩小下去,芯片公司已经考虑用其它材料取代硅,其中的热门替代材料包括锗和半导体化合物III-V。这些材料可能制造出更快耗电更少的晶体管,创造出更致密、更快散热更好的芯片。行业专家估计,转变最早将从2017年开始。新一代的晶体管架构将可以让摩尔定律顺利进入下一个十年。
AMD公司昨日在京举行了全新APU产品发布会,在会后的媒体沟通环节,AMD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晓明表示,从游戏机上移植PC的游戏更适合AMD产品,所以仍可带动AMD在华整体发展。他还表示,每个手机芯片仅十几美金,利润低竞争大,AMD暂时仍不考虑进入这一市场。游戏机将带动AMDPC产品潘晓明表示,在家用市场,AMD把游戏作为宣传的主轴,所以今年市场资源都会围绕着游戏展开,消费者买一台电脑后接近60%的时间都是用来玩儿游戏。更重要的是,AMD今年年初宣布进行转型,游戏主机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目前,AMD的APU产品已经赢得了三大游戏主机厂商微软、索尼、任天堂的支持。尽管潘晓明不愿透露AMD在游戏机市场的出货量,但他透露,有分析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游戏机市场销量预计达到近6000万台。尽管中国仍是游戏机的“禁区”,但他认为,AMD在游戏机市场的优势也将反馈到PC平台上。“游戏主机一直以来以高清的视频、精细的制作身居游戏的发展方向,很多PC游戏都是游戏主机移植而来”,他透露,AMD打算推出一个游戏整体策略,加强和游戏厂商的优化和合作,将游戏主机的优势再回馈到PC上。潘晓明指出,AMD过去的表现一般,尤其是前年的时候产品切换没成功,所以丢掉了一些市场份额。但是经过这几个季度的努力,已经走到了健康轨道上,并收回我们以前的市场份额。更好的答卷在明年一季度。未来将寻找更多高利润业务在谈到为何放弃手机芯片市场时,他表示,每个手机芯片仅十几美金,利润低竞争大,AMD暂时仍不考虑进入这一市场。未来AMD是50%业务来自于传统的PC,传统PC还是要成长但将有50%业务来自于新兴业务。对X86平板,他暂时并不看好,他表示,目前市场上95%的平板市场是ARM,5%的市场是Windows,而5%里又有60%是surface,所以这个市场非常小。所以现在大家还是有一点观望的态度,看市场能不能起来。不是AMD的平板没有或者是少,而是目前这个市场还需要培育。他透露,AMD收购了一家微服务器公司SeaMicro,适用于大带宽,低功耗,高密度的需求。这部分云计算存储的需求像百度、谷歌(微博)这些公司对于服务器已经产生了重新的定义,还有AMD利用64倍ARM做的服务器将会满足这些用户需求,所以这一块也是AMD的发力点。他还透露,AMD会在明年推出基于谷歌Chrome操作系统的产品,但暂时不会支持Android操作系统,等到2015年AMD的64位ARM处理器面试后,才会有Android系统的产品推出。
晶圆代工业者(Foundry)的竞争,近年来随着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与三星的强势介入而趋于白热化,而为了能进一步抢食台积电(TSMC)在市场的占有率,格罗方德不断对外喊话,强调自身在产能调度、跨国支援与先进制程等各方面,都是居于领先地位。附图:格罗方德全球行销暨业务执行副总裁MichaelNoonen(摄影:高桥洋介)BigPic:469x349更甚者,格罗方德也以日本因为先前地震的关系,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断链为例,特别强调,由于格罗方德的晶圆厂遍及三大洲,就算某一洲的某一国家出现地震问题,在供货上也能确保无虞。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是格罗方德不断老调重弹的必谈项目,再加上格罗方德相当引以为豪的14XM制程,也将于今年底看到具体成果,综合上述,便是格罗方德的市场策略:Foundry2.0。而我们也知道,SoC(系统单晶片)与SiP(SysteminPackage)都是晶片供应业者所采取的晶片量产方式,前者要特别借重晶圆代工业者的制程能力,后者就必须要透过封测业者的帮忙。先前由于三星同时拥有晶圆制造与封测的能力,因此透过优异的封装能力取得苹果的订单,也因此让张忠谋祭出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技术,向下往封装技术发展,希望抢下苹果订单,但此举也让封测业者们颇有微词。针对此点,格罗方德全球行销暨业务执行副总裁MichaelNoonen谈到,格罗方德并不会特别涉入封测业者所擅长的技术领域,原因即在于Foundry2.0的策略就是要与各个领域的主要业者们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若客户有封装技术的需求,格罗方德就会寻求合作伙伴协助,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来满足客户。MichaelNoonen强调,Foundry2.0其实就是与各大业者保持相当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充份解决客户的诸多问题,不论是采用SoC或是SiP,只是方式上的不同而已。日前中国处理器业者瑞芯微电子宣布采用格罗方德的28奈米制程,引起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有其他中国处理器业者表示,目前台积电在28奈米的产能是处于排队的状态,不容易抢到产能。对于此一说法,格罗方德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陈若中保守地谈到,格罗方德在28奈米的产能是绝对足够的,现阶段也正准备在德国与纽约的晶圆厂扩大28奈米的产能,只要是有打算采用28奈米制程的业者,都会是格罗方德的潜在客户。
