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10个不好的信号

    1. 模拟产品价格上涨?FBR的Berger表示:“注意我们已经提高了对飞兆半导体和国际整流器公司的财务估计,这两家公司在过去几周内对第四季度做出了正面的预计。考虑到2010年第一季度渠道压力和分销商库存补给的潜力,我们认为在2010年初,分立和低利润模拟芯片供应商也许会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2. 应用处理器大战即将打响。Broadpoint AmTech的Freedman表示:“应用处理器在智能手机应用中将引来巨大的增长,但我们看不出投资机会,因此这可能会成为无利润的增长。大量的竞争者(高通、Nvidia、博通、NXP、意法半导体和联发科),正极力抢占老牌供应商(TI、Marvell)的市场,价格将会变得非常激进,因为他们正不断在他们的应用处理器开发环境的生态系统中进行大量投资。在基带部分也是如此,大批量和低壁垒让厂商纷纷进入这个有吸引力的无线增长市场。”3. 触摸屏笔记本还没有起飞。Lazard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Daniel Amir表示:“触摸屏笔记本,随着Windows 7的首秀而崭露头角,不过市场前景并不看好。惠普预计每月将销售8万台触摸屏笔记本电脑,但目前的需求只是每月1,500台。电容式触摸屏较高的价格使得触摸屏笔记本的大范围采纳变的困难。我们相信,因为针对PC市场的触摸应用还是太缺乏,触摸屏还不能得到大量采纳。我们相信到2010年晚些时候触摸PC的概念才会得到高一些的接受。”4. NOR面临麻烦。Gartner的分析师表示:“NOR闪存价格在12月很混乱。大部分认为价格在温和的上涨,但512Mb下降了3.8%。尽管NOR闪存合同价格是平稳的,因为短期的缺货,我们还是坚持认为NOR闪存/pseudo SRAM MCP产品价格会下降。Gartner预测2010年第一季度NOR闪存的价格将保持平稳或温和的下跌。然而,因为NOR闪存的应用受限,而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将采用NAND闪存方案,整个NOR的销售额将会在2010年持续下降。”5. 晶圆厂设备持续低迷。Broadpoint AmTech的Freedman表示:“成熟的300mm 晶圆厂将持续降低单位成本(而且超前于平均售价的下跌),因为工艺升级的资本密集度降低。因此,我们相信在过去十年中300mm晶圆厂的建设机会带来了最好的投资,设备的重复使用和长寿命,对于设备制造商的资本效能带来了负面影响。”6. Amkor和其他封测设备厂后端产能仍然紧张。Barclays Capital的分析师C.J. Muse表示:“基于广泛的需求,Amkor提升了第四季度的目标。焦点还是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前景,我们预测由于紧张的OSAT产能引导,2010年第一季度的前景会比季度目标要好些。”7. 更多的后端悲剧。Lazard Capital Markets的Amir说道:“我们通过接触了解到后端产能非常紧张,对于半导体公司在目前的产能上增长出货量是个挑战。根据我们的渠道调查,Amkor紧张的产能也许会导致他们达不到交期要求。Amkor的客户包括Toshiba、Numonyx、Qualcomm、Broadcom、Conexant和Marvell。”8. 太阳能市场震动。Information Network的主席Robert Castellano表示:“我们预计2010年200多家太阳能制造商中的50%,都会面临赤字,如果每瓦特售价还是高于2美元,他们将不会存活。下跌已经开始。”9. 中国太阳能公司垂直集成领导成本优势。iSuppli高级总监和首席分析师Henning Wicht表示:“美国一些最早的太阳能公司,比如Yingli和Trina,在PV市场取的了最显著的成功。在2009年价格驱动的环境下,垂直集成化能够提供抑制成本的规模和控制力,并提供竞争优势。”10. 上网本销售放缓?DisplaySearch的分析师John Jacobs表示:“迷你笔记本仍然会是笔记本电脑蛋糕上重要的一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销售额上。然而,我们长期的展望是,迷你笔记本在笔记本市场的比例已经稳定,在2011年仍会保持大概20%的比例,然后就会开始萎缩。迷你笔记本相比传统笔记本提供较低的ASP并更轻和更薄,但传统笔记本的性能会持续提升,价格会稳步下降,造成性能差距增大,而价格差距缩小。到2010年,DisplaySearch预测笔记本电脑市场获得16%的增长,高于迷你笔记本和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的增长。后者市场的增长预计将由新的基于CULV平台、平均售价在500美元以下的11.6英寸和12英寸的产品所补充。”

