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邦与杰能科合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纤维素乙醇公司

    【导读】杜邦与杰能科合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纤维素乙醇公司      合资企业整合双方在开发及商业化由非粮原料生产第二代乙醇的优势共同面对750亿美元的商机     近日,杜邦公司与丹尼斯克公司所属的杰能科公司宣布双方共同组建杜邦丹尼斯克纤维素乙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各持50%。该全球性合资企业将致力于开发一种在商业上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的、且低成本的技术方案,用于生产纤维素乙醇,以面对全球750亿美元的商机。纤维素乙醇是下一代生物燃料,采用非粮原料生产。     双方计划在3年内首期投资1.4亿美元,用于研发以玉米秸秆和甘蔗渣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技术方案。未来还将对多种木质纤维素原料,包括麦秸、多种能源作物和其他生物质的转化展开研究。     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先生表示:“随着粮食和汽油价格以两位数的幅度飞涨,开发可持续的生物燃料技术势在必行。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整合双方的优势及专长成立这家新的合资公司,将会大大提高我们更快地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用多种非粮原料更经济地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可能性。”     丹尼斯克公司首席执行官Tom Knutzen先生认为:“通过结合杜邦和丹尼斯克这两家公司世界一流的能力,我们的合资企业将为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制定技术标准。这个合资企业将具备在纤维素乙醇技术发明、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强大实力。丹尼斯克正努力成为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头羊,这是我们为实现这个新的战略意图迈出的重要一步。”      杜邦丹尼斯克纤维素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将充分利用两家母公司拥有的众多科学家和先进技术,加快步伐整合双方独特的纤维素处理能力,实现更为经济地生产非粮乙醇的目标。两家母公司将把有关纤维素乙醇的知识产权与专利授予给合资公司使用,从而把多个工序优化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最大幅度地提高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产出率,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在美国,合资公司将整合杜邦的预处理与乙醇发酵技术以及杰能科创新的酶的生产技术,形成玉米芯加工的一套整体的优化技术方案,而纤维素原料的收集及储藏技术的相关分析则仍由杜邦负责。这家全球性合资公司的首个中试预计于2009年在美国投入运行,它的第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项目预计在之后的3年内投入运行。合资公司将在获得监管机构的审批后正式成立,总部将设在美国。     合资公司将直接向美国及全球的乙醇生产商授予技术方案的使用权,同时也会建立一些地区性的联营伙伴,推动乙醇的商业化生产。这些联营伙伴将会选择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乙醇生产商和能源公司以股权方式进行投资,以此促进合资公司纤维素乙醇技术快速实现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合资公司的技术方案既可以提升现有乙醇工厂使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能力,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单独建立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工厂。合资公司预期在2012年使纤维素乙醇具备商业化量产的条件。     合作双方技术平台的整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杜邦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开发的独特的预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可以减少资本投入。     杰能科开发的酶的技术和生产平台,可以实现从生物质至糖的高转化率。杰能科在开发、优化和生产纤维素酶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杜邦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开发另外的一种基于运动发酵单细胞的发酵菌,它可以将原料中的糖以较高的转化率转化为乙醇,同时能减少副产品的生成。     两家公司在工艺整合和工厂设计方面共有的工程技术能力。     自2000年以来,美国能源部多次资助杜邦和杰能科在预处理工艺开发、先进的将糖转化乙醇的微生物以及酶制剂改良方面的努力,总额超过6000万美元。     杜邦与杰能科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1995年,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生产Bio-PDO™的发酵生物催化剂。使用这一技术可利用玉米淀粉生产百分之百源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这是生物工程领域最早具有商业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之一。今天,这一产品由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洛顿市的杜邦泰特利乐公司制造。2003年,杜邦和杰能科被美国环保署授予“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去年,杜邦、杰能科和泰特利乐的数位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被美国化学协会授予2007年度“化学界英雄奖”。     杰能科是丹尼斯克公司的子公司,在世界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开发与推广创新的酶制剂和生物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从洗涤剂到燃料运输的众多行业改善产品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杰能科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1400名员工。     丹尼斯克公司总部位于丹麦,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食品添加剂、糖类和工业生物产品供应商,在40多个国家雇有9700名员工。丹尼斯克借助自有的技术平台,使用天然原材料与资源开发和生产用于食品和其他日用产品的配料。公司成立于1989年,并在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上市。     杜邦公司是18年前首批公开设立环境目标的企业之一,现已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从减少环境印迹扩展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营收和研发投资目标。这些目标把业务增长与开发更安全、更环保的新产品更为紧密的联系起来,而这些新产品将服务于众多的全球市场。     杜邦公司是一家科学企业,提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品及服务。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致力于利用科学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全球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杜邦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广泛的新产品和服务设计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通讯和交通等众多领域。

    半导体 BSP 生物技术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

  • 凹凸科技签约佳杰 完善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导读】凹凸科技签约佳杰 完善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近日,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凹凸科技与国内第二大IT产品和服务分销商佳杰科技联合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由佳杰科技全面代理凹凸科技的各线产品。此举不仅意味着凹凸科技进一步完善了自身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也表明凹凸科技加速在中国发展的决心,特别是向二三级城市纵深的开拓发展。      凹凸科技凭借着对自主研发的ASIC芯片技术的充分掌握,以及量身定制式的本土化服务,已经快速成长为网络安全产品的主流供应商。尤其是在教育、电力等行业领域,其SSL VPN-Succendo系列产品,因能为用户提供“最贴近客户应用的VPN”和更加安全的远程访问服务而获得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同时,凹凸科技在防火墙、UTM、邮件安全管理,网络综合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市场表现,也使得凹凸科技成为为数不多的全体系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此次签约总代,是凹凸科技在中国致力于长期发展的体现。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是凹凸科技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根植中国”一直是凹凸科技在中国的战略目标,2008年年初,凹凸科技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业务子品牌O2Security,旨在更好地进行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销售和服务。渠道合作伙伴则更是凹凸科技倚重的至关重要的发展力量。通过与渠道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凹凸科技可以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优异和产品和服务,以及“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凹凸科技表示:佳杰科技完善的渠道体系、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分销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能为客户及渠道提供更加优化的增值服务。同时,佳杰科技在重点行业的优势,也将使凹凸科技能够更好地实施“稳定发展的战略”,进一步实现在中国市场的纵深发展。      而处于快速健康发展的佳杰科技,一直都在不断更新和强化有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此次选择与凹凸科技战略合作,正是看重了凹凸科技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及对网络安全市场前景的认可。谈到与凹凸科技的战略伙伴关系,佳杰科技表示:首先我们非常看好网络安全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其次我们认为能够真正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或解决方案,才能被市场接受,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凹凸科技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基于本土化的研发和服务真正做到了符合市场的要求。这也是我们选择其作为合作伙伴的重要因素。凹凸科技经过近两三年的开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渠道和用户所认同,我们对与凹凸科技的合作抱有乐观预期。      随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启动,除了继续保持在教育、能源等技术诉求较高的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外,凹凸科技还将在中小企业、电信、医疗、金融等行业借助佳杰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点快速推进。      随着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急速扩容,网安产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竞争态势,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凹凸科技与佳杰科技的强强联姻,使得优秀的技术、产品、服务得以与成功的渠道相组合,而“厂商+渠道”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2008年,无论对于作为网络安全厂商的凹凸科技而言,还是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本身,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半导体 网络安全 安全管理 SECURITY BSP