曾几何时,“光伏”二字令一些企业业主热血沸腾。 “传统行业利润太低了,当时看到很多人往这个领域投资,赚钱也的确容易,很容易就心动了。”一位曾对光伏心动的企业人士对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心情。 行动者不在少数,就连那些世界500强们也不遑多让,蜂拥而上。如今,全球光伏市场疲软,那些曾经为之着迷甚至疯狂的世界500强们现状如何?让我们一起探访。 日本三洋电机(Sanyo)将关闭加州光伏组件制造工厂 日本三洋电机(Sanyo)将关闭加州光伏组件制造工厂,从而提升与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配合关厂措施,三洋将解雇140名员工,占美国厂总人力的40%。发言人AaronFowles表示,加州Carson厂于2003年开始运行,主要负责制造光伏组件用的多晶硅碇和硅片,产能30兆瓦,三洋决定在本会计年度(3月底止)结束前关闭该光伏组件厂。 Fowles透露,Carson设备老旧,生产的产品也不再有需求,若要汰旧换新,除了缺乏空间之外,投注的成本也将相当昂贵,为了保持竞争力,相关零件可以在马来西亚制造。 隶属松下(Panasonic)集团的三洋在美国奥勒冈州Salem有另外1座光伏零件厂,Fowles表示该厂仍会继续运行。 由于太阳能面板过剩、价格直落,过去1年美国各地太阳能厂身陷关厂、裁员风暴,三洋仅是其中之一。2月稍早,位于加州的Amonix宣布拉斯维加斯厂裁员、调整生产线;波士顿的SatconTechnology也透露计划关闭加拿大厂房;来自德国的太阳能厂SolarWorld和Solon也打算收掉部分美国生产线。 松下有意并购太阳能光伏企业意欲扩张改善收益 日本松下公司副社长长荣周作日前接受共同社等媒体采访时透露,为扩大作为该公司重点领域的住宅相关业务,正在探讨在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进行企业收购。 除了长荣任社长的环境方案公司外的其他3家松下旗下公司社长近日在东京举行的中期经营计划说明会上,均表示考虑通过企业并购(M&A)及与其他企业合作等方式寻求发展,欲加快摆脱“自给自足主义”改善收益的步伐。 环境方案公司以原松下电工公司的业务为主。长荣表示将以收购等手段为杠杆,计划到2018年度将住宅相关业务销售额扩大至两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06亿元),认为“为了实现两万亿日元目标,有必要进行企业并购及合作并开展新的业务”。此外,还将进行减少亏损工厂等结构改革。 开展汽车等相关业务的汽车电子和机电系统公司将探讨车载设备领域的并购业务,制订了到2014年度使电路板等6项亏损业务全部实现扭亏为盈的方针。 计划将国内外6处电路板生产基地缩减至3处,到2015年度末把2012年度末约11.1万名员工总数削减至10.5万至10.6万人左右。 开展平板电视及显示屏业务的AVC网络公司将探讨在数码相机领域同光学厂家合作,把经营资源集中于人气颇高的无反光镜业务。此外,在监控摄像机等安防领域也将积极开展合作。 负责白色家电等业务的Appliance公司计划到2018年度通过并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除了全面进军欧美的美容家电市场外,还将在亚洲地区推广符合当地需求的商品。 夏普研发出转换率达44.4%的聚光型太阳能电池 日本太阳能电池龙头厂夏普(Sharp)14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已研发出一款光电转换率达全球最高水准的聚光型化合物3接面太阳能电池(ConcentratorTriple-JunctionCompoundSolarCell),其转换率高达44.4%(指研发阶段的转换率),超越由美国企业所保有的44.0%纪录。 夏普表示,化合物太阳能电池有别于现行主流以矽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而是以铟等2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作为材料形成光吸收层(photo-absorptionlayer)的一种具有高转换率的太阳能电池,一般多使用于人造卫星,但夏普计划将用途扩展至汽车等地上用途。 夏普自2000年就开始研发将光吸收层堆叠3层(上层、中层、底层)来提高转换率的化合物3接面太阳能电池,之后于2012年成功将聚光型化合物3接面太阳能电池转换率提升至43.5%;此外,夏普曾于4月25日宣布,已成功将化合物3接面太阳能电池(非聚光型)转换率提高至全球最高水准的37.9%。 东芝公司计划修建100MW光伏电站 日本电器制造商东芝公司已经宣布计划在日本东京建设装机容量为6.5MW光伏项目。 光伏项目位于神奈川建设1.5MW光伏项目。神奈川县位于东京南部,项目将于今年4月1日开工。 东芝计划在日本建设3个光伏电站,电站将于2014年3月份进行安装。 热能、核能、地热及太阳能供应商东芝公司表示:我们将使用公司的技术,建设光伏电站来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 SunPower公司最近与东芝公司签署了一项组件供应合同,年供货量超100MW。 在2011年3月份出现福岛核危机之后,日本政府设定了一项新补贴项目,来推广日本国民使用清洁能源。 据报道:日本政府为太阳能制定42日元/千瓦的补贴这相当于德国补贴的两倍,中国补贴的三倍。 韩国现代重工退出多晶硅业务 据韩国当地媒体报道,韩国集团现代重工日前已撤回多晶硅制造合资企业Korean Advanced Materials的股份。光伏产业持续低迷是该公司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所在。 