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程工程所酶促拆分2-辛醇研究取得进展

    手性2-辛醇是合成类固醇、昆虫性激素等许多光学活性药物和农药的重要手性中间体;也是制备高性能液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性原料;还可用于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生产手性化学材料,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的制备工艺是利用化学法制备手性2-辛醇,需要在反应中添加昂贵且有剧毒的马钱子碱手性催化剂,且拆分难度较大,步骤多,收率低,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随着越来越多生物催化剂被发现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利用生物酶催化制备手性2-辛醇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刘春朝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利用表面活性剂活化脂肪酶使脂肪酶产生有用的活性构象,将这些活性构象有效地固定在疏水性载体上,制得超高活性的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拆分外消旋2-辛醇,调控酶促催化拆分反应获得对映体光学纯度为99%以上的手性2-辛醇。该成果为酶促制备手性2-辛醇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3,142:415-419)上。图1固定化酶重复使用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4_3961829.shtml

    半导体 光学 HTML RESOURCE TECHNOLOGY

  • 宁波材料所在聚乳酸血液透析膜功能化改性方面取得进展

    据最新流行病学统计:目前我国尿毒症患者有150多万,新增患者每年以12万至15万的速度持续上升。其中有条件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仅占10%,而肾病患者往往需要终生透析,一般每周透析3次,每次4至5小时。我国目前血液透析器的市场达到3000万只/年,约为30至50亿人民币/年的市场容量。随着我国大病医保政策的实施,血液透析的市场将逐年增加,增长速率达20%以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血液透析膜是关键核心元件,血液透析膜的制备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目前90%的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其中包括德国的费森、美国的金宝、日本的尼普洛等,而国内的血液透析膜的研发及生产起步较晚,主要的生产制造商包括江苏朗生及山东威高。迄今为止,血液透析膜主要经历过两代材料的发展。最早是纤维素基的血液透析膜(包括铜仿膜、铜氨膜、血仿膜、醋酸纤维素等),然而由于其存在透析通量较低以及易于引发补体激活等问题,逐渐促进了以聚砜、聚醚砜为代表的合成聚合物血液透析膜的发展。由于合成聚合物透析膜的微孔结构在相转化过程中的调节窗口较宽,因而可以产生较大的透析通量,并且提高了其对中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然而聚砜等原材料来源于石油、疏水性较强、生物相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聚砜膜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亲水性添加剂,但是亲水性添加剂的加入由于相容性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分散不均、表面析出等现象,反而更容易造成凝血问题。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既具有石油基高分子材料良好的成膜特性及较宽的微结构调节窗口,又具有生物基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降解性能等。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功能膜团队刘富副研究员、薛立新研究员于2012年12月17日首次申请了聚乳酸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中国发专利(201210547368.0),并于2013年1月30日由中国科学报公开报道。近日,本课题组在聚乳酸血液透析膜的相容性改善方面又取得进展。首次报道了聚乳酸微孔膜表面肝素化工作。聚乳酸微孔膜表面首先固定了具有强吸附能力的聚多巴胺涂层,然后通过聚多巴胺的酚羟基与肝素的仲胺之间的Michael加成反应,将肝素通过共价键永久结合到聚乳酸微孔膜表面。系统研究了聚多巴胺及肝素固定对聚乳酸微孔膜表面结构形态(包括微孔结构及粗糙度),表面化学结构、亲疏水性等影响。结果发现(1)肝素固定的聚乳酸微孔膜表面具有较小的粗糙度、亲水性提高,并且纯水渗透通量达到130LMH(1bar, 25度);(2)相比较于聚砜膜,聚乳酸膜具有较少的血小板粘附,较短的复钙化时间以及相当的溶血率;(3)表面固定肝素的聚乳酸膜可以进一步明显提高其血液相容性。(4)模拟透析实验表明表面固定肝素的聚乳酸膜对尿素和溶菌酶的清除率分别为80%和18%,对牛血清蛋白的截留率达到90%。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微孔膜作为一种生物基聚合物材料在血液透析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该工作发表于膜材料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并获得同行审稿人好评(This is a worthwhile project, adding to a vast prior art in heparinized PLA)。聚乳酸中空纤维膜的后续工作如梯度微结构的控制、消毒处理、可控降解等在进一步研究当中。该项研究工作目前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201210547368.0,201310176950.5,201310176928.0)。聚乳酸作为血液透析领域的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高分子合成、材料加工、先进制造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生物医用、临床等领域的广大专家及厂商广泛深入合作,才有可能尽快实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透析材料及技术的产业化及临床应用。宁波材料所在聚乳酸血液透析膜功能化改性方面取得新进展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4_3961910.shtml

