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关键词解读2010年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热点

    在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LED照明成为代表们的热议焦点,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2010年将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同时,将继续以政府高额补贴方式再推广1.5亿盏节能灯,以此取代耗电量大的白炽灯,预估最少可带动约140亿元人民币的商机。由励展博览集团举办的2010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展览会(Green Lighting Shanghai)将于4月20日-2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三天的展会将全面呈现从上游外延材料生长与芯片制备、中游器件与模块封装及下游照明与显示集成应用的产业链,为蓬勃发展中的新光源新能源照明制造业打造独一无二的商务平台。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同期举行的论坛将传达最全面的行业咨询,分享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发布最新颖的交易需求,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李雅仪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持续的低碳和绿色经济,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无疑对LED照明等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光源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为业界提供一个真正资源对接的窗口。关键词一:趋势——绿色节能以LED为核心近年来,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纷纷提出绿色节能计划,将在今后几年中逐步淘汰白炽灯。目前,我国发改委也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共同发展“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作为白炽灯替代品的节能照明产品市场正在迎来快速增长的历史发展机遇,而我国的地铁、列车、大型超市中也逐渐开始启用LED照明。在刚刚结束的2010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在谈到科技世博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表示,世博会上高效节能景观装饰和照明80%以上采用LED,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ED的集中产区。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代表也表示,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看,要尽快从“制造大国”向“使用大国”转变,要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更要加强技术研发,通过科技进步降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为我所用”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承载着厚望的我国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权威性、专业性的全方位产业平台,与潜在客户、合作伙伴、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创新技术,了解行业趋势。作为“2010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照明展览会暨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阮军先生表示:作为新一代光源与显示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半导体照明是具有高成长性、高带动性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创新空间,更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关键词二: 问题——成本、效率及知识产权是三大主要问题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我国LED照明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照明的需求。但LED照明产品要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必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成本,二是发光效率,三是知识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问题,由于 LED主流技术的核心专利已被国际巨头垄断并交叉授权,专利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在向低碳经济进军的今天,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产业的发展如何上速度、上高度?2010年上海世博会照明工程有哪些创新设计与应用?“十城万盏”LED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和照亮非洲项目有哪些新进展……针对这些业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焦点问题,同期论坛将开辟两场大会、五个峰会,以“新”字为主线,安排近百位来自海内外行业组织、院校和研发单位的专家、学者登台演讲,包括国际知名公司在内的一批企业高管们将与参会代表围绕新能源照明的应用、新光源与交通运输照明的变革、专业照明设计与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新光源显示的发展等系列主题展开讨论,分享最新的研发进展和对于未来主流技术及应用发展的看法,而飞利浦、欧司朗等行业领军企业领袖也将在现场做精彩演讲,为行业发展答疑解惑。关键词三: 政策——强化支持与加大投入并行2009年4月,科技部正式发189号文,在上海、成都、天津等21个城市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简称“十城万盏”)试点工作。大规模更换LED路灯计划和LED路灯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工程向世人宣布LED照明由传统景观照明走向道路照明,并顺利走向规模化使用。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改委也将新能源列在未来大力发展产业的首要位置,在新能源、信息网络等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文件,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3-5家;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拥有自主品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10家左右;初步建立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实现年节电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4000万吨。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发言中,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代表直陈:“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可以先从公共事业方面推进,规定凡政府投资项目招标采购照明产品的,并将财政补贴范围从过去的普通节能灯尽快拓展到半导体照明领域,以政策推动新产品扩大市场应用。”扩大应用,靠市场终端拉动产业。新的产业,好的产品,关键要扩大应用,这是两会代表们在讨论中形成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关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中国地区最重要的半导体照明行业盛会之一,2010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照明展览会暨论坛得到了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气候组织、中国照明学会新能源照明专业委员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光电子行业协会等多家海内外知名组织、机构和公司的支持与协作,联袂为行业共同奉献一场令人瞩目的盛宴。 关键词四:技术——海内外厂商同台共技在我国,以LED为核心的新能源、新光源照明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逐渐增强,二是企业看重这一市场机遇加大投入。而行业内专业、高端展会的诞生,更是推波助澜地将LED照明产业推上新的发展高度。2010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照明展览会暨论坛受到了PHILIPS、OSRAM、ASTRI、AIXTRON、CREE、上海三思、蓝宝光电、远方光电等半导体照明领域知名企业的高度重视,并纷纷参与其中,在反映整个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状态及问题所在的同时,更将集中展示技术、产品及应用。近年来,LED 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得到了迅猛发展,LED外延、芯片、封装、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应用、照明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产品性价比提升明显,这给 LED照明从可能变为现实带来无限的希望。目前,我国LED产业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大,而且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元技术已经显现,我国在LE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器件封装、荧光粉等方面均已显现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单元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为我国LED产业做大做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五:产品——追求超越的角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及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是照明产品发展的三大主题,在此次新光源&新能源照明展览会暨论坛现场,将有众多专利性、前瞻性的技术产品登台亮相,集中展示国内外厂商在新光源制备、新光源及照明材料/器件/技术、新光源及节能照明产品、照明电器、新能源照明系统、新光源显示等产品及应用等领域,而现场同期所举办的产品专题讨论会,将演绎和探讨众多新光源新能源领域的最新产品、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飞利浦照明作为行业代表将在现场推出LED解决方案系列(如MasterLED)以替代卤素灯、白炽灯和节能灯,在一些装饰起主导作用的区域,LED比传统霓虹灯更小、亮度更高、寿命更长、维护费用更少,而且可以在低电压下就能运行;此外飞利浦还针对商业领域以及家居照明领域带来了基于LED照明技术的AmbiScene情景照明系统和一系列造型别致色彩丰富的家用LED灯具。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 LED团队始终致力于下世代半导体照明及显示应用的技术的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包含功率级LED芯片、高效能及功能性 LED 器件、新型灯具、LED 显示技术及新型控制系统。藉由整合所开发之平台技术,应科院可提供多样化技术及产品方案予产业界。克服了传统结构散热、二次配光设计问题,上海三思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LED路灯、隧道灯采用自主专利的独特配光设计软件和散热技术,使得灯具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并能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提高了LED灯具寿命和发光效率。数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CTT微波捷能离子灯具是下一代照明系统,灯具光效可轻易达到93%,是大功率照明系统中的理想光源。比亚迪照明致力于LED照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专业应用解决方案,将在现场全面演绎高效节能、寿命长、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低、绿色环保这些特征,体现比亚迪照明始终为使用者考虑的专业设计理念。针对酒店照明,可塑性极佳的光源保障美学设计要求;针对办公照明,让企业员工灵活穿梭在透亮舒适的办公环境中;针对道路照明,提供绿色高效的太阳能LED路灯全套解决方案。此外,比亚迪还为工业照明,汽车照明等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在绿色照明蓬勃发展之时,机遇与挑战将是众多海内外厂商及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Green Lighting Shanghai 2010将通过新光源新能源照明技术及设备上下游产业链的集中展示,焦点热点问题的共同探讨,为行业沟通与展示提供极佳机会,同时指引行业发展方向及未来趋势。

