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扶持新政即将出台 所得税五免五减半

      即将出台的半导体产业扶持新政策将采用“五免五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政策有望下半年出台,这是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的。这个优惠政策要比现行针对外资企业在国内享受的“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有较大幅度提升。   根据现有规定,对于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将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即将出台的扶持半导体产业政策仍将采用类似的办法。半导体企业从获利年度开始,第一年至第五年将免除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000年6月,为鼓励我国半导体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个被称为18号文的文件规定,对企业征收的增值税实施“即征即退”政策:国内设计、国外加工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在进口之时按照6%征集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但是,该政策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英特尔等企业认为,这种政策不符合WTO规则。该政策已经停止执行。   为了更规范地鼓励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制定的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有望下半年出台。除了对半导体企业采取“五免五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还包括研发减税(采取信贷和减税的复合优惠政策)、半导体固定资本设备免税以及对集成电路设计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等内容。   中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人士还透露,中国政府将成立专项基金扶持半导体产业,第一年投入规模将达到1200万至2500万美元,然后将逐年扩大该基金规模。   中国半导体协会理事李柯对记者表示,与此前18号文对应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不同,这次新出台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将是一项专门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系统全面的配套产业政策。   而且与18号文由原计委匆匆出台不同,此次半导体产业新政将由发改委、商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其可操作性将比18号文更强。   另外,李柯还透露,为了更好地激励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发展,新政策制定委员会也在讨论允许中方人员可以持有外资半导体企业的股权,而此前中方人员要持有外资企业股权,需要通过第三方企业。这项规定将有望成为半导体新政的组成部分。 

    半导体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 企业所得税 软件

  • Atmel以1.4亿美元现金出售子公司及晶圆厂

       Atmel Corp.日前表示,为了削减成本,已经签署协议出售其在法国Grenoble的子公司和晶圆厂,买家是e2v technologies plc,售价大约是1.4亿美元现金。     根据协议,Atmel将保留对其获得专利的指纹扫描识别技术的权利。Grenoble部门的所有其它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可用于航空的微处理器,将在此次出售范围之内。预计这项交易将在Atmel的第三财季完成。     此举将使处于困境之中的Atmel得以削减成本。Atmel投资的工厂产能过多,导致其出现一系列亏损。英国e2v是一家电子管和传感器元件供应商。

    半导体 Atmel 晶圆厂 BLE BSP

  • 三星携手Siltronic建合资圆晶厂

        三星电子携手德国Siltronic建立合资晶圆工厂,业界首次芯片携手晶圆制造商。    韩国三星电子日前表示,将携手Siltronic公司共同建立一座合资300毫米晶圆制造工厂,地点位于新加坡。    Siltronic公司隶属于德国最大的化学产品制造商Wacker Chemie,已经在硅片晶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也已经在业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据悉,合资公司将以双方各自持有50%的股份形式存在。实际上,此次的合作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芯片制造商和晶圆制造商合作建立工厂,据三星电子透露,合资工厂的总价值将超过十亿美元。目前该计划已经得到三星电子以及Siltronic公司董事会批准。而今年八月份,该计划将正式破土动工,最终的投产日期被定在2008年中期,而到2010年的时候,该工厂的月圆晶产量将达到30万片,与此同时还将为新加坡地方带来800个就业机会。    “据统计,300毫米硅片晶圆市场需求量,在今年有望飙升50%,而公司将抓住这个机会,在未来的一年内迅速抢占市场。”Siltronic公司总裁维尔汗母先生如是说。目前Siltronic公司在德国已经拥有两家晶圆制造工厂,而为了逐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去年11月时候,公司表示将大幅度提升已有工厂产量。据统计,目前公司在德国Burghausens工厂的产量为每月7.5万片,而这个数字未来将提高到13.5万片,而另一家位于Freiberg的工厂产量也将从每个月15万片提高到20万片。