据《韩国IT时报》最新报道,韩国现代重工已经退出多晶硅制造业务。该公司已经将Korean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49%的股份免费转让给KCC集团。KCC集团与韩国现代重工于2008年创建了合资企业Korean Advanced Materials。 据报道,KCC集团将收购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并成为100%控股子公司。而现代重工将这一决定归咎于光伏产业的持续低迷。 现代重工无偿撤销Korean Advanced Materials的股票之后,该公司已亏损8300万欧元。最初两家公司向这家合资企业投资了两倍的金额。 2012年年底,Korean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负债总额逾1.30亿欧元。该公司官员向韩国媒体透露,未来,该公司将继续运营其位于忠北省阴城郡(Eumseong,Chungbukprovince)的光伏组件制造工厂。 GE计划将碲化镉薄膜光伏技术进入泰国市场 美国GE能源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把他们的碲化镉薄膜光伏技术放入泰国太阳能市场。公司表示,该技术是此类技术中最高效的,将很快产出每瓦成本低于1美元的电能。 美国GE能源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把他们的碲化镉薄膜光伏技术放入泰国太阳能市场。公司表示,该技术是此类技术中最高效的,将很快产出每瓦成本低于1美元的电能。 自从2008年收购CdTe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PrimeStar太阳能公司,GE公司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的太阳能市场。在东南亚,泰国是公司的主要焦点,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方面发展最先进的国家。 公司近来在美国投资6亿美元用于建设一个400MW的发电厂。GE印度支那地区主管KovitKantapasara近期表示,在美国的发电厂2013年一旦建成,GE能源公司将做好进入泰国市场的准备。到那个时候,太阳能市场应该也会比现在更广阔。 GE能源公司早已和泰国被批准与能源部签署购买协议的客户展开商讨。 Kovit还说,经由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核查,GE公司的CdTe太阳能电池板是同类中效能最高的,其阳光转换率近13%。公司正研发更新的技术来提高转换率。相信在未来几年里,效能可达到16%。 “效能的一个百分比的提高,将使太阳能电站投资商降低成本10个百分比,”Kovit说,“在过去的3年里,CdTe太阳能电池板成本降低了60个百分比,GE能源公司计划在未来的2年里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30个百分比,把太阳能电池板成本降到每瓦低于1美元。所以碲化镉技术和其他电池板技术相比是最具竞争力的。” 逆势出击施耐德加速布局光伏网略 当光伏行业的领袖们准备捂紧棉袄“过冬”之时,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的施耐德电气却决定逆势出击。其信心不仅来自于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对光伏行业制定的宏伟目标,也来自于对自身实力的信心。 “近两年来,我们在光伏行业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我们非常看好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也会继续向这个行业进行投入。”施耐德电气太阳能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蔡秉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看好中国光伏市场 深谙光伏市场的人士发现,曾经催生了无数财富神话的光伏行业正在“风雨”中艰难前行。从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库存居高不下、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到海外企业破产连连、“双反”大棒突如其来,光伏行业的发展正如“过山车”一般,经历了火爆的市场行情后便一头扎进了“寒冬”。 但是对于在光伏发电领域已拥有20多年成功运行经验的施耐德电气来说,却依旧对光伏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光伏市场充满信心。“目前,光伏行业所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过了这个过渡期,未来市场会迎来快速增长。”蔡秉芝表示。 一组来自光伏行业的数据也支撑了他的观点。 据近期由全联新能源商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继续高歌猛进,达到创纪录的27.5吉瓦,较2010年的18.1吉瓦,增长52%,全球累计安装量已超过67吉瓦。 我国光伏光伏行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光伏装机容量为2.2吉瓦,首次突破吉瓦级,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安装国。 