  • 显示产品亮点纷呈 更佳显示效果是众矢之的

    【导读】显示产品亮点纷呈 更佳显示效果是众矢之的       近年来,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跨越式发展,市场呈现出液晶一家独大的格局,等离子、OLED要想获得发展机会,还需不断的完善技术,并且不断的开拓新的应用市场。据美国市调机构DisplaySearch预测,2008年整个FPD市场的规模将达1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而TFT-LCD面板的市场规模2008年将达到1039亿美元,相当于整个FPD市场规模的90%。在应用市场上,数字相机(DSC)、数字摄影机(DVC)以及笔记本电脑(NB)等100%的采用TFT-LCD面板;LCDmonitor(液晶监视器)也已经占据桌上型计算机监视器市场的九成;MP3等个人数字娱乐装置有近九成采用TFT-LCD;手机面板也有近六成采用TFT-LCD;电视机市场有近四成为液晶电视占据,等离子电视仅为5%,背投电视在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持续的竞争压力下衰退,2007年只占全球电视市场的1%。可见,液晶占据着显示产品市场的霸主地位。      从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竞争格局来看,日韩平板显示企业无疑走在了显示领域的最前沿。如日本的索尼、松下,韩国的SUMSUNG、LG电子,已经是平板显示行业的龙头老大,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出货量上,都站在行业的顶峰。且面板行业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的大企业手里,对国内面板整机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发展的瓶颈。 敦泰科技刘锡台 副总 平板显示展 整机厂商纷纷秀亮点      5月21日-23日,“2008亚洲(广州)平板显示产业展览会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上百家显示产品整机企业和相关元器件配套厂商齐聚一堂,纷纷亮相最新产品和技术。创维、TCL、康佳、LGD、CMO等带着自己的优势产品在展会中闪亮登场。触摸屏、圆偏振光、动态背光、硬屏、屏变科技、广色域、全高清、多媒体、三维视角等,成为各整机厂商尽情展示的亮点。不光是电视显示屏各展风情,手机等便携产品的显示屏也在朝这些方面努力跟进,以期进一步赢得客户的青睐。      创维集团触控产品经理刘立国认为:“显示产品将进一步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不断的融合多媒体如音响、电视、投影仪等功能,同时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让操作更简单便捷。”而创维推出的背投产品和酷开电视,在多媒体功能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可与网络资源进行互连互通,同时可以当作一个多媒体播放平台。在这里,电视播放只是很小的一个功能,它更成为了一个娱乐和享受生活的平台。 CHIMEI品牌事业群郑良彬 执行副总经理 触摸屏成行业新宠      触摸技术在显示产品中应用是越来越广泛,有大家所熟知的手机、MP4、MP3、PMP,还有数码相机、银行ATM机,近年来,推出了触摸屏电脑,现在触摸技术进一步渗透到电视产品中来,掀起新的应用热潮。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方英明告诉记者:“当前国内触摸屏市场增速很块,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由于市场潜力大,现在有不少的小厂商开始进入这一市场,竞争也开始白热化。      深圳市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朱泓衍也认为:“触摸屏市场只会越来越热,而且在未来2-3年内,可能会有爆发性的增长。”同时,他表示,近两年来,行业内增加了不少企业,但做得好的、产品线齐全的企业还不多,大家都处在起步阶段。因为触摸屏的生产不仅仅对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但国内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基本上同等质量的产品,比日本和台湾的价格相对要低很多。      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电阻式及声波式触摸屏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有四线和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和表面声波式触摸屏。据朱泓衍介绍,深越表面声波屏的产能位居全国第二,电阻屏产能位居全国第四,并与NEC、海尔、长城、京东方、西门子等多家大型企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产品的60%都是销往北美、俄罗斯、西欧和日本。朱泓衍透露,要与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环境、产能、规模和相关人员的福利都有相当的要求。“大企业看中的不完全是规模,同时还看企业的可塑性、后期发展潜力等,他们会需要我们在物资、技术和思想上都能紧密配合。”      专注于LCD平板显示驱动芯片和音效芯片设计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商敦泰科技,也非常看好触摸屏的市场。据敦泰科技的副总刘锡台介绍,他们看好电容式触摸屏的市场,并有计划研发一种新的产品,就是“将IC与触摸屏结合起来,做成一个集成触摸屏,为客户节约成本。”敦泰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手机和MP4上,其主打产品FT1505C已经通过MTK手机平台的验证,而且价格非常有竞争力,抗静电能力、抗干扰能力都非常突出,自推出市场后,市占率一直在提升。 提升显示效果      市场上纷纷主推全高清(FULL HD)产品,物理分辨率达1920×1080,甚至更高,达到高清晰的画质效果,如创维的酷开电视。动态高清技术也得到了厂商的主力推广,频率达120Hz,弥补了以往液晶屏的“拖尾”、“抖动”等不足,视觉效果更清晰流畅。LGD、奇美、TCL、创维、康佳无一不在这上面下工夫。同时,创维还推出了“屏变科技”,可根据环境光亮度及图像输入信号的明暗变化,提升液晶电视画质。广色域是各商家为提升画质使出的又一“杀手锏”,CHIMEI品牌事业群执行副总经理郑良彬表示:“CHIMEI首批上市新品特色为广色域WCG (Wide Color Gamut)技术的应用,强调是130%自然色再生科技。目前市面上的液晶屏幕,标准虚拟色域NTSC 仅约在72% 左右,但CHIMEI液晶电视在广色域面板的搭载下,色彩显示能力达到一般LCD的130%,色彩表现更准确、深邃,影像层次感更佳,更自然逼真。未来,CHIMEI仍以‘广色域’作为核心发展主轴。这次先推出延伸应用至主打客厅的52寸及42寸TV与22寸Monitor,未来将会扩展应用至更多尺寸,显示器朝22寸以上、电视朝52寸以上的大尺寸宽屏幕发展。另外今后我们也计划推出具备120Hz显示技术的终端产品,此系列产品将有别于现在60Hz的画面反应速度表现,透过120Hz技术每秒可播放120格画面,动态画面更加精细且没有残影。”[!--empirenews.page--]      显示屏显示效果的体现不仅仅是在视频和音频效果的体现上,同时,文字的显示效果,也是显示屏显示效果不容忽视的一点。但相对于行业对视频和音频效果的热情追逐,文字,特别是汉字的显示效果却不那么热门,而且,专注于这一个行业的企业也为数很少。上海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企业中的一家,而且可以说得上是龙头企业。集通数码科技定位于中文信息领域,产品线覆盖汉字输入、输出两大类。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汉字解决方案。产品形式包括硬件芯片和软件产品,符合客户多种需求。用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巍的话说,就是“我们的产品定位于中文文字技术,是一个民族产业。文字技术在当前来说,是一个典型的行业热但同行冷的行业,参与企业不多,但任何需显示和打印的产品多,但任何需显示和打印的产品都离不了这一技术。”不论是手机,还是数字电视、MP3、读卡机、存折打印机等,基本上只要是需要显示和打印汉字的设备,就都需要应用到中文文字技术。      2006年,集通数码科技研发出“电视/机顶盒防闪烁汉字库”,能同时保证电视文字显示的大字美观和小字清晰稳定;2007年,又推出“高通手机输入法”,首创短信输入按键次数减半,而且,即便是不会拼音的人也可以很快掌握输入方法。“为什么会有手写输入的推出和流行呢,这就说明了我们的键盘输入状况还不是让人很满意。首先,输入速度慢,而且如拼音输入法,不会拼音的人就用不了,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我们推出的高通手机输入法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崔总补充道。而且,集通数码科技现在正在研发“少数民族文字字库”和“外文文字字库”,将在一个芯片里集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文字,当产品推向某个文字使用的地区时,可以选择这种文字的输入输出方法,让产品更人性化,也更容易进入某些细分市场。 上海集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崔巍 总裁 OLED——有前途的新技术      2007年第四季度,索尼率先推出了OLED电视。在此之前,小尺寸的OLED面板已经应用在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以及工业上。OLED的宽视角、高对比度、快反应速度以及超薄外观等产品特性使其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电视上。如果其能发挥在功耗、画质以及厚度方面的优势,市场前景是相当不错的。从目前来看,OLED是众多涌入电视行业的新技术中最有前途的一个。iSuppli预测,到2013年,OLED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270万台。而目前制约OLED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良品率和材料寿命,而且其高昂的价格也远没有达到消费者接受的范围。      敦泰科技的副总刘锡台也表示,非常看好OLED的市场,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OLED”。

