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新机Ascend P7传改用海思Kirin 910八核芯片

    华为两款疑似 HUAWEI Ascend P7 手机型号「P7-L05」、「P7-L00」日前分别获得中国工信部认证,更有部分规格资讯公布,其中包括支援 TD-LTE 上网功能,不过处理器方面并未透露。据中国网站太平洋电脑网指称,HUAWEI Ascend P7 最早曝光的处理器为海思 HiSilicon Kirin 910 四核晶片,但最新传出将内建采用 Cortex-A15 架构 Kirin 910, 1.8GHz 八核晶片,并且配备 ARM Mail-T628 GPU、双通道 DDR3 内存。外传 HUAWEI Ascend P7 为双面玻璃设计,拥有 5 寸 1080p Full HD 萤幕,搭载 800 万画素前置镜头、1,300 万画素主相机,以及 2,460mAh 容量电池,机身厚度仅有 5.9mm,预计将于 5 月 7 日在法国巴黎发表,届时可能还有另一款华为八核新机亦将发表。▲外传 HUAWEI Ascend P7 将采用双面玻璃设计,机身厚度仅有 5.9mm,并且搭载 HiSilicon Kirin 910, 1.8GHz 八核晶片。(图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华为 芯片 海思 CE

  • 仅5.9mm厚度 华为P7将采用海思八核CPU

    离5月7日华为在巴黎的发布会越来越近了,虽然华为仍然不肯表态是否在发布会上发布华为P7,但是看看各种各样的爆料,P7已经几近没有秘密了。包括采用双面玻璃设计,搭载八核Kirin 920处理器,超薄5.9毫米机身等。华为P7最开始曝光是搭载Kirin 910四核处理器,不过根据最新知情人士在微博上的爆料称,P7将采用1.8GHz主频的Kirin 920八核处理器,采用了Cortex A15架构,集成ARM-Mail-T628 GPU,拥有双通道DDR3内存。另外运行的是最新Android 4.4.2系统,增加了NFC功能,内置2700mAh电池。其余爆料与之前基本一致,包括5英寸1080p分辨率屏幕,采用第二代incell工艺。800万像素前置镜头和1300万像素主镜头,主摄像头采用索尼MX214传感器,感光面积为1/3.06英寸,此前Find 7也同样使用了这枚摄像头。华为P7会采用双面玻璃设计,而且机身厚度只有5.9mm,难得的是摄像头并没有突出,相信对不少喜欢超薄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华为已经确定在5月7日于巴黎举行发布会,那么P7就最有可能成为主角了,售价维持P6上市时的2688元,并有四种颜色选择。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CPU 微信 华为 海思

  • 中兴手机换玩法 “变形”虽易转型难

    “上任这3个月,我做的工作比别人6个月做的都多。”中兴终端CEO曾学忠在新品手机星星1号发布会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4月16日,一款承载着中兴互联网转型使命的手机星星1号在韩国首尔发布,中兴也正式推出其电商品牌“星星”系列。除了每年的CES和MWC,中兴似乎从未在国外市场如此大动静地发布过新品,而这已是中兴在今年4月推出的第三款手机。这或许也是曾学忠“吐槽”的一个直接原因。 半个月时间,中兴密集上市3款新品,这在手机圈里并不多见,星星1号更是与时下最火的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攀上了关系,这种在手机领域“抢头条”的节奏将中兴全年的产品战略暴露无遗。而从近几次新品发布会的亮点来看,曾学忠已经被包装成一个贴近互联网、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意见领袖,中兴手机也不断给自己贴上年轻化、亲和力的标签。种种迹象显示,中兴手机正在上演“变形记”。 三个转变 一切向“网”看齐 围绕互联网转型,中兴正经历着渠道、产品和品牌三个方面的转变。 上任以来,曾学忠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中兴终端事业部由上至下全体拥抱互联网,无论是其个人形象的颠覆还是产品的宣传推广,全面铺开;他还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整合中兴终端和已经独立运营得不错的努比亚品牌。围绕这两件事,中兴正经历着三个转变。 在渠道上,中兴今年将减少一半运营商定制机,转而加码电商渠道。据悉,中兴将联合天猫、京东等推出电商定制产品,并计划将运营商渠道销量占比回落至50%以内。另据了解,中兴还推出“微品会”APP,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平台试水直销,动员全部员工参与。 在产品上,中兴不玩低端,而是一边跟运营商推性价比,一边定位努比亚打高端。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叶卫民曾向媒体透露,今年将放弃599元以下低端、低利润市场。以近期发布的3款产品Grand SⅡ、红牛V5和星星1号来看,价格分别定位在千元、1500元、2000元以内3档价位。京东高级副总裁王笑松向记者介绍:“目前在线上市场,价格在2000元~3000元的产品销量有所下滑,3000元~5000元的产品销量下滑更快,而1000元以内产品销量占比最高,1000元~2000元价位段以国产品牌为主,国产品牌的崛起让消费者得到了更好的产品。”基于此,中兴在电商渠道主打性价比。就拿此前的Grand S来说,刚推出时定位高端旗舰,如今Grand SⅡ价格又回落至2000元以内,这或许也折射出中兴在高端市场仍难迈进的困窘,所以这个市场就先交给努比亚。 这也是第三个转变,中兴将整合终端业务和努比亚品牌。这个独立运营了1年多的品牌一开始就定位高端,加入JD Phone计划的“大牛”、“小牛”在线上市场取得了很好的销量,且凭借强大拍照功能独树一帜。曾学忠表示会继续支持努比亚对互联网的探索。毫无疑问,这些探索的成果也将增加中兴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 这一系列改变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销量。京东CMO蓝烨向记者介绍:“中兴最近陆续推出多款产品,在京东平台实现了连续、快速地提升。”而对于互联网转型,蓝烨认为:“互联网思维不光是一种理念或者方法论,未来还会起到重构企业价值链的作用。” 两个问题 转型并不容易 基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现状,中兴的转型之路恐怕并不平坦。 形式上的改变或许能很快实现,但“质”的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从B2B走向B2C,中兴还要在渠道和品牌上下更多工夫。 根据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2013年中兴手机在运营商渠道占比为86%,社会渠道占14%,线上占比约12%。GfK行业分析师宋争鸣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兴过于依赖运营商,大部分产品销售来自运营商捆绑市场。而运营商定制机采购价格普遍偏低,且1500元以下中低端产品占很大比重,直接导致中兴销量结构中大部分是低端及超低端机型,而这一市场利润低,且竞争激烈。”中兴通讯2013年财报显示,终端利润明显下降,这或许也是中兴加码电商渠道的重要因素。宋争鸣认为,中兴应当顺应“互联网思维”,从卖“产品”向卖“服务+体验”转型,开发线上渠道、盘活线下渠道,打造多元化产品和多元化利润模式。 在品牌上,中兴把自己形容为中规中矩的“大叔”,而这与时下智能手机深度用户的形象明显脱节。重新定位品牌是中兴近两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这在曾学忠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黑西服到红衬衣,从“曾总”到“Z教授”,曾学忠自己已经成功“变身”。在移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当下,似乎干什么都得跟“互联网思维”沾边,做手机尤甚。不过,仅仅是从传播模式、营销方式上进行改变或许并不够,品牌形象的变化才是最根本的。曾学忠也明确地说,国产品牌跟苹果、三星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华酷联小”都面临巨大考验,让老百姓改变对洋品牌的推崇很难。所以,中兴品牌如何扭转“大叔”形象才是互联网转型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中兴手机无论是在产品的定位、营销还是在宣传攻势上,都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但基于多年的品牌形象积累,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现状,中兴的转型之路恐怕并不平坦。套用一句眼下流行的网络语体:变形虽易,转型不易,且变且珍惜。 微观点 @斩凶:我觉得国内厂商真是有钱没地方花。去年的P6,今天的星星1号,本来就是做给中国人看的发布会,非要不计成本地跑到国外去开。华为是直接把成本转嫁给用户了,中兴这是要赔本赚吆喝么? @汇才文化招聘:中兴联合京东在韩国发布的新品星星1号, 真心觉得就是华为p6和索尼l39h的结合,看价格和外形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性能怎么样,喜欢外形的可以入手了! @光阴以南的天空:今天中兴在韩国发布的星星1号手机真的很漂亮,像我这样的外貌协会成员都深深被吸引,虽然我平时不喜欢棱角分明的手机。不过问题也来了,前后双玻璃,掉在地上怎么办? @26和28的那些事:之前一直负责华为电商的总裁徐昕泉闪电加盟了京东,而他来到新东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中兴,向华为复仇。有消息称,本次中兴发布的星星一号就是他主动牵头立项的。 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终端 微信 努比亚 中兴手机

