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的导航不仅可以根据我们设定的起点和目的地,自动规划一条最方便快捷的线路,还会自动搜索并记录附近的加油站,宾馆,取款机等信息,而现在的画面引导,语音播报让车友们的旅程更加简单、轻松,但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导航虽然种类繁多,许多大部分车主不了解导航牌子好,以至于在购买的时候,会花上许多不必要的冤枉钱,被商家忽悠。 如何选购汽车导航开车要想从容应对不熟悉的路况,一台GPS导航自然是不能缺少的。那么,怎样挑选一款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导航呢?口碑、功能以及服务,是必须重点考虑的三个方面。 选口碑好的品牌 导航市场品牌繁多,产品更是琳琅满目。口碑好的品牌是品质的保证,但切忌盲目跟风买名牌,比如有些在欧美市场已经过时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重新销售,其实都是落伍的东西,性价比不高,同样的价位可以买到功能更高的国内产品。另外,一些不知名的牌子也以低价抢占市场,一些人因贪图价格便宜,使用后则后悔不已。所以,大家应该选择的是受大众认可、有深厚市场基础、口碑良好的的品牌。 搜星速度要快 好的导航一般搜星不超过一分钟,一些山寨品牌导航搜星要两分钟左右,部分更离谱走了十几分钟都快到目的地了还没搜到星,这样的导航非但帮不上忙还要误事。下面讲解下GPS导航仪如何搜星,所有GPS在室内都收不到卫星或者信号非常弱,只有在室外才能收到信号,这是常识 正确搜信号的方法是:①、固定着搜信号,不要走动,因为走动GPS不好定位。②、打开机器到导航界面,点开导航界面右上角.信号标志,就可以看到接受卫星颗数图,正常3颗定位,5颗导航。<我们的星航通GPS正常可以收到7-12颗卫星导航信号稳定,足够您用了。③、打开机器背面右上侧GPS接受卫星信号模块与机器成90度角 接受信号效果最好。④、接收信号的速度:涉及到两个概念 (1)冷启动:就是GPS第一次搜卫星叫冷启动,通常都慢。 不同GPS搜星速度不同,有的GPS冷启动搜到卫星时间是1分内,有的是1分外,大概是1分到2分钟,有的是2分外。 (2)热启动含义:之后在2小时内再启动就是热启动,热启动最快, 通常是1-2秒就搜到卫星。要注意导航的地图 搜星速度快,表明有不错的配置。软件同样重要,好用的地图是关键。其实每个地图都各有优势,凯立德、远峰国际、城际通都不错。在选购的时候要问商家地图升级是否免费,如果是付费地图则要考虑下,因为地图一年要升级一次,每次升级费用基本不会低于100,有些则要两百多,所以这点很重要,切记。 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可以说是人们最关心的环节,如系统软件升级、地图改版、电池续航能力等。知名品牌一般都拥有相对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满意的服务。
恒生电子今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恒生集团的17名自然人股东与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4月1日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浙江融信拟以现金方式受让恒生集团100%的股份,合计交易总金额约为32.99亿元。马云持有浙江融信99.1365%的股份。外界猜测阿里此番收购恒生,意在指纹支付和金融大数据。相关概念股:深桑达、晶方科技、国农科技、上海贝岭、航天信息、恒生电子、新开普等。
讯:汽车先进技术带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有创新就有淘汰,在汽车的诸多零部件中,哪些未来将会被淘汰?德国媒体近日预测了即将从汽车上消失的10大东东。其实不只这10个,科技进步的力量改变一切。速度计100多年以来,各代汽车内都装有速度计以显示汽车的发动机转速以及汽车行驶速度等。不过,这个经典配件即将被取代。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提供可设置的显示屏,内部集成各种数据,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显示。高端车型像宝马7系和奔驰S级等,已经配置了这类设备。而像宝马i3,沃尔沃V40等也将逐步配置,将这一设备向中低端车型普及。CD播放器老式的磁带播放器已经被CD播放器取代多年,不过,在新技术设备面前,CD播放器也将成为历史。根据CES电子展览的数据显示,用USB或者蓝牙设备连接的移动电话或者MP3播放器已经成为最频繁使用的车内音乐播放器。新型的播放设备甚至还将顺道取代车内广播。在欧宝Adam和MINI的车内,已经可以使用网络广播。点火开关钥匙从情感上讲,点火开关钥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其使用频率并不高。现在,一枚智能芯片卡可以取得同样甚至更好的安全效果,同时使用更方便:把智能卡放在衣兜里面,可以直接摁开汽车发动按钮。除此之外,这个智能卡不仅可用于发动机点火,也可以用来开车门。目前,法国雷诺已经在使用这类技术。氙气大灯进入市场不到20年时间,汽车氙气大灯也面临消失的威胁。在奥迪车灯研发主管Berlitz看来,LED车灯将埋葬氙气大灯:“灯光效果更好,同时更节能”。目前,菲亚特的紧凑型车Leon已经开始采用LED大灯,而新奥迪A8也将采用相关技术。备胎汽车备胎既占用空间又增加重量,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因此从数年前开始,配置汽车备胎的车型数量在减少,而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所谓的轮胎修补系统。在轮胎出现问题时可自动修复其中的缺陷,保持汽车的行驶能力。根据ADAC的检测显示:使用修补系统发生爆胎的概率大概为10年一遇,这使得备胎无存在必要。导航系统GPS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道路更替的加快让老旧的汽车导航系统越来越力不从心,消费者们对方便频繁升级的移动导航应用越来越信任。未来,用网络把手机等移动设备与服务器相连接,获取实时地图数据,将成为汽车导航新趋势。欧宝已经为Adam开发了一款手机导航APP,驾驶员可以用手机而不是车上的导航系统为自己指明方位。 12