    半导体 照明产业 半导体照明 新能源 LED照明

  • 德国2009年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已达3GW预计2010年将再增5GW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官员凯伦-弗莱尔博士(Dr.KarinFreier)在欧洲论坛(Euroforum)研讨会上宣布,德国2009年太阳能模块新增装机容量已达3GW。政府称将在近期内发表其官方数据,尽管很多业界评论员都坚信在调整税返费率(FiT)的提议得到批准之前政府并不会公布这一数据。路透社引用弗莱尔博士的发言,称德国将在今年新增5GW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以应对将于今年七月一日开始实施的税返费率下调政策。弗莱尔博士重申了之前德国政府的观点:这次税返费率的下调旨在保证公众享受太阳能所带来好处的同时减少高额电费对其所造成的负担。她同时也指出德国的光伏制造商很难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应对这次税返费率下调所带来的影响。

    半导体 太阳能 5G 装机容量 3G

  • CNPV与德国公司CTSSolarGmbH签署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综合制造商CNPVSolarPowerSA从事硅锭、硅片和电池的生产以及光伏组件的装配,设计、制造和供应高效经济的晶体太阳能光伏组件。该公司今天宣布,已与从事屋顶和地面电站项目开发、安装和分销的德国南部领先的光伏能源公司CTSSolarGmbH达成一项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销售协议。根据该战略协议,CNPV将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向CTSSolar供应总计为20MWp的光伏组件,其中2010年预计交付4MWp。余下的6MWp和10MWp分别计划于2011年和2012年交付。CNPV首席执行官张顺福先生和CNPV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兼董事会董事B.VeerrajuChaudary表示:“我们很高兴宣布与CTSSolar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进一步巩固与CTSSolar的现有良好合作伙伴关系。我方与CTSSolar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我方的一次重大成功,使我们自身与那些在发达和新兴光伏市场拥有不断增长机会的公认的多区域能源开发商结盟。这项新合同将为我们发展位于德国、捷克和土耳其等太阳能市场的新项目提供有力帮助。我们期待着通过提供高品质的组件、优质的服务和一个低成本的业界领先平台,以此持续拓展与我们忠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CTSSolar的合作关系。”CTSSolar首席执行官CLauseRomankiewicz先生和CTSSolar销售总监EricLechelt先生评论说:“来自德国南部的CTSSolarGmbH为能与CNPV达成这项新的战略销售协议而感到自豪。我们认为这是我方与CNPV良好关系的延续,能在我们的项目中使用他们的高品质组件,并向我方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客户提供CNPV的优质服务。”

    半导体 太阳能光伏 光伏组件 SOLAR ICL

  • GE押宝薄膜太阳能电池

    据CNETNews报导,过去以生产传统矽太阳能面板为主的美商奇异(GE),未来将使用和美国太阳能业者FirstSolar相同的原料,转进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奇异的研究部门日前公布其生产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相关详细文件,同时,由于过去奇异的风力发电事业藉由降低成本迅速发展,奇异高层认为,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拥有大幅降低成本的潜力,对太阳能事业前景深具信心。尽管碲化镉技术的转换效率低于晶矽太阳能电池,然奇异太阳能技术研究负责人DanielleMerfeld表示,当同时考量转换效率、制造成本及原物料成本等因素后,碲化镉技术拥有比其它薄膜太阳能技术更佳的成本结构,此为奇异选择发展碲化镉技术的主因。目前FirstSolar能生产业界成本最低的太阳能电池,而FirstSolar的太阳能面板转换效率约为11%,对此Merfeld表示,当奇异太阳能面板面市时,奇异的转换效率将能优于FirstSolar目前的产品。奇异尚未开始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然计划于2011年开始生产,Merfeld表示,奇异决定先确保拥有具竞争优势的技术,因此决定不于2009年生产。此外,奇异的目标市场为大型发电装置,然也有可能供应给商业或家用客户。奇异为美国太阳能业者PrimeStarSolar的主要股东,奇异次世代的太阳能面板技术主要来自PrimeStarSolar。

    半导体 薄膜太阳能电池 ST GE SOLAR

  • 德拟延后缩减部分太阳能补助案业界估影响不大

    根据路透获得的德国政府草案显示,德国拟将此计划延迟至2010年10月1日,才执行删减政府收购费率(feed-inrates)的决策,较原先预定的7月1日延缓3个月。德国Bavaria州长HorstSeehofer日前警告,德国政府删减太阳能补助的目标过大,将阻碍太阳能产业创新的可能性。Seehofer同时也为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ianSocialUnion;CSU)主席,而CSU为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Merkel)所属的中右派联盟的3大政党之一。然此草案并未大规模修正德国政府先前提出的删减补助计画,对屋顶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补助仍将于2010年7月1日删减。不过此计画目前仍为草案、尚未确定能否实行,知情人士指出,新草案仍待进一步讨论。此外,若内阁通过新方案,该方案也仍须德国议会核准。太阳能业者表示,最初的概念是Roof-top与Ground都将在7月1日落实下砍,造成量相对多、但购买价格要求更低的Ground业者必须跟著Roof-top业者抢太阳能模块,不但造成模块、太阳能变频器(PVinverter)短缺,更造成上游包括矽晶圆、电池等不断传出涨价。对安装规模相对大的Ground业者而言,取得执照(Licence)及银行的借贷许可后,施工工程及完工时间都是按计画在进行,不像Roof-top因面积小且分散,运作相对有弹性,所以缺料问题让Ground业者十分头大,担心无法在补助下调期前完成系统安装。外传是德国的相关业者将此情况反应给政府单位,因而让政府单位考虑调整Ground的落实期间,Ground的业者只要取得执照及银行的借贷许可,在10月1日前完成并网即可。不过,就德国整个太阳光电市场而言,Ground约占15%的市场占有率,其余皆为Roof-top的需求,因此Ground方案后延1季落实,对整个新太阳光电补助费率下调对市场所造成影响更动不大,第2季各方抢太阳能模块的情况依旧不减。

    半导体 太阳能 太阳能模块 TOP GROUND

  • 现代重工开发日本的太阳能市场

    日本是世界最大并且最成熟的太阳能市场。日本旨在到2020年其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4GW,到2030年达到50GW。到2007年日本的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9GW,这其中大多数是住宅用户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现代重工预计,通过对日本太阳能市场的开发,在2011年可为其带来大约1000亿韩元的利润。该公司每年可生产3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这些要归功于其在2005年建设的首个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今年现代重工在其第二个太阳能制造工厂完工后,其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30兆瓦,由此可满足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电池板日益增长的需求。3000亿韩元的投资用于其太阳能生产工厂的扩建,预计有助于该公司实现其今年预期的销售目标10,000亿韩元。自从现代重工进入太阳能制造市场以来,该公司已经完成几项重大的国际合同。例如:在2008年该公司赢得合同,为德国MHHSolartechnik提供金额为$4,000万太阳能组件。在2009年3月,现代重工业公司在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制造商KCCCorporation协助下开始生产多晶硅,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必需材料。现代重工业公司在其君山工厂也生产风轮机,这是韩国最大的风轮机制造工厂。该公司投资1057亿韩元建设这座工厂,生产能力可达到600-MW,该工厂生产的风轮机标定功率为1.65MW。今年初,现代重工承包韩国的一个企业集团与巴基斯坦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商和制造商签订初步的协议,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建设一座50兆瓦的风电场。预计信德省风电场在2010中期完工后,其产生的风电可满足这一地区60,000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在1月位于美国WaveWindL.L.C.也订购了现代重工5台1.65-MW风轮机,由此可产生10兆瓦的电力,满足5,000户家庭的电力需求。这些订购的风轮机将在5月之前安装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现代重工也赢得其国内的订单,例如:一项交付到位于江原道Taebak的6台风轮机订单,以及为在韩国西南部庆尚北道建设的一座200兆瓦风电场供应风轮机。现代重工(粉单股价系统:HYHZF)计划到2013年其君山工厂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大到800兆瓦,以促进其风轮机产品的出口,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市场。该公司是现代重工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半导体 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 电场 轮机