  • 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战略将决胜未来

    中兴通讯在欧洲的第三个研发中心德国杜塞创新中心,成功进行了包括SDR在内的多项创新移动通讯技术及移动终端测试。2014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3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中兴通讯凭借2309件专利,位居全球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第二;此前,在2011年和2012年,中兴通讯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PCT专利申请第一。PCT申请量是全球公认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拼技术为“游戏规则”的通信业,知识产权的储备,正是通往全球化市场的“门票”。4月10日下午,在中兴通讯深圳总部,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法务官郭小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感到高兴,但名次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只是一个自然的发展结果。”“我们希望通过知识产权积累确保公司正常开展市场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中兴通讯专利战略的核心,显然不是数量和名次,也非一城一池的得失,是要从根本上超越对手,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全球化策略的“定海神针”数字的背后,是中兴通讯海外知识产权竞争力日益增加,进入全球通信市场领导者行列的实力。郭小明坦承,“中兴通讯公司近年PCT申请量保持增长,为公司国际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技术密集型的通信业,占据专利储备的制高点,实际上就获得了通往王者的台阶,拥有了伫立全球化浪潮中不倒的定海神针。“中兴通讯的发展,最早是在中国市场,从农村到城市,到国际市场,从欠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这个过程,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积累过程是与公司发展过程相匹配的。”郭小明说。2002年起,中兴通讯确立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策略,中兴的专利布局进入关键期。此后,中兴加速了国际专利申请的进程,数据显示,中兴PCT年度申请量排名从当时的52位跃升至38位,再升到23位,2010年开始到如今迅速飙升为全球“第二”和全球“第一”的更迭。知识产权成为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密钥。就像围棋占位,拥有和占有,事关通信企业生存和发展。郭小明告诉记者,中兴通讯的知识产权积累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中,中兴通讯也从看着别人跑,到跟着跑、并肩跑,如今进入领跑者行列。以1996年公司董事长侯为贵申请的第一件专利为开始,中兴通讯正式开启了知识产权储备之路。次年成立的法务部(当时叫法律工作室)代表了集团希望在知识产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知识产权防御阶段。在2009年以前,是中兴通讯知识产权工作的摸索前进阶段,特点在于,快速增强中国专利实力,及合理运用中国市场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平衡公司面临的全球知识产权风险。在此阶段工作主要侧重中国专利布局,实现了国内知识产权实力的原始积累。第二阶段是知识产权攻守兼备阶段。特点在于为了应对欧美市场区域高发的知识产权诉讼及谈判风险,避免对市场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冲击。在此阶段强化全球专利、欧美专利布局,及全球知识产权竞争和风控能力提升。2009至2013年,中兴通讯在全球及欧美专利部署进入快车道,2013年公司成为首家进入欧洲专利申请前十的中国企业。第三阶段是知识产权开放式竞争阶段。这个阶段的策略代表着中兴通讯知识产权策略在2014年以后的走向。特点在于通过知识产权实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纵连横,求同存异开展合作及差异化竞争,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及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及运营价值的提升。经过这3个阶段,中兴通讯国内外专利资产储备超过5.2万件,已经授权的国内外专利近1.6万件,成为全球通讯产业主要专利持有者之一,所持有专利包括众多覆盖国际通讯技术标准的基本专利,在LTE领域,占据了全球13%的基本专利。与此同时,中兴通讯面对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正发生微妙的变化。当人们对之前爱立信与中兴通讯达成的专利和解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刚刚过去的3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做出终审裁定,美国闪点专利经营公司诉中兴通讯专利侵权败诉。短短3个月内,中兴通讯连续赢得三起被称为“最严厉贸易限制措施”的美国337调查终裁胜诉。之前的统计是,2012年已结束的337调查案件中,中国企业的败诉率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26%。说起完胜的内在原因,郭小明说,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业界领先的从采购到市场的全流程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机制与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的顺利开发、上市和销售。同时,在经历美国337调查、多家大型NPE及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后,中兴通讯已熟谙国际竞争尤其是IPR竞争规则,能够灵活充分地在规则限度内,以知识产权法律武器抵御各种风险。含金量在哪里据了解,中兴通讯研发投入长期占营收的10%,近3年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专利申请方面每年耗资数亿。“知识产权战略是公司的核心战略,知识产权资产是公司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的地位也决定了公司所处的地位”。郭小明解释,从技术领域来看,在中兴通讯1万多项PCT专利申请中,LTE/4G、云计算及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为主的新技术领域占比超过六成;从覆盖地域来看,目前中兴通讯国际专利申请累计近13000多件,重点分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及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从专利质量来看,中兴通讯PCT申请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在LTE/4G、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为主的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中,部署了包括基本专利、核心专利在内的数千件专利。正因为这样,在系统产品领域,中兴通讯已经成为4G时代的领跑者,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获得140多个LTE/EPC商用合同,同时也是全球LTE产品增速最快的厂家,2013年LTE新增市场份额接近20%。在终端产品领域,2013年中兴手机发货量全球排名第五,其中智能手机发货达到4200万支,排名从2012年全球第九上升到第六。在北美,2013年中兴智慧手机市场排名位居第四。在中国,中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居第五。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多年来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注重全球化的布局息息相关。