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半导体3巨头携手 18吋晶圆2012年投产 尽管每10年1个晶圆世代转型,已经在8吋及12吋晶圆上陆续验证,但对于导入下一世代18吋晶圆,却迟未有真正行动。不过,半导体业界3大巨头英特尔(Intel)、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台积电于美东时间5日傍晚共同表示,3大厂已达成协议,互相合作致力于推动下一世代晶圆转型,预定2012年导入18吋晶圆投产。 从全球半导体产业过去发展经验显示,导入大尺寸晶圆投产,可降低每颗晶粒(die)生产成本,而18吋晶圆表面积及切割出来的晶粒数量,将会是12吋晶圆的2倍以上,可望进一步降低每颗晶粒成本。 除生产成本考虑,导入18吋晶圆投产,更可有效使用能源、水源及其它资源,从每颗晶粒生产过程来看,投产大尺寸晶圆得以进一步降低整体资源使用量,亦符合当前绿色潮流。事实上,从8吋晶圆转进到12吋晶圆,在投产过程中将相当程度地降低半导体制程所导致的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及水资源利用,半导体业者如今在绿色潮流呼声中,亦期望导入18吋晶圆后,能够进一步降低这些资源浪费与污染情况。 三星内存制造中心资深副总裁Cheong-Woo Byun表示,转进18吋晶圆世代,将可望使得整体IC产业生态系统受惠,英特尔、三星及台积电将与供货商及其它半导体制造业者合作,进一步主动发展18吋晶圆的产能潜力。 台积电先进科技事业群资深副总裁Mark Liu则指出,随着先进制程科技所带来的复杂性,已成为思考半导体产业未来的重点,包括英特尔、三星及台积电都相信,转进18吋晶圆世代,当可为业界提供维持合理成本的解决方案。
【导读】大唐移动排队办离职 第二家TD企业陷困境 大唐移动原高级副总裁须敏、大唐移动原总裁助理兼财务总监黄薇、大唐移动原系统标准部标准总监唐海等骨干均相继去职,“大唐移动现在是排队办离职”。 “要么感情留人,要么薪酬留人,现在的大唐移动,好像两点都不靠。”在大唐移动从事三年研发工作的博士张明(化名)思量再三后,递交了辞职报告。 在他之前,大唐移动原高级副总裁须敏、大唐移动原总裁助理兼财务总监黄薇、大唐移动原系统标准部标准总监唐海等骨干均相继去职,按照张明的说法,“大唐移动现在是排队办离职”。 但这一说法显然不能为大唐官方所接受,大唐移动某人士回应称,高层离职动不了根本,“大唐不是手工作坊式的原始生产,而是群体合作的研发团队。大唐遇到的问题,每个企业都会遇到。” 唐如安去职余波 在大唐移动新一波离职人员中,大唐移动原高级副总裁、党委副书记须敏此前主管人事;财务总监黄薇曾兼任总裁助理;而大唐移动系统标准部标准总监唐海,则是大唐“新生代”研发骨干,主持TD长期演进技术研发。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大唐移动市场部总经理邱翔东也计划离职。 在张明看来,公司持续失血并非意外,“和华为、中兴相比,大唐的收入并不高;此外,现在公司人才流失严重,人心动摇。技术人才走了不少。”他最后补充称,“这算是唐如安走后的余波吧。” 去年11月,前大唐移动总裁唐如安因为与大唐电信集团“一哥”真才基意见相左而被迫下野:在唐如安主政时期,唐将大唐移动主要定位于一家研发型公司,其赢利模式是随着TD商用,向终端商和芯片商以专利费形式收取利润提成。 从中国移动总工空降为大唐集团董事长的真才基的方案则是,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支持TD的大好时机,以大手笔资本运作切入芯片、系统设备和终端的研发与制造领域,通吃所有业务,打造成集研发与制造一身的巨舰。 老帅去职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大唐移动不少高管也选择了离开,其中包括大唐移动副总裁陆武、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李峰、大唐移动副总裁杨贵亮、战略部总经理葛思静、合作部副总经理赵森等。骨干离职也成为更多人离开的重要因素。 有消息指出,从去年底以来,大唐移动离职人员多达200多人。但该数据未得到官方证实。 TD:黎明前的黑暗时期? 为了稳定队伍,今年3月,大唐移动提拔5名副总裁,大唐移动系统标准部总经理杨家军升为副总裁,分管TD-SCDMA系统标准;徐铁铸分管研发工作;马建成现在以副总裁的身份分管采购;段伟伦则分管人力资源和行政。新任副总裁中只有汤文侃来自大唐移动上级单位大唐电信集团。 换将也暂未缓解大唐的持续失血问题。面对人心浮动的困局,大唐方面颇为苦闷,“大唐赚钱的难度大过其他通信企业,一般企业都是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利益,但大唐肩负着长期创新的重任,需要进行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大唐也有经济效益方面的考量,非常矛盾。” “TD芯片厂商凯明倒闭了,TD‘国家队’大唐移动又在人事纷争中内耗。现在TD企业已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电信专家廖晓滨指出,“各方面都处于观望状态,而电信重组和3G发牌在奥运会前施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TD企业尚未走出冬季 上月,TD试商用枪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八城市正式向市民销售TD手机,但TD利好消息并未接踵而至,而是坏消息频传:TD芯片厂商凯明因为股东拒绝增资,资金链断裂,日前正式宣布停止运营;手机开发及ODM厂商希姆通也在其TD部门实施“精兵简政”,据称裁员近半;而大唐移动骨干持续流失,研发团队军心不稳……TD企业一时窘态齐出。 TD企业事实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资金匮乏,不少TD企业长期处于大投入少产出的尴尬境地,一旦外部无血可供,内部运转举步维艰;二是队伍不稳定,研发人员流失将直接影响TD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政策不明,“政府抢救TD论调”目前没有实质性回应。
【导读】东莞数字电视用户达116万 东莞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用户数达116万,在册用户整换率超过94.5%。 东莞广电网络传媒发展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郑克章表示,东莞的数电整转工作已基本完成,将在近期推出价格在400元左右的简易机顶盒,适用于集群用户和居民用户作副机。
【导读】专家称TD手机可同时当GSM手机使用 自4月1日国产3G手机即TD手机在北京、上海等8城市上市销售以来,经常有消费者询问TD手机能否当GSM手机使用? “总的来讲TD手机的话音质量比GSM好,因为采用的语音编码不一样,效果给我的感觉是比GSM只有好,不会坏的。”日前,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进良这样描述他使用TD手机的感受。 业内相关人士介绍说,现在已经上市销售的6款TD手机中有好多产品支持TD-SCDMA/GSM双模自动切换功能,如三星和海信T68手机均支持双模自动切换功能,这样的产品因为具备了TD-SCDMA/GSM双模自动切换功能完全可以作为GSM手机来使用;那么什么是双模自动切换功能呢?通俗地说双模自动切换即只需要一个手机卡,有TD信号时就是TD手机,没有TD信号时,就自动切换成GSM手机;插入TD卡就可以作为TD手机来使用,放入GSM卡就是GSM手机。所以具备双模自动切换功能的TD手机完全可以做为GSM手机使用。 有资料显示,手机作为时尚消费品更换频繁,平均的更换周期在一至两年甚至更短;TD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已近在眼前,现阶段想要更换手机的用户建议可以更换具备双模自动切换功能的TD手机。