讯:截至4月2日,15家已发布年报的汽车制造企业中,12家企业去年净利润增加,其中6家车企净利润增幅超过50%。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汽车行业形势将趋严峻,车企的布局将会有不小调整。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传统汽车细分市场等将成车企今年的布局方。去年业绩普遍趋好2013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形势远好于前两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汽车产量2211.68万辆,销量2198.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6%和13.87%,其中乘用车和商务车产销同比都出现了不小幅度的增长。行业整体上扬在汽车制造上市公司业绩上得到了体现。据wind数据统计,已披露年报的车企2013年业绩大多良好,其中广汽集团、比亚迪、东风汽车、一汽轿车四家车企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作为汽车板块主要标杆的上汽集团2013年整车销售510.6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整车年销量分别位居全国乘用车企业销量前两位,上汽通用五菱继续保持微车市场领先地位。集团去年实现了净利润248.04亿元,同比增长19.53%。一汽轿车2013年年度报告则显示,公司2013年实现收入296.75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增长233.13%。广汽集团认为,去年良好业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复苏,另一方面配套业务及产业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汽车零部件、汽车金融、保险、商贸服务等业务迅速发展。比亚迪去年汽车业务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9.62%,二次充电及新能源等业务对集团业绩的贡献突出。多家机构研究报告表示,去年处于汽车行业走强的周期,汽车企业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方面的业绩上涨符合市场周期。今年布局调整不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今年市场的预测是全年销量增长8%-10%,其中SUV、MVP等车型预计将有超过行业整体的增速。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预计在2014年会迎来一定的增长。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更是将今年定义为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开启之年。据统计,大部分车企对今年汽车产销的增幅采取了谨慎态度,旗下具体品牌的销量目标也有不小收缩。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车企的布局将向细分市场车型、汽车金融、新能源汽车等方向倾斜。据悉,今年SUV等细分市场车型将扎堆上市,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今年都将在这款细分市场车型上有所动作。汽车金融等业务今年也有望快速发展,广汽集团已将汽车金融作为今年集团重要业务构成。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集团和比亚迪都将在今年集中发力。其中比亚迪方面公开表示将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私家车市场的应用,并继续推行公交电动化战略。上汽集团也已推出荣威E50和550PLUG-IN两款新能源汽车,并着力推广。另外,上汽集团在3月28日上线了“车享网”汽车电商平台,涉足汽车销售O2O业务。 1234567
运用低功耗COrtex—M3微控制器STM32F103VBT6和FPGA芯片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运动控制器。介绍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硬件设计和软件结构。利用FPGA高速处理能力实现控制算法,与外界通信采用STM32和CAN总线技术,系统稳定可靠,另外,将设计好的FPGA程序或是C程序进行封装,系统的可移植性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5830.htm如今,运动控制正朝着高速度、高精度、开放式的方向发展,从而对执行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运动控制器主要是基于单片机或者PLC加上分立数字电路设计,受制于器件本身的性能,导致电路执行速度慢、体积庞大、集成程度低,升级难度大。而采用微处理器、DSP、FPGA等现代手段构成的只能控制系统是新一代运动控制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基于FPGA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了CAN总线,使硬件接口简单、实时性强、灵活度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系统以意法半导体体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处理器STM32F103VBT6芯片核心进行通信、数据的存储以及键盘扫描和LCD显示,它集成了CAN、SPI、USB、USART控制器,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简化的系统的实现过程,丰富的函数库大大缩短了用户的开发周期。而FPGA作为系统主要的执行机构,利用其高速性进行算法实现、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的整体构造如图1所示。为了满足整个系统的运转,运动控制主要由通信和数据处理两部分构成,通信和数据存储由STM32负责进行,出于数据运算的复杂性和实时性,FPGA处理算法的实现。