    半导体 三星 NI IC BSP

  • 三星英飞凌NEC等因共谋限价在美国遭指控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纽约州司法部门近日向曼哈顿联邦法庭起诉存储芯片主要生产商,指控它们共谋操纵价格,导致个人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成本升高,售价上涨。   纽约州助理司法部长理查德·施瓦茨说:“我从未见过一桩价格操纵案范围能如此之广,而且竞争对手间能如此长时间持续交换价格信息。”   纽约司法部门的指控涉及美光科技公司、三星电子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尔必达公司、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南亚科技公司和NEC美国公司。这些公司被认为在1998到2002年间相互勾结,限定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价格。诉讼要求相关公司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承诺以后不组成价格同盟。   据悉,类似诉讼案还将出现在美国其他州的法庭上。此前,美国司法部已经进行了一项长期调查,并对一些公司处以累计超过7亿美元的罚款。三星电子公司等一些企业已承认有违法行为。   根据行业机构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的销售额超过了240亿美元。

    半导体 英飞凌 三星 NEC BSP

  • KLA-Tencor收购ADE计划受阻

        今年2月曾宣布的KLA-Tencor收购ADE公司的计划目前遇到障碍,这项交易已经推迟,等待德国反垄断机构的批准。   为了控制硅晶圆检测市场,KLA-Tencor在2月份同意出价约4.88亿美元,以股票方式收购ADE Corp.。通过上述收购,KLA-Tencor将扩大它在硅晶圆检测市场中的份额。ADE和KLA-Tencor均在该领域中提供检测系统,并相互竞争。   据KLA-Tencor,上述收购计划已得到美国反垄断机构和所有其它相关各方的批准。但目前,“德国当局已通知KLA-Tencor,针对KLA-Tencor收购ADE一事进行的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已经开始”。   上述收购计划目前正在得到股东的批准确认。各方预测,一旦获得德国反垄断机构的通过,该收购就能顺利完成。

    半导体 硅晶圆 TE AD BSP

  • 广州5年内将投入7.5亿元扶持软件产业

      7月11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配套政策《广州市进一步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广州决定在未来5年内投入7.5亿元扶持软件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要像当年抓汽车产业一样抓软件产业的发展。   到2005年,广州软件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但广州软件产业大型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足、高级软件人才较少、园区建设滞后、市场环境有待规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张广宁强调,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软件企业,要像当年抓汽车产业一样抓软件产业的发展。   据悉,此次会议讨论并通过的《意见》及《规定》,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广州的软件产业年均要保持3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产值达到约1000亿元。   为实现这个目标,市政府专门成立广州市软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张广宁市长担任组长。《意见》及《规定》提出设立广州市软件产业发展资金。据悉,从今年起,广州将每年投入1.5亿元资金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连续5年共投入7.5亿元。 

    半导体 汽车产业 BSP 软件

  • 罗杰斯公司创建新的中国网站

    罗杰斯公司(Rogers Corporation)今日宣布其为中国市场创建的新网站。此网站可通过光临罗杰斯网站主页(www.rogerscorporation.com)并点击“欢迎光临Rogers Corporation” 访问。 罗杰斯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D·瓦霍布(Robert D. Wachob)评论道:“鉴于亚洲占罗杰斯全球销售额的46%,并且中国是本公司最大的网站用户之一,我们将简体中文作为网站的首要语言任务,以为我们现有和未来的亚洲客户服务。” 中文网站的内容包括该公司在印刷电路材料、高性能泡沫材料、定制电气部件、其他聚合物产品四个领域的产品经营项目。主页和菜单均已翻译成简体中文;这将帮助引导来访者浏览大体仍保留为英文的其他网页。此项目支持有选择翻译的文献;该等文献目前有简体中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德文等版本。 为了服务罗杰斯公司网站的全球来访者,我们已在计划其他语种的翻译。进一步的修改将不断做出,以加强罗杰斯网站的功能和适用性。   罗杰斯公司(Rogers Corporation)的总部设在美国康州罗杰斯市,经营内容为开发和制造高性能特殊材料;其产品供应范围多元的市场,包括便携通信装置、通信基础设施、消费产品、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地面运输、航空航天与国防。罗杰斯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亚利桑那州、伊利诺伊州、比利时根特市、中国苏州市、韩国华城市经营制造设施,并在比利时、日本、台湾、韩国、中国大陆、新加坡设有销售处。 罗杰斯的网址:http://www.rogerscorporation.com