从数量上看,根据WIPO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PCT申请量为21516件,中兴通讯2013年PCT申请量为2309件,中兴通讯的申请量已经接近中国PCT总申请量的11%。数量和水平,最直接地代表了强有力的行业话语权。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沈剑锋解释,标准化将私有的专利变成了公用的必要专利、基础专利,造成产品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都不能够独善其身。“大批量的交叉授权成为了这个行业较量实力、稳定格局的重要方式。”[!--empirenews.page--]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后更为激烈的专利和标准之争,为提高国际持续发展能力,中兴通讯早就制定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策略,走出一条扎实的轨迹。从早期的GOTA数字集群系统标准的全球成功商用及其带来的许可收益,中兴通讯目前是3GPP SAE/LTE相关标准的主要起草者,在全球30多个标准组织中居于领导地位,是全球70多个标准组织的成员。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共有300名技术专家从事LTE及其演进标准的关键技术研究,向3GPP提交约11000多项提案,SAE/LTE相关提案6800多篇,其中有2100多项与SAE/LTE相关的提案被采纳,向3GPP核心小组贡献3572篇标准技术规范草案与修改提案,703篇核心提案被采纳。牵头或参与了大多数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迈入4G标准基本专利实力的“第一阵营”,中兴通讯已成为TD—LTE标准制定的“领跑者”。支撑机制是什么正如董事长侯为贵所说,“巨额的研发投入,是中兴通讯超越国际通信巨头的基础。”中兴通讯创立以来,一直把创新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每年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均保持在销售收入10%左右,现有研发人员约2.6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37.5%,并在中国、美国、瑞典及法国等地设立了18个研发中心。不管是在开拓期还是收获期,即便是在2012年中兴通讯因业务调整,遭遇前所未有的利润大幅下滑时,也从未放弃或减少过对研发的投入。经过近30年的积累,目前中兴通讯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继2012年建设完成“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后,中兴通讯规划建设深蓝实验室,负责蓝海项目拓展及前瞻性技术研究。继续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共同建设联合创新中心,以便更好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体验,获取市场成功。在中兴通讯集团内部,在研发部门实现市场为导向的全流程嵌入,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成功应用,市场为导向的研发及考核机制相辅相成。这套机制令各产品经营部从市场的角度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研发计划,并对产品选择和开发进行评估;令公司技术预研部门对来自客户定制的需求、竞争产品新出现的功能和竞争方案新提供的业务等进行专利布局策划;令市场分析和客户需求分析贯穿于产品的规划、立项、开发全过程。一种追求高价值专利、杜绝垃圾专利的商战思维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兴的血液之中。与此同时,集团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奖励办法》,成立规模上亿的内部创投基金,将十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作为员工更高层次的创新平台,在内部培养起创新的内生动力。郭小明介绍,2014年,中兴通讯确立“创新突破与集约化”的核心经营思路,将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技术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实现盈利模式突破,同时通过创新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效益。《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1日 13 版)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微信 4G LTE

  • 2014天津滨海IC产业领袖峰会在滨海新区举行

    日前,2014天津滨海IC产业领袖峰会在滨海新区举行,被誉为国家工业粮食的集成电路产业(简称IC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是与会嘉宾共同关注的焦点。记者在会上了解到,IC产业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去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达2300多亿美元,超过石油和大宗商品,是第一大进口商品。未来几年,该产业具备弯道处超车,成为最具“钱景”产业的新机会。但尽管自2012年以来,新区在该产业方面的增速一直排在全国首位,但产业规模基数依然较小。那么,未来几年,新区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还需几步走?打造领军企业“2013年,我们产生了两个产值超过100亿的企业,一个是华为的海思,另一个就是新涌现出来的展讯。在集成电路产业中涌现出百亿企业,这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荣誉理事长王芹生表示,但我们前十家企业的总和也没有赶上国际上集成电路一家的产值,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发展空间,我们还有很多的路程要走。目前,新区已聚集了展讯通讯、唯捷创芯、中芯国际、飞思卡尔等大批知名企业,涵盖了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制造装备和材料的产业链条。作为领军企业的展讯已经落户新区,2013年,该企业实现了30亿元的产值,已经成为IC产业的领头羊。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天津的IC产业还处于落后地位,未来对领军企业的培养和引进,任重而道远。对此,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表示,要培育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就要围绕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按照上下游配套的方式进行系统布局,以项目群方式支持协同发展。破解人才荒“一个普通的技术工程师需要4年的经验,一个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师的成熟期应该是8年,而一个射频工程师则需要10年以上的积累。”唯捷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孙亦军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智力密集产业,没有人才,企业就无法生存。论坛上,王芹生建议,天津要在教育上做出改革,她举例说,天津大学有车辆工程的电子专业,天大应该引入集成电路设计的课程,让人才从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与专业融合。记者也了解到,新区正在鼓励本市一所高校设立计算生物学专业,把计算和IT、BT结合起来设计专业,而未来,新区所有重点发展的产业都要考虑在市内大学设置相应的专业,而设置个别课程的院校也将获得新区政府的资助。在成熟人才引进方面,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桂华介绍,新区每年将组织评选集成电路设计“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专业人才”,对当选人,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和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

