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机进入大众市场时代,LTE渐行渐近

    一个新产品通常在市场占有率从30%发展到70%的阶段其销量和利润达到最大,这一阶段也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转折一般发生在市场渗透率达到50%的时候,因为领先厂商在市场渗透率为30%~50%时取得了巨大收益,并且产品价格下降很有限,但后来随着大量其他厂商得进入导致产品种类增多,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这时市场渗透率达到了50%~70%的区间也即生命周期后半部分,此时收益增长趋势将逐渐平滑下来,这就表示该产品已进入大众市场阶段。在早期阶段,虽然除了品牌以外消费者选择购买时还会考虑很多因素,如产品规格、功能、外观设计及价格,但这些对实际购买决策影响有限。消费者只是简单评估一下某款手机的应用处理器、存储容量、操作系统和基于这些规格的功能,对价格的关注不是开放市场价而更多是运营商补贴情况。然而进入大众市场后,消费者要考虑更多因素,包括屏、多媒体特性、摄像头像素、电池寿命等。产品性能体现在系统性能以及对硬件的支持上,如摄像头、处理器、多媒体、语音识别和动作识别等,外观设计因素包括外形、材料和颜色等,制造商也倾向于通过形成感情色彩来吸引消费者。随着产品功能和规格不断改进,智能机开始标准化,而且后进入者不断扩展其市场份额也导致平均售价(ASP)下降。先进入市场厂商在这个时期遭受利润下滑和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关注点从领先厂商转向后进入者,随着产量达到经济规模抵消了ASP下降的影响,后进入者也将会获得更多利润改善空间。三星将步苹果的后尘吗?今年下半年,三星将继续在智能手机市场领先,预计LG和索尼将不断改进性能。苹果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努力也标志着智能手机进入大众市场,起初他们是用品牌来吸引客户,其针对高端市场的单机型战略与大众市场战略迥然不同。随着智能机品牌效应逐渐减弱,苹果在这一市场逐渐丧失领地。与苹果形成鲜明对比,三星在近期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不会大幅降低运营利润,主要原因是:1. 该公司具有从低端到高端的完整智能手机产品线;2. 与诺基亚的平台模式相比,三星的旗舰机型战略将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3. 关键部件内部自行制造以及生产过程的垂直整合,将使其成本和质量不断改进。在这些基础上,三星将仍旧保持领先地位直到智能手机成为完全标准化产品。不过随着竞争加剧,该公司从2014年起不可避免地也将面临增长缓慢和利润下滑的局面。2013年智能手机进入大众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使更多厂商进入这一市场,使竞争环境更为复杂。在需求端,增长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在供应端,中国智能机制造商将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智能机从2011年开始推动IT市场的增长,在增长阶段早期,三星是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中低端手机市场的增长,中国智能机厂商逐渐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LTE时代即将到来据GSA数据统计,全球有156家运营商已经在67个国家推出了商用LTE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也不甘示弱,截至今年6月份基本实现了16个试点城市、2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瞄准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无论是网络设备提供商还是芯片提供商、移动终端制造商,技术上已经做好迎接LTE手机浪潮的准备,牌照落地后运营商百万级集采将一触即发。在3G智能手机竞争激烈的今天,LTE将成为厂商新战场。芯片厂商吸取了2G升级3G的经验与教训,提前在Modem技术和多模多频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高清屏支持等做好储备,为终端厂商从3G到4G过渡保驾护航。除了硬件厂商将迎来新的机遇,LTE超过百兆的高速带宽也将给移动互联网用户带来全新使用体验,将涌现出跨时代意义的云端应用和内容服务。LTE的部署也引起手机行业的普遍关注。今年11月7日由深圳思锐达传媒举办的“2013手机应用及技术发展论坛”就以“LTE时代下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新机遇”为主题,目前已得到高通、Marvell联芯科技等手机主芯片厂商的积极响应,他们将与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针对高速带宽下的软硬件技术发展进行深入讨论,探讨LTE给终端和互联网企业带来的机遇,此外硅谷数模、飞思卡尔半导体等领先厂商还将介绍智能手机高速接口以及传感器方案,讨论如何实现差异化产品设计。

    半导体 LTE 智能手机 大众 三星

  • 意法半导体(ST)公布2013年第三季度及前九个月财报

    • 第三季度净收入20.1亿美元;不含无线产品收入;本期无线产品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0.5%• 第三季度资产减值和重组支出前营业利润为5400万美元• 拆分ST-Ericsson交易结束中国,2013年10月24日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公布了截至2013年9月28日的第三季度及前九个月的财报。第三季度净收入总计20.13亿美元,毛利率32.4%。意法半导体第三季度净亏损1.42亿美元,因为公司发生一笔1.20亿美元的支出,以非现金支出为主,与第三季度年度减值审查和之前公布的重组计划有关。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管Carlo Bozotti表示:“第三季度财务结果显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看到,除无线产品外所有业务收入同比总体增幅3.9个百分点,这超过了目标市场的同比增长;另一方面,这一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本季度亚洲高端智能手机和亚洲大众市场需求疲软,某些国家有线机顶盒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本季度订单情况不活跃。不过,我们的影像、微控制器、MEMS和汽车产品业务都实现环比增长。尤其是微控制器业务创下季度销售收入记录,其中通用微控制器增长最快。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资产减值和重组支出前羸利。除这两项支出之外的营业利润为5400万美元,环比增加1.18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售ST-Ericsson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业务以及降低运营支出。“八月,我们及时完成了ST-Ericsson的拆分交易,这让我们得以加强在重要领域的产品研发,例如嵌入式处理、射频、模拟和功率。在这几个领域,我们看到了重要的客户增加的机会。”