    半导体 创维 平板显示 色域 BSP

  • 科胜讯公布第三财季预期及第四季度展望

    【导读】科胜讯公布第三财季预期及第四季度展望      公司还宣布之前批准的反向股票分割将于 2008 年 6 月 27 发布     科胜讯系统公司宣布,公司预计 2008 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处在为该季度制订的预期范围的高端。该公司还根据其两项持续业务的预期表现对第四财季进行了预期,这两项业务是影像和 PC 媒体及宽带接入。2008 年 4 月 29 日,科胜讯宣布了一项最终协议,将其宽带媒体处理产品线出售给了恩智浦半导体,从中可获得 1.45 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大约在 45 天内完成。     此外,公司还宣布计划以 1 比 10 的分割比率进行反向股票分割,将于 2008 年 6 月 27 日交易结束之后生效。     2008 财年第三季度预期     进入 2008 财年第三季度,该公司预期收入为 1.67 亿美元至 1.71 亿美元,主营毛利为收入的 44.5% 至 45.5%,主营业务费用为 7200 万美元至 7400 万美元,而主营业务收入为无亏损至 500 万美元之间。包括实现反向股票分割,公司预计每股主营净亏损在 0.17 美元到 0.06 美元之间。     目前,该公司期望在收入和主营毛利方面实现高端表现,同时尽可能降低主营业务费用。     2008 财年第四季度展望     对于 9 月份结束的第四财季,不包括其宽带媒体处理产品线,科胜讯预期收入为1.15 亿美元至 1.20 亿美元,主营毛利为收入的 49.5% 至 50.5%,而主营业务费用为 4500 万美元至 4700 万美元。因此,包括实现反向股票分割,公司预期主营业务收入为 1200 万美元至 1400 万美元,主营净收入为每股 0.08 美元至 0.12 美元。     科胜讯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 Scott Mercer 表示:“过去三个季度,科胜讯团队在降低运营费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我们战略重组的一部分,我们也退出了几个没有收益的产品领域。在我们的宽带媒体处理资产出售完成之后,我们将成为一家崭新的公司,它将拥有显著改善的成本结构、高毛利和低运营费用,这将在我们期待的第四财季有所反映。”     新的科胜讯     新的科胜讯将包括两个业务部门,为整个有效市场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目前该市场容量超过了 30 亿美元,预期未来三年将继续成长。影像和 PC 媒体部将致力于为高量产、高增长应用提供产品,其中包括影像、音频、PC 视频和视频监控。宽带接入部将继续为客户端和局端应用,以及包括 VDSL2 和无源光网络在内的更高速的新一代技术提供 DSL 产品。     该公司在主营的不同领域均占有前三名的领导地位。     Mercer 说:“我们正加速对未来可提供利润增长最佳机会的领域进行投资,以加强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对于下一个财年,我们期待实现适度的收益增长。我们也预期,我们将保持大约为营业额 50% 的主营毛利,并实现主营业务费用方面更多的节省,这将有助于我们持续在主营业务方面获得现金。”     科胜讯的反向股票分割     2008 年 2 月,科胜讯股东批准了一项建议,赋予公司董事会实现反向股票分割的权利。5 月,董事会批准按 1 比 10 的分割比率进行反向股票分割,这将在 2008 年 6 月 27 日星期五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交易结束后生效。那时,股东的每 10 份持股将可以收到一份新股,以及因此而产生的零股的现金。所有科胜讯的普通股、股票期权和限售股都将按适当比例调整以反映该反向分割。     该反向股票分割将增加公司普通股的每股交易价格,它旨在使股票对广大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同时满足纳斯达克的“最低”上市股票的条件。

    半导体 半导体 影像 PC BSP

  • PDPM聚焦便携领域热点 引来全球一流厂商青睐

    【导读】PDPM聚焦便携领域热点 引来全球一流厂商青睐       据悉,第四届便携式产品设计与电源管理技术研讨会PDPM2008将在2008年7月17日~18日在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隆重举办。据了解,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将在会上发布最新的市场调研结果,TI、ADI等业内巨头也将围绕便携产品及电源的相关主题发表精彩演讲。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技术委员会与深圳创意时代主办,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电子产品便携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市场的高要求下,便携式电子产品设计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产品显示技术、材料、电源管理等等都要求设计师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以顺应市场的要求,对高性能电源管理系统的需求便是这些挑战中的一个。这些系统努力地在诸多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寻求着某种最佳的平衡,包括:长久的电池运行时间、与多种电源的兼容性、高功率密度、小外形尺寸和有效的热管理。当今的先进手持式产品所需计算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用户对高功率解决方案的需求。      PDPM2008的主题紧紧围绕一线设计师的需求展开,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探讨范围将涉及便携音频技术;LCD驱动IC/小尺寸显示面板等便携视频与显示技术;NAND/NOR闪存等便携视频与显示技术;便携电源管理技术;便携产品材料创新;分立元器件与无源器件;以及其他便携产品设计新技术与方案。本次大会还将更多的关注目前炙手可热的一些便携消费电子的应用,例如3G手机、DSC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GPS等。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便携技术盛会,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曾在PDPM上发表过精彩演讲,其中不乏iSuppli、TI、飞思卡尔、美国国家半导体、日立环球、3M等行业巨头。      2008年的会议上将出现TI、ADI等名企的身影,届时他们将为大家展示最新技术,并贴近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新方案,同时英飞凌、精工等都将做精彩的技术演讲。据透露,目前很多国内外便携产品设计和电源管理方面的企业已对大会表示浓厚兴趣,并将积极参与到大会活动中。      同时,大会组委会在组织来自索尼、东芝、三星、汤姆逊等外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来自中兴、华为、TCL、富士康、创维、同方等国内便携产品厂商的设计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届时预计将有300多人现场聆听PDPM2008的精彩演讲。

    半导体 便携产品 PDP BSP

  • 飞兆半导体荣获Continental Corporation颁发最佳表现供应商奖

    【导读】飞兆半导体荣获Continental Corporation颁发最佳表现供应商奖      全球领先供应商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专门提供可提升能效的高性能产品,最近在 Continental Corporation举办的 2008年供应商日,获颁材料类电子领域的最佳表现供应商奖。Continental Corporation是汽车市场的顶级供应商之一,主要提供制动系统、动力传动和底盘系统及组件、仪器、信息娱乐解决方案、车载电子、轮胎和工程橡胶产品等。     Continental Automotive高级采购副总裁Guenter Fella称:“我们一向热诚地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颁发这个奖项予飞兆半导体公司,是因为他们与我们的愿景一致,努力提供领先的功率管理技术和产品。飞兆半导体不但拥有专注的团队管理,而且其高级管理人员也积极投入支持Continental的发展战略,在在展示出他们对汽车市场的承诺。我们很高兴认可供应商的出色表现,表掦他们遵循我们在产品开发、交付和质量方面制定的高标准。”     飞兆半导体欧洲区域销售和市场副总裁Ole-Petter Brusdal称:“获Continental颁发最佳表现供应商奖是我们的极大荣誉,我们将继续努力超越客户的期望。这个奖项证明我们专注于开发和提供合适的高质量产品,并准时交付予客户。”     飞兆半导体提供先进的处理和封装技术,并将功率模拟、功率分立和光电子功能全部集成在创新的封装中,可为汽车电子市场提供高能效的解决方案。飞兆半导体提供业界最广泛的产品系列,从1W至大于 1200W俱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当今汽车电子应用的能效,包括功率管理、车身控制、电机控制、点火和引擎管理,以及电动和混和电动汽车系统。