【导读】中移动称已投142亿发展TD 二期将启动 在TD-SCDMA产业传出多个不利消息之后,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5月8号的股东大会后再次向媒体表达对于该产业的支持,称中移动至今已在TD方面累计投资142亿元,一共建设了1.4万个基站。 近期启动终端二期采购 王建宙透露,这些基站70%分布于广州、上海、北京及深圳等地。 对于外界对TD网络质量的疑问,王建宙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委任独立第三方公司对试商用服务的进行调查分析,因为时间尚短,还无法公布结果。不过他又强调,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一直在对TD-SCDMA网络质量进行改进,不排除将增加基站。 王建宙预计,集团公司会于近期内进行第二批TD终端采购。此前,业界一直抱怨中移动第一批采购的TD终端数量过少。 凯明倒下带来悲观情绪 相对于王建宙的积极表态,一种悲观的情绪却继续在TD产业链中蔓延。继TD芯片商凯明终以运营后,TD研发的核心企业大唐移动也再次受困于各种人事变动传言,有媒体评论认为,资金匮乏、人心涣散、政策不明成TD企业“三大痛”。 大唐电信集团的相关人士则认为,人员离职是个老话题了,现在再次被提出,是因为现在TD产业的发展处于敏感时期。 “海外投资者在TD持续多年的投入,没有回报,6年是极限了。芯片和手机环节极度缺钱,投入巨大,风险极高。”凯明公司市场与战略部门相关人士对搜狐IT表示。 该人士认为,政府单靠扶持一个大唐是远远不够的。产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无线通信基带和射频芯片,投入大,周期长,失败率也高。“没有一个乐观的市场前景和预期,大佬们谁敢轻易投资?玩家越来越少的时候,这个产业的危险性就越来越高了。” TD后续演进存隐忧 此次面对媒体,王建宙还不忘提到TD-LTE的进展,他表示,中国移动一方面与国内厂商合作进行研发,另一方面则是其正在与国际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和Verizon合作推进。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认为:“中国移动觉得自己现在应该走TD的路了,中国移动决定不单单在应用层面上要参与整个TD的推进,中国移动更觉得要在制订标准过程中也要参与进来,而且要参与到国际的标准制订当中来。” 李为冲指出,TD的演进路线变成了国际上一个主流的演进路线。这对于TD的发展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便在3G的时候,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演进路线现在跟主流殊途同归了。” TD-SCDMA主要系统设备商大唐、普天、中兴通讯等都在进行TD-LTE的研发。而对于芯片企业,前述来自凯明的内部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将来的资金问题也会隐患很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会沦为替国际大芯片公司打工的地步,我们自己的企业还是培养不起来。”
【导读】科胜讯将出售其宽带媒体处理产品线给恩智浦半导体 科胜讯系统公司宣布已与恩智浦半导体签署最终协议,以1.45 亿美元的交易价将宽带媒体处理产品线出售给恩智浦半导体。科胜讯的宽带媒体处理业务为卫星、有线、地面和IPTV机顶盒应用提供解决方案。根据该协议,恩智浦半导体将先支付1.1亿美元的现金给科胜讯公司,并将视其交易完成后未来两年的销售情况支付最高可达3500万美元的盈利费用。该交易尚待特别成交条件及监管部门批准,预计在未来60天内完成。 该交易完成后,位于美国、欧洲、以色列、亚太地区和日本的大约700名科胜讯员工将加入恩智浦的家庭业务部。那时,科胜讯的业务将包括影像和个人电脑媒体及宽带接入。这些产品线的市场总额超过了 30 亿美元,并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增长。
【导读】2008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39.85亿 据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报告《2008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季度监测》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季度增长14%,达到39.85亿,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从市场格局来看,盛大、网易、九城、巨人网络位居行业排名前四位,如下图所示: 易观国际跟踪研究发现,盛大等国内主要网络游戏厂商在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如下: 1、盛大方面,一季度盛大继续发布了多款新游戏,原有MMORPG继续增长,休闲网络游戏则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利好影响,在本季度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盛大一季度网络游戏营收达到7.45亿元,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 2、网易方面, 网易的主力游戏《梦幻西游》在春节期间表现良好,该款游戏营收继续取得增长。一季度网易网络游戏业务营收达到5.32亿元,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3、九城方面,其主力游戏《魔兽世界》一季度表现和上季度相当,另外《卓越之剑》在一季度贡献了整个季度的收入,《奇迹世界》在本季度的表现要好于上一季度。九城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1.5%,位居行业第三; 4、巨人网络在一季度发布了《征途》的资料片“同城约会”,另外《巨人》在3月份也开始正式公测。一季度巨人网络营收环比上季度增长约4%,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四; 5、搜狐方面,该公司凭借《天龙八部》的良好表现,一季度网络游戏业务营收达到2.88亿元,环比上季度增长65%。市场份额达到7.2%,位居行业第六。 易观监测的网络游戏收入规模仅包括网络游戏运营商在中国大陆地区通过网络游戏运营所获取的收入,不包括网络游戏运营商向海外输出游戏获取的版权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欲了解2008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更多内容,请参阅易观国际《2008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或联系易观国际客户服务部。 研究说明: 易观国际提供的产业分析,主要是在产业宏观数据、最终用户季度调研数据、厂商历史数据以及厂商季度业务监测信息等基础上,运用易观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厂商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反映了市场现状、趋势、拐点和规律,以及厂商的发展现状。 易观国际相信通过上述产业研究方法得出的数据在行业公认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可以准确反映行业走势与变化规律。 通过专业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旨在供决策参考。厂商的实际数据请查询厂商发布的财务报告。 今日其他新闻:2008年第1季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82亿元,前三厂商差距缩小
