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iSuppli下调08年半导体销售额预测比07年增长7.5%

    【导读】美国iSuppli下调08年半导体销售额预测比07年增长7.5%       美国iSuppli公布了半导体市场预测。预测2008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比07年增长7.5%,达到2914亿美元。该公司在07年9月预测08年半导体销售额将比07年增长9.3%,此次将增长率下调了1.8个百分点。原油价格上涨,次级房贷问题使美国景气前景不明朗,从而导致投资缩小以及客户订单减少。但08年下半年的市场有望恢复。       在半导体市场中,芯片的全球销售额估计08年上半年将比07年下半年减少4.5%,为1359亿美元。其中,内存行情估计因08年初DRAM和NAND闪存供给过剩而恶化。虽然DRAM价格有望在08年第二季度恢复,但NAND闪存市场估计到第三季度才能回升。iSuppli预测08年内存销售额将占到半导体市场的21.6%,表示内存市场的动向将对整个芯片市场有较大影响。08年下半年内存市场的恢复估计将使半导体市场随之回升,但如果08年景气出现恶化,08年下半年也许无法实现恢复。 08年全球电子产品销售额将比07年增长6.6%       随着半导体销售额预测的下调,iSuppli也下调了电子产品销售额的预测。08年全球电子产品销售额估计比07增长6.6%,达到1万亿600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从07年9月iSuppli预测的7%降低0.4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和第三代手机市场07年实现大幅增长,但08年估计不会有同水平的增长。另外,数字电视在07年也因价格大幅下滑实现供货量增长,销售额大幅增加,而08年估计不会有如此大的下滑,因此很难实现同等程度的增长。 图1: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测(百万/美元) 图2:全球电子产品销售额预测(百万/美元)

    半导体 半导体 ISUPPLI BSP 电子

  • 手机产能大增,配套天线需求强劲

    【导读】手机产能大增,配套天线需求强劲 中国手机产量持续扩增      根据有关报道,华宇(Arima)通信公司06年产量达3500万部,目前华宇的客户来自索尼-爱立信、NEC和东芝公司。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年产手机将从现在的4170万部扩大至近8000万部。连续的增资扩产源于韩国三星集团总部确定的“把天津工厂打造成为三星手机在中国和海外最大的手机生产和研发基地”计划。湖北财经新闻指出武汉多普达获准生产手机,生产能力达年产100万部。另据《京华时报》报道上海迪比特、上海达业和北京恒基伟业3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手机生产项目申请报告于2006年2月12日获得核准通过。此次核准的3家企业投产后,将年新增生产能力约680万部。从以上数据分析:国内外大型手机生产商的年生产能力为数百万台,由此可以映射出他们对于手机天线的需求,中小型手机生产商的手机生产能力将更低,推测他们的年生产能力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手机天线需求升温,各大厂商大步涉足      手机天线市场随手机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未来几年中国手机销售量将呈加快增长的态势,同时,手机出口量也会随之增加,手机天线需求将逐步升温。国内手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手机生产商较多,主要是民营企业。国内手机天线生产商的分布与手机生产商分布大致相同。主要是为了更快捷的取得手机厂商需求信息、降低运输成本以更好的为手机生产商服务。手机天线市场份额分配方面,数量相对少的外资和合资厂商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国内几家大型的手机天线生产商,上海安费诺永亿所面对的客户即有国内客户又有国外客户。苏州飞创主要面对国外客户(如NOKIA),安岗电子主要面对国内手机生产商,还有一些小型公司主要服务于黑手机生产商。      根据2006年全国手机产量4.4亿部推算,共生产手机天线约4.5亿根,这还不包括各种黑手机(尤其是无牌手机)的天线需求部分。除了前期几家大厂外,一些知名企业对这一潜力市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产品主要涉及产业用电器电子和材料领域的韩国LG集团旗下LS公司,也于2007年与深圳第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推出配套手机天线解决方案和天线产品批量生产服务,以强大的技术势力和生产、服务能力重棒出击国内手机天线市场。 重视不够,国内手机天线市场尚不成熟      手机天线市场而言,国内手机生产对手机天线应用的重视不高。手机天线市场尚不成熟,除了几家国内大型的手机天线生产商具有长期稳定的客户,其他的中小型手机天线供应商客户群体不够稳定。 LS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公司希望能广泛的和各大小手机方案公司合作。一方面提升手机方案公司的天线方案解决能力,提高手机配套天线品质,另一方面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生产出通信效果优良并且降低手机对人体辐射的手机。LS公司负责人强调,LS公司在提供专业化的手机天线服务,满足大小手机生产商需求的同时,也在宣告一种理念——提高手机天线的性能上的精细性,手机天线不是简单接受信号和制造辐射的铜片,它的设计要考虑通信方面的各个细节。这样的理念对于手机天线市场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并将不断的推动手机天线的技术更新,技术革命。      尽管外资和合资厂商生产的手机天线整体上价格更高,但是规模和实力的优势,使得他们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供货周期上都能更好的满足手机生产厂商。所以,在天线市场的竞争中,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还体现在质量控制、生产能力和供货周期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上。      LS公司负责人就指出,该公司非常重视质量控制、生产能力和供货周期等几方面,并向笔者详细介绍了该公司具备的各项优势和质量控制手段:首先,降低Hand-effect技术能减少人体对于手机通信的干扰,增加天线的效率,通过数据分析Hand-effect理论应用的手机通信效果明显提高。其次在产品设计应用方面,内置天线的双向急转结构、天线弯折hinge、 RFID reader用天线 - 二重机构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内置了共振频率选择电路的 T-DMB(韩国标准)天线、T-DMB(韩国标准)内置天线等技术。使天线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得到保障。同时,该公司还拥有多样化的手机天线测试和试验设备(DAB/DMB/L-Band Tester。SAR Measurement System。等等),并配备有手机通信测试密室,所设计天线产品能保证高效稳定的通信效果,对于手机天线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周全的考虑。另外,在生产品质相关应对能力方面。该公司拥有工具显微镜、恒温恒湿机、盐雾试验仪等信赖性设备,严格把关工序检查, 出库检查;在PQC,IQC,OQC等各个环节配备了专业的运转信赖性设备的人员。LS公司负责人最后强调,强大的技术实力配合深圳第一动力广泛的营销网络,LS公司能迅速的对手机方案公司的技术要求做出应对。      预计未来几年的手机天线销量将持续增长,但参照欧美发达地区的手机市场增长变化趋势,中国的手机天线市场增长幅度会进一步回落,经过3年~5年,手机天线市场将趋于成熟,以后增幅每年以10%~15%的速度稳定相当一段时间。不过,3G业务将在2008年开始启动,3G手机天线将成为推动中国手机天线产品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源。  