    半导体 飞兆半导体 TE RATIO BSP

  • NADA闪存芯片价格再创新低

    【导读】NADA闪存芯片价格再创新低     来自我国台湾半导体市场消息称,由于消费类产品需求低迷、通货膨胀压力吃紧,当前NADA闪存芯片价格一路下跌,其中8Gb NADA闪存芯片价格降低到了2.35美元。       另外,芯片厂商也在想方设法稳住16Gb NAND 闪存芯片价格,确保其价格在短时间保持在4美元水平。       为了减少NADA闪存芯片价格下滑带来的损失,下游存储模块制造商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提高DRAM存储模块产品在其总产量当中的比例来降低NADA闪存芯片生产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NAND闪存芯片在内的固态磁盘市场需求在2008年依旧保持低迷,而此前曾有预测认为这一市场将在2008年出现反弹。

    半导体 闪存芯片 存储模块 AD BSP

  • LG电子酝酿资本手段切入医疗与能源领域

    【导读】LG电子酝酿资本手段切入医疗与能源领域     未来5年, LG电子将成为多领域内的跨国性企业,其中包括整合业务单位和部门、扩展对外并购、参与能源开发、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及医疗等新领域。       LG电子希望获得至少10%的销售增长率,6%的利润率,4倍的资产周转率,以及20%的资本收益率。       记者了解到,在LG电子全球CEO南镛上任前,LG电子虽然也拥有移动通讯、数字家电、数字显示器和数字媒体,但其最大的业务群依然是以白电家电为主。       在金双秀的领导下,LG电子的冰箱、微波炉、洗衣机、吸尘器和空调等产品都在韩国市场创下销售第一。       然而数字家电业务的利润相对较低,金双秀虽卸任前,LG电子的整体利润率开始下滑,手机业务甚至出现了亏损,于是南镛开始担负着让LG电子从家电企业向消费电子品牌转型的重任。       南镛的操作方式大刀阔斧,2007年初他就表示,LG电子在已切入领域的目标是在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方面都进入前三强。去年,LG电子的手机销售了8050万只,成为LG电子的第一大业务。       然而南镛对LG电子的改造显然不只如此,在他心中LG电子有两个目标,一是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特别在北美、欧洲等主流市场进入主流地位,二是要向GE、飞利浦、西门子等欧美的家电企业一样,使LG电子切入利润更高的医疗设备、能源开发等领域。       今年,LG电子将追加市场投入4亿美元。品牌认知度的提高大大提升了LG在北美市场的销售业绩。前不久南镛曾表示,正在考虑收购价值为50亿-80亿美元的GE白电的可能性。       不过,LG电子更希望向医疗、能源开发等领域开拓,并购将是最快的方式。       为了向新领域切入,LG电子正在酝酿原有的数字家电、移动通讯合并,当然数字媒体和数字显示器也可能合并,具体的调整方案有望今年底前公布,而新切入的领域将成立新的业务部门。       除重新整合业务外,LG电子还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大量优秀人才。今年任命Reginald J. Bull为首席人力资源官来加强公司的机构管理。LG电子还聘任了来自Pfizer的Dermot Boden、IBM的Thomas K. Linton、HP的Didier Chenneveau等担负重要职位,来提高产业链和管理收益。       不过,LG电子虽然将切入多领域,但消费电子依然是主要业务,这与飞利浦的转型不同,至少在GE白电的争夺上,LG电子依然是海尔集团的最大对手。

    半导体 消费电子 LG电子 GE BSP

  •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合众达全体员工献爱心

    【导读】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合众达全体员工献爱心     众所周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举世为之震惊,无数人为之落泪。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月14日,合众达公司行政人事部向广大员工发出倡议,动员大家为灾区人民捐款,用爱心传递我们的温暖。     倡议发出后,合众达人随即响应号召,纷纷慷慨解囊,以不同方式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献血,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心和阳光。短短几天时间内,共募集到捐款242631元。其中169位同仁,个人捐款42631元,合众达公司以企业名义捐款20万元。     紧接着,5月21日公司又组织了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主旨的第二轮捐款,共募集到个人捐款38662元。截止到目前合众达电子共计向灾区捐助善款281293元。     近日,我们已经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将首批10万元的捐款投入灾区。北京合众达电子将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                                                                                                    合众达电子全体员工宣

    半导体 电子 BSP

  • Dassault推出V6系列 “中国创造”需要3D绿色护航

    【导读】Dassault推出V6系列 “中国创造”需要3D绿色护航     近日,全球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和3D技术提供商达索Dassault Systemes(DS)在大连宣布,将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V6系列产品,Dassault System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Charles也在中国布道3D,希望为中国创造带来更多绿色环保支持。      V6在华面市      此次发布的V6系列是PLM 2.0平台和解决方案组合的下一代产品,已于一月与客户见面的第六代产品是基于DS品牌经验和V5 PLM結合而成。V6系列同時充分利用了Web 2.0、Web 3D及Dassault Systemes丰富的技术资源。       PLM 2.0是对PLM市场的一次重大的重新定义,目标瞄准了所有用户的创建、消费及重新混合IP。Dassault Systemes V6系列的第一个版本-- V6R2009覆盖了Dassault Systemes其11个目标产业的业务流程。      用户可以从超过150多种即可投入应用的产品中加以挑选达到逼真体验、协同创新、虚拟设计、真实仿真、数字制造及生产几个方面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V6与V5面向Windows平台所最大的不同是,V6完全基于互联网,并且同样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和单机上。      互联网上更安全      把PLM放到互联网上,安全就成了很多用户所担心的问题,不过Bernard Charles的回答打消了这一疑虑。Bernard Charles说,V6最早部署就是这企业内部的服务器上开始的,将PLM安装在公司内部是不会有安全隐患的。      实际上,用户知道V6的工作方式就不会对安全有担忧了,因为以往的数据都是存在本地的电脑上,而存在个人电脑上的数据就会因为人员的流动而带走,但V6是把数据存储在企业的服务器上,个人是带不走数据的,因此更加安全。      至于在各个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中带来的数据安全隐患,则要取决于网络本身的安全系数,并非V6本身所能解决。      由于有了互联网做依托,V6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能够帮助更多的新用户参与到这一平台,原来V5的用户升级到V6也能够更方便的通过互联网获得达索的帮助。      中国创造需要3D      Bernard Charles回想到他十年前去日本的时候,那时大家都在讨论2D,只有他在谈3D,这让他十分心灰意冷,时隔不久,3D就已经在日本得到了普及,他相信在中国也会如此。      现在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Dassault Systemes通过其数字3D端到端PLM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制造商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在实际投产之前,中国企业可以在3D环境中设计、仿真、测试和制造产品,从而使企业可以在实际生产前发现并修复产品缺陷,彻底避免生产浪费。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Dassault Systemes能够在“中国创造”中无形的带来绿色环保效应。  然而,软件的成本仍然是很多中小企业所不能接受的,为此,Bernard Charles指出,其实很多企业都在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绘图,而画出的图纸大部分是没用的,而在绘图中所浪费的成本非常可观,表面上看,企业购买Dassault Systemes的3D产品需要资金,实际上,使用3D PLM对企业来说是很值得的事情,长远来看“花小钱,省大钱”。      Bernard Charles透露,针对中小企业,Dassault Systemes明年会推出PLM的租用模式,在线提供PLM服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半导体 DAS SYSTEM PLM BSP