【导读】中国电池业集体应诉扳倒“劲量小子” 一场历时五年之久,几乎穷尽所有诉讼程序的337电池专利调查案,最终在2008年4月底以中国电池企业大获全胜而画上圆满的句号。 2008年4月22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美国劲量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劲量公司)诉中国电池企业碱锰电池专利侵权一案作出终审裁决:维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裁定,劲量公司的“709无汞碱锰电池专利”全部无效。这一国际贸易诉讼案件的胜利,也为其他身处337调查案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资鉴样本。 曾经以浑身是劲的“劲量小子”形象撬动中国电池市场的美国劲量将为此失去每年数千万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收入。 胜诉催生连锁反应 “劲量在此次诉讼中的失利,让它失去的不只是对中国企业的权利要求,”一直跟踪并代理此案的美国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邹国荣律师说,“由于其基础专利被判无效,该公司每年藉此从全球各国电池巨头手上收取的数千万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也将化为泡影。”后者包括劲量的“劲敌”美国第一大电池生产商金霸王。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敬忠,是这场漫长诉讼的组织者之一,他透露,由于以往劲量与部分厂商达成的和解协议中有关“专利交互许可使用”的条款也可能相应失效,劲量将再不能无偿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一减一加之间,劲量的市场竞争力将被削弱,很可能导致国际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而中国电池行业更将因此案胜诉集体受惠。目前我国无汞碱锰电池主要出口发达国家,产品不但完全符合欧美与无汞碱锰电池有关的所有标准,同时国内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品价格在美国市场竞争力非常强,美国代理商利润很高,更让他们愿意积极推销中国电池。 美国是全球电池消费的主要市场,平均每年消耗电池40亿只,人均35只,比欧洲的水平高很多。因此这次337电池专利调查案中国企业的获胜,注定了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难怪近日举办的一次行业展会上,美国方面的经销商甚至公开打出了“祝贺中国电池企业337获胜”的醒目条幅。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向美出口电池达数亿只,且以无汞碱锰电池为主,近年年均出口增幅至少50%~60%,本案获胜之后,一度受到诉讼案影响的电池出口额再次呈现了增长的局面,难怪国内电池产业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样本资鉴中国企业 “337电池调查案的彻底胜诉,在近年的国际贸易纠纷案例中也不多见,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它将激励其他被诉行业企业鼓起应诉的信心与勇气。”王敬忠告诉记者。 由于337调查及其颁发的“普遍排除令”打击的是整个行业企业,所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的应诉企业并不只是9家被诉企业,还有近10家没有被诉、甚至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口的电池企业。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参与应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由9家被诉企业与其他参与应诉企业按七三开的比例分摊。一些企业在尚无出口业务的情况下,交纳这笔费用并参与全部诉讼程序,难能可贵。 “本案最终胜诉,保障了我国电池及下游产品的正常对美出口,也遏制了原告滥用知识产权的势头。”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处长郭中说。 他还认为,该案在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行业组织协商、政府指导”的337调查应对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代理律师邹国荣也有一番感触:“缺少对行业基础性专利的研发、申请及保护,这是很多国内企业在国际诉讼中失败的原因所在。” 他强调,一些知识产权比较密集以及专利都标准化的高科技产业,如DVD、高清及液晶显示器等等,对此尤为敏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加强相关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资料显示,美方已对液晶显示器及二极管等产品提出了337调查,而此前国内DVD机芯在相关调查中败诉,更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出口市场。 链接资料 名词:“337调查” 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1986—1994)协议修正的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规定,如果任何进口业务存在不公平行为(主要针对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商业行为),并且对美国产业可能造成抑制和垄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可以应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通称为“337调查”。 数字:中国企业与“337调查” 75宗:从1986年到2007年底,美国共对我国发起75起“337调查”,占同期立案总数的12.1%。其中60宗案件都是2002年以后发起的,占全部对华案件总数的80%。 13.5亿:近3年来对华调查案年均涉案金额达13.5亿美元。 5年: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并成其首要调查国,被调查企业遍及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全国14个省市。 88%:在美国对我国发起的337调查中,88%以上的案件涉及专利,其他则涉及商标等。 119.1%:今年1~3月,美国共对我国发起5起337调查,与2007年同期持平,涉案金额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1%。同期美国一共发起337调查15起,我国涉案数量占33.3%,仍是受该调查最多的国家。4月份,又有两起涉及我国企业的337调查申请,涉案产品分别是同轴电缆和半导体芯片。 [!--empirenews.page--]
【导读】安森美半导体发布2008年第1季度业绩 2008年第1季度公司整体摘要: ·2008年3月17日完成收购AMIS Holdings, Inc. ·收购增加了2008年第1季度非公认会计原则每股全面摊薄净收入 ·偿还AMIS Holdings的2.77亿美元优先银行融资 ·总收入为4.219亿美元 ·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为34.7% ·非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为37.6% ·公认会计原则每股全面摊薄净收入为0.07美元 ·非公认会计原则每股全面摊薄净收入为0.21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值3.079亿美元 2008年第1季度安森美半导体独立摘要: ·总收入为3.964亿美元 ·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为35.7% ·非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为37.0% ·公认会计原则每股全面摊薄净收入为0.14美元 ·非公认会计原则每股全面摊薄净收入为0.20美元 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宣布,2008年第1季度的总收入为4.219亿美元,比2007年第4季度增长约3%。