    半导体 天线 手机天线 BSP

  • 中国领衔 全球多晶硅产能三年或将翻三倍

    【导读】中国领衔 全球多晶硅产能三年或将翻三倍     一直以来掣肘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多晶硅原料瓶颈或许将在两年后被打破。瑞银集团能源分析师陈金崇昨天在上海表示,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达到目前的三倍,而中国在太阳能领域将成为全球的一个领导者。       “当前太阳能产业发展主要受到多晶硅高成本的制约。但我们预计,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产能将达到现在的三倍。”陈金崇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新增产能中有相当一块来自中国。陈金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预计在三年左右时间内,中国将会建立起大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工厂,使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技术。这样一来,多晶硅生产成本将会下降到当前市场上那些领先厂商的水平。届时,中国在太阳能领域也将成为全球的一个领导者。”     但他同时认为,多晶硅产能供应达到目前的三倍并不表示瓶颈就一定会突破。“这还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因为光伏市场的需求弹性还是非常大的,有可能随着价格的下跌,会产生新增的需求。”     不过,国内光伏业领军人物、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不是适合制造多晶硅的国家,因为电费太贵,生产多晶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在他看来,投资多晶硅应该去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电费相对便宜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同样曾撰文指出,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企业一般都采用改良的西门子法。使用该方法,1千瓦的太阳能电池约需10公斤的多晶硅,需要消耗电能5800~6000度,耗电量十分巨大。即使电池能够稳定使用20年,太阳能电池的电能再生比也不到8,水平较低。     但业内也有人对此有异议。去年开始启动万吨级多晶硅料项目的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所采用的技术不用耗这么多电。他们的短期目标是把光伏发电的成本做到比风能更便宜。     而谈到成本问题,陈金崇指出,其实在一些光能充足的地区,太阳能发电成本和传统电厂相比已非常有竞争力了。     据他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已经与传统电厂峰值时候的成本很接近。“而且太阳能电池的成本随着装机容量翻倍,还会下降20%。而根据历史经验,每年成本还可实现下降5%。”         日前发布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2007》显示,目前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多晶硅计划产能高达63560吨,到2008年大约可以形成1.8万吨多晶硅年生产能力。