  • DisplaySearch:2010年太阳能产业展望

    太阳能产业在2009年证明了具有非常高的循环性变化,DisplaySearch观察14个主要的太阳能电池Cell和模块制造商的利润率表现,06年第一季到08年第四季的平均获利可达15%,但2009年第一季则急遽下降到-10%,一直到2009年第二季尚呈现亏损。太阳能产业在2009年证明了具有非常高的循环性变化,DisplaySearch观察14个主要的太阳能电池Cell和模块制造商的利润率表现,06年第一季到08年第四季的平均获利可达15%,但2009年第一季则急遽下降到-10%,一直到2009年第二季尚呈现亏损。主要造成产业亏损的原因为西班牙再生能源回购费率(Feed-In-Tariff)的改变,全球经济危机以及信贷紧缩造成需求紧缩等等。下图一为全球主要太阳能模块厂商的合计营收,利润和利润率。在2009年上半年,生产能力过剩和整个供应链的供过于求,造成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平均价格降幅达25%以上。然而低价格的刺激,较为容易的融资环境,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加上各个国家及区域新的奖励政策推出,让主要的厂商在2009年第三季顺利转亏为盈。奖励政策主要在于透过提高安装太阳能系统的经济价值的方法而增加需求。但另一方面,在许多消费者担心奖励政策会改变的情形之下,也有许多需求是在补贴政策改变或取消之前提前发酵。DisplaySearch太阳能研究小组指出,德国新政府将进一步降低再生能源回购费率(FIT),将是一个需求再持续增长的重要指标。整体而言,在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法国,中国及其它地区的奖励措施的变化或更新,将会让2010年全球太阳能需求成长40%以上。DisplaySearch也预测2010年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制造商应该可以看到20%的产业平均利润率。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以维持一定获利率的同时,也将持续推动电价往GridParity(太阳发电成本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的方向进行。主要降低成本的方法包括使用较少的硅,或使用较便宜的硅。多晶硅(Polysilicon)是主要用于制造结晶硅(c-Si)太阳能电池的晶圆材料。而其占到整体太阳能模块成本的15%到20%。由于大量多晶硅新产能的开发以及过去这一年的需求减少,硅晶的价格自2008年下半年起因供过于求而大幅下跌,目前虽然跌势已经趋缓,但预计2010年仍为供过于求的状况,因此价格将持续下降。图二为多晶硅价格趋势。除了提升传统的多晶硅生产效率之外,新的精炼技术如FBR(FluidBedReactor,流体床反应器)以及UMG(UpgradedMetallurgicalGrade)等级的多晶硅,将可以进一步提供低成本的多重选择。不过,由于多晶硅的价格下滑极快,目前业界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兴趣有些微减退,但DisplaySearch太阳能研究小组判断这些新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依旧在未来可以发挥成本减低的作用。此外,采用更薄的晶圆可以消耗较少的多晶硅而降低太阳能模块的总成本。目前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已经从2000年的300微米晶圆前进到目前的150微米晶圆,而让多晶硅使用量降低了50%。另一方面,在进行将晶圆(wafer)由硅锭(ingot)切割而出的制程时,由于切割线(wire)并没有比硅晶圆本身薄多少,因此常造成许多硅材料在切割缺口处被浪费了。目前开发出的新制程为采用更薄的切割线,或者采用新的切割黏液(Slurry),甚至采用镀上金刚石(Diamond)的切割线,用以减少硅的浪费,并使得晶圆切割的更薄。100微米,常常被认为是传统晶圆切片技术的极限,但由SiliconGenesis所开发的新的Polymax技术可以切割到只有20微米的单晶硅薄片。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部份,目前技术相当多,包含了非晶硅(a-Si)技术,碲化镉(CdTe)和铜铟镓硒(CIGS)等等,不过其开发的主要的目的都是通过消除使用晶体硅的吸收层以降低成本,薄膜技术的缺点是能源转换效率较低。由于设备厂商大量的提供一体到位(TurnKey)的设备,非晶硅(a-Si)厂商大幅扩产的结果已经将全球的产能由2007年的296MW(百万瓦)提高2009年的1.6GW(十亿瓦),甚至预计2010年将达到3.0GW(十亿瓦)。然而,由于多晶硅价格较先前预期的大幅降低,影响到非晶硅(a-Si)的需求,因此目前大部分非晶硅产能处在产能利用率较低的窘境。当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技术被推出时,其目标是希望兼顾相对较高的转换效率,以及非常低的成本结构;甚至其转换效率的开发目标是达到结晶系(Crystalline)的水平。然而,这项技术已被证明要量产有一定的难度。以全球产能来看,铜铟镓硒在2009年只占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的3%,而实际量产的能力更是十分有限。然而,仍有厂商看好CIGS的低成本而加码投资,DisplaySearch观察,2010年将会新增415MW的铜铟镓硒产能,而Solyndra以及ShowaShellSolar等公司已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建置500MW甚至1.0GW工厂。至于碲化镉技术,目前以FirstSolar为领导厂商,是目前在低成本方面领先的太阳能技术。在2009年第三季该公司生产的模块成本仅为0.85美元/watt。而目前FirstSolar也为了因应订单的急速增加,预计将在2010年增加424MW的能力。由于该公司预测2010年每股收益(EPS)将可望在6.05-6.85美元之间,FirstSolar几乎已经成为碲化镉太阳能技术的传奇,其技术与经营模式也的确为其它模块制造商设下榜样,但至今没有其它从事碲化镉技术的公司能够复制其成功模式。在太阳能产业,更高的转换效率等同于降低成本,无论是薄膜或结晶硅技术,在2010年产业将再次强调提高转换效率的重要。Centrotherm为一家领先的德国太阳能设备公司,其曾经指出,转换效率每提高0.5%,则成本可以减少约3%。2009年是太阳能产业第一个经历的“SolarCycle(太阳能供需循环)”,以后势必会有更多循环发生,目前随着需求的回升,大部分太阳能产业的供应链已经迅速恢复。随着需求增加和成本越来越低,太阳能产业正期待着美好的2010年。DisplaySearch太阳能研究小组认为,至少在2010年上半太阳能产业可以逐步迈向平均获利率20%。至于在2010年之后,激励与补贴政策将决定下一个周期循环。

    半导体 太阳能 多晶硅 SOLAR DISPLAYSEARCH

  • iSuppli: 中国成为液晶电视生产大国

    据iSuppli公司,中国已成为全球液晶电视的主要生产中心,这点与CRT电视市场非常相像。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刺激措施,消费者兴趣较高和价格下滑,预计2013年中国市场的液晶电视销量将达到4910万台,而2009年是2940万台。同时,中国国内OEM厂商的液晶电视产量,即由中国厂商设计的液晶电视产量,2009年达到了4030万台,比2008年大增109%。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4700万台。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企业消失或开始直接购买部件组装。iSuppli公司预测,未来四年将保持这种趋势,更多的企业或者被淘汰,或者改变其产品重点。由于市场出货量下降和主要厂商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2009年中国二线和三线液晶电视厂商在产量和利润方面都遭败绩。液晶电视产业采用更加集中的结构,迫使许多小型液晶电视厂商退出市场,而那些幸存的厂商未来三年也可能退出。半散装件(SKD)或全散件组装(CKD)服务提供商迅速下滑,电路板提供商及其客户应该转向国内市场并专注于32英寸及更小尺寸。有些专业市场,如数字标牌可能为这些厂商提供一个与领先厂商在国内市场竞争的机会。随着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变得更加集中,全球性厂商与主要中国液晶电视厂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将非常重要。中国的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地面传输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2009年未能实现很多的出货量,与2008年情况差不多。但是,与DTMB兼容的电视出货量到2014年将达到980万台,预计2010年为400万台。图6所示为2009年各厂商在中国DTMB解调器市场的占有率。 为了获得成功,这个中国国家标准需要几个有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正确的商业模式、政府支持、主要厂商的推动、解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能力以及成熟的生态系统。因此,目前小型无芯片厂公司不太可能取得成功。