2008年第1季度,公司录得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2,08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07美元。2008年第1季度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已计入特别项目扣除净额4,46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14美元。附表阐述有关特别项目的详情。于2007年第4季,公司录得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6,11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20美元。 2008年第1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为6,54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21美元。2007年第4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为6,87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23美元。此等非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指标与公司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最直接可比指标的对账,已载于附表及本公司网站。 以混合调整基础计算,2008年第1季度的平均售价比2007年第4季度下降少于2%。公司第1季度的总体毛利率为34.7%,而第1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原则总体毛利率为37.6%。第1季度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已计入特别项目扣除净额约1,190万美元或290个基点。附表阐述有关特别项目的详情。按非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指标的非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与公司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毛利率的对账已载于附表。 2008年第1季度经调整EBITDA 为9,720万美元。 2007年第4季度经调整EBITDA 为1.021亿美元。此非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指标与公司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净收入及来自营运的净现金的对帐已载于附表。 撇除于2008年3月17日完成收购AMIS Holdings, Inc.的影响,安森美半导体2008年第1季度的独立收入约为3.964亿美元,比2007年第4季度下降约3%。2008年第1季度,安森美半导体亦录得独立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4,01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14美元。2008年第1季度的独立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已计入约1,91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06美元的特别项目。附表阐述有关特别项目的详情。 撇除收购的影响,安森美半导体公司2008年第1季度的独立毛利率约为35.7%。第1季度的独立非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为37.0%。安森美半导体第1季度独立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已计入特别项目扣除净额约510万美元或130个基点。附表阐述有关特别项目的详情。按独立基准计,2008年第1季的毛利率受到与弱美元相关的制造成本增加以及与2007年第4季度比较直接材料成本增加的影响。 2008年第1季度的独立非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为5,92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20美元。2007年第4季度的非公认会计原则净收入为6,870万美元,或按全面摊薄基准计每股0.23美元。此等非公认会计原则的财务指标与公司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最直接可比指标的对账,已载于附表及本公司网站。 安森美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傑克信(Keith Jackson)说:“安森美半导体于2008年第1季度继续积极精益求精。我们于12月底完成了向Analog Devices收购中央处理器电压及PC热监控产品部,提升了我们整体的计算机电源管理专知。于第1季度我们完成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收购 - 完成收购AMIS Holdings, Inc.。该两项交易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实力,进一步满足客户最富挑战性的电源管理要求,使安森美半导体稳居模拟及电源管理领域的领导地位。” 2008年第2季度展望 傑克信说:“根据我们的产品订货趋势、未交货的定单水平、预期的制造服务收入相应下降约800万美元及预计的周转水平,我们预期2008年第2季度的总收入将约为5.45亿至5.60亿美元。总收入的指引已计入我们预期安森美半导体独立产品收入将连续地增长约2%至6%以及与完成收购AMIS Holdings, Inc.有关的约1.5亿美元收入。2008年第2季初的未交货定单水平较2008年第1季初有所上升,相当于我们预期2008年第2季收入的85%以上。我们预期2008年第2季的平均售价将连续地下降约2%。下列概要列出我们2008年第2季度公认会计原则及非公认会计原则展望。 安森美半导体[!--empirenews.page--]2008年第2季度业务展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公认会计原则 特别项目* 非公认会计原则***[!--empirenews.page--] 收入 5.45亿至 5.60亿美元 5.45亿至 5.60亿美元[!--empirenews.page--] 毛利率 32%至34% 4,200万至 4,400万美元 40%至41.5% 经营开支[!--empirenews.page--] 1.36亿至 1.41亿美元 1,200万至 1,300万美元 1.24亿美元至1.28亿美元 其他收入/开支[!--empirenews.page--] 1,000万至 1,200万美元 1,000万至 1,200万美元 税项[!--empirenews.page--] 400万美元 400万美元 全面摊薄股份** 4.10亿[!--empirenews.page--] 4.10亿