    半导体 西门子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BSP

  • 日本富士通将拆分半导体业务 为独立公司创造灵活发展空间

    【导读】日本富士通将拆分半导体业务 为独立公司创造灵活发展空间     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富士通已经决定拆分它的半导体业务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     消息称,富士通打算通过拆分芯片业务,为新公司的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决策效率,从而强化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在半导体行业,开发更先进的技术需要庞大的投资,拆分成独立的公司能够更迅速、方便的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消息称,预期正式拆分将在数天内进行,未来总公司将专注于提供信息系统服务。根据拆分计划的安排,富士通的高级芯片工厂也将从东京西部的 Akiruno转移到Kuwana。     由于价格下滑和半导体行业激烈的竞争,2006财年富士通的芯片业务出现亏损。尽管公司预期2008财年芯片业务能够恢复盈利,但公司希望通过拆分尽快提高半导体业务的收入。     分拆高级芯片业务后,富士通用于消息系统服务的半导体业务将继续进行综合开发和制造产品。

    半导体 富士通 芯片 BSP

  • 中国移动暂停与苹果谈判IPHONE

    【导读】中国移动暂停与苹果谈判IPHONE     在近日举行的“2008中国通信经济年会暨北邮MBA新年论坛”上,中国移动数据部总经理高念书表示,中国移动确实和苹果公司进行了关于iPone的判。但苹果公司试图成为中国移动市场价值链的控制者,从中国移动获得20%或者30%的分成,被中国移动拒绝。      高念书表示,中国移动已经和苹果公司就iPone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接触,但仅停留在起步阶段。苹果公司向中国移动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不仅提供手机,还提供集成了内容、互联网应用的方案。      据悉,苹果公司的目标是直接从中国移动获得20%或者30%的分成。苹果在向其它国家市场销售iPhone时,也坚持采用收入分成模式。此前欧洲移动运营商德国T-Mobile、法国Orange和英国O2已经宣布将用户通过iPhone语音和数据传输产生收入的10%支付给苹果。      但苹果公司的这一要求已经遭到中国移动的拒绝。高念书当天对媒体表示,“我们当然不同意。我们认为市场价值链要共同存在和发展,苹果公司的长项在终端方面,但通信不是苹果的强项。”      但中国移动似乎并没有完全放弃和苹果公司谈判的可能。该人士表示此前已经和苹果公司进行了至少两轮的接触,还在进一步接触。目前只是暂时停在这个阶段,准备下一轮再进行谈判。

    半导体 中国移动 苹果 iPhone BSP

  • 华硕今年品牌营收将一举冲破3,000亿元关卡

    【导读】华硕今年品牌营收将一举冲破3,000亿元关卡     全球主机板龙头华硕计算机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完成品牌、代工分家,取得品牌事业的华硕手上现金充裕,华硕表示,未来有可能会提高现金股利或是进行减资,而目前也暂未有释股计画,会持续提供和联永硕现金支持。     尽管完成分家大计,终于放下心中大石,化解客户疑虑,但由于华硕及和联永硕仍各自潜在不确定危机;华硕饱受2007年获利表现未有成长传言困扰,和联永硕则因不仅未见大单落袋,且失去指针性业绩苹果超薄笔记型计算机(NB),因此市场多持观望态度。     而据了解,华硕内部仍对于品牌NB出货表现深具信心,估算2008年首季仍可望淡季不淡,拥有130万台出货实力,虽较2007年第4季旺季160万台下滑逾18%,但仍较2007年同期成长近7成,上半年合计出货年增率约30~40%,全力挹注营收表现,而详细获利出货成绩亦会在29日第4季营运说明会上正式揭露。     华硕2007年合并营收为7,259.62亿元,较2006年同期5,418.68亿元大幅跃增34%,顺利完成7,200亿元营收目标,市场预估EPS约有7.5元上下实力,NB出货也完成700万台高标,但主力业务主机板出货却意外未能达阵,华硕也坦言,主机板出货未能达成预期目标,是受到华擎调整策略令出货锐减,加上OEM表现不尽理想所致,但在华擎站稳脚步后以及华硕持续推出高附加价值产品后,2008年品牌主机板出货在桌上型计算机(DT)成长动能趋缓下,仍会有小幅上升空间,市场预估华硕2008年品牌主机板应有2,500万片,仍居通路之冠,不过仍需谨慎迎战通路实力强劲的技嘉来袭。     华硕先前预估2008年品牌业务营收将可望一举冲破3,000亿元关卡,较2007年2,200亿元成长逾36%,NB品牌出货可望达700万台(不含Eee PC),较2007年420万台成长约67%,加计代工出货则可望保持逾25~30%成长力道,另外,火红Eee PC产品线则在第1代XP版本1月现身,以及2008年6月前,拥有WiMAX、触控式面板等杀手级应用的第2代登场加持下,出货量上看500万台,可望大举挹注营收,但对于获利贡献则未明。     而在华硕手上现金充裕下,不排除将采取减资或增加现金股利等策略,未来并将持续支持和联永硕进行购并、设厂,扩大营运规模。 