    半导体 集成电路设计 工程师 集成电路产业 IC产业

  • 慧眼看2030年 联发科看准50亿中产阶级大商机

    今(2014)年在海南岛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蔡明介在《4G:布局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论坛上直接点出,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50亿人口将启动一波新商机!此话一出,也为两岸科技业点燃新希望。蔡明介在接受本报专访亦强调,对台湾科技产业的未来并不悲观。蔡明介指出,从未来经济发展预测观察,全球中产阶级的总人口数,将自2009年的18亿人一路成长,预估到2030年时,总数将高达50亿人口!这段中产阶级人口快速成长的期间,全球区域性经济版图亦产生结构性改变,同时,也因为变化而产生商机。蔡明介进一步指出,除了全球整体中产阶级人口总数成长外,区域经济的变化,也改变人口结构性分布比例,预料未来20年新兴国家会比开发国家发展来得快。他指出,2009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分布,36%来自欧洲、28%来自美国,亚洲人口占28%、非洲占8%。但是,这几年美国的次级房贷、欧债等金融风暴后,全球经济版图的发展有了变化,也牵动各区域中产阶级人口在全球分布比重。预期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的人口总数达50亿人口时,亚洲中产阶级将快速成长,占比将提升至66%,其次是才是原来位居第一的欧洲,不过占比将大幅降低至14%、美国则缩小至13%,至于非洲相较之下,其占比也将缩减至7%。回归到联发科主要的移动式终端市场,中产阶级人口快速成长阶段,移动终端的技术也持续往前走,牵动的不只是晶片从2G演进到3G,还包括显示萤幕、触控面板等技术的演进,预料未来,仍将持续产生新的技术,包括演进至4G、甚至是5G、云端带动的物联网应用…等。蔡明介强调,对于台湾科技业的前景并不悲观。他认为,以智慧型手机市场来看,确实是成长力道在减缓。不过,就一个产品市场的年成长率,从过去每年50%、60%的高成长率,逐步向下减缓至40%,30%,甚至是20%,对产业而言还是非常营养的!其次,过去30年,台湾科技业绝大多数是依赖Wintel所带动的PC产业,而成长动能虽已经走弱,但是很多科技企业均会找到自己新的方向,基本上,只要能走到今日的科技上市公司,都还是有站起来的机会。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Intel 联发科 微信 4G

  • 联想S8正式发布:京东独家销售 28日上市

    新浪手机讯 4月21日下午消息,联想移动业务集团(MBG)宣布与京东达成年度战略合作,京东将独家销售联想八核新机S8,22日开始预约,28日开放购买。其中标准版售788元,加持版售988元。今天下午,在北京联想移动业务集团(以下简称MBG)望京园区,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MBG中国业务部总经理张晖宣布与京东达成年度战略合作,双方将从品合作开发、营销、互联网推广、售后物流、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合作。比如在4月14日,京东就启动了S8尝鲜团活动。作为联想手机电商平台的重要品,S8仅通过京东商城开卖,其中加持版S8于4月22日开启预约,4月28日开放购买。联想S8总共有两个版本:标准版与加持版,两者均搭载了1.4GHz联发科MT6592M八核处理器、5.3英寸720P屏幕、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加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配置。两者的区别在于标准版使用的是1GB内存加8GB存储空间的配置,而加持版使用的是2GB内存加16GB存储空间。在售价上,两个版本也不一样,配置稍低的标准版售价788元,配置略高的加持版售价988元。此次联想还发布了一款移动电源,名为“Athena”,4月28日京东开启预约,5月6日正式开卖,并未公布售价。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内存 联想 微信 GB

  • 晨星攻印度市场 HD STB单芯片顺利量产

    联发科(2454)旗下晨星半导体与印度卫星广播(DTH; Direct to Home)公司Videocon d2h合作,共同推出使用晨星单晶片的MPEG-4 DVB-S2卫星广播机上盒,并成功开始量产。Videocon d2h新一代的机上盒配置有晨星的最新技术,不但能及时处理HD高画质频道并带给用户更优质的影音内容,最重要的是能协助业者有效降低系统维护成本。Videocon d2h是印度市场成长速度最快的卫星广播公司,提供27个HD高画质频道、1个3D频道以及21个音乐频道。Videocon d2h是卫星广播公司中第一个提供客户卫星广播RF遥控器的业者。除了提供所有的流行电视频道外,Videocon d2h平台也提供许多新功能及双向互动服务,进而提供客户一种美妙的视觉体验,包括12 个子母画面、d2h剧院、最新气象、多种市场行情等晨星表示,Videocon d2h在逾12亿人口的印度市场迅速崛起并提供27个HD高画质频道,其最新一代的高端机上盒,除了传统机上盒的一般功能外,更增添了PVR录影功能,让用户能够随心所欲的录影与播放。另外也提供用户许多新功能,包括定时或锁定特定节目录影、同一时段的全系列影集录影、录影内容的标签段落及跳选段落功能、节目画面暂停定格、倒退与快转功能等。晨星董事长梁公伟指出,Videocon d2h能在极短的时间就达到一千万的收视用户数,,未来希望能凭藉着晨星的机上盒平台技术,协助Videocon d2h在印度市场的拓展,再创一个新的里程碑。

    半导体 ST HD VIDEO 芯片

  • 蔡明介谈大陆同行 是竞争也是机会

    联发科技完成合并晨星之后,市值持续向上突破,今年4月已冲破7,000亿元大关,稳居台湾IC设计龙头宝座。面对外界忧心中国大陆政府以十年一兆人民币的投资规模,重点扶植当地IC设计业可能威胁联发科技,对此,蔡明介除了看到竞争,也看到两岸互补之处。蔡明介说,面对大陆市场的变化,得要重新思考并调整自己的定位,因此正强化联发科技的在地化布局。蔡明介表示,「重新定位」是面对不可掌握之事实,所能进行的经营策略调整,以IC设计业而言,若在台湾发展遇到瓶颈,而市场机会在大陆,那何不将企业重新定位,甚至盼政府能开放大陆资金可以参与投资。从全球化的角度,资金与市场持开放态度,仍然是基本原则,这样更可以创造新的机会。他以联发科技目前可掌握的状况为例,由于看好未来大陆汽车市场,因此在合肥设立车用IC设计公司杰发,未来车用IC将进行在地化发展。主要是市场在哪里?将公司设立于当地,更可以洞察客户潜在需求(Customer Insight)部分,以提供客户更适当的服务,这和从台湾出差去服务客户是不一样。蔡明介进一步说明,以联发科技在大陆转投资的人机介面IC设计公司汇顶为例,产品规划从触控IC将一路延伸强化其用户界面、用户体验的能力,着眼的就是未来大陆物联网的商机,而汇顶在地化发展,除了客户服务之外,目前也已计划在当地股票上市。蔡明介强调,联发科技一向秉持着上市是一个过程、并非最终目的,因此对汇顶的上市计划是存在的事实,但没有硬性的时间表。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联发科技 微信 IC设计业