【导读】AMD改变路线图 2010年发布12内核处理器 据国外媒体报道,芯片制造商AMD公司计划在2010年发布12内核处理器,该计划改变了原来的开发路线图,同时取消了发布8内核处理器的原定计划。 AMD公司周三更新的产品路线图表明,新一代12内核处理器开发代码名为“Magny_Cours,该芯片针对服务器。发布时间定在2010年上半年。AMD路线图指出,12内核处理器包括12MB三级缓存,并支持DDR3 RAM内存。 AMD公司发言人说,公司将从6内核芯片发布后直接过渡到12内核处理器。按照新的计划,AMD将在2009年下半年发布6内核Istanbul芯片,然后在下一年发布12内核芯片。 直到上月,AMD官员一直说,公司将在09年发布代码名为Montreal的8内核服务器芯片。公司发言人指出,现在公司决定用Istabul替代Montreal,然后在2010年发布12内核产品。AMD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Allen说,与8内核芯片相比,12内核芯片可处理负荷更大的工作任务,而且更易于制造。 与此同时,AMD还准备在2010年发布代码名为Sao Paulo的6内核芯片。Sao Paulo将配置6MB三级缓存,并支持DDR3 RAM。AMD公司称,Sao Paulo可支持那些不需要12内核的系统。 由于将采用45纳米工艺制造,新芯片将更加节能,而目前AMD的巴塞罗那处理器采用65纳米工艺。 分析师指出,处于财务困境中的AMD之所以跳过8内核,从6内核产品直接跳到12内核产品,其原因是出于财务与技术这两方面考虑。因为新平台能使AMD在芯片上配置更多内核,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产品边际效益,同时将降低制造成本。 分析师说,AMD的12内核芯片将有两块独立的6内核芯片,二者集成为单一处理器的封装形式。与单一芯片的12内核处理器相比,6内核集成封装工艺是一个更现实的目标,因为它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分析师强调,AMD的直接跳过策略还避免了与英特尔8内核芯片的直接竞争。英特尔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6内核致强处理器Dunnington,此后将发布8内核处理情况。
【导读】三星电子向北京奥组委捐赠15000台基于天碁T3G7208平台的TD-SCDMA双模手机 三星电子向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捐赠了15000台TD-SCDMA手机,该手机是基于天碁科技T3G7208双模终端解决方案研发,最大可支持384Kbps数据传输速率并具有视频通话,手机电视,定位导航以及视频会议等特色3G功能。 至此,奥组委官员以及工作人员均可通过使用三星TD手机,享用基于中国3G标准的TD-SCDMA网络带来的各种先进的3G业务服务,从而率先体验手机对讲、奥运快讯、奥运手机电视、奥运视频点播、奥运多媒体彩铃、无线宽带上网等TD特色服务,为第一时间获取奥运赛事信息及资讯提供了更方便、更直观、更畅捷的手段。 T3G7208自动双模解决方案采用了天碁科技自主研发的基于3GPP R4版本的TD-SCDMA终端数字基带信号处理芯片TD60186。它提供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可完成TD-SCDMA终端基带物理层所有信号处理工作,是TD-SCDMA 3G手机产品所必需的最为核心的芯片。它内嵌RD16024S0低功耗DSP内核,具有灵活的射频接口,可支持不同的射频和模拟基带芯片方案。该平台,能够支持个人信息处理、拍照、录像、彩信、视频播放、可视电话等丰富的3G功能应用。在2007年该方案还荣获2007年度EDN China优秀产品奖。除三星外,其他国内外著名手机厂商采用上述方案开发出的商用TD-SCDMA终端也已获得信产部颁发的TD-SCDMA终端入网许可证。 天碁科技首席执行官Johan Pross先生表示:“天碁科技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TD-SCDMA终端核心技术的研发,在成立5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随着TD试商用的展开,我们有信心同客户一起实现TD-SCDMA的规模商用,帮助TD-SCDMA在中国乃至世界获得成功。”
【导读】夏新电子遭两面夹击欲靠借款渡危机 面对资金链紧张,夏新电子董事会3月31日决定,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5亿元,其中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增资约1亿元。 夏新电子股份公司(下称夏新电子)车间墙壁上,有两个宣传栏:一个是一些国家领导人视察夏新电子的照片;另一个贴着的是“2008语录——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盈利,不良应收账款和库存是企业的坟墓”,这是夏新电子新任总裁卢振宇布置张贴的。卢振宇去年12月上任,其时,夏新电子——这手机行业的旗帜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面对资金链紧张,夏新电子董事会3月31日曾决定,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5亿元。但是,4月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厦门证监局对其调查的通知,定向增发事项暂停。卢振宇就此告诉记者,公司在请厦门市政府出面协调的同时,正在与股东协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能否按非公开发行预案增资比例,先借款给夏新电子。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已经同意。 破解资金困局 夏新电子选在年报截止日——4月30日发布年报。营业利润-8.29亿元,利润总额-7.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44亿元。 公司还对2006年年报进行了调整。调整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1万元;调整后,为-1.0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由0.012元变为-0.26元。由于2006、2007年两年连续亏损,从5月份开始,公司被“*ST”——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 这一年报背后,是公司现金流陷入困境。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末,总资产为30.1亿元,其中存货为12亿元。现金仅为2.13亿元;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7.26亿元。而公司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为12.7亿元。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三项总和为17.14亿。短期债务加应付两项为29.8亿元。 面对资金链紧张,夏新电子董事会3月31日决定,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5亿元,其中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增资约1亿元,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增资约2.72亿元,厦门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增资约1.27亿元。但是,4月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厦门证监局通知,称因违反证券法,监管部门决定对其调查,定向增发事项暂停。 夏新电子总裁卢振宇告诉记者,现在,一方面,公司正在请厦门市政府出面协调,在监管部门正式调查报告出来之前,能否先放行,让股东增资;另一方面,公司正在与股东协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能否按非公开发行预案增资比例,先借款给夏新电子。“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已经同意,先按增资比例,借款给夏新电子,以稳定经营和生产,最终额度还要以最后公告为准。”卢振宇称。 夏新电子实际控制人是隶属国资委的特大型央企之一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借款虽能解燃眉之急,但又增加了夏新电子的债务,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案。夏新电子盼望证监局能够早日出调查结果。 此前,夏新电子已经变卖了位于上海的5层研发大楼,除去所得税后,获8000万元现金。同时,将厦门夏新工程塑胶公司70%的股权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但是,直到现在,仍没有人揭标。 在厦门的两日,记者还听到一个传言:由于夏新电子实施搬迁,位于市中心的5万多平方米厂房有望转为商业用地,这将为公司带来很大一笔收入。记者就此询问了夏新电子董秘吕东。吕东告诉记者,原办公用地是大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的。当然,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一个“儿子”,如果能变现,会支持股份公司发展。夏新电子也曾就盘活土地的事与政府沟通过,政府答复是,工业用地若转为住宅用地,政府需要收回后公开拍卖,企业目前工业用地的价格得到补偿,但金额不会太高;另一方案,可建写字楼或商业,然后出租,但需很高的建设费用,必须找合作伙伴,而且,建成后获得出租收益至少是三年以后的事,不能解眼下之困。 据介绍,夏新电子有的借款已逾期,夏新电子和厦门市政府正在就此与银行协商解决。