    半导体 无线产品 意法半导体 ST ST-ERICSSON

  • 松下电器元器件公司控制机器营业本部武汉地区经销商招募信息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元器件公司控制机器营业本部现诚征武汉地区控制机器产品区域经销商。欢迎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信誉的公司加入我们松下电器经销商团队。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元器件公司是全球知名产品制造商,是松下电器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控制机器营业本部以「控制机器」、「工业控制」以及「车载」三大营业总括部,为全球客户提供小型化、省力化、具有高度可靠性的产品。其中「控制机器」营业总括部利用独特的微细加工技术,通过连接器、继电器、开关为机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做出卓越贡献。现为配合国家内陆地区发展的战略,我司计划在武汉地区发展和培养区域型的经销商,如在以上区域且具备以下资质的公司可联系我们,我们将抱着“共荣、共赢”的态度一起努力发展成长。「控制机器」营业总括部主要销售产品:继电器,连接器,开关和机器用连接器等。招募经销商需具备以下资质:1. 具备一定规模控制部件产品的销售经验公司。2. 具备有经验的工程师的公司。3. 具备地区主要行业控制部件销售渠道的公司。联系人: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第二分公司华东营业部 宣黎俊先生手机:189-1820-2483邮箱:xuanlijun@cn.panasonic.com

    半导体 松下 连接器 控制 电器元器件

  • FESTO扩大在华投资,实现可持续增长

    灵感涌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服务于中国和亚太市场完成扩建整合的Festo济南工厂和新建的Festo中国物流服务中心为提升中国市场供应和服务提供保障。位于上海的大中华区客户解决方案中心和扩建后的亚太技术中心更好地为高速增长的亚洲客户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和应用场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5大销售区域以行业为导向,建立关键客户管理模式,提升客户体验。近年来,中国的自动化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Festo 集团大力投资中国,以期从中国的高速增长中受益,增加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的市场份额。Festo 通过扩大在销售、生产、物料流以及研发领域的能力和产量,为国际和中国客户提供制造、自动化和培训解决方案。在当地为本地市场服务Festo 在中国已多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最高的工业产值,而且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未来中国也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技术市场,”Festo 大中国区总经理陈志忠说。中国国内制造商已表现出明显的从手工劳动向自动化生产过程转变的趋势。“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增长商机,我们已经开始利用这一良机,并将在未来数年中坚持这一做法。”陈志忠强调。他又补充说:“亚洲客户期望获得与欧洲客户相同的服务和卓越交货质量。”本着“在当地为本地市场服务”的精神,Festo 已为其在中国未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区域产品开发为了满足这些快速增长市场中客户的需求,并针对客户的具体应用提供完美的定制产品和服务, Festo 建立了“大中国区客户解决方案中心”。并且,作为全球性自动化技术提供者,Festo 从 2012 年开始扩建其“亚太技术中心”(TEC),增强了提供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TEC 将大幅度提升公司的产品和系统开发规模,缩短创新产品的交货时间。扩建后的 TEC 将于 2013 年秋季开始运营。凭借定制产品、本地项目工程师和工程支持专家,Festo 能够强化与客户的关系,为本地区 25,000 多家客户提供准时交货和可靠服务。为中国提供熟练技工自从 1985 年开始在中国运作以来,Festo Didactic 为大中华区 600 多家教育合作伙伴、大学、职业研究所和工业培训中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支持——从基础课程到机电一体化学习中心的“交钥匙”设备等,无所不包。1990 年,Festo 和宝钢集团合作,为该公司建立员工培训中心。这为气动技术跨国公司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道路。迄今,Festo 已经以合作伙伴的形式,与许多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培训中心,满足了客户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需求。每年,Festo Didactic 提供约 40 个适宜于小型企业的公共培训课程。“通过Festo Didactic 业务,我们能够帮助欧洲、国际和亚洲客户培训他们在亚洲地区的员工,”Festo 亚太区业务总裁,Desmond Teo说。注重实践、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工程师Festo 利用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优势与许多大学进行合作,如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合作内容包括设立奖学金、资助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及在合作院校投资基础设施、帮助提升其专业课程、研究和初步应用研究能力。2004年费斯托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创建“中德大学项目”,旨在将德国成功的面向实践的第三教育体系(“Fachhochschule”或“应用科学大学”)引进中国,培养注重实践、具备跨文化经历的工程师。学生在中德工程学院完成本科三年学习后,留学德国合作大学完成第四年学业,毕业时将同时获得中德两国大学的学位。目前毕业学生总数已达 450 人,其中 80% 获得了双学位。毕业生深受中德两国工业界欢迎。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熟练技工中国的许多公司都曾经历过招聘技术员工的大难题。Festo 将德国成功的“双元制”职业和第三教育体系引进中国,根据特定需求培训技术性员工。作为工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全球市场领先者,Festo 在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很大。2011年,通过德国商会海外代表处 (AHK)与济南职业学院以及三个欧洲公司的合作,Festo在中国启动双元职业教育系统。这是 Festo 在德国境外建立的首个全方位的培训中心,包括设备齐全的钳工、传统机加工和数控机床设备,并配备有Festo Didactic 专业的工业自动化如气动控制、液压控制和电器控制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培训试验室。此外还设有计算机应用、SAP,以及计量技术培训室。截至2013 年,共有70名在读学员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培训和车间在职培训。完成学业之后,这些学员可以在 Festo 或合作伙伴公司获得需要高技能型工作。针对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多年来,Festo 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市场增长率。“在中国,Festo 为众多工业领域的国际大客户提供支持,范围涉及我们所有核心业务。Festo 中国最重要的工业领域是汽车、轮胎/橡胶以及食品和饮料行业。我们提供完美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定制解决方案。因此,Festo 扩大了所有分支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团队。”陈志忠说。“对Festo产品和服务以及对于Festo Didactic的需求正在飙升。在水/废水领域,用于绿色制造和城市解决方案的节能解决方案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热烈追捧。通过近年来的战略性投资,Festo 巩固了针对中国未来增长的基础设施和人员基础,同时更好地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陈志忠说。与地区重点相一致的结构“亚太地区是 Festo 增长最快的地区,”Desmond Teo说。Festo亚太区总部位于新加坡和上海,下设五个业务大区,覆盖 14 个国家/地区,约有100个销售办事处,为本地区超过 25,000 位客户提供服务,共有在新加坡和中国济南分别设有区域性物流服务中心。亚太区共有三个全球生产中心(GPC):中国的济南 GPC 和上海 GPC 以及印度班加罗尔 GPC。亚太区定制解决方案在三大“应用中心”(首尔、上海和新加坡)研发。员工总数约 3,000 人。

