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I剥离半导体业务

    【导读】OKI剥离半导体业务     日本冲电气OKI公司今天宣布将把旗下半导体业务剥离出去成为独立的OKI半导体公司。新公司将从2008年10月1日开始运作。OKI表示他们正在落实2007年10月提出的公司发展战略,努力提高盈利水平,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确保公司中期目标的完成。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出去可以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和灵活的管理结构,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新成立的 OKI半导体公司将继承OKI以往在存储半导体和Foundry业务上的优势。

    半导体 BSP FOUNDRY 电气

  • 日韩连出问题 我厂家切入NB电池市场

    【导读】日韩连出问题 我厂家切入NB电池市场        日前,深圳比克电池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公司(ATL)和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电芯厂家获悉,去年第四季度日韩系电池芯厂频出意外,造成笔记本电池市场出现了10%左右的空缺,华硕、戴尔、惠普等国际笔记本巨头纷纷前往中国内地寻找电池供应商。目前深圳比克电池、东莞新能源和比亚迪均已通过了这些国际笔记本大厂的初期认证,分别获得笔记本代工龙头企业广达、惠普、华硕和戴尔部分订单,成功撕开了日韩巨头在笔记本电池领域所设立的“马其诺”防线。          “尽管我们的成本优势有20%左右,但以LG和三星为代表的韩企的产量恢复得很快,他们正在设法阻击国内厂家的进入。”深圳比克电池总裁助理刘厚德说。          突破日韩防线          根据深圳比克电池公司网站资料显示,比克是中国首家进入笔记本电池领域的电池制造企业,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圆柱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去年比克电池已经与HP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公司至少50%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产能供应给惠普或惠普指定的电池封装厂商。          而比亚迪股份电池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今年2月已经通过了华硕的初步认证,正在给华硕供货,也开始与联想集团洽谈。此外,现在比亚迪每月都给广达供应10万组OLPC笔记本电池。          据了解,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在笔记本电池等高端锂电池制造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自动化生产方面。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采用的电池绝大部分是日本和韩国厂商制造的,而且全球前六位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采用的电池没有一颗是中国电池厂商制造。          “此前,索尼、三洋、松下和LG等国际巨头占据了笔记本电池90%的份额。”ATL和深圳比克电池的相关负责人都指出,其实日韩企业正在努力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笔记本电池这一领域。比如,公司从日本购买的扩产用的生产线设备,到货时间一拖再拖,总是最先满足自己本土企业的需求。          漫长的认证          不过,对于比亚迪、比克电池和ATL来说,更大的难题是得到戴尔、惠普、华硕等国际巨头的真正认可。          “国际笔记本巨头对供应商的认证,涉及到公司生产流程、管理、员工人权和原材料的供应商等各个层面。”ATL和深圳比克电池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巨头的认证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目前公司仅通过这些巨头的初期认证,还只是小批量供货,并没有真正成为这些巨头的供应商。          或许,比亚迪成为诺基亚手机供应商的历程可以说明成为国际巨头供应商的艰难。比亚迪在2003年就切入手机零部件行业,并以诺基亚手机电池供应商的身份去接触诺基亚,而比亚迪手机业务爆发性增长却在2005年和2006年,这说明诺基亚接纳比亚迪作为除电池以外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时间,足足花了两年。

    半导体 比亚迪 电池 笔记本电池 BSP

  • IBM演示3D堆叠内部水冷芯片

    【导读】IBM演示3D堆叠内部水冷芯片     IBM实验室和柏林弗劳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合作,日前向外界展示了一款采用3D堆叠技术,并在芯片内部实现直接水冷散热的原型芯片。该芯片使用3D堆叠技术,将原本水平排列的半导体电路一层一层的堆叠在芯片封装当中,可大大提高半导体芯片内的晶体管数量,同时可将信号在芯片内的传输距离缩短1000倍,芯片内部传输通道扩展100倍。      但这样的设计也有缺点,层层堆叠的电路也让发热量迅速提高。试验中的芯片功耗已经接近1000W,而在4平方厘米的面积上,这几乎是散热片导热效率的10倍。因此,科学家不得不思考更加高效的散热方式。      科学家Brunschwiler和他的团队想到了一种惊人的方式,在芯片内的每层电路之间,安排厚度仅有50微米的“水管”,让液体直接在芯片内 部流过,迅速带走热量。实验证实,这样的设计在4平方厘米的多层芯片中,散热效率可到每层180W/cm2,完全可以满足堆叠芯片的散热要求。为实现这一 设计,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薄膜焊接技术,可以让水管在电路层之间实现良好的散热接触,同时避免短路。      目前,该团队正在继续优化内部水冷芯片的设计,让它能够在更小的芯片空间内实现,同时适应更多的堆叠层数。