实际上,每个新兴产业都需经历从技术驱动到生产驱动阶段,才能达到市场饱和。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光伏行业已经跨越了技术驱动阶段,在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将促使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由此即将步入由生产驱动带来的“黄金时代”。 除了清醒地认识目前行业的发展阶段之外,同样给施耐德电气带来信心的还有我国为光伏行业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 近日科技部发布的《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光伏行业的总体目标即是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利用、使其发电成本可以跟常规能源竞争。到2015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将达15吉瓦(含1吉瓦光热),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2020年装机达50吉瓦(含10吉瓦光热)。按照规划,国内光伏市场将继续维持高速放量增长,专家预计年均新增装机约为3~5吉瓦。 面对这一颇具前景的市场,施耐德电气配电大客户事业部太阳能业务负责人邢莉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将会进入‘加速’阶段,施耐德电气也将加快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步伐。短期内大家都拼着拿业绩说话,但是‘路遥知马力’,到底谁能在光伏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还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在电力行业的成功运行经验,不仅为施耐德电气开拓光伏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以核心产品和技术为依托,为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带来更多先进、灵活、可靠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则是施耐德电气履行其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定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承诺的关键。 “大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智能微网解决方案即是我们为太阳能光伏行业提供的解决方案”。蔡秉芝表示。 其中,大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覆盖了光电追踪系统、直流汇流箱、逆变升压装置、并网变电站,并可以为整个光伏电站提供的电力能源监控和安防视频监控。“这些方案贯穿了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帮助客户优化光伏电站发电量,提高整体发电效率,并缩短投资回报周期”。蔡秉芝如是说。 施耐德电气为客户制定的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灵活定制,覆盖大型建筑、住宅楼、厂房屋顶等应用场合,包括并网发电、离网发电解决方案。据了解,由于施耐德电气的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能与建筑实现兼容,因此,在建筑原有的配电室即可实现安全并网。同时,施耐德电气拥有丰富的建筑行业解决方案成功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建筑光伏系统在内的全面的建筑解决方案。 智能微网解决方案则通过微网控制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并网及管理,多种能源接入均可以由微网控制系统控制,从而达到缓解公共电网供电压力、充分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目的。 除了为客户提供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还通过收购等商业运作手段的实施,将整个太阳能光伏系统打包起来,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 据了解,自2008年收购了逆变器厂家Xantrex公司后,施耐德电气开始大举进军光伏行业。在蔡秉芝看来,自从施耐德电气定位为能效管理专家以后,其所有的收购都是为了配合这一战略而进行的。 