    半导体 DAC IC FESTO

  • 福禄克65周年系列活动之“耐用”篇上线

    福禄克65周年系列活动渐入高潮,福禄克 “不得不说的测量安全故事”、“冒险指数大测试”“疯狂工程师1&2”等在线活动受到业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的热烈反响。十月,“耐用”篇拉开帷幕,特别嘉奖那些与福禄克一路相随,相伴成长的忠实用户们。网友通过在线分享使用过的最久远的福禄克产品照片和与它之间的故事,即可从时间轴上看到自己是哪一年的福禄克粉丝,以及其它粉丝们有怎样的福禄克产品故事,同时有机会免费获得精美好礼,更有机会抽取10支全球限量100台的透明版Fluke 17b经典万用表。测量仪表应用广泛,时常被用于设备维护检测,传统意义上对仪器仪表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在实际使用中,仪表是否经久耐用,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性衡量指标,尤其是恶劣环境下作业以及高频率使用状况下,摔、敲、撞、击、振动、干扰、泡水、进尘等都会造成精度偏差,甚至仪表的损坏。如果您手中的仪表寿命超短,或者经常闹“罢工”,使用者们不得不考虑仪表产品性能的又一重要因素,那就是“耐用性”。耐用性差的仪器仪表轻则增加工作负担和工作成本,严重的影响到精度准确,造成工作失误,乃至危害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福禄克产品在设计上对耐用性有着卓越的要求,不断追求设计出更坚固的产品。一位电气工程师介绍:“我在这行工作已经有近20年了,在之前的十三、四年中我几乎每年都要更换一个新的测试仪表。但自从五、六年前我使用了Fluke的仪表,我就一直没有换过,它可以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福禄克仪表耐用的优秀性能,是众多细节全方位塑就的成果。每一件福禄克工具在产品规划、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都追求极致,以精湛的技术和苛刻的细节要求,成就坚固耐用的福禄克品质。设计与工艺——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和环境耐受性福禄克产品选用机械强度高的塑料粒子(MI),设计中合理加入加强筋,这也是有些产品体积较大的原因;福禄克钳表的钳口、表笔插入端口、按钮、转盘等机械部件,采用价格高昴的材料,确保使用寿命在3万次以上;高性能的电子元件确保产品能承受热冲击、强静电、高湿度等各种干扰,金属部件依旧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此外,福禄克仪表均配备一个质地柔软的橡胶护套或软胶外壳,起到防滑和有效的缓冲作用。制造工艺上,福禄克仪表的线路板采用先进的电镀金工艺,而非普通的化学沉金工艺。其耐磨及抗氧化能力极强,确保仪表内部绝对不会因为磨损产生焊盘间的短路、氧化,从而导致功能紊乱甚至安全问题。再加上运用先进的“超声波”焊接工艺,确保外观和精度绝对不会因受到外力冲击而改变。真正体现在任何意外或者恶劣环境下,福禄克助您使命必达的可靠承诺。耐受性测试 (Torture Tested TM)——比客户更加“虐待”我们的产品福禄克研发的每一款产品都必须通过80项左右的测试项目(根据产品不同,数量或有增减),之后才能进行量产。更重要的是,测试过程中的很多指标要求都远高于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以体现“福禄克有责任提供比客户期待的更多”的核心价值观。1.机械耐受性以钳表为例,我们要求,历经“摔、打、扭、旋、拔、砸”等86项酷刑后,产品及构件依旧完好无损,测量依旧精准无误。2.环境耐受性福禄克的仪表需经过严苛的环境耐受性检测。承受高低温5个循环的热冲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放置72小时之后仍能精准测量;对抗静电的要求比IEC要求4kV接触8kV空气高一个等级;承受各种不可预知的干扰;仪表均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不会引起安全问题,不影响测量精准。3.抗振性福禄克的仪表需经过严格的抗振检测,以0.03g2/Hz的功率谱密度,在x、y、z方向分别振动至少1小时仍确保仪表精准如初。4.防尘防水福禄克实验室中有专业度极高的测试设备,根据每款产品的IP防护等级,设置通过对应的防尘防水测试。5.防误操作测试设备至少有30kVA的输出能力,施加过载10%的电压到任意的组合端子上,Fluke的产品依然坚固、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持式电子测量工具的专业生产商,凭借在测量测试领域近60年的丰富经验,福禄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让人信赖的品牌。福禄克产品经过了实验室内的各项耐用性能实验的严格考验,真金不怕火炼,千锤百炼锻造了福禄克仪表经久耐用的品质。福禄克用细节打造完美,用事实践行经久耐用,始终相伴如初的承诺。