    半导体 信号 NOR闪存 太阳能 笔记本电脑

  • 市场分析:2010电子产业十大可喜信息

    对于电子产业而言,2009年的开始可以说是比较糟糕,不过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感谢上帝,电子产业看起来正在恢复中。但2010年又会如何呢?进入2010年,市场上将会向大家传达一些好的、以及不好的信号。下面让我们一同分享来自不同分析师的观点:1. IC的季节性需求比预期的要好。FBR的分析师Craig Berger表示:“从亚洲地区的芯片分销商得到的信息显示他们第四季度的芯片销售将环比下降4到8个百分点,比起上个月我们调查得出的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情况更好,这是由11月份的工业、消费和智能手机芯片的强劲需求推动的。特别是,11月份环比个位数值中段(mid-single-digit)的下降比我们预测的环比个位数值中段要更好,这是因为黄金假日周的来临使OEM增加了紧急订单,来满足圣诞节的需求和即将到来的中国新年(2月中)的订单需求。”2. 一些公司提高了目标,比如Altera、Amkor、AuthenTec、Fairchild、IR、Vishay、Xilinx和其他一些公司。FBR的Berger表示:“对于第四季度,我们相信Atmel的销售额会达到或超过3.27亿美元到3.4亿美元(环比增长3~7个百分点),好于大部分人预计的3.35亿美元。”3. 2010年的需求将提振。Broadpoint AmTech的分析师Doug Freedman表示:“接下来的一年我们看涨电子设备板块(2009年降低5~10个百分点,2010年增加15~25个百分点);然而,这个抵消我们对最终的熊市的预测。我们相信5到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5%,而不是大多数人乐观估计的8%~10%。我们相信供应链上较长的交货时间和较低的库存量将为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带来好的数据。我们同时相信2010年第二季度的出货结果会环比上升,而第三和第四季度会恢复正常或比正常的要低。”4. PC市场在2010年上涨。Broadpoint AmTech的Freedman表示:“MPU将受益于笔记本和服务器市场的增长。我们相信笔记本板块年增长率将超过20%,有可能达到25%。我们预测服务器市场MPU ASP和组件将会推动利润率。”5. DRAM将会反弹?Gartner的分析师Andrew Norwood说道:“Gartner预测2010年1月份DDR2价格会下降,因为需求持续下降,而供应,特别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还在增加。DDR3的价格很难预测,最好的结果是保持原状,但也许会出现小幅下跌。在合同市场价格会回到温和的下跌,这是个好事,因为DRAM在高端和中端PC里面占据10%的BOM成本(对于OEM来说是长期的压力点)。在接下来几个月里面的价格缓和有助于让PC OEM缓慢的提升他们的PC产品的内存值,从而在2010年营造良好的需求环境,这样能吸收2010年下半年由于主要供应商向40nm技术转移而增加的产能。”6. NAND将会上升。Gartner的分析师Joseph Unsworth表示:“12月剩下时间的前景是,价格会保持温和,通过近段时间的渠道调查显示乐观,在2010年第二季度出现下滑之前都会保持稳定。2010年对于NAND供应商来说会是个好年头(销售额增长会超过20%),但究竟NAND客户部分会带来多大的具体的影响,在明年1月初的消费电子展上我们就能验证出来。”7. LED是另一个亮点。iSuppli总监和首席分析师Jagdish Rebello表示:“LED产业正处在新一轮爆发行情的开端——该轮爆发将在未来3年里实现大幅的两位数的增长。这一轮增长是由下一代照明应用的高亮度(HB)和高光通量——包括高功率或超高亮度(UHB)——的LED得到采纳所推动的。全球LED销售额在2009年增长了10.9%达到74亿美元,2009年为67亿美元。这与整个半导体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2009年半导体市场下滑了12.4%。到2013年,全球LED市场将达到143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的两倍。”8. 太阳能市场阳光普照。Needham & Co.的分析师Edwin Mok表示:“到2010年,我们会看到太阳能在一些主要地区的强劲需求,包括德国、意大利和美国。产业预测最近的增长将来自2010年上半年。到2010年,我们仍然相信随着联邦刺激经济费用和许多洲/地区补贴的实行,美国太阳能市场会获得坚固的增长。”9. 车载电视?iSuppli的分析师Richard Robinson表示:“全球车载移动电视系统的出货,包括部署在汽车内的解决方案和便携式导航仪(PND),到2015年会比2009年增长一倍。全球车载移动电视到2015年出货量将有望达到1700万台,而2009年的数量是800万台。随着嵌入式前部和后部分显示屏的部署,汽车乘客会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中体验实况电视服务的好处。”10. 汽车互联起飞。iSuppli首席分析师和专家Egil Juliussen表示:“预计到2016年全球将会有6,230万辆汽车配备互联网接入点,而2009年底这一数字是97万。随着智能手机变得更加便宜和大众化,消费者需要在汽车内获得上网功能。汽车制造商将为他们的汽车加入各种形式的互联网连接来满足这一需求。”

    半导体 电子产业 GARTNER ISUPPLI 太阳能

  • 美国纽约州将建最大太阳能项目

    长岛电力局(LIPA)于2009年12月21日宣布,与BP太阳能公司和enXco开发公司签电力购买合同,将在长岛建设美国纽约州最大的太阳能项目。长岛电力局(LIPA)的太阳能项目将为约50MW,可与LIPA并网。   BP太阳能公司和enXco开发公司将分别提供32MW和17MW。   BP太阳能公司将在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设置地面光伏系统,投资为2。98亿美元,签约供电为期20年。   enXco开发公司设置的光伏系统投资为1。25亿美元,签约供电为期20年。   二个项目均于2011年中期建成投运。

    半导体 电力 IP BSP 太阳能

  • 中国无线数据服务市场到2013年将增长近一倍

    据 iSuppli 公司,中国发放 3G 牌照刺激了无线数据市场的繁荣发展, 2009 年来自 3G 服务的营 业收入增长18.9%, 2008 至 2013 年将增加近一倍。 随着中国 3G 牌照发放一周年临近, 包括信息和非信息服务在内的无线数据 收入,2009 年预计将从 2008 年的 163 亿美元增长到 193 亿美元。到 2013 年, 数据业务收入将从 2008 年的 163 亿美元 飙升至 315 亿美元,2008-2013 年的复合 年增长率(CAGR)为 14.1%。随着运营商向主流客户推广 3G 服 务,非信息业务营业收入将很快超过信 息业务收入。非信息业务营业收入到2013 年将达到 200 亿美元,比 2008 年 时的 68 亿美元增长两倍。    图 1 所示为 iSuppli 公司对中国无线数据营业收入的预 测,按信息与非信息服务细分。 中国无线数据服务快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中国无线运营商在移动基础设施设备上面的巨额投资。这些运营商今年计划在移动基础设施设备上面投资约 63 亿美元,比 2008 年增长 28%。这将是近期的 高峰水平,随后 2010 年预计下降 2.4%至 61 亿美元。在随后的五年内,运营商开支将继续下降,但 将维持在每年超过 55 亿美元的较高水平。虽然中国移动今年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但其用户增长速度将下降。这是因为中国电信和中国 联通将利用其网络和手机优势向中国移动施加更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非信息服务方面。事实上,中国移动在新增用户方面已经失去了很大的市场份额。9 月份该公司的无线用户份额下 降到 58.2%,1 月份为 78%。iSuppli 公司预测,2013 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将分别超过 1 亿和 2 亿个。凭借在网 络和手机产品方面的优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对中国移动施加更大的压力。iSuppli 公司预计,中 国移动的增量市场份额未来几年将稳定在 60%左右。一些金融机构曾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现金流表示担忧。他们怀疑这两家公司将来是否有足够 的资本来支持其优惠的手机补贴政策。但 iSuppli 公司的看法完全不同。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继续补贴手机,以便提供有吸引力的消费价格。这两家运营商都将获得母公司的支持,从而保证其清偿能力。iSuppli 公司还认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注重长期回报,以获 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不是专注于短期利润。由于这些因素,iSuppli 公司仍然看好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未来发展。