本设计相对庞大,模块不一一介绍。bxCAN是STM32内置的CAN控制器,支持2.0A和2.0B CAN协议,波特率最高可达可达到1 Mbit/s,包含3个发送邮箱,3级深度的2个接收FIFO,14个可变位宽的过滤器组,支持时间触发通信模式,它的设计目标是以最小的CPU负荷来高效处理大量收到的报文,它也支持报文发送的优先级要求(优先级特性可软件配置)。CAN硬件设计如图2所示。以CTM8251作为收发芯片,它不仅能完成收发功能,还具有DC2500V的隔离功能,使系统与外界隔离开来,简化了CAN外围的硬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图中120 Ω的电阻为可选用的终端匹配电阻,假如网络中已经存在一对匹配电阻,则该电阻可以不使用,其中B82790是个共模扼流线圈,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平衡差分信号的传输;本设计中采用比较常用的拨码开关电路设置CAN网络的ID地址和波特率;LED作为通信状态指示。针对STM32对外设的设置,我们只需要对相应的参数进行适当的配置就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软件部分主要任务只要进行CAN初始化和数据发送即可。本设计初始化模块中只需要对CAN工作方式进行配置,而不需要对过滤器进行特殊的配置,部分初始化程序如下:工作方式配置中最主要的是波特率的配置,本设计中采用AHB1作为CAN时钟为36 MHz,所以要得到1 Mbit/s的波特率进行了以上的设置,即SJW=tq,BS1=3tq,BS2=5tq,CAN_Prescaler=4,所以波特率的计算如下:FPGA电路主要实现运动控制的相关算法,包括加减速算法、检测装置算法、插补算法等算法的实现,是整个设计的关键部分,硬件设计主要包括FPGA的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和配置电路,都是相对比较常规的电路,在这里不做介绍,文中主要介绍相关算法的实现。为了在电机启动时为了在电机启动时,避免电机在运行以及换速的过程中产生冲击、超程、失步和振荡等一些我们不想见到的现象。为了使执行机构能够平稳和准确的定位,这就要求电机在开机到电机的速度达到给定的进给速度的过程中有一个加减速的过程,使其能够平滑的过渡。避免速度的突变给电机带来损伤。S型曲线加减速是比较理想的控制加减速方法,但如何保证构造的曲线平滑、精确成为很多算法工程师研究的重点。如图3所示,在加速的过程中,有3个不同的加速度区域。在开始阶段,加速度是按线性方式以一定的加速度率K从0增加到固定的加速度值A。也就是说,这时驱动速度在a区域是按抛物线的方式增长;接着在b区域中,驱动速度是以一个恒定的加速度增长;最后,在c区域中,加速度则按照加速度率K线性减少到0。这样,S曲线的加速度过程就可以看作是由a,b,c 3个区域构成的。在减速的过程中,同加速过程一样,d,e,f区域中也是按抛物线的方式减速。基于此本设计构造的速度、加速度、时间的对应函数如下:S加减速在FPGA中的实现,如图4所示。在已知给定加速度A、加速度率K、初速度V0、以及进给速度V和总的pwm脉冲数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S加减速曲线。[!--empirenews.page--]图5为本设计在Quartus II中的仿真波形,为了加快仿真的速度,特意在仿真而前对某些参数进行了修改。本系统的加减速模块的构造满足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的构造满足速度变化平稳,加速连续等条件,起始和终止速度与要求速度一致,加速度为0,加速度率K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通用性很好。本系统采用的闭环控制,反馈信号的精度直接影响定位、测速,在此采用增量是编码器进行定位控制,增量式编码器主要是利用两个相差90度的方波信号A和B,和零位脉冲信号Z进行角位移和方向判断(如图6所示),从而达到了检测位置的目的,此外,我们将A或B信号四倍频,则计数脉冲的周期将减小到T/4,从而使角位移测量精度提高4倍。四倍频后的编码器信号,需经计数器计数后,才能转化为相对位置。由两个与非门、一个非门逻辑、D触发器组成传统的波形转换电路,通过它来将A相、B相脉冲转换成正向计数信号dz、反向计数信号df和方向(dir)信号,通过正反方向的数字信号加减完成最终的计数,最终的仿真数据如图7所示。本课题研究是基于某品牌雕刻机控制系统设计进行的总结,旨在建立一种通用的运动控制器,通过该运动控制器以及系统其它部分的协同工作,整个控制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好,满足了控制要求。通信非常稳定,相关算法还有待优化。
讯:可穿戴设备这一将要崛起的领域,已经吸引了大佬们的新一轮“圈地运动”。继苹果、谷歌、三星、英特尔等业界大佬纷纷布局可穿戴领域之后,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错失良机的半导体巨头们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一尚处于混战之中的市场。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型的生态系统。而在商业模式缺乏的情况下,提早布局的巨头们,还难言胜利。搏杀可穿戴在智能手机大潮的带动下,MEMS传感器也随之大热,很多MEMS厂家都在近一两年中收获了高增长,像飞思卡尔这样的主要厂商也收获了大量订单。半导体巨头博通自身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开发也加快了步伐。去年下半年起,博通推出WICED Direct功能,即将蓝牙、WiFi、NFC、定位技术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中,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博通又展示了面对大众市场的低功耗可穿戴设备的单芯片解决方案(SoC)。博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McGregor日前接受采访时对笔者表示,鉴于传感器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重要性,博通在开发可穿戴设备的同时,也会通过收购传感器公司的方式来加速对可穿戴领域的渗透。