    半导体 仪器仪表 精度 福禄克 FLUKE

  • 高通骁龙800增强版AQP 8084再次曝光

    今年年初,高通公司的处理器产品规划图曾经被曝光到互联网上。最近,一款型号为AQP 8084的高通新一代骁龙处理器再次出现在网上。这款处理器可以被看作是骁龙800的增强版,并且集成了全新的Adreno 420图形处理器。从这款处理器在AnTuTu上的跑分成绩上来看,APQ8084是一款2.5GHz四核处理器,并且出现在了一款搭载Android 4.3操作系统的设备中及新的Adreno 420 GPU。而2.5GHz的主频已经成为了目前移动处理器业界最高的参数。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新的Adreno 400系列将支持DirectX 11及WebGL 2.0,并且在性能上更是会比Adreno 330系列图形处理器有接近10%的提升。另外,Adreno 420在显存频率上也将提升至500MHz。提升之后的APQ8084 SoC在硬件解码方面将支持全新的H.256标准及可以完美支持4K视频播放,并且还支持802.11ac Wi-Fi协议及蓝牙4.0标准。同时,新的处理器还可以兼容64位的DDR3内存,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与64位的处理器并不是同一回事。64位的内存数据路径为8个字节,而处理器每次只能收到4字节。这款APQ8084在2014年之前预计并不会正式发布,而搭载这款处理器的硬件设备大致也就会在明年的CES展览上才会正式亮相。

    半导体 高通骁龙 AD 5GHZ RENO

  • 安立的RF/RRM一致性测试和协议一致性测试已取得领先地位

    安立公司(董事长Hirokazu Hashimoto)宣布其RF/RRM一致性测试系统和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在LTE Advanced载波聚合的GCF认证中已经取得了领先地位。LTE Advanced是最新的4G高速移动通信标准,目前全球的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LTE Advanced网络。它通过载波聚合的方式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在LTE Advanced 3GPP规范中指明载波聚合是将若干个小频带组合成一个大频带从而提高峰值速率和平均吞吐量,下行速率当前可以达到300Mbps,未来达到1Gbps。由于如视频业务等很多新的应用的出现使得移动数据量呈现爆发性增长,从而产生了对更大宽带的迫切需求。相对窄的频带被太多的用户共同分享导致了没有足够的带宽来承载如此大的数据流,载波聚合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的网络运营商都在部署支持载波聚合的LTE网络,韩国和美国在2013最先启动了载波聚合网络的部署,之后其他国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商用移动终端的开发需要客观的验证从而确保设备符合3GPP的标准要求。安立的RF/RRM一致性和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已经获得了GCF和PTCRB的认可,商用终端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两套系统得到符合3GPP标准要求的验证。安立的ME7873L 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和ME7834L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经支持了载波聚合功能,并且在LTE载波聚合的GCF认证结果中宣布了该系统在韩国使用的Band1_5 和Band3_8的许多测试用例已经是世界领先地位。除了GCF以外,在北美使用的Band2_17 和Band4_17的绝大部分测试用例安立也获得了PTCRB的认可,使得ME7873L和ME7834L成为了载波聚合方面最重要的设备认证解决方案。基于当前LTE协议,射频及RRM一致性测试在GCF/PTCRB协议测试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安立会继续扩大GCF/PTCRB载波聚合测试认可的用例数目。『产品大纲』■ ME7873L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这是一个符合3GPP射频标准的测试平台,包括LTE终端射频测试和无线资源管理RRM测试。它支持LTE/LTE Advanced 并且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的一致性测试。它对很多测试目的来说都是理想的灵活的测试解决方案。■ ME7834L 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这是一个根据3GPP标准验证LTE终端和基站间信令交互流程的测试平台,自2011年以来,ME7834系统就在LTE的GCF/PTCRB协议测试取得领先地位。它支持LTE/LTE Advanced 和VoLTE技术并且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它对很多测试目的来说都是理想的灵活的测试解决方案。

    半导体 测试系统 载波聚合 RF ADVANCED

  • 苏州-深圳LED产业交流会完美落幕

    今日,由华强电子网发起的“苏州-深圳LED产业交流会”在华强广场酒店紫荆厅完美举办,来自深圳、苏州、香港等地的20余家LED企业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现场热闹纷呈,苏州的东山照明、聚灿光电、新纳晶光电对各自的最新产品进行了推介,会议还设置了企业配对环节,更好地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LED交流会于早上9点开始,会议由纳米公司牟少翔主持。在苏州企业的展示环节,东山照明科技总监吴鹏对公司生产的天葵系列天棚灯和凤凰系列路灯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天葵系列天棚灯通过独特的光学设计,有30°、60°、90°和120°四种出光角度,能满足客户不同区域不同照度要求,全系列均通过了严格的CE认证,采用前沿的设计及COB封装技术,可以保证产品大批量生产及维护;凤凰系列路灯产品外壳温升低至21°,环境30°的情况下,结温低于65°,稳定性好,比传统路灯节能60%以上,可进行远程调光控制和时控分段式控制,符合联网趋势。聚灿光电李明春经理对公司不同规格的蓝光LED芯片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各系列产品的规格书。最后发言的是新纳晶光电的王景伟总监,他介绍了新纳晶光电在显示屏、景观亮化、室内照明、室外照明、LED照明COB光源、LED外延片和芯片领域的优势所在,他还说道:“目前业内现状是没有标准,鱼龙混杂,但早晚会整合,外延芯片正在整合进行时,预计明年变暖,终端市场上,谁有通路,谁将替代飞利浦。”除了苏州企业的产品推介及展示外,深圳企业也进行了自我介绍及优势展示,作为本地企业,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放平台,邀请了众企业一同前往实地参观考察。17:00返回华强北,企业又一同参观了深圳LED国际交易采购中心,为此次LED交流会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苏州和深圳作为全国LED产业重镇,在此次交流中展示行业领先技术,共同推进产业进步,这在当前LED产业混乱、标准缺乏之际是非常必要的,国内的LED企业需要抱团取暖,信息互通,共同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责编:王琼芳)