【导读】3G: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深圳试运营3G网络已经一个月。据记者初步估计,目前为止深圳3G手机的销量不足一万部,这个“分子”相对深圳1700多万移动用户的“分母”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市场遇冷无疑给3G手机产业链泼了一盆冷水。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深圳的3G产业链企业也将因此面对更加严峻的“博弈”:坚持,还是离开?不过,另一方面,这个笼罩着“民族产业”光环的新技术,依然被另外一些业内企业、尤其是手机服务提供商看好:“短期也许不见效,但大规模商用后前景可观”。 3G手机销售深圳遇冷 今年4月1日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8个城市成为中国移动TD-SCDMA首批试运营和试商用的城市。移动TD网(也即3G网)以157开头的首批3G号段开始正式在深放号。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深圳移动公司在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六个区的118家服营厅全面开设了3G服务专区,接受市民申请3G号码和购买3G手机的业务,速度之快让人咋舌。深圳移动公司表示,目前只有深圳的光明、公明、坪地、坪山、坑梓、葵涌、大鹏、南澳等区域“暂时还未覆盖3G试验网”。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TD试放号后的一个月内,深圳以及其他试点城市的反应却并不如预料中火爆。就在深圳TD网络试商用当天,记者在深圳移动罗湖移动TD展示厅看到,在该展示厅正式对外开放的前三个小时,只有两名市民申请并购买了3G手机,展示厅现场也并未出现“人潮汹涌”的景象(前后只有十几位市民前来参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部分市民前来展示厅的目的就是“过来开户”,但最后却都“理智”地放弃了购买。今年31岁的罗湖区公务员魏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能成为3G首批“尝螃蟹”者,他在两月前就特地在香港花4900多元购买了有3G功能的诺基亚N82手机,此次前来就是为了“申请个3G号码”。但他的愿望最终落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诺基亚手机可兼容的并非TD网络,因此他必须还要“重新购买展示厅里展示的手机才行”。魏先生犹豫了一下,含蓄回答,“那我再看看吧。” 市民看的多买的少 半月后,罗湖区TD展示厅张小姐告诉记者,自展示厅开放以来,前来咨询3G业务的人“非常多”,“最多一天有二三百人”,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正购买3G手机的人“平均每天只有七八个,最多一天也就十来个”,不及十分之一。记者日前在移动公司新洲服营厅(福田区主要服营厅之一)、景田服营厅以及梅林服营厅了解到,这些服营厅每天最多有六七名市民前来购买3G手机,最少的则“一个也没有”。 那么,目前为止究竟有多少深圳市民已经成为3G用户?对此,深圳移动公司昨日谨慎回复,“在接到省公司的统一回复口径前,我们暂不方便透露具体数据”。随后,深圳移动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私下告诉记者,“你可以自己根据采访现场去猜测,但我们不会披露统计数据。”事实上,作为TD网络的唯一承建方,移动公司对媒体的相关3G采访一直保持低调,这似乎已经成为“惯例”。 但来自第三方的数据似乎可以对此有所解释:赛迪顾问零售监测和厂商披露的调研统计显示,3G网络开通的前10天,8个试点城市的TD终端总销量只有2000多部。即使占据最大份额的中兴通讯,也仅仅销售出495部。 信号不稳定最大“致命伤” 为什么让媒体和政府“备感兴趣”的“民族技术”会遭遇市场的“冷遇”?3G用户的回答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深圳市水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永江是深圳首批购买3G手机的市民,他甚至为自己的新号选择了一个吉祥数字:尾数0008。但昨日他有些郁闷地告诉记者,购买3G 手机一个月了,他“一次都没通过视频电话”因为用户太少,根本“没人可打”,“身边的朋友都还没购买3G手机,甚至现在连我身边的手机玩家们都对3G手机不感兴趣。” 被媒体称为“深圳第一位购买3G手机”的市民刘先生也对记者表示:3G网络经常没信号。地王大厦、八卦岭、市民中心附近,甚至有的移动服营厅里都没信号。另一位3G手机用户赵小姐也表示,电梯和停车场没信号“是肯定的”,最要命的是在办公室和家里,信号都不太稳定,上午在家里还能打电话,下午和晚上就“死活拨不通了”,“幸好现在还没弃用2G号码,否则公司领导万一有紧急事拨不通电话,不被炒鱿鱼才怪。” 对此,3G手机使用者孙先生认为,把语音通话作为手机最重要使用功能的手机,如果信号不好,肯定就是“致命伤”。“手机与座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随时在线,信号不稳定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他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信号不好,他现在使用3G手机,就必须还得同时使用2G手机“备用”,这不仅会带来“缴纳两份手机费”的负担,还使得他不得不成为“双枪族”,“能双网双待的手机只有一款,还近4000元,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太小了。” 使用率低市民“理智”对待 黄小姐是移动的3G友好测试用户,虽然目前视频和语音通话均为免费,但她表示,自己3G手机的使用率“非常低”。她告诉记者,首先仍旧是信号问题;其次,偶尔视频通话,有时还有马赛克;若没有耳机,就“能打不能看,能看不能打”(为了让脸部对准视频摄像头,必须要把手机从耳旁拿开,正对手机),看得到图像就听不到声音。有一次和另一位用户通话发现视频还是倒的。此外,她的“牢骚”还包括:手机会偶尔死机。接通速度慢。有时发条短信整整一上午都发不出去,但信号却显示满格。即便一天没打一个电话,到晚上也得重新充电。现在她的手机就由于“使用率低”经常忘记充电,而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半停机”状态。 [!--empirenews.page--] 在记者的采访中,绝大多数被采访市民都表示“暂时不打算买3G手机”,理由包括:全国只有8个城市建网,全国性铺网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现在买为时太早。不能漫游。视频通话涉及个人隐私(被提及最多的理由)。目前只有视频通话功能,更多代表性应用还不能使用,可用的业务太少。可选择的手机款型太少。要换号、换机太麻烦。使用者太少。2G已经足够使用,对3G不感兴趣等。记者的一位同事非常“理智”地表示,“我会等到至少有30%的人使用才考虑购买3G手机,我可不想成为被实验者。” 