而在太阳能光伏行业,施耐德电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的在价值体现在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上,“以逆变器为例,它是太阳能解决方案中的关键产品,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会以收购行业内比较优秀的公司来丰富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蔡秉芝认为,“收购谁并不重要,最终是要体现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给客户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目前,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施耐德电气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累计超过1500兆瓦的项目建设经验。 通用汽车计划为韩国组装厂建光伏屋顶电站 通用汽车日前与可再生能源公司KC Cottrell签订协议,在其韩国昌原市装配厂屋顶建设一个3MW光伏阵列。 该阵列将占地63,917平方米,预计其运营时产生的电力足够满足韩国1200户家庭的年度电力需求。预计该光伏系统将于2013年第三季度实现电网连接。 该光伏系统将成为通用汽车在其太阳能投资组合中的第四大项目。该公司在德国和西班牙的工厂都装有屋顶光伏系统。该公司在其全球工厂的光伏装机容量总计达33MMW。 富士康布局广西投建20座光伏发电厂 继去年传出斥资千亿在山西、江苏盐城两地投建光伏项目之后,近日再传来富士康在广西投建光伏产业项目的消息。 接受记者采访的富士康集团及其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相关人士都对于这一项针对广西的光伏产业投资未予回应,具体的投资数额亦未作透露。 加码光伏产业广西建新项目 为加快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广西项目的实施,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富士康广西产业发展计划及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领导小组成员,提出了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同研究制定富士康广西产业发展计划。重点推进富士康集团研发中心、4家电视机生产企业、20座太阳能光伏发电厂、5家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1500家电子商务体验店及广西扶贫项目。 《方案》称,全力做好项目选址规划、土地预审及报批等前期工作,加大对有关问题协调处理的力度,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建成投产。 昨日(3月20日),记者致电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该集团人士表示关于投产项目不做回应,对于投资数额亦不做披露,一切以地方政府官方信息为主。而在广西政府的文件中,记者亦未查询到投资数额相关信息。 除广西外,自2012年开始,富士康布局光伏的消息就不断,仅山西、江苏两地地方政府披露富士康的太阳能投资计划就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富士康的计划涉及光伏全产业链,包括多晶矽制造至下游系统建设等。这一度被视为富士康逆势布局,进行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 富士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一直以代工为主营业务的富士康意图通过投资布局新兴产业实现升级转型。近两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已经在光伏产业、LED、锂电池、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朝阳产业上投入相当资金,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我国市场也具备较大潜力,富士康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管理能力有望成功转型。 从未涉足过光伏产业的富士康为什幺要瞄准光伏产业?有报道称,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困境重重的情况下进行布局,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既有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昨日,金银岛研究所所长邵志诚向记者表示,目前光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落后的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由此而造成的高成本低产出的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从而必将迫使整个光伏产业进行重组。 “作为富士康在光伏产业的布局,我认为是富士康公司的五年、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长远战略规划,是建立在富士康对于自身在光伏科技领域自信的基础之上的。”邵志诚表示,目前整个行业的态势很明确,技术水平和进入门槛都太低,造成了无序竞争和成本增加,但是整合和重组是未来的主旋律,技术是根本。 杜邦预计第二季度太阳能组件产量缩减 杜邦(Du Pon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伦-库尔曼(Ellen Kullman)表示,第二季度全球光伏组件总产量预计将下滑约15%。 