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台湾经济日报的消息,苹果在近期财报会议中暗示将于2014年推出 iWatch 产品,而产业链也传闻LG Display与台湾铼宝科技 (RiTDisplay)将成为 iWatch 软性屏幕供应合作厂商。韩国《The Korea Herald》报导引述南韩投资公司HMC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师Kim Young-woo说法,表示包含LG Display与台湾铼宝科技 (RiTDisplay)将成为 iWatch 软性屏幕主要供应合作厂商,两者均在OLED显示面板有相当技术发展。在苹果于近期财报会议中暗示将于2014年推出 iWatch 前,其实执行长Tim Cook已经多次提到即将公布 令人振奋 的全新产品内容,而产业消息也曾透露苹果已经着手测试至少三款 iWatch 原型设计,分别采用1.4寸、1.5寸与1.6寸显示屏幕,同时已经有可实际运作版本,但目前并未有具体细节释出。除LG Display与台湾铼宝科技将成为 iWatch 显示面板零件供应链,三星也传将维持与苹果合作关系,同样将提供 iWatch 相关零件。不过,三星似乎未加入 iWatch 显示面板供应链,在于本身OLED面板将主力供应本身产品使用。此外,Kim Young-woo也认为日本Japan Display也可能争取成为 iWatch 显示面板零件供应链,但由于本身供货量问题而无法负荷苹果大量订单。而在软性屏幕零件供应链之外,苹果也可能面临 iWatch 运作时的热量是否影响使用者配戴舒适感等问题。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遗传算法逆向设计出一种架构,并用这种架构来设计新型纳米材料。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可用逆向设计方法来设计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另外,该研究也证明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方法在设计纳米材料方面的潜力。最新研究发表在10月2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研究团队使用以前研发出的一种遗传算法,设计出嫁接了DNA的粒子,这种粒子能自组装成他们想要的晶体结构。这是一种逆向研究过程。传统研究中,嫁接了单链DNA的胶状粒子可以自组装,随后,科学家们会对得到的晶体结构进行检查,然后再进行改进,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构。该研究的合作者森纳特·库尔玛表示:“尽管传统方法有助于我们事后理解是什么因素在管控这一自组装过程,但并不能让我们提前设计出我们需要的结构。最新研究解决了这个设计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优化方法,其不仅能提前再现细节,而且也能解释以前未被观察到的结构。”该研究的领导者、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学教授文卡特·文卡塔苏布拉曼尼安表示:“我们的设计架构将有助于加速新材料的制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通过让其同计算方法完美地匹配,从而改变新材料的制造过程。”该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大数据”概念和新技术来发现和设计新式纳米材料,这是美国“材料基因组计划”的一个优先领域。“材料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研发出新方法来革新材料的设计,从而改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药物到杀虫剂或除草剂等农业化学物质再到燃料附加物、涂料和油漆,甚至洗发精这样的个人护理产品等。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凯思琳·麦吉翁表示:“这一逆向设计方法证明了机器学习和算法工程方法在解决材料科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方面极具潜力。”文卡塔苏布拉曼尼安表示,他们计划对这一方法继续探索,改进其模型并引入更多的机器学习技术。总编辑圈点遗传算法是常见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概念:用自然演化,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结构。这种算法如今用于材料设计,前提是科学家积累了大量材料实验数据。材料化学如此复杂,以致于一些化学过程的因果链条很难还原。而引入大数据,可以避开对因果关系的追寻,并给出很可能正确的推测。此次初试成功后,材料学家想必会更多借助计算机挖掘旧数据。探索的路上多了一盏明灯。新闻来源:http://www.wokeji.com/qyts/1_qykj/201310/t20131030_313229.shtml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团队通过与该所“千人计划”入选者刘景月研究员(负责高分辨电镜)、清华大学李隽教授(负责理论计算)合作, 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以FeOx为载体制备出极低金属含量的单原子铱(Ir)催化剂Ir1/FeOx。将该催化剂用于水汽变换反应(CO + H2O = CO2 + H2),发现其催化活性(specific activity)比相应的团簇及纳米催化剂高一个数量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较高金属含量的非均匀催化剂(含有单原子、团簇及纳米粒子),其单原子催化的贡献占总体活性约70%,证明了金属单原子是水汽变换反应最主要的活性位。相关结果以通讯形式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3, 135 (41), 15314–15317)上。单原子催化是多相催化领域的新概念,其单一均匀的活性位有可能架起多相催化与匀相催化之间的桥梁。