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9亿美元与Rambus达成许可授权协议

    北京时间1月20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今日报道,三星电子与内存芯片制造商Rambus在上周二共同表示,已就双方之间的所有争议达成共识,Rambus授权三星在所有半导体产品使用其专利。   根据协议,三星将首先支付Rambus 2亿美元,此后5年每个季度支付2500万美元。此外三星还同意购买Rambus 2亿美元的股票。这样三星需向Rambus支付总计9亿美元。   协议包括一份完全支付的永久许可,授权三星所有的DRAM产品。   此外,三星与Rambus还签订关于新一代存储技术的谅解备忘录,新技术将结合双方各自的存储技术,包括Rambus的高性能内存架构。双方称将首先关注于图像数据和移动存储解决方案,继而进一步研究未来在服务器和高速NAND闪存方面的合作。

    半导体 RAM 三星 BSP 存储技术

  • 德国拟削减太阳能补贴专家称影响有限

    德国光伏界元老弗兰克-阿贝克(FrankAsbeck)近日表示,德国政府对太阳能行业的补贴将于年中削减9%,年底可能再削减5%。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光伏企业前景的担忧,但多位业内人士昨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光伏组件成本在下降,企业应有能力消化这一举措。   作为德国太阳能产业的重要开拓者,阿贝克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之一Solarworld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其在光伏业界具有很深的影响力。此次,阿贝克将德国今年的太阳能补贴削减目标公诸于众,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外界的猜测。   德国光利生能源集团上海代表处总经理舒海宁(HenningSchulze)对本报记者说:“最关键的还是光伏企业的成本能降到多少。”舒海宁指出,由于组件成本一直在下降,即便补贴有所削减,企业仍然可能消化这部分损失。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认为,虽然德国削减太阳能补贴的做法势在必行,但此举并不会对全球光伏市场产生多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太阳能组件价格大幅滑落,因此即使政府削减太阳能补贴,民众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投资报酬率也不会太低,它们的参与热情也不会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德国政府即使准备削减太阳能补贴,但也不会以放慢太阳能的推广速度为代价。   东方证券新能源分析师邹慧则告诉本报记者,补贴削减的影响肯定会有,毕竟德国是很大的市场。但价格往下走是大趋势,而且这都是预期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削减补贴的日期渐渐临近,各大光伏巨头正加快在德国的太阳能设备安装,以赶搭这轮“末班车”。   专业机构OppenheimerandCo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德国太阳能厂商正加快系统兴建速度,以便赶在政府在2010年稍晚降低太阳能补贴前完成建设。   无锡尚德对外关系部门副总裁SteveChadima也在本月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系统安装商目前均抢在德国削减太阳能补贴前完成采购。