    半导体 IBM 芯片 3D堆叠 BSP

  • Wolfgang Ziebart博士辞去英飞凌首席执行官职务

    【导读】Wolfgang Ziebart博士辞去英飞凌首席执行官职务      Peter Bauer继任并启动IFX 10-Plus项目以提振业绩     由于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持有不同意见,从2008年6月1日起,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Wolfgang Ziebart博士将辞去公司职务,由管理委员会成员Peter Bauer继任首席执行官。此外,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已经决定启动IFX Plus-10项目,以提振公司业绩。在今天的会议上,监事会一致就此向主席Max Dietrich Kley投了信任票。     英飞凌监事会主席Max Dietrich Kley表示:“我们非常感谢Ziebart先生在职期间为英飞凌所做的努力和成绩。他是在4年前公司状况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的。在今天的会议上,监事会也对Ziebart先生所做的努力表示了赞赏。Peter Bauer继任首席执行官后,将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并依据IFX Plus-10项目需求来致力于执行和拓展一切必要的和已经启动的措施及项目。这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公司实力并加速战略调整。”     Ziebart 在任期间对英飞凌进行了重新战略定位,并将存储器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独立的奇梦达公司。奇梦达于2006年8月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在此期间,英飞凌核心业务的运营业绩获得了显著提升。去年,英飞凌凭借出众的业务增长再次位列十大半导体企业。      Peter Bauer指出:“英飞凌在各个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地位都是出类拔萃的。如果我们继续进一步集中资源、全面快速地执行各种举措,我们将有可能创造出繁荣的未来。在过去几年中,公司的发展方向已经大体上确定。但我们必须逐步快速地执行相关举措,如有必要还将进行拓展。我希望与英飞凌的优秀员工们一起为实现目标做出贡献。”     此外,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已经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启动IFX Plus-10项目。该项目的核心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 通过优化产品组合管理以提升利润率     - 通过大力削减生产成本以提升利润率     - 通过提高组织效率以提升利润率     IFX Plus-10项目的具体实施细则将于未来几周确定。     Peter Bauer于1986 年获得慕尼黑理工大学工程学学位,之后便开始了在西门子集团半导体部的职业生涯。Peter Bauer曾先后担任过开发工程师及汽车与工业集成电路部门营销职务,此后担任芯片卡和ID-System IC部门的总经理。1996年,Peter Bauer开始负责微计算机IC部门。1997 年至1999年,Peter Bauer还负责全球销售,并于1998年被任命为位于Cupertino的西门子微电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门子半导体部分拆后,Peter Bauer于1999年成为英飞凌董事。他是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事业部负责人并负责公司销售部门。