2011年,张涛研究组首次制备出FeOx负载的单原子铂(Pt)催化剂,与刘景月、李隽合作, 提出了“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概念(Nat. Chem. 2011, 3, 634)。其后的二年中,单原子催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上多个研究组跟进研究。张涛研究组也受邀撰写单原子催化的综述文章(Acc. Chem. Res. 2013, 46, 1740)。负载型金属Ir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航天推进剂肼催化分解体系中,但极少用于水汽变换反应。张涛研究组在发现FeOx载体稳定Pt单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扩展到金属Ir体系,成功制备出FeOx负载的亚纳米Ir催化剂(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2920)。在此基础上,通过降低金属含量(Ir含量仅为0.01 wt%)成功获得了单原子Ir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较高温度(300 oC)的水汽变换反应中,揭示了Ir单原子不仅是水汽变换反应最重要的活性位,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也可稳定存在。大连化物所在单原子催化的系列工作,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助于从原子层次认识复杂的多相催化反应,而且在工业应用领域对于发展低成本、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连化物所成功制备出单原子铱催化剂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9_3964488.shtml
科学家公布的这一方程式,或可对股市崩盘、大脑癫痫等事件做出预测神经系统科学家经常致力于节点系统的研究,当大脑中的神经元被激活时就会引发一连串的相关活动,这种网络一样的连锁反应似乎以难以捉摸的方式展现出来。当然,如果你拥有正确的信息就能够对它们进行预测。比如说,当一个神经系统科学家团队监控猕猴的大脑活动时,他们能够鉴定出大脑中的哪种电刺激连锁反应代表那种感觉。通过复制相同的模式,研究团队能够人为的让猕猴“感觉”到相同的感觉。现在苏塞克斯大学教授与同事们一起进行的一项研究,将那种模式搜索转化成为一种计算机模拟,它未来有可能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前进行预测。这个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方程式,能够揭开多重节点之间的信息流效果。据论文的首席作者Lionel Barnett所说,他们发现事实上所有的随机相互影响的要素都是最重要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鉴定出系统的所有部分,然后评估个体节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整体的因果效应。这样我们就能够发现节点的命运什么时候取决于它的行为,以及什么时候取决于所有其它的节点。研究团队提出,它有可能测量一个系统什么时候达到倾斜点,压倒性数量的节点会导致系统无法维持稳定引发整体变化。一位模型物理学家已经使用这个方程式来预测了标准体系中的相变。在一份声明中,塞克勒中心的负责人Anil Seth称这项研究意义深远,并且认为它或许有可能对现实世界的灾难发生前做出预测,并且改变结局。比如说,在大脑疾病发作前传输大脑刺激来阻止它。Seth说道,它的应用有可能延伸到金融学、气候学甚至是免疫系统,金融网络和癫痫探测也是关于临界点相变的典型案例。研究团队也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延伸研究范围。新闻来源:http://science.kexue.com/2013/1030/35813.html
有望更高效地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科技日报讯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19世纪,科学家们发现,将热电材料加热会生成少许电流,但将获得的电流提高到能胜任现代科技的需要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现在,瑞士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新奇的模型——“冷原子热电系统”,有望大幅提高热电材料的电流强度。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模拟并设计出新的热电材料。用热发电的过程一般如下:先让一种可燃物燃烧,随后将液体加热带动力学涡轮运动,最终产生电流。在热电材料中,整个循环由天然的热力发动机操作完成,不过这一方法效率低下,而且就目前已知的材料来说,热电发电器的效率远低于热电厂的效率。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学院的蒂尔曼·艾斯林格领导的量子光学研究团队制造出的模型位于一个由玻璃制成的真空室内,由锂原子气体所包围。科学家们使用激光,将气体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在此条件下,气体内原子的一举一动就类似于物质内的电子。为了模拟热电材料,原子被一束激光所捕获,从而制造出了一个空间上不断变化的结构,其中的原子像物质内的电子一样移动。使用被激光捕获的原子来模拟复杂材料的行为是ETH的科学家们百试不爽的方法。过去10年,他们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超导体甚至一些导电设备,现在又开始模拟热电材料。蒂尔曼·艾斯林格说:“使用简单的‘配方’,我们就模拟出了效率可与天然材料相媲美的热电材料。”尽管目前该研究仍处于“襁褓”阶段,但他们表示,该实验可能会对材料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人员让-菲利普·布兰图特说:“我们的实验有望作为一种基准。”该研究团队打算在未来两年内研究更复杂的系统。科学家们表示,这种“冷原子热电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热电。因为天然材料非常复杂,很难对其做实验,借用这一系统,可以进行理论和实验间的对比,而且也可以探究材料内出现的瑕疵和混乱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新实验也使科学家们能采用一种可控的方式,对热电的基础过程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未来热电材料的模拟和设计。目前,热电技术主要用于为太空探测器(比如“好奇”号火星车)或传感器等小型设备供电,但专家们希望,这一技术未来能用于更多领域。汽车公司正在测试不同的热电系统,希望能利用汽车排放的尾气发电,从而将油耗节省3%到5%。其他消费应用包括:通过身体热为手机或手表充电等等。(刘霞)新闻来源:http://www.wokeji.com/qyts/1_qykj/201310/t20131030_313231.shtml