    半导体 太阳能 光伏企业 AN BSP

  • 奈米硅材料与奈米结构创造產业新商机

    当今许多奈米材料已被视為可以解决当今许多半导体產业所面临的问题或创造新市场之商机。市调公司NanoMarkets认為,由於奈米级硅晶正是与当今电子產业所用的基本材料相同,因此未来将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在投资报酬。正当许多投资群体对投资风险与标的相当挑剔与严谨,事实上,奈米级硅晶圆正因与硅晶圆具有相近性而占有优势。NanoMarkets认為,一年内奈米结硅晶(nanocrystallinesilicon)将商业化量產;但其他许多奈米级材料很可能得花更久的时间进入商业量產,或者短期之内仍以筹措投资资金為焦点。本篇报告即是综览奈米硅晶(nanosilicon)未来在应用面的许多良机。   对奈米硅晶来说,太阳光电市场的机会最為亮眼。受惠於硅晶圆的供应,太阳能业者享有较高的电能转换效率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奈米硅晶粒也可让堆叠式或多层微晶硅薄膜(Tandem)提高更高的转换效率,在其他奈米材料型态如奈米棒、奈米线材也可让转换率大幅改善。另一方面,奈米级与传统硅晶混合式的太阳能电池一旦进入商业量產,也将促使硅晶圆太阳能转换率达到一个更效率更高的新境界。对太阳能產业来说,一个更重要的意涵则是,奈米级硅晶圆可以更强力宣称是「绿色科技」,因為它并不需倚赖像CIGSPV、CdTePV等有毒金属。   同时,在非挥发记忆体產业中也正亟力寻找替代过去传统浮动闸技术的新可能性,得以让製程技术继续微缩下去。其中一个可能性就是採用奈米级硅作為浮动闸,以降低氧化层的厚度并在电能充足之下有效防止漏电效应的发生。不过,儘管奈米硅晶的浮动闸可以在非挥发记忆体有效达到普及,但有另一说法是,奈米硅晶并非必要之举,事实上金属浮动闸也可以达到这样的作用甚至效果比起奈米硅晶浮动闸更快。在逻辑IC晶圆厂中,金属闸广被接受,因此这样的情形很可能降低了奈米硅晶普及记忆体產业市场的机会。但记忆体市场范畴相当广大,儘管奈米硅晶浮动闸记忆体其市场佔有率有限,但其所挟带的收入已较其他奈米硅晶產品(太阳光电除外)来的可观。   许多奈米硅晶的业者也计画朝向TFT市场发展,这理由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传统的硅晶TFT成本较贵,若是将焦点转至非结晶硅,或是多晶硅,或许可以透过其他方式降低并缩减成本。此外,还有像是有机TFT也是方法之一,但比较来说,有机TFT效果在最佳状态则与非结晶硅相当。奈米硅晶提供了一低成本但效能相当好的解决方案。   上述乃是一般所预期奈米硅晶可以发挥所长的领域,在照明领域此新材料也同样充满可能性,但问题是奈米硅晶照明很可能会遭遇二极体照明(LED)以及氮化鎵(galliumnitride,GaN)与有机半导体照明的强大竞争。NanoMarkets相信,如果厂商确实要进入奈米硅晶照明的商业化量產阶段,那麼先投入奈米硅晶圆太阳能是较為可行的方式。   奈米硅晶如何生產也同样重要,印刷式似乎為业者认為是较能降低成本的方案,不过印刷式生產并不如过去几年一些人所预期发展得快,此外其沉积方法也与过去传统式硅晶沉积并没有显著差别,包括其所使用沉积设备的整体设计也与当今的设备无二致。也因此,换个角度来讲,多数现存的硅晶沉积设备未来都可适用於奈米硅晶薄膜沉积。现在的机会显得很清楚,既有的硅晶业者如TFT及太阳能电池厂商只要做出些微新设备的调整规划,都具有著手发展奈米硅晶製程的能力。正因為这样资本投资的风险较轻,更提供能及早布局奈米硅晶开发的空间。   奈米硅晶在太阳光电、记忆体、TFT与照明领域都蕴藏著新的事业商机。

    半导体 硅晶圆 TFT MARKET BSP

  • 松下将向三洋电机的HIT太阳能电池业务投资1000亿日元

    松下公布了2010年度的经营方针。其中宣布,为了扩大太阳能电池业务,将在2015年度之前进行1000亿日元规模的投资,以用于增产三洋电机生产的“HIT(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太阳能电池”。   松下表示,对于太阳能电池业务,“将通过整合业界最高水准的三洋电机的技术力量以及松下和松下电工的销售渠道、能源管理技术、建材和电材技术来扩大业务”,力争使太阳能电池业务在2012年度跃至日本首位(届时的产能为850MW/年),在2015年度跻身全球前三(届时的产能为1。5GW/年)。   而三洋电机也在2009年11月发表了同样的目标,宣布将使产能在2010年度达到600MW/年,在2015年度达到1。5GW/年。   截至2008年,三洋电机的太阳能电池业务排名日本第三,在全球排行榜中未跻身前十。