    半导体 华硕 计算机 PC BSP

  • 微软单季销售额创下16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导读】微软单季销售额创下16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美国微软公布了08财年第二季度(07年10~12月)的结算结果。销售额比上财年同期增长30%,达到163亿7000万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7%,达到64亿8100万美元,纯利润同比增长79%,达到47亿700万美元,实现2位数增收增益。主要原因是07年年末商战业绩优异以及负责企业级产品的Business部门的销售额大幅增长。     从不同部门的销售额来看,Client部门比上财年同期增长68%,达到43亿3500万美元,Server and Tools部门同比增长15%,达到32亿7800万美元,Online Services Business部门同比增长38%,达到8亿6300万美元,Microsoft Business Division部门同比增长36%,达到48亿1100万美元。商业部门销售额增长是因为“Microsoft Office”、“SharePoint”以及“Exchange Server”的需求增大。另外,由于Xbox360很畅销,销量比上财年增长70%,达到1770万台,因此Entertainment and Devices Division部门同比增长3%,转为赢利30亿6000万美元。     预计08财年第三季度(08年1~3月)销售额将达143~146亿美元,营业利润达56~57亿美元。关于08全财年(07年7月~08年6月),销售额上调到了599~605亿美元,营业利润上调到了242~244亿美元。

    半导体 微软 SERVER DIVISION BSP

  • 诺基亚将关闭德国工厂

    【导读】诺基亚将关闭德国工厂     芬兰诺基亚将停止在德国生产手机,计划08年中期之前关闭在北威州波鸿市的工厂。该公司认为德国工厂成本竞争力不足,波鸿工厂的生产将转移到欧洲其它地区。同时波鸿工厂手机之外的业务也将中止。     该工厂的关闭将有2300名员工“受到影响”(引自诺基亚发表资料)。诺基亚希望尽快与员工代表们展开磋商。

    半导体 诺基亚 BSP

  • 意法半导体(ST)完成对Genesis Microchip公司的收购要约

    【导读】意法半导体(ST)完成对Genesis Microchip公司的收购要约        意法半导体接受Genesis公司91%的股票出售申报 后续收购要约期于2008年1月23日到期     意法半导体宣布,截至纽约时间2008年1月16日午夜12时,意法半导体已接受Genesis Microchip有限公司股东大约3460万股股票的出售申报(包括约230万股按照保证交付通知书申报出售的股票),假设按照保证交付通知书申报出售的所有Genesis股票均被意法半导体接收,总计这些股票占Genesis公司流通股总股数的 91.0%左右。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索菲亚并购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同意兑现Genesis股东在收购要约中申报出售的约3460万股股票。      意法半导体还宣布,后续收购要约期从纽约时间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起,至2008年1月23日星期三下午5点到期。在后续收购要约期,索菲亚并购有限公司将接受兑现申请并随即支付申报的Genesis股票。本期申报出售股票的股东将获得每股8.65美元的股价,与首期收购要约的股价相同,现金净值支付给股票出售者。在后续要约期中申报出售的股票不得撤回。      索非亚并购公司可以延长后续收购要约期。如果决定延长后续收购要约期,索非亚公司将在后续要约期原计划到期日后第一个营业日的纽约时间上午9时前通知要约存托人,并发布关于要约延期的新闻。       意法半导体期望在后续要约到期后,尽快完成第二阶段的合并工作。       收购Genesis普通股的要约邀请是按照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和索菲亚并购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18日申报的收购要约修订版及相关材料而定。Genesis股东应仔细阅读这份收购要约及相关材料,因为这些文件中含有重要的内容,包括要约的条款和条件。Innisfree M&A有限公司是此项要约收购计划的信息代理人。     重要声明     我们强烈建议Genesis股东仔细阅读ST和收购者提交给证监会的关于收购要约计划的Tender Offer Statement on Schedule TO文件的全部内容以及该文件中所做的每一项修改(包含收购要约、转送信和相关材料),因为这些文件含有重要的内容,包括各种收购要约条款和条件。我们还强烈建议Genesis股东仔细阅读ST和收购者提交证监会的关于收购要约计划的Solicitation/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on Schedule 14D-9文件的全部内容以及该文件中所做每一项修改。Genesis股东可以从证监会网站 www.sec.gov 或信息代理人处免费获得这些文件以及ST、收购者和Genesis提交证监会的关于收购要约、合并及相关交易的其它文件。     本新闻稿只供信息参考目的,既不是收购Genesis股票的要约或出售Genesis股票的要约邀请,也不是收购其它任何公司证券的要约或出售其它任何公司证券的要约邀请。收购要约只通过在证监会备案的收购要约执行。