    半导体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无线数据 ISUPPLI

  • 预计中国住宅网关明年出货量将翻倍

    据 iSuppli 公司,2009 至2013 年中国市场住宅网关(RG)的出货量将增长两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希望利用这些平台,使光纤网络能够提供诱人的新服务。    2013 年中国RG 出货量有望上升至1600 万个,而2009 年是450 万个。随着ADSL2+和VDSL2 RG的激增,明年出货量将尤其强劲,预计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140 万个。图 1 所示为iSuppli 公司对中国RG 市场出货量的预测。    运营商需要 RG 来提供新服务,创造足够的收入,从而证明其在光纤接入(FTTx)网络上面的投资物有所值。如果最终用户的TTx 网络体验不能引人入胜,则光纤网络建设将徒劳无功。    RG 是单ADSL 调制解调器的低成本替代者。所有迹象都表明,运营商正在从调制解调器转向RG,因为后者的营业收入机会要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RG 提供了尚未实现的、先进的服务管道。    iSuppli 公司预计,2009 年将有不到10%的ADSL2+用户端设备(CPE)采用RG 形式。然而,随着ADSL2+RG 的价格下降并更加接近ADSL2+调制解调器,iSuppli 公司预期ADSL2+RG 将在新宽带用户市场取代ADSL2+调制解调器。    EPON RG 将于2010 年出货。 EPON RG 的发货量预计到2013 年将达到8 万个。 iSuppli 公司预测,VDSL2 RG 也将在2010 年开始出货,当年出货量约有5.6 万个,但到2013 年将增长至10.9 万个。    中国的 RG 市场可以追溯到2006 年,当时中国电信推出了名为“我的e 家”的捆绑服务品牌。“我的e 家”针对家庭客户,充当家庭信息平台。利用融合型终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语音服务捆绑解决方案,以及面向语音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就可以提供互联网、增值与视频应用。    伴随其在 2006 年推出“我的e 家”服务,中国电信发布了其第一个定制RG。该款RG 将提供POTS 至网络电话(VoIP)会话,使运营商可以把他们的电路交换用户迁移到IP 网络。最终,这将降低语音服务的成本,同时转移到全IP 网络。    中国电信推出的首款 RG 被称为E8-A。E8-A 包含一个功能性ADSL2+、Ethernet 和Wi-Fi 网络。    中国电信在 2007 年制定了中国电信住宅网关规范1.0 版,2008 年更新为2.0 版,2009 年成为3.0 版。    RG 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都参与了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的规范制订工作。主要的OEM 厂商包括华为、中兴、阿尔卡特朗讯和Dare。主要的芯片厂商包括博通、科胜讯、Ikanos、PMC 和Teknovus。    2007 年,中国电信推出了E8-B RG 系列,具有支持从互联网外部的功能扩展的额外USB 接口。    中国电信随后在2009 年推出E8-C RG,其中包括额外的POTS,支持VoIP。RG E8-C 承担了一个额外的任务,对三重服务和四重服务非常关键,使RG 更加接近家庭语音中心的地位。    作为“我的 e 家”捆绑服务的组成部分,E8-A、E8-B 和E8-C RG 免费供应客户,只要客户至少签订两年高档我的e 家(Premium E-home)套餐合同。    作为中国电信在有线通信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网通推出了亲情1+服务品牌,捆绑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服务。它还提供增值服务,如家庭网关、可视电话和视频监控。    2008 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即新中国联通,随后“亲情1+”服务从固话、宽带+小灵通升级到固话、宽带加手机和其它增值服务。随着亲情1+的推出,中国联通推出了其相应的GHW 系列RG。表一列出了GHW 系列的功能。  表 1: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RG 功能清单

    半导体 中国电信 BSP ADSL ISUPPLI

  • 英特尔业绩转好全体员工获1000美元意外奖金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Otellini)于近日表示,公司所有的全职和兼职员工都将获得一笔年度“感恩奖金”(ThankYouBonus),其中美国员工的奖金为每人1000美元。   2009年伊始,英特尔就遭遇到产品销量和利润双双下滑的艰难形势,但在下半年迅速扭转形势。   欧德宁表示,英特尔的32纳米处理器技术以及酷睿i7和酷睿i5等新技术、新产品帮助公司抵御了经济危机和反垄断诉讼的双重打击。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公司业绩前景不佳,英特尔决定停止绩效加薪,平常的奖金也低于以往。