    半导体 GE RS BSP RATIO

  • 上海芯原1300万美元买下LSI逻辑的 ZSP

      LSI Logic公司近日宣布,已将公司ZSP部门整体出售,买主是位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原”),出售代价约为1300万美元现金及股份。    根据资产收购协议,芯原现已获得LSI公司的ZSP可授权内核、开发工具、标准产品和软件,以及其它相关联的发明和专利。该部门的大部分员工,包括工程师、软件开发、销售、客户服务和支持代表等,也将加盟芯原,继续进行Z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开发和销售。    据介绍,ZSP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DSP技术在手机、MP3等产品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半导体厂商通常都把DSP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前国内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   此前,LSI的ZSP部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IP核心,已为众多移动通信设备商(如华为、大唐)选用,成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系列产品的嵌入内核。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的临近,ZSP的产品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据了解,LSI公司于1981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硅谷,是一家从事消费电子和存储的“芯片到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高层在解释此次出售转让的原因时表示,出售公司ZSP数字信号处理器部门是公司战略调整的内容之一。   2006年3月,LSI就曾宣布,计划将其业务专注在信息存储和消费电子市场,同时将研发从非核心领域向核心领域转移,并减少相关的销售、总体和行政支出。而此次出售的ZSP部门,此前采取的商业模式是IP授权,即通过收取设备商的入门费和量产后的技术版税费来实现盈利,“这不同于LSI公司整体的商业模式”。   而此次受让ZSP部门的芯原公司于2001年创立,曾获得英特尔、汇丰、KTB、IFC、IDG等众多国际巨头的投资。芯原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伟民表示,这次战略收购将奠定芯原在新兴的设计代工产业中的领先地位。2004年,芯原收购了IC设计代工领域的另一支强将——上海众华。 

    半导体 内核 数字信号处理器 LSI BSP

  • 阿尔卡特与朗讯将于年底完成合并

        继2006年4月2日公布了拟议中的合并交易之后,阿尔卡特 (Alcatel)和朗讯科技 (Lucent Technologies)日前提供了有关双方整合过程的最新信息,并且表示,他们确信将在2006年年底结束合并交易(这一时间在最初宣布的6至12个月的时间框架之内)。在最近几周,双方公司已经实现了许多重大转折,其中包括拟议中的合并满足了政府管理部门对合并的先决条件要求。     合并后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组织现在已经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并且将在交易结束后立即得到贯彻执行。对成本协同作用的更详细的评估表明,先前宣布的目标将会得到充分的实现。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的 Serge Tchuruk 表示:“前期整合工作的进展非常令人满意,这也就清晰地证明,我们的客户与股东将从此次合并中得到极大的益处。”     朗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tricia Russo 指出:“这一合并将产生一支世界级的团队,这支团队将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双方公司的最大优点,并将为股东带来更高的价值。为此,我们将按照重新塑造了我们行业的变化的市场动态来规划各自公司所拥有的实力,公司合并后也将采用最佳的行业实践方法。从研发到销售,从产品开发到营销,从融资到人才开发,我们致力于成为21世纪公司的榜样。” 