维管植物和生物土壤结皮的镶嵌式分布是中亚荒漠区地表覆盖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占据了地表40%以上的面积,由于生物土壤结皮的潜在光合能力与维管植物相当,据此推测,结皮发育土壤在干旱区碳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室内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的光合生理测定方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研究员领导的“生物土壤结皮生态学”研究团队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围绕干旱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土壤的碳通量特征这一科学问题,实测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土壤-大气界面碳交换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生物土壤结皮在土表的发育显著阻碍了土壤CO2向大气的释放,地表生物土壤结皮能有效减少1/4至1/2的土壤碳释放,显著影响土壤-大气界面碳交换过程。这一结果说明,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土壤-大气界面碳交换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一生态过程中,自然条件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耦合关系起着关键性作用。温度变动(10至300C)对生物土壤结皮的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但温度的升高却能显著刺激土壤呼吸;相反,低温能延长结皮光合活性时间,增加了结皮发育土壤的碳截获量。这一结果暗示,早春融雪和积雪覆盖期可能是生物结皮发育土壤碳截获的主要时段。以上研究成果以Carbon flux in deserts depends on soil cover type: a case study inthe Gurbantonggute Desert, North China为题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3,58:332-340)发表。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9_3964569.shtml
10月22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京转化的重大科技项目“纳米纤维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及产业化(中试阶段)”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市经信委和中关村管委会组织的验收。项目验收会议由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主持。验收专家组现场考察了生产线,在听取项目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全部任务目标,符合任务要求,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采用理化所经纬双向大流量静电纺丝技术,建成了经纬双向纳米纤维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中试生产线。该中试线解决了设备在低速运行低张力工况下的稳定制膜及收卷的技术难题,研制出多针头阵列喷丝设备,开发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工程化技术;试制出的隔膜材料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初步得到用户认可;设计产能达到了30万m2/年,经过试运行,设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项目执行期间,形成了完善的制膜工艺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为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该项目的立项源自理化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前期部署,后分别在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和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大流量经纬双向静电纺丝设备,并制备出高品质的纳米纤维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相关成果一经问世便引起我国锂电业界以及日、韩等国的高度关注,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该项成果的落地转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由首钢集团与中科院理化所成立的“北京首科喷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相关中试及产业化工作。项目验收会现场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9_3964650.shtml