    半导体 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技术 BSP

  • LED背光液晶电视增长势头将大大增强

    据 iSuppli 公司,由于电视供应链各环节的积极参与、消费者需求增加和厂商更重视绿色技术,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液晶电视2010 年及未来数年的增长势头将大大增强。iSuppli 公司预测,40 英寸以及更大的LED 背光液晶电视全球出货量,到2013 年将扩大到1.121亿台,而2008 年只有3.4 万台,2008-2013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405%。2010 年一年,40英寸以及更大的LED 背光液晶电视出货量就比2009 年增长6 倍以上,从2009 年的250 万台上升到1880 万台。到 2013 年,83.2%的40 英寸以及更大的液晶电视将使用LED 背光,而2008 年该比例只有0.1%,2009 年是6%。下图所示为iSuppli 公司对40 英寸和更大尺寸液晶电视背光的单位出货量预测,按背光类型细分,包括CCFL 和LED,涵盖2009 到2013 年。面板制造商一直在大力投资于 LED 芯片制造商,或者开发自己的内部技术,以利用LED 背光液晶电视可能具备的优点:差异化、创新、低功耗,当然,还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对于品牌厂商来说,LED 背光显然是在一个巨大的机会。LED 也有助于使厂商的产品有别于货架上的其他产品。由于液晶电视市场开始饱和,而且美国和其他地方正在进行的更换周期接近尾声,所以这点尤其重要。消费者的需求与接受情况除了差异化和环境考虑,也许 LED 背光液晶电视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消费者。LED 背光液晶电视吸引消费者的特性包括:纤薄的外形图像质量改善,包括更好的色彩饱和度省电和其他绿色属性发光挑战:虽然 LED 背光液晶电视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所面临的挑战也很突出。LED 背光的成本目前仍然过高,妨碍广大消费者接受。LED 电视现在的价格远高于标准的CCFL 液晶电视。其它挑战包括:部件供应不足分散的供应链LED 寿命短热问题相对于传统的 CCFL,持续改善适应绿色潮流不过,LED 握有制胜法宝:越来越严格的政府政策正在迫使电视制造商改用环保的背光技术,降低功耗。特别是在大尺寸电视中,功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LED 完全符合这种趋势,2010 年及以后,其出货量会在所有地区和所有市场区域不断增长。

    半导体 LED 液晶电视 LED背光 ISUPPLI

  • 英飞凌上调第一财季业绩预期股票应声涨3.6%

    飞凌昨日表示,受益于汽车和工业设备销售的增长,预计截至12月31日的第一财季的营收将超出预期近10%。腾讯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第二大芯片厂商英飞凌昨日表示,受益于汽车和工业设备销售的增长,预计截至12月31日的第一财季的营收将超出预期近10%。   业绩环比增长幅度将超出它在发布上一财年财报时作出的业绩增幅预期。它当时预计第一财季营收将与上财年第四财季持平。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PeterBauer在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这一令人欣喜的表现是我们领先市场地位和严格成本管理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行业环境的改善。”   英飞凌去年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连续亏损十个季度之后,终于在上财年第四财季扭亏为盈。它成功地偿还了债务并说服股东购买更多的公司股票。   英飞凌昨日表示,预计第一财季的利润率将达到高单位数。   消息发布之后,英飞凌股票上涨了近3。6%。英飞凌股票今年以来几乎上涨了3倍。

    半导体 英飞凌 汽车 工业设备 BSP

  • 2009年终大盘点:太阳能光伏产业十大事件

    1。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如坐“过山车”。2009年,连续5年保持攀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突然出现了大幅下跌,平均价格从2008年的$3。25跌至$1。90,到2009年底,甚至出现了$1。40/Wp的低价,但是,这一有利的价格受益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他企业仍然承受着巨大的购买压力。   2.令人困惑的光伏发电安装量。2009年初,根据市场需求,全球的光伏发电安装量约有2gigawatts库存,全年销售量约为4。8-4。9gigawatts,较往年下降了11%-12%,而安装量却超出销售量约1-2gigawatts,接近6gigawatts。   3.09年后,薄膜技术将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2009年,CdTe的制造商FirstSolar始终位列各专业榜单第一位,成为技术销售领域的领航者,该技术的销售占09年所有销售总额的25%,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创造了一项崭新的记录。   4.2009年,随着美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加利福尼亚领军其他各州实行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通过了AB32条款,淘汰AB920中净超额罚款条款,AB920鼓励开发更强大的系统使用者,而不是小型住宅和商业系统。   5.德国再次拯救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经历了年初的缓慢起步,德国的技术销售在2009年中旬复苏,这与选举后的新政府提出的税收改革休戚相关。   6.2009年夏天,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环保能源法》,根据《环保能源法》,安大略省将实行《上网电价法》,并要求至少60%的安装系统达到合格标准,其中包括家用安装系统,如此,安大略省至少在短期内可以提供一个强大的市场,同时刺激国内生产。   7.日本建成无需补贴的可持续市场,并声称将在11月实行《上网电价法》。   8.BPSolar关闭了位于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模块组装厂,将模块组装集中在美国进行。   9.原材料供应商MEMC越过电池组件制造商,直接收购了美国的系统集成商和PPA模式的先驱SunEdison。   10.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州开始实行《上网电价法》,虽然其程序与欧洲模式不同,仍然为开拓美国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半导体 太阳能光伏 光伏产业 BSP TTS