    半导体 血清 高分子材料 AN HTML

  • 顾国彪院士:稀土永磁可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顾国彪稀土素有“工业黄金”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可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尤其是在稀土永磁电机、电器方面,稀土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顾国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永磁可以在新能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过高的稀土价格已经影响到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电机是重要的工业耗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泵、风机、压缩机、传动机械等领域,其耗电量约占中国整个工业电耗量的60%以上。正因如此,“电机及系统节能”曾经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目前工信部等部门也在大力推动高效电机系统的应用。据顾国彪介绍,国内外对于电机节能的研究有多个发展方向,包括双速感应电机、高效高转矩感应电机、有刷或无刷双馈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等;(径向磁通与轴向磁通)以及混合励磁;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等。“1998年以来,国内在永磁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顾国彪进一步举例说,稀土永磁无铁心柴油发电机高效节能,重量轻、功率大,每台重量54千克,最大功率可达3.0千瓦。“在此前的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深圳一家特种电机公司生产的无铁芯电机就立下了大功。”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兴起,稀土永磁开始在这些新能源的发电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以中科院电工所为例,他们从2005年开始就进行大容量蒸发冷却风力发电机的研究。结合稀土永磁技术和蒸发冷却技术,他们研发的3.6MW蒸发冷却永磁半直驱风力发电机已经在2011年底制造完成,并于2012年5月开始在张北国家电网公司的测试基地进行测试,其结果满足相关标准。顾国彪认为,稀土永磁电机的优点是高效、低电压穿越能力好,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然而,由于永磁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导致其丧失了巨大的市场,其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来永磁发电机的投入应用可改善风电场的运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但其作用尚未发挥,这是缘于目前单一机型影响了风电场的电压稳定性,导致风电发展的形势在走下坡路。”顾国彪说。顾国彪表示,永磁风力发电机行业目前面临着极大困难,而风力发电机是永磁材料使用量较大的终端产品行业。因此,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停滞最终也会影响到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针对现有情况,顾国彪希望,稀土上游生产厂家应有序合理地调节价格,以保证行业有序发展。( ■本报记者 彭科峰《中国科学报》 (2013-10-24 第1版 要闻))新闻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39.shtm

    半导体 新能源 风力发电机 电场 中科院

  • 研究揭示中国北部山区泥炭地融化过程中碳释放特征

    土壤的融化会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释放,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与全球变化学科组王宪伟助理研究员等研究分析了中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在泥炭藓层(0-10cm)-泥炭层(40-50cm)-多年冻土层(80-90cm)融化过程中CO2和CH4的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氧和厌氧的环境下,融化都会使土壤中的碳快速释放;泥炭藓层释放最多的CO2,但泥炭藓层CH4的释放量最低,而泥炭层和多年冻土层都有CH4的大量释放,释放的CH4包括泥炭和多年冻土中封存的CH4和微生物分解释放的CH4;对比融化前后,泥炭藓层(0-10c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具有降低的趋势,根部层(10-20c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变化不大,泥炭层(40-50cm)和多年冻土层(80-90c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具有增加的趋势。研究指出,融化过程中碳的排放受到不同环境下泥炭和多年冻土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tmos Environ (2013;75:77-82)上。论文信息:Wang XW, Song CC*, Wang JY, Miao YQ, Mao R, Song YY. 2013. Carbon release from sphagnum peat during thawing in a montane area in china. Atmos Environ, 75:77-82.(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y/kyjz/201310/t20131023_3961190.shtml

    半导体 温度 ATM MOS AN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13版)