    半导体 英飞凌 GAN PETER BSP

  • 3G促成移动搜索的巨大价值

    【导读】3G促成移动搜索的巨大价值     在3G网络,移动搜索的位置搜索和视频搜索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美国移动营销协会CEO劳拉o默里特认为“对于全球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移动搜索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创造价值的机会”。  移动搜索引擎,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可以满足突发、紧急、特殊查询的需求,能够为用户尤其是商旅人士提供快速有用的搜索结果。3G网络的带宽超过300兆,是目前2G网络带宽的2倍,同时3G网络手机的屏幕大有改观,使移动搜索业务发展终端“瓶颈”问题得到解决。      UUCUN总裁张振栋先生在接受魅媒调研中心访问时表示:由于3G提供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技术的延展性,将带来无线搜索用户的高速增长。无线搜索广告及娱乐搜索、生活搜索、旅游搜索等与用户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垂直搜索应用都会是无线搜索的市场机会。广告用户的快速增长也必将带来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未来无线搜索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与此同时,运营商非开放的管制政策、手机上网资费过高以及用户从传统互联网转向无线互联网时操作习惯的改变,会成为是未来无线搜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3G时代下,移动搜索市场的巨大价值,似乎已经不用置疑。但如何把这个价值更好地实现,则需要整合其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因此,魅媒调研中心就移动搜索的产业链进行了分析:该产业链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移动搜索服务商、移动搜索内容提供商、移动搜索技术提供商、移动搜索渠道商和移动搜索应用机构(付费企业)以及移动搜索用户。而移动搜索用户是整个产业链的归属点,没有了用户这条产业链就失去了生命;移动搜索技术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是移动搜索服务商的支撑;移动搜索服务商是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只有移动搜索服务商提供了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才能留住用户;移动搜索渠道商在移动搜索的产业链中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与付费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移动通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起着“传输通道”的作用。      魅媒调研中心认为,要使移动搜索应用能在充满商机的3G网络中取得多方利益共赢,就必须对移动搜索产业连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互动推进,共同发展。

    半导体 无线 移动 3G BSP

  • 日本电子部件厂TDK计划在中国大裁员1.5万人

    【导读】日本电子部件厂TDK计划在中国大裁员1.5万人     TDK(电子变压器、电感器、半导体制造厂商)将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两个硬盘磁头生产基地进行裁员。两个基地拥有4万5000名员工,相当于该公司在中国聘用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到明年3月,公司将裁掉1.5万人。       日本著名电子部件厂商TDK正在中国进行裁员投资,2009年3月之前将裁减约1万5000人,相当于现有总员工数的近2成。印度和东欧的工资增长率也每年高达15~20%,住友电气工业将从2009年起陆续把面向欧洲市场的汽车部件生产基地由东欧转移到北非。日本企业被迫开始调整利用新兴市场国家的低廉劳动力来降低产品价格的战略。       由于我国城市年平均工资水平2007年比2006年增加了18.7%。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工资增长率由2004~2006年的14%左右加速增长。上海市的平均工资换算成日元,每年高达约52万日元。虽然平均工资水平仍低于日本,但如果以目前的速度持续增长下去,与日本的差距将迅速缩小。       TDK将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两个硬盘磁头生产基地进行裁员。两个基地拥有4万5000名员工,相当于该公司在中国聘用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裁员方式包括主动辞职和合同期满的自然减员以及向附近基地调配等,将通过上述方式裁减至3万人。中国今年开始实施促使企业长期聘用的《劳动合同法》。       TDK自去年起共投资300亿日元以上,用于在该基地节省人力。该公司采取的是培养由一人掌握多个工序的“多能工人”,裁员但不减生产规模的方针。日立制作所也计划在今年秋季以后陆续将面向日本市场的家用空调室外机由中国转移回日本的栃木事业所进行生产。(abc)  TDK介绍:      TDK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创立伊始,公司的名字是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这个名字的前身是东京工业大学电化学系。铁氧体的发明人,加藤与五郎博士和武井武博士,在该大学电化学系授课。1983年,该名字正式更名为如今的TDK株式会社,取的是原名称Tokyo(东京) Denki(电气) Kagaku(化学)的首字母。       1935 东京电气化学工业始建于东京都芝区田村町,从事铁氧体磁芯的商业生产。       1940 在秋田县平泽町建立平泽工厂。       1951 首次在平泽工厂生产陶瓷电容。       1953 “同步磁带”——发明磁性录音带。       1958 TDK的 Paramister——参考运算电路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赢得大奖。       1959 TDK在洛杉矶开设第一家海外办公室。 TDK股份在东京场外交易市场上市。       1960 在千叶县市川市设立八幡工厂。       1961 TDK股份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       1965 TDK在纽约建立当地分公司。       1966 开发“同步盒式带”。       1968 在台湾建立合资公司。       1969 在长野县佐久市建立千曲川工厂。       1970 在秋田县仁贺保町建立鸟海工厂。 在静冈县相良町建立静冈工厂。       1972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音带组装工厂。在德国杜赛尔多夫设立当地子公司。             1978 总部搬迁到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1-13-1。 开发VHS格式“Super Avilyn Video Cassettes”。 在千叶县成田市建立成田工厂。       1980 在美国乔治亚州建立录像带工厂。 销售使用非晶质材料的磁头。       1982 在大分县日田市建立三隈川工厂。 TDK股份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83 公司更名为TDK公司。 TDK成为第1届IAAF世界田径锦标赛(赫尔辛基)的主要赞助商。       1985 TDK在筑波世界博览会设立展厅。       1989 在马来西亚和卢森堡设立当地子公司。 收购Silicon Systems有限公司——一家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商。       1990 在市川市建成技术中心。       1991 在泰国设立当地子公司。       1992 在中国大连设立工厂。 销售采用有机着色胶片的可记录CD-R压缩光碟。 销售录音用的MD-XG迷你光碟。       1994 销售高密度录制MR磁头。 在中国厦门设立当地子公司。       1995 在匈牙利设立工厂。       1996 出让Silicon Systems有限公司。       1997 三隈川工厂获得ISO14001认证。 在菲律宾设立工厂,从事磁头的生产。       1998 马来西亚TDK工厂成为TDK第一个获得ISO14001认证的海外工厂。       1999 建立TDK Electronics Ireland Ltd.(TDK爱尔兰电子有限公司)——TDK的移动通讯高频元件和模块研究开发基地。   [!--empirenews.page--]     2000 收购Headway技术有限公司——一家美国磁头制造商。       2001 在中国苏州建立多层贴片电容生产销售公司。立TDK R&D Corporation (TDK研究和开发公司)——TDK在美国的研究开发基地。 在日本建立TDK市场营销株式会社。 TDK Recording Media Europe S.A.(TDK欧洲记录媒体公司),TDK集团第一个达到零排放的公司。       2002 引入外部董事和执行官制。 三隈川工厂成为TDK集团在日本国内的第一家达到零排放的生产基地。       2003 收购Innoveta Technologies——一家美国通讯设备电力开发商。 出让TDK Mediactive有限公司——一家美国分厂。       2004 TDK成为第一个加入Blu-ray Disc Founders的记录媒体制造商。 在日本的所有商业场所(38处)和主要的海外场所(4处)达到零排放。

