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公司服务器出错 旧设备可免费升级iWork

    旧款Mac仍需付费购买iWork应用新浪手机讯 10月25日上午消息,来自国外数码科技网站macrumors.com的消息称,苹果昨日对iWork套件(办公软件相当于微软Office)进行了更新,不过部分试用版用户发现,他们可以免费升级到正式版。在10月23日凌晨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宣布iWork、iLife及Aperture等软件免费,但仅限于新购买的Mac电脑,旧款Mac仍需付费购买,Pages、Keynote和Numbers软件在国内售价均为128元人民币。不过在昨天,很多用户反应,他们老款Mac电脑上的30天免费试用版iWork可以不用付费直接升级到正式版。猜测可能是苹果公司的服务器出错,将试用版iWork识别为正式版。如果之前安装过iWork、iLife及Aperture等软件的测试版,将系统默认语言设定为英文,重启电脑,再打开Mac App Store应用商店更新,就能看到更新列表里已经有以上几款软件了。不过,在部分用户可以免费升级的时候,也一些用户反映Mac App Store不能识别光盘版或零售版的iWork,要求用户重新付费购买。

    半导体 苹果公司 MAC 软件 电脑

  • 人手一部?我国手机用户破12亿

    来自工信部刚刚发布的国内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9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2亿大关,达到12.07亿户,并连续两个月单月净增超过1000万户。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9.2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6.7%,9省市移动用户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3G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3479.4万户,三季度净增4872.8万户,总数达到3.6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30.5%。其中,TD用户对新增3G用户贡献达60.2%,每净增10个3G移动用户中,6个为TD用户。此外,固定电话用户数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前三季度,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775.1万户,总数2.7亿户,占电话用户总数比重降至18.3%。固定电话普及率首次降至20部/百人,比去年末下降0.7部/百人。不过,退网速度则连续10个季度减缓,三季度仅减少65.8万户,是自2011年以来单季度退网速度最低值。