    前言自2011年1月2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以来,国家各部委正在制定相关实施办法,财政部、国税总局已就集成电路专利权人采购设备增值税退还问题发布了专项办法。集成电路专利权人蓄势待发,将进入下一轮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虽然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表现疲弱,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仍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整体来看,全年产业销售额规模同比增长11.6%,规模为2158.5亿元。集成电路产量为823.1亿块,同比增长14.4%。为全面反映和总结我国2012年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和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编写《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13版)。希望通过这项工作,使会员单位和行业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我国2012年度集成电路产权的专利申请数量、国内外专利申请比较、按IPC(国际专利分类法)的专利分类、以及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情况,作为工作参考。 编者 二零一三年八月点击下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2013PDF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2013年8月目 录前言一、2012年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分析1.1 专利分析样本构成1.1.1 数据库选择1.1.2 检索方式1.1.3 检索结果1.2 设计类专利分析1.2.1 处理器类1.2.2 存储器类1.2.3 总线接口类1.2.4 专用IC类1.2.5 模拟电路类1.3 制造类专利分析1.3.1 专利公开/公告年度趋势1.3.2中国专利国家及地区公开/公告趋势对比1.3.3 中国专利主要省市公开/公告分布1.3.4 IPC技术分类趋势分布1.3.5 主要权利人分布情况1.4 封装类专利分析1.4.1 专利公开/公告年度趋势1.4.2中国专利国家及地区公开/公告趋势对比1.4.3 中国专利主要省市公开/公告分布1.4.4 IPC技术分类趋势分布1.4.5 主要权利人分布情况1.5 测试类专利分析1.5.1 专利公开/公告年度趋势1.5.2中国专利国家及地区公开/公告趋势对比1.5.3 中国专利主要省市公开/公告分布1.5.4 IPC技术分类趋势分布1.5.5 主要权利人年度分布情况二、2012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分析2.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总体情况分析2.1.1 全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公告量年度分布2.1.2全国布图设计登记省市排名情况2.1.3重点地区、国家布图设计数量对比情况2.1.4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产品分布2.2 2012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分析2.2.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012年申请量统计2.2.2布图设计2012年国内主要权利人情况2.2.3布图设计2012年国外主要权利人情况三、201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分析总结3.1集成电路专利申请量继续增长,技术创新仍然十分活跃3.2集成电路各细分领域专利布局特点不尽相同3.3实施专利权人知识产权策略, 适时考虑展开专利运营附录: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分析报告一览

    半导体 中国集成电路 中国半导体 集成电路产业 IPC

  • 上海交大上线国内高校最快超算系统

    新浪科技讯 10月24日消息,一个被命名为“π”系统的超级计算机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线运行。该系统峰值性能达到263万亿次,位列最新全球Top500榜单第158名,将用于支撑高端前沿科研。上海交大“π”超算系统由浪潮信息设计建造,后者是天河1A、天河2号的研制和建设者之一。据悉,“π”系统将成为“IFSA惯性约束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超算核心支持平台。谈及将这套系统命名为π,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顾一众说,π在希腊文中就有并行的涵义,并行是高性能计算的最基本理念,而且,π是一个在公元前就被认识到的无理常数,π值的进化与人类计算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此外,π还可看作交通大学首字母J和T的组合。据浪潮集团相关人士介绍,“π”系统采用了“CPU+GPU+MIC”三重混合计算架构,有25.7万个计算核心,其计算性能已超过此前上海地区最先进的上海超算中心的“魔方”。浪潮信息总裁王恩东说,当前高性能计算领域正处于技术变革中,传统的单一集群架构正在向混合架构变迁,混合架构会是未来超算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超级计算机峰值从千万亿次到百亿亿次最可行的技术路线。他透露,浪潮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相关的软件和应用,帮助用户跨过应用门槛,目前,上海大交网络中心正在将现有的应用迁移到三重混合架构中,已经完成的应用都取得很好的测试效果。(罗亮)新闻来源:http://tech.sina.com.cn/it/2013-10-24/09398849003.shtml