    半导体 光电 华强 COB LED产业

  • 科锐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增长24%

    科锐公司宣布,截至2013年9月29日,公司2014财年第一季度收入为3.91亿美元,与2013财年第一季度3.158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增长了24%,与2013财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了4%。2014财年第一季度 GAAP 净收入为3,050万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25美元),与2013财年第一季度的 GAAP 净收入1,610万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14美元)相比,增长了89%。按非 GAAP 计算,2014财年第一季度的净收入为4,730万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39美元),与2013财年第一季度3,180万美元的非 GAAP 净收入(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27美元)相比,增长了49%。科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Chuck Swoboda 表示:“2014财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在财政第一季度有一个符合我们预期的稳固的收入和业绩增长。优异的表现主要归因于我们照明产品的销售,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并在业务活动中实现更好的运营杠杆作用。基于我们的总体待结订单数量、目前的销售活动与项目预期,并以LED灯具和LED球泡灯增长为代表,我们目标在财政第二季度所有细分产品领域都有所增长。我们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LED照明仍旧蕴藏着尚未被开发的巨大机遇,我们将在新产品、新渠道和科锐品牌建设上继续保持集中投入,以推动公司成长并引领市场。”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指标:(除每股金额和百分比外,其它单位均为千美元)按 GAAP 计算,毛利比2013财年第四季增长了110个基本点至38.6%,按非 GAAP 计算,毛利比2013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00个基本点至39.2%。 现金与投资总额为11亿美元,比2013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6,490万美元。 应收账款净额为2.093亿美元,比2013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670万美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48天。库存为2.173亿美元,比2013财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030万美元,相当于81天的库存量。近期业务亮点: 推出科锐TW(TrueWhite?)系列LED球泡灯,其LED光自然柔和并实现显色指数93,使得科锐成为首家符合加利福尼亚能源委员会(CEC)LED球泡灯规范的企业;旨在改变业界游戏规则的柔和白光科锐LED球泡灯通过能源之星认证;推出业界首款高密度(HD)LED阵列 — XLamp? CXA1520 LED阵列。这一突破性技术为新一代LED聚光照明提供双倍流明密度;推出新一代照明级LED — XLamp? XQ-E LED,极小尺寸的封装便得到优异的性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全套采用科锐节能型CR系列LED格栅灯。业务展望:在2014财年第二季度(截止2013年12月29日),科锐计划实现4亿美元至4.2亿美元的收入目标,GAAP 毛利目标定在37.8%/-,非 GAAP 毛利目标定在38.5%/-。GAAP 毛利目标包括股票薪酬费用,约为280万美元,而非 GAAP 目标则不包括。运营支出计划,按GAAP和非GAAP计算都将增长约550万美元,以促进科锐LED球泡灯业务,同时借助能源之星认证及其相应公共事业补贴,从而加快销售动能提升。2014财年第二季度的税率预计在23.0%/-。GAAP 净收入目标为2,600万美元至3,200万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21至0.26美元。非 GAAP 净收入目标为4,4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或稀释后每股收益0.36至0.41美元。GAAP 和非 GAAP 稀释后每股净收入目标所依据的是估算的1.23亿稀释加权平均股。非 GAAP 目标收益不包括收购无形资产费用摊销和股票薪酬费用(稀释每股 0.15美元)。