    半导体 移动电话 通信业 3G移动

  • 苹果OS X Mavericks 10.9外媒评测:升级幅度小

    【搜狐数码消息】10月25日消息,苹果带来了应该是今年最后一场的新品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不仅带来了两款新的iPad,同时也标志着旗下新款桌面操作系统OS X Mavericks 10.9的正式发布。新版系统都带来了哪些提升?iOS对它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瘾科技最新发布的评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那些等待全新体验的用户来说,Mavericks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了。就像是上版本系统一样,10.9也依然是在我们原本就已非常熟悉的用户界面上添砖加瓦,而非像iOS 7那样进行彻底地改变。但是,Mavericks也的确带来了不少新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地图和iBooks——两款原先只在iOS上存在的应用。虽然Finder并没有得到像通知功能那样的大幅改动,但标签窗口和标记都让用户能够更好的去整理和组织自己的桌面。我们现在就可以说,Mavericks所带来的升级对得起它的下载时间,特别是考虑到Snow Leopard或以上的系统能够免费升级。但是,它是否能够相符苹果为OS X所自封的“世界最先进桌面系统”的名号呢?或者说他们的缺乏思考阻碍了系统的创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Finder虽然微软对自己的新系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好在苹果没那么疯狂。Mavericks在系统界面上依然没有什么变化,虽然这避免了用户的陌生感,但与此同时,这款已经问世15年、曾经非常革命性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不过上手使用之后,苹果所加入的新内容也非常容易察觉到。打开一个窗口,你立刻就会在分享功能的右边看到一个新的按钮。这就是标记功能的众多入口之一。选择一个文件,然后点击该按钮,你便能够为它附上已有或是全新的标记。为了帮助你熟悉这个功能,苹果已经提供了一些自带的标记,包括5种颜色,还有诸如“家庭”、“重要”和“工作”这样的类别。此外,你也可以在选择文件之后按下Control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当中对其进行标记。同一个文件所带有的标记数量并没有限制,而你对其分配的颜色则会显示在文件名的左侧。标记现在还会出现在Finder窗口左侧的侧边栏上,以供你快速根据标签来对文件进行筛选。与此同时,标记也已经被添加到了Finder Spotlight搜索当中,从而让搜索结果变得更为精确。总的来说,标记功能让查找文件变得更加轻松了。苹果同时还把标记功能整合到了自己的应用当中,比如Pages。在储存文件时,系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你能够在程序内就对该文件进行标记。在iCloud当中,你同样能够对文件进行标记,无论它们是在哪台设备上创建的。标记之后,该文件便会显示在所有的Finder搜索当中。标记功能的实用程度取决于用户本身的有组织性,以及他们是否会记得去使用该功能。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去使用它,它就会是一项实用的功能。Finder当中的另一项功能是直接从浏览器上借鉴的:Finder能够允许你在单独一个窗口当中开启多个标签。实现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按下Command键并双击一个文件夹,或者是从下拉菜单当中选择。在窗口当中打开了超过1个文件夹之后,一个Safari式的加号标志就会出现,供你添加更多。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苹果不把这个选项设为默认,但即便没有,打开多个标签也并不复杂。在创建了标签之后,你就可以在它们之间对文件夹进行拖拽,或者是将它们拖出以创建单独的窗口。光标在标签上悬停,其左边会出现一个“X”,用以将其关闭。对于那些屏幕空间有限、或者是不能忍受桌面开启了太多窗口的用户,这是个很实用的功能。但和浏览器标签一样,如果你同时开启了太多,就很容易搞不清了。在Mountain Lion当中引入的通知功能本次也获得了一些重大的提升。首先,当某些消息在屏幕右上角弹出时,你可以直接与之进行交互。比如说,在收到邮件、消息或FaceTime通话邀请时,你可以直接在信息窗口当中进行回复,从而帮助用户节省了时间。此外,当机器被锁定时,系统依然会继续接收消息,并将通知图标显示在左上角,但其中并不会包含信息的内容。除了邮件、信息、FaceTime和社交网络之外,第三方网站也能够利用通知功能,以将突发信息或其他项目发送到你的桌面上。Finder当中最后一项新功能就是全屏放大功能。Mountain Lion为苹果许多自家的应用带来了全屏选项,但不知怎么却漏了Finder。而现在,Finder窗口的右上角加入了一个放大的图标,点击之后便能够全屏放大。如果开启了许多的标签,全屏模式也让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Safari[!--empirenews.page--]OS X升级怎么能少得了Safari呢?打开浏览器之后,你会看到熟悉的热门网站排列,但弯曲的球形排布被换成了更加直接的网格。在默认下,这个页面上所显示的网站都是根据访问量所排列的,不过你也可以通过拖拽自己进行排列。将光标悬停在网站的缩略图上,你还会看到锁定或者是移除的选项。工具栏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改动。点击最左边的图书图标,你便能够看到书签、阅读列表和分享链接三行内容。苹果抛弃了原有的设计,而选择了干净的白色文字以及灰色背景——从根本上讲,和iOS 7一样的扁平化设计美学。阅读列表,这项功能在Lion中引入,能让用户保存链接以供离线阅读。而在新版系统当中,这项功能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但阅读内容现在会以无缝的形式连续呈现。分享链接是Mavericks的一项新功能,它会从之社交网站当中把你关注用户的分享链接收集在一起,并嵌入原始文字。不过目前,分享链接仅支持Twitter和LinkedIn两家网站。和从前一样,网页加载速度也是苹果所宣传的一个重点。在最新的7.0版本当中,苹果加入了Nitro Tiered JIT和Fast Start两项技术,JavaScript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另外,虽然你不会在日常的使用当中发现太大的区别,Safari在SunSpider测试当中的成绩也要比Firefox和Chrome更高。在测试当中,Safari得分137.7ms,而Firefox和Chrome的成绩分别是171.8ms/153.3ms(分数越低越好)。