在 iPhone 5s 上市后有用户发现手中的产品电池似乎不太给力,而在苹果最新发给纽约时报的声明中,他们也的确承认了这一问题。「我们最近发现有一小部分 iPhone 5s 存在制造缺陷,会发生电池充电时间较长、续航力较短等问题。」苹果发言人 Teresa Brewer 这样说道,「我们已经在联系那些受到影响的用户,并且会为它们更换新的手机。」这个「一小部分」具体有多少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但我们觉得要是数字不大的话应该不至于让苹果专门跳出来发布声明吧。在我们的评测中 iPhone 5s 的续航力可谓非常之不错,如果你不幸中标的话,不妨在留言中分享出来让大家高兴安慰你一下啊。
可穿戴技术一般没有特别的性别倾向。毕竟,一副了不起的虚拟现实智能眼镜,对于男性或者女性来说,都有难以抵挡的魅力。但是,事情有时是要有所改变的,有些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女性,比起男性来说,反之亦然。要清楚的是,这样的设计并非有意冒犯任何一方,更不是性别歧视。智能啤酒杯和智能足球不是只有男性才能享用,智能化妆小镜子也不是只有女性才能享用。不管是男是女,在世上,人终究是人。记住这一点,我们再来谈谈一开始专为女性而设的手环。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否管用。他们把它命名为 MEMI。MEMI实际上是一款智能手环,采用蓝牙技术连接到你的智能手机。你大概会问,这款手环能够收集什么信息?MEMI能够收集短信、来电、日历事件以及其他信息。它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当我们把手机丢在口袋、钱包或者其他袋子里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来电和短信。现在,有了这款手环,你就不用再因为担心,而时不时地检查你的钱包有没有响过。你可以在你的手腕上直接看到新消息。但是,目前的MEMI只支持iPhone。现在,你还不能在当地的电器行看到这款设备的踪影。但是,MEMI的设计师们已经把它放上了Kickstarter众筹平台来筹集资金。你只需投资99美元就能登记成为这款设备的早期采纳者。
一场“红色供应链”风暴,正在冲击台湾科技业的未来。向来以完整电子产业链称霸全球的台湾,正被崛起的中国本土厂商卡位、取代。它比“断链”可怕,因为它正在粉碎“非台湾不可”。全球电子产品的核心集散地深圳,过去是山寨3C产品的大本营。梁山泊好汉经多年练功与经验积累,外界眼里的山寨、白牌军,现在已是“红色供应链”的骨干成员。首先,是在供应链扮演旗手的大陆品牌厂商,随着手机与平板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声势不断高涨,台湾科技业的品牌力正在迅速退位。走一趟中国最大的电子卖场深圳华强北商圈,沿路广告招牌,除业界昵称“中华酷联”的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大本土手机品牌外,过去被视为二线品牌的Oppo、金力、魅族等,能见度都比来自台湾的宏达电(HTC)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以往在华强北还有一席之地的华硕、宏碁,随着电脑市场的成熟,加上手机产品也未能跟上,现在得走进商城,甚至往楼上走,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每三支手机就有一支来自深圳,代表许多世界一流的中国本土品牌,正不断地被『养』出来,”在深圳从事白牌手机方案设计的联兴电通总经理翁瑞荣观察。根据市调机构ABI Research的最新资料,今年第二季全球十大手机品牌排名,在前三名:三星、苹果、乐金之后的,就是“中华酷联”。至于HTC,则已跌出十大榜外,排第十一名。找台湾合资是为了偷学技术大陆本土品牌的出手早有国际架势。以台湾人相对陌生的Oppo为例,母公司是做影音光碟机起家的步步高。步步高从○九年起,就陆续斥资千万美元请来韩星宋慧乔、国际巨星李奥纳多迪卡皮欧担任品牌代言人。去年整个集团广告投放费用,甚至高达八亿人民币。大陆本土品牌崛起,一道属于中国自己的微笑曲线隐然成形。以现在电脑与手机销售两得意的联想为例,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资分析师观察,大陆“民族品牌”联想,向来就对培植本土制造有浓厚使命,“外放代工订单给台厂,总想学点什么回去,”他说。一位国内笔电代工厂的副总也直言,与台湾代工厂合资,是联想“偷师”制造技术的一贯模式。这话当然是从早年联想与友讯、技嘉分别合资做过网通、主机板,到去年与仁宝合资联宝、做笔电组装的有感而发。目前,联想的手机、平板两大产品线,从关键零组件到组装,几乎都已经交由本土供应链生产。唯独笔电,这“红色供应链”最缺的一环,联想和与其关系密切的宝龙达,都还只能做低端机种组装。因此,在扶植了很多实力足与台商抢单的零组件陆厂后,联想要提升笔电组装能力的企图可想而知。但这位副总对台湾并不悲观,他认为,笔电组装的技术门槛不是买设备、挖人才就可轻易克服,“陈瑞聪(仁宝电脑总经理)也不是傻瓜,台湾代工产业只要把PC守好,就不会有问题,”他说。但这也凸显,笔电已是台湾科技业生死存亡的“马其顿防线”。与狼共舞?台湾笔电代工业虽然实力坚强,但此刻也是笔电业经营最辛苦的时期。陈瑞聪在今年九月底接受《天下》独家专访时提到,笔电市场已步入成长迟缓期,他选择不一味用防堵的心态和客户做生意,而是聪明地“与狼共舞”求生存。面对“红色供应链”的进击,台厂除了防守外,也该调整心态,积极转型。毕竟,眼下除了联想、华为、海尔等品牌大厂都在刻意扶植陆厂电子供应商,就连国际一级品牌客户,也开始把订单往陆厂挪移。里昂证券一份针对苹果供应链的研究报告就指出,摊开iPad、iPhone的零组件供应商名单,中国业者家数在两年内就翻了一倍,从两年前的仅八家,到今年已经占十六家。“苹果现在很刻意在中国培养‘次要供应商’(second source),”上银科技董事长卓永财观察。因为身处工具机产业,从事电子零组件生产的工厂,都会跟上银买设备,卓永财对苹果“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动作特别清楚。这也代表对品质特别讲究的苹果,开始肯定陆厂的实力。