    半导体 朗讯 阿尔卡特 BSP TECHNOLOGIES

  • SigmaTel用专利诉讼搅局,炬力逆水进舟

    在半导体行业,IP及专利诉讼事件层出不穷,在很多情况下,采取法律诉讼控告竞争对手侵犯专利已经被当成一种市场手段,用以打压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在美国和我国台湾省,这样的案件已经司空见惯,一来可以耗费竞争对手的市场时机和精力,其次,对于一些财力不够强大的新兴公司,庞大的法律费用也逼迫它们不得不忍气吞声,改弦更张。 2005年3月,美国Sigmatel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提交诉状,指控珠海炬力公司侵犯了该公司的两项专利。目前该案件已经进入白热化,被认为是中国芯片专利纠纷第一案,该案例的发展对于中国的IC设计公司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据珠海炬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叶南宏先生介绍,目前很多诉讼都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进行,因为ITC有权对侵权的产品发布禁止销往美国的命令,是一个很实用的打击方式。在SigmaTel公司起诉后,珠海炬力聘请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作为辩护律师,积极应诉。一年多的官司就象马拉松长跑,消耗着双方的精力,也考验双方的财力。在诉讼过程中,珠海炬力准备了将近1000公斤的书面资料,花费了500万美元律师费用。2006年3月20日,ITC的初步裁定认为,珠海炬力侵犯了两个专利。但是在2006年6月,ITC又发布通知,局部发回重审,最终审核将于2006年9月做出。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任何一款珠海炬力的芯片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珠海炬力表示其销往美国的产品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率不到10%, 所以,即使ITC宣布珠海炬力的芯片侵犯专利,对于该公司整体影响也不大,而且涉及侵犯专利的产品也只有两款。在截至2006年3月31日的财报里,珠海炬力第一季度营收为3517万美元,同比增长4.4%,但比上一季度下滑10.3%;净利润为149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790万美元,以及上一季度的1990万美元。 在全球非苹果(Apple iPod) MP3市场中,2005年MP3芯片的市场是1.2亿片,而珠海炬力的出货量达到了将近五千万片。公司首席执行官叶南宏透露,2006年上半年,该公司的MP3芯片出货量已经大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004年及以前Sigmatel占领着70%~80%的市场份额。市值曾一度高达15亿美元。2005年以来,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并被成立于2001年年底的后来者——珠海炬力所赶超。目前Sigmatel的市值已经缩水到一亿多美元,而珠海炬力的市值已经达到了7.74亿美元(2006年7月10日股票价值)。

    半导体 珠海炬力 BSP TC SIGMATEL

  • 闪联产品实现量产 展开渠道招募工作

      本报讯(记者焦集瑩)在上周末青岛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中,闪联推出了新一代无线音乐传输设备———闪联任意听,闪联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已经成功实现量产。昨日又获悉,闪联产品的渠道招募工作已经展开。   据悉,此次闪联实现量产的产品集合了杜比、骅讯等公司的多重核心音效及传输技术。闪联方面称其为全球第一款杜比5.1音效还原设备。   闪联相关负责人称:“市场调研中大约60%以上的人对该产品感兴趣,如果产品价格设置合理,显然对渠道具有强大的拉力。”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闪联已开始针对第一批量产的产品进行了渠道招募工作。包括数码产品分销商、系统集成商、方案提供商,增值经销商等多种渠道都有可能成为闪联的首批加盟者,闪联方面希望通过此次渠道招募活动为更为多样化的闪联设备推广打下基础。   据悉,目前大约有5家国内知名的承销商在和闪联进行积极磋商,并有可能长期承销闪联推出的其他相关产品;另一方面,设备配套供应商也希望能在闪联的拓展版图中分一杯羹,为自己的设备供应带来增值。   与此同时,闪联台湾的工厂也已全面开工,第一批贴有闪联标志的成品已经发往大陆地区,用于前期渠道铺货。   -名字解释   闪联标准工作组   闪联全称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于2003年,该标准是实现以个人电脑功能为基础的在有限范围内的扩展和办公设备间的点对点互联,除了能够为信息设备提供信息交换外,最终实现信息终端的智能互联,资源共享与协同服务。闪联目前已拥有包括电脑软硬件、数码、通信、黑电、白电、网络及内容提供商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并且已经结盟日韩厂商共同谋求国际话语权。 