Safari同时还在节能方面有所增强,它会暂停窗口边缘的Flash动画,当光标悬停在这边广告上时,你会看到一个“Safari Power Saver”的提示,点击之后该Flash便会正常显示。这项功能到底有多节能还需进一步测试,不过它能够对那些烦人的Flash广告起到屏蔽作用,这可以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功效。Safari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增强,这主要来自于iCloud Keychain功能的加入。在系统偏好设定当中,你只需要创建一个4位安全PIN码并输入自己的手机号,便可开启该功能,当你注册一项新服务时,Keychain会自动声称一个256位AES加密密码,如果你觉得这个密码没问题,Keychain便会自动将其存储,并跨所有设备同步。如果你愿意的话,Keychain还能够存储你的信用卡号码。   日历和iOS 7一样,Mavericks也进一步远离了拟物化的设计风格。方框更少了,假皮革和磨损的页面也全都不见了。就像苹果在WWDC上说的,这种重新设计“人畜无害”。如果你的日程表和我的一样乱,那么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个受欢迎的改动。滚动也得到了提升,你可以按照日、星期或是月份来滚动,以快速查找一个你想看到的日子。iBooks除了地图之外,iBooks也是一个会出现在Dock上的新图标。Mavericks标志着这项应用首次登陆苹果的桌面系统,而经历了在移动平台的演变,Mavericks中的iBooks已经相当成熟了。第一次运行iBooks之后,它会对本次上的阅读内容进行扫描。当然,你通过iOS设备所购买的内容也会先是在这里,只不过右下角多了一个云的图标,点击之后下载便会开始。双击图书之后便能将其开启,然后弹出的是封面,紧接着是文字像卷轴一样展开的动画。打开之后,你会看到两页内容在同一个平面上显示,就像是阅读一本书的预出版样本一样。想要翻页,你可以在触控板上进行双指滑动,使用箭头按键,或者是点击鼠标悬浮在图书边缘时出现的箭头图标。苹果拿掉了花哨的拟物化设计,从前的翻页动画效果也不见了,阅读体验也因此变得更为干净。在iBooks当中,你无法使用捏拉缩放的手势,这多少让我们有点意外。想要放大,你需要把光标移到应用顶端,并在弹出的菜单栏当中对字体样式和尺寸进行调整。在这个菜单栏当中,你可以对背景颜色进行调整(白、棕色、黑色),返回书库,选择章节,以及搜索内容。双击一个单词之后,它的释义便会弹出。选择一个更长的短语,应用会弹出高亮、添加下划线以及做笔记的选项。地图[!--empirenews.page--]地图也是一款来自于iOS的应用。且和iBooks一样,地图还是在移动设备上感觉更自然一些,毕竟你不会抱着一部MacBook外出导航。虽是如此,如果你曾经使用过网页版的谷歌地图,那么这款苹果应用的效果应该也不难想象,你还能够在电脑上直接把地图发送到手机。有了这项功能,当你需要导航时,你应该就能够更好地在大屏幕上利用地图应用了。打开地图,你将会看到地球的标准地图排布,屏幕顶端是定位按钮。和手机版一样,点击该箭头后系统会弹出“地图无权使用你的位置”。所以想要使用定位功能,你需要在设定菜单的隐私标签中开启该功能。开启定位之后,地图将会缩放到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和测试版一样,这个位置可能不太精确,不过误差一般不超过两个街区。地图包含3种视图模式,分别是标准、卫星和混合,最后一项会混合标准和卫星视图,将街道名和位置信息显示在鸟瞰图像上。和大多数的地图应用一样,标准视图是最干净也最好用的。而卫星图像则比较适合在Flyover模式下使用,该模式会从鸟瞰转换到斜视的视角,这能够为大型建筑和自然地形带来更加具体的效果。要说地图当中最实用的功能,应该是分享了。在屏幕顶部的菜单当中,你会看到一列分享选项,包括Facebook,Twitter,AirDrop,以及你注册过的iOS设备。在获得导航之后,你可以将其分享给iPhone或iPad,随后设备会弹出一个通知,点击之后你就会看到自己在电脑上所标记的路线或地点了。此外,地图还允许你收藏一个地点,并跨越所有iOS/OS X设备同步,或者是以PDF的形式导出所有信息。和iBooks一样,桌面版的地图并非杀手级的应用,将其加入到自己的桌面系统当中,苹果可能是想要让用户在打开电脑时去选择自己的地图服务,而非谷歌地图。但对于惯用谷歌地图的用户来说,苹果地图在功能性上还有所欠缺。   多显示器在WWDC的展示上,多显示器的支持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并非一项新功能,不过是带回来了在最近的OS X升级当中被弃用的功能。而这一次,延伸的桌面不见了,用户在每台显示器上都能够得到各自独立的桌面,菜单栏成了主角,dock栏则不见了。这种新的形式还意味着你无法跨显示器来拓展应用,不过同时开启两个全屏应用应该能弥补这一点。而Mission Control当中的升级能够让你跨越屏幕来拖拽应用,对于需要在高清电视上进行内容展示的用户来说,这应该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节能Mavericks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和节能相关的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的Safari所拥有的节能功能。此外,在系统的电源菜单当中,现在会对每款应用的耗电量进行显示,从而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到是哪些应用在影响着续航。此外,苹果还加入了名为App Nap的功能,它能够在应用于桌面上被隐藏时将其暂停,而Timer Coalescing功能则因此能够给你的CPU带来极其短暂的空闲时间,以帮助降低能耗。虽然笔者并没有感觉到速度上的明显改变,但苹果承诺自己在后台进行了大量的改动,以帮助能源和性能的管理。比如说,Compressed Memory功能会从非活跃状态的程序当中施放内存空间。总结总的来说,Mavericks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们对于上一次OS X升级的评价。在近几年的时间里,苹果对于自己桌面系统的升级稳步而缓慢。地图和iBooks是新版系统当中最重要的功能了,它们也的确给系统带来了新的功能,并进一步增加了用户对于苹果生态系统的依附程度。Finder标记、标签、还有通知中心的调整也都提升了系统的总体体验。而多显示器的全新支持方式也对那些用Mac办公的用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我们想要的并不止于此。我们渴望看到一款真正革命性的升级,那种在2001年看到OS X时惊艳的感觉。但这样的升级会何时到来,我们还不得而知。按照数字排序,10.9可能就是该系列最后一个大版本升级了,而向11的转变可能就预示着真正升级的来临。但从另一个方面看,10.9的系统代号已经不再是猫科动物了,这明显是一个带来革新的好机会。但是快速扫过升级内容你就会发现,10.8到10.9的升级幅度和iOS 6到iOS 7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虽然和往常一样,系统的安装毫无难度——特别是考虑到升级根本不要钱。(Eskimo)