    半导体 电子 TDK BSP 电气

  • 全球经济波动影响 半导体工厂08年开支缩减17%

    【导读】全球经济波动影响 半导体工厂08年开支缩减17%     根据SEMI的世界半导体工厂预测(World Fab Forecast)报告称,全球半导体工厂的2008年开支预计将被缩减17%。“由于全球经济的波动,很多公司推迟了工厂项目。”     另外,该报告指出,2008年第三季度,300毫米的产能有望超过200毫米的产能,而半导体市场将于2008年第四季度触底。随后,到2009年,该市场将出现反弹势头,增长幅度超过12%。     这样看来,2008年将是一个坏年头。根据SEMI的预测,位于东南亚和台湾的工厂,08年的开支分别将被削减40%和33%,而09年的开支分别增加50%和80%。SEMI还认为,“在美洲,工厂用于设备的开支将在未来两年持续下降,而在中国和欧洲/中东地区,该项开支将在两年内增加。日本和韩国地区,工厂支出将2008年的两位数的降幅变成2009年的一位数降幅。     2008年,工厂投资最大的三家公司是三星(Samsung),东芝-晟碟的合资公司(Toshiba-SanDisk venture)和英特尔(Intel)。2009年,瑞晶电子(Rexchip),台积电(TSMC),联电(UMC),茂德(Promos)和海力士(Hynix)也将投入到三星,闪存联盟和英特尔的阵营,增加对工厂的投资。