    半导体 电脑 数码产品 传输设备 BSP

  • 北奥积极应诉专利案 称SigmaTel不可理喻

      7月10日,深圳北奥声明称,将针对SigmaTel公司6月20日起诉北奥侵犯其“文-黄专利”一案积极应诉,北奥总经理邱道贵称对SigmaTel的起诉行为“感到不可理喻”,表示对“SigmaTel谋图以新购入的专利来威吓客户,以达到其商业目的”的行为极大反感,并认为此种策略终将失败。以下为北奥回应全文:   深圳市北奥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日前针对美商SigmaTel在北京起诉其侵犯其“文-黄专利”一事,做出严正回应:公司将积极应诉。   今年6月20日,美商SigmaTel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北奥侵犯了其新购买的“文-黄专利”,要求北奥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侵权产品。   “我们对此感到不可理喻” 北奥总经理邱道贵先生回应道,“电子行业内,一般都是芯片厂商状告芯片厂商,整机厂商状告整机厂商,像这种供应商告客户专利侵权的举措,还是少见,更何况,我们还曾是Sigmatel的客户。这太令人费解了。我不知道其他客人会作何感想。” 对于SigmaTel谋图以新购入的专利来威吓客户,以达到其商业目的,邱总经理表示了极大的反感,并认为此种策略终将失败。   北奥公司拥有近千余名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早期凭借多年来自主创新而累积的研发和技术优势,确实曾全力投身于时尚数码视听产业,做过MP3产品,并且以优异的性价比获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采用过国内大厂炬力的解决方案,后来也采用过Sigmatel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公司的策略转型,公司现在已经基本淡出MP3产业了。现在的主力业务是家庭小电器产品,比如电磁炉。   “作为中国业内知名的品牌厂商,北奥不会屈服于外国商家无理的打压,一定会积极应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国内企业应有所警觉,在重视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邱道贵先生最后指出,“我们对官司充满信心,据我们所知,此专利已在国家专利局被举发无效了。”   关于文黄专利   “文-黄专利”(《MPEG便携式放音系统》)是韩国人文光洙和黄鼎夏(Moon & Hwang)于1998年在中国提交,并被通过,在中国的专利号为98114958.8。这个专利是一整机专利。

    半导体 芯片厂商 MP3 BSP SIGMATEL

  • 电子业盛行环保双重标准现象

        日前有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在国内电子电器行业存在着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一些国内企业将环保产品卖给欧美,而将非环保产品在国内销售。”   7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RoHS指令明确规定,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   然而,中国电子电器行业却盛行环保双重标准的现象。为了让产品能够顺利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尤其是出口到欧美的产品都执行国际上的标准,因此产品是最环保的。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有些产业标准与国际上的不对应,所以一些厂商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不会达到与其出口产品一样的环保标准。这样一种“厚外薄内”的现象让中国消费者难以享用最健康环保的产品。    环保双重标准的背后是厂商面临的成本压力。对于企业来说,执行环保规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北京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东称,全部使用环保产品,多媒体音响行业成本会增加3%到5%,有的企业成本增幅高达10%。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处长黄建忠说:“成本增加后,企业会把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是我希望大部分还是企业自己能消化。” 

    半导体 中国电子 电子 电子电器 BSP

  • 奥地利微电子授权世强电讯为分销商

        世强电讯(香港)有限公司正式与奥地利微电子公司签署分销合作协议。世强电讯将在中国区授权分销奥地利微电子包括高性能的模拟集成电路、电源管理、高性能混合信号和模拟集成电路及标准线性IC产品在内的全线产品。     奥地利微电子首席执行官John A. Heugle先生表示:“世强电讯成功地建立起了中国区分销网络,为制造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我们希望这种合作关系将加强我们在该地区通信、工业、医疗和汽车市场上的产品分销。我们的重点是拓展标准产品市场,因此我们希望分销商可以提供丰富的市场资源,采用充满活力的销售方式,来支持我们的标准产品和标准线性产品战略。我们期待世强电讯在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多年的成功经验,优质的服务及深厚的客户基础,能够助力AMS在中国的成功。” AMS高级销售副总裁Carlo Rebughini先生和中国区经理Frank Xu先生表示奥地利微电子公司将在中国不断增加投入,并且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成立分支机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的需求。       世强电讯总经理Calvin Xiao谈到:“世强电讯与奥地利微电子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两家公司对于中国电子工业长远发展的信心。AMS的产品系列大大加强了世强在手持设备、工业和医疗、电源管理等重要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更为世强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半导体 奥地利微电子 电源管理 BSP AMS