  • 无线社交网络革命将重塑科技产业——移动设备将占主导地位,刺激市场对新型显示器和半导体的需求

    【导读】无线社交网络革命将重塑科技产业——移动设备将占主导地位,刺激市场对新型显示器和半导体的需求       据iSuppli公司,无线社交网络代表一个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机会,它将使全球科技产业发生革命性变化,并重塑全球显示器和半导体产业。到2020年,无线社交网络价值链将创造2.5万亿美元的新增营业收入,而现在还不到20亿美元。该价值链包括产品、服务、应用、元器件和广告。      社交网络被定义为基于软件、具有共同的兴趣或者从事共同活动的社区。MySpace和Facebook等服务已证明了社交网络的巨大吸引力,尤其是对于追求时尚和精通技术的年轻人。      在未来10年内,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成为观看内容或者上网的主要途径,社交网络将走向无线化,提供消费者所期望的普遍连接。与此同时,将会涌现出新一代应用,极大地扩展社交网络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最终将为社交网络产业带来利润。      iSuppli公司认为,主要是在无线设备的驱动下,10年内社交网络将变成“必备”型应用和产品,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都是如此。2009-2015年出现的创新性技术,将支持新型直观性应用,刺激更多的人采用社交网络,并导致该领域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直击社交网络的核心      iSuppli公司对社交网络领域的分析显示,该领域存在三个层面的互动,分别围绕三类人:关系亲密的亲属和朋友,一般朋友以及有共同兴趣的群体。      在上述每个层面的中心都是需要寻找个人问题答案的个体,这些问题包括:      我如何能使事情按我所希望的方式发展?      我应该了解什么?      什么发生了变化?      在哪里?      关系亲密的亲属和朋友之间经常回答的问题与互动包括:      你在哪里?      你好吗? 提供访问个人内容的许可      一般的朋友圈互动比较零星,但强烈,如分享游戏、分享网络虚拟形象、分享一般的更新与信息。      共同兴趣群体层次包括通讯以及分享共同关心的领域。这些互动扩展到了商业领域,社交网络开始取代市场并形成有效的交易平台,企业使用这项技术来建立协同工作平台和召开虚拟会议。 技术影响      在无线社交网络应用向这些不同的领域扩展过程中,支持通讯、共享及观看内容等无线社交网络活动的新一代移动设备将随之发展起来。iSuppli公司预测,这将使此类无线设备在2018年以前成为全球消费者及企业进行通讯、访问内容及应用的主要设备。      这将对显示器、半导体和存储等支持这类设备的关键技术产生深远影响。      各类不同的社交网络应用,从协作游戏到工作组,将使移动平台的显示器技术变得更加重要。触摸屏、柔性显示器和集成了动作传感器的显示器等新式及新兴显示技术,将用于满足不同平台及应用的输入/输出需求。      由于显示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及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器将成为移动设备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便携无线设备制造商重视通过采用卓越的显示技术来使自己的产品实现差异化。      半导体产业也将面临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努力提供无线社交网络所需的芯片。这类芯片的复杂程度将超过摩尔定律的限制。因此,半导体厂商必须推出高度集成的处理器,把多种高性能、多线程专用内核整合在一起。      规模非常大的厂商将成为成功的无线社交网络设备核心芯片供应商,因为这些厂商不但有许多硬件工程师,而且软件工程师更多。iSuppli公司认为,该领域中的厂商将需要广泛的硬件与软件工程资源,用于开发具有数十个专用内核和极强并行处理能力的芯片,这些芯片都是针对具体的社交网络应用专门设计的。 苹果3G iPhone引爆全球GPS芯片需求      近期传出苹果(Apple)新版3G iPhone将正式搭载GPS功能消息,苹果计划整合集团软件资源优势,让GPS功能应用更人性化,可望在全球手机市场掀起新一波GPS功能大战,而诺基亚(Nokia)单挑苹果的动作,亦将快速点燃全球GPS芯片市场需求,包括瑟孚(Sirf)、博通(Broadcom)及台湾的联发科,都将明显受惠。      据台湾厂商透露,苹果新版3G iPhone将分别于6月及10月出货,目前尚不确定6月所出货3G iPhone是否来得及搭载GPS,但肯定的是,10月出货的3G iPhone将会有GPS功能,至于后续圣诞节及2009年折叠型iPhone机种,均将搭载GPS功能。不过,目前台厂仅能看到手机原型,并不清楚苹果在GPS功能上会采取何种应用创意。      芯片供货商纷表示,苹果新版3G iPhone手机搭载GPS功能,势必会刺激GPS相关芯片及产品市场需求大增,虽然苹果iPhone手机年出货量还不是太大,但在相关应用功能多是一时之选,苹果几乎等于潮流代名词,2008年iPhone一旦出现GPS功能,将让连续2年坐困芯片价格下滑逾70%的全球GPS芯片市场重现生机。[!--empirenews.page--]      芯片业者表示,苹果最新版3G iPhone大部分功能与2.5G版本相同,除3G芯片及GPS芯片外,其余芯片应用大致多留在原位,而3G芯片目前初定将由原先2.5G芯片供货商英飞凌(Infineon)夺标,至于GPS芯片则由Global Locate抡元(在2007年已被博通合并),因此,新版3G iPhone GPS芯片系由博通供应。      由于英飞凌当初定义自家3G手机芯片平台时,在GPS功能设计上是与Global Locate合作,因此,此次导入苹果3G iPhone产品时,选择已被博通合并的Global Locate GPS芯片,但未来英飞凌仍有可能更换GPS芯片合作厂商,或是自行去合并其它GPS芯片供货商,毕竟英飞凌与博通仍是竞争厂商。      芯片业者指出,苹果为保护自家知识产权,向来在芯片采购上采取百家争鸣态度,以多指化触控屏幕功能为例,iPhone宁可复杂化,一口气采用德仪(TI)AD/DA、恩智浦(NXP)PWM IC及博通MCU等3颗芯片解决方案,因此,真要靠苹果产品发大财,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业者看到的是后续Apple Like产品商机,只要苹果一推出新产品,后续市场风行草偃的动作明显,芯片供货商不用再多费功夫去跟客户解释如何应用这颗芯片创造商机,因为客户自己会去买苹果新产品来解体,而印在上头的芯片后势自然大发。 Gartner:全球半导体将持续下滑 或出现整合        据Gartner主管半导体研究的副总裁吉姆·图利表示,半导体市场的增速曾由1990年代的17%~19%下滑至2001年的11%~12%,预计到2020年半导体业的增长速度将下滑至5%左右。       图利表示,该市场本身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而周期的上涨或下滑与长期的下滑趋势相融合。目前半导体市场的总规模为2800亿美元,不过该市场却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以及厂商过于密集等状况。他表示,未来1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剧,预计有300家厂商将从市场中消失,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半导体业全部厂商的三分之一。       此外,成本大幅上升也是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另一个趋势,图利表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更新换代,制造芯片的设备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获得规模效应,芯片厂商必须得扩大规模,而唯一的途径便是整合,它们不能单纯依靠有机的增长,因此半导体厂商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而规模将出现扩充。       图利表示,在半导体市场,过于依重消费电子的情况将出现变化。过去十年中,消费电子产品几乎占半导体市场的三分之二,而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0%。图乎表示,印度半导体业新的增长点在芯片设计,印度目光掌握的新兴技术并不多,未来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必须获得一些新技术,从而拉长增长曲线,而不是蜂涌入那些相对成熟的产业,比如单纯追求建厂速度。       图利说,中国台湾已开启了新一轮增长趋势,预计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将随着市场的扩展继续发展。       Gartner印度研究与顾问公司首席分析师加纳什·拉玛穆瑟表示,印度的半导体市场目前占全球市场的1~1.5%。许多人认为工厂和生产线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象征,事实并非如此。