    半导体 松下 电机 太阳能电池 BSP

  • 海力士拟偿还8.88亿美元债务得益于芯片需求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计算机内存芯片供不应求可能有助于利润创下4年来新高,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厂商海力士计划今年偿还逾1万亿韩元债务(约合8。88亿美元)。   海力士首席执行官金钟甲(KimJong-kap)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进行必要投资的同时偿还巨额债务。目前,海力士有息债务约为7万亿韩元(约合62。16亿美元)。”   更少的债务和更高的利润有助于海力士吸引其他收购方。去年11月,晓星公司撤消了收购海力士的收购要约。分析师称,由于PC需求增长,今年海力士利润将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野村证券分析师ChungChangWon上个月发表报告称,预计今年全球PC需求将增长16。4%,由于越来越多的PC运行Windows7操作系统,PC配置的内存容量有所提高。市场研究公司IDC上周发表报告称,去年第四季度全球PC发货量增长15%,高于其之前预期的11%。英特尔上周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将高于分析师预期。   金钟甲表示,“许多因素将推动PC需求增长,但供应的增长却非常有限”,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需求增长,2010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持续下去,“今年对内存芯片业而言是个丰收年,供过于求的可能性非常低”。   亚洲最大的半导体产品交易市场运营商Dramexchange表示,由于厂商因全球性经济危机削减产量和资本支出,去年DRAM内存芯片价格涨幅超过2倍。   16位分析师对海力士今年净利润预期的中位值为1。8万亿韩元(约合15。98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称,去年第三季度海力士全球DRAM芯片市场份额为21。7%,仅次于三星的35。5%。   Dramexchange表示,DDR3DRAM芯片价格今年上涨了12%。据海力士称,与DDR2DRAM芯片相比,DDR3DRAM芯片速度更快,能耗更低。金钟甲表示,DDR3DRAM芯片今年第一季度将取代DDR2DRAM芯片成为主流计算机内存芯片。   海力士去年12月份表示,2010年资本支出将达到2。3万亿韩元(约合20。42亿美元)。三星去年10月份称,今年内存芯片需求将会增长,该公司将因此把资本支出由2009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35。52亿美元)提高到逾5。5万亿韩元(约合48。84亿美元)。   金钟甲表示,海力士计划今年底将NAND闪存芯片产量提高约1倍,今年闪存芯片供求将达到平衡。苹果iPhone等消费电子产品利用NAND闪存芯片存储数据。

    半导体 芯片 内存芯片 海力士 BSP

  • 晶片业前景看法分歧,半导体股盘中重挫

    晶片制造商在带动去年科技股反弹走势後,周二盘中却成为吊车尾的类股。分析师对半导体产业的前景看法分歧,有些甚至预期可能过热,引发晶片股下挫。晶片股盘中重挫,压低费城半导指数据下跌3。96%,来到352。09点。那斯达克也下跌1。44%,来到2279点。   今年以来,部分大型晶片股已出现大幅下跌。超微AdvancedMicroDevices(AMD)盘中下滑5。53%,来到8。64美元,今年以来则是重挫了10%。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TXN)盘中下跌4。56%,来到24。79美元,今年以来则是下跌逾3%。NvidiaCorp。(NVDA)盘中下跌4。81%,来到17。41美元,今年以来下跌逾5%。此外,晶片龙头英特尔Intel(INTC)下跌2。48%,来到20。43美元,今年以来几近持平。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RossSeymore指出:「2010年时,建议投资人加码半导体,但因为产业在2009年经过大幅回升後,投资人应更加小心选股。」「由於供给偏低丶需求增加以及评价扩张,我们预期半导体产业将在2010年再次超越大盘。但我们也预期,在2009年晶片股强劲的涨势和获利预估的调升後,选股变得更重要。」由於产业经历史上最严重下滑走势,晶片股在2008年重挫。但随着科技业需求回升,晶片制造业者的预期也逐渐回稳成长。但有分析师则是针对供给大於需求提出警告。摩根大通的分析师ChrIStopherDanely预估,产业将出现「库存过剩」的情形。他指出:「我们最近的调查发现,库存较一年前高,而且大部分半导体业者因为预期2010年的需求强劲,都会在2010上半年增加库存。可能导致下半年库存过剩。」