    半导体 液晶电视 BSP KD ISUPPLI

  • GaN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将快速增长

    据iSuppli公司,由于高端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有线通讯领域的快速增长,氮化鎵(GaN)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到2013年预计将达到1.836亿美元,而2010年实际上还几乎一片空白。GaN是面向电源管理芯片的一种新兴工艺技术,最近已从大学实验阶段进入商业化阶段。该技术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它可以向它们的客户提供目前半导体工艺材料可能无法企及的性能。iSuppli公司认为,在过去两年里,有几件事情使得GaN成为电源管理半导体领域中大有前途的新星。首先,硅在电源管理半导体中已经达到实际极限。另外,在硅上面生长GaN层已经取得突破。电源设计师也想开发更有效率的系统和升级高压产品,以消耗更少的电力。元件供应商已开始提供GaN器件。例如,国际整流器公司2月份推出了它的首款GaN负载点(POL)解决方案,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s Corp. (EPCC)正在全力开发GaN技术,本月推出了10款功率MOSFET器件。图3所示为iSuppli公司对2008-2013年GaN电源管理芯片的营业收入预测。GaN材料将使效率得到提高,使器件尺寸缩小,这些优点将促进GaN器件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对于移动PC和智能手机等便携电子产品来说,这些好处都是求之不得的。对于企业服务器和有线通讯基础设备等耗电量较大的电子设备,GaN器件也具有许多好处。但是,由于采用GaN材料涉及较高的成本,所以2010和2011年上述应用对GaN技术的接受速度将比较缓慢。随着2012和2013年该技术的发展,以及制造GaN器件的成本下降,该技术将开始夺取传统MOSFET、驱动IC和电压调节IC的市场份额。最先采用GaN器件的很可能是服务器,因为服务器总是需要高性能器件,而且经常是第一个接受可以改善性能的新技术的产品领域。在未来三年,GaN器件出货量的主要推动者将是笔记本电脑,因其非常需要GaN来节省功率和缩小外形尺寸。

    半导体 器件 芯片市场 电源管理芯片 GAN

  • iSuppli:半导体产业利润率创十年来新高

    据iSuppli公司,全球半导体产业盈利情况处于过去10年来的最佳水平,这是该产业对成本、产能和竞争定位日益加强管理的结果。2009年第四季度,半导体供应商的整体营业利润率升至21.4%,为2000年第四季度达到24.7%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半导体产业利润率在2009年第一季度降到负5.3%,但随后持续大幅反弹。下图所示为2000至2009年半导体产业各季度利润率情况。虽然2009年利润率水平回升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经济与产业复苏,但利润率升至10年高点,半导体产业所采取的策略和结构性变革功不可没。“2009年芯片厂商对低迷情势做出了迅速和积极的反应,不断削减成本和改善现金流,”iSuppli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erekLidow表示,“随着市场开始回到正轨,该产业对于扩大生产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克制力,避免再度导致产能过剩。这使得厂商能够重新获得定价权力,以提高利润率。”尽管经过连续三年下降之后,2009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的支出会出现增长,但仍将处于历史低位,不到2007和2008年水平的一半。另外,半导体厂商的计划支出主要用于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来支持新型产品,而不是用于投资扩大总体晶圆制造能力。由于限制了供应的增长速度,使价格走势处于控制之中。据iSuppli公司的采购价格指数(PPI),继2009年第一季度下挫5.4%之后,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全球电子元器件价格在第二季度走稳,并在下半年大幅上涨。第二季度价格跌幅略大于历史平均水平,下降2.7%,第三季度上涨2.2%,第四季度上涨2.7%。除了产能管理,利润率反弹也反映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半导体产业已经基本放弃了宽产品线模式,而这种模式一度是业内最大厂商的招牌。”Lidow表示,“相反,芯片厂商现在专注于特殊的市场领域,这使其得以致力于自己拥有定价权和竞争优势的领域。这也使其能够改善利润率和削减一般管理费用。”大型芯片厂商以前曾试图在多个半导体领域展开竞争,以夺取最大的市场份额。虽然这种做法在半导体产业快速成长时期可以帮助厂商实现增长和扩大营业收入,但在芯片产业进入更加成熟阶段之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策略。“宽产品线供应商必须不断地抵挡跟在他们后面的大批较小竞争对手。”Lidow指出,“如果专注于较窄的领域,半导体供应商就能提高效率和利润率,从而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并可以致力于提高利润率,而不是市场份额。”采取这种策略的厂商包括德国英飞凌。该公司已剥离了内存和通讯等业务,专注于核心业务,面向汽车、工业电子、无线和安防应用提供半导体和系统级集成电路。放弃宽产品线模式,转而专注于较窄的领域,这种转变提升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利润率。随着日本半导体供应商退出各种产品领域,更加专注于核心产品线,Lidow预测未来几年将保持上述趋势。“恢复强劲的盈利能力,应该会让半导体产业感到自豪,它证明通过聪明的管理和敏税的战略思考,仍然可以赚到钱。”Lidow表示。

    半导体 芯片厂商 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供应商 ISUPPLI

  • 应用材料扩大在台湾的太阳能制造

    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Materials,Inc.)是全球最大的面向半导体、平板显示器(FPD)和太阳能光伏(PV)业的设备供应商,公司今日宣布启用其在台湾台南新扩建的台南制造中心。工厂面积近1.5万平方米,将增强公司为其亚洲的平板显示器及太阳能光伏客户服务的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利用台湾绝佳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才储备以及高效的供应链。应用材料公司的董事长兼CEOMikeSplinter说:“台南制造中心是我们在亚洲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并且意味着我们把台湾放在了显示器与太阳能设备技术业务的核心位置。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已有20年的成功经验,这个扩建后的中心为我们在未来20年内取得更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希望向我们的客户、员工以及台湾政府表示感谢,是他们使这座先进的制造工厂得以顺利建成。”台南制造中心约有150名员工,今年有望生产并装运100套新的PECVD*和PVD*系统——比去年的装运量提高400%。中心在台南的工厂以及遍布亚洲的供应链将有助于应用材料公司更及时地满足其在亚洲的大量显示器和太阳能客户的需求。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全台湾设有10个办事,拥有800多名员工。台湾是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制造的主要市场,同时在太阳能领域的表现也日益活跃。2009年,台湾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立法,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加强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应用材料公司向台湾的主要大学捐赠了用于薄膜太阳能研究的研发系统,并通过其应用材料青年人才项目支持宣传教育活动。台湾“行政院长”吴敦义、“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罗权博士、台南县长苏焕智及“台湾经济部政务次长”林圣忠出席庆典,并肯定了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开展业务20年来对该地区作出的贡献。吴敦义表示:“我非常高兴应用材料公司这样一家国际知名的公司能够持续在台湾投资,我们将全力支持,使该中心在未来取得成功。由于太阳能和平板显示器已成为我们在21世纪发展经济的重大机遇,因此当前对于台湾的技术行业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期。我们向应用材料公司在台湾的辉煌历史及其与台湾民众协手合作、同心同德,共同创造的非凡佳绩表示祝贺。”