    半导体 无线 半导体 移动设备 显示器

  • TD-SCDMA产业关键时刻风波不断

    【导读】TD-SCDMA产业关键时刻风波不断       TD-SCDMA的发展之所以受到瞩目,主要是因为它是大陆业界第一个被高度动员、也是最接近商用化的自有通讯标准,期间曾多次传出有机会输出海外,让业界相当振奋。不过,从最近TD-SCDMA商用测试的手机销售远不如预期、凯明倒地、产业一片悲观声浪来看,TD-SCDMA产业似乎走到了关键时刻。被弄得人心惶惶的TD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凯明倒地之谜      迟到多年的大陆自有3G标准TD-SCDMA,在今年4月终于正式对消费者展开门号及手机销售。但在5月6日,TD芯片龙头企业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宣布因资金无以为继,即日起终止运营。这一消息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凯明的倒地,业界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凯明的大股东都是大有来头的,包括诺基亚(Nokia)、德州仪器(TI)、普天、大唐移动以及乐金电子等,最后竟然落到断炊的命运,主要原因是它将精力全都投入到迟迟未能商用化的TD-SCDMA。凯明将其全部精力都放在了3G上,但是TD-SCDMA商用化时程从2006年到2007年再到2008年,一延再延,大家从原本的信心满满到后来转趋保守。后来,凯明部分大股东支持态度松动,使得凯明增资不顺,向外求援也并未获得具体响应,终于掀起 “倒地”了风暴。      在业界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认为凯明倒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大股东诺基亚和德州仪器的看法不一致。事实上,原本关系紧密的诺基亚及德州仪器,随着双方各自扩展新供货商与新客户,现在的合作关系已经无法与过去同日而语,诺基亚的手机芯片供货商已经新增意法半导体、Broadcom及英飞凌(Infineon),而德仪也已摆脱诺基亚「御用」手机芯片供货商的角色。就这样,双方有意与对方“脱勾”并在TD-SCDMA领域寻找自己的路,最终导致双方对凯明的产品发展和公司定位出现歧异。      面对业界的议论纷纷,凯明倒地已经是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有更多的业界人士不禁深思:为何曾经让业界相当振奋的TD-SCDMA却是如今的场面?在凯明倒地后,骨牌效应的说法始终没有停过。 凯明倒地是骨牌效应的启程?      “凯明倒闭原因在于,其全部精力放在了3G上,再加上转向不及时,才导致了今日之变。”鼎芯通讯有限公司(下简称“鼎芯”)董事长陈凯与凯明的老总俞玉书是多年的好友,提及此事他亦伤感不已。他继而轻叹道:“幸亏我们转向早。”      笔者面前的陈凯,与两年前相比,他的头发白了许多,也更显得沧桑,但精神不错。现在他已经闭口不谈“上市”了,因为如今的鼎芯已经从一个获得两轮融资、准备上市的企业变成了只剩下不到20人的“小作坊”,企业正面临着严重“资金链危机”。      想当年,鼎芯也曾风光无限过。      鼎芯是与展讯通信有限公司几乎同时起步的芯片类企业,其研发的基于3G手机射频芯片“夏芯”,曾被誉为“中国射频第一芯”,填补了中国TD-SCDMA产业链的短板——射频领域。同时鼎芯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联合实施的“中国3G(TD-SCDMA)产业化国家级专项”射频集成电路研发项目。在美国这方面专业媒体EETIMES评出的“中国IC设计最具发展潜力的20家企业”中,鼎芯是惟一射频企业。然而,鼎芯从当初踌躇满志准备上市,到现在两度裁员,公司已从鼎盛时期80多人的研发团队变成了现在整个公司不到20名员工;获得多项专利的高科技产品射频芯片现在只能束之高阁;甚至在微电子港的办公室也从6间压缩到了2间……      目前,鼎芯转向了常规CMOS射频SOC芯片。这一领域已不具备高技术含量,尽管这一领域利润率已从最高的70%-80%降到10%左右的水平,但这却让鼎芯每月有了20多万的进账——这是鼎芯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从筹划上市到濒临“关门”,鼎芯所遇到的问题只是中国芯片业一个缩影,这一产业正面临一场危机:3G迟迟不能商用导致了所有投资这一领域的企业受损,而漫长的投资周期则让风投VC不再钟情这一领域,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殃及其他环节上的半导体企业。      在凯明不支倒地后,包括天碁、重邮信科等芯片知名企业曾被点名,可能是下一个拉警报的TD-SCDMA芯片业者。这些业者都有1个共同点,都是专注于TD-SCDMA领域,投入时间均超过5年,目前研发团队都超过200人,试想公司投入开发迟迟未能商用化的产品长达5年以上,口袋再深也有用尽的时刻,也难怪凯明事件之后业界对骨牌效应的说法,始终没有停过。业界认为,凯明的倒闭其实只是行业的“分水岭”,更为严重的是这一状况将不断恶化。 “资金链危机”紧揪企业神经      在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公司分析师顾守军看来,“今年中国IC设计企业的销售额将达到36亿美元。但是我们如果细分一下产品,就会发现同质化竞争的严峻现状。手机、MP3/PMP和存储卡——500多家公司,一半的销售额只来自这3个产品。”      顾守军认为:“半导体产业已经从PC时代进入消费时代。2005年开始全球半导体的增速放缓,直到2012年年增长率都不会超过10%。”      在半导体成熟领域进入了、行业“生命周期”的同时,高科技含量领域却出现了如鼎芯一样的“国内商用市场不能启动,资本退潮两大难题”的现象。[!--empirenews.page--]      在陈凯眼中,2006年年底芯片业的颓势已比较明显,他说:“产业化速度慢,所有的产品不能量产,原来国家预计的今年上半年做到产业化的目标实现不了的,恐怕到明年也完不成。”现在美信电子、ATI电子(被联发科技收购)、展讯、北京天鸉科技有限公司(T3G)(与大唐通信重组)、凯明等一批企业,全在中国的3G产业上折戟沉沙。      在资本市场,像鼎芯这样的TMT(数字新媒体)企业曾是VC(风险投资者)们的最爱,但现在,他们宁愿投出的钱“打了水漂”,也不愿再往里投钱了。投资鼎芯的英特尔投资(IntelCapital)公司退出了。“风投已经失望了。”陈凯显得无可奈何,他说:“2004年上半年,Intel投资我们的时候,IBM挤着想进来,但现在连Intel也撤资了,大势所趋啊。”      3G的不能商用也殃及了像上海杰得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得”)这样的企业,投资杰得的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退出了。      欧阳合是杰得的老总,相比之下,他的日子好过一些,最近他的公司也裁掉了不少员工,但他将此戏称为“降低营运成本”,幸亏他旗下的多媒体芯片已有相当数量出口美国,每月能够有20万美元的进账,他说:“如果有三四个这样的客户,活下来是不成问题的。”      欧阳合认为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出现危机,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行业原因,半导体行业特性决定了这些以研发为主的企业因为技术超前而导致国内市场一片空白,3G没能应用之前基本上不能达成量产,而技术复杂又导致市场周期变得很长,用户品牌、忠诚度等方面的培育一样很漫长;另一方面,就是风险投资的不活跃使他们缺少了继续快速发展的动力。      欧阳合称:“不只是我们不好,全球整个半导体行业,包括韩国、台湾的一些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这是周期性的大气候,只能自然淘汰了。”      赛伯乐(cybernaut)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尽管已从半导体领域赚回了大量“真金白银”,但是他仍表示在短时间内不会投资半导体产业。朱敏在业界被视为成功的投资典范,曾投下了几十家芯片企业,其中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展讯等已成功上市。朱敏坦言:“像投资展讯,做得很苦。我暂时不会再投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 诺基亚 TD-SCDMA BSP