    半导体 能源之星 球泡灯 科锐 XLAMP

  • 中桥发布IT融合架构市场和技术趋势白皮书

    日前,中桥国际调研咨询有限公司(Sino-Bridge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Ltd.,以下简称“中桥”)正式推出《IT融合架构市场和技术趋势》白皮书。该白皮书就IT融合架构的市场驱动力、企业部署的融合架构方式、评估融合架构的指标以及融合架构的战略价值进行了阐述。过去的20年里,中国企业平均拥有的数据量从GB级上升到TB级,甚至今后有往PB级发展的势头。为了给IT提供业务支撑能力和响应速度,数据中心不断地向着虚拟数据中心甚至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方向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IT架构管理和运维成本地快速攀升。该白皮书指出,传统IT架构正成为中国用户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快速提高IT效率的巨大阻碍。数据中心演进、应用多元化以及IT对业务的响应速度,推动着近年来IT融合架构的迅速发展。IT融合架构的市场驱动力从中国市场IT融合架构的部署趋势调查结果来看,中国IT融合架构市场在未来24个月将出现增长趋势。超过半数(54.2%)的受访企业已经在评估或计划部署IT融合架构,这其中15.0%的受访企业考虑在未来12个月部署IT融合架构,21.7%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12-24个月部署IT融合架构。未来12个月,IT融合架构在企业级市场的增长(22.0%)远高于中小企业(15.0%)。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驱动力。白皮书指出,中国IT融合架构市场推动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提高IT对业务的响应速度。在数据中心演进过程中,数据中心会持续在物理、虚拟和云的混合环境下运行,企业IT架构在这种高度混合环境下的IT管理效率直接决定着IT的响应速度。27.3%的受访企业视其为面临的第一大IT挑战。提高服务器虚拟化水平。阻碍中国用户生产应用虚拟化最大的因素是虚拟化IT架构部署和管理的复杂性。43.3%的受访企业认为IT融合架构能够大幅度降低虚拟化技术的选择、整合、调优和管理复杂性,弥补虚拟化管理经验不足给虚拟化环境业务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私有云,实现IT架构到IT服务的转变。调研显示,私有云在未来24个月内呈现强增长趋势(65.0%)。在私有云环境下,IT融合架构,不仅加速私有云部署效率,更重要的能够实现IT架构的集中、透明和自动化管理,从而实现弹性的IT服务交付。两种IT融合架构形式和五个评估指标1、两种IT融合架构形式目前中国市场广为接受的两种IT融合架构形式包括:(1)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将计算节点、网络节点、存储节点进行预整合和预调优,以实现IT架构的集中、透明管理;(2)参考架构。以软件为核心,将得以验证的方案,通过第三方集成商,将来自一家或多个战略伙伴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整合,实现IT统一管理。对于这两种架构的选择,白皮书指出,相比中小企业,企业级用户更多地考虑部署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25.1%)。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不仅能够简化管理复杂性,提升IT集中管理和运维效率以及资源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对整个数据中心实现监控,一旦某一组元出现异常,可快速诊断并解决问题,从而尽量减少对业务的不良影响。此外,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还具有较强的以工作负载为核心的负载均衡能力,可以在线扩展满足企业业务的未来发展需求。以软件实现的IT融合架构(参考架构),可以减少系统整合所需时间,且在IT架构生命周期中,实现系统的集中、透明、统一管理和监控,在显著减少管理复杂性的同时,提高资源管控效率。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可以作为参考架构的建设单元,用户可以受益于高度整合的“快捷”和参考架构的“已有资源利用率”,实现持续提高IT架构管理效率和IT对业务响应速度的目的。有知名调研机构曾预测,融合基础架构是未来10年的主旋律。无论是高度整合的IT融合架构还是参考架构,在云计算演进过程中,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负载资源动态配置以及IT架构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尤为重要。而Dell的灵动架构系列,以面向服务的动态数据中心为设计主旨,预集成融合架构系统及参考架构,并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基础架构的管理和工作负载调制。其开放、简单、高效的特性,在为用户提供端到端产品和方案的同时,与异构系统进行整合,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管理。这也是我们下文在评估IT融合架构时提到的重要指标。2、五个评估指标在评估IT融合架构过程中,经济、易管理、开放扩展、业务连续性和迅捷是中国用户的五大评估指标:经济性:IT融合架构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IT架构的总拥有成本。中国用户接受IT融合架构的首先一点就是IT融合架构具有高性价比,既能够提高企业数据中心IT资源的效率和管控效率,又能在控制新增采购条件下,实现融合。因此,对于经济性的评估,用户应该着眼于从IT架构生命周期和数据中心演进过程进行综合评估。易管理:易管理性则要从统一管理平台,以工作负载为核心的资源动态配置、工作负载生命周期管理的效率、实时监控和故障排除等角度出发,实现对架构集中、透明和统一管理。此外,还要考虑在数据中心演进过程中,简化异构整合和虚拟化应用部署,以及云计算IT服务交付。开放扩展:标准化和开放给用户未来技术升级扩展提供了灵活选择;跨平台提高了已有资源利用率;高可扩展保证了IT长期投资回报。业务连续性:用户在评估IT架构的业务连续性时,不仅要考虑利用各种容灾技术来降低成本;同时,要保证硬件故障不影响业务运营,确保业务连续性,甚至是能够利用已有异构资源实现容灾。迅捷:经济、高效地提升IT对业务的响应速度,需要IT融合架构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和SLA需求动态配置资源,快速实现负载均衡,保证数据中心演进过程的应用性能稳定,以提高IT服务交付效率。融合架构的战略价值该白皮书指出,从IT演进趋势出发,IT融合架构对企业的战略价值远不止经济、易管理、开放扩展、业务连续性和迅捷等这几项。如何在不影响业务运营的基础上快速实现IT架构扩容和升级,是IT融合架构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战略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T架构选择上考虑融合架构。该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分析了这一趋势的驱动力以及融合架构对于企业的价值,并且为企业评估融合架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半导体 云计算 数据中心 私有云 自动化管理

  • 供不应求,纬创资通昆山工厂为苹果订单扩大产能

    据业内人士透露,纬创正在扩大其在国内昆山工厂的产能,一些市场观察家认为,可能是为了满足苹果智能手机的订单。纬创资通最近宣布,公司计划增加昆山工厂的资本支出至28.6亿新台币(9727万美元),以建立新产能,并满足通信产品的需求。据IT市场传言指出,纬创和仁宝通讯将分别成为苹果iPhone和iPad的新供应商,并将在2014年开始向苹果供应产品。纬创和仁宝通信都拒绝对有关客户或订单发表评论。