  • Intersil收购磐大微电子,看中磐大的电源管理模拟IC设计技术

    2009年12月15日,模拟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厂商Intersil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签署了收购磐大微电子的最终协议。根据收购协议,今后每年Intersil将向其中国公司投入1000万美金的研发费用,以加大中国市场的拓展力度。   磐大微电子是中国的一家私营无厂半导体公司,在电源管理IC的高集成度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磐大微电子在武汉和上海开设有设计中心,为无线、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模拟和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其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类终端市场,如手机、个人导航设备、便携式多媒体播放机和其他流行的消费电子产品等应用。   IntersilCEODaveBell在发布会上说:“磐大微电子的产品与Intersil迅速扩大的电源管理、音频和通信IC构成了完美组合。对磐大的收购能够使Intersil在中国本土市场迅速实现大幅扩张。”   磐大微电子的总经理宋烨则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加入Intersil的团队。与Intersil的全球工程、制造和营销资源对接,将加速我们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并且使合并后的公司更快地参与到新市场。”   发布会之后,IntersilCEODaveBell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磐大微电子何时进入了Intersil的收购视野?收购何时可以完成? DaveBell:收购信息有多种方式来获取,比如可以自己寻找收购目标,或者对方主动上门,还可以在媒体上得到一些自己关注的信息。对于磐大微电子来说,朋友(磐大微电子总经理与Intersil中国区高管曾是同事及好友)的推介及介绍起了很大作用。目前我们双方已经签署了最终收购协议,收购程序将于以后几周内完成。   记者:Intersil收购磐大微电子的目的是什么?两公司的业务具有互补性还是能够获得乘积效应?着眼点是磐大微电子的哪些业务? DaveBell:Intersil致力于通过有机增长和战略收购来扩大自身的业务。收购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借助磐大微电子富有经验的模拟设计师,能够立刻提升我们的设计能力,我们可以立刻投产新产品,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的成百上千家客户;其次,可以加深与中国本地客户的关系;最后,强化Intersil产品的竞争力,与消费、音频和电源管理产品形成强大协同效应。 我们看好磐大微电子在移动数字电子消费市场,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模拟和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能力,覆盖手机、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及移动导航等业务。   记者:Intersil为什么要做这些业务?目前两家公司又是什么状态? DaveBell:磐大微电子在消费、音频和电源管理产品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国内有很多客户。整个亚太地区市场增长较快,收购磐大微电子可以加快Intersil本地化的进程,降低生产成本。 Intersil是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IC的先锋,全球有1500名员工,15个设计中心,具有稳健的财务状况,3。3亿美金现金流,无负债,2008年收入为7。7亿美元。Intersil的目标是:2010年第四季度实现10亿美元的营收,58%的毛利率(GAAP),26%的运营毛利率(GAAP)。 磐大微电子是中国国内首家实现高保真音频编解码器、D类音频功放和电源功率管理功能集成系统芯片提供商,也是目前国际上仅有的几家能提供单芯片集成音频处理、功放和电源管理系统芯片的提供商。磐大微电子目前有30多名员工,模拟设计师拥有平均8年的设计经验。   记者:这是一起跨国收购,政府审批方面是否顺利?收购后,磐大微电子将为Intersil带来什么? DaveBell:在审批方面进展得很顺利,中国政府部门及武汉地方政府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也向政府承诺未来每年将投入1000万美元来帮助磐大微电子快速成长。收购后,磐大微电子将为Intersil多媒体消费电子类应用(包括手机、PDA、智能手机、MP3播放器、数码相框等),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也为我们的团队增添了经验丰富的工程人才。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收购磐大微电子的金额?收购后磐大微电子的管理架构是否会变化?收购后什么整合是最重要的? DaveBell:对不起,收购金额我们从来不对外披露。收购后的磐大微电子将归入Intersil的电源管理部门。对于整合,除了财务等领域需要整合外,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整合,磐大微电子团队的精神状态很好,也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团队,我们会让他们保持状态。

    半导体 微电子 电源管理 INTERSIL 模拟IC设计

  • 东芝等日本半导体厂纷纷取消年底假期持续生产

    随着薄型电视等产品需求呈现增长,东芝(Toshiba)等日本半导体大厂也纷纷取消或缩短今年年底的新年假期持续进行生产,有别于去(2008)年年底动辄停工近20天的严峻局面。   报导指出,东芝旗下生产NAND型闪存的四日市工厂去年年底12吋产线停工达13天,惟因今年春天以后智慧型手机订单增加,故四日市工厂今年年底假期将持续进行生产不停工。   报导指出,NEC电子(NECElectronics)旗下子公司所属的熊本川*工厂原先计划于元旦期间停工2天,惟因使用于薄型电视和环保车的微控制器(MCU)需求高涨,故已决定取消休假进行生产;该川*工厂去年年底产线停工天数最高达13天。而去年最高停工达11天的瑞萨科技(RenesasTechnology)除了将于元旦停工进行产线的定期检查之外,其余时间也将不停工持续生产。   另外,富士通(Fujitsu)旗下半导体子公司FujitsuMicroelectronics生产12吋晶圆的主力生产据点三重工厂今年年底新年假期也不停工。