    半导体 Microchip 意法半导体 ST GENESIS

  • TI比上年同期增收3% DSP和高性能模拟产品实现2位数增长

    【导读】TI比上年同期增收3% DSP和高性能模拟产品实现2位数增长     美国德州仪器(TI)公布了07财年第四季度(07年10~12月)以及07全财年(07年1~12月)的结算结果。第四季度的销售额比上财年同期增长3%,达到35亿5600万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达到9亿9600万美元,纯利润同比增长13%,达到7亿5600万美元。增收的主要原因是DSP和高性能模拟产品销售额比上财年同期均增长12%。      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ich Templeton表示:“07财年第四季度和07全财年业绩出色。预计08年第一季度的半导体业务也将比上财年同期增长加速”。      07财年第四季度半导体部门销售额比上财年同期增长3%,达到34亿7500万美元。从不同产品领域的具体销售额来看,模拟产品整体比上财年同期增长4%,达到13亿7000万美元,其中高性能模拟产品的增长比例同比增长12%,推动了整体的增长。DSP产品同比增长12%,达到13亿6000万美元。面向手机的DSP形势良好。微控制器和DLP相关产品等占该公司次要位置的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减少14%,为7亿3900万美元。这主要是受DLP相关产品和RISC型微处理器需求量减少以及专利使用费减少的影响。      该公司07全财年销售额比上财年减少3%,为138亿3500万美元,营业利润增长4%,达到34亿9700万美元,纯利润同比减少39%,为26亿5700万美元。半导体部门销售额同比减少3%,为133亿1000万美元。这主要是受RISC型微处理器、面向手机领域的半导体产品以及DLP产品的需求量减少的影响。      预计08财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额将达32亿7000万~35亿5000万美元。其中半导体部门销售额将达到32亿~34亿6000万美元。

    半导体 DSP 高性能模拟 BSP

  • 模拟半导体市场有望反弹 前景预测看法不一

    【导读】模拟半导体市场有望反弹 前景预测看法不一      继2007年表现平平之后,模拟半导体市场今年有望反弹。但预计不是所有的模拟厂商都能从中受益。有些厂商面临需求不振,有些又遭遇产能短缺。有人担心韩国手机厂商模拟器件库存过剩。      市场调研公司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c.(ATR)最近降低了对凌力尔特公司、美信集成产品公司和Micrel Semiconductor Inc.的季度业绩预测。“部分厂商通过面向PC和消费终端市场,有可能超过总体模拟半导体市场的增长水平,”ATR的分析师Doug Freedman表示,“这些市场包括超移动笔记本电脑和具备高端特点的手机,它们都需要模拟内容,”如触摸屏、多媒体能力、传感器和支持新兴的无线协议。      但模拟半导体的形势正在改变。“我们认为,第一季度只会略有增长,而历史上这是模拟器件增长强劲的季度,这表明厂商对于消费需求和库存持谨慎态度,而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Freedman表示。“对于整体模拟半导体市场的预测可能会偏于疲弱和谨慎,因为客户面临好坏不一的假日采购季节,而且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不利。”      Databeans Inc.的研究主管兼总裁及首席执行官Susie Inouye的看法稍有不同。Inouye表示,没有迹象显示需求旺盛或者实行配给,但“我们也没有看到第一季度库存增加的迹象”。      虽然Databeans认为2007年模拟半导体市场增长乏力,但Inouye预计今年该市场增长12%。比较强劲的模拟市场包括面向数据转换器和电源管理设备的领域,而比较器的销售则相对低迷。      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预测2008年模拟市场增长7.4%,估计去年增长4.7%。该公司认为,标准线性器件今年将增长11%,模拟ASIC和专用标准产品将增长5.4%。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模拟 DMA BSP

