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布斯昔日邮件曝光:对谷歌发动“圣战”

    2010年,苹果时任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给苹果公司的前100位高管发送了电子邮件。在此邮件件中,乔布斯主要阐述了他给苹果2011年度制定的一些工作目标。令人震惊的是,在乔布斯列举的这份工作目标清单的顶端赫然显示的是:“对谷歌发起‘圣战’。”由于苹果近期起诉三星软件侵权官司的影响,乔布斯的上述邮件得以公开。一些媒体为了挖掘与苹果和三星专利之争官司相关的证据,从而公开了乔布斯当年发送给公司高管的上述电子邮件。众所周知,苹果一直秘密行事,但由于该公司涉及了多起官司,因而媒界也能够逐渐挖掘到苹果公司相关的诸多幕后内容,特别是苹果高管对该公司参与行业竞争等事宜真实想法。乔布斯在当年电子邮件中称,苹果公司“正面临长期因循守旧的险境”,而“谷歌和微软则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前行。”除此之外,乔布斯还提及了苹果公司云技术相关的事务。2011年10月,苹果推出了iCloud服务,这是一项由苹果研发的可供苹果所有设备使用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可以让用户将他们持有的所有苹果设备进行无线协作。事实上,到2010年时,行业发展势头已经非常明显,即Android即将会主导整个移动操作系统领域,而苹果也因为长期固守通过iTune来组织一切的战略而面临被摧毁的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之下,iCloud虽然问题重重,但却可以将各种苹果设备很好的协同起来,这对当时的苹果而言,无疑是一种新鲜的动力。另外,乔布斯的上述电子邮件之所以被公开,主要还是因为三星想向法庭证明,苹果是在攻击谷歌,而不是三星,这样三星也就不应当为可能的软件专利侵权承担责任。

    半导体 乔布斯 三星 电子 苹果公司

  • 【揭秘】HTC One M8的台前幕后:绝不妥协

    3月25日下午,被誉为全球移动通信界最有权势的女人——HTC董事长王雪红,亲自到伦敦为自己的“新生宝贝”HTC One M8手机发布站台。紧接着,她又马不停蹄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彻夜畅谈合作,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她一早就起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多小时的“拷问”,然后当她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不仅毫无倦意,而且精神极佳。这是因为,M8发布后12小时内,在Twitter和Facebook上,都是排名第一的热点话题,并且当天在美国运营商Verizon网站上,就实现了7.8万部的预售。与国内网站预约大约10%的转化率不同(即10个人预约最终1个人真正购买),美国的网上预售是刷卡交全款的,也就是说,M8发布的当天仅Verizon就卖了7.8万部。这进一步说明,在美国这一级别的高端发达国家市场,HTC的品牌号召力非常强。而国内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为了抢夺M8的独家网上销售权,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接着,王雪红这个外柔内刚的女人和温文尔雅的HTC全球销售总裁张嘉临,一起仔细为记者分析了HTC One M8发布的台前幕后。 创新绝不妥协“绝不妥协”,是王雪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多提及的字眼。当有记者问及HTC对创新的态度时,王雪红当即表态:“HTC在创新上绝不妥协。”“有些分析师说,过去HTC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有削减。在这里我要说,HTC从来没有减少这一块投入。”张嘉临补充说。比如HTC生产了全球第一款4G手机,第一部Android手机,甚至连第一部3G、GPRS手机都是由HTC生产的。此次发布的M8其一大亮点就是全金属外壳,就是除屏幕外的90%的机身外壳都是金属材料。目前全球顶级三大手机品牌中,其中两家在做纤薄的高质量金属外壳,HTC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HTC One M8还有什么最大的变化,就是它的拍照功能进一步差异化,在原来的摄像头基础上加入了辅助的景深摄像头,实现了一种类光场相机功能。这种先拍照、后对焦的光场相机功能,据说是乔布斯他老人家一直想在苹果手机上实现的夙愿,如今被HTC抢先一步实现了。另外为了保证用户的体验,HTC在成本上也不会妥协。比如对于外界质疑很多的M8后置400万像素的UltraPixel像头。王雪红特地提到, 在成像的问题上,一种方式是追求像素的多少,另一种方式则是我们在意的感光度。手机这部24小时握在手上的“相机”,当我们拍照的过程中,当我们面对熟睡的小孩、桌底下的小猫,即不能使用闪光灯的环境下,感光度则变得非常重要。HTC的超像素技术(UltraPixel,即提高单颗像素感光面积)就是为此而生——相反看看业界对像素的追逐则相对容易得多。因为市面上有太多的解决方案,花钱买回来就是了。但我们认为这不能提升用户的体验。王雪红特地提及,HTC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关注M8参数表的业内人士相信已经发现,M8配备的处理器是高通骁龙801 4核2.3GHz的处理器,而中国上市的M8的处理器将是高通骁龙801 4核2.5 GHz。 12