    半导体 苹果 IC CK OS

  • 工信部:尚未收到任何有关虚拟运营牌照的申请

    10月24日,在今日举行的前三季通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报告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目前,工信部尚未收到任何有关虚拟运营牌照的申请。祝军透露,对于移动转售业务的推进,运营商目前的进度不一,“联通和电信已经与一些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预计不久中国移动也会完成相关协议的签署。”祝军同时表示,自今年5月正式公布移动转售实施方案以来,该方案收到了社会广泛好评。“实施方案要求三大运营商每家至少要签两个以上,我相信会突破这个数量。”

    半导体 电信 中国移动 工信部 联通

  • BBM大获成功 给黑莓点亮一条跨平台求生路

    [导读]移动聊天工具BBM的安卓和iOS客户端,在上线24小时之内获得千万用户。处于绝境中、正在四处求卖的加拿大黑莓,迎来一个难得利好消息。移动聊天工具BBM(“黑莓信使”)的安卓和iOS客户端,在上线24小时之内获得千万用户。媒体称,BBM的大获成功,给黑莓指出了一条崛起和求生的道路,即将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不再把黑莓10“围墙花园”的维持放在第一位。到本周二下午三点,BBM成为苹果AppStore在66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美国媒体甚至称BBM一举征服了iPhone用户。随后,黑莓方面宣布,24小时之内BBM用户激增了1000万人。媒体指出,黑莓终于打破了自家移动应用的“花园围墙”,吸引了大量的安卓和iOS用户,这一成功为黑莓的转型和重振,指出了一条道路。BBM已经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用户,但是在过去,如果一个用户想用BBM,他必须购买黑莓的智能手机。而在智能手机领域,出现了“各领风骚数百年”,在谷歌(微博)安卓和iOS生态的冲击下,黑莓、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开始衰落了。黑莓寄予厚望的黑莓10系统和新手机,最终难以起到妙手回春之效。虽然官方并未披露黑莓10设备的销售数字,但是业界估计为500万左右,这只是BBM在上线24小时之内获得的新用户的一半。在BBM的移植上,黑莓只是迈出了第一步。黑莓执行副总裁Andrew-Bocking表示,黑莓要让安卓和iPhone上的BBM体验,和黑莓10平台一样好,未来黑莓还将推出BBM-Video、BBM-Voice和BBM-Channel,这些功能的移植,都已经在研发当中。媒体指出,BBM的成功,使得黑莓暂时避免了被彻底遗忘和边缘化的命运。黑莓将继续获得消费者的关注,而这样的关注和支持,有助于黑莓的转型之路。此前,黑莓已经描绘了转型的蓝图——逐渐放弃消费者手机业务,转向自身有优势的企业手机和安全通信领域。不过,黑莓正在寻找买家,新东家有可能给黑莓制定出完全不同的重振战略。BBM的成功,也令人感到一丝惋惜——黑莓应该在更早之前实施BBM的跨平台计划。据称,前任CEO Jim-Balsillie曾支持BBM尽早跨平台,但是综合内部意见之后,黑莓将跨平台延期到黑莓10系统和新手机上市之后。《福布斯》的一篇文章评论指出,随着BBM跨平台成功,黑莓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即不在以自家的黑莓10为第一考虑,而是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第一,不论用户来自哪个平台。按照这种思路,黑莓可能重新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成为重点,而不再是开发和维护自身独有的移动操作系统和硬件产品。

    半导体 黑莓 安卓 iOS 移植

  • 小米乐视的智能电视 其实都是资本秀?