    半导体 半导体 东芝 NEC BSP

  • 英特尔投资互联网公司不仅关注财务回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亨廷顿海滩景色迷人,这里有细软的沙滩、成群的海鸥、冲浪的勇士,就连海豚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打着响鼻,在海中嬉戏。11月17日,将近600名世界各地的公司高管来到此地的凯悦度假村,他们将欣赏到现场连线的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吉米·法伦的脱口秀和吉他弹唱,还能够聆听梦工厂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卡曾伯格制作《功夫熊猫》和三维立体电影的心得。   当然,他们更希望听到的也许还是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英特尔投资总裁苏爱文的演讲。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往年都是在2季度举行的英特尔投资全球CEO峰会被推迟到了4季度,会期也从3天缩短到了2天。   会场的大屏幕上正放着视频:一支16世纪的船队正在大海中航行,他们发现了新大陆。“要知道,在大航海时代,航海家们的冒险就有风险投资的支持了。世界上第一个做环球航行的人是麦哲伦,他最后壮志未酬,在菲律宾去世了,我们可不愿意死。”苏爱文风趣地说道,“如今世界陷入了经济危机,风险投资行业也陷入了低迷。但是,中文很好地诠释了危机这个词,危机=危险+机会。”   这正是好的投资机会。如今,英特尔正在利用这家完全由自己投资的机构,力图抓住未来的机会。   强大的气场   对于美国之外的参会者来说,三天的时间意味着每人几万元人民币的差旅费用,但是他们仍然趋之若鹜。2007~2009年连续三年的英特尔投资CEO峰会均在美国举行,来此参加的被投资公司CEO每年都有增长:2007年是100人,2008年120人,今年则达到了150人。今年,包括芯原微电子、杭州中正、亮发科技等已经接受过英特尔注资的中国公司的CEO都前来参会。芯原微电子董事长兼CEO戴伟民更是每年都来参会,“这里能够发现很多的商业机会”。在峰会组织者对参会者的分类中,戴伟民被归为“被投公司的CEO”。   戴伟民来到这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寻找另一种人——超过150位的“行业领袖和公司技术决策者”。他们当中既有宏碁董事长王振堂、SprintNextel公司CEODanHesse这样的行业领袖,更多的还是在公司技术采购中一锤定音的CTO和CIO们。以前,很多“技术决策者”都是中国台湾OEM和ODM厂商如鸿海、广达的高管;如今,中国内地的华旗资讯、中电集团等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也来到了这里。当然,有些公司的身份其实有些混乱:例如软通科技和东软集团,他们既是英特尔投资的公司,希望在这里寻找到自己的客户;同时也来看看别的公司还有哪些新技术,能否整合到他们的解决方案当中。   在两天的会议中,这两拨人至少有两次“亲密接触”的机会。17日上午11点到12点15分,所有参会者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移动、软件、互联网等)前往会议室,这里将举行别具一格的电梯展示(ElevatorPitches),被投公司的CEO们上台,向台下的技术决策者Show一下自己的公司和技术。因为每个人限定了3分钟的演讲时间,还必须在一张PPT里涵盖所有的内容,所以被称为“电梯展示”。   基于“电梯展示”的环节,双方还可以参加“相亲大会”进一步进行沟通。第二天上午10点到12点15分是配对(Matchmaking)时间,几百平方米的“航海大厅”里摆了上百张小圆桌,桌子上摆放着东京电器、诺基亚、联想、华旗资讯、中电集团、英国电信、宝马等公司的铭牌,这家公司的技术决策者正襟危坐,等着被投公司的CEO上门洽谈。谈得投机,他们以后就可以单独“约会”了;没有谈成,再换张桌子接着谈就是了。   除了CEO峰会这种多对多的交流方式之外,英特尔投资每年还会在全球举办多达60场的“英特尔投资创新技术日”的活动,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交流方式。英特尔投资会带着自己的数十家被投公司一起前往一家大客户那里,让他们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去年,英特尔投资先后与东软集团、中电集团在中国举办了两场这样的活动。之前,英特尔还与华为、阿尔卡特、华硕、英国电信、宝洁、时代华纳等多家公司举办过“创新技术日”的活动。   有些交流已经开花结果了。Mobixell公司创始人兼CEOAmironi回忆起自己的公司与电讯盈科就是通过去年5月份的一次“投资创新日”活动才建立起的联系。全球最大的电子零售商安富利电子卖场总裁StephenWong也很满意今年3月份在台北与英特尔投资举办的活动,他当场就与3家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   难怪有如此多的业内人士都对英特尔投资CEO峰会感兴趣了,因为他们能够从这里找到很多的商业机会。当然,通过这次峰会,他们也能够对英特尔这家业界领袖有更深的了解:英特尔公司新任董事长JaneShaw、总裁兼CEO欧德宁、执行副总裁马宏升、执行副总裁浦大卫全都出席了这次CEO峰会,并分别就公司治理、行业趋势、营销策略、产品策略等问题发表主题演讲。如果对某个话题感兴趣,演讲结束之后你可以走到话筒边,直接向他们提问。整个会场就像是个巨大的气场,把英特尔的合作伙伴们吸引了进来,就像吉米·法伦弹着吉他的调侃“Intellovemeinside”。   核心竞争力的投资   17日中午,6位CEO坐在高脚椅上,他们与英特尔投资总裁苏爱文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他们是来自美国的Joyent公司(云计算)和ActiveStorage公司(面向Apple用户的RAID存储系统)、韩国的Crucialtec公司(光调制技术)、中国台湾的家登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前端设备制造)、日本的V-Cube公司(基于Web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有一家被投公司凤凰新媒体则在几天前已经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这7家公司一共获得了英特尔投资的2500万美元。[!--empirenews.page--]   2005年苏爱文担任总裁之后,英特尔投资的策略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以前主要做跟投改成了自己领投,从一个项目最多投两三百万美元到没有上限。在2006年9月,英特尔一下子就投资了东软集团4000万美元。而在这次发布的7家公司,英特尔投资大部分都是领投甚至是独家投资。   从存储、半导体到新媒体和云计算,英特尔投资的“手”伸得可够长的。实际上,作为英特尔的全资投资部门,其组织架构基本上能够与英特尔公司的业务部门直接对接:英特尔有制造集团,英特尔投资也有制造业的投资部门;英特尔有软件与解决方案事业部,数字家庭事业部、移动通信事业部,英特尔投资同样也有这些部门。英特尔投资部门的董事总经理除了向苏爱文汇报之外,往往也会“虚线”向英特尔公司对应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汇报,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就将投资部门的行为与英特尔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地捆在了一起。   “你可以从英特尔在制造上的投资方向找到我的投资策略。”英特尔投资副总裁兼制造业部董事总经理凯斯·拉尔森笑着说道,“实际上,我投资的大部分公司也是我们英特尔的制造供应商。”他刚刚投资的家登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家登的核心技术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前端,通过在晶圆上覆膜,保证晶圆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从而提高晶圆的良品率。   “当半导体的制程工艺从90纳米走向65纳米,然后到45纳米、32纳米,要保持晶圆表面非常清洁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技术将来会大显身手。”拿到了英特尔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家登董事长兼总经理邱铭乾非常高兴,“凡是有晶圆半导体厂的地方就都有家登的足迹。像英特尔、台积电、联电等半导体制造大厂都是我们的客户。”   曾经创过业,还在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担任过高管的拉尔森丝毫没有觉得如今在英特尔做制造业的投资很乏味,因为他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制造一直就是英特尔最核心的竞争优势。除了家登之外,他还投资了一些做封装测试和内存控制器的公司。   目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存在两种商业模式,即集成器件制造(IDM)和垂直分工模式。