    半导体 金属 相机 HTC MDASH

  • 迷你版三星GALAXY S5配置曝光 4.5寸屏幕

    三星为旗舰机型推出衍生版本已形成传统,在去年推出GALAXY S4 Zoom和S4 Mini之后,今年的三星GALAXY S5也同样会有系列机型陆续问世。日前,在网络上泄露主攻拍照的GALAXY S5 Zoom的相关规格之后,三星资讯网站SamMobile又首次为我们披露了GALAXY S5 Mini的配置信息。   4.5英寸触控屏根据三星资讯网站SamMobile从内部人士得到的信息显示,三星GALAXY S5 Mini将是GALAXY S5的迷你兼缩水版本,至于手机型号则为SM-G800。而在具体的配置方面,三星为该机配备了4.5英寸Super AMOLED触控屏,但所支持的分辨率由过去GALAXY S4 Mini的qHD规格提升至720p,这样无疑会有更好的显示效果。不过,该机仅配有1.5GB RAM的内存容量,拥有16GB ROM的存储空间,支持存储卡扩展。同样采用了双镜头配置,拥有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和200万像素前置镜头,搭载的是Android 4.4 KitKat操作系统。   或支持防水功能三星GALAXY S5 Mini还会配备2100毫安时电池,并拥有红外接口。只是SamMobile的消息源虽然表示该机会装载高通骁龙处理器,但并未披露具体的型号,预计使用骁龙400处理器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该机可能也会具备IP67级别防水防尘特性,至于会否搭载指纹扫描仪则未可知。目前尚不清楚三星GALAXY S5 Mini的定价和发售时间,但根据以往三星旗舰迷你版本会稍晚一到两个月问世的做法,所以预计该机在今年六月份推出的可能性较大。GALAXY S5韩国销量不如S4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韩国媒体Yonhap News的报道称,目前三星GALAXY S5在韩国市场每日销量约7000部左右,因此按这个速度预计在五个月左右便能达到100万部销量。不过,三星GALAXY S4去年在韩国市场每日销量为8000部,而GALAXY S4 LTE-A则为1万部,相比之下最新的GALAXY S5的表现似乎要逊色一些。不过,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三星GALAXY S5的如此表现其实要好于去年的GALAXY S4,因为目前韩国三大运营商中,只有SK电信可以无限制销售GALAXY S5,而且韩国政府法规所限也不允许提供补贴。而在此前,韩国运营商为了逃避当地政府惩罚,已经提前开卖三星GALAXY S5,至于手机售价则为866800韩元,约合人民币5086元左右。

    半导体 NI 三星GALAXY MOBILE SAM

  • 中兴扔“价格炸弹”GrandSII 为4G手机圈地

    昨天,中兴通讯发布了旗舰级4G手机GrandSII,这款顶配手机的售价却只有1699元,让外界大跌眼镜。中兴通讯终端CEO曾学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超低价格旨在“跑马圈地”。手机行业分析师成博表示,从GrandSII的硬件成本加上营销、渠道上的投入,1699元的价格对于厂商来说几乎无利可图,只有在出货量达到相当大的量级时才能保证获得利润。成博认为,中兴利用超高性价比给其他想进入4G市场的国内厂商竖立起了一个门槛,配置不如它价格还更高的产品,想进入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加困难。中兴通讯终端CEO曾学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短期内中兴手机的价格不会向上冲更高的价位段。”不过他同时也坦承,中兴此次制定的“白菜价”,也存在着跑马圈地的目的,“我们也希望借此抢占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 中兴 4G手机 AN