    半导体 半导体 英特尔 SEMI BSP

  • LSI、戴尔和希捷率先通过端对端6Gb/s SAS服务器互通性演示

    【导读】LSI、戴尔和希捷率先通过端对端6Gb/s SAS服务器互通性演示       LSI公司日前与戴尔(Dell)和希捷(Seagate)联合宣布,三家公司成功实现了6Gb/s的SAS I/O 吞吐量的互通性演示并验证了数据的完整性。该技术演示采用了 LSI 6Gb/s SAS片上RAID(ROC)控制器芯片和6Gb/s SAS高端口数扩展器芯片,实现了以全带宽执行I/O读写操作。此次端对端互通性演示大大推动了构建完整的SAS生态系统的进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      上述演示环境不仅验证了 RAID 功能,而且还展示了产品的高级互通性以及在标准 Windows Server® OS环境中的后向兼容性。      LSI 工程师利用戴尔提供的原型服务器,配合 LSI SAS2108 PCI Express® 2.0 6Gb/s SAS 片上 RAID 与 LSI SAS2x36 6Gb/s SAS 扩展器,以及希捷公司的6Gb/s与3Gb/s SAS和3Gb/s SATA硬盘驱动器成功完成了互通性验证演示。从该演示可以看出,在直接连接和通过扩展器连接的情况下,I/O吞吐量均能达到6Gb/s。读取/写入比较验证还证实了在数百万次I/O操作基础上数据的完整性。

    半导体 戴尔 希捷 LSI SAS

  • 英特尔和美光公布32Gb闪存芯片

    【导读】英特尔和美光公布32Gb闪存芯片     英特尔、美光公布32Gb闪存芯片             英特尔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公布了联合开发的34纳米、32Gb的NAND闪存芯片。这款芯片将催生廉价的大容量固态硬盘。      新款闪存芯片将利用300毫米晶圆片制造。英特尔的官员称,这也是当前最先进的闪存芯片制造工艺,它将为廉价的大容量固态硬盘的问世奠定基础。      英特尔和美光将于6月份交付样品,批量生产则需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据英特尔称,一个采用其新的NAND闪存设计的32Gb芯片能够存储2000张高分辨率照片或1000首MP3歌曲。      英特尔NAND产品集团的营销主管彼得(Pete Hanzen)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的产品中使用新款芯片,但没有披露详细资料。英特尔3月份证实了将于2008年年中推出1.8和2.5英寸固态硬盘的计划。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价格下滑,固态硬盘在企业中的普及将在未来数月内加速。尽管与传统硬盘相比有能耗和数据读写速度的优势,但固态硬盘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网易科技)

    半导体 英特尔 美光 闪存芯片 GB

  • 德州仪器预见2020年科技趋势,揭示未来热门应用

    【导读】德州仪器预见2020年科技趋势,揭示未来热门应用     德州仪器(TI)开发商大会(TI Developer Conference)于5月26日在中国正式展开了!本次大会依次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举办,在深圳的首场报告中,TI首席科学家方进(Gene Frantz)和与会者分享了2020年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阐述科技将如何改变未来生活,并展示了一系列极富创意和前瞻性的崭新思想,将大众带入2020年的未来科技世界。这是半导体科技界让人充满期望的一次盛宴!     方进指出,随着对视讯影像、车用电子、通讯设备、工业应用及医疗电子等相关应用的需求提升,全球DSP、微控制器和模拟元件的需求持续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到2020年,全球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将拥有突破300亿美元的市场商机,模拟市场则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绿色装置、机器人技术、医疗电子等相关应用,将成为2020年驱动市场成长的主要动力。关于半导体科技未来发展趋势,方进认为,到2020年,集成电路(IC)技术将发展到非常精细的程度,在许多方面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比如:     多核趋势及灵活的协处理器革命:并行处理带来半导体性能的疾速提升,未来IC产业通用性将变得极其重要,系统需要更多灵活可编程的DSP核,并增加优化的可编程的协处理器,以迎接未来创新应用所带来的高效严峻挑战。     低功耗节能时代到来:半导体器件功耗将达到每18个月缩减一半,这使得永续设施成为可能,某些情况下电池将被能源清除技术及能源存储单元所替代。     SiP技术普及:未来使用尖端的叠层裸片技术 (SiP) 进行集成将与嵌入式片上系统(SoC)一样普遍,SiP技术能够节省主板空间、减少组件数目,允许不同技术的包集成,大大简化开发时间和成本。     方进表示:“科学演进与技术创新将大大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将会从全方位体验的科技革命中受益无穷。”他更承诺,作为业界公认的科技创新者,TI致力于一系列尖端科技应用的研发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包括:     绿色装置:TI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与全球绿色工程相关产品的研发与投入,如替代能源、高效动力产品、优化的照明方案和永续设施等。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将大幅提升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人类生活的便捷化,TI在替代人类及肢体操作(如眼睛、腿臂、器官等)和人机交互直接接口方面进行探索,使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与日常生活。     医疗电子革命:人类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诉求,推动医疗电子革命。各种自动化的医疗设备及视频装置,使人们不必亲赴医院就诊。基于TI技术研发的各种医疗成像设备、超声设备、自动延伸的心脏除颤器等手持医疗设备及远端视频装置,为人类的健康与新的医疗科技革命推波助澜。     此次开发商大会邀请多家TI的合作伙伴,展示基于TI前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如无线自动读表机阅读/感应网络、Android平台上的OMAP/DaVinci解决方案等。这次大会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针强心剂,为中国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它展示了TI正不断致力于将创新的科技应用于各种领域,大大提升着用户体验,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