“中国电子业逐渐走出低成本、劳力组装的局限,并开始威胁台湾、南韩、日本同业在全球电子供应链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在九月的报导中,还直接点出多家目前已经挤入苹果供应链的陆厂。例如,山东歌尔声学,其扬声器与耳机产品在获苹果订单前,韩国三星就已经采用;还有深圳德赛电池与欣旺达电子,现在也开始分食原来台厂新普、顺达手中的苹果电池订单。在山寨里练功陆厂实力跃进的关键,主要来自山寨与白牌市场的多年练兵。从事IC设计的瑞芯微,就是从山寨与白牌消费性电子产品起家,现在已是跃上一线品牌桌面谈订单的典型案例。创立于二○○一年的瑞芯微,是靠语言学习机芯片起家。在MP4当红时代,瑞芯微创办人兼执行长励民表示,在货发全球的深圳山寨与白牌市场加持下,他的MP4芯片出货量曾是全球第二大,仅次于苹果。现在,瑞芯微是中国最大的平板电脑处理器芯片供应商。而且,就连惠普、东芝、华硕这些高端、高品质的一线国际品牌,也在今年陆续采用瑞芯微处理器。瑞芯微的崛起,代表大陆本土业者正取代台厂,在供应链中扮演老大哥位置。励民表示,台湾的威盛虽然也曾在两年前,在平板市场刮起一阵旋风,但很快就被瑞芯微及同为大陆业者的全志压下。“Via(威盛英文名)从来都不是对手,”虽然励民脸上微微露出含蓄笑容,这话却说得自信十足。为了在中国十一长假的销售旺季前夕坐镇市场最前线,尽管“天兔”台风在九月底直袭闽粤之交,励民仍排除万难从福州总部飞抵深圳。飞机还没降落,瑞芯微在深圳腾讯大楼隔壁的办公室内,已经有一连串会议在等着励民。《天下》采访团队也在台风天来到深圳的瑞芯微总部。没有原先以为的草莽或霸气,这位“红色供应链”重要成员,在一开始的电话约访时就让人出乎预期。“我是看你们《天下》长大的,你要来吗,见个面吧?”当记者在励民手机中还没自我介绍完,他已经等不及先说了。没错,四十八岁的励民每次经过机场,总会买好几本台湾财经企管杂志。他是许多中国电子业创业家的缩影:正值战斗力最强的青壮年时期,对新事物有旺盛学习心。[!--empirenews.page--]重点是,能在杀戮激烈的深圳山寨狼群中称王,绝不能低估其温良外表下的狼王性格。励民总是菸不离手,每次开口前总先思索停顿个几秒,精简而缓慢的语句中,甚至带点结巴。别小看这位带着福建腔口音的“省话一哥”,就是靠着这不擅言词作风打天下。除了抢市场时价格可以永远比别人便宜一、两毛(美元),一位在深圳从事平板芯片代理的台干观察,瑞芯微还很懂得打造大陆供应链平台来服务客户,最近的例子是惠普、东芝决定采用瑞芯微芯片后,就在励民的建议下在比亚迪组装。这也是为什么自今年以来,尽管联发科大举进军平板市场,但励民依然老神在在,因为,他对平板的生态圈子摸得比别人熟,自己一路累积的上、下游平台关系,外人一时也难以攻进。价格杀到无法想像在中国,像励民这样的“狠角色”只会愈来愈多。“我遇到很多陆厂老板都是三十岁出头,市场上的技术、规格,他硬抄也要有,价格杀到你无法想像,反正就是要让市场上知道,有我这号杀手,”联兴电通总经理翁瑞荣观察。“这种没有退路的心态和冲劲,台厂就是输在这里,”身为深圳手机产业链中的少数台商,翁瑞荣语带焦虑。不过,站在势头的“红色供应链”,也有挑战要面对。因为联发科提供的参考设计,加上Android平台,让原来只有明基、广达等大厂才能做的智能手机,变成连小厂都能参与的产业,包括做组装的比亚迪、触控面板的欧菲光电、镜头模组的舜宇光学等,都在山寨与白牌市场的活络,得到壮大养分。这群手机大军,现在也面临本土品牌小米机,在价格与销售模式上的破坏式创新冲击。翁瑞荣说,山寨与白牌市场的存在价值,就是因为便宜。但现在小米机用网路营销,低端的“红米机”甚至一台只要七九九人民币。“我们光是生产成本就将近七百元人民币,小米推出的价格,让白牌业者都不用玩了,”翁瑞荣说。当品牌大厂也开始进军低价、低端市场,这让原先倚赖白牌、山寨维生的陆厂也将掀起一波汰弱扶强效应。“红色供应链”实力只会更强,台湾科技业是到了积极应变的时候了。
北京时间9月23日,OPPO官方正式推出全新N-lens系列首款大作--N1。凭借高端均衡的硬件配置加上首创206度自由停镜头,使其人气迅速攀升。前不久,OPPO正式开启预售活动。随后,N1将于11月11日开始全国限量发售,并可同期在全国重点城市的260家线下专卖店体验N1。OPPO N1预售海报与时下流行的铺天盖地式的互联网营销不同,OPPO N1此次预约首度开启了线下专卖店“体验--预定”模式,并搭配赠送价值198元的皮套。将线上预约延展到线下专卖店,可谓实实在在的Online to Offline(O2O)。据悉,今年OPPO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家,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将线下渠道优势发挥到极致。OPPO N1图片而OPPO此次线上预约仅在天猫旗舰店举行,OPPO官网、京东、苏宁等渠道均不开设预约通道,而直接在11月11号全网首销。在开启预定的同一天,“OPPO大篷车全国巡游活动”也正式启动,三条线路途经30多市为期4个月,使更多人率先体验到OPPO N1带来的创意拍摄,同时也搭起了购买N1最便捷的途径。
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沈劲新浪科技讯 10月29日上午消息,2013年安卓全球开发者大会今日在深圳召开,本届大会以“领衔互联创新, 智享移动世界”为主题,汇聚产业精英,探寻未来合作商机。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沈劲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今天上午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移动重新定义了计算,移动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平台,已经超过了广播、电视和电脑,以前我们经历过的和科技平台,它有多少用户呢?现在全球已经超过了33亿用户,移动的连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6亿,我们全球的人口是70亿,所以说移动的普及性是相当的广泛,同时,移动和移动终端对我们每个个人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已经深入的影响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它是我们每个人接触最亲密,陪伴时间最长的电子产品。这么广泛和影响这么深刻的平台,我们知道已经定义了很多我们各行各业以及我们很多的概念。