  • 任天堂利润倍增 上调全年业绩预测

    【导读】任天堂利润倍增 上调全年业绩预测     任天堂公布了07财年前三个季度(07年4~12月)的结算结果。销售额比上财年同期增长84.7%,达到1.3164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5.1%,达到3940亿日元,纯利润同比增长96.3%,达到2589亿日元,利润倍增。便携式游戏机“任天堂DS Lite”与台式游戏机“Wii”在全球持续畅销。      第三季度便携式游戏机“任天堂DS”以及任天堂DS Lite的销量比上财年同期增长29.8%,达到2450万台。从不同地区的具体销量来看,日本国内为564万台,美洲大陆为844万台,其它地区为1042万台。累计销量达到6479万台。游戏软件销量,第三季度比上财年同期增长56.6%,达到1亿4689万套,累计销量达3亿3087万套。      Wii的销售业绩也持续走好。第三季度的销量比为上财年同期的4.5倍,达到1429万台。日本国内销量为299万台,美洲大陆为647万台,其它地区为483万台。累计销量达2013万台。游戏软件销量,第三季度为8435万套,累计1亿1319万套。      预计第四季度任天堂DS和Wii的业绩持续良好。任天堂上调了07全财年的预测销量。任天堂DS以及任天堂DS Lite的销量将比上次发布结果上调150万台,达到2950万台,Wii的销量将上调100万台,达到1850万台。      与此同时,还上调了07全财年(07年4月~08年3月)的业绩预测。除纯利润外,销售额比上次发布值上调800亿日元,达到1.6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上调400亿日元,达到4600亿日元。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任天堂DS和Wii畅销,同时还考虑到了外汇市场上日元汇率下降的影响。