    半导体 医疗电子 BSP

  • 本土高清制式“CHDA”挑战“蓝光”

    【导读】本土高清制式“CHDA”挑战“蓝光”     蓝光BD阵营的国内对手——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CHDA)昨日炮轰蓝光BD阵营,对早前蓝光BD阵营声称的已授权TCL在内的11家中国企业蓝光BD技术的说法予以回应,称蓝光BD谈不上授权TCL蓝光BD技术。记者获悉,TCL获得的BD授权权利只包括产品规格和LOGO使用权,并没有涉及更多的权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蓝光BD虽然打败了HD DVD,但在国内市场还将面临CHDA阵营中国蓝光高清光盘(CBHD)产品的挑战。           TCL只获蓝光部分授权          蓝光BD协会董事长小塚雅之早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声称包括TCL在内的11家中国企业已获得蓝光格式的授权,但昨日蓝光HD DVD中 国联盟的发起者之一、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对媒体透露称,由于TCL是向全球销售其生产的碟机,所以在出口方面,只购买了蓝光BD的一个规格书在研究,但并未获得BD授权。          记者几经征询获悉,TCL事实上已获得了蓝光BD的部分授权,权利包括产品规格和LOGO的使用权,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陆刃波称,这些权利只是蓝光BD阵营中的一小部分。TCL相关人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TCL不少产品是销往欧洲和北美市场的,要在这部分市场销售BD产品,需要取得BD阵营的 授权。          CHDA欲阻击蓝光BD          昨日,新科、TCL、清华同方等DVD生产厂商作为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成员,展出了各家生产的中国蓝光高清DVD等最新高清视听产品。中国 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介绍,CBHD高清光盘以及CBHD播放机的出现使得我国在调制解码、音频解码、导航以及数字版权管理 方面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CBHD庞大产业链在中国即将全面启动。          据了解,国内企业生产CBHD产品,只需在原有的碟机生产线基础上稍作改造即可,不必像生产蓝光BD那样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专利费用也 远低于蓝光BD。但蓝光BD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的事实标准,而且蓝光BD协会在去年9月宣布已成立中国音视频编码评估特别工作组,若中国音视频标准AVS和 DRA通过其技术审查,将有望跻身蓝光BD格式专利,从而使中国碟机可享受部分专利互换,使蓝光BD的专利费降低。          陆刃波分析认为,本土企业目前通常都采取“一脚踩两脚”的方式,在国外市场与蓝光BD阵营合作,在国内则生产CBHD产品。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只能采取观望的态度。          在DVD时代,国内企业受困于“3C联盟”、“6C联盟”等诸多专利费,把大部分利润拱手相让。