并非博通一家如此看重可穿戴市场,事实上,从上游元器件到下游终端产品,无一不是把可穿戴领域作为今年的重头戏。三星动作最快,已经推出两款运行Tize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今年三季度,万众瞩目的iWatch也将上市;就在上周,一直按兵不动的谷歌也正式吹响了进军这场战役的号角,通过其官方博客发布了Android Wear的消息,称该系统的首次尝试会在智能手表上,更有消息称,LG、华硕、HTC、摩托罗拉移动和三星或将是Android Wear的硬件合作伙伴,而博通便是其芯片合作伙伴之一;联发科已经拿出成熟的可穿戴方案;联芯科技也在3月初宣布推出LC171X芯片的可穿戴解决方案;北京君正第二代可穿戴设备芯片也已完成研发,即将投入试生产的投片阶段;百度、盛大、映趣、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也纷纷端出了可穿戴硬件的研发及上市计划。除此之外,英特尔也寄望可穿戴技术能“曲线救国”,不过,英特尔并非自己开发设备产品,而是专注于可穿戴设备的底层技术。 盈利模式迷雾“虽然大家都对可穿戴市场的热情很大,但是很可惜,整个生态系统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一语道破其中隐忧,顾文军对记者分析,如果从定位、技术、推广和商业模式四个方面看,大部分只停留在前两个步骤,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盈利方式是最大的问题。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和MQ-2型半导体电阻式烟雾传感器的烟雾报警器设计。该烟雾报警器具有声光报警、浓度显示以及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等功能。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5829.htm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火灾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烟雾报警器是用来监测环境中烟雾的浓度,以便人们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安全。烟雾检测报警器由以下3部分组成:烟雾信号采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烟雾信号采集电路由烟雾传感器和模拟放大电路组成,将烟雾信号转化为模拟的电信号。模数转换电路将烟雾检测电路送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对该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则启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音,反之则为正常状态。为方便监控,使仪器测试人员及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环境中的可燃烟雾浓度值,可将浓度值送到显示屏中。为使报警装置更加完善,可以在声音报警基础上加入光闪报警,变化的光信号可以引起用户注意,弥补嘈杂环境中声音报警的局限。本设计采用MQ-2型烟雾传感器,它是由二氧化锡半导体气敏材料构成,属于表面离子式N型半导体。当处于200~300℃温度时,二氧化锡吸附空气中的氧,形成氧的负离子吸附,使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减少,从而使其电阻值增加。当与烟雾接触时,如果晶粒间界处的势垒受到该烟雾的调制而变化,就会引起表面电导率的变化。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获得这种烟雾存在的信息。MQ-2烟雾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条件下,接触同一种烟雾,其电阻值Rs随气体浓度变化的特性称之为灵敏度特性,用K表示。K=Rs/Ro,其中Ro为烟雾传感器在洁净空气条件下的电阻值,Rs为烟雾传感器在一定浓度的检测烟雾中的电阻值。虽然对于不同的烟雾,器件灵敏度特性K的值也会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遵循同一规律:logRs=mlogC+n式中:m为器件相对烟雾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又称烟雾分离能,对于烟雾,m值为1/2~1/3;C为检测烟雾的浓度。n与检测烟雾,器件材料有关,并随测试温度和材料中有无增感剂而有所不同。MQ-2烟雾传感器有6个引脚,其中中间的2个为电阻丝,剩下的4个引脚分别为2个输入引脚和两个输出引脚。其中中间的两个引脚为信号输出端,其输出为模拟电压量,范围为0~1 V。其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该传感器需要施加2个电压:加热电压VH和测试电压VC。其中VH用于为传感器提供特定的工作温度。VC则用于测定与传感器串联的负载电RL上的电压。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比较微弱,需要经过前置电路对其进行放大、滤波、电平调整,满足单片机对输入信号的要求。本系统采用的烟雾传感器属于电阻型,因此只需串联一个参考电阻,再经过一个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即可发送给ADC采集。信号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地址选通,从IN0口输入ADC0809芯片,初始化芯片后,给START端一个不少于100 nm的正脉冲开始模数转换。当转换完成后,EOC端发出一个完成信号(高电平),数据通过锁存器送给单片机P0口。ADC0809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ADC0809时钟频率一般为500 kHz(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 kHz),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为11.0592 MHz,则ALE引脚的时钟频率约为1.84 MHz,经过D触发器两次二分频得到的频率差不多为450 kHz,符合A/D转换器的频率要求。烟雾浓度处于正常值时,P2.6口置于高电平,当烟雾浓度达到或超出警戒值时该口置为低电平,使晶体三极管PNP导通。这时声光报警电路也就全部导通,开始声光报警。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文中设计的烟雾报警器通过仿真达到了预期功能,其适宜于液化气、丁烷、丙烷、甲烷、酒精、氢气和烟雾等的探测,可用于家庭和工厂的气体泄漏监测,探测范围广泛,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且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地实用价值。