  • 专家把脉2006下半年半导体产业走势

      我们再度拂掉水晶球上的灰尘,试力洞察今年剩余时间内的半导体产业形势。今年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可能是动荡的一年。随着未知数的增多,对芯片产业的预测似乎每周都要进行调整。利率不断上升,能源成本高居不下,材料短缺和无情的全球化,继续令产业观察家们感到困惑。以下是我们对于半导体产业现状的看法和对2006年下半年前景的预测。    每年的这个时候,芯片产业观察家们都会各说各话,莫衷一是。    有些预测机构最近调高了对2006年的预测,而另外一些机构则因PC和消费领域增长乏力而降低了预测。Pacific Crest Securities Inc.的分析师Mark Bachman警告说:“市场中还存在库存问题。”    目前分析师对2006年IC市场增长率的预测值介于6-11%区间。两家独立独行的调研机构——Future Horizons和Semico Research Corp.的预测仍然高高在上,分别预测2006年IC市场将比2005年增长20%和17%左右。    象通常一样,该市场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问题是产业分析师很少能作出正确预测,总是根据当前的市场形势来调整其预言。    一个比较冷静和实际的预测来自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 Corp.,它把IC市场增长率预测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7.4%提高到7.9%。据iSuppli,预计2006年全球IC销售额将从2005年的2370亿美元上升到2557亿美元。    iSuppli公司警告称,虽然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需求情况还不错,但半导体市场前景并非一片光明。继第一季度成长率高于预期之后,今年下半年市场表现将有所疲弱。下半年5%的增长率低于正常的季节性期望值。它警告说,库存在增长,订单增长势头似乎在减弱。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因素是,据称苹果电脑的下一代iPod的推出时间延后。该产品是推动NAND闪存、MP3处理器和其它器件的关键动力。    但在iPod推迟的消息出现以前,在看到市场中至少出现了一个危险信号之后,分析师就已然加入了悲观者行列。    4月份的低迷数据促使Wedbush Morgan Securities Inc.把2006年半导体增长率预测降低了一个百分点至10%。对于2007年,它预测IC市场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仅比2006年增长6%。    Handelsbanken Capital Markets在一份新近发表的报告中预测,2006年半导体市场将比2005年增长5%,低于其先前预测的6%。该投资银行把降低预测归因于全球PC产业放缓。    Handelsbanken预测预测5月份销售情况不佳。它预测5月份芯片销售额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为193.7亿美元,低于4月份的196亿美元。    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悲观。半导体产业的啦啦队长——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最近提高了对200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预测,现在它预测今年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9.8%至2490亿美元,它先前的预测是增长7.9%至2450亿美元。SIA表示,调高预测主要是因为手机产业对于芯片的需求情况好于预期。    SIA调整后的预测,对于2006-2009年半导体销售额的看法更加乐观。SIA表示,2007年半导体产业将增长11%,2008年增长12%,2009年增长4%。    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也调高了它对半导体市场的预测。据它的春季预测,预计2006年全球IC市场增长10.1%,达到2500亿美元。同时它预测2007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将上升至11%,2008年增至12.8%。    进入2006年下半年,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产业可能象过去几年那样一样健康。该产业在今年稍早的时候恢复了两位数的增长率,现在正在准备它的头等大事——即将在7月召开的设计自动化会议(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合格率问题继续令芯片生产商感到头痛,而且对于能够提供可制造性设计(DFM)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来说,悠关巨额资金。人们经常讨论DFM,但它难以捉摸。产业最近在一个最紧迫的DFM僵局上取得了突破:晶圆代工巨头台积电和联电提供工厂数据模型,用于向无厂客户提供关于制造工艺的信息。此举可能使无厂公司和IDM在DFM问题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Canaccord Adams的分析师及副总裁Dennis Wassung最近表示,DFM工具市场目前年销售额达3.5-4亿美元,而且有望显著增长。    对于DFM市场的准确定义各有不同,Aprio Technologi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e Gianfagna等高管曾指出,如果EDA厂商能够设法染指芯片厂商的制造预算——比设计预算高得多——EDA产业就可能大发横财,从而找到其急需的一个新财源。    