    智能电视正在成为2013年互联网视频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无论乐视超级TV,还是小米电视,都在发售仅数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米电视首批3000台在上线不到2分钟内售完,而乐视最新的S50超级电视10分钟内售出1万台。然而除了热卖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乐视超级电视还是小米电视在发布电视产品后,其股价、估值都有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两款智能电视虽然主打低价,但是由于销售模式的限制,初期都不可能如传统家电般展开大规模销售。换句话来说,小米电视低价是真,赔本是真,但通过限量的方式严格控制亏损成本,并制造了大量关注度,3000台电视亏损的成本折算成广告费也都值得了,这是营销上的以小博大。乐视超级电视虽然虽然比小米更开放一些,不限量发售,但是自从发布电视产品以来,在过去10个月中股价近5倍涨幅,目前公司市值已达到369亿。暂时而言,无论是小米还是乐视,其智能电视可能更多地是炒高市值的利器而已。小米用数十万成本换取千万级效果一位传统家电厂商人士估算,售价 2999元的47寸小米电视制造成本大约在2800元左右,按照该人士的算法,小米每台电视净亏200元,以首批发售的3000台电视推算,目前的亏损大约在60万人民币左右。“从制造的角度看是亏损,但如果换个角度,把亏损的这数十万成本计算到营销成本去,只能用赚大了来形容,从媒体曝光、用户关注度两个指标来看,就算砸上几百甚至上千万的广告也很难做到这样的效果。”该人士如是说。我们通过百度指数查询后发现,“小米电视”的百度指数在发布产品后从平均700多暴涨至53329,虽然随后滑落至11000左右,但是随着上周的发布又蹿升至21000,围绕小米电视的相关检索词在近期也上涨了600%。另有早期曾看过小米项目的VC私下表示,初期很看好小米模式,但是因为多种原因最后没投,但从现在的增长来看,小米的模式他是怎么也看不懂了。另这位投资人看不懂的原因是小米公司股指在1年内上涨了60亿美元。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6月,小米公司成功融资2.16亿美元,随后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开透露,小米当时估值40亿美元。今年8月,小米再度完成新一轮融资,随后雷军证实小米估值达到100亿美元。“很难想象一个创业公司会在一年内估值增加60亿美元,即使在百度增长最快的时候也没有成长这么快。其实你看这1年来,小米只有两个变化,一个是开始做电视,一个是开始做盒子,我不能说小米的估值有水份,但毋庸置疑这两个概念为小米的估值增加做出了贡献。”该人士总结说。乐视1年股价涨4.7倍说完了小米,再来看看乐视,2012年12月时乐视的股价在18元人民币附近,乐视超级电视发布后,股价上涨至40元左右,随后进行了拆股,股价跌至25元附近。随着近来乐视多次发布超级电视热销的消息,以及面向主流市场的S50产品发布,乐视股价在10月21日收盘前,最高突破52元,以2012年12月未拆股之前的18元人民币计算,乐视股价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上涨了4.7倍之多,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达到369亿人民币。即使不看实际销量,只从股价的表现看,乐视超级电视这个概念也可谓炒的非常成功。一位国内的基金经理私下谈及乐视股票时表示,以国内未来智能电视的市场规模去看,乐视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市值可能突破1000亿。你看,基金经理都被洗脑成这样,股价能不涨么….   结论事实上,传统家电企业的模式是卖一台电视赚一台钱。而小米和乐视两家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后,一个是通过制造概念做营销增加估值,一个是通过概念炒股价,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再看到网上一堆将海信、TCL智能电视和小米、乐视进行对比的分析,只能觉得很无厘头。未来这种模式的智能电视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但目前来看仍然是在给资本作秀。

    半导体 小米 乐视 智能电视 小米电视

  • 为什么苹果还在卖“爷爷辈”的iPad 2?

    [导读]虽然消费者们都很喜欢高端iPad,但是很多人认为拥有一台iPad 2就足够了。苹果将从下个月开始销售下一代iPad,即iPad Air和比第一代更轻薄的iPad mini,同时它将继续销售早在2011年3月份就已面市的iPad 2。为什么这款上市已经近两年时间的产品还要继续存在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现在依然卖得很好。据市场研究公司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CIRP)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消费者们都很羡慕高端iPad上配备的视网膜显示屏和速度更快的芯片,但是很多人认为拥有一台iPad 2就足够了。据CIRP称,在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财季中,iPad 2在全美iPad平板电脑总销量中的占比约为22%。虽然这一数据要低于前一财季的35%,但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显然,某些市场领域对这款平板电脑仍有需求,比方说教育市场,毕竟老款产品的价格要相对低廉一些,这对于那些预算紧张的客户来说很有吸引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于苹果来说也是好事,因为生产老款产品的利润率可能比新产品还要高一些。CIRP联合创始人乔希诺维茨(Josh Lowitz)表示:“传统思维认为教育行业和企业客户仍然需要iPad 2,但我们认为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兴趣正在减退。我们已经看到iPad 2在整个iPad销量中的占比开始出现下滑。”苹果现在推出了配备视网膜显示屏的iPad mini,售价仅为399美元,与之前的iPad mini的售价一样。这样,第一代iPad mini的售价就下降到了299美元。CIRP预计这些产品的价格还会以更快的速度下滑。CIRP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还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iPad mini的销量在所有iPad产品总销量中的占比保持在稳定水平上,大约为三分之一。第二,对于老款iPad产品来说,配置越低卖得越好。在CIRP调查的季度里,128GB和64G的视网膜显示屏版iPad在美国地区iPad总销量中的占比为13%,低于前一季度的30%。同期,16GB版iPad mini的销量占比则由前一季度的50%上升到73%。第三,新用户可能会比早期用户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配置偏低的产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律,CIRP认为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的产品。诺维茨称:“我们将开始看清iPad的生命周期。与捆绑两年服务合同的手机产品不同,iPad不存在解禁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与计算机、iPod或电视机等产品更相似,这样的产品一旦购买就可能会用很久。”