今天我们给大家做分享的就是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计算这个概念已经被重新定义了,我们现有的计算概念实际上是来自于80年代、90年代对PC的理解,今天在移动大浪潮下的新概念是什么?就是高度集成混合计算,大家知道移动终端首先是通讯工具,所以它的调试解调器是最重要的单元,我们这上面有数据信号处理器、CPU、GPU,其他的处理单元或者说引擎还包括导航引擎、多媒体引擎,我们的拨号管理引擎,我们介wife的引擎等等,所以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混合计算是由多个专业的处理单元来进行协同工作这样的架构。如果说大家今天在我的讲演里面只能记住一个概念,就是“移动处理器不是CPU”。举两个例子,刚才我们说专业的处理单元有很多,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讲到两个处理单元,一个和我们在座的开发者非常密切相关的,就是GPU,我可以这么说,GPU对移动终端或者用户体验的影响目前已经超过了CPU,至少在四大方面,这是和我们智能终端的体验是直接相关,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是UI,是我们的上网浏览器,是我们的游戏和导航界面,每当我们第一次接触一个新的终端或者我们要来看一下朋友的手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首先应用操控的是对UI进行滑屏,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你的感知就是由GPU来决定的。安卓4.3,安卓的趋势更多的是GPU还有DSP,这儿列举了ONGES3.0很多新的个性,从我们支持更多的对象,包括增加多个本领,支持遮挡查询等等,总体来讲,用了ONGES3.0以后,我们的画面更绚丽,3D更加生动,开发效率更加提高。很高兴的就是高通是率先支持安卓4.3支持ONGES3.0的。第二个我想举的例子就是ESP,大家对ESP的理解可能比较陌生,实际上ESP用于多媒体很多人机界面感知的体验和创新,它是最重要的体验引擎,两三年前iPhone做起了语音,做起了人机交互的作用,你每次用的时候必须点一个麦克,这样你可以录一段话,现在我们通过DSP可以推出永远在线,手机像人的耳朵一样,可以永远在线,我们高通给大家提供的能力就是语音唤醒,手机在待机状态说hello,他就能够唤醒,然后你就可以做一些操作。除了唤醒之后还可以做视频,处理各种感应器信号处理和图形的增加。在DSP上面做工作和CPU上做工作,差别是什么呢?差别就是CPU的开启用的功率是1W或者几W系列,而ESP是毫瓦,让手机做各种各样的感知,包括现在的手机可以敲机唤醒,你必须永远在线。用到ESP以后我们的功耗使用下降了,CPU使用也下降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介绍了GPU和ESP,没有办法讲到很多能够专业处理的引擎,但是这边可以给大家总结的,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2.0阶段。如果讲1.0,它主要的发展是增加了一些配置,比如屏越来越大,CPU的核多了,进入新阶段以后,我想我们的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和他们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体验,也就是进入2.0以体验为中心的阶段,现在我们来举三个体验的例子。第一个体验大家使用的非常多,拍照、摄像,用到处理器里面哪些引擎呢?首先是让手机智能感知我们在什么场景中进行拍照或者摄像用到传感处理器,如果我们用到计算型的摄像,先进的图片剪接要用ISP、ESP等。我们要稳定我们的拍照和设想,同时我们要有一个高峰定位的处理也要用ISP和传感处理器。二是在座刚才说的90后,很多体验都是围绕游戏,游戏又需要哪些体验引擎来支持呢?刚才讲到了GPU是最直接的,它提供高质量的画面和必增的效果引擎。另外你玩游戏的时候,你还是要有很好的影响效果,同时,我们要有一个很绚丽的画面、很高清的画质,这是通过CPU和ESP获得的。三是我们很多人从外地到深圳,也就是旅行的体验,需要处理器哪些引擎呢?我们要无缝连接和漫游的3G、4G以及wife引擎的支持,也需要导航位置引擎的支持,我们如果要知道周边有哪些餐厅我们就要启动位置和导航的引擎,也需要和同事、家人继续保持沟通对话和短信方面的,ESP可以做更清晰的语音方面的支持。当然,我们在外地出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手机不能到中午没电,也就是全天候的续航,这就是电源管理的引擎支持。刚才我们讲到了移动的能量非常大,已经重新定义了计算的概念,不再是PC年代的计算,而是到移动时代新的计算概念。今年是我们4G商用的元年,4G给我们的用户体验做了崭新的升级,我们会发现3G和4G无缝的叠加,这是给我们带来体验最基本的保证。在有4G覆盖的时候,我们马上可以享受到4G带来的高速宽带和没有延迟的体验,当然有些地区没有4G覆盖的地方,3G功能仍然是不打折扣的。4G能更方便的实现全球的蔓延,我可以预测,今年下半年,将有非常多4G的手机或者能够支持4G的手机将要上市,4G普及的速度将远远快于3G普及的速度。它不是从第一阶段所谓高端逐渐、逐渐延伸到低端,它一下子就会到千元的级别,实际上很多的芯片模块,实际上本来已经有了4G的功能,现在你使用了以后,当覆盖能支持的时候,只要打开4G的模块的时候,你就能够享受到4G的服务,所以作为开发者一定要用这样的理念指导你们下一阶段的开发。[!--empirenews.page--]有很多用到大的宽带已经是非常低的延迟的网络环境,很快可以到来,而且用户的数量在第一年一下子可能会达到上亿的级别。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将来手机支持4G和只有3G的手机价格上没有区别,作为消费者肯定选择4G的手机,也许现在还不能用到这个功能,但是一旦覆盖,马上就可以开启4G,享受4G提供的崭新体验。这一个是基于事实,4G在全球一个标准,但是有两个标准,4G在很多地区推动很成熟,现在已经有2.2亿全球的用户。最后我想介绍高通也得益于移动的浪潮,我们在移动重新定义,很多概念、很多行业当中,我们也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有100多家是在中国,我们也非常努力能够服务和支持他们,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基于高通的平台。在此,谢谢我们的各位合作伙伴。感谢大家!