    半导体 半导体 晶片 半导体产业 BSP

  • 意大利拟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基地

    意大利国家电力集团绿色能源公司近日与日本夏普公司意法半导体公司签订协议,拟在该国南部西西里岛建造意大利最大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基地。   该基地厂区将建在西西里岛南部的卡塔尼亚省,主要生产用于大中型太阳能发电机组的“三接合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与普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相比,这种电池板更能适应高温工作环境,且含硅量低,成本不易受硅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这一基地的生产部门预计于2011年初开始运营,初始年产能为160兆瓦,预计此后数年内将增至480兆瓦项目初期投资为3。2亿欧元(约合4。6亿美元),由意大利国家电力集团绿色能源公司日本夏普公司和意法半导体公司组建合资企业负责筹建和运营根据协议,该基地的产品主要面向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太阳能市场,以地中海地区为重点服务对象,利用意大利国家电力集团在地中海地区的销售网络向意大利用户和在意的500多家具备资质的安装商提供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其中光伏发电指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半导体 光伏 电力 太阳能电池板 BSP

  • iSuppli:今年全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增长68%

    2009年所有产业都面临严峻形势,太阳能产业也未能避开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冲击。尽管2010年形势可能好转,但也不会一帆风顺。   需求回到增长轨道,但利润不见上升   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增长68%,达到8。6GW。这意味着,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减弱,以及更多的地区和领域出现需求,光伏市场增长速度将回到危机前2008年的水平。   但是,2009年价格大幅下滑。如图1所示,晶体硅组件平均价格下降38%,太阳能单晶片价格下跌50%,多晶硅现货价格锐降80%。iSuppli公司认为,这代表价格的永久性下降,将使光伏产业变成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弱者出局,只剩下少数几家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图1。晶体硅组件平均价格下降38%,太阳能单晶片价格下跌50%,多晶硅现货价格锐降80%。   其主要启示在于,业内厂商将需要继续加快削减成本,努力跟上价格下跌步伐,适应利润率不断压缩的局面。图2所示为多晶硅、电池/组件厂商,以及至少参与产业链四个节点的综合厂商的营业利润率情况。   图2。多晶硅、电池/组件厂商以及至少参与产业链四个节点的综合厂商的营业利润率情况。   iSuppli公司的分析结果显示,继2009年大部分时间亏损之后,厂商在第四季度恢复盈利。预计2010年获利情况将继续改善,但不会回升到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iSuppli公司预测,光伏产业多数领域的平均利润率将在2010年第四季度前回升到10%以上。但是,供应过剩的多晶硅领域的扭亏步伐将落在后面。   驱动降低成本计划盈利情况改善的主要因素,是追上价格下跌的速度。   光伏系统价格不会象组件价格跌得那么快   2009年,光伏系统的平均价格下跌11%左右,而晶体硅组件的平均价格重挫了38%。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光伏系统的价格将下降10%,组件价格将再下跌20%。   似乎有三个因素导致这种价格下降速度的差异。其一是系统平衡(BOS)器件以及安装相关的成本,即工程、采购和建筑(EPC),下降得比较缓慢。另一个原因在于安装业务的分散性特点,导致其节省成本的积极性不强。第三个原因与第二个有关,事关国家为鼓励光伏发电项目而提供的优惠政策,如优惠的长期收购电价(FIT)、折扣与税赋优惠,这些因素帮助系统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最后一点有关的是,项目开发商和安装商只需向系统所有者展示诱人的投资回报(ROI)和回收期就能做成生意,不必提供最低的价格。   FIT导致不确定性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家,现在该国的太阳能产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像西班牙在2008年采取的做法一样,可能进一步降低FIT的威胁已导致德国市场的光伏系统需求大增。估计德国2009年占全球总体光伏系统装机市场的50%。   厂商数量增多   预计2010年将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光伏产业,他们都想借助其它产业赋予他们的潜在竞争优势。最突出的是三星和LG电子,后者是LGDisplays的最大股东。他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LCD面板生产商,而且是全球电视、手机和家电大厂。   液晶面板的生产,与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涉及沉积了多层薄膜多晶硅和其它材料的大型玻璃基板。这些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扩大批量方面经验丰富。这些企业可以利用玻璃、晶圆、多晶硅和制造设备的采购来受益。这些企业也擅长进入现成的领域,并最终占领这些领域。   产能过多,尚未摸清周期变化规律   尽管光伏产业在降低库存方面做得很好,但形势没有明显改善,因为现有产能的利用率波动较大。由于产业存在FIT引发的需求泡沫——德国市场是最新一例,所以难以进行有效的计划。确实,市场现在正在吸收组件供应,但到年中以前,产业可能再度充斥过剩供应。   从多晶硅到组件,企业已通过闲置生产线和减少班次削减了产量。iSuppli公司估计,2009年所有节点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有些企业全年产品脱销,而有些企业则产品过剩。此外,2009年许多厂商扩充了产能。关于如何计算产量存在很大争论,iSuppli公司的定义是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使用已安装的生产线/设备。iSuppli公司认为,2010年产能持续过剩或接近过剩将使价格持平。   中国、美国和意大利将成为厂商的必争之地   对于2010年,iSuppli公司预测几大新的增长市场将成为厂商的必争之地。最突出的是中国、美国和意大利,iSuppli公司预测它们合计将占2010年增量市场的50%。德国仍将是最大的市场,但上述国家的重要性将不断上升。[!--empirenews.page--]   中国是后来者,急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占其总体能源的比重。在这些市场中有战略定位的企业,现在面临在未来几年抢占份额的最大机会。有些企业正在利用EMS提供商来生产组件,以最大限度降低资本投入和立足于本地化。JabilCircuit与SunPower的关系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厂商转战产业链下游   iSuppli公司认为,延续2009年开始的趋势,光伏产业中的更多企业将更加贴近用户,为光伏发电用户增加价值。光伏供应链公司正在直接投资于太阳能电站的长期和开发期所有权,以及控制EPC(设计-采购-施工)或安装服务。主要例子包括MEMC收购SunEdison以及LDK投资于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场。Conergy已从供应链企业重新转变为项目开发商。专注于下游业务有多种好处,包括打造更发达和销售渠道、发展自己的客户,而且有些还可以改善盈利能力。