  • 微软Build大会更新WP 8.1 发布语音功能Cortnana

    Joe Belfiore 展示Cortnana网易科技讯 美国时间4月2日消息,微软Build2014大会今日在美国旧金山Moscone中心开幕,在大会伊始,微软便宣布Windows Phone升级到8.1,并且在新的Windows Phone8.1平台上,发布了语音助手功能Cortnana。Build2014今日正式开幕,这也是微软新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以来首次参加微软开发者大会,之前外界一致认为微软会在本届Build大会上对Windows进行更新。Windows Phone 8.1针对消费者推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加了代号为Cortana的个人数字助理,基于语音功能的Cortana可帮用户查询手机备忘、回答问题等。Windows 8.1 Update 1在发布之前就已经数次泄露,并且已经有不少用户安装了之前的泄露版本,总体反响偏向正面。据消息人士称,微软也将在大会上透露有关下一代的Windows 9系统的一点消息,该系统代号“Threshold”,可能会在2015年春季推出。Build Conference大会是微软每年一次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它取代了微软专业开发者大会PDC。微软旨在通过该大会向软件和硬件开发者提供更多指导意见,以便这些开发者能够为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生产更多的应用。

    半导体 Windows 微软 UI AN

  • 诺基亚推搭载Win8.1系统Lumia 930 5吋屏6月上市

    Lumia 930网易科技讯 美国时间4月2日消息,在微软Build2014大会上,诺基亚发布了最新的搭载Windows Phone 8.1系统的Lumia手机,高端定位的Lumia 930,以及低端价位的Lumia 630与Lumia 635。诺基亚CEO埃洛普在微软Build2014上正式发布了最新的Lumia手机,三款手机均搭载了最新的Windows Phone 8.1系统。其中,Lumia930具有5英寸1080P显示屏,并有无线充电功能。诺基亚Lumia 930对其图像及视频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据埃洛普介绍,Lumia 930将于6月上市,欧洲首发,但并未透露价格。

    半导体 诺基亚 WIN8 LUMIA

  • Exar:注重电源技术创新 看重中国市场

    讯:随着电源管理市场产值跃升,除线性产品与非独立式DC-DC切换稳压器各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外,可编程电源管理产品前景更是不容小觑。消息得知,目前已有超过一百家以上的x86及ARM架构的伺服器、基地台、影像监控及家庭闸道业者看好可编程电源IC低成本、高整合度的优势,将其大量导入产品设计中。在2014慕尼黑电子展期间,Exar公司中国北区区域经理高宣接受了编辑的采访, 他阐述了自己对电源行业的看法,并介绍了Exar公司战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高经理表示,在可编程电源和传统模拟电源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Exar将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推出新的技术,继续保持在电源行业的竞争优势,同时推动工业、通信电源方面的发展。Exar中国北区区域经理 高宣以下是访谈实录:OFweek:今年一月贵公司宣布推出重拳产品进军电源模块市场,发布了两款多路输出、同步降压的可编程电源模块XRP9710 和XRP9711,这是贵公司加大电源模块市场的开始,还是对这个市场的加强?在此之前贵公司的主打产品是工业嵌入式、通信产业、模拟和混合信号IC产品,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节点推出这样的两款产品?是否是看重这个市场才推出这两款产品?高宣:Exar这两款产品是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新产品,发布后有许多的客户对此产品感兴趣,赢得广大客户青睐。此产品是一个完全可配置的系统电源,可以同时提供两个全集成通道和两个控制器输出的电源模块。同时其体积较小,两款芯片属于紧凑型12×12×2.75mm封装,在业界也是处于领先的技术地位。产品内部的可配置、放电时序以及电源管理等一些功能都集成在芯片内,可为客户带来灵活便捷的使用体验。其简化的外围电路,简单到只需要两个滤波电容即可。 123