中国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蓝牙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亦将于今年度持续火热!除了一向众所瞩目的硬件领域,相应各类型可穿戴产品、运动与健身领域、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产业热点衍生的软体开发需求,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Bluetooth SIG持续推行在地化,看好大中华地区蓝牙产品开发的巨大市场潜质,即日起正式推出-“蓝牙开发者门户网站中文版”(网站连结:developer.bluetooth.cn)。此项举措,将帮助大中国地区开发者和工程师迅速学习蓝牙设备和应用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开拓蓝牙应用软件的庞大新市场。中文网站提供一系列资源,包含开发与培训工具、快速入门指南、开发工具与技术更新资讯,以及针对中国开发者举办的相关活动信息。 Bluetooth SIG亚太区市务经理李佳蓉表示,“回望过去的2013年,中国地区可穿戴设备以及物联网产业的飞快发展令人惊艳。以成员数来说,Bluetooth SIG在整个大中华区总成员公司数已经超过3,000个,约莫占了亚太地区成员总数的一半。而大中华地区的成员数量以2013年相较于2012年也明显地成长了61%,显见十足的市场潜力!除成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以蓝牙开发者门户英文网站的访问量来看,大中华地区访问数量占全球的16.7%。这些令人兴奋的观察,也让Bluetooth SIG决心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投入!”为成员年增长超过60%的大中华区提供技术大本营 蓝牙开发者门户中文版,旨在提供国内蓝牙软件开发者同步全球的蓝牙技术资讯与资源,协助打造比肩国际的蓝牙软体开发者,网站内主要包含两大特色功能:? 实用工具:最稳定、有保障的开发资料以及工具下载,让蓝牙开发者掌握最有效创作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网站上的应用加速器已经支援iOS7,方便开发商打造令人惊喜的蓝牙智能技术最新应用,适合初次应用蓝牙智能技术及低耗能特色的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下载使用,工具简单易用,可加速Apps开发过程,简省宝贵时间与资源。? 资源共享:提供一系列资源,包含开发与培训工具、快速入门指南、技术更新资讯,以及针对中国开发者举办的相关活动及培训信息。
紫光电子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94.46万元,同比增长39.59%。公司拟每10股派息0.5元。2013年,紫光股份顺应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云计算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和云计算平台化服务战略。公司大力拓展面向行业应用的IT服务业务,构建“云-网-端”产业链,积极推动公司向现代信息系统建设、运营与维护的全产业链服务提供商战略升级。紫光股份推出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云计算机“紫云1000”,标志着公司在分布式计算、虚拟资源管理、大数据处理和快速部署等云计算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紫云1000”可满足政府、金融、广电、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客户的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应用及信息安全需求。紫光股份表示,2014年将继续推进“云服务”战略,纵向发展贯通以大数据为线索的“云-网-端”产业链,横向拓展以云计算、智慧城市和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方向的行业应用,从传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向云服务提供商迈进。
4月2日消息,2014年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日前在深圳开幕。英特尔全球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详细阐述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PC、移动以及物联网等市场的战略,并且承认错失了平板电脑机会,现在正在这一市场加速追赶。科再奇还演示了一些最新的产品,并宣布了新的在华投资计划。这是科再奇上任CEO以来,首次来华参加IDF峰会。英特尔CEO主题演讲在华投资累计达到45亿美元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9年的历史。据科再奇表示,在过去29年中,英特尔在中国的投资总额累计达到45亿美元,包括制造、研发等在内的全部英特尔业务线已经全部进入中国。过去15年,英特尔也通过投资部门英特尔投资大力投资中国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达到6.7亿美元,其中有30多家企业实现上市或者被收购。