库尔曼指出,此次预期的下滑与2012年第二季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预计下半年会迎来更强劲的销售,故产量强劲上涨。然而,需求增长趋缓,产量剧增造就了库存积压。 回应分析师在讨论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的提问,该执行官指出,预计第二季度产量的下滑将导致今年下半年连续的季度增长,尽管其内部预计,组件产量年同比将持平。 库尔曼评论道:“尽管去年第二季度是非常强劲的一年。回想起来,在当时却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这即是今年表明在第二季度将关闭一些的原因,组件生产将减少15%。更糟糕的是,我们预计今年光伏安装将趋于平缓,那意味着今年必须要有一些进展,将在第三季度有所提高,在第四季度再次提高。” 杜邦报告,其电子与通讯部门,其中包括其光伏业务单位,由于光伏相关销售额较低,2013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6.16亿美元,较上季度下滑9%。 然而,杜邦声称市场份额增加,然而这被组件制造商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所抵消。由于较低的销售额,运营收入为4900万美元,下滑1000万美元。 贺利氏加大中国上海光伏实验室投资 不久前,贺利氏升级了他们在中国上海的实验室,并希望升级后的实验室能加强他们对当地电池片制造商的技术支持。为此,贺利氏将在5月13日举办活动庆祝中国上海工厂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 贺利氏光伏事业部亚洲总经理Tobias Caspar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代表了光伏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市场,对光伏产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自2009年开始,我们就在中国设置了光伏工厂,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我们非常重视这一地区的客户关系,并持续不断地向上海工厂投资研发资金,以便我们可以比以往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我们对实验室的投资将会让我们与中国客户的合作更加紧密,并帮助我们开发出新产品,最大化地提升太阳能电池片的性能和价值。” 此次活动将会邀请许多贺利氏光伏事业部的中国客户出席。“从贺利氏作为金属浆料供应商进入光伏市场开始,我们就已经和许多中国主要的电池片生产商建立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我们真心地感谢他们对于贺利氏产品和能力的信任,我们将致力于为他们的成功而努力。”中国区事业部经理高昌禄说。 苦寻7个月无“接盘者”西门子退出光伏业务 近日,记者独家获得德国西门子总部向中文媒体发出唯一官方采访回复称,公司已经决定退出太阳能光伏业务,目前正在做调整工作 连日来,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欲关闭旗下太阳能业务部门的传闻甚嚣尘上,备受业界关注。 6月20日,记者就此独家获得了由德国西门子总部向中文媒体发出的唯一官方采访回复。 回复中,德国西门子总部向记者确认,其已于2013年5月决定退出太阳能光伏业务。而在去年10月至今年5月的7个月时间里,西门子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接手该业务。 此外,西门子表示,有关“关闭旗下太阳能业务部门”的调整工作将马上开始,这将对其2013财年数据产生影响。 决定退出太阳能光伏业务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去年10月22日,西门子就曾公开宣布,将剥离旗下的太阳能业务,目前公司已经开始与一些潜在的买家进行接触,商谈出售的具体事宜。西门子内部高层坦言,由于成本压力巨大以及业务增长缓慢等原因,公司太阳能业务盈利甚微。 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西门子承认,“由于太阳能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业务增长缓慢,加上市场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已经很难实现最初对太阳能业务的期望”。 据了解,彼时西门子计划出售的资产主要是公司位于以色列的Solel太阳公司。 2009年,西门子斥资4.18亿美元购买了该公司,开始拓展太阳能热电业务,该业务部门总共拥有雇员680人。但此后,该业务部门一直发展不顺,公司的太阳能发电业务也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西门子公司的太阳能业务年收入不到3亿欧元,不仅在公司735亿欧元的年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与风电业务超过100亿欧元的订单额也无法相提并论。 西门子在给予《证券日报》的采访回复中坦言,公司“于2012年10月决定将其能源业务领域旗下的太阳能业务出售,并寻找潜在收购者接手聚热太阳能业务(国内业界称为‘光热业务’)。” 但“由于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我们对聚热太阳能业务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销售努力后,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接手该业务。