一切似乎都在表明,3G这个陌生网络,在以年轻人多、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旺盛消费能力的深圳,似乎遭受到了“理智”的冷遇。 记者了解到,根据深圳市通信管理局今年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作为国家第一批参加TD-SCDMA试验网建设的10个城市之一,深圳移动公司已建设TD-SCDMA试验网室外基站1301个,室内覆盖站578个。“已提前完成可为100万用户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的试验网建设,目前正进一步完善TD-SCDMA试验网覆盖。”而深圳通管局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深圳的移动电话总用户数为1739.2万。 手机厂商对3G看法有分歧 “其实据我所知,中国移动并不愿意建3G网,只是迫于是‘政治任务’,才不得不投入大笔承建资金。”深圳一位手机厂商的总经理陈明(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私下表示,相对于其他两个被国际承认并已在部分国家得到应用的3G制式,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TD-SCDMA标准虽然是中国自主研发,但显然在运用上并不成熟。 当记者谈到3G手机目前的用户接受度并不太高时,另一家已经入围移动集中采购、并宣称将在今年推出不下4款3G手机的深圳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显得有些无奈,“只能说,3G这件事,目前还不能单纯从盈利角度讲……因为厂家和运营商一样,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毕竟这是中国自主产权,我们应该支持民族产业……”他承认,“目前对手机厂商来说,研发投入不小,市场反应却有风险,情况确实很艰苦也很痛苦,但除了坚持,我们也没有其他办法。” 而据记者了解,在深圳另一家有“后起之秀”之称的手机厂商,虽然手机销量已经在同行中居于前列,但目前仍没有入围中移动的3G手机招标,其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对3G就有意见分歧。当记者表示要采访时,一位相关负责人这样回复记者:你是想采访赞成3G的还是反对3G的观点?我们老总一个赞成一个反对。随后,两位老总在接受采访时,赞成者认为“这是一块有潜力、且有划时代意义的‘蛋糕’,虽然现在的市场利润不明显,但不应放弃。不管怎样,先入者为王。”而另一位则认为,在中国3G政策还不明朗且市场回馈不能立即见效的情况下,应该先静观等待,保守总比冒进好,实在不行等市场成熟些、用户接受度高些再进也不迟,“没看现在很多国际巨头都还没开始行动么?” 专家建议尽快出台明朗政策 宇龙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峰对记者分析,目前之所以会出现3G手机不好用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五:移动3G网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大唐TD标准在技术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手机与网络的匹配、磨合问题;3G手机产业链尚未成熟,手机厂商很多是匆匆上马3G项目,而且很多厂商的技术实力本身就有些弱,导致手机本身还有弱点;同时手机的核心在于芯片,而3G芯片本身也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就在记者刚采访完苏峰不久,4月30日,国内最重要的TD芯片厂商凯明宣告资金链断裂,正式停止运营,这无疑又给TD当头一棒。在凯明事件发生之后,TD之父李世鹤沉重地表示,TD的路还会继续走下去,但是会非常坎坷,“现在TD的发展一不是技术问题,二不是产品问题,而是政策问题。应该尽快拿出决策出来……而不应该走一步看一步。”坊间一致认为,TD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讲,“这个过程就是一场煎熬”。李世鹤甚至在上月的一次业内会议中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发展TD的明确计划,否则TD“安乐死”即将成为现实。 但据记者了解,在目前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等部刚刚整合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部门的内部调整尚未完成的情况下,TD政策明朗似乎还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深圳业内人士认为,TD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机制,只要能把运营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产业链的发展便不成问题。TD“主要是看运营商想不想做好,想做好就一定能做好,想做垮也很容易。” 国内3G潜力巨大 记者多方采访深圳运营商、深圳手机厂商的专家后发现,有些专家认为中国有巨大3G市场需求。 他们认为,在国际范围来说,欧洲3G的发展普遍不如亚洲(如日本、韩国)发展,主要是因为3G的“杀手级”应用在欧洲并不受宠:欧洲人只把手机作为语音通话工具,而亚洲人还把手机视为娱乐工具。 他们分析,中国的3G会有良好发展,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电信客户群,目前手机用户就已超过5.5亿。二是中国潜在的3G消费群体十分庞大,因为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于智力娱乐休闲活动。遍布全国城乡的棋牌类娱乐活动,早已为第三类3G业务提供了准消费群体,3G提供的游戏娱乐服务将受到群众的欢迎。三是我国文体娱乐设施落后,服务供应量少,价格高,远远超出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对中等收入人群也是奢侈性消费。低廉、高质量的3G多媒体服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第二轮TD终端集采即将在5月展开,但所采购的TD手机将不会用于试商用,而是全部用于网络测试。而TD终端厂家的TD手机如果获得入网许可证,将自行通过社会渠道销售。 [!--empirenews.page--] 海外3G全面提速 北美 北美是CDMA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惟一一个CDMA阵营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大洲。北美的3G市场发展具有如下特点:CDMA2000阵营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底,北美地区CDMA 2000用户累计达到1.346亿户;非短信数据业务收入占比领先于其他地区。 欧洲 欧洲是WCDMA的发源地,很多国家在1999~2000年间就发放了WCDMA许可证。过高的许可证费用,给这些获得许可证的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加之大部分运营商都有2G网络,最初对开通WCDMA商用网络都非常谨慎。 现在,欧洲WCDMA用户发展全面提速,许多国家的3G网络室外覆盖已经基本完成,目前3G网络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室内覆盖,良好的网络覆盖带动了WCDMA用户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用户对3G业务的认知度极大增强,需求逐渐被激发出来。 韩国 韩国是3G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WCDMA在韩国的发展起初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早在2000年12月,韩国政府就发放了两张WCDMA许可证给SKT和KTF。