本届IDF在深圳举办,也正反应了英特尔在这种战略下的选择。英特尔希望借助深圳白牌厂商的创新速度,加快其移动芯片的出货速度。具体而言,英特尔加强了其在深圳的投入力度,成立了中国创新生态圈,在技术、市场、资源方面全面扶持深圳的白牌厂商、小厂商。在厂商合作方面,英特尔开始跟更多的中国本土新兴厂商合作,比如蓝魔、台电、爱国者。实际上,英特尔的第一款平板的产品就是跟蓝魔一起制造出来的。英特尔CEO视频连线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展示最新的移动通信芯片业务战略随着移动设备的爆发,传统PC市场逐步萎缩,个人消费设备迅速转向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传统PC巨头英特尔因移动转型缓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在数据中心上,科再奇表示,英特尔将会不断推动高性价计算,推动数据中心SDI软件定义基础架构的发展。在PC业务上,英特尔将会重塑PC,使得个人电脑更加移动、轻薄,更加人性化。科再奇承认英特尔曾经错失了平板电脑的市场机会,但是他上任之后,经历了调整战略的迷途期,正在作出很大的努力,并向平板电脑市场加大投入。2013年底,英特尔终于明确了其移动战略,科再奇表示,英特尔希望今年采用其芯片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可以达到4000万部,这将是上一年的4倍。他说,“在平板电脑市场,英特尔明年的目标将会更加宏大。我们会推动这个领域的创新。”但是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使用体验不单单取决于硬件性能,还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软件APP开发者针对特定架构的优化如何。目前,大量的安卓移动APP都是针对ARM架构优化的,而不是针对英特尔x86架构优化。也就是说,即使英特尔芯片在性能上强于同类ARM架构的芯片,在安卓系统的实际体验中,也不一定比ARM芯片产品更流畅。这一原因,成为制约英特尔移动设备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和主流APP厂商为英特尔移动设备、尤其是基于安卓的移动设备针对intel架构做优化成为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一问题,英特尔希望尽快出量,扩大整个intel架构移动设备的数量。出货量有保证之后,才能吸引更多的APP开发者为“英特尔芯”的平板电脑做优化。此外,英特尔还要发力物联网和可穿戴市场。科再奇展示了英特尔为这个市场推出的最新Edison芯片,使用这款芯片,计算设备的尺寸将会大幅缩小。科再奇透露,Edison芯片生产线将在今年下半年面市。他强调,英特尔会按照摩尔定律改进Edison芯片。发布新产品在今天的主题演讲环境,科再奇展示了多款英特尔研发的最新产品,其中可嵌入PC的实感3D摄像头、最新的移动芯片让人印象深刻。采用英特尔的实感3D摄像头,用户可以跟计算机实现自然交互,仅仅用手就可以在电脑上实现游戏操作等功能。科再奇透露,这款摄像头产品将会很快上市,这将是可以改变PC体验的产品。英特尔在移动芯片市场上也有很大的进展。科再奇透露,英特尔通过一年时间研发的首款3G系统芯片已经面世,并且已经内置到真正的产品之中。同时,科再奇透露,英特尔研发的代号为7260的五模移动芯片也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货。这款芯片支持4GLTE功能,最高下载速度可达到300M,支持全球网络。在今天的主题演讲环境,科再奇通过使用这款芯片的产品与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进行视频联线。联想集团将会使用英特尔的这款产品,杨元庆在连线环节透露,联想集团已经开发出工程机。科再奇透露,英特尔正与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测试这款芯片,未来也会有多家合作伙伴推出采用这款芯片的硬件产品。投资深圳在主题演讲的最后环节,科再奇宣布,英特尔将在深圳设立智能设备创新中心。这个中心作为一个创新的枢纽,将会与深圳厂商一起在智能设备领域进行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产业链支持、供应链优化、市场营销及资金支持等。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宣布投资1亿美元成立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鼓励合作伙伴在超级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进行创新。
目前无线充电尚不成熟,充电效率是其中的一个大问题。东芝在日前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无线充电集成电路芯片 TC7763WBG,称可以让设备实现快速无线充电。相比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这款芯片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它使用的是 Qi 无线充电标准,这让它能够兼容其他设备和使用相同标准的充电器。当下有不少相互竞争的无线充电标准,但 Qi 标准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另一点就是充电速度了,TC7763WBG 芯片最高能够实现高达 5w 的输出功率,可以与有线充电相媲美,有效减少了充电等待时间。目前这款芯片还没有使用在任何硬件设备、充电器或配件上,不过东芝已经开始量产了。有朝一日,快速充电也许会普及到任何智能设备上。