    半导体 软件 便携式游戏机 LITE BSP

  • GPS市场膨胀竞争加剧促其走向细分融合 半导体大户纷纷采用“周边收购”战术拼抢市场

    【导读】GPS市场膨胀竞争加剧促其走向细分融合 半导体大户纷纷采用“周边收购”战术拼抢市场       GPS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赛迪顾问预测今后五年内,中国GPS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9.3%,到2011年GPS终端市场销售额可达2896.2万台。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韦玉认为:“GPS市场之所以出现了放量增长,主要在于GPS终端产品的门槛降低,在利润的追逐下,很多生产MP3、手机的厂家纷纷进入GPS市场,比如纽曼、长虹领航等;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价格下滑,市场容量出现大增长;当然GPS市场基数目前还比较小,也是一个原因。”       终端市场的蓬勃增长,以及GPS终端形式日益多样化,带动了GPS芯片市场的快速增长。GPS芯片可被内置到各种移动设备中,不仅仅是PND、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以及各种可携式消费电子产品设备都可以内置GPS芯片。       GPS芯片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企业为主,如美国SiRF(瑟孚)、Garmin(高明)、摩托罗拉、索尼,他们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始瞄准GPS芯片市场。华讯在2005年底推出国内第一家GPS芯片产品,华讯总经理周文益认为,GPS芯片成本逐渐降低,目前一个GPS的模块不到10美元,这将为GPS手机的普及打下基础。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品牌认知度和技术上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周文益认为本土企业的价格会更有优势,与国外企业相比,低20%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在技术支持上本土芯片企业可以与客户直接解决功耗等问题,共同设计和讨论。这比采用国外模块商的产品更为优化。越来越多厂商的参与,无疑会加剧GPS芯片市场的竞争。 细分与融合成趋势       随着奥运会的到来,中国GPS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更多个性化,满足不同平台的定制性GPS产品将会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比如,专门为手机平台定制的,更能体现手机功能优势的移动导航系统;再比如针对女性、商务人士等不同人群的特殊系统,并以此促进多个硬件平台的功能性细分。“市场的细分化发展是未来GPS发展的必然趋势。”嵇然表示。       在产品功能细分的同时,随着3C融合的加快,GPS和其他产品的融合也逐渐成为趋势。就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车载移动数字电视导航仪同洲向导神CPND—4302S。它集GPS导航与移动数字电视接收两大功能于一身,为高端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GPS和MP3、MP4、游戏机等终端的融合逐渐加快。毫无疑问,未来GPS和其他产品的融合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韦玉怀表示。 地图软件企业拼抢市场       “导航产业的核心导航电子地图的价值越来越大,互联网、手机等应用的需求也逐步更加清晰,内容为王逐步得到整个产业链的认可。”瑞图万方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耿毅谈到。不过,导航电子地图的行业壁垒十分明显,时间、经验、市场已把行业门槛垒高。电子地图的编制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果一家公司独立开发全国范围的电子地图,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工程。一般来说投资多以亿元为单位进行计算,其中仅是硬件的投入就将近总投入的一半。       “行业门槛较高,导致了一些中小型企业无法跻身导航地图行业。目前,主要从事地图软件生产的企业有凯利德、瑞图万方、四维图新、灵图、高德等几家。”韦玉怀表示。不过,从这几家的动作来看,各自守住自己阵地的同时,向对手所在的优势阵地发起了强大冲击。       凯利德是汽车后装导航系统的老大哥,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它已经连续六个季度稳居后装市场的第一,但凯立德开始猛攻GPS手机和个人终端。凯立德公司副总裁嵇然透露:“凯立德已经在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的GPS移植上有了深入的研究,且近阶段的发展重点也会更偏向于手机和个人终端的移动导航系统开发上。相对于汽车体积的局限,我更相信手机将成为未来GPS发展的另外一个舞台,因为手机的高移动性及高普及性能使GPS的能量得到更大的发挥。”       不谋而合的是,后装GPS优势的瑞图万方也表示,2007年瑞图万方在汽车前装市场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道道通”质量获得了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现代电子等国际汽车巨头的认可,“道道通”也被很多手机方案公司、手机芯片商、手机品牌商认可。瑞国万方表示明年将重点扩大其在手机和前装市场上的应用。四维图新在汽车前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但逐渐也加大了后装市场投入力度。 收购成大户最常见手段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2007年最热3C产品之一,尤其在全球芯片供货商不断出现合并及购并动作后,似乎已隐约透露出2008年客户对GPS产品需求成长性的看好程度,并迫使芯片大厂不得不提前动手布局,以免错失这块已开始起飞的市场大饼。      恩智浦(NXP)于去年12月21日宣布将先以8,500万美元购并GloNav这家专注在GPS单芯片解决方案的IC设计公司,并视情况再追加2,500万美元。这已是2007年第5家收购GPS相关软件及芯片解决方案的半导体业者,从年初的CSR到Broadcom、SIRF及Atheros,以及最近的NXP,国外芯片大厂加紧脚步动作,其实已明白透露2008年GPS产品市场会有多热。      台湾IC设计业者表示,撇开全球GPS芯片市场新进供货商不谈,2007年连全球GPS领导大厂SIRF都下海收购Centrality,可见全球GPS芯片市场需求热度,已被终端PND及GPS相关商品热卖所带动,加上下游PND、汽车大厂、消费性电子产品业者,以及手机品牌商、营运商对GPS应用各有不同考虑,2008年GPS芯片爆发成长已在预期之中。[!--empirenews.page--]      GPS芯片供货商乐观表示,在诺基亚(Nokia)大手笔收购Navateq后,2008年绝对是GPS手机发展元年,而在GPS功能应用碰上1年需求已逾10亿台的全球手机市场需求后,面对GPS芯片应用由原先1年仅1,000万~2,000万台PND产品市场,走向手机产品市场后,全球GPS芯片需求在未来几年内爆增数10倍,其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芯片供货商指出,对国内、外芯片供货商最大挑战,应该就是“时效性”,因此,国外芯片供货商2007年纷加紧展开合并及购并GPS相关公司动作,壮大自家GPS芯片产品线,至于台厂联发科及晨星也是加快新一代GPS芯片开发动作,以争食市场大饼。      在春江水暖鸭先知惯例下,2007年国内、外芯片供货商热衷收购GPS芯片相关硬件及软件公司动作,其实已透露出2008年GPS相关应用将出现爆发性的成长,各式各样3C产品2008年所标榜最夯功能,将与GPS应用牵上关系,而这样全球GPS市场前景,让国内、外GPS芯片供货商已有作梦空间并全力以赴。      据国际权威科技市场研究机构ABI公司报告,仅手机市场,全球带卫星导航功能的手机产量将从2008年的2.4亿部发展到2012年的5.5亿部,每年市场规模达1000亿美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应用于手机的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研发成功。据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介绍,这款被命名为“航芯二号”卫星导航接收芯片,是由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近日和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产权,具有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适合应用于手机卫星导航。