    半导体 电源模块 电源技术 可编程电源 EXAR

  • 运营商基站建设难或成上海智慧城市的瓶颈

    运营商的基站建设难,恐怕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上海市民对通信服务的投诉中,很大部分都是“没有手机信号”,这在各类投诉中排名一直居高不下。强烈投诉“没有手机信号”的背后,则反映出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基站建设难。在业界看来,基站建设难的最大障碍主要源于居民害怕基站有辐射而强烈要求拆除基站所致,而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居民手机信号差,更是成为制约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的大难题。基站到底“建”或“不建”我们都知道,没有移动通信网络,手机就打不了电话,更不要说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等等,什么3G、4G就都和我们没关系。移动通信网络是很多人类科技成果综合的结晶,所谓3G、4G,就是这些科技成果不断进步的产物。那么,基站用处在哪里?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就是入口,而且是唯一的入口。不管是手机、Pad,还是笔记本电脑,只要想进入移动通信网络,就只能通过基站这个入口走。手机找不到这个入口,就进不了移动通信网络,就是传说中的没有信号。因此没信号的原因很快就能得知,即没基站。毋庸置疑,基站必须要有,那为什么不建基站?或者建基站的时候能否去别处建,且越远越好?目前,根据人类所掌握的科技,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即有信号的距离)是有限的。而且,建筑物对基站的覆盖范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上海这样建筑物较多的城市中,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基本只有方圆300~500米。而在空旷的地方,例如农村、旷野、草原等地,一个大型基站覆盖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十多公里。这就是为什么城市里基站比较密,而农村基站比较少的原因。一个基站可以支持的人群(即它可以同时供多少人打手机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中,一个基站支持的同时通话用户也就几十到几百不等。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有大型活动,通信运营企业一定要把“应急通信车”开到现场,是为了保证这几千上万人打手机的需要。此外,通信网络是一种国家战略设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我国三大基础通信运营企业,一直承担着国家在通信网络方面的义务和战略任务。4G牌照发放后,4G工程建设是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企业的头等大事。运营企业在工程建设进场施工时做到不扰民,尽量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但是,依然有些站点的安装建设遭到极大阻挠。甚至在硬件安装已经完成后,还被情绪比较冲动的居民破坏。有的设备被砸坏,有的设备干脆被盗走。更多的时候,是居民强烈抗议,要求拆除设备。一个基站的拆迁,不只是影响直径500米内的信号,更有可能改变整个网络的布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悉,2011~2013年间,上海电信共拆除站点116个,其中涉及居民问题为34个,约占三分之一,2013年基站建设至今,建完拆除或者在建拆除基站约24个。上海移动有100个左右基站因动迁工程、居民投诉被拆迁;而上海联通自2011年以来,已拆迁宏基站432个。“谈基站色变”竟源于“辐射”目前,屡见不鲜的情况是,居民一方面抱怨着基站不建信号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强烈拒绝在自己的小区建基站。一位在通信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资深人士这样表示,市民要求拆基站,那在上海是有历史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还是“大哥大”时代,就有市民一 信写到市委市政府,强烈要求拆掉附近的基站。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要求拆除基站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站有辐射。不可否认基站有辐射,而所有用电的东西,如冰箱、电视、微波炉等都有辐射,它们和基站的辐射是同一类,学名“电磁辐射”。基站有否辐射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基站的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大?先看一组实地测试的数据。这次测试使用的测试仪器是专业的电磁测试设备:LZT-1000EMFTester。在距离基站20米处,测到的电磁辐射量为0。在0.5米处,电磁辐射量为0.01uT。用同样的仪器测试,我们平时用来煮茶水的小电磁炉,电磁辐射为19.84uT,是基站的近2000倍。家用电脑,电磁辐射为1.13uT,是基站的113倍。常用的充电器,电磁辐射竟然也达到了16.11uT。以下是一组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电磁辐射标准同其他国家标准的比较数据: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为电场强度远小于12伏/米,功率密度远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比国际非电离辐射推荐的标准严格11.25-26.25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标准堪称全球最严格的标准。而上海的标准又严于 “国标”,根据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上海市环保部门对移动基站的电磁环境辐射控制要求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而我们身边的这些移动通信基站,全部符合这个标准。基站的电磁辐射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截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符合标准的基站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案例。而且,一般基站天线高度在35米—55米,电磁波在空中传播衰减很快,在穿过墙体时,尤其穿过带钢筋的墙体时衰减更快,这足以保证基站周围住户的安全。同时,基站电磁波是向水平方向发射的,在垂直方向的强度几乎为0,住在基站楼下的居民是辐射死角,所以通信技术人员有个说法,叫 “塔下黑”,就是指这种情况。正因为基站对周围的影响较小,2009年上海市政府带头在办公楼顶架设基站,同时还确定了上海市基站选址依“政府大楼、企事业单位、公建配套设施、住宅建筑”的顺序,并尝试把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列入住宅或其他重大工程配套方案的规划方案中。世界卫生组织经历11年由中国在内有60多个国家参加的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标准限值内的电磁辐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基站建设难成智慧城市瓶颈2011年,上海市确定了要建设智慧城市,这是一项可以长期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础就是通信网络,包括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两大部分。目前,光网建设还算顺利,主要困难出在无线网络建设(也就是移动通信网络),重点就是基站建设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仍可能“事倍功半”。智慧城市需要的无线网络,即3G、4G,乃至今后的5G、6G等。而3G及其之后的网络,与2G网络是本质性的不同。[!--empirenews.page--]2G网络主要提供电话业务,这个能力主要由设备和网络本身提供,用户只是在用。在2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与公路、铁路、机场等等一样,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而3G及其之后的移动通信网络则不同,它不仅“服务”于经济建设,而且它“本身”就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这其实也是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宽带移动通信网络为众多的软件开发个人、企业提供了市场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产品、新的商业种类,比如导航软件,比如正在小范围人群使用,逐步会扩大到全体市民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如果没有3G、4G网络,这些都不存在。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基站,智慧城市建设就会大受影响。 (文/蒋芳)