百度可穿戴设备网站首页新浪科技讯 10月29日下午消息,百度近日悄然上线了可穿戴设备网站,疑似在这方面将有具体动作。据了解,百度已经组建了一支覆盖硬件、软件、云服务的团队,试图进行可穿戴式设备的研发。并且,百度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已经申请了数十项专利。百度可穿戴设备网站目前可以看到咕咚手环和inWatch One两款第三方厂商的设备。这两款设备此前应用了百度开放云的服务。百度开放云可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图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从网页简图上可以推测,百度可能会推出智能手表、手环、电子秤等可穿戴设备。据了解,百度已经组建了一支覆盖硬件、软件、云服务的团队,试图进行可穿戴式设备的研发。凑巧的是,百度的宿敌奇虎360也在今天下午召开发布会,预计将推出自己的首款可穿戴式设备。
当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商业计划被经济规划的权威部门发改委否决后,他会怎么做?10年前,36岁的李河君选择了一种异乎常人的对抗:起诉发改委。这场漫长的博弈,带给他的,是如今金沙江上一座比葛洲坝还要大的水电站,以及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依照《福布斯》计算,这位来自广东河源的企业家,以664.9亿元名列2013中国富豪榜第四位。苹果只占了高科技一头,就达到了万亿市值。理论上讲,两个都做的汉能完全可以超越苹果。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比我有钱的人多了,但他们不见得敢弄。盯着银子的人肯定挣不了大钱,我觉得挣大钱的诀窍是不要盯着钱看,把钱当作副产品才能挣大钱,顺便把钱挣了。借了5万元下海自信在这位亿万富豪的商业世界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很多同行业者眼里,我就是破坏者。”提及4年前的闯入光伏领域,46岁的李河君如此回应。如果不是因为进入光伏,汉能可能至今还是一家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隐形公司”。成立于1994年的汉能(时名华睿集团)以能源为主营业务,由水电跨入风电和光伏。截至今年8月,汉能宣称其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13.1万千瓦,已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300万千瓦。能源之外,汉能的业务还涉足贸易、高端公务航空、旅行社、教育、地产等领域。李河君称,汉能控股的总资产已经超过千亿人民币,他个人的股份超过97%,预计2013年汉能总收入将过百亿元,其中水电是目前最主要的收入和现金流来源,这也帮助他第一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991年,李河君从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块钱开始下海创业,从铁路运输、开矿、炒地产,到卖玩具、卖矿泉水,无所不做。到1994年底,他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资本。“有这么多钱,当时一下子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踌躇之际,李河君在一位读金融的高中同学的建议下,决定收购水电站作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他收购的第一个水电站就在他的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始装机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花费1000多万元,从此进入能源行业。“从1994年开始,我们就只专注做一件事——清洁能源。”李河君说。此后几年,从几万千瓦到几十万千瓦的水电站,李河君做了很多,但真正让他实现突破的是2002年去云南的一次考察。尽管那时民营资本进入百万级水电项目在中国史无前例,他一举与云南省签下了8座水电站中的6座,总装机规模达2300多万千瓦,超过三峡水电站。然而,等待李河君的是一场暴风雨。“发改委不同意,他们不相信民营企业有能力干成这样的项目,认为该给国有企业干。”李河君不信这些,他更相信自己。依靠与云南省政府签订的合同,于是出现了他把发改委告上法庭的一幕。最终,他拿到了6大水电站中资源最好的一个——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从围观者到杀入光伏圈7年前,“阴差阳错”当上了首任新能源商会会长的李河君,被施正荣、刘汉元等一拨搞光伏的企业家包夹着,但李河君却是个光伏局外人,汉能控股彼时只有水电和风电。“那个时候,我对太阳能可以说一窍不通,也很不看好太阳能。”相比水电一毛多钱的成本,3块钱的光伏发电成本在李河君看来,根本不知道是在“搞什么名堂”。光伏发电成本要从3块钱降到1块钱需要30年,要降到5毛钱左右,跟水电、火电平价需要50年。这也是当时业界的一个“普遍判断”。但实际上,光伏发电成本从3块降到1块钱,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周期直接刺激到了李河君的神经,而三年时间始终在“围观”的汉能,在2009年杀入了光伏市场。