运营商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并未下大力气发展。但是随着WCDMA的逐渐成熟,在全球快速发展起来,韩国运营商看到了其市场潜力,转而以积极的态度发展WCDMA。 日本是全球提供3G业务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日本的2G用户从2003年开始减少,向3G用户转移。2006年,日本的3G用户超过2G用户,标志着日本真正进入3G时代。截至2007年底,日本的3G用户已占总移动用户的82.9%。日本的娱乐类业务和与生活关系密切的3G业务发展迅速,以数字音乐下载和移动支付业务为代表。 未来3G“钱”景可观 虽然有些业内企业对TD政策没有进一步明朗颇有微词,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部分企业、尤其是增值内容服务商却依然看好TD未来的发展。只是他们也认为,“这个过程还会很长。” 以短信网址著称的新网互联公司副总裁郭波认为,对他们来说,3G“是机遇也是挑战”。他表示,不妨把3G比喻成一条高速公路,运营商修建好高速路后,下一步就需要产业链企业自己去在路旁“建店面”。因为路修好了,来的人就会多,商机也会多,但如何寻找并把握商机,则需要企业自己去挖掘,“毕竟3G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深圳手机厂商、宇龙通信副总经理苏峰认为,对手机厂商来说,每一次新产业技术升级都是一次新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新业务、新使用的出现,会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机会。尽管目前3G并不被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所认可,但由于有“杀手级”应用,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所接受:而这个“杀手级”应用,就是“超大带宽”带来的新鲜的、有划时代意义的各种3G应用,例如手机视频通话、手机看电话、手机监控、流媒体等,“因为消费者的容忍可以建立在需求之上,新的应用最终会给市场带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乃至占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导读】一季度笔记本销量下跌 联想下滑明显 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联想笔记本电脑销售量较去年第四季度下跌了12%,主要原因是面向消费者的笔记本电脑销售量下跌了30%。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联想笔记本电脑销售量仅增长了0.1%,为过去8个季度以来第二低的增长率。 联想集团大中华及俄罗斯区消费业务部总经理刘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是中国PC业传统的淡季,出现下跌是正常的,而联想的销售一切正常,总的没有问题。 长期以来,联想集团和其他PC厂商一直以IDC和Gartner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联想面向消费者的IdeaPad系列产品在渠道内铺货过慢,拖了笔记本电脑销售总量的后腿。联想集团相关人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Idea产品要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才开始铺货,而第一季度尚未销售,因此其销量并不能体现在第一季度。 IDC的数据还显示,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销售量达到了3150万台,前三名分别是惠普(21.7%)、宏碁(15.8%)、戴尔(14.9%),东芝以9.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位。 但来自Gartner的数据则与IDC不尽相同。Gartner对第一季度PC销售的统计显示,联想一季度销售了479.4万台电脑,同比增长率达到20.8%,仅次于宏碁和戴尔的25.2%和21.8%,高于惠普等其他厂商。
【导读】整机巨头现身采购说明会将成行业企业最大期待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5月15日, 资讯联手星球国际资讯共同主办的跨国电子整机企业采购说明会将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此次跨国电子整机企业采购说明会是一次供需间直面交流互动的绝佳机会,吸引了三菱、夏普、UT斯达康、海尔和艾利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报名参加,届时,海尔、三菱、斯达康和艾利和将就各自公司的采购流程、采购要求、采购现状和发展等做专题介绍和详细说明。另一方面,元器件供应商对会议也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一大批行业优秀企业已纷纷报名参与。 资讯本着为元器件行业服务的宗旨而举办的此次跨国电子整机企业采购说明会,将成为元器件供应商与整机应用商之间交流互动的实效平台。通过这一形式的平台,缩短上下游产业链间相互沟通的距离,协助整机企业优化供应商结构的同时,也推动更多的优秀元器件供应商跻身跨国供应商行列。<?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欢迎您报名参会,会议议程和参会申请表见后。) 主办单位:(香港)资讯出版有限公司 星球国际资讯(香港)有限公司 时 间:2008年5月15日12:00-17:00 地 点: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2008'跨国电子整机电子部件供需交流会会议议程 2008年5月15日广东东莞 日期日[!--empirenews.page--] 时间 时间 内容 5月15日 日 12∶00~13∶30 会议报到 13∶30~13∶40[!--empirenews.page--] 开幕礼 13∶40~15∶30 跨国电子整机企业采购信息发布 1、整机产品未来市场发展方向 2、市场需求预测与评估 3、整机企业的采购战略 4、具体采购产品说明(数量、品质等)[!--empirenews.page--] 5、对供应商要求说明(产能、服务等) 等… 15∶30~15∶40 茶歇 15∶40~17∶00 现场交流互动 17:00 结束 [!--empirenews.page--] 2008'跨国电子整机电子部件采购会参会申请表 报名回执表(复印有效) (请填写下列完整信息,以便报名作业。因会务组织需要,未预先报名者恕不接待。) 企业名称 企业规模 [!--empirenews.page--] 产品主流应用 知名企业合作经验 相关认证 企业背景 [!--empirenews.page--] 企业法人代表 申请参会人姓名及职务 (限两人参加)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销售经理 ——————技术总工 参会人联系方式 [!--empirenews.page--] 电话---------------------手机-------------------- 传真-----------------E—Mail----------------- ■ 注意事项:此次会议整机企业对参会名额,参会企业有明确要求,故组委会将对报名企业资料进行审核,请如实填写。 1. 请将此表填妥后并回传,获主办方正式参会确认者,均以主办方的电话或传真确认函正式通知为准。 2. 请于5月12日前完成报名。如申报企业不符合标准者,不在另行通知。 [!--empirenews.page--]■电话:020-82010104 0755-26078561 ■传真:020-62809965 0755-26452584 ■联系人: 李红兵 欧阳蛟龙 ■资讯官方网站:http://www.big-bit.com ■华南电购会官方网站:www.scef.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