    半导体 苹果 IPAD 苹果IPHONE 智能手机

  • 解读新岸线的产业布局

    从技术层面看,通讯计算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从产业环境看,通信与数码产业正在逐步融合,而从终端市场来看,手机、平板的界限逐渐模糊。从2004年,核心研发团队就开始围绕计算和通信芯片的融合进行产品布局的新岸线,在这个时候,对行业发展的准确预判越来越明显。高集成度单芯片, 整套方案规划布局今年9月27日,新岸线对外发布了两款芯片,APBP SOC的单芯片解决方案Telink 7689/7688、单芯片产品NL6621及相应的单芯片Wi-Fi解决方案。而这两款产品在香港参加秋电展上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Telink76XX将应用处理器(AP)与通信处理器(BP)高度集成在一颗芯片上,采用了异构低功耗高性能四核处理器,支持GSM/WCDMA双模制式,支持HSPA,下行速率最高可达21Mbps,上行速率5.76Mbps,双摄像头支持,最高可达2100万像素。同时,该方案支持3G语音与数据功能,可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各种行业专用终端中。当APBP放在一个单芯片上,高度集成化的芯片有助于简化板级设计,降低成本,并可以留出更多空间给电池。但将AP和BP集成在一个芯片里,却面临着两大障碍:一个是技术门槛,另一个是时间周期。通信、计算的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单AP厂商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受到抑制。对于新岸线来说,克服这两大障碍确实耗费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却为以后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NL6621是国内首款Wi-Fi基带射频处理器合一的单芯片产品。NL6621具有成本更低,产品开发更加灵活的特点。NL6621集成低功耗微处理器(160MHz/32 Bit)且接口开放,无需外接MCU和SDRAM,并提供二次开发SDK,支持802.11 b/g/n/e/p,集成高度优化的TCP/IP系列协议栈,支持目前市场主流的WifiDirect、DLNA、Airplay等功能,同时还支持丰富的功能接口。超低功耗设计方面,基于场景进行智能功耗管理, 自动测量传输距离并调整发射功率,可以在不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前提下减少60%的功耗;自动探测传输空闲并进入休眠,可以减少高达95%的功耗,且待机电流仅为10uA。NL6621单芯片方案将主要应用于WiFi音响、智能家居、智能玩具、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设备。至此,新岸线已具有了涵盖应用处理器芯片,基带处理器芯片、Wi-Fi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全套的芯片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这也是其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提供计算和通讯整套解决方案的芯片厂商。从芯片到终端 新岸线打通产业链条一个完整的手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射频部分、基带部分、电源管理、外设、软件。而相对于手机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说,平板电脑的技术门槛会低很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掌握着核心技术的上游芯片厂商无疑最具话语权。新岸线拥有3G、4G等核心专利超过百项,希望能够通过对产业链整合,缩短产业链,从而实现从芯片到终端产品的布局调整。通过整合产业链下游厂商,合理优化并控制整体成本,向市场提供最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新岸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具有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Wi-Fi、射频、电源管理等整套方案,在此基础之上,从芯片、周边电子元器件,再到驱动、操作系统、软件等都可以由芯片原厂整合完成,芯片原厂可以直接提供给电子制造服务商一个完整解决方案。缩短了产业链条,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成本,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这样去做,才会在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目前,新岸线已经与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中标软件、恒森电子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在国家提倡整机与芯片联动的情况下,新岸线积极与整机企业充分建立联动机制,与多家平板电脑生产商和智能终端的整机厂家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AP、BP、Wi-Fi,射频,电源管理芯片等全套芯片研发完成到全产业链重构,新岸线在经过了多年的布局耕耘之后,现在已做好准备一展身手,在市场中引发新一轮升级淘汰赛。

    半导体 Wi-Fi 软件 平板电脑 应用处理器

  • RS与Allied举行全球3D设计挑战赛

    全球领先的电子与维修产品高端服务分销商 Electrocomponents plc 集团公司(LSE:ECM)旗下的贸易品牌 RS Components(RS)与 Allied Electronics(Allied)面向全球工程师举办3D设计挑战赛,力邀他们采用全新DesignSpark Mechanical一比高下,进行真正创新的产品创意。DesignSpark Mechanical是该公司与 SpaceClaim 合作开发的一款免费、直观、易用的3D设计软件。此次挑战赛面向所有背景和专业的工程师,要求他们原创一种新颖的设计,并以移动性、易用性或环保性作为最终设计的关键元素。挑战赛的目的是促使所有工程师对 DesignSpark Mechanical实地测试,加入到全球5万多名已下载该软件并第一手体验到该软件便捷性的访问者行列。最受欢迎设计大奖将由 DesignSpark工程师社区投票选出,并获得冠军奖金5000英镑以及史无前例的RepRapPro创制的Ormerod 3D打印机,两位亚军将分别获得奖金2500英镑。参加这项全球挑战赛,只需从 www.designspark.com/mechanical 下载免费的 DesignSpark Mechanical 软件并创作出 3D 作品,然后将最终设计理念上传到 DesignShare提交即可。DesignShare是 DesignSpark.com上促进项目协作与分享的平台,所有作品将会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并参加评选。参赛作品的截止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3年11月22日下午17点.(即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3日凌晨1点)上个月,DesignSpark.com及社交媒体频道的粉丝见证了世界一流工程师和发明家在英国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拉开这场创意大赛的帷幕,他们在短短48小时里运用 DesignSpark Mechanical创造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大赛结束时,四支队伍分别展示了他们设计的3D打印原型,证明了DesignSpark Mechanical这款简单易用的3D设计工具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呈现设计,并削减了数天甚至数周的平均设计周期。

    半导体 RS DESIGNSPARK MECHANICAL 3D设计

  • 什么!电子工程师不懂焊接?

    乍听到这项消息时,心中一时百感交集,不但感到震惊又恐惧,也觉得既可悲又郁闷。总之,我是极其不能接受的──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娓娓道来…前几天,我的好友Adam Taylor针对我的一则文章发表评论说:“Max,你知道有多少电子工程师根本不懂焊接吗?”我必须坦承,一开始我真的不太相信,因此当时看过这段评论后只是耸耸肩地表达不以为然。然而,现在我真的也开始怀疑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后来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位年轻工程师把一项非常简单的焊接任务搞到多么糟糕的地步。从弥漫着一堆烟雾的方向看过去,这位工程师手边正进行的工作着实令人惊吓──整个电路板都被烧毁了,过热高温导致走线剥离外露,一大堆接脚整个不翼而飞,而各种东倒西歪的零件也已破坏殆尽。看到这块可怜的电路板时,我都快飙泪了(但也许是因为焊接不慎产生的浓烟呛鼻使然……)。现在的大学教育是怎么了?学校都不教电子工程科系的学生如何焊接了吗?焊接技术不是电子工程师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吗?在我念大学的那个远古时代,修习大学电子工程课程的所有学生都必须懂得如何进行焊接,有些甚至是在步入学校之前就已经会了。我并不清楚其它学生经由什么管道学习这项技能,但我自己则是因为 平常就喜欢看《实用电子学》(Practical Electronics)之类的杂志而自学来的。从好的方面来看,业界有一些像SparkFun等公司提供了实用的焊接课程。此外,网络上还有一些为电子爱好者提供的线上焊接课程与指南,以及有关基本焊接实务的书藉,可协助电子工程师学会如何进行焊接与脱焊作业,甚至提供如何正确选择烙铁、焊锡与助焊剂等各种焊接工具的指导方针。 专业杂志与网络为电子爱好者提供PCB焊接技巧的详细教学你在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专业时,曾经在实验课程中训练自己的焊接技能吗?或者你也像我一样从专业杂志或网络等其它管道自学?你或你的电子工程师同事中也有不懂如何焊接的吗?曾经有过在焊接过程中把整块电路板烧毁的凄惨经验吗? 编译:Susan Hong