经过数年的发展之后,有迹象显示DFM工具开始盛行起来。DFM一直就象一场营销活动一样,但现在至少有些DFM工具已经进入生产活动。Deepchip.com的负责人John Cooley最近出版了一项调查结果,包括用户对DFM工具的评估,他认为这是第一份得到发表的这类评估——联电的Chien Kuo Wang评估了ClearShape Technology的InShape工具。    据对现有数据的分析,电子系统级(ESL)工具,理应是EDA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推动因素,但一直没有流行起来,至少在美国是这样。但ESL厂商和一些观察家——比较突出的是Gartner的分析师Gary Smith表示,ESL工具流最终是强壮的。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设计师最终将转向ESL。问题是什么时候。    现在,有迹象显示ESL的使用仍然主要集中于日本,以及美国以外的其它一些市场。    那么,EDA在2006年下半年会有何表现呢?正如Mentor Graphics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alden Rhines本周对《EE Times》所言,EDA可能保持它在第一季度设定的年增10%的步伐。这取决于IC市场是否能继续扩张。由于多数分析师预测芯片市场增长6-20%,因此EDA可能在2006年表现强劲。    平板显示器产业似乎在疯狂扩张产能,该产业2006年下半年前景可能颇为动荡。    虽然平板显示器出货情况保持强劲,但由于需求增长慢于预期、库存上升和价格下跌,有些供应商最近几周已降低销售额及利润预测。此外,至少有一家大型LCD面板供应商说过,它将削减产量。    价格迅速滑,令人更加担心企业的利润率。    LCD电视价格的下跌势头一直最为剧烈,有些分析师指出,在2004年第一季度和2005年第四季度之间,用于生产32英寸电视的面板价格从1200美元下挫至600美元。    据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 Inc.编撰的数据,6月下半月32英寸WXGA LCD电视面板的价格从1月份的550美元下跌至450美元。而同期42英寸WXGA LCD电视面板的价格亦从1050美元下跌至815美元。    等离子显示器价格也在持续下滑。DisplaySearch报告称,6月份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面板价格从1月时的759美元下跌至682美元。    iSuppli公司的LCD与投影研究主管Sweta Dash在最近出席一个显示器行业会议时表示:“每当平板市场出现价格下跌,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就会下降,随后有些厂家就会被淘汰出局。”    迄今为止,没有迹象显示有人出局。但Dash表示,LCD供应商将继续面临压力,在电视市场竞争加剧之际需要降低面板价格。    有些供应商正在采取预防措施。LG.Philips LCD Co. Inc.降低了对于第二季度业绩的预测,并称将降低产量,以解决库存增多问题。LCD玻璃供应商康宁也降低了第二季度的目标,尽管仍然预期玻璃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50%。     但三星电子表示,它的LCD业务保持赢利,第二季度的利润率将为一位数。    如果你相信显示器行业将遵循其历史型态,即价格低迷/需求不振之后紧接着就是价格走强/需求强劲,则下半年的形势会较好。分析师认为,诱人的价格将刺激年底假日季节的需求,进而帮助清除过剩库存,最终使价格下跌速度变慢。    去年的情况就是这样,当时上半年结束时一些显示器厂商报告称利润令人失望。但去年下半年随着平板电视成为主流产品,厂商的销售额开始大增。LCD供应商继续在第七和第八代工厂上投入数亿美元的资金,而等离子显示器制造商也在不断开设新厂。  倒填日期做法令人担忧    除了利率上升将导致资金成本上涨以外,能源价格稳步上涨和多晶硅等关键材料短缺,增加了半导体产业下半年全面爆发股票选择权倒填日期丑闻的可能性。过去一周,甚至业内的坚定份子苹果电脑公司也未能幸免。人们越来越担心,在建立在股票选择权基础上的半导体产业,上述做法非常普遍,可能招来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    为了对压力作出响应,预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随时可能针对股票选择权倒填日期问题发布新的规定。不管怎样,业内的许多财报可能需要重写。    另一个财务问题正在出现,可能影响到全球产业资本流动的方式。一位产业分析师认为,美国国会在安龙(Enron)破产之后批准的财务披露规则,可能大大地抑制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活动。据GrandBanks Capital的任事股东合伙人Charley Lax,Sarbanes-Oxley法案的规定可能迫使高科技初创公司选择在伦敦证交所上市。    能源成本继续损害企业利润,但也促使一些供应商把其重点转向半导体和消费电子以外的新市场。例如:德国Wacker    Chemie AG本周表示,它将扩大多晶硅产量以满足太阳能电池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家制造商表示,它希望在2009年底把产能提高到14500吨,以满足能源产业以及传统半导体客户的旺盛需求。    这家公司的声明可能预示,随着半导体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半导体产业的焦点将发生根本性的转移,转向新的市场。 

    半导体 EDA DFM BSP 半导体产业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