    半导体 CPU 超级计算机 高性能计算 COM

  • 法研制出新颖“智能生物” 发光撒娇可与人类互动

    电子宠物具有“个性化特征”,当人们触摸它们时,柔韧的触角会发光法国举办了一次新颖独特的宠物动物园展:参观者可以与这些电子动物建立交互目前,法国举办了一次宠物动物园展览,并未展出兔子和迷你山羊等宠物,而是亮相一些新颖独特的发光“电子宠物”。这些电子宠物具有发光柔韧触角,当人们触摸它们时会发生反应,非常像真实存活的动物,伴随着游客的活动性每只触角的特征都将发生变化。这个由英国建筑设计工作室筹建的交互式展示旨在揭晓人类未来生活环境新的交流通讯模式。宠物动物园是两位兄弟在Minimaforms工作室最新设计的,目前在法国FRAC中心展出。希欧多尔-斯皮罗普洛斯和斯蒂芬-斯皮罗普洛斯使用微软Kinect传感器设计人造智能动物,通过与参与者进行交互,建立学习能力和探索行为。参观者触摸这些电子动物,它们将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可以移动、发光和发出声音,并逐渐表现出自己的行为,设计者希欧多尔称,可以使电子宠物逐步进化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两位兄弟设计师说:“与电子宠物建立的沉浸装置交互性,可以培养人类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们之间的通讯交流。”作为人类触摸的最佳反应方式,电子宠物应当与人类建立沟通。观察内部模式可发现电子宠物具有同步移动和行为响应,其它技术使电子宠物进化形成情感关系,避免出现重复行为。基于相机跟踪和数据扫描技术,电子宠物能够知晓人类的交互行为,实时相机数据流与点跟踪技术结合处理,光流分析能够定位人群,阅读他们的手势。(悠悠 腾讯科学)新闻来源:http://tech.kexue.com/2013/1024/35711.html

    半导体 移动 电子 相机 触摸

  • 超长时间信息存储介质或将诞生:超过10亿年

    利用蚀刻技术将信息写入钨晶片中,或许能保存上百万年的时间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岩石上的雕刻,到现在的磁介质数据存储,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保存信息。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存储的数据量出现了极大增长,但要将数据保存一段较长的时间还是十分困难。成功保存信息的关键是保证信息不丢失,但如果我们想使信息保存的时间超过人类本身,那就得有不同于日常存储所用的介质。来自荷兰屯特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的研究者耶罗恩·德·弗瑞斯(Jeroen de Vries)指出,在极端长的时间内进行数据存储是有可能的。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但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大约10年的时间。这是因为硬盘的磁能势垒较低,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其上面储存的信息就会逐渐丢失。CD和DVD光盘、纸张、磁带、陶瓷、泥版和石头等介质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如果要使信息保留更长的时间,我们就需要寻找新的介质。超过10亿年的档案存储关于为什么要存储这么长时间的信息,我们可以设想很多场景。耶罗恩·德·弗瑞斯说:“一个场景是:一场灾难摧毁了地球,人类社会需要重建;另一个场景是,我们要为未来的智慧生命——无论是地球上的人类后代还是来自外星球——留下某种遗产。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考虑将信息档案存储上百万年,甚至是十亿年。”光学信息载体耶罗恩·德·弗瑞斯开发了一种光学信息载体,每一个字节都是利用蚀刻技术进行书写,载体上的信息能存储极长的时间。这是一种由钨制成的晶片,用氮化硅封装起来。之所以选择钨,是因为该元素能够经受极端的温度。蚀刻到钨的表面(图中所示)的信息形式被称为QR码,其上面用氮化物保护起来。在大的QR码中,每个像素点都包含着较小的QR码,晶片正是以此来储存不同的信息。德·弗瑞斯说:“原则上,我们可以在光盘上储存任何值得保存的东西,例如蒙娜丽莎的数字图像等。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试的是我的一份论文数字拷贝——介绍这种介质的那一章。”高温老化实验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需要在信息与外界之间设置一道能量势垒;而为了证明这些数据能在数百万年之后依旧能够读取,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老化测试,以了解能量势垒是否足够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德·弗瑞斯说:“根据阿累尼乌斯模型,存储介质如果能在473开尔文(200摄氏度)的烤箱中放置1个小时的话,那它就能在至少一百万年后还能继续工作。”测试完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钨晶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老化,而且还能容易地读取信息。当温度继续升高的时候,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在713开尔文(440摄氏度)时,破解QR码变得十分困难,尽管钨并没有受到影响。德·弗瑞斯说:“接下来的研究将了解这种数据载体能否经受住更高温度的考验,例如一场家庭大火。不过,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非常稳定的地方,例如核储存设施,那这种晶片及其上面的数据或许就可以保存数百万年的时间。”(任天)新闻来源:http://tech.sina.com.cn/d/2013-10-23/09558844417.shtml