    半导体 苹果 显示屏 NI IPAD

  • 苹果新专利:孩子进屋 成人电影自动停止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本周四通过了一项苹果申请的被称为“基于人类识别数据检测控制内容输出的系统和方法”专利,专利中提到,包括便携式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有相机等内置传感器可以检测或侦测到人类的存在。苹果专利中描述的现代设备可以侦测各种用户的存在,比如自动侦测出周围的孩子或老人,并根据侦测的信息自动完成某些媒体播放。这样的系统将提升数据隐私,也是用户消耗内容的简单和安全方法。根据这份专利,设备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从周围环境收集数据,寻找其他人类的存在。其中尤其提到了摄像头和红外线,识别数据可以是面部数据、热感图、语音或其他属性。传感器可以根据预设的频率收集数据。每次可以侦测多个人类,比如三个人站在电脑前,可以识别出一个男性成年和两个小女孩。系统会分析并分发给这些人权限,随后决定哪些内容可以被访问。比如说私人邮件和成人电影可以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比如年龄来确定。当设备检测到周围有不适合观看内容的人存在,内容是不会播放的。比如说,当一个成年人在看成年电影,另一个或多个成年人进入后,电影会正常播放,但如果孩子进入,电影就会立刻停止。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特定属性分配权力,比如当老年人存在时自动增加音量。当老年人离开后,音量会恢复正常。用户的声音也会决定媒体播放的音量,当用户离设备比较远的时候,音量最自动增加。这项人类识别专利在2012年申请,发明人是Michael I. Ingrassia, Jr。和Nathaniel Paine Hramits。

    半导体 苹果 传感器 MIT MICHAEL

  • 传Android 4.4强化电视功能 和手机交互更佳

    [导读]Android 4.4将包括为智能电视开发的UI和相关应用的开发环境。腾讯数码讯(编译:多多)日前有媒体表示,Android 4.4 Kitkat有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电视上而非智能手机。知情人士表示,下一版的Android 4.4将改变现有的模式,同时支持电视和安卓智能设备一起工作。但报道中除了一个用户增强界面,并没有提及任何的相关细节。据报道称,Android 4.4 KitKat将强化智能电视的相关功能,包括为智能电视开发的UI、相关应用的开发环境以及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之间交互功能的强化。不过很有可能谷歌会因此而压缩一些系统的其它功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谷歌很有可能利用目前在谷歌盒子以及Chromecast上取得的优势,应用到全新的智能电视上。同时,Google还会将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从Google TV更名为Android TV,将系统的名称作为标识,与现有的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在路边的电话亭看到运行安卓系统的谷歌电视或者谷歌DRV设备。