在深入分析了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STM32、高速PCI总线以及运动控制卡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可直接插在PCI插槽中的伺服运动控制卡。不仅可大大降低了成本,更为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伺服控制卡满足了目前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5828.htm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PC的性能、可靠性及应用环境也已经今非昔比,在工业领域方面PC拥有大量的支持软件用以改善用户界面、图形显示、动态仿真、故障诊断、网络通讯等诸多功能,此外,在总线的开发也因PC丰富的接口资源和模块化设计而变得简单。因此,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绝对是未来控制系统主流主流方向,发展开放式和形成具有自主产权软件型数字控制系统,是我国数控发展迈出实质性突破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次良机。因此,文中研究课题主要对数控系统实际要求出发,结合PC和高性价比的ARM系列芯片,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一款性能稳定,高精度的伺服控制器,为推进伺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采用的是“PC+运动控制卡”形式。其中,计算机机作为上位机,可以满足控制环节多、轨迹复杂、强柔性的设备的控制要求。以ARM为核心的控制卡作为下位机,主要负责总线通信、步进和伺服电机的控制,这样就形成了以ARM的CPU和计算机CPU主从式双CPU控制模式。计算机的多任务调度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加上微处理芯片的现场适应能力及高性价比,使得系统开放性好,可靠性高,并基本满足现阶段绝大多数工业控制的要求。本文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卡硬件方面主要包括2个部分:1)STM32最小系统,2)PCI总线。选用双口RAM芯片IDT7025作为STM32与CH365双向通讯的缓冲芯片。本设计中,双口RAM%20IDT7025作为STM32与PC都可以读写RAM中的数据,RAM右端与PCI通信芯片CH365连接,这样就可以映射到CH365的存储空间;左端口则与STM32相连,便于STM32的随时访问。其中IDT7025需要5%20V电压供电,而ARM芯片的供电电压时3.3%20V,所以需要电压转换,这里选择了SN74LVTH16245。这部分的连接如图2所示。本文将双口RAM分成两个独立的存储空间;高4%20k空间用于计算机向STM32传送控制指令,低4%20k空间用于STM32向PC传递反馈的数据。CH365与PCI部分的连接如图3所示。图中,电容C1~C4完成电源的去耦,C2~C4是大小为0.1 μF的高频瓷片电容,PCB设计过程中就近并联在芯片CH365的三组电源输入输出引脚上。而地址线A15~A0作为偏移地址,数据总线D7~D0配置为读操作时的数据输入,以及写操作时的数据输出。IOP_RD为提供I/O读操作时片选脉冲信号,同样,IOP_WR用于提供I/O写操作时的片选信号,MEM_RD用于提供存储器读选通脉冲信号,MEM_WR用于提供存储器写选通脉冲信号,上述引脚的读写选通脉冲信号都是低电平有效。在I/O读写过程中,CH365的A7~A0输出I/O端口提供给其他设备的有效的位偏移地址,偏移地址也可以被译码产生二级片选信号去适应控制的要求。同样,在I/O读写过程当中,CH365的A15~A10的电平保持恒定,内部寄存器可以在输出之前决定要输出状态,A9~A8负责完整的输出PCI总线地址,通过对CH365的A9~A0的输出地址的译码就可以使用芯片拥有的本地硬件定址功能,通过MER_WR引脚向CH365芯片发送本地定址的请求,最终实现与ISA总线相兼容的地址范围内的I/O端口定址。因此,在读写操作发生的过程中,CH365的A14~A0输出提供的有效偏移地址;CH365的A15电平维持不变,由内部寄存器提前设定电平高低,用实现地址线扩展或者页面选择;而区分各个端口则通过CH365的A7~A0的地址译码来完成。经典的在线模糊PID算法的实现实质上是一个查表输出的过程,因为误差与误差变化率均被不可避免的模糊量化相对取整,使控制器凋节出现死区,控制参数的分区会引起的调节不细。从理论上讲,只要不断增加控制模糊化量个数,进行等级细分,但它势必受计算机字长限制,使模糊控制没有了优势。在线插值算法等同于将论域内的分档趋于无穷大,即通过线性插值的方式在控制规则表相邻分档之间增添无穷个新的、细分化的控制规则,对原有的控制规则加以完善,是一种快速精确的而且切实可行的控制算法。参数自调整在线插值模糊控制器如图4所示。量化参数、比例系数Ku都会影响系统动、静态性能,调节比例因子的因果关系很直观,最终也会起到影响Ke和Kec的作用,选择在线自调整Ku值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不至系统过于复杂而影响实时性。文中利用在线差值控制算法的特点,设计了算法实现的软件流程,如图5所示。为满足多任务的调度和系统实时性的要求,软件的整体实现,本设计引入μC/OS-Ⅱ操作系统。通常情况下,用户根据硬件芯片型号找到RTL8019AS底层驱动程序库的编写所需要的文档资料即可编写相关的底层函数,其主要功能函数如下:[!--empirenews.page--]网络通信还需要底层RTL8019AS驱动程序支持,参考R,rL8019AS以及AT91FR40162,即可编写出针对此系统的RTL8019AS底层驱动程序。3.2.2 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主函数及相关任务的编写与嵌入对上述的程序进行调试后,并结合硬件调试表明文中所设计的运动控制卡能够实现准确的位置及速度控制,受控电机运行平稳,基本能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功能,通信稳定。对于长期的稳定性测试,现在浙江绍兴某袜机公司的试着运营阶段,初期表现良好。