  • 笔电、平板带动Q1大尺寸面板出货量

    台厂大尺寸面板最近6季出货表(DIGITIMES提供)根据DIGITIMES Research调查,2014年第1季台厂大尺寸(9寸及以上) TFT LCD面板出货量为6,221万片,虽较2013年第4季减少3.2%,但较2013年第1季增加。此为2013年连续4季出货量较前一年度衰退后,首次季出货量年成长率转为正值,其主要关键在于台厂于NB面板及大尺寸平板电脑用面板表现较佳。NB面板方面,因友达把一条5代线转为主攻NB面板,加上南韩厂商减少NB面板出货、扩大平板电脑用面板出货策略,使得台厂于NB应用出货量在淡季得以维持微幅成长。DIGITIMES Research统计,台厂在四大主要应用电视、监视器、NB以及平板电脑用途的大尺寸TFT LCD面板出货量方面,分别较2013年第4季减少2.9%、9.3%、增加0.6%及增加2.2%,若与2013年第1季相比,NB用面板及大尺寸平板电脑用面板年成长率均达2成以上,表现较佳。第1季全球主要品牌苹果(App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平板电脑及相关面板出货较2013年第4季大幅减少,台厂因非大型品牌平板电脑用面板的主要供应者,影响反而较小;加上韩厂减少NB面板出货,使得台厂于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占有率向上攀升。

    半导体 平板电脑 平板 DIGI TIMES

  • 英特尔IT战略大揭露

    英特尔日前发表一年一度的IT年度绩效报告,揭露英特尔资讯部门发展策略的转变,英特尔资讯部日本暨北亚区协理邱天意表示,目前英特尔IT正从服务提供者开始迈向商业价值创造者的角色,希望利用IT技术来加速业务成长,IT不再只有提供硬体设备或网路等服务,也必须创造商业价值,甚至要带领企业转型。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邱天意表示,英特尔还制定了一套IT长期战略来领导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将会积极投资SMAC,也就是社交(Social)、行动(Mobile)、Analytics(分析)、Cloud(云端)等4项科技。IT要善用混合云来带动企业革新在云端科技的发展上,邱天意表示,IT要善用云端来带动企业革新,尤其要利用混合云来优化成本,英特尔也正从成熟的私有云架构,朝向混合云发展。他认为,IT必须要善用其专长和业务部门合作,从资安、成本、投资等各种角度,将云端服务介绍给企业的业务部门。目前英特尔在IaaS、PaaS、SaaS应用上均有进展。邱天意解释,英特尔从2010年就开始导入伺服器虚拟化,到2012年,伺服器虚拟化比例达75%,2013年仍持续成长达到80%,等于在IaaS应用也达到成熟阶段。而在PaaS服务部分,可供英特尔全球一万多名开发人员使用,使开发人员最快能在一天内将其想法上线。在2013年,英特尔也导入了软体定义网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目前英特尔88%的新服务能在1小时内完成部署,并有94%的新服务利用云端部署,仅6%仍依赖传统安装实体伺服器的部署方式。导入更多云端服务之后,2013年英特尔资料中心的数量也减少到64座,较前年减少了4座,不过,资料中心的储存能力则是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56 Petabyte,2013年增加至72 Petabyte。利用巨量资料提高企业商业价值英特尔IT也运用大资料分析来创造商业价值。邱天意说,英特尔导入了Hadoop运算平台,和MPP(平行大量处理)平台,再搭配预测分析引擎来分析大资料,以优化业务销售业绩、缩短晶片开发时间或降低晶片开发成本。邱天意以业务部为例,以前业务部用手工做出的列表,来判断哪家企业是较有希望的客户,而现在,大资料分析技术能列出最有可能的潜在客户前10名,来建议业务部应该要卖什么产品和卖的时间点等。邱天意说,藉由分析大资料,英特尔IT就创造7,900万美元的商业价值。过半数的行动装置采BYOD英特尔全球员工近10万人,邱天意表示,有8成以上的员工一人一台笔电,将近半数使用平板电脑和智慧型手机等行动装置辅助PC,完成每日的工作。三年来,英特尔员工使用行动装置的数量大幅增加,从2011年的29,000台,到了2013年时,英特尔内部共有43,000台行动装置,包括了平板电脑和智慧型手机。因为英特尔开放BYOD员工自带设备政策,其中有超过半数的行动装置是员工自己的装置。在这些行动装置中,有大约20,000台Ultrabook,其中有70%支援触控功能,所有笔电也都启用了硬碟加密。另外在行动应用发展上,英特尔内部使用的行动App,在2013年时有57个,是2011年25个App的两倍多。这些App包罗万象,邱天意表示,有可以查询公司产品规格的App、预约会议室的App,也有让员工预约飞机航班的App。另外,英特尔也有虚拟助理(Virtual Assistant)App,员工可使用虚拟助理App来查看会议、联系对象等。邱天意补充,虚拟助理App已有好几万人使用。英特尔也用IT来协助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员工,进行协同合作,这是SMAC战略中的社交策略。例如,英特尔设置了专家搜寻网站Expert Finder,可供英特尔员工在企业内部寻找专家,以增加英特尔员工间的互动和协作。另外,英特尔还在每一间会议室内安装了感测器,来判断会议室的声音、动作,或是光线,来判断哪些被预约的会议室其实并未使用,可供员工找到能和其他员工一起讨论的工作空间。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英特尔 微信 APP

  • 《财经》:英特尔寄望“中国梦”