并且我们也没能找到可以使客户、员工、投资者以及西门子都获益的方案。我们也与许多对该业务有兴趣的公司进行了谈判,但都未能达成共识。”西门子表示。 西门子光热之路坎坷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西门子能源业务领域旗下的太阳能业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光伏发电总包业务,另一部分为光热电厂总包及组件生产业务。 事实上,时至今日,西门子(中国)官方网站上仍然介绍,其可“为大型陆基和屋顶光伏发电厂提供总承包服务和交钥匙工程”;亦可“提供广泛的太阳能聚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所有关键部件的一站式太阳能聚热发电厂解决方案”、“提供将近70%的太阳能热电厂的部件”。 而由此可见,作为可以为客户提供总包并组件服务的聚热发电业务(即光热业务),正是西门子太阳能业务板块中的优势所在(光伏发电方面,西门子仅提供总包服务)。 所谓光热发电,即通过聚集太阳光所产生的热能,加热水或空气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工作。虽然其与光伏发电一脉相承,同属太阳能产业,但相较光伏“利用多晶硅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原理,两者间却大相径庭。 中关村科协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光热发电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多晶硅电池板对光能进行转换,所以就不需要多晶硅,也自然就不存在污染问题。此外,在光热发电站达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其电价较光伏具有一定优势,根据国际经验(理论值),1000兆瓦的光热电站电价能够降至0.7元-0.8元每千瓦时”。 但事实上,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恶化,西门子光热之路愈发坎坷。对于光热业务,西门子在给予《证券日报》的采访回复中也着重提到,“由于聚热太阳能接收器的普及水平,在目前及可预测的太阳能市场中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使收购计划很难同时满足买卖双方的需求”。 对于此次关闭旗下太阳能业务部门,西门子所需付出的代价,坊间流传,西门子将裁员280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在以色列业务部门。而关闭这一业务所需花费近5000万欧元的成本。 不过,西门子并未在给予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证实上述内容及数字。其介绍,“西门子决定停止该业务的生产活动并对该业务进行调整,使西门子能够完成在建项目并为现有客户提供现场服务,以履行质保义务”。 竞争对手西门子、博世退出市场 ABB扩大光伏业务 ABB太阳能部门领导MaxineGhavi近日表示,公司设立该部门的初衷就是为了把握太阳能行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增长机会,而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增长率有望突破10%。 尽管其主要竞争者西门子和博世因大量亏损已退出太阳能市场,而总部位于苏黎世的ABB却渴望继续在该行业奋斗直至取得战略性成果。 最近几月,ABB已经扩大了其太阳能活动。4月,ABB同意以10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逆变器制造商Power-One。收购Power-One为ABB打开了进入整个市场的大门,无论是民宅和商业建筑还是发电厂。 ABB最近还宣布将在现有爱沙尼亚和中国工厂的基础上,扩大南非和印度逆变器生产设施。Ghavi表示,“逆变器组成了太阳能系统的大脑。因此,这些设备将会成为廉价的大批量生产的商品。” ABB通过采用网络工程和电力电子等前沿技术以确保其在太阳能行业的投资。Ghavi称,“我们竭尽所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Ghavi强调,ABB并没有生产太阳能元件或开发太阳能园区。 博世关闭太阳能部门总亏损达24亿欧元 博世日前宣布,2014年初将预示着博世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活动将要终结。 今天早些时候报道,博世太阳能(Bosch SolarEnergy)日前尝试但并未成功获得竞争地位,该公司将其归因于全球产能过剩及无法支撑的光伏组件价格下滑。 博世太阳能监事会董事长兼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GmbH)管理董事会负责能源和建筑技术业务部门的成员斯蒂芬-哈通(Stefan Hartung)表示:“尽管在过去一年中采取了广泛的措施来降低制造成本,但是我们无法抵消价格高达40%的下滑。” 个别单位尽可能迅速地被出售。所有的开发及营销活动也同样被终止。然而,博世公司董事会董事长福尔克马尔-登纳(Volkmar Denner)在接受其联营报纸Bosch Zünder Online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无法出售,我们将在2014年初不得不停止生产。” 