    半导体 装机容量 光伏系统 ISUPPLI BSP

  • 法国调低屋顶太阳能发电收购补助

    法国能源部1月13日宣布,屋顶太阳能面板的电力强制收购补助(Feed-inTariff)费率已由2006年制定的每千瓦小时0。55欧元下降24%至0。42欧元。市场认为此举是为了在压抑业者投机风潮、以及可再生能源奖励政策之间取得平衡。法国一家媒体曾经报导,过去两个月期间法国政府一天之内曾接获最多3,000笔来自太阳能建商的申请;相较之下09年夏季平均每个月接获的申请件数仅达5,000件。   根据报导,德国环保署署长NorbertRoettgen13日与太阳能业者进行会晤,预料将在未来几天研拟出降低政府补贴的相关建议。报导指出,法国、德国决定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者补助措施,主因政府认为这些奖励过于大方。   德国金融时报报导,德国太阳能巨擘SolarWorldAG执行长FrankAsbeck日前表示,德国太阳能补贴年中将调降9%,年底可能再调降5%。报导指出,此降幅较Asbeck先前建议的要小,不过高于德国太阳能工业协会(BSW)提出的幅度。   ThomsonReuters报导,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SuntechPower)对外关系部门副总裁SteveChadima1月12日在Needham&Co于纽约举办的会议上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太阳能面板在2009年第4季已呈现销售一空的状况,预计此一现象至少将延续至2010年第2季为止,而该公司并非唯一如此的厂商。Chadima指出,系统安装商目前均抢在德国调降太阳能补贴前完成采购,进而冲击太阳能零组件的供应情况。此外,中国太阳能市场预计还要等9-18个月才可望起飞,主因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偏低。