    半导体 晶片 温度 信息存储 光学

  • Paul Graham:智能硬件成VC标的

    近几年新创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新创事业大多围绕着随智慧手机而起的行动应用,而一些育成与VC资金也以行动网路应用为主要对象。不过,这个状况已开始转变,知名创业育成推手,也是Y Combinator(YC)创办人Paul Graham即看好整合软体的智慧硬体,认为未来会有愈来愈多VC会转投资这类硬体。附图 : Double Robotics是结合机器人与iPad的创新型智慧硬体(图:wired.co.uk)Paul在中国接受专访时表示,智慧手机就是最成功的智慧硬体,但它不会是唯一的一种。围绕智慧手机的智慧硬体会以物联网的型式不断增长,近来市场上所关注的可穿戴式智慧装置,正是一个明显的应用趋势。「晶片技术的微型化、低功耗及运算能力的提升等条件,加上智慧手机及Apps的普及,让智慧硬体的生态环境日趋成熟。」他以YC所投资的一家公司为例,这是一家做机器人的公司,而该公司的机器人有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以iPad作为运算及控制的大脑,也就是把iPad变身为可以动作的机器。若以实际的投资状况来看,Paul分析指出智慧硬体大概占所有创新事业投资的10%,也就是十个中有一个,「看起来不高,但想想以往VC根本不会去碰硬体。」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虽然投资标的还是以软体最高,但并不是局限于行动应用或网路,而更重视软体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例如与实物结合的物联网专案。另一个面向是,天马行空的创意是受到质疑的,Paul即看重创业者本身的领域knowhow条件,他认为在了解该领域需求的前提下去开发手机Apps,很有机会达到改变用户使用行为的目标,因此决定VC投资的机会就会高达75%以上。他又举了Uber为例,由于创办人对于租车行业已经非常瞭解,透过手机的定位与即时性,同时结合付费平台,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电召租车行业,甚至威胁到现有的计程车行业。总而言之,行动应用的创新商机将进入新的阶段,从穿戴式、物联网到产业行动化等需求已经浮现,新创者的计划必须更创之有「物」,才能做出差异化的价值,并吸引到投资者的支持。

    半导体 物联网 机器人 智能硬件 IPAD

  • 洋品牌手机遭投诉量是国产手机的3倍

    在很多消费者的印象中,洋品牌的手机质量要比国产品牌好,事实真是如此吗?据扬子晚报报道,昨天,江苏省家电协会发布了2013年前三季度手机类投诉报告,统计显示,进口手机投诉量已经是国产手机的3倍,而且进口品牌的售后服务也让消费者感到受伤。由于有些品牌智能手机一味地更新换代,新产品的稳定性存在严重问题,致使使用时故障频发。江苏省家电协会统计显示,智能手机中的死机故障要占到质量投诉的65%。而且,在去厂家维修站保修的时候,多数消费者的故障手机经过检测会被告知是人为故障,这种比例超过8成。

    半导体 国产手机 智能手机

  • 三星LG“偷电”揩油遭罚款

    《韩民族报》本周三报道称,自2004年至今年8月,韩国电力公社共发现并处罚2.49万起“将工业用电违规用于它用”的情况,其中韩国著名企业三星、LG赫然在列。消息称,交罚款最多的为三星集团旗下的6家子公司,他们主要涉嫌将“工业用电”违规用于研发机构以及其他设施。另外,LG、希杰、起亚汽车等其他大企业也在这份“偷电”企业名单中。原来,韩国的“工业用电”较其他电费便宜,适用于制造业、矿业等的生产设备及设施,而办公、研发机构等主体则属于较贵的“普通用电”。因此不少企业偷偷把“工业用电”用于办公楼、高尔夫球场等其他用途,从而节省了不少开支。不过在目前,这些企业都要为自己的“偷电”行为,付出代价。据韩国法规显示,如果一家企业被发现“偷电”的违规行为,将被处以双倍于差价的罚款。