IDM厂商自己独立完成产品的知识产权、设计、生产和封装测试,而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只是从事这几个流程中的某一个流程。随着越来越多的IDM厂商也转向了垂直分工模式,英特尔已经是硕果仅存的IDM厂商了。   这也是英特尔的主要产品CPU(中央处理器)对于制造工艺的严苛要求所决定的。这些年,英特尔采用了精准的Tick-Tock模式:每隔两年准时推出更小更先进制程的处理器,从90纳米一直到32纳米。更先进的制程带来了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低的制造成本,反映到市场上,也就意味着更便宜的价格。   对于拉尔森来说,他投下的很多公司的客户其实是英特尔公司本身。“鲍勃(鲍勃·贝克,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与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对我投资的所有公司都了如指掌。”这些投资组合公司能够帮助英特尔解决由于制程工艺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使得英特尔拥有傲视群雄的先进制造能力。有了强大的先进制造能力,英特尔才得以甩开竞争对手。在2005年的时候,虽然AMD率先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却由于制造能力出现了问题,无法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最后眼睁睁地被英特尔反超。   完善生态系统   随着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英特尔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跑在了整个行业的最前面,由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拖了后腿,致使最终用户并不能够完全享受到英特尔处理器的强大能力。因此,作为行业领导者的英特尔必须通过对这些薄弱环节(英特尔内部称为“补足品”)投资来完善整个产业的生态系统,   CEO峰会的嘉宾里有两位“大卫”,一位是做内存模块的金士顿公司创始人和COO孙大卫,另一位是做互动式电子白板的SmartTechnologies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大卫·马丁,他们创立的公司都接受了英特尔的投资,其产品也都能够对英特尔的处理器业务有帮助。如今,金士顿已经与英特尔一起推广固态硬盘,有了快速启动、易于携带的固态硬盘,消费者也许还想再买一台上网本随身携带;而电子白板也能够帮助英特尔打入教育市场。   处理器要想发挥最大效能,没有软件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英特尔也对很多软件公司做了投资。在早期,为了使PC在运行多媒体应用程序方面比Mac机更有竞争力,英特尔对爱维德(Avid)技术公司投资了15亿美元。后来,英特尔还对包括金山软件在内的新兴软件开发公司做了大量的投资,这些公司都非常擅长开发浏览互联网上多媒体和图形内容的软件。通过这些投资,英特尔的处理器业务就能够进入新的细分市场,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图像计算技术市场。   董事总经理莉莎·兰伯特负责英特尔投资的软件及服务事业部,她投资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仓库到多核化编程都有涉及。这些年来,英特尔在Linux上也投入了巨资,在两大企业级Linux厂商红帽和SuseLinux当中均有投资。兰伯特的团队还投了一家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公司银江科技,主要看中的就是银江在MID(移动互联网设备)上的Linux开发能力。在中国,她还投了一家做手持设备虚拟化的软件开发商。   “我们认为Linux在手持设备上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我们会与其他Linux软件开发商密切合作,使得其软件能够顺畅地运行在英特尔架构之上。”在明年1月的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英特尔还将推出支持上网本也就是支持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应用程序商店,而兰伯特的团队投资的这些软件开发商将会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empirenews.page--]   为了进入新的领域,英特尔有时候不得不通过投资重新搭建一整套生态系统。例如,英特尔对通信终端芯片市场觊觎已久,但是它发现ARM架构在这个领域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而由于知识产权的壁垒自己却无处下手。为此,英特尔干脆重新定义移动终端的产品规格和技术特性,上网本和MID的推出就是英特尔架构在这个市场上的一个尝试:这类新产品无一例外采用了“凌动低功耗处理器+低功耗芯片组+无线模块”的组合。英特尔希望通过高集成度形成的性价比优势来冲击ARM阵营,从而进入手机等比PC还要大很多的市场。   要掌控组合中“无线模块”这关键的一环,还必须掌控住无线的标准。之前,英特尔通过Wifi技术掌控住了无线局域网;下一步,英特尔还希望通过WiMax拿到无线广域网的主导权。   但是,目前无线广域网的核心接口技术标准是CDMA,未来为业界所接受的主流技术标准是LTE,他们都不在英特尔的掌控之中。为此,英特尔支持WiMax(802。16e)技术进入了3G的国际标准。明年,国际电信联盟还将审议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俗称4G),已经接纳的6种技术方案中,LTE和WiMax(802。16m)各占一半。   为了加快WiMax生态系统的成熟,英特尔投资还投了不少的WiMax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厂商,像Beceem、Skycross、VMaxTelecom等公司。与此同时,英特尔投资还投资了好几家WiMax移动运营商,其中包括美国的Clearwire、日本的UQ、马来西亚的P1、巴西的Neovia。其中,英特尔投资在Clearwire身上已经投下了16亿美元的重注,虽然Clearwire持续亏损,英特尔投资仍然在这次CEO峰会前宣布再次追加5000万美元的投资。也是在英特尔的号召下,全球最大的几家WiMax运营商已在着手准备WiMax网络的全球漫游。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努力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我们仍需努力,有很多东西仍待完善。当我们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WiMax的时候,不仅需要更多的WiMax设备,也需要更多的公司来提供WiMax的网络服务。”英特尔投资移动通信与基础设施事业部高级总监大卫·弗拉纳根认为。而通过英特尔的投资,就能够大大加快这个进程。   投资新的未来   如果只是从当前的业务来看,你很难为英特尔投资中国的凤凰新媒体和印度的娱乐门户网站Wortal等互联网公司找到适当的理由。   “在英特尔公司内部,我们确实找不到能够直接对接的业务部门。”英特尔投资消费类互联网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迈克·巴克利介绍,他负责的这个部门在3年前才刚刚成立,主要投资于跟消费者有关的互联网公司,投资领域包括社会化媒体、数字媒体、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等。该部门目前已经投了34家企业,合计金额为1。2亿美元,其中一半在美国,一半在美国以外。在CEO峰会第一天的演讲中,苏爱文花了好几分钟专门谈互联网和社会化网络,谈Facebook、Youtube和Wiki,虽然他们的业务与英特尔目前的主业八竿子都打不着。   还有一个部门与英特尔的主营业务也是隔得较远,那就是英特尔投资董事总经理斯迪夫·埃卿莱布负责的平台技术、数字医疗与环保科技事业部。如果说他投的智能电网、智能数据中心、电子病历还与英特尔的业务有一定互补关系的话,那么其他一些项目比如水循环、电动汽车用电池则与英特尔的业务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去年10月,英特尔还对太阳能薄膜光伏产品制造商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了2000万美元。   去年12月,英特尔前任董事长安迪·格鲁夫曾经建议英特尔进军电动汽车领域。格鲁夫曾经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20多年前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英特尔将主业从存储器转到了CPU,取得了巨大成功。   也许再过20年,当“摩尔定律”失效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英特尔已经不再是一家CPU厂商,而是变成了汽车电池厂商或者互联网服务厂商,那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不要忘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半导体 互联网 英特尔 BSP WIMAX