    半导体 蓝光 TCL HD BSP

  • LSI、戴尔和希捷率先通过端对端6 Gb/s SAS服务器互通性演示

    【导读】LSI、戴尔和希捷率先通过端对端6 Gb/s SAS服务器互通性演示       LSI公司日前与戴尔(Dell)和希捷(Seagate)联合宣布,三家公司成功实现了6Gb/s的SAS I/O 吞吐量的互通性演示并验证了数据的完整性。该技术演示采用了 LSI 6Gb/s SAS片上RAID(ROC)控制器芯片和6Gb/s SAS高端口数扩展器芯片,实现了以全带宽执行I/O读写操作。此次端对端互通性演示大大推动了构建完整的SAS生态系统的进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      上述演示环境不仅验证了 RAID 功能,而且还展示了产品的高级互通性以及在标准 Windows Server® OS环境中的后向兼容性。      LSI 工程师利用戴尔提供的原型服务器,配合 LSI SAS2108 PCI Express® 2.0 6Gb/s SAS 片上 RAID 与 LSI SAS2x36 6Gb/s SAS 扩展器,以及希捷公司的6Gb/s与3Gb/s SAS和3Gb/s SATA硬盘驱动器成功完成了互通性验证演示。从该演示可以看出,在直接连接和通过扩展器连接的情况下,I/O吞吐量均能达到6Gb/s。读取/写入比较验证还证实了在数百万次I/O操作基础上数据的完整性。

    半导体 戴尔 希捷 LSI SAS

  • 海尔能成功并购GE家电业务并迅速壮大吗?

    【导读】海尔能成功并购GE家电业务并迅速壮大吗?     5月28日,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到访中国,证实GE的确在考虑出售家电业务。在伊梅尔特确认出售消息的同时,海尔集团一高管也确认,公司重组美国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已经有了明确的意向,并且在资金问题上有了初步解决方案,目前已经通国家开发银行进行了接触。与此同时,LG电子、三星电子也表示对并购GE家电业务很感兴趣。海尔为何并购GE家电业务?GE家电业务对海尔来说有何意义?它能否顺利完成并购?     中国企业欲重演“蛇吞象”并购之战   海尔并购GE好像在重演联想当年并购IBM的好戏,GE从实力和名气来说并不比IBM差,甚至要强于IBM。它在全球已经家喻户晓,目前是美国市值第二的大公司。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和经济放缓,GE家电分部现在面临困难,但伊梅尔声称出售GE是转型的需要,而不是经营困难。对于海尔的并购,业界称为是“蛇吞象”,因为海尔在实力、知名度方面都无法和EG相提并论,而GE开出的80亿美元的价码更是让海尔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对于选择出售,业界将其原因归于GE白电业务业绩的连续下滑。GE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在多个领域都保持着龙头地位。通用很多员工把它的成功归功于通用老板韦尔奇奉行的“数一数二原则”,这个原则的内涵是GE内部各个部门业务如果不能在行业内做到第一或第二,就应该卖掉。GE对其家电业务的要求也极高,虽然经过几番整合,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因此GE早就酝酿要出售家电业务。     前景虽好但海尔并购困难重重   与联想并购IBM类似,海尔并购GE最大的目的是想让GE品牌能够和自己的品牌形成互补。据了解,海尔凭借着最优的性价比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07年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排名第三。但它的品牌推广方面做得并不是特别出色,为了扭转海尔品牌的形象,海尔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例如在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建厂,制造高档电冰箱占领美国市场,以改变自有品牌的廉价形象。但是并未达到预期目的,海尔高端冰箱的销量十分有限。   所以海尔如果能成功并购GE家电,则可以实现低端和高端品牌的互补,并且海尔还可以吸收GE在管理、技术等经验,利用合并后的规模成本优势,扩大海尔在美国的影响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GE在美国白电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5%,如果加上海尔的10%,就能和惠而浦30%的市场占有率相抗衡,并且海尔的利润增长率还很强劲,有可能在数年之内赶超惠而浦。   但是海尔想要并购成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海尔香港上市的海尔电器目前市值只有23亿港币,离收购价相去甚远,而指望靠增发新股完成收购也不太切合实际。而且海尔面前还有LG电子这个强敌,LG在资金实力及在美国的品牌影响力要胜过海尔一筹。   所以,借助外力来进行收购是海尔的上策。海尔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对GE家电业务的收购,联合其他基金或投资者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对GE家电业务的控股权。或者海尔还可以模拟联想靠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力量来收购。看来海尔的选择还是很多的,虽然困难很大,但成功机会也很大。     海尔成就霸业还需过三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海尔收购战虽然困难很大但是还是有希望成功的。如果海尔并购成功,如何才能顺利地整合GE并在美国白电市场上成就霸业呢?海尔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关是人员重组问题,如何使通用员工完全融入海尔,如何调动积极性并有效的管理。   第二是如何利用GE家电的渠道和服务网络,渠道利用得好坏直接关系海尔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确保产品不与GE家电直接竞争,如何全面发挥渠道的力量向美国市场销售海尔的中低端产品。   第三是如何让GE品牌在中国打开一个渠道,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及利润。海尔如何利用GE的品牌优势和研发能力入主中国渠道?如何让GE利用海尔现有的渠道获得更多的中高端市场份额?如何海尔成功并购后能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海尔的品牌及赢利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并购?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家电企业的海外并购结果有喜有忧。TCL国际化成就了它世界最大CRT电视制造商的美名,但由于国际化步伐迈得太大,使得TCL陷入了连年亏损,超出许多人的预料。2005年10月,西门子将其手机业务以倒贴的形式“下嫁”明基,也曾被视为并购佳话。然而事隔一年,这段“倒贴”婚姻却难抵巨额亏损。明基花费了上亿欧元给中国的企业上了一堂国际化风险课程。   中国企业在收购海外企业时,如果盲目延续其旧有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重蹈覆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重要的是管好品牌资产,重整业务体系。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讲,选择收购这种快速成长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收购并不是能给所有的企业都能带来好的收益,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对品牌资产的管理。