    半导体 基站 智慧城市 移动通信网络 电磁辐射

  • 国内移动医疗应用数已达数千款 App有待规范

    飞象网讯(魏德龄/文)据悉,目前仅国内移动医疗的应用数就达到了数千款,对于用户隐私的保障、数据接口的标准还有待加强,这类应用的法规也需要跟进。根据工信部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移动医疗App数量已达2000多款,而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移动医疗App功能也趋向多样化,并且越来越受到专业医疗从业者的关注。移动医疗已经涵盖了医疗大数据分析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及像传感器租赁这样的周边产业,包含了个人体征监测、个人健康数据管理、永久健康档案、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分析等多种具体应用功能。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郭顺义对于我国的移动医疗发展建议目前应该制定、完善相应标准规范,保障移动医疗产业健康发展。针对目前硬件设备和软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移动医疗手机应用法规、标准、监管需要规范。同时还需要规范数据的接口与格式,目前各类移动医疗设备没有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数据无法互通,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个人的健康信息将面临较高的碎片化问题,不同类别健康数据将难以汇总。另外,移动医疗应用必将涉及大量新数据,其必将关系到用户的隐私问题,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对移动医疗产业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移动医疗应该有效的保障用户的医疗和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半导体 工信部 移动医疗 数据接口 APP

  • 虹软公司将携ArcVideo亮相NAB2014

    讯:虹软公司(ArcSoft),全球领先的多媒体视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携其专业的图像、视频处理等多个产品亮相美国广播电视及设备展览会(NAB2014)。NAB是全球广电行业最大的采购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平台,也是全球广电行业最佳的寻求合作的平台。每一年,NAB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专业人士,且90%的参展商都会选择这一平台推出其最新的产品与服务。NAB长达18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使其成为通信传播媒体界最负盛名的全球性展会。NAB2014将于4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在本次展会上,虹软公司将分别为大家展示ArcVideo、ArcFace、Closeli、HEVC四大看点。ArcVideo作为虹软公司在多媒体视频处理领域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大放异彩后,也将第一次登上国际的舞台。在本次NAB2014上,ArcVideo将利用其2D转3D专利技术、SimHD标清转高清等多项市场领先技术,给来自全球的观展人士带来最佳的多媒体技术体验。ArcVideo作为浓缩了虹软公司20年专业多媒体影音技术精华的多媒体视频解决方案,是应用于DVB+IPTV+OTT领域推出的整体解决方案。ArcVideo在本次展会上将会一如既往地为观展嘉宾带来其完整的七大系统展示:离线转码、上载预处理、实时编转码、集群管理、技审、全能播放、UI渲染七大系统,以及HEVC与4K解决方案、云转码解决方案。本次虹软公司展台位于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南馆上层展场的12206号,在为期四天的展会中,ArcVideo也期待向观展的嘉宾展示其全球领先多媒体解决方案,在NAB上绽放属于其特有的光彩!

    半导体 视频处理 RC VIDEO 多媒体视频

  • 威刚固态硬碟新品 强打高效能

    记忆体模组厂威刚科技推出固态硬碟(SSD)新产品,将有助提升电脑档案传输效能,满足高效多媒体档案传输需求。威刚表示,新推出的SP920系列SSD产品是採用SATA3规格,搭载美满电子(Marvell)控制晶片;读取速度可达每秒560MB,写入速度达每秒500MB。威刚指出,一般SSD当储存容量所剩无几时,容易产生掉速现象;SP920能改善掉速问题,剩馀存取容量仅剩10%,仍能维持读写效能。威刚表示,目前SP920先推出128GB及256GB主流规格容量,未来将再推出512GB及1TB容量规格,满足不同需求族群。

    半导体 SSD SATA GB MARVELL

  • 侯为贵:创业为“填饱肚子”