    半导体 智能手机 Android 智能电视

  • 可穿戴设备频出催生新语音需求 准确率低成难题

    10月是智能手表、互联网电视开售的集中月,它们与智能手机不同,屏幕一个大一个小,按钮又不多,传统的触屏、按键操控还要怎么继续?于是“智能语音”的需求诞生了,目前智能语音的现状是,声音识别率高,但在理解方面差了点。苹果Siri领衔 智能语音爆红2007年,国产手机金立曾推出一种“语音王”的手机,喊一声“张三”,它会自动拨打张三的电话,这,算智能语音吗?别误会,这只是一种傻瓜式语音,是单个字识别,一碰到连续的语句就“萎”了。2011年10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4S,自带一种Siri的语音控制功能,能帮助用户读短信、查天气,还能学习新的声音语调,提供对话式问答,苹果开启了智能语音交互时代。不信?来看一组用户与Siri的测试对话。“你是谁?”“我是Siri。”“你是女孩吗?”“不是”“你是男孩吗?”“我不觉得咱们有时间扯这些”“我喜欢你”“咱俩是不可能的”。Siri诞生之后爆红全球,随后谷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语音产品。今年HTC、摩托罗拉推出的旗舰机中也带有此类功能,如小i机器人。穿戴设备频出 催生三个技术环节易观分析师王俊认为,智能语音已经诞生新的需求,“一些穿戴设备没有键盘、没有触屏,有些连屏幕都没有。”继索尼、三星发布智能手表后,10月17日,阿迪达斯也发布了miCoach SMART RUN,加上此前智器、盛大等国产厂商推出的产品,智能手表产品一时暴增。又在10月,乐视、小米、阿里酷开电视全面预售,三款电视中,乐视、酷开均支持语音识别功能。智能产品的发布,对语音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10月19日,记者见到了乐视TV、智器手表语音技术提供者云知声团队,其CTO康恒博士表示,智能语音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语音识别、语义解析、知识图谱。为了演示效果,他用手机语音操控电视:“明天上海天气”,电视立刻回应“正在为您查询”,随后天气信息便显示出来。电视先是听懂康恒说话(语音识别),然后认为他是要查询上海天气,最后提供了天气信息(知识图谱)。准确率逐级降低 达80%就算优质“市面上产品语音识别准确率会较高,但是到语音解析会低一点,到知识图谱会更低一点,最终准确率能达到80%就算是优质产品。”王俊表示,这三个环节中,语义解析技术难度最高。目前的发展状况是,语音识别准确率很高,据康恒介绍,云知声语音识别准确率为95%。“要消灭剩下的5%非常困难,需要从每个细节入手,先把环境噪声解决,1%可能解决了;再把口音问题解决一点,1%就上去了;再把声音采样库扩大点,1%又消灭了。”康恒表示,要达到99%的准确率,云知声可能需要五年。康恒还说道,语义解析与知识图谱是一个很前沿的课题。“比如‘你有多少根头发’,我能听明白也能理解,但是不知道答案。计算机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晨报记者王方

    半导体 语音识别 乐视 可穿戴设备 云知声

  • 三星Q3运营利润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6%创纪录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今天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在存储芯片业务强势复苏的推动下,三星第三季运营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0.2万亿韩元(约合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符合预期。三星第三季营收为59.1万亿韩元(约合556亿美元),与此前59万亿韩元的预期基本一致。运营利润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8.05万亿韩元(约合7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2万亿韩元增长25%。作为三星最大的利润来源,移动部门第三季利润达到创纪录的6.7万亿韩元,这源于多款Galaxy廉价智能机提升了出货量,并帮助弥补了该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疲软增长。三星芯片业务利润增长一倍至2.06万亿韩元,创下三年来的新高;消费电子部门利润为3500亿韩元,不及去年同期的4000亿韩元;显示部门运营利润9800亿韩元,不及去年同期的1.17万亿韩元。(编译/箫雨)

    半导体 三星 消费电子 三星电子 智能机

  • 小米乐视的智能电视 只是秀资本?

    讯:智能电视正在成为2013年互联网视频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无论乐视超级TV,还是小米电视,都在发售仅数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米电视首批3000台在上线不到2分钟内售完,而乐视最新的S50超级电视10分钟内售出1万台。然而除了热卖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乐视超级电视还是小米电视在发布电视产品后,其股价、估值都有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两款智能电视虽然主打低价,但是由于销售模式的限制,初期都不可能如传统家电般展开大规模销售。换句话来说,小米电视低价是真,赔本是真,但通过限量的方式严格控制亏损成本,并制造了大量关注度,3000台电视亏损的成本折算成广告费也都值得了,这是营销上的以小博大。乐视超级电视虽然虽然比小米更开放一些,不限量发售,但是自从发布电视产品以来,在过去10个月中股价近5倍涨幅,目前公司市值已达到369亿。暂时而言,无论是小米还是乐视,其智能电视可能更多地是炒高市值的利器而已。小米用数十万成本换取千万级效果一位传统家电厂商人士估算,售价2999元的47寸小米电视制造成本大约在2800元左右,按照该人士的算法,小米每台电视净亏200元,以首批发售的3000台电视推算,目前的亏损大约在60万人民币左右。“从制造的角度看是亏损,但如果换个角度,把亏损的这数十万成本计算到营销成本去,只能用赚大了来形容,从媒体曝光、用户关注度两个指标来看,就算砸上几百甚至上千万的广告也很难做到这样的效果。”该人士如是说。我们通过百度指数查询后发现,“小米电视”的百度指数在发布产品后从平均700多暴涨至53329,虽然随后滑落至11000左右,但是随着上周的发布又蹿升至21000,围绕小米电视的相关检索词在近期也上涨了600%。另有早期曾看过小米项目的VC私下表示,初期很看好小米模式,但是因为多种原因最后没投,但从现在的增长来看,小米的模式他是怎么也看不懂了。 12 责任编辑:Mandy来源:搜狐IT 分享到:

    半导体 小米 乐视 智能电视 小米电视

  • 2012年中国专用IC专利情况分析

    所谓专用IC,笼统来说,是指为了某种或某些特定用途而为特定用户定制的IC,如卫星芯片、某些控制芯片和管理芯片等。本报告中的专用IC主要包含通信IC、音视频类IC及其它专用IC等几个领域。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国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专用IC类专利检索结果共有46232件。其中发明专利公开30671件,实用新型公告15561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3123件。专用IC类专利2001年到2012年间的专利年度公开/公告数量变化趋势,自2001年以来专用IC领域的专利年增长率平均都在20%以上,发展非常快,尤其是2005年,其增长率达到了60%,2010年至2012年,专用IC类专利公开/公告每年均超过5000件,这应当与我国集成电路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存在必然的联系。2012年专用IC类专利公开/公告数量增长迅速,比2011年增加2066件专利,增长率达到35%。2006年至2012年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专用IC类专利公开/公告的数量所占比例始终保持较大优势,公开/公告专利数量逐年提高,与上图年度趋势的对应是,2007年之后中国专利权人专利公开/公告数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同时,自2010年开始专用IC类中国专利权人的专利数超过八成,这可能与国内专利权人专用IC产品主要立足国内市场有关。 12 责任编辑:janck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分享到:

    半导体 通信 音视频 卫星 IC

  • 赛普拉斯宣布第十亿片CapSense电容式触控感应控制器发运在即

    赛普拉斯官网上的倒计时牌成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的里程碑;可靠的解决方案、世界级的功能使其销量达到最强竞争对手的四倍电容式触控感应市场领导者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宣布,其CapSense®电容式触控感应控制器的销量正在接近10亿片。赛普拉斯在其官网www.cypress.com上发布了一块倒计时牌,以见证这一里程碑的实现过程。该公司还将确认是哪个客户收到了第十亿片该器件,并进行庆祝。赛普拉斯的CapSense触控感应解决方案已替代了45亿个机械按键,涉及的应用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医疗设备、汽车应用等几乎一切具有机械按键或开关的系统。赛普拉斯可编程系统事业部执行副总裁Hassane El-Khoury说:“我们的电容式触控感应控制器发货量正在接近十亿片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拥有市场领导地位—我们的发货量是业界第二名的四倍。通过创新性的世界级功能,如接近感应、防水、被动式触笔支持、手套传感等,赛普拉斯稳定、可靠的CapSense解决方案不断巩固其市场优势。同样重要的是,赛普拉斯能提供完整的设计生态系统,使得CapSense的使用更加便捷。”赛普拉斯的CapSense是业界选择性最多、集成度最高的产品线,以其卓越的抗噪声和防水电容式触摸界面,包括不需要直接接触的接近感应技术,优化了工业设计和可靠性。CapSense控制器具有业界最宽的工作电压范围和多种低功耗模式,从而非常适用于稳压和非稳压电池供电等情况下的应用。赛普拉斯革命性的SmartSense™ 自动调校算法可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在确保传感器工作状态下的最佳性能的同时,加速客户产品上市进程。赛普拉斯的EZ-Click™定制化工具还可简化设计。这一基于GUI的软件能够进行器件配置、视觉反馈和产品线测试,能流畅地对CapSense Express™系列产品进行寄存器配置。

    半导体 赛普拉斯 控制器 电容式触控 CAPSENSE

  • IR高电流负载点集成式稳压器IR3847 SupIRBuck荣获两项大奖

    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导厂商 – 国际整流器公司 (International Rectifier,简称IR) 宣布,该公司的 IR3847 SupIRBuck 高电流负载点集成式稳压器荣获《今日电子》杂志两项大奖。IR3847获得《今日电子》杂志颁发的“2013年度Top-10电源产品奖”。《今日电子》的编辑和专家组根据以下标准选出最佳电源产品:在技术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具有开创性的设计以及性价比显著提高。IR3847同时还荣获《今日电子》颁发的“技术突破奖”。IR3847将采用纤巧5x6 mm封装的IR第三代SupIRBuck系列的额定电流扩大至25A。由于IR3847使用的新款热增强型封装采用了铜夹技术和多项专有的创新控制器技术,所以该器件不需要散热片即可在25A下工作,其电路板尺寸也比其它集成式解决方案减少了20%,比采用控制器和功率MOSFET的分立式解决方案减少了70%,使一套完整的25A电源解决方案可以在168mm2 大小的电路板中实现。IR亚太区销售副总裁潘大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凭借IR3847 SupIRBuck集成式稳压器获得《今日电子》深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奖。IR3847不仅满足了客户对基准性能和密度的要求,也简化了负载点的设计流程。”颁奖典礼已于2013年9月12日在《今日电子》举办的第十二届电源技术研讨会期间举行。

    半导体 集成 电流 稳压器 BUCK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