  • 明年全球PC出货将增13%DRAM芯片或出现缺货

    北京时间12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亚洲最大的半导体交易市场Dramexchange提供的数据显示,受消费者需求增加及企业纷纷更换PC的推动,明年下半年计算机存储芯片可能会出现缺货。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DRAM芯片的售价一直保持稳定。受制造商降低产能导致供不应求的影响,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下跌之后,DRAM芯片售价在今年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处于上涨之中。   Dramexchange周四同时预计,受笔记本电脑出货增加的推动,明年全球PC出货总量将增长13%。其中,笔记本电脑出货将增长22。5%,达到1。60亿台;上网本的出货将增长22%,达到3500万台。Dramexchange指出,“由于PC热销,DRAM芯片在2010年下半年可能将出现严重的缺货现象。这意味着明年DRAM芯片制造商很有可能在全年都保持盈利。”   Dramexchange预计,明年DRAM芯片制造商的资本支出将比今年增长80%,达到78。5亿美元。到2011年或2012年,资本支出将上涨至10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Dramexchange预计,行业龙头三星电子明年在DRAM产业中的投入将达到26亿美元。海力士周四已经表示,该公司明年将把资本支出扩大至2。3万亿韩元(约合22亿美元)。

    半导体 PC BSP EXCHANGE DRAM芯片

  • 2009年市场波动过大太阳能市场预测错误率高

    市场研究机构PV-Tech23日列出太阳能产业2009年的10大精彩故事,其中最特别的,有关太阳能市场的预测准确度极低,2009年太阳光电市场行情起伏不定,让分析师及专业人士眼镜碎一地。 PV-Tech首先点名的就是CIGS厂商Nanosolar,其在2009年宣布将大量扩产,市场人士一度以为薄膜市场将有革新,不再是美国FirstSolar一枝独秀,不过最后这个扩产计画显然未落实,而市场也怀疑其背后恐无强有力订单支持扩产。PV-Tech认为,转眼2010年,众CIGS厂仍试图挑战FirstSolar的地位。 分析机构iSuppli被点名2次,首先为4月时,分析师Dr。HenningWicht预估2009年全球太阳能系统总安装量为32亿瓦(3。2GWp),较2008年的5。2GWp大幅减少32%。 Wicht做出这样的结论,主要考量到太阳光电受大环境变动,使需求急冻及价格剧跌,产业面临严重供过于求的问题,但实际上2009年太阳光电下半年需求回复,德国市场有效填补西班牙补助下降造成的市场缺口,让Wicht被迫向上更正原本预测。 其次,iSuppli还进一步推估太阳能供应链将出现供过于求情况,但不到5个月的时间,市场却传来太阳能模块及太阳能转换器(PVInverter)缺货消息。 研究机构PhotonConsulting分析在2009年险峻的环境下,定位良好的太阳能业者生存机会较佳,包括大陆江西赛维(LDK)、德国Q-Cells、挪威REC、德国SolarWorld、美国SunPower、大陆尚德及英利等均被点名。当时读者或许以为在2009年险恶的环境下恐怕只有这些大厂可以存活。 然而,近期新闻却引爆LDK的资金周转问题,而Q-Cells及REC在2009年也面临艰苦挑战。 太阳能业者表示,2009年大环境的波动剧烈,太阳光电产业供应链运作秩序改变,不单只有业者一度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包括专业分析师也乱了分寸。

    半导体 光电 IC SOLAR 太阳能

  • 美光第一财季扭亏盈利2.04亿美元

    位于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Technology)周二公布,受惠于存储处理器旺销,公司第一财季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美光第一财季实现净利润2。04亿美元,合每股收益23美分。去年同期,美光亏损7。18亿美元,合每股亏损93美分。美光当季营收为1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亿美元。盘后交易中,良好财报刺激美光股价上涨约3%。   据FactSetResearch的调查,分析师此前对美光第一财季的营收的预期为16亿美元,对每股收益的预期为6美分。   美光披露,受惠于产品量价齐升,当季该公司DRAM产品销售收入较上个季度增长了50%,NAND闪存销售额较上一季度增长20%。   DRAM芯片一般应用于个人电脑,而NAND闪存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和音乐播放器等一类产品中。   芯片产业曾一度受困于存储芯片产品的泛滥,平均价格也相应一路下滑。   在一份事前准备好的声明中,美光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阿普里顿(SteveAppleton)说:“全球经济依然面临挑战。”但他同时也注意到“市场状况正在好转”。

    半导体 美光 NAND闪存 BSP APPLE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