    4月3日讯,日前,彭丽媛在德国观看中国少年足球队比赛时拿出一款白色的手机为球员拍照,有“手机达人”很快指出,该款手机为国内厂商中兴通讯旗下子品牌努比亚的产品。提到中兴通信,它并没有像苹果、三星等公司让人侃侃而谈,它的发展更倾向于“细水长流”,一直没有遇到大的危机,而这主要得益于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侯为贵的为人可以用低调、宽容、坚持这三个关键词来形容。年过四十开始创业,功成名就后依然保持朴素节约的品德,并不追求物质生活,也正因此,很多人对其创业的目的表示疑问。侯为贵表示,最早是为了吃饭,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是不会想别的问题的,后来有了更多的钱,就不是用于你自己的生存了。南下创业 年过四十创办中兴1985年,西北一家国有工厂的技术科长侯为贵,决定南下深圳创业。于是,年过40的他,带领创办了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一家从电风扇、电子琴到冷暖机、电话机无所不产的加工企业。那时,一部电话机的加工费不过几角钱,全厂上下忙活一天,赚不到200元。当时,国内通信设备市场已经对外开放,跨国巨头们蜂拥而来,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时的侯为贵力排众议,倾尽人力、物力、财力,坚持研发第一台国产数字程控交换机;一些研发人员还记得,那时的侯为贵,是在深圳两层简易厂房内,带领其他技术人员,开始了中兴历史上的第一次“自主研发”。改革开放带来了空前严峻的竞争环境,但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对于侯为贵而言,这就是一次借助产权关系调整理顺企业发展动力的改革尝试。1993年,在多方支持下,侯为贵和中兴经历了市场信条主导下的一次“革命”:新组建的企业由两家国有企业控股,另一家民营企业参股运营,在深圳率先组建了“国有控股、授权民营”的混合经济模式。从那时起,市场的作用再一次得到证明。2000年前后,包括爱立信、西门子等在内的诸多国际通信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80%,而中兴等本土品牌所占的份额还不到20%。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完全倒转,以中兴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牢牢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本土市场份额。而在国际市场上,它们同样高奏凯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兴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才刚刚达到4%,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在全球主要市场上,人们都能看到中兴的身影。但在侯为贵看来,企业的规模只是一个方面,中兴在发展中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这才是他的骄傲所在。低调、宽容、坚持成就侯为贵出生于1942年的侯为贵,和联想的柳传志、长虹的倪润峰、华为的任正非、万向的鲁冠球同属于一代人,不同的是,在第一代企业家群体中,侯为贵的知名度是最低的——尽管他率领的中兴通讯在企业稳健程度上几乎无人能敌。侯为贵的低调让很多人忽视了他的实力。甚至在中兴创业初期,也没有几个人认为他具有管理才能。侯为贵把自己的低调朴实地归结为“性格”:“低调和高调是性格问题,不一定说哪个是优点哪个是缺点,我的性格内向一点,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这不一定是优点,对于管理企业来讲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管理企业各有各的招数,最后是看结果。”性格内向的侯为贵平时沉默少语,但却是一个相当宽厚的长者。一位曾经在华为工作过的中兴员工这样描述侯为贵:“我第一次跟侯总接触是在1992年初的时候。他比较像一个长者,带着一副黑色的眼镜。他对人比较仁慈、和蔼可亲。他没有任正非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人一见到就哆哆嗦嗦的,就像有人形容的‘见到老板都不知道该说啥’,没有你说话的机会。侯总和员工是一种咨询式的交流:你看看这个怎么样啊?你有什么想法啊?都可以谈。他的为人非常大度,不斤斤计较。发火的时候也不会大声吼叫。” 691厂时期的同事魏兴民也表示,对于帮助过中兴的人,不管后来如果,侯为贵也总会想方设法帮助他。在低调和宽容背后,是坚持,如果没有这个品质,中兴也许不会有今天。魏兴民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兴的很多市场人员对市场容量持怀疑态度,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趋于保守,但侯为贵每次都会把计划向上做比较大的调整,因为他坚信通信市场规模远远超出销售人员的想像。结果,往往是销售结果比他调整后的任务完成的还要好。并不传奇的传奇 创业前期为“填饱肚子”如果你见过中兴通讯公司董事长侯为贵,你就不会惊诧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兴通讯一直被笼罩在同城竞争对手的光环之下,以至于似乎太缺少了点个性和传奇。在回望中兴通讯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里拼搏、成长的历史时,侯为贵轻描淡写的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惊心动魄、艰难曲折的故事,反而让人感到惊奇!总结这20多年的发展,侯为贵表示,中兴通讯对外部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的,最主要的是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够适时地根据外部变化进行调整,提高效率。此外,中兴通讯一直奉行比较保守的财务政策,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有大的失误,特别是现金流如果出现大的问题可能就是生死问题。因此,中兴一直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危机。一直以来,人们对侯为贵的看法都是生活低调朴素、很节约,对物质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追求。对此,包括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侯为贵什么都不要求,那么他是为了什么创业?侯为贵称,早期也是为了生活,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是不会想别的问题的,首先把自己肚子填饱。其实生活所需要的金钱并不是很多,后来有了更多的钱,就不是用于你自己的生存了。现在人的追求,像欧美一些慈善家,包括像巴菲特、比尔?盖茨,最后都全部把钱捐给社会了,甚至于给子女都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这个是对的。更进一步来讲,在现在积累的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地给社会多一些贡献。