    智能手机高速发展这五年成就了高通,下一个五年将是各种智能互联设备快速进阶的时代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批发商场——桑达市场位于深圳华强(000062,股吧)北,这里聚集了900余商户,从事低端平板电脑的批发兼零售。这里的平板电脑多为白牌(一些小厂商生产的没有牌子的产品),蓝魔和原道是其中较为知名的平板厂商。一家批发商告诉《财经》(博客,微博)记者,在这里,每天大约可以卖出100台左右的平板电脑,年尾和年头的时候,一周可以出货一两千台。如果据此推算,仅仅这个商场,每天就可以卖出9万台平板电脑(900个商户一户100台)。这样的卖场,深圳还有不少。按照Gartner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深圳卖出了1亿台左右的白牌平板电脑,超过苹果iPad的7000万台。英特尔看上了这个市场。英特尔新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宣布,2014年,英特尔将卖出4000万台英特尔芯的平板电脑。这个数字是其2013年出货量的4倍。按照规划,增量的一部分将从深圳产生,另一部分则借力于联想、华硕、Acer等第二梯队品牌商。英特尔实际在做“中国梦”。有英特尔内部人士透露,为达目的,英特尔计划将70%的资源投入到平板电脑市场,以建造出全方位的生态圈。科再奇亦在峰会上明确表态:“我们已经错过了平板电脑的第一轮爆发时机,我们不会错过第二轮。”补贴超10亿美元由于拒绝平板电脑,英特尔市值于2012年首次被高通公司超过,后者由移动起家,主导了ARM架构的芯片市场。目前,高通牢牢把控了超过40%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英特尔若想在智能手机领域扳回颜面,并非易事。去年4月份,英特尔进行了高层调整,詹睿妮和科再奇分别出任公司总裁和CEO。接手之时,英特尔因错失第一轮移动价值链的卡位机会而备受质疑。经过一年的战略梳理,科再奇将英特尔移动战略的重点放至平板电脑,以避免与高通在智能手机领域展开直接竞争。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位履新者颇有好感。一位英特尔工程师告诉《财经》记者,英特尔曾在一些关键的发展节点上因为犹豫而失去先机,需要科再奇这样坚定和敏锐的掌舵者。有人打趣,科再奇的本名为Brian Krzanich,这个中文名的寓意为在中国市场“再一次创造奇迹”。科再奇希望走一条不一样的移动互联网圈地路径:第一步通过建立平板电脑生态圈,在平板市场形成绝对份额;第二步巩固智能手机、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市场,最终实现各种移动设备的互联。英特尔此前在移动战略上,一度希望以Windows和Android双系统运作的方式突围,但这一策略遭到谷歌反对,大型品牌厂商最终没有选择双系统之路,仅有少数白牌厂商将之作为卖点。科再奇的策略吸纳了该教训,一方面,本轮平板电脑战略聚焦于更加主流的安卓平板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强势的补贴政策,快速搭建平板电脑生态圈。去年11月份,英特尔在财务分析师会议上暗示,若运用了英特尔最新移动芯片Bay Trail的平板电脑比采用ARM架构的平板电脑的制造成本高,那么英特尔将为品牌制造商补贴高出的成本,甚至可为Bay Trail平板电脑的设计成本买单。有消息称,英特尔今年的补贴总额,或将超过10亿美元。英特尔目前提供的Bay Trail-T和Bay Trail-M移动芯片售价略高于20美元,但部分大型品牌商拿到的报价不到10美元。有接近平板厂商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一些厂商在得到补贴之后,处理器成本几乎等同于免费。在补贴政策下,主流平板厂商开始转换阵营。上述人士称,今年华硕和Acer平板将全面转向英特尔方案,联想也将在英特尔方案上大力倾斜。谷歌将于7月发布的下一代Nexus平板亦计划使用英特尔方案。联想、华硕、Acer等平板厂商对英特尔完成4000万台出货量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仅华硕平板出货量就超过了 1100万台,联想为600多万台。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财经》记者表示,“华硕、Acer、联想、Google显然是英特尔的底气。”他认为,英特尔完成4000万台的年度目标并不难。根据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平板电脑市场呈现哑铃布局,哑铃的一端是苹果、三星,另一端是低端大陆白牌市场主流,中间市场(联想、华硕、Acer等)低迷。若抓住中间市场之后,再抓住白牌市场,那么英特尔即可形成直接面对苹果、三星(ARM芯片阵营)的规模竞争优势。目前,哑铃的另一端白牌电脑市场亦被英特尔纳入补贴体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开始与德普特、蓝魔数码、汉普电子、天智伟业、台电科技等多家平板电脑配件及相关厂商展开密切合作,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平板电脑。除了补贴,英特尔更为这些白牌厂商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创业指导。与这些平板厂商的合作机制是全方位的。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市场经理崔敏者告诉《财经》记者,英特尔除了介入这些平板厂商所有的生产环节,提供补贴,还会帮助这些小伙伴一起塑造品牌、构建粉丝群体、互动平台等。英特尔中国区产业链营销总监洪力告诉《财经》记者,完全以低价打拼市场的前店后厂模式,并非英特尔要招安的对象,英特尔希望能够合作的厂商,是那些“一直以来做得还不错,开始自己设计,有品牌诉求,追求更健康、更长远发展的大陆平板厂商”。贴身服务白牌厂商英特尔对平板电脑市场正在孤注一掷。一位英特尔技术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出于投资者利益考虑,在传统PC端业务,英特尔内部只希望“维持稳定,或小有增长”,英特尔上下的主要精力,则将放在移动端的业务条线开发上。英特尔在内部架构上整体向移动战略迁移,最为显著的是团队变化。以往英特尔都是从公司内部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但现在英特尔负责移动业务的高管来自英飞凌,而移动业务的主要工程师也从外部选拔,来源渠道包括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在移动领域耕耘多年的企业。科再奇还迅速组建了英特尔中国区产业链营销部门,该部门的服务对象为深圳平板厂商合作伙伴,主要职责是整合中国的产业链和客户需求、服务、产品设计等。此前,这些平板厂商对于和英特尔的合作普遍有三个担心:第一是兼容性问题,能不能跟安卓匹配,因为英特尔一直是跟Windows匹配的;第二是它能不能放下身段来全力支持实力悬殊的平板厂商;第三是价格能不能达到预期。