    半导体 海尔 IBM GE BSP

  • 世健获ISO9001:2000和ANSI/ESD S20.20认证

    【导读】世健获ISO9001:2000和ANSI/ESD S20.20认证       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日前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与及ANSI/ESD S20.20静电防护控制管理体系认证。这标志着世健为原厂及客户提供的优秀服务已获得国际认可。      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郭发强表示:“世健一向致力为原厂及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实现了我司积极投入,不断精益求精的服务承诺。除此以外,我司的防静电设施及管理更获得ANSI/ESD S20.20认证,说明我司对电子元器件处理有严格的标准,进一步优化我们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      据悉,静电的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会对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做成损坏,静电电流能产生达10000V(10kV) 的电压并不罕见,更曾有超过30kV的记录。当人从坐椅起来如此简单的动作,已能产生达10kV的电压,所以在电子产品生产或处理的过程中对静电的防护尤为重要。由静电释电协会(ESDA)所颁布的静电防护控制管理体系ANSI/ESD S20.20,是对企业有关ESD的测量及防护、工作人员的陪训以及有关设施的认证。企业通过了该标准,即说明该企业能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地控制了静电的产生,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半导体 ESD ISO9001 ANSI BSP

  • Intersil公司情系灾区,与中国人民携手重建家园

    【导读】Intersil公司情系灾区,与中国人民携手重建家园     Intersil公司在第一时间号召、动员并组织全球员工向中国四川受灾人民募捐善款     全球高性能模拟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领导厂商Intersil公司今天宣布,Intersil公司及全球员工在第一时间向5月12日遭受地震灾害的中国四川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同时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震救灾,并尽快从地震灾害中恢复过来,还积极进行了善款募集。截至到今天,Intersil公司上下已通过红十字会及联合国儿童基金向灾区捐赠人民币260,000元,其向中国灾区人民献爱心的募捐活动还在进行。     中国四川省不幸发生的重大地震灾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Intersil公司总部及亚太区管理层在得知地震发生的伊始既非常关注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并即时决定向灾区人民捐款。在这期间,公司全球员工除了积极响应公司号召,自动自发的捐款外,Intersil也以公司的配比捐款方式捐助善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了爱心。     Intersil公司亚太区市场传讯经理Kelly Ang真诚表示:“作为一家一直热心于全球社会福利、区域建设、保护地球、推进科技等公益活动的厂商,我们将坚定地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一起,履行向中国承诺的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关注灾后重建工作,为当地人民提供长期资助,携起手来共渡难关。”     震灾无情人有情。Intersil公司所有员工将携手同心,向灾区的受难群众送上真心的祝福,企盼受灾地区能尽早重建,恢复往昔风采。

    半导体 半导体 高性能模拟 INTERSIL公司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