    半导体 华为 任正非

  • 价格优势全无 虚拟运营商夹缝中寻找新机

    飞象网讯(崔玉贤/文)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电信领域,振奋了多少民间企业。但是,随着虚拟运营商与运营商谈判的深入进行,在价格方面,运营商几乎并未给转售企业盈利的空间。价格优势全无下,虚拟运营商如何“各显神通”? 即将进行新一轮价格谈判本想用“博弈”二字形容虚拟运营商和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拉锯站。但是发现,两者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何谈“博弈”?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目前只能说是甲乙双方的关系。“在转售价格、资费拆包等方面的限制,虚拟运营商企业未出生即面临激烈的‘红海’市场。”某转售企业提出这样的感慨。“近期虚拟运营商将和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新一轮价格谈判。”不过,据记者了解,各大虚拟运营商均有此意愿再次谈判,希望运营商能将批发价格降低,可是苦于“群龙无首”。到底是怎样的价格策略,使得虚拟运营商在价格上,面有难色呢?目前,中国移动虽然已经与企业签署了协议,不过,价格尚未公布。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与转售企业的价格目前已经确定。据了解,中国联通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分别是0.15元/分钟语音的基础上优惠30%;0.2元/M流量基础上优惠30%;0.1元/条短信基础上优惠30%;中国电信则实行阶梯定价,按照ARPU值决定折扣比例:从48%到60%,ARPU值低于50元则按照48%折算,ARPU值大于100元则按照60%折算。此价格均高于基础运营商给予普通代理商的价格。“所以,虚拟运营商在价格方面优势全无,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某转售企业很无奈的表示。在动态调整中寻找平衡点对于双方商务谈判的价格,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虚拟运营专题团队负责人许立东表示,目前基础运营商给予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格只是双方达成的一个初步的商务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基础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批发价格是随时可以调整的。“我们预计运营商还会随着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批发价,此外,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之间的批发价谈判还有一个补充协议。”许立东表示,“如果虚拟运营商认为价格过高,应该直接去找运营商,拿出数据和模型去证明这个价格较高,这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许立东认为,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价格谈判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平衡点:既要照顾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利益,也要照顾到虚拟运营商的利益。“基础运营商每年的投资都在3000多亿人民币,2013年是3700亿,三家基础运营商都是上市公司,必然会考虑到盈利情况。在价格方面肯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虚拟运营商很难依靠赚取零售价与基础运营商给的批发价之间的差额来盈利,必须寻找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许立东提醒道。一方面,虚拟运营商可以在电信运营商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比如说在基础电信运营商照顾不到的通信服务,更细化的套餐形式、流量模式转售等。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可以进行颠覆性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结合流量经营,将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作为虚拟运营商发展的一个核心。比如首家发布虚拟运营品牌的爱施德,U.友在线下多家渠道优势基础上,重点打造线上电商平台;乐语的虚拟运营商品牌“妙”,定位移动健康方向;京东通信则会将自身业务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对于转售企业来讲,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而不是放在价格的差异这方面。”许立东希望道。