    半导体 供应链 太阳能 应用材料公司 平板显示器

  • 海力士半导体株式会社新任社长访锡

    海力士半导体株式会社社长权五哲先生3月16日访问无锡。据悉,这是权五哲自2月25日接任社长一职后的首次访锡。市长毛小平会见了权五哲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合作共赢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会谈。市长助理倪斌会见时在座。海力士和无锡的合作自2003年至今,已结出丰硕成果。无锡海力士-恒亿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升级,12英寸晶圆实际月产能已超过15万片,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去年无锡太极实业和海力士又合资设立了海太半导体公司,建设12英寸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权五哲说,无锡和海力士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展开了愉快的合作,他表示将全力以赴,掀开无锡海力士事业发展的崭新一页。毛小平对权五哲社长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说,海力士在锡七年间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也收获颇多。和全球半导体行业一路向好的态势一样,海力士的前途也相当光明。相信在新任社长的领导下,海力士和无锡会迎来更加紧密的合作,市政府将进一步支持海力士在锡发展,一如既往地提供服务。

    半导体 半导体 晶圆 海力士 集成电路封装

  • 0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比上年减少19%至346亿美元

    国际半导体制造装置材料协会(SEMI)宣布,200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比上年减少19%的346亿美元。其中晶圆处理工序(前工序)用材料为比上年减少26%的179亿美元,封装组装工序(后工序)用材料为比上年减少8%的168亿美元。SEMI认为2009年市场规模大幅减少的原因是由于2009年初的市场环境恶化迅速影响到了半导体产业,与2001年IT泡沫破灭后市场规模较上年减少26%相比,此次的减幅还算较低。另外,前工序用材料市场的减幅较大的原因之一是晶圆供货额大幅减少。而后工序市场的减幅较小是因为引线键合使用的金(Au)的价格上涨缩小了减幅。从不同地区来看,除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地区均比上年减小了两位数。全球最大的市场依然是在前工序和后工序两方面均一直保持较高产能的日本,其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22%。各地区的市场规模方面,日本为比上年减少23.4%的76亿3000万美元,台湾为比上年减少14.0%的67亿7000万美元,其它地区为比上年减少13.3%的59亿8000万美元,韩国为比上年减少20.5%的46亿9000万美元,北美地区为比上年减少24.1%的37亿9000万美元,中国大陆为比上年减少8.7%的32亿6000万美元,欧洲地区为比上年减少24.1%的25亿2000万美元。

    半导体 晶圆 封装 半导体材料 SEMI

  • 海外上市光伏企业09年上半年惨淡下半年强势复苏

    2009年,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可以用先抑后扬来概括,整个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产业景气度可谓惨淡之极。进入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再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光伏产业呈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而在这一年,中国光伏厂商,尤其是海外上市光伏厂商也跟随行业的整体走势经历了大悲大喜。截止目前,海外上市光伏厂商的全年业绩基本都已公布,其中都有哪些亮点?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将为您详细解读。首先是无锡尚德,2009年该公司总净营收达16.933亿美元,太阳能产品总装运量年比增长42%至704兆瓦;全年综合总利润率为20%。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综合来看,无锡尚德2009年全年的经营走势,基本上与光伏行业的整体运行相吻合,呈现明显的先抑后扬特征,行业龙头地位依旧稳固。纵观后市,由于公司核心业务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再加上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的提前布局,预计2010年无锡尚德的经营状况会持续向好。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全年公司太阳能组件销售量为525.3兆瓦,总收入为72.549亿元,毛利润为17.144亿元。姜谦指出,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全年的经营走势,基本上与光伏行业的整体运行相吻合。展望2010年,由于旗下六九硅业进入量产阶段,带动英利绿色能源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战略再进一步。而这也是公司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最重要砝码,由此预计,未来一年英利绿色能源的经营状况会持续向好。晶澳太阳能,2009年全年公司的收入为5.536亿美元,这与2008年的收入7.969亿美元相比,有所降低。但2009年公司总交货量为509兆瓦,这与2008年的交货量相比有着83.8%的增幅。其中,四季度,晶澳太阳能太阳能电池交货量为231MW,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实现的最高交货量。姜谦指出,2009年下半年,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全球光伏市场加速回暖倾向明显,这是晶澳太阳能四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天合光能,2009年全年该公司太阳能组件出货量近399MW,较2008年增长了98.5%;总销售收入为8.451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1.6%。姜谦指出,受益于下半年欧洲市场的强劲需求,国内主要光伏厂商2009年全年的出货量都将比2008年有大幅提升,而天合光能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之一,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阿特斯太阳能,2009年营收年增318%至2.87亿美元,四季度出货量为155.5MW,2009年全年的出货量为325.5兆瓦,同比增长94%,2008年全年该公司的发货量为167.5兆瓦货物。昱辉阳光,2009年全年,公司太阳能产品总销售量为526.6兆瓦,全年销售收入为5.104亿美元。2009年第四季度,公司太阳能产品的销售量为202.9兆瓦,净收入为1.799亿美元。姜谦指出,几大龙头厂商2009年出货量的大幅提升,应该是中国光伏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直接反映。而在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容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光伏厂商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已成定局。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总产量达1.78GW,占全球总量的26%。而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厂商(包括台湾省)的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至44%,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

    半导体 绿色能源 太阳能电池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 光伏电池组件专用材料成投资热点