    半导体 电路板 电子工程师 电子爱好者

  • 2014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翻倍

    据国网公司《智能电网“十二五”规划》,国家电网在“十二五”期间智能电表安装量将达到2.3亿只。广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往年招标数量来看,国网公司2009年~2013上半年智能电表招标量分别为290万只、4537万只、5990万只、7593万只和4572万只,智能电表需求受到农网改造、新增需求及更新需求的刺激,总需求超过最初规划的可能性非常大。另有券商研究员表示,从现在的招标进程来看,智能电表的招标量早就超过了1亿只,今年整体超过7000万只的可能性很大。2014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翻倍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使用,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到2014年有望翻倍,到2018年营收将轻松超过2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仅是全球机到机(M2M)数据采集、汇聚和驱动器件市场的一小部分。另外,MachinaResearch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今天的机到机通信已经达到20亿个M2M连接,到2022年连接数将增长到180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难以至信的22%。在不久前举办的巴黎智能电网大会上,除了硬件抄表解决方案外,参观者很快就能注意到展会重点已经放在数据管理、分析和数据货币化机会等方面。虽然公共设施提供商展示了一些抄表解决方案,如来自ERDF公司的Linky智能电表,以及各种智能插头,通过这些插头连接的任何电器的功耗数据都能被提取,但大会的最大亮点实际上是如何通过简单的用户界面最佳化地利用这些数据。公共设施提供商需要所有数据,但给最终用户提供的最可能是测量数据的子集,并通过简化的响应场景和经济刺激措施促使他们养成特定的能源消费习惯。虽然在功率测量方面有许多硬件解决方案,但考虑到用户要自己自由的解释并操作以降低能耗花费时,确定最终用户显示的数据级别就成为了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欧洲因此推出了许多试验项目。数据接入互联网,用户管理能源使用更方便法国刚刚成立了由EcoCO2=主导的TBH(TableaudeBorddel的居住地——意思是住宅环境控制板)联盟,旨在评估最终用户如何理解他们的能耗方式,并根据提供给他们的信息类型和交互平台做出反应。这个试验项目涉及涵盖各种住宅环境的4000位居民用户,这些居民有机会与10种不同用户界面中的一种进行互动。作为联盟合作伙伴之一,Fludia公司主要提供最终使用所产生能耗的分析结果。针对老的测量装置,该公司还开发出了一种可附加的光学阅读器Fludiameter,这种仪器能以光学方式读取标准的非智能仪表(比如带告警灯的电表,以及在磁盘上有黑色标志的机电式仪表)。这种阅读器可以发送一分钟或一分钟以内的短时间样本。脉冲输出将结果送到任意一种远程测量终端上。利用采集到的信息,Fluvia的算法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来自加热器、热水器、待机状态的电器、冰箱、照明灯具等的信息。结果再通过网络服务或机到机解决方案提供给公共设施提供商,并通过住宅入口将其中一些信息推送给他们的最终用户。这里正是互联网提供商的切入点,因为能量测量数据和智能家庭控制界面可以轻松地与互联网接入点捆绑在一起(而不是在家里增加一个专用的屏幕),并直接显示在消费者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借助云平台优化管理模式在上述智能电网大会上,BouyguesTelecom、Ijenko和IS2T演示了他们称之为FifthPlay并嵌入在BouyguesTelecom公司BboxSensation互联网网关中的智能电网服务。该服务基于云端的Ijenko平台和IS2TMicroEJjava嵌入式平台,能通过Bbox网关本地或远程控制各种开放标准的传感器和驱动器。这样,路由器就变成了所有家用电器的中心,它还能实现智能电网与更大的物联网(IoT)世界之间的连接,而在物联网世界中机到机通信是个关键,一般通过云端完成传输。基于云的Ijenko能量管理解决方案允许第三方(公共设施、电信和服务集成商)部署他们的软件并向他们的住宅消费者提供能效与需求响应服务。这有助于公共设施优化需求、微型发电和存储(包括将智能电网汽车用作后备能量存储)之间的平衡。旨在为最终用户定义最合适和最直观的用户界面,帮助他们使用与能量有关的数据,Ijenko公司为公共设施提供商DirectEnergie(以前的GroupePoweoDirectEnergie)创建的Modelec项目发起了共同筹资活动。这个项目包括了一个有2000名用户参与的试验,在试验中,一半用户配备了Linky智能电表,另一半用户配备了另外一种型号的智能电表。试验还邀请了一些社会学家参与,他们将试图解释最终用户对他们自己的测量数据和能耗模式(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能源意识)的感受。他们的想法是确定最好的(最令人信服的)策略,以鼓励这些用户在用电高峰时间采取合适的低能耗措施(以降低对电网的压力),最可能的方法是通过税收激励。一些人建议,这些项目可以允许公共设施提供商在用电高峰时间远程关闭清单上选中的电器,或者降低自动调温器设置值。除了提供个性化的技巧以提高能效外,最终用户界面还能鼓励居民参与个人或集体的挑战计划,或在社交网络上与他们的社区分享经验,了解最好的操作方法。与最终用户之间的这些指导*互有望允许公共设施提供商通过先进的分析和行为表述,来改善他们的预测和赢利。虽然在新的IntelPuma6多服务网关(MSG)上展示了Ijenko的家庭能源管理服务(HEMS),但Ijenko公司自己也制造能源网关和智能测量插头,它们可以用来监视电器能耗并进行远程控制。

    半导体 传感器 智能电网 智能电表 用户界面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