    半导体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 ADI BSP

  • 半导体市场V型反弹达成共识隐现产能短缺之忧

    在今年SEMIISS(产业战略论坛)上,业界人士对产业的期望较去年相比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在经历了30年来产业最为沮丧的一年后,今年业界对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首先被讨论的是市场反弹模型,是V、U、还是W?尽管当日首位发言人认为目前市场的反弹类似于“耐克勾”,但多数分析师坚信产业将以V型反弹。   DuPont的RobertFry认为,这次反弹将弱于以往的反弹,并表示产业可能还没有对这次反弹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称,此前产业过于悲观,许多工人被裁,生产线被关。因此今年当产业回暖时,许多企业可能无法充分抓住机会。   ICInsights总裁BillMcClean无疑是当日最为乐观的人,其对产业复苏的激动与兴奋溢于言表。他表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上调了对2010年经济形势的预期,保守来看,半导体市场今年将增长15%,超过20%也不足为奇。他指着IC出货量统计数据说:“这显然是个V,不是U。”   McClean认为,只要半导体公司能熬过低迷期,曙光就在前方。“极少数公司会在产业周期起伏中出局。只要坚持,就能存活。”     SemicoResearch总裁JimFeldhan同样认为,从市场销售额来看,2009年末开始市场经历了V型反弹。他认为McClean的预测还不够乐观,他认为今年保守的增长预测为22%,可能出现32%的强势增长。

    半导体 半导体市场 IC AN BSP

  • AMD深度结盟微软联手推动PC行业复苏

    通过在Windows7上的合作,AMD与微软两大巨头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业界看来,AMD的处理器技术和微软的Windows7都关注了用户对简单、易用的需求,这对于PC市场发展而言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AMD中国公司相关人士指出,WindowsVista在推出之初是一款64位的操作系统,而当时只有AMD的64位Opteron处理器正在市场热销,WindowsVista与AMD64位处理器平台结合带来的体验迅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在Windows7方面,AMD快人一步的举措再一次体现出来:DirectX11是Windows7的重大特性之一,业界只有AMD推出了支持DirectX11标准的显卡。AMD认为,当今用户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更加关注PC娱乐,比如视频、照片、音乐、游戏、电子商务、商务应用等内容。AMD与微软进行了密切合作,Windows7对AMD处理器技术进行了优化,Windows7在AMD平台上面也将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此前召开的微软TechED大会上,业界首款支持DirectX11的ATIRadeonHD5800系列显卡可谓是大出风头。游戏爱好者和专业的图形图像工作者,在AMD展台都找到了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效率的“答案”。   AMDATIRadeonHD5800的快速上市,受到用户的热捧。实际上,早在几年前,AMD就开始在GPU市场展开布局,收购、融合ATI之后,AMD就成为业界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全平台(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芯片组)提供商。   由于GPU在浮点计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且随着相关应用需求的急剧增加,GPU近年来在工作站、高性能计算等领域逐渐盛行。而微软也对GPU计算青睐有加,Windows7就是业内首个充分利用GPU计算功能的操作系统。ATIRadeonHD5800系列显卡的性能优势,在Windows7这个平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悉,ATIRadeonHD5800系列显卡的运算能力达到了2。72TFLOPS,是迄今为止业界最强劲的GPU。这种强悍的计算能力在单卡配置或者采用ATICrossFireX技术的多卡配置当中,直接转换成无可匹敌的超级游戏性能。   集体出击商用计算市场   除了在消费市场AMD与微软有着密切合作之外,在商用计算市场,AMD和微软同样是一对好搭档。在此次微软TechED上,AMD展示了与微软在商用计算领域合作的成果。AMD方面表示,Windows7堪称AMDBusinessClass技术的最佳搭档,同时WindowsServer2008R2与六核AMD皓龙处理器结合使用也可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性能企业计算环境。双方的紧密合作将帮助企业计算客户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杰出而又稳定的性能。   在TechED展示区,一台搭配下一代12核AMD皓龙处理器(当前代号为“Magny-Cours”)的服务器运行着WindowsServer2008R2,通过虚拟内存管理和低功耗提供先进的虚拟化性能、高虚拟机(VM)密度、简化的管理以及杰出的性能。AMD虚拟化(AMD-V)技术与WindowsServer2008R2Hyper-V的结合使用,可帮助客户整合硬件资源、保持与现有软件的兼容,在基于AMD皓龙处理器的服务器之间动态迁移运行中的虚拟机,并可以运行先前版本的Windows。   对于日益盛行的桌面虚拟化应用,AMD虚拟化技术利用Windows7的新功能,例如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与虚拟PC模式,给企业客户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利用VDI,用户能够通过任何经过授权的联网设备访问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桌面,为远程员工带来新的便利。虚拟PC模式可使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在基于AMD处理器、采用AMD虚拟化技术的Windows7系统上运行,有助于保持兼容性。   借重量级产品提升盈利能力   对微软和AMD双方的合作,微软公司Windows服务器和工具事业部总监EricJewett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微软和AMD共同致力于提供旨在为客户带来卓越的计算体验的解决方案——从数据中心到个人电脑,多年的合作让微软和AMD提供的技术,能够帮助加速和简化全球企业客户的计算体验。我们非常振奋地看到这一协作提高了能效、增强了多线程的扩展能力和大规模的虚拟化。”   在给客户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AMD内部对Windows7也非常重视,因为配合AMD处理器技术,AMD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AMD指出,公司对Windows7的良好性能和新的功能非常有信心,计划在两年内对所有员工的电脑进行安装升级。   前不久AMD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AMD该季度营收为13。96亿美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18%,超出华尔街预期。AMD业绩回升也昭示着IT市场正在走向复苏。   尽管AMD方面表示,AMD的系列产品和微软的Windows7都是按照各自公司的路线图按部就班推出的,并不是在经济复苏时才推出这种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是,AMD的DirectX11显卡等产品与微软的Windows7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IT产业经济的复苏。目前,预装了Windows7、基于AMDVISION技术和AMDBusinessClass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已经在市场上广泛销售。这些电脑使得Windows的不同版本找到了最佳的展示舞台。   在业界看来,AMD对于自己定位已经清晰,在对未来产业发展观察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远见的举措,再加上与微软这样重量级合作伙伴的密切配合,种种因素将帮助AMD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微软 AMD PC BSP