    半导体 汽车 三星 电力 LG

  • 神速!台积电官方公布20/16nm大量细节

    台积电今天公布了20nm、16nm这两种下代工艺的最新进展,同时第一次公开宣称其实将它们视为同一代工艺。台积电的20nm会有两个版本,包括通用的“CLN20G”,以及面向SoC片上系统的“CLN20SOC”,先行量产的是前者。16nm FinFET目前只有一种“CLN16FF”。相比之下,28nm有四五种之多。台积电CEO兼董事长张忠谋表示:“我们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开始20nm的量产,距离现在还有90天。16nm会在20nm(量产)一年后跟进。本质上,我们视20nm、16nm为一代工艺。”据他披露,台积电已经在20nm上完成了五款产品的流片(Tape Out),今明两年还安排了另外30多款,涵盖移动计算、CPU、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等领域,而且都是大单。20nn的设计生态系统也已经在实际产品上进行了验证,可以随时为客户服务。张忠谋还谈到了良品率和量产速度,而这一度是困扰40nm、28nm两代工艺的最大难题。他说,20nm的良品率曲线和28nm差不多或者更好,预计明年会快速铺开产能,20nm 2014年的收入也会超过28nm 2012年带来的。不要忘了,20nm到明年初才会量产,28nm则是在2011年下半年量产的,这样一来20nm的量产速度显然要比前辈快得多。送张忠谋宣称,28nm的产能扩充速度已经创造了台积电历史记录,20nm甚至还会进一步加速30%。谈及16nm FinFET,张忠谋表示其技术研发十分顺利,将在今年底按计划进行风险性试产,20nm之后一年就投入量产,也就是2015年第一季度。2014年,台积电在16nm上安排了至少25款产品的流片,涵盖移动计算、CPU、GPU、PLD、网络应用等等。注意到没?GPU只在16nm上才提到了,难道AMD、NVIDIA显卡下一步都准备跨过20nm?有趣的是,AMD日前刚刚披露说,将在半年内完成20nm、FinFET的流片,这是不是意味着AMD APU准备上20nm,GPU则跨越到16nm FinFET?如果这样的话可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工艺进步巨大,忧的是要等到2015年才能看到了。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里说的GPU是其它产品,两家都还没有完成流片而已。

    半导体 AMD GPU 台积电 FINFET

  • 调查发现85%的iOS 7用户未曾使用过Siri

    根据外国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85%的iOS 7用户从未使用过Siri这个语音助手功能。Intelligent Voice对2330名已经升级到iOS 7的美国用户进行了调查。 苹果曾介绍过Siri的强大功能,但到了用户手中之后,这个软件似乎就成了一个鸡肋。调查显示,在使用过Siri软件的用户中,近一半(46%)的人都表达了在试过Siri之后的失望之情。现在,苹果在iOS 7中为Siri带来了更多的语言支持。按理说,Siri能够听懂大量用户提出的问题以及指令,比如打电话、发微博等等。然而这般功能却成为了用户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望。不论Siri的表现如何,语音软件已经成为了硬件市场下一个重要的争夺对象。据悉,有消息透露,微软将在Windows 、Windows Phone、Xbox One中推出一款Siri的竞争者--代码为Cortana。

    半导体 Windows 软件 苹果 iOS

  • 三星Galaxy S4全球已经卖出4000万部 年内有望突破5000万

    一直有报道称三星Galaxy S4的销量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卖了多少部?根据韩国媒体的最新消息,自发布以来,三星Galaxy S4至今仍保持旺盛的销售势头,目前已经卖出4000万部。三星Galaxy S4 LTE-A版开箱图12该数据由三星移动通讯总裁申宗均(JK Shin)公布,首发两个月就卖出2000万部,其后3个月又卖了2000万部。此前,Galaxy S3在2012年卖了3000万部,Galaxy S4想必长辈又有长足进步,预计年内可以突破5000万部的销量。

    半导体 三星GALAXY LTE-A

  • 高通2.5GHz四核+Adreno 420 GPU处理器曝光

    今年年初,高通公司的处理器产品规划图曾经被曝光到互联网上。最近,一款型号为AQP 8084的高通新一代骁龙处理器再次出现在网上。这款处理器可以被看作是骁龙800的增强版,并且集成了全新的Adreno 420图形处理器。从这款处理器在AnTuTu上的跑分成绩上来看,APQ8084是一款2.5GHz四核处理器,并且出现在了一款搭载Android 4.3操作系统的设备中及新的Adreno 420 GPU。而2.5GHz的主频已经成为了目前移动处理器业界最高的参数。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新的Adreno 400系列将支持DirectX 11及WebGL 2.0,并且在性能上更是会比Adreno 330系列图形处理器有接近10%的提升。另外,Adreno 420在显存频率上也将提升至500MHz。提升之后的APQ8084 SoC在硬件解码方面将支持全新的H.256标准及可以完美支持4K视频播放,并且还支持802.11ac Wi-Fi协议及蓝牙4.0标准。同时,新的处理器还可以兼容64位的DDR3内存,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与64位的处理器并不是同一回事。64位的内存数据路径为8个字节,而处理器每次只能收到4字节。这款APQ8084在2014年之前预计并不会正式发布,而搭载这款处理器的硬件设备大致也就会在明年的CES展览上才会正式亮相。来源:androidauthority

    半导体 处理器 四核 GPU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