初步估计,博世总亏损达二十四亿欧元(三十一亿美元),其中包括十六亿欧元(二十一亿美元)的减值。然而,登纳指出,此时该公司不能提供一个精确的数字。 登纳表示:“最近几个月,博世已经全面审查了其太阳能业务的每个方面。我们日前考虑了最新的技术进步、成本削减潜力及战略一致性。并且还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谈判。” 登纳总结道:“然而,这些可能性中没有为太阳能部门找到解决方案,不具有长期经济上的可行性。我们为此深感遗憾。” 2013年一月宣布,博世的太阳能部门亏损约十亿欧元(十三亿美元)。 法国最大的晶体硅组件工厂去年拟议的“空转”日前导致该公司的出售。该工厂坐落于里昂附近的韦尼雪,聘用约两百名员工。 博世计划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兴建的价值达5.2亿欧元(6.75亿美元)的综合太阳能组件制造工厂日前也竣工。博世该工厂的股份将出售给光伏组件制造商aleosolarAG。博世目前持有aleosolar公司90.7%的股份。 然而,一月,aleosolar自己警告“大幅净亏损”,初步全年收入为2.799亿欧元(3.632亿美元),较2011年下滑39%。博世日前保证向aleosolar提供资金直至2014年三月。 aleosolar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Yorkzu Putlitz表示:“不考虑寻找买家,aleosolarAG日前已经采取行动:我们已经关闭我们在西班牙的工厂,开始清算我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并开始转让我们在博世CISTech的股份。” 至于在德国勃兰登堡的博世太阳能CISTech将要继续,尽管其未来还尚未确定。 登纳表示:“我们的Thermotechnology和安全系统(CISTech)部门在我们能源及建筑技术业务部门中占最大份额。并且鉴于博世日前致力于在所有业务领域的‘互联性’,这对于跨部门产品的开发具有巨大潜力,即使没有太阳能部门。世界上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如此丰富的互补性专业知识。” Putlitz继续道:“我们目前正在从事进一步研究活动以提高我们的收入。我们拥有2100家安装公司的经销商网络使我们更好地进入市场。即便如此,我们预计2013年将是又一个艰难的年份。我们几个核心市场一般的政治环境已经恶化,我们继续遭受产能过剩和价格压力。” aleosolarAG公司2012财年的业绩发布日前推迟到2013年三月二十八日。 此外,博世太阳能监事会日前任命斯特芬-哈克(Steffen Haack)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监督销售和技术,于2013年四月一日生效。哈克自2012年八月一日起一直担任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 此外,Franc Gruber日前被任命为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商业事务。Gruber自2000年一月起一直在德国内外多个行政商业岗位上为博世工作,最近在公司的控制部门。 博世太阳能董事会现任董事长霍尔格-冯-黑贝尔(Holgervon Hebel)、管理董事会成员Volker Nadenau和Jürgen Pressl将辞去该公司管理董事会职务,2013年三月三十一日生效。 该部门日前聘请三千名合作伙伴,其中约有八百五十名在aleosolarAG,一百五十名在CISTech。 登纳表示:“我们在此艰难时刻挫折中将不会离弃我们太阳能部门的合作伙伴,而是将试图支持他们在博世其他位置和其他公司寻找新的工作岗位。鉴于这一点,我们正在紧密与行政管理层和员工代表合作。” 斯特芬-哈克补充道:“我们很清楚合作伙伴面临一个艰难时刻。我们与员工代表一起,将寻找尽可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我们感激我们的太阳能合作伙伴的努力工作。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的合作伙伴为他们部门的未来奋勇拼搏。对于这一点,我们感激他们。然而,我们共同努力以获取长期的经济稳定却未能奏效。” 京瓷将提高2013年度太阳能电池销售计划 据日本《产经新闻》6月20日报道,于4月1日就任日本京瓷株式会社的社长山口悟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计划以发电容量为基准将2013年的太阳能电池的销售量提升25%(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100万千瓦。 山口表示,将强化日本国内的销售满足需求的增加。据悉,京瓷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量占整个销售总量的近6成。 山口透露,京瓷将通过增强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基干零件单电池的滋贺八日市工厂和滋贺野州工厂的设备来应对需要的增加,最终通过构建从单电池到电池板的一体式生产方式来削减成本增强优势,并以此来实现和中国太阳能厂商的区别化。 另外,关于2013年度的手机的上市量,山口还透露,以美国为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手机上市量预计将比2012年增加9%,达到约12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