  • 英特尔第四季净利22。82亿美元同比增875%

    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消息,英特尔今天公布了200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服务器芯片的需求增长,英特尔第四季度净利润和营收均同比大幅增长,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对201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预测也超出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英特尔盘后股价突破52周最高价。   在截至12月26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2。82亿美元,每股收益40美分,这一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875%,比上一季度增长23%。2008财年第四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34亿美元,每股收益4美分。英特尔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2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39亿美元增长62%,比上一季度下滑3%。英特尔第四季度净营收为105。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2。26亿美元增长28%,比上一季度增长13%。   不计入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英特尔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1亿美元,每股盈利55美分,这一业绩好于分析师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英特尔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30美分,营收为102亿美元。   按照地域划分,英特尔第四季度来自美洲的营收为20。8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55亿美元。英特尔第四季度来自欧洲的营收为15。2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29亿美元。英特尔第四季度来自亚太的营收为59。6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62亿美元。英特尔第四季度来自日本的营收为9。9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80亿美元。   按照部门划分,英特尔数字中心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20。2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91亿美元;运营利润为9。7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43亿美元。英特尔PC客户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77。5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1。49亿美元;运营利润为33。4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33亿美元。英特尔其它架构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4。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71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1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6900万美元。英特尔其他运营集团第四季度净营收为3。6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38亿美元;运营亏损为22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2。96亿美元。英特尔企业部门第四季度净营收为9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700万美元;运营亏损为18。04亿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2。72亿美元。   2009财年全年,英特尔的净利润为44亿美元,比2008财年下滑17%;每股收益77美分,比2008财年下滑15美分。英特尔2008财年运营利润为57亿美元,同比下滑36%。英特尔2008财年营收为351亿美元,同比下滑7%。   英特尔预计2010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为97亿美元,上下浮动4亿美元,高于汤森路透分析师预期的93。5亿美元;毛利率为61%,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运营支出(研发、总务和行政)约为30亿美元;并购相关无形资产摊销及收购风河交易相关支出约为2000万美元;股票投资、利息和其它收入约为2000万美元;折旧支出约为11亿美元。英特尔预计2009财年全年毛利率为61%,上下浮动3个百分点;运营支出(研发、总务和行政)约为118亿美元,上下浮动1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约为62亿美元;资本支出为48亿美元,上下浮动1亿美元;折旧支出为44亿美元,上下浮动1亿美元;有效税率约为30%。   当日,英特尔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52美元,报收于21。48美元,涨幅为2。48%。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04(北京时间15日6:04)为止的盘后交易中,英特尔股价再度上涨0。36美元,至21。85美元,涨幅为1。68%。过去52周,英特尔的最高价为21。55美元,最低价为12。05美元。