    2008年因金融风暴吹乱阵脚的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近期在欧洲、日本市场领头下,市况急速回温。据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A)2009年11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指出,2013年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将为2008年的4倍,达2.23万百万瓦(MWp)。EPIA指出,在各国的补贴政策挹注下,市场需求迅速增温,该协会预估2013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将由2008年的5,559MWp增为2.23万MWp。EPIA另预估,倘若无各国补贴政策的推波助澜,2013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仅可达1.23万MWp,为2008年的2.2倍。就地区别需求来看,2008年占全球8成的欧洲市场至2013年仍可望维持领先地位,但份额将明显下滑,且不及全球的一半;而2007年之前需求不及日本的美国,在总统欧巴马提出绿色能源政策后,需求急遽攀升,预估至2013年市场规模将为日本的近3倍。另一方面,市场规模扩增最具潜力的是大陆市场。由于电力需求激增,为加以因应,每年需装设发电量达数万百万瓦的发电设备,倘若其增设的发电设备中,有2%~3%采用太阳能电池,其规模就不容小觑。在光伏市场的推动下,光伏电池组件专用材料成为投资和发展热点。最常用的光伏电池的核心是多晶硅半导体,多晶硅中的硅对光十分敏感,电子游离因而产生电流。但是只有硅不能制造太阳能光伏板。为了保证能使用25年时间,光伏板必须有其他材料保护它,从硅引出电流以及提供绝缘和机械强度。硅可产生电力,但电力成为工作电流需要其他的材料。随着光伏电池应用的不断发展,光伏电池组件专用材料也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化工公司纷纷进军这一市场。化工行业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受益匪浅,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氨酯(PU)、塑料、黏合剂等化学品,约占整个光伏板材料成本的20%~50%。杜邦公司是行业之秀在供应这些材料的化学公司中间,杜邦公司是行业之秀。杜邦有关的业务部如氟聚合物部和工业聚合物部都出售这些材料用于硅基光伏电池,己有约30年历史。2004年杜邦组建了杜邦光伏解决方案(PhotovoltaicSolutions)公司来协调该公司太阳能发电产业有关活动。杜邦公司麾下的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公司为光伏用途商业化生产非硅材料已有20余年历史,供应的产品包括用于耐候、电子模块保护用的特种膜以及导电糊剂和底板材料。公司业务涉及光伏模块生产中所用的8种材料。公司称,可为光伏制造行业提供最宽范围的非硅基材料。近期计划将在此行业投资约1亿美元。产品范围包括一系列用于光伏板耐候保护用的各种聚合物树脂。杜邦公司用于太阳能市场关键的材料之一是Elvax乙烯-醋酸乙烯(EVA)树脂。这些树脂可由用户挤压成薄膜,用于封装置于平整玻璃外壳内的硅晶片。EVA有光学透明度,能与玻璃和硅的折射指数相匹配,因而可降低反射。它也与电池内的组件固定在一起,为光伏板提供物理强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7月底组织召开“光伏组件用高性能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评审会。经讨论认定,由温州瑞阳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和杜邦公司合作研制的“瑞福REVAX”EVA胶膜项目开发成功,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耐老化性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居世界领先水平,满足光伏组件使用寿命需求。完全可替代进口EVA胶膜,实现了高性能EVA胶膜的国产化。作为太阳能光伏组件中关键原材料之一,EVA封装胶膜的性能在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3年潜心研发,瑞阳公司最终成功研制出耐老化性能优良的EVA封装胶膜,经国内权威质量检测机构检验,“瑞福REVAX”EVA胶膜经1000小时紫外老化试验后透光率的保持率超过99%,黄变指数小于2,解决了国内高性能EVA封装胶膜常年依赖进口的局面。据了解,从2007年起,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0年,光伏组件年产量将达到42GW。需要高性能EVA封装胶膜60000万平方米,胶膜产值将达到150亿元。但目前高性能EVA封装胶膜还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产品,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为满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瑞阳将与杜邦公司合作,在浙江温州建设高性能EVA胶膜产业化基地,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快速的本地化服务。杜邦公司用于光伏技术的另一项重要产品是Tedla品牌聚乙烯氟化物薄膜,该薄膜可与聚酯薄膜共挤压,应用于基于硅的光伏电池底部作为底板,提供电气绝缘和保护使之不被大气侵蚀。2006年8月,杜邦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扩大在Fayetteville的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产能。该公司产品也用于航天、建筑和石墨艺术品,其年增长率为30%。这项扩建是杜邦公司投资光伏领域1亿美元中最大的一项。杜邦光伏氟材料公司(PVFM)于2008年8月4日宣布,与日本从事印刷业的Toppan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将使杜邦公司新的太阳能光伏(PV)模块用的底板推向商业化生产。与Toppan公司签署的这项技术合同,将大大提高杜邦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和底板在快速增长的PV市场上的应用。这一合作使杜邦公司应用于底板上的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专有技术与Toppan公司独特的涂复能力结合在一起。杜邦公司于2008年9月初宣布,为快速增长的光伏市场扩大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产能,扩能于2009年底完成,从而使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全球生产能力翻一倍以上,这是杜邦公司迄今在Tedla薄膜生产中最大的投资。杜邦公司于2009年8月21日宣布,又投资1.2亿美元用于增产光伏底板关键组分Tedlar聚乙烯氟化物(PVF)薄膜生产所使用的单体和树脂,将增加产能超过50%。这项投资包括用于美国肯塔基州Louisville新建的单体装置和北卡罗林那州Fayetteville的树脂装置。这二个生产基地已在建设之中,于2010年中期投产。杜邦公司电子和通信技术部表示,此次扩能是Tedlar聚乙烯氟化物(PVF)薄膜业务增长的重要步骤,并可长期保持本公司在太阳能板底板生产中的市场领先地位。杜邦公司在纽约州Buffalo、新泽西州Parlin、爱荷华州FortMadison和宾夕法尼亚州Towanda也生产Tedlar聚乙烯氟化物(PVF)薄膜。此前,杜邦微电路材料公司(MCM)已推出杜邦SolametPV159薄膜金属化处理糊剂,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前端金属化处理。据称,SolametPV159薄膜金属化处理糊剂可使带有浅层射极的晶片效率提高0.5%,对许多其他晶片/射极类型也有很大改进。杜邦Solamet金属化处理材料列入PV工业标准已有多年,可使用户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产品竞争力。[!--empirenews.page--]杜邦微电路材料公司于2009年3月4日宣布使其在英国Bristol的Solamet品牌厚膜金属处理糊剂产品产能翻番,以适应光伏太阳能的长期发展前景。厚膜金属化处理糊剂有助于制造商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杜邦公司于2008年9月9日宣布在印度发展其杜邦光伏解决方案产品业务。杜邦光伏解决方案业务产品涉及与结晶硅和薄膜太阳能光伏(PV)模块相关的产品。包括薄膜、树脂、密封层、柔性基层和传导性糊状物。为了支撑印度的太阳能市场,杜邦公司于2010年在Hyderabad的杜邦知识中心建立光伏(PV)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为杜邦在太阳能工业中的客户提供技术和研究设施的支持。杜邦公司预计在今后5年内,其在光伏工业的几条产品生产线的销售额将会超过10亿美元。杜邦公司光伏产品中另一项重要产品是其Solamet银导电性糊剂。这种糊剂线条与硅晶片相连,可传导由电池产生的电子。这些糊剂线条必须拉制得成薄型,约100μm宽,目标是使这些线条缩小到75?μm。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光电太阳能市场的需求,杜邦公司于2008年6月10日宣布,将扩大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的东莞杜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商品名为Solamet的厚膜导电浆料产能。据介绍,杜邦的Solamet厚膜导电浆料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前后面的金属镀膜,可显著提升电池效能,提高产品产率,降低材料消耗,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在亚洲扩产Solame厚膜导电浆料是一项重大投资,将有助于杜邦跟上全球太阳能行业发展的脚步。