  • 奇美正式进入大陆液晶高端市场

    【导读】奇美正式进入大陆液晶高端市场 此时进军大陆天时地利人和      “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将推动高画质液晶应用普及,因此选在此刻进入大陆市场,除希望能满足增长迅猛的消费需求外,并期望藉由奇美集团本身在大陆液晶市场的上下游产业群布局完整优势,有效带动大陆HDTV高画质数字电视的块速发展。”5月21日,来自奇美集团旗下的消费电子品牌CHIMEI携其液晶电视及显示器产品亮相,正式揭开了进入大陆市场的序幕。会上CHIMEI发布了6款全新系列液晶电视与显示器,其中特别以领先全球的独有130%广色域技术作为产品亮点,志在进入大陆液晶高端市场。会后,本刊记者对CHIMEI品牌事业群执行副总经理郑良彬进行了采访。      “奇美集团已在南海、广州、宁波等华南地区巨额投资液晶产品事业,上下游供应链完整,可有充足能力支持CHIMEI品牌需求。且由于中国华南地区国民所得经济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三,消费实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大陆液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全球液晶电视第三大消费市场。DisplayBank分析,2008年大陆液晶电视(LCD TV)在北京奥运数字电视的商机下,市场规模比当初预测还要增加,将达1,550万台。2008年将比2007年大幅度增长54%,占据全球LCD TV市场的约15%左右。虽从地区别来看,西欧及北美仍是最主要的LCD TV消费市场,以出货量计算,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1.4%及30.6%;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大陆液晶电视的出货量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消费市场,占全球比例从2006年10.4%成长到2007年11%,超过日本的9.7%,重要性愈来愈大。 08年将完成两大任务一大目标      “08年我们将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品牌任务,二是销售任务。CHIMEI今年首要的任务是让大家认识CHIMEI品牌,提升在大陆市场的知名度。未来则是持续致力品牌推广,由华南、华东逐步进驻内地市场。由于CHIMEI刚在大陆发展,因此初期销售量不会太大,2008年的LCD TV目标是3-4万台,LCD Monitor销售量目标30万台。中期目标,是希望能在大陆市场成为区域性前十名。” 郑良彬对于今年的目标和任务做了详细的说明。      奇美集团两年前主要涉足ABS等传统产业,从2006年开始才跨足消费性电子品牌,成立了CHIMEI品牌,进行全球化的推广。在问及进军跨足消费性电子品牌的原因时,郑良彬认为:“因为品牌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命脉,因此,奇美将自有品牌为奇美集团事业发展两大主轴之一,同时整合集团资源,全力支持自有品牌建设。而随着光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垂直整合光电产业体系,跨足消费电子产业就成为奇美集团的必然选择。” CHIMEI底气足 不怕竞争      目前,大陆市场的液晶电视众商集聚,各厂家对市场都虎视眈眈,CHIMEI要想在大陆市场杀出一条血路,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但郑良彬对CHIMEI的前景非常看好,“奇美集团旗下同时拥有面板厂以及终端产品,在彼此的发展上,可达到相辅相成的效应,透过CHIMEI终端产品的销售,可实时反映市场趋势,同步带动面板等上游技术的创新,创造出更能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至于跟同行企业的竞争,他更是乐观,“在竞争层面,由于CHIMEI品牌以自身的技术支持优势作为后盾,并规划缜密的品牌布局策略,无论是售价、销售渠道以及目标市场均与大陆本土品牌有所区隔差异,因此在销售的竞争上,CHIMEI并不担心。” CHIMEI凭四点优势立足大陆市场      对此,郑良彬还为CHIMEI立足大陆市场列了四点优势,“我们认为,CHIMEI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四点。第一是集团支持,CHIMEI拥有集团LCD完整上下游供应链支持、领先全球的面板技术支持,以及顶尖的液晶科技创新与设计能力。第二是奇美集团长达半世纪的历史与文化能量。经历50年的努力,现为华人百强企业之一,多年来,奇美致力对社会关怀与回馈社会,是个富有人文素养、艺术文化与创新科技的全球新兴品牌。第三是强大的全球品牌发展实力。CHIMEI品牌自2006年成立,短短两年就已经累积惊人的全球品牌发展潜力。如在台湾发展迅速,整体品牌心占率仅次于SONY;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获得一致好评,成为唯一成功打进欧洲市场的台湾品牌;在澳洲市场现也顺利抢占前三。同时目前CHIMEI全球渠道布局完善,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是优良的质量服务保证,CHIMEI品牌长久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旗下所有产品均具备“整机保修三年”的维修保证,让顾客能购买的安心。” 显示器和电视齐头并举 首重知名度与品牌形象      据了解,CHIMEI目前在大陆市场布局中,采取电视及显示器齐头并进的方式,将陆续推出六款液晶电视以及液晶显示器。这些产品目标消费者锁定在中高收入的人群,介于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的市场为区隔,主要为以索尼、三星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和本土一线品牌。       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压力下,CHIMEI将会提升上下游技术层次与品牌价值,同时保持稳定的定价,以提供中国市场质量优良、规格领先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      由于CHIMEI在大陆市场是新品牌,因此08年的工作首重品牌知名度与品牌形象的提升、奇美在大陆资源之整合强化、区域性渠道的深耕、优质售后服务的加强。在品牌策略上,初期将着重“专精”重于“做大”,追求“心占率”更重于“市占率”,以“液晶专家形象”来建立在大陆的品牌地位。深层整合奇美上下游供应链在大陆市场的能量。      在品牌推广上,CHIMEI将运用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宣传力度,例如平面媒体、电波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等规划系列广告,综合采用广告、公关、促销等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宣传效果。另外,也要同步进行深度的教育推广,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奇美产品的特性与优点。[!--empirenews.page--] 广色域是新品特色 主推32、42和52      “关于未来主流推广尺寸,我们将以52寸、42寸、32寸为主。” 郑良彬对CHIMEI未来的推广尺寸做了说明。      CHIMEI首批上市新品特色为广色域WCG(Wide Color Gamut)技术的应用,强调是130%自然色再生科技。目前市面上的液晶屏幕,标准虚拟色域NTSC 仅约在72% 左右,但CHIMEI液晶电视在广色域面板的搭载下,色彩显示能力达到一般LCD的130%,色彩表现更准确、深邃,影像层次感更佳,更自然逼真。      “未来,CHIMEI仍以广色域作为核心发展主轴。” 郑良彬继续为未来的发展定调,“这次先推出延伸应用至主打客厅的52寸及42寸TV与22寸Monitor,未来将会扩展应用至更多尺寸,显示器朝22寸以上、电视朝52寸以上的大尺寸宽屏幕发展。另外今后我们也计划推出具备120Hz显示技术的终端产品,此系列产品将有别于现在60Hz的画面反应速度表现,透过120Hz技术每秒可播放120格画面,动态画面更加精细且没有残影。”      最后,CHIMEI品牌事业群执行副总经理郑良彬认为,未来全球液晶趋势发展将呈现四个新特征:尺寸大型化:在液晶电视及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中,尺寸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仍相当明显。液晶电视方面,32寸的主流尺寸地位不变,但40寸以上将明显成为另一主流尺寸区块。液晶显示方面,原本17寸的主流尺寸地位受到压缩,19寸/19寸宽屏幕取而代之成为新主流,22寸以上宽屏幕比重也明显增加。中小尺寸新应用:包括数字相框、超低价笔记型计算机等新产品发表,均是以7寸为主流尺寸。未来这些新产品的市场规模仍有高度成长性,并且有更大尺寸的新机种推出。终端需求效应:配合终端产品的尺寸变化以及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面板厂产能互相填补的状态会更加明显,以往生产中小尺寸面板的3.5代以下产线逐渐减少,4.5代线至7代线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液晶市场位移:在笔记本及液晶显示器市场中,新兴市场的比重已达五成以上,重要性逐渐超过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在液晶电视市场中,发达国家仍有六成以上的比重,但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已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且未来成长空间惊人。