[!--empirenews.page--]在实际的运转中,英特尔中国区产业链营销部门在英特尔和平板厂商之间起到了一个关键的枢纽作用:一方面,可随时按需调配英特尔内部技术和服务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技术和销售人员长期驻扎在平板厂商,为其提供全面的技术、供应链采购和销售渠道的支持。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平板电脑厂商的顾虑。“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把我们整个公司的产品都压在英特尔平台上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他们技术和销售人员那里得到很大支持。”深圳平板厂商汉普电子总经理王驰江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基本上每个礼拜都飞深圳,到周末才坐飞机各自回到上海或者北京,到了周一又飞过来了。”这种贴身指导服务架构的优势在于大大缩短了合作和产品开发的进度。王驰江透露,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汉普平板开发周期已经可以缩短到三个月以内。按照台电科技总裁孙武源的说法,台电曾与高通、三星等芯片厂商有接触,“但他们程序开放工具较少,底层开放力度较小,一个产品需要八个月甚至十几个月才能做出来”。由于这些平板电脑厂商规模较小,组织架构亦不甚成熟,英特尔对其的支持包括了供应链采购、物料上的指导、财务信用额度等细节,甚至陪着平板厂商去谈新客户。除此之外,还会帮助这些伙伴一起塑造品牌、构建粉丝群体、互动平台等。今年,英特尔将在深圳设立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并设立总额1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透露,这个创新中心领域将延伸到平板电脑之外,将把产品概念与商业运作关联起来,涵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智能设备创新。短期内,该创新中心就可为本地的OEM、ODM和软件开发者提供获取英特尔技术平台和开发支持的便利,包括了交钥匙解决方案、开发工具、供应链采购、质量管理和客户支持等。“他们成功了,英特尔才能成功。”科再奇强调,此举可以构建一个以英特尔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翻过高通这座山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展讯和博通分别占据蜂窝基带芯片市场收益的前五名。其中高通以64%的收益份额主导市场,联发科和英特尔分别以12%和8%的份额紧随其后。从这一数据来看,全世界三分之二的3G和4G手机里都安装了高通的芯片。近年来,为了尽可能扩大市场份额,高通甚至弯腰向低端市场攫取市场份额。“这是一个要么盛宴,要么饥荒的市场。”一位国产芯片厂商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高通的一家独大,令其他移动芯片厂商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另辟蹊径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移动互联网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波动剧烈的市场,芯片设备厂商要比其他厂商看得更早五年,一旦选错方向,不仅巨大的投入将付之东流,也将彻底错失市场时机。过去两年中,德州仪器、意法爱立信、展讯等一批芯片厂商均因市场判断错误等诸多复杂因素,在移动芯片市场一蹶不振。英特尔在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同样很难打开局面,选择从平板电脑再出发,或可突围。短期内,英特尔几无超越高通的机会。但平板市场的主要芯片玩家为瑞芯微、全志、晶晨、炬力、展讯等国内厂商,这些厂商在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专利布局上,均与英特尔存在差距。英特尔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财经》记者,英特尔内部认为,英特尔确实迟到了,但还有机会,“CEO负责领路,我们负责赶路”。在过去一年中,英特尔密集发布了面向PC市场的最新芯片,面向智能手机市场的移动芯片以及面向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的微型芯片。现在,真正带给英特尔挑战和机会的关键在于,移动互联网浪潮之下,给所有能够联网的东西装上芯片,不仅仅是英特尔的目标,亦是所有芯片巨头的目标所在。压力和风险在于,高通也正准备把一切都连接到移动互联网上。除了智能手机,高通将下一个增长通道锁定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领域。面向未来,这家总部位于圣迭戈的科技巨头正在将其每年5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中相当可观的比例用于创造它所谓的“数字第六感”。高通公司的愿景就是“万物互联”,手机可以成为数字第六感和放在口袋里的遥控器,从而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连接。鉴于芯片市场的高度风险性,并非所有玩家都有实力部署这盘大棋。高通始终是挡在英特尔面前的一座山。综合来看,有分析人士预测,英特尔至少有机会与中国国产阵营平分未来的移动处理器市场。英特尔亦有可能在后期超越联发科,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芯片厂商,并进一步在市场份额上接近高通。在全球总量高达16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物联网芯片领域,英特尔到目前为止拿下了其中5%的业务量。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贺尔友透露,在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领域,今年希望取得5%的增长。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和普及这五年成就了高通,下一个五年将是各种智能互联设备快速进阶的时代。从大环境来看,移动芯片市场已经出现趋势性、转折性的变化,英特尔会不会在新一轮洗牌中脱颖而出? 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英特尔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移动芯片