杜邦称,随着太阳能市场的迅速发展,公司计划使光电材料业务销售额增长3倍以上,为此必须使Solamet浆料的产能扩大到两倍以上。换句话说,就是在未来5年内,杜邦的光电材料业务销售额将从现在的约3亿美元增长至10亿多美元。杜邦预计,未来数年光电市场规模将以30%以上的年均速度增长,这将推动对于能源转换效率更高的现有材料和新材料的需求上升。杜邦电子技术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蒂莫西?麦凯恩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光电业正处在一个稳步飙升时期,因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需求将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将扩大Solamet产品的生产规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产能的扩大,将加快创新产品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光电系统的成本,延长使用周期并提高太阳能组件的性能。作为光电行业领先的全球材料供应商,杜邦将通过科学研究使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为方便。通过投资光伏材料、技术开发和制造,使杜邦公司将提升其在提高光伏模块效率方面的创新能力。杜邦公司电子和通信技术部副总裁DavidB.Miller在2009年3月中旬召开的第七届全球清洁技术会议上表示,光伏技术现处于发展中的幼年时期,这一市场的发展机遇之路是宽阔的。杜邦公司在传统晶硅光伏和新出现的薄膜光伏行业正在占领未来发展的先进技术高地,并且正在投资扩展生产能力,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全球需求。杜邦公司2009年7月1日宣布,将与美国能源部(DOE)合作实施总投资达900万美元的太阳能研发项目。其中,杜邦投资资金600万美元,美国能源部提供300万美元资金。这一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旨在加速一种比人类毛发还要细3000倍以上的超薄保护膜的商业化进程。这种超薄薄膜能够防潮——这是长期以来该应用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从而保护薄膜太阳能光电模块性能下降。薄膜光电面板可由柔性塑料片替代玻璃制成,因此可以弯曲也可以缠绕,易于在屋顶、窗户或商业及家用住宅建筑一侧安装。据预测,薄膜光电模块将是太阳能电池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因为其具有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的潜力,从而提升了太阳能的竞争力。薄膜太阳能光电模块杜邦公司预计,PV市场在今后几年内将以两位数速率增长,现有的和新的更低成本材料正在驱动需求。截至2009年3月,PV市场年规模约为300亿美元,并且,据PV工业行家估计,PV市场将增长到2013年700亿美元。2008年,杜邦公司在PV产品开发和扩能方面作出重大投资,其在光伏模块制造方面领先的品牌包括杜邦Tedlar聚乙烯基氟化物(PVF)和杜邦Solamet厚膜导电浆料,扩能增产满足了需求的增长。杜邦公司表示,预计其应用于光伏工业的产品销售额到2012年将会超过10亿美元。杜邦公司已开始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加快实现超薄保护膜的商业化生产,这种超薄保护膜可持久地应用于柔性光伏模块。除了杜邦公司是光伏行业宽范围材料的供应商外,道康宁公司通过其Hemlock半导体公司与信越Handotai公司和三菱材料公司的合资企业,也成为多晶硅重要的生产商。道康宁公司为光伏行业提供宽范围的辅助材料,包括基于硅的封装料、光电池和基片涂料,以及密封接合盒与光伏座。道康宁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道康宁公司推出光伏模块制造新材料。道康宁公司旗下的太阳能解决方案集团推出一款密封剂和两款封装剂,已在太阳能光伏(PV)电池应用中试用和验证。道康宁?PV6010电池密封剂在光伏(PV)太阳能电池表面形成一保护性薄层,提供腐蚀和剥离保护。道康宁?PV7010和PV7020封装剂设计用于PV电池的电器接合箱隔离。道康宁公司宣布,验证了提高太阳能板生产效率的制造工艺,该工艺特征是采用了新开发的有机硅材料,这种材料可大大提高太阳能板生产效率、有效地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据称,这一技术揭示了太阳能工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并有助于使太阳能发电成为全球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方案。该制造工艺与新开发的道康宁PV-6100系列密封剂结合应用,该密封剂可为电池板上每一块太阳能电池提供清洁的薄层保护,并可替代常用的乙烯乙烯基醋酸酯树脂。这种基于有机硅的材料可提供较高的发电效率、延长模块使用寿命和优化对紫外光的阻抗。新工艺所用设备需投资很少,且占据空间小。这一工艺过程和系列密封剂已在道康宁公司的美国密歇根州Freeland新的太阳能应用中心被太阳能合作伙伴选用,于2009年中期商业化推广应用。道康宁公司于2009年9月10日宣布,为顺应太阳能光伏工业的特定需求,而拓展开发新材料业务,为太阳能光伏(PV)工业推出了新粘合剂和密封剂:道康宁PV-8303超快速固化密封剂和道康宁PV-8030粘合剂,应用于粘合和密封光伏模块组件。道康宁PV-8030粘合剂应用时推荐在室温下固化,可用于与典型的PV底板进行结构性结合。道康宁PV-8303超快速固化密封剂也在室温下固化,可用于与金属、玻璃和塑料底板进行粘接。[!--empirenews.page--]该公司也开发了道康宁PV-7030保护剂,特定的设计应用可为光伏组件提供保护,有很好的防火性,以及极好的组件电绝缘性,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性和柔性。该公司还商业化推出太阳能电池新的封装技术,可提高电池性能,并可有效地降低发出每千瓦小时太阳能电力的成本。道康宁PV-6100封装剂系列产品依赖于有机硅分子对紫外光的稳定性,与叠置复盖的有机物相比,可提高耐用性和改进结晶模块的效率。用道康宁PV-6100封装剂系列产品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通过UL“C”级防火试验和工程评价,符合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标准要求。其他公司也占一席之地其他一些材料公司也在封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在日本名古屋建设工厂,生产能力为4000吨/年EVA薄膜,足以可供570MW的光伏电池使用。2005年普利斯通公司也扩建了在日本磐田的EVA薄膜工厂,使产能达到了12000吨/年。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于2008年6月中旬宣布,研发人员开发成功的一种耐光热塑性聚氨酯,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和德国一家公司合作,拜耳材料科技公司利用这种聚氨酯制成一种商品名为VISTASOLAR的新型薄膜,将其用作太阳能电池原料替代传统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不仅使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更为方便和快捷,也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时,一般是将硅片置于玻璃和用EVA薄膜包覆的基材之间,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真空层合机内在145℃下交联12~20分钟,EVA变硬从而成为透明层。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由于交联需要一定时间完成而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效率,另外太阳能电池的维修也不方便。而耐光聚氨酯薄膜具有很好的透明性,透光性好,熔点高,在制作太阳能电池时不必进行交联,可加快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减少生产周期,同时还能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和利用率。这种耐光聚氨酯薄膜还具有很多其他的优点。例如可以更方便地更换有瑕疵或坏掉的组件,而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管是修复还是再生产都需要花很长时间,这是因为热塑性聚氨酯可重新熔融,使其内部昂贵的太阳能电池可再次使用。另外,存储也更加简单,因为这种薄膜比与加有交联剂进行交联过的EVA薄膜更结实。法国材料生产商阿科玛公司(Arkema)供应其Kynar聚偏氟二烯薄膜,其性质与Tedla聚乙烯氟化物薄膜相似。该公司该项业务的年增长率为30%。阿科玛公司2009年1月宣布推出新级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特别设计用于光伏太阳能面板。这款新产品的牌号为Evatane33-45PV,含有18-42%的乙酸乙烯酯。是专为薄膜或晶硅等密封包装材料设计,可用来生产太阳电池板。Evatane33-45PV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及良好的透光性,同时有很好的交联能力及加工性能。