    半导体 英特尔 华尔街 纳斯达克 BSP

  • 三星预期09财年第4季营收将创新高

    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预期2009会计年度第4季(2009年10~12月底)营业利益(operatingprofit)将达3。5兆~3。9兆韩元(约30。9亿~34。4亿美元),前一年同期,该公司营业净损7,400亿韩元;营收将为38兆~40兆韩元,较前一年同期的33兆韩元攀升,亦创下历年来最高营收记录。   在另一文件中三星表示,其2009年第4季营收较前1年同期成长18%,至39兆韩元,营业利益中间值为3。7兆韩元。   在2009年度财务方面,营业利益将较2008年的5。71兆韩元成长90%至10。92兆韩元,营收将由118。38兆韩元成长至136。05兆韩元,年增率为15%。   三星并未提供净利预期,且表示最后的预测结果仍然会与真实净利数字有差异,因为该公司并未完成审计。不过三星将于2009年1月底前公布实际数据。   分析师指出,近来芯片价格反弹和液晶显示器价格回升,有助于三星从1年前的亏损中复苏。2008年第4季,三星多数的主要事业都受到全球不景气的压迫,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双双下滑。   不过目前似乎雨过天晴,分析师预期在经济逐渐回温的情况下,PC需求量增加,芯片与平面电视的价格也回升,三星在2010年第1季的表现会更好。  

    半导体 芯片 ELECTRONICS 三星 BSP

  • 野村调升英飞凌评级高盛强力买进

    北京时间1月13日晚间,英飞凌科技在本土上市的股票上涨近4%。稍早时野村证券国际宣布,将这家德国半导体制造商的股票评级从“低配”调升至“中性”。野村分析师在一份致客户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本次升级的理由是英飞凌调升第一财季业绩预期体现了汽车市场和多市场等基本面因素的强劲。   此外,高盛集团将英飞凌的股票加入其“强力买进股”名单,高盛分析师指出:“我们很看好英飞凌与汽车业和工业的景气循环存在紧密联系,而且英飞凌与金砖四国特别是这些国家的工业存在很强的终结关联。”

    半导体 英飞凌 汽车 半导体制造 BSP

  • 德国拟加快取消对光伏发电产业的补贴支持

    据德国商报消息,德国太阳能产业协会BSW拟于本月13日正式提出加快取消对德光伏发电产业补贴支持的建议。   德国电力局对2009年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给予每千瓦时43分的电网回购价格补贴,支持年限为20年。今年德国将开始全面贯彻实施其太阳能发电补贴退出计划,自2010年1月1日起政府补贴性回购电价调低10%,2011年再降10%。此次,BSW提出的加速退出计划建议2010年年中额外再降5%,此举得到德国太阳能巨擘Solarworld等公司的广泛响应。   德国作为世界绿色能源大国,目前其15%的电力供应来自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至2020年此比重更将提升至30%。德国在新能源领域实施的规范性政策调整,为创造积极有效的国际环境保护和质量管理标准作出了努力。

    半导体 电力 光伏发电 SOLAR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