    半导体 LCD 液晶电视 液晶 BSP

  • 英特尔DT IGP芯片组3Q大缺货 引发MB厂大举调整产品规划

    【导读】英特尔DT IGP芯片组3Q大缺货 引发MB厂大举调整产品规划       备受PC市场关注的英特尔(Intel)新一代4系列芯片组登场前夕麻烦不断,继先前传出桌上型计算机(DT)芯片组P45出现「PCI-E x 16」与绘图卡兼容问题后,近日再度传出整合型芯片组(IGP)G45、G43第3季旺季确定陷入无货可交境况。主机板业者指出,由于芯片组良率过低,英特尔近日闪电决定将会把产能全数供给笔记型计算机(NB)芯片组,主机板业者几已确定没有DT IGP芯片组可买,面对即将旺季来临却一筹莫展。      据英特尔先前芯片组上市时程规划,在DT芯片组方面,预计6月将会推出主流级P45及G45外,并增列P43芯片组及入门级IGP芯片组G43,皆搭配全新南桥ICH10;NB芯片组部分,新一代Centrino 2(Montevina)NB平台芯片组也预定6月会推出主流及效能级GM47、GM45及PM45,第3季紧接着会有GS45及入门级GL40现身,全球PC业者皆相当期待英特尔新旧平台移转大计,将为第3季旺季带来显著成长动能。      但据主机板业者指出,2008年第3季将会出现旺季不旺市况,已确定英特尔预定6月就会现身的DT IGP芯片组G45、G43已无法顺利完成原先交货目标数量,拥有经济规模的一线大厂所拿到数量相当少,更遑论二线厂,至少须至8月才可望解决此一问题。      DT IGP芯片组将于第3季发生大缺货,主机板业者透露,缺货关键系因现阶段DT芯片组G45、G43及NB芯片组GM47、GM45绘图核心出现瑕疵,英特尔绘图团队仍无法解决,加上良率不如预期,面对牵动全球NB出货成长关键的新一代Centrino 2(Montevina)平台即将登场,两相权衡下,英特尔已决定将进行产能调配,所有资源全数移往NB芯片组,以GM45、GM47为主,而此举亦宣告第3季DT IGP芯片组供货将有限。      多家主机板业者在获悉此一消息后纷纷重新大幅调整第3季产品规划,而NB业如果Centrino 2平台供货出现问题,再加上英特尔为避免冲击传统NB产品,而限制Netbook 所采用的Atom处理器出货数量,第3季NB市场也将会出现新品Paper Launch,无货可卖市况,加上零组件成本高涨,后果堪忧。      主机板业者指出,确定第3季英特尔G45、G43无法交货后,目前将多数资源投入P45芯片组,希望能维持基本获利就好,如果近期华硕、技嘉再正式启动杀价大战,除将再令二线厂不支倒地外,大厂亦会两败俱伤。      另外,NB业者也抱怨,英特尔产品规划出状况,合作伙伴就大地震,英特尔自己力拱Netbook全新市场,但却因各大品牌PC厂下单量超乎预期,为避免冲击主流NB,因此决定减少出货,同时也祭出规格限制,Atom目前已确定面临缺货窘境,宏碁、华硕、戴尔(Dell)等多家业者所能取得数量皆远低于下单量。

    半导体 英特尔 芯片组 GP BSP

  • 显示产品市场液晶独大触摸屏恐成新宠

    【导读】显示产品市场液晶独大触摸屏恐成新宠       近年来,全球平板彩电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平板彩电的出货量及市值不断增长。据iSuppli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平板彩电出货量超过9000万台,市场价值达895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彩电市场的43%和79%。iSuppli预测,2008年全球平板彩电出货量将达1.14亿台,占彩电总体市场的55%。其中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将达1亿台,从而超过CRT(显像管)电视,成为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在未来5年中,全球平板彩电市场还将保持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2012年的总出货量将超过2亿台,市场价值达1300亿美元。 液晶面板占据市场主流      从产品市场看,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等离子显示器(PDP)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ELD)面板等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LCD面板市场,占FPD(平板显示器)市场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预测,2008年整个FPD市场的规模将达1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TFT-LCD面板的市场规模2008年将达到1039亿美元,相当于整个FPD市场规模的90%。      5月21-23日,“2008亚洲(广州)平板显示产业展览会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上百家显示产品整机企业和相关元器件配套厂商齐聚一堂,纷纷亮相最新产品和技术。创维、TCL、康佳、LGD、奇美等带着自己的优势产品在展会中闪亮登场。无一例外,液晶产品是各商家的主打产品。在各家展台内,难觅PDP踪影,RPTV(背投)的踪迹也只在康佳、创维的展台里能觅到一二。TCL参展人员表示,PDP的现在做的很少,公司主要集中精力在LCD上,虽然目前有LED研发动向,但仍只处于研发阶段。创维参展人员透露,目前他们PDP的产品只占总产品的5%左右,且集中在47寸以上大屏幕产品中,背投产品一直在做,但主要是面向教育等特殊市场。      其实,不仅仅在电视机市场,液晶电视占据绝对领袖地位,在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以及笔记本电脑市场均100%采用TFT-LCD面板,手机面板也有六成采用TFT-LCD,可以说,LCD屏在显示产品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热点纷呈 42寸成主推产品      圆偏振光、动态背光、硬屏、广色域、全高清、多功能融合等成为彩电等显示屏追逐的热点。TCL的自然光技术,采用圆偏振光和动态背光两项技术,在提升画质、视力保护、环保节能三个方面都有极大的革新,采用自然光技术的液晶电视比普通液晶电视节约能耗近50%。创维推出酷开电视,使得电视具备了电视以外的娱乐功能,可以进行连接上网、互动娱乐等活动。据创维展会工作人员介绍,酷开采用屏变科技,通过光感屏变将背光源亮度调至与周围环境亮度相适应的最佳值,可有效缓解亮度刺眼问题,同时能呈现精晰画质。奇美集团借展会之机发布了一系列CHIMEI品牌的液晶电视及显示器新品,正式揭开了奇美进入大陆市场的序幕。CHIMEI发布了6款全新系列的液晶电视及显示器,新品以130%广色域技术为亮点,旨在进入大陆高端液晶市场。LGD展出了具有3维立体显示功能的显示屏,无需佩带特殊眼镜就可享受3维立体动画带来的乐趣。同时展出了三重视角的显示器——FULL HD TRIPLE VIEW DISPLAY,分别处在显示屏的左侧面、右侧面、正对面,均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适合电梯口等公共场所FOCUS MEDIA的需求。硬屏技术是厂家推出的又一卖点,这种屏的突出特点是屏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用手指轻轻在上摁下去,不会出现明显的暗影,即没有软屏的“水波纹”现象,有利于屏幕保护。硬屏的主要代表厂商是LGD。       价格的持续下降是促进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以32寸为分水岭,32寸及以下产品的降价空间较小,但大尺寸液晶电视,由于技术的成熟等因素,价格将继续以较大幅度下降。32寸是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约占整体市场的1/3,但由于已经进入更新换代期,其增长将放缓。但40寸以上的大尺寸产品市场逐渐成熟,在厂商的强力推动下,价格大幅下调,出货量不断提升。40-42寸已经成为市场增速最高、出货量仅次于32寸的规格段。展会上,40-47寸产品是主角。TCL参展人员告诉笔者,今年市场增速最快的40和42寸产品,销量逐渐攀升。康佳参展人员同样表示,42寸产品是目前市场增长最快的产品。 触摸屏将成市场新宠      触摸屏大头企业吉锐触摸、深越光电等也纷纷亮相展会。吉锐触摸中国区经理方英明表示:“国内的触摸屏近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速。”深越光电的朱泓衍预测:“触摸屏的市场只会越来越热,可能在2-3年将有爆发性的发展。”而且,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热度不断提升,这两年有大量新兴企业加入到触摸屏的生产队伍。触摸屏的应用也是愈来愈广泛,从大家所熟知的手机、MP3、MP4、PMP到工业设备、特殊场所如机场、银行ATM机、火车站等地,逐渐推广到电视、电脑等显示屏上。创维推出一款新的背投产品,可用手直接在屏幕上进行软件操作,非常方便。LGD也推出一款52寸的多媒体触摸显示产品。伴随着电视产品的多媒体化进程,互动娱乐的需求逐渐明显,触摸屏的优势将逐渐被电视厂商认识和采纳。

    半导体 触摸屏 液晶电视 液晶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