    半导体 电信运营商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虚拟运营商

  • 广东联通4G套餐存费送话费 76元套餐每月实际只需56元

    飞象网讯(马秋月/文)4月3日消息,据了解,目前广东联通已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5个城市开通了4G体验活动,并推出多款4G手机和上网卡供用户选择。另外,广东联通推出新办4G套餐存费送费的活动,其中 76元套餐每月实际支出56元,并且4G套餐外各项业务均为一口价。76元套餐每月实际支出56元据了解,用户不仅可以因为“4G/3G一体化套餐”享受到大流量、一口价、放心用等实惠和保障,新用户还可享受到广东联通的存费送费优惠。据悉,广东联通队用户新办理“4G/3G一体化套餐”实施“话费存得越多,返还越多”的政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存120元得360元话费(76元套餐),从次月起,每月返还30元,总计360元;另一种是存240元得720元话费,从次月起,每月返还60元,总计720元。以76元套餐为例,选76元套餐存120元就可得360元话费,相当于用户每月相当于每月实际支出仅需56元就可使用广东联通4G套餐,非常划算。目前,广东联通网上营业厅已开始4G/3G一体化套餐销售和预约,新用户可直接购买4G号卡,老用户可预约登记办理“4G/3G一体化套餐”合约,预约成功后自5月1日起生效。 套餐外各项业务一口价广东联通 “4G/3G一体化资费套餐”本身的套餐内容无论对新老用户都非常划算,套内流量比3G套餐有大幅提升,资费更简单,流量单价更低。比如各档套餐均包含大量的流量,其中,最高档套餐包含高达11GB的流量,堪称套餐流量之最。此次中国联通4G套餐差异化的主要体现在套餐外各项业务均为一口价,包括国内语音/可视通话一口价,国内上网流量一口价和短信/彩信一口价。还有放心用的套餐设计;用户套餐外流量不足1GB时按照0.30元/MB计费收费,达到60元(即200MB)时,用户将额外获得824MB免费流量(即60元/GB),之后每超出200MB都按照这个规则计费收费。套餐外用到600元后,流量可免费使用,直至达到15G后,自动关闭上网功能次月再开通,免去了用户上网流量超出套餐不敢使用的担忧。另外,联通4G套餐还有短信包、流量半年包、增值包等各种优惠资费供用户选择。例如流量半年包,流量按需购买,超出套餐流量无需担心,100元包1个G,半年之内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随意使用。

    半导体 联通 4G 3G GB

  • 一张图读懂美科技四大巨头的并购路线

    讯:近期,以谷歌和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业内掀起了一阵并购狂潮。先是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而Facebook更是以190亿美元之巨拿下即时通讯工具WhatsAPP,之后又马不停蹄地以26亿美元拿下了虚拟现实设备(眼镜)公司OculusVR。为此,美国《华尔街日报》将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苹果这四家代表各自领域老大厂商的从2005年至今的系列并购做了一番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并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产业趋势的前瞻性及判断力,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出将其与自身当前的核心竞争优势紧密融合提升自己在产业中竞争力和延展力的能力。从并购规模衡量(从2005年至今),Facebook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土豪,排在第二位的自然是谷歌,二者还创下了单笔并购超百亿美元的记录。即Facebook以190亿美元并购WhatsAPP和谷歌以125亿美元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尽管外界对于Facebook并购WhatsAPP好评居多,但也不乏Facebook花钱胆忒大的负面指责。联想到之前Facebook并购Instagram及之后对于OculusVR这些引起业内关注的并购,我们发现Facebook的并购要么与自己的核心优势相距甚远(例如OculusVR);要么就是自己本身平台就已具备的应用(例如Instagram和WhatsAPP),而这种并购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让Facebook现在和未来很难将其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相融合,进而借此提升自己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延展力。这也是为何有业内分析认为Facebook并购Instagram和WhatsAPP只是为了消灭对手的主要根据。从这个意义上看,Facebook的并购更似一种被动和盲目。至少从目前看,Faceebook尚未出现因并购与自己核心竞争力相融合而令自己竞争力大幅提升的例子,人们看到的只是其花重金购买的企业如孤岛和散沙般重复着自己之前的运行。作为并购规模第二大的谷歌,与Facebook相比,谷歌的并购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谷歌的并购中,既出现了将并购来的Android打造成新的移动互联网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的空前成功,也不乏125亿美元巨资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折价出售的失意。虽然业内称,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谷歌为了利用其专利保护Android阵营的发展,但从目前Android阵营厂商依旧因为专利授权等原因在向微软缴纳费用及苹果频频利用专利向三星发威看,这个并购的远称不上成功,如果再将业内分析的,谷歌希望借助并购摩托罗拉移动进入智能手机硬件这个目的也加进来的话,说其失意就一点也不为过了。 12

    半导体 APP FACEBOOK SA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