  • 蔡明介:联发科进入品牌营销时代

    联发科2002~2014年市值与市场重要地位一览蔡明介谈话重点联发科技在今年2月1日与全球电视晶片龙头厂晨星完成合并,跻身全球第三大IC设计公司,其快速成长的动作不仅于此,在同一个月,联发科于全球行动通讯大展(MWC)宣布新的企业品牌形象,周三(23日)更将在北京盛大举行全新品牌发表会。步入MediaTek 3.0时代联发科技从一个过去强调降低成本、技术导向的零组件企业,进而更上一层楼,成为具有品牌价值的国际企业,正式进入另一个新的境界,科技业界称为MediaTek 3.0时代来临!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过去已有多次成功Paradigm shift(典范移转)经验,如今,他再一次带领联发科技踏上企业品牌经营之路,在进入MediaTek 3.0时代之初,本报独家专访蔡明介,畅谈他的品牌心路历程。以下为采访纪要:问:在联发科技总部已看到全新的企业品牌Slogan「EVERYDAY GENIUS」,这象征新的联发科技时代来临吗?这个Slogan的内涵是什么?是否中文化吗?诉求满足人们科技需求答:此次推动品牌行销,必须从企业的演进过程发展来看,今年联发科迈入第17个年头,一开始我们确实是从着重技术扎根出发,随着客户市场的转变及扩张,我们的客户结构也从以PC、光碟机转变为如电视、行动式装置等消费性电子为主。联发科技一向是最重视客户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发展随着客户结构的改变进入另一个阶段。就我们现在的条件来看,是经营企业品牌的时候到了。「EVERYDAY GENIUS」,这简单一句话,表达的是联发科技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精神-「运用高度技术整合能力,提升及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科技需求」。至于中文化,我也亲自参与定调,即是近日才出炉的-「创造无限可能」。问:为何有跨入品牌行销的想法?答:大约2年前,我们为了补足在新技术上的准备,合并瑞典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Cores)技术领导厂商Coresonic AB,这家公司当时的执行长Johan Lodenius,就是我们现在的行销长,当时和他谈过去在这一类Marketing(行销)经验时,也正好符合我们想要做的一些改变,所以运用他的行销专长,我们开始执行下一波的改变创新计划。我要特别提一下,联发科技从创业初期以技术整合为核心的策略出发,后来新增手机晶片公板设计时,是进阶到商业模式创新,去年再度领先同业推出真8核达到技术创新之举,今年才正式启动企业品牌经营。其实,每一次的创新改变都是花了时间去经营布局的,不是突然的决定。以去年成功推出8核心的技术创新为例,也是早已进行2至3年的技术准备,才能让产品达到创新与差异化。问:现在联发科已具备哪些条件足以经营企业品牌呢?产品广度够、且全球化答:关键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产品广度够,二是市场已达到全球化。从产品广度来看,我们有光储存、DVD晶片,电视晶片,手机晶片,平板晶片,和各种各样的Connectivity(无线及宽频等网通晶片)。再从这些产品的终端市场来看,我们的市场不只在中国大陆,甚至已遍及到许多新兴国家包括印度、中东、非洲及东南亚。事实上,我们的光储存、电视等晶片早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已销售多年。整体来看,我们的晶片在全球的覆盖率很高,所以现在是「时机成熟」,应该做的就是要去做。问:联发科技期望透过企业品牌传达什么?目标对象是谁?B2B,信赖感最重要答:我们做的是B2B、不是B2C,所以我们不会像一般消费性产品厂商,为了行销而花大钱强打广告。B2C的行销是须不断对消费者洗脑,重点是要获得like(被喜欢)。而B2B的行销对象,主要是终端产品的制造商,所以联发科技经过这样的品牌行销经营过程,会获得的是来自制造商的「信赖感」,我们期望客户相信,用联发科技的产品,除了品质及性能技术很好,他们销售到终端市场能够获利,可长期经营。另一方面,我们销售手机晶片很重要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夥伴关系,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要经营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营运商的长期合作关系,现在展开企业品牌行销任务,也将在欧洲、美国等电信营运商展开行销工作。问:会期待企业品牌在行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答:当我们思考行销这项改变时,我们发现,过去我们被定位主要市场在亚太地区,所以为了可以深化全球布局,我们的目标客户也不只是新兴国家,还包括国际的一线客户,所以希望经过适当的行销,可以让我们的下游客户,甚至是更终端的客户,加深对我们的认识,让他们相信MediaTek提供的产品性能很好,技术水平高。我们相信,经营企业品牌的价值认知,对我们的全球化布局会很有帮助。问:联发科技进行企业品牌行销是期待能获得像苹果、三星这一类的客户吗?答:我们希望的是全世界所有的客户,当然这也是目标。问:行销预算如何拿捏?答:B2B的行销不见得是要花大钱的,在预算费用上,研发还是我们最大的费用。我们是做科技产品的,在对客户经营品牌行销的同时,仍然要不忘基本功。基本功就是提供的产品性能很好、广度够、提供客户可以time to market的服务,而且要一直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所以,联发科技在品牌行销花钱,是为了让我们已具备的基本功的价值极大化,当然,为了维持基本功的实力,联发科技真正花较大笔的钱还是在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开发与投入上。

    半导体 晶片 联发科 联发科技 MEDIATEK

  • 微软打品牌 方向对了

    收购企业后将其改名,或许是一家企业需要在激烈转型时期展现创新精神与宣示新主权的老把戏,但微软若果真把旗下诺基亚装置与服务部门改名为微软行动公司(Microsoft Mobile),恐怕有其必要,也是正确的方向。微软多年来因远落后于市场的行动策略惨遭批评与重创,花费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装置与服务部门的一大用意,是要买下诺基亚在行动市场的品牌实力,但策略要成功,这部门终得和直接与微软的品牌有本质上的连结,更名为微软行动公司即是正确之举。品牌领导市场。这句话在业界广为流传,微软的盘算是要提醒各业务部门及通路伙伴,也要准备在产品上好好加强自己的品牌。多年来,通路合作伙伴习惯不张扬,被供应商的品牌光芒掩饰,但这种策略让许多通路伙伴处于不利位置。这些通路伙伴忽略或降低自家品牌的重要性,有利于供应商的品牌,却减少自身专业与服务质量的价值。新形态服务领域中,企业客户会把服务的价值与提供服务的公司进行连结。(综合外电)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诺基亚 微软 微信

  • 宸鸿获利 Q3冲Q4跳

    三星与联想的平板计算机订单回流至F-TPK宸鸿(3673),支撑该公司第2季业绩,加上苹果iWatch可望于9月发表,将提升TPK第3季获利,第4季在iPad启动全贴合趋势下,带动TPK营收与获利全面爆发。TPK将在今(22)日举行法说会,供应链人士透露,由于大陆对手出货给联想与三星的平板计算机触控面板质量出现问题,导致TPK最近接到不少来自三星与联想的转单,支撑该公司第2季业绩。去年以来,TPK受到大陆主要对手低价抢单的冲击,导致营收与获利受到冲击,但是大陆低价触控产品良率偏低,加上出货之后,质量出现问题,使得触控业界质量最好、良率最高的TPK,再度受到国际大厂青睐,订单逐步回流。另外,iWatch将在9月与iPhone 6同步上市,目前正紧锣密鼓展开良率提升作业,由于TPK与乐金显示器(LGD)分别独家供应iWatch的触控与AMOLED面板,加上是新产品,毛利与价格都高,可望从第3季开始提升TPK的获利。NPD DisplaySearch分析师谢忠利表示,iWatch采用TPK的纳米银(SNW)触控,预估市价约349美元,是高单价产品,今年备货数量约1,000万支,预期明年出货量将远大于今年。TPK昨天股价涨0.5元、收223元。展望第4季与2015年,谢忠利认为,iPad的全贴合一定是趋势,快则今年,最慢明年一定会改采全贴合,因为Google的低价平板计算机,都是全贴合,iPad是高价平板,卖的比对手贵很多,质量却比对手差,因此,不采全贴合是不行的。他指出,由于全贴合,TPK必须购买平板计算机用的LCD面板,并把触控面板与LCD面板贴合之后,一起出货,TPK除了认列触控面板的营收,还将认列LCD面板的营收,将大幅带动营收成长。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台,想阅读更多老杳文章,请订阅老杳吧微信,资讯内容:手机、集成电路、面板、专利、老杳独家视点及手机概念股相关业务进展等;微信平台使用帮助发送“help”。关注办法:微信关注‘集微网’、‘jiweinet’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半导体 平板 计算机 微信 WATCH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