:为了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微软已经豁出去了!微软在Build 2014大会上宣布,9英寸屏幕以下的设备,将对OEM/ODM免收授权费。此举被业内看作是微软全面发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信号。如今,苹果和Google无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大霸主,Google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是业内最流行的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 Phone虽然是目前的第三大操作系统,但是与前两者的差距较大。据业内人士透露,微软有个规定,针对10.1寸(含10.1寸)以下和10.1寸以上的设备Windows 8的价格策略有很大不同,10.1寸一下的设备不但价格优惠,而且还附带赠送了Office。这种定价策略,很大程度上已经显现了微软在小屏及移动互联终端市场的努力。此次,微软宣布对9寸以下的设备免费,这是微软历史上鲜有的免费战略,尤其是如今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现金牛,如此大张旗鼓地实施免费战略,此举显示了微软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重大战略变革。相比之下,Windows设备和Android设备的售价差距十分大,比如8寸的Windows 8平板电脑,大厂牌的市场售价约为2000元人民币以上,而同等配置的Android平板电脑则在千元左右。之所以两种设备的售价相差这么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Windows 8的授权费过于昂贵,而Android是免费的。据IDC数据显示,2013年,Windows设备出货量为3.241亿;而2014年将增长到3.391亿。IDC预测,今年Windows Phone手机将达到4700万部,而Android手机则将达到9.5亿部,iOS手机将达到1.799亿部。虽然,目前没有9寸以下Windows设备未来出货量数据,但是预估一下,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从这个角度来看,微软舍弃如此大量级的收入,可见其决心之大。那为何微软要执意如此呢?一方面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微软不像在PC上面那样是绝对的王者,苹果和Google是掌握着市场话语权,尤其是Google的Android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Windows Phone虽然目前是第三的移动操作系统,而且也保持着不错的增长率,但是整体而言,微软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都十分有限。如果,微软不采用一种特立独行的举措,很难在移动市场对苹果和Google形成威胁,自己的增长也只能处于自然增长的态势。 12
三大运营商砸钱做4G建设4G基站、发展4G用户是今年4G拓展推广工作的重点。工信部日前提出的今年4G发展规划目标是:新建4G基站30万个,发展4G用户3000万户。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局长韩夏此前表示,按照企业初步预测,预计4G今年投资将达到1600亿元,带动国内投资经济发展将超过900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14年对4G的投资规模堪称巨量。据长江证券统计,2014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预算为3855亿元,投资将主要围绕4G网络建设和配套的传输网建设来展开。有行业分析师指出,2014年4G的发展将是爆发式的,在带动上游射频器件、主设备、传输配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发展的同时,下游手机终端及运营商最终将受益于上游基建,这其中就包括依靠运营商提供通路的车联网。车联网受益需看自身发展尽管上游三大运营商砸钱做4G的态势已经明显,但作为下游应用的车联网最终能获益多少还需看自身的发展。多位行业分析人士均表示,目前车联网的发展,并不仅仅是4G还是3G的问题,整个车联网业务目前仍处于探索期。国信证券分析人士认为,目前4G上游设施的建设总体上有利于下游车联网业务的展开,高速信号通道的建设是车联网实现汽车智能化以及汽车接入网络等创新运用的基础。目前国内车联网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受不同的主体主导。一种是车辆的智能化设备在制造过程中集成在车内,由车企占据主导地位,对外部信号通道的依赖相对较小。上汽inkaNet系统可以归为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车辆的智能化结合手机应用的操作,这一模式相对在车企与运营商之间形成了平衡。第三种则是纯粹由手机终端及运营商主导,即车联网的功能集成在手机终端之上。这三种不同的车联网模式对4G发展带来的利好吸收能力不同,受益的主体也不一样。已有不少上市公司涉足车联网业务,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有宝信软件、川大智胜等,车载端信息系统提供商有启明信息、四维图新等。
穿戴式装置搭配手持式装置与网际网路的连结,构建出包含生活、运动、医疗…等各种领域等更多生活上的应用。由于穿戴式装置体积小巧且更贴近人体,其设计上对于体积重量、发热、EMI、电源管理、防触电、防湿防水防尘、舒适度甚至在时尚感有更严苛的要求,因此市场也针对穿戴式装置,推出各式专用的微机电电子元件与感测技术…穿戴式装置专用之微机电元件MEMS(微机电)元件技术的进步,让各式传感器能轻松嵌入到手持式装置、穿戴式装置之中,使科技应用无所不在。由于穿戴式装置是穿戴于人体身上,故比手持式装置更贴近人类,能够延伸更多生活上应用,或忠实侦测与纪录人体生理机能的反应。目前已知的穿戴式装置,可提供人类在科技应用(语音通讯/扩增实境/个人助理)、生活品质(食品热量、睡眠提示、节食建议)、运动健身(比赛纪录、训练健身、虚拟教练)、医疗辅助(心电图、脉搏记录、睡眠改善…等生理机能量测仪)、旅游辅助(路线建议、导航指示、旅程纪录)、公益应用(孩童/宠物/老人失踪协寻)等各种贴心的应用。基本穿戴式装置的感应器系统架构图 (fp7-smac.org)医疗穿戴式装置的资讯传递系统架构图 (Intersive)由于穿戴式装置的体积更小,更贴近人体,且必须长时间穿戴,因此这些装置对于发热、EMI (电磁干扰)、电源管理、防触电、防汗/防水/防尘、舒适度、精准度、体积重量,甚至时尚等要求,都比手持式装置更为严格,因此各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就必须顾虑到这些课题。而MEMS微机电零件供应商,也提供各种不同等级的产品,以符合系统厂商在设计穿戴式装置时的需求。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