次年开始,以“黑马”姿态杀入光伏领域的李河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一气投资兴建八个光伏产业基地,让业界为之一震。接踵而来的便是圈里圈外的质疑声:后进者李河君弃传统的晶硅电池而选择了“非主流”的薄膜电池,是否是借技术概念掩护资本腾挪?对于光伏那些事,李河君始终温和而笃定,“大家觉得汉能做事疯狂,我觉得自己的判断非常理性。”甚至,外界的质疑让李河君反倒有些“享受”:“我常说一句话就是,‘我们往往高估了1-2年的变化,而低估了10年的变化’,在光伏行业同样适用。”不一样的玩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晶硅太阳能在一片欢呼声中,迅速跌落神坛。晶硅价格的持续走熊,导致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陷入了停工甚至破产的泥沼之中。在光伏业的“寒冬”里,李河君却迎来了春天。因薄膜电池不在美欧市场相继打出的“双反”牌中,行业优势凸显。2012年6月5日,汉能控股与德国太阳能电池公司Q-CELLS签署协议,收购后者的子公司薄膜电池制造商Solibro的股权,并计划在收购完成后,提升Solibro在德国工厂的产能至100MW。有分析认为,这笔可能高达5亿美元的交易,不仅给汉能控股带来技术方面的收获,同时也是汉能向海外市场扩张的重要一步。“汉能跟现在所有光伏企业的玩法不一样,他们是做出口,我是反过来做,以中国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李河君明确表示,收购Solibro的战略意义是在技术层面,利用其高端装备能力装备国内产能,“我可不是要在德国大量卖太阳能电池板。”全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在同行停产停工的同时,汉能控股却逆势扩张,李河君到底是个什么玩法?“这就跟买股票一样,低买高卖,很朴实的一个道理。”自信非常的李河君认为,光伏产业的成功投资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判断,“我们正好踩到市场的点了。”1+1=11的李氏理论李河君追求的“绝代之功”,是其宣称的“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到2020年创造一家销售收入达1万亿元的公司。“汉能做到1万亿销售额的难度相当于华为做到1000亿销售额的难度,”李河君说,“因为光伏薄膜行业同时兼具高科技和能源两大行业特点,我们把高科技和能源同步做,相当于‘1+1=11’。”[!--empirenews.page--]对于汉能控股的主要盈利点,李河君的设计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和系统解决方案。除了生产装备外,汉能还在酝酿介入薄膜电池最主要原材料的制造领域,以此锁定上游成本。控制上游的生产装备和原材料制造,卖设备、卖原料,培育更多的企业进入薄膜电池领域,李河君意在放水养鱼。从上游装备贯穿至下游发电,李河君完成了汉能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上的布局。2012年6月13日,瑞典宜家集团宣布,将与汉能控股建立战略合作,三年内在宜家所有中国门店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如果这样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能够在国内大量复制,那将会是多大的市场?“10万亿!”对于这个数字,李河君已经推演过无数次。但在另一面,“汉能会成功吗?”光伏业内几乎没有人愿意做出正面直接的评价。遗传的经商因子李河君的经商天分或许来自于遗传,李父很早就开始做生意了,现在80多岁了,每天一早让司机带着他到自己所有的企业转一圈,包括酒店、饮料店、服装店、药店等等。第一桶金只有12元尽管李河君出身工科,但他似乎天生就没有计划安心地做一名工程师。他曾笑称,他的第一桶金只有12元钱:大学二年级,他组织30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大门口卖了3天胶卷,挣了12元钱,“这12元被大家一顿饭就吃掉了,让我感觉到挣钱的不易。”不安分的李河君当时满脑子都是做生意、挣钱。本科毕业后,他留校读研究生。“那时候哪有时间做研究生啊,尽忙着到中关村倒卖电子元件,什么都干,什么赚钱做什么。”
威锋网10月29日消息,根据当地媒体Globes的报道,以色列运营商Cellcom、Orange以及Pelephone日前宣布,他们将会从11月3日开始代理发售iPhone5s以及iPhone5c。报道表示这些运营商原本计划在11月7日开售新机,但最终还是将时间提前了。而在以色列的苹果官网也标上了11月3日发售新款iPhone的信息。Cellcom设定的价格是16GB5s的为3700新谢克尔,16GB5c的为3000新谢克尔。同样机型Pelephone设定的价格分别为3680新谢克尔和3220新谢克尔。另外Orange还没有宣布他们的定价。消息称HOTMobile也会加入销售新款iPhone的行列,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日期以及售价。此外菲律宾运营商Smart和Globe也已经表示,他们将从11月15日开售5s和5c。在2013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苹果iPhone5s和iPhone5c会登陆更多国家,昨天有消息表示第四批iPhone或在11月1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