霍尼韦尔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出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护光伏(PV)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新产品名为霍尼韦尔PowerShield?PV325,能在潮湿等各种环境中保护PV组件,包括组件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部件。该产品不仅抗紫外线、防潮、耐风化,还能承受工作电压高达1,000伏的组件所产生的电力负载。霍尼韦尔PowerShield主要为刚性PV组件开发,而刚性PV组件则专用于向公共设施或当地电网供电。这种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为25年,可在公共设施断电期间充当可靠电源,并能弥补高峰期的电力需求和相关成本。独立性能测试的初步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可以满足PV组件生产商的苛刻要求。这种阻隔材料能在2008年年底前通过业内的性能标准认证。这种白色反光材料采用了霍尼韦尔的高性能阻隔薄膜技术。霍尼韦尔PowerShield采用五层设计,包括两个基于乙烯-三氟氯乙烯(ECTFE)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外保护层、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间层,以及两个专有粘合材料构成的内粘合层。它为PV组件生产商提供了聚氟乙烯背板材料的替代产品。霍尼韦尔电子材料公司于2009年9月22日宣布,推出提高太阳能光伏(PV)板发电效率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称之为霍尼韦尔SOLARC,为透明涂层材料,通过覆盖PV板的玻璃可提高光线透射比,从而可提高PV模块效率和发电量。这种涂层也大大减小了来自玻璃的眩射,使PV板可较好地与其周围环境相融合。霍尼韦尔SOLARC已经验证,与当今商业上使用的任何抗反射涂料相比,具有最高的效率。绝大多数商业上应用的PV板,因来自覆盖玻璃上表面的光反射,而造成其潜在的发电量损失约4%。除了降低发电量外,来自反射光的眩射在美学观点上看也是欠缺的,尤其在住宅屋顶设置应用中。SOLARC涂层可大大减小反射,使到达太阳能电池的光线更多,从而可发出更多电力。霍尼韦尔SOLARC为液相涂层,可用于所有常用类型的PV模块。对屋顶设置应用效益尤佳,因应用空间受限,效率提高则颇为关键。这种涂层可采用许多涂复工艺,包括采用喷涂、滚涂等涂复方式。与其他常用的涂复方式不同,使用霍尼韦尔SOLARC无需在沉积前将两种组分相混合,搁置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验证表明,采用550纳米尺寸的霍尼韦尔SOLARC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4%,它对宽的太阳能光谱均有很好的适应性,应用于PV电池的霍尼韦尔SOLARC尺寸可从350纳米~1100纳米。验证也表明,霍尼韦尔SOLARC涂层在宽范围的加速试验中,有优异的耐用性,可在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应用。另外,霍尼韦尔SOLARC涂层的环境试验表明,它可为玻璃提供附加保护,尤其可应用在会使玻璃逐步变质的湿热条件下。该涂展已进一步优化具有抗污和自清洗性能,可防灰尘积聚。据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由于颗粒沾污,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损失平均达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BioSolar公司2007年9月中旬宣布,成功推出其低成本的生物塑料底板太阳能电池,由可再生植物资源生产的生物塑料材料可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BioSolar公司的技术团队通过研发生产的生物塑料薄膜可替代现用太阳能模块底板。该底板可用作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底层,支撑太阳能电池的排布和其不同的层面。用于太阳能电池需有耐候性,并符合严格的加工和设置要求。在过去,常规的生物塑料不能很好地用于太阳能电池,主要由于其熔融温度低,分子结构使其呈脆性。BioSolar公司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可使产品成本大大低于石油基的底板。据称,可将其开发的生物塑料替代太阳能电池应用中所有的石油基塑料。光伏模块使用这种薄膜现己完成试验,可確保该薄膜能满足长期使用要求。试验包括由Underwriters实验室规定的45天的温度和湿度试验。[!--empirenews.page--]美国BioSolar公司于2008年11月中旬宣布采用植物来源制造的生物基材料可用于生产太阳能模块底板。BioSolar公司发布了这项应用专利,这种材料采用棉花籽和蓖麻籽来生产,称之为BioBacksheet。BioBacksheet是一种防护用覆盖材料,传统的是由石油基薄膜来生产。德国Q-Cells公司和Singulus技术公司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防反射的涂料新系统。将Q-Cells公司的太阳能使用经验与Singulus技术公司的涂料技术相结合达到了这一目标,从而为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应用开发了有良好质量和价廉的特种涂料。该技术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技术基于生产DVD时使用的真空涂复工艺。Q-Cells公司是在其现有的和新的生产线采用新系统的第一家公司。美国Konarka技术公司从事电力塑料开发,电力塑料材料可将光线转化为能量。该公司于2008年9月24日宣布,取得对光有化学反应的聚合物新家族称之为聚咔唑(PCZ)的技术转让。这类聚合物可帮助该公司通过电力塑料和其他产品来提高转换效率。这种新家族聚合物由Laval大学微分子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功能材料中心(CQMF)的MarioLeclerc教授开发。Konarka技术公司与Laval大学已进行了为期4年的合作。新的聚合物家族将有助于光伏模块使光转换为电能提高效率。Konarka技术公司将加速其电力塑料的开发、生产和推向商业化,预计采用这一技术将有助于该公司保持在有机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瓦克集团公司针对太阳能发电工业的需求,2009年7月初成功推出名为ELASTOSILSolar的新型有机硅产品系列。此类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候、耐辐射和耐温度变化等特性,特别适用于粘结、密封、胶合和封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电子部件。新产品主要包括可紫外线活化的专用有机硅弹性体ELASTOSILSolar2120UV以及新型高透明可浇注用硅橡胶ELASTOSILSolar3210。2120UV这种可紫外线活化的有机硅弹性体在室温下,不需要再提供任何热能就可以硫化。与传统的热交联系统相比,该弹性体的交联时间很短,且交联速度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节。另外,因该材料不含光引发剂,在材料中既不残留离子也不残留自由基分解产物。利用这种材料使制作太阳能模块过程变得高效和可靠,如把太阳能电池固定到载体上,粘结玻璃盖和框架或者安装接线盒及其绝缘。此外,该材料还特别适用于封装接线盒。3210产品具有硫化速度快、无收缩、容易从模具中取出等特性,主要用于高聚光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类模块安装有专门透镜,把自然光收集并聚焦到高效率电池上。而3210有机硅橡胶则是生产光学透镜和模制件的理想材料。瓦克化学公司于2009年7月开发了一种商标为TECTOSIL的生产太阳能电池模块使用的新型热塑性封装材料。这种以有机硅为基础的弹性塑料薄膜能够在加热情况下改变形状,加工便捷。由于具有特殊的整体性能,该薄膜明显优于市场通常使用的封装材料。TECTOSIL能够有效保护敏感的太阳能电池长期不受机械和化学负荷的影响,同时由于没有腐蚀性,适合所有类型的模块。据介绍,TECTOSIL是一种柔韧、高透明的电气绝缘薄膜,其材料是有机硅和有机物的共聚物。由于它具有热塑性,不需要硬化和化学反应,对贴膜过程来说,意味着工作周期短,对贴膜机中局部出现的温差不敏感,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保证了每一模块都有相同的质量,节省加工时间。瓦克化学公司坚定发展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的产品,于2009年10月底已使其现有的有机硅产品生产线进一步扩能,以满足太阳能工业的需求。以ELASTOSIL?Solar品牌销售的几种等级的有机硅产品,具有耐气候风化、耐辐射和耐热性征,理想的应用于光伏模块及其电子部件的粘接、密封、层压和封装。据称,其新的有机硅产品在光伏模块生产中有高效而可靠的性能,它们包括可支持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粘接玻璃和框架组件,并可使电子接线盒达到绝缘效果。凭借其低弹性模量,ELASTOSIL?Solar有机硅产品也可减少部件的热机械应力。封装在ELASTOSIL?中的电器元件可防潮和防腐。在常规化学品需求低迷的境况下,巴斯夫公司与德国Centrotherm光伏公司旗下的GP太阳能公司于2009年3月4日宣布,拓展开发有关太阳能电池化学品方面原有的合作。这项拓展合作将继续开发更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定制解决方案。该项目第一步是改进太阳能电池结构以提高其效率。太阳能电池新的制造工艺将能在室温下进行,减少损伤。此外,将改进表面结构以提高总的光电转换效率。合作开发的新产品于2009年底推出。

    半导体 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 EV 专用材料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