    半导体 汽车 GPS 半导体 BSP

  • 派睿电子荣获“电子元器件可信供货商”认证

    【导读】派睿电子荣获“电子元器件可信供货商”认证     是首批通过该认证的13家企业中唯一一家小批量分销商     国内领先的小批量、高品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派睿电子(www.premierelectronics.com.cn)日前宣布: 公司被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和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授予首批通过“电子元器件可信供货商”认证的企业之一。该认证是对派睿电子货源渠道、质量保证体系及为客户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能力的重要认可。与派睿电子同时通过首批认证的其他行业领先厂商包括德州仪器、飞思卡尔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泰科电子、安富利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管理规范、信誉很好的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原始制造商和授权分销商。     “电子元器件可信供货商”认定活动( 简称“RECS” )是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和中国电子企业协会采购分会共同发起的一项行业权威认证活动。该认证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原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产品流通渠道进行可信性认定,以保证正品货源的可控和可追溯,从而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电子产品质量、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教育广大采购人员从正品渠道采购的意识、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信誉。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部长指出:“电子元器件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流通渠道介乎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和整机厂商之间的桥梁,对渠道的管理和监控,实保护知识产权,保证电子信息产业的整机质量和元器件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RECS”认证活动启动近一年来,得到了国内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分销商和整机制造厂商的积极响应。国际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和分销商表示,非正规渠道流入产业链的元器件产品,严重侵害了原始制造商的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并将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而“RECS”认定活动,意义重大。国内整机厂商则认为,“RECS”认定活动可以起到对元器件市场的质量监督作用,对于整机制造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整机厂商将在今后的采购中,优先选择获得认定的厂商和分销商,在产品质量收验时,查验在包装上是否有“RECS” 认定标识。     派睿电子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嘉慧(Athena Wang)女士欣喜地表示:“我们很荣幸能成为首批被授予“电子元器件可信供货商”认证的企业之一,这是对我们过去十个多月在华新业务运营的重要首肯。派睿电子将借此新的契机,在新的一年为国内的电子设计工程师供应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的、可靠的新产品、并不断加强他们的网络购物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在自己专注的设计领域再创辉煌。”

    半导体 中国电子 派睿电子 电子元器件 BSP

  • IBM与雷曼兄弟成功投资芯原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代工公司

    【导读】IBM与雷曼兄弟成功投资芯原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代工公司     IBM和雷曼兄弟共同宣布投资芯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集成电路设计代工公司。     IBM和雷曼兄弟是芯原微电子公司第四轮2000万美元融资的主要投资者,此项投资由”中国投资基金”商业联盟负责。”中国投资基金”商业联盟由IBM与雷曼兄弟于2006年10月联合创建,旨在通过创新的业务实践和技术推动中国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转型。     芯原微电子公司将利用该项融资提升采用先进半导体技术的系统级芯片(SoC)平台的研发速度,并在全球拓展其专用集成电路交钥匙服务。”中国投资基金”商业联盟对芯原微电子的支持旨在推动中国本地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芯原微电子已经授权IBM在其产品中嵌入PowerPC内核,用于以客户为导向的通信和消费类应用,并将与IBM的产品、技术、服务和能力共同推广市场。芯原微电子是IBM的RFIT (Ready for IBM Technology)合作伙伴,同样,芯原微电子将提供设计服务作为IBM专用集成电路模型的补充,从而在IBM代工厂实施工业标准流程。芯原微电子希望从其知识产权中选择一部分应用于IBM的工厂和通用平台,以便更大范围地增强该平台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半导体 集成电路设计 IBM 微电子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