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代iPhone将在欧洲全面停止销售

    【导读】第一代iPhone将在欧洲全面停止销售     现在想在欧洲买到iPhone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3G iPhone的临近,各个运营商都已经停止了向苹果的订货(欧洲的留学生们还没开始大量往中国送就已经没货了).周四,O2网站上出现了显眼的 "no longer available"标识,这意味着8G和16G的产品都将卖一台少一台,供货量越来越少.Carphone Warehouse已经将16GB的iPhone如数卖尽,O2也宣布将在卖完它们之后停止出售.      一般来说,新货要上市之前老货都要降价打折扫货,但iPhone除外,它是少数几个断货之前还全价热卖的产品.      下一代iPhone将在6月底发布,6月9日的WWDC将宣布这一产品的诞生.

    半导体 iPhone BSP 6G HOUSE

  • 推陈出新 拓宽应用领域便携产品芯片商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导读】推陈出新 拓宽应用领域便携产品芯片商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从2003年到现在,数码消费产品的性能、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价格逐步降低到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码消费产品,其中MP3、MP4由于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广泛的适用性,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格局。本土MP3、MP4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大浪淘沙,可以说剩下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显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以音乐功能为主导的传统MP3产品目前又面临售价不断下降的多媒体手机、PMP、UMPC等高端便携产品的冲击,不少专注于MP3、MP4等便携式产品的芯片厂商目前都面临众多发展的挑战。矽玛特不久前已经被飞思卡尔收购,中星微的发展显出疲态,珠海炬力的利润也受到影响。但同时,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黑马,随着安凯、瑞芯、君正、捷顶等各家新竞争者迅速崛起,为便携式产品行业,增添了一些充满激情的故事。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湘伟是用一种大企业掌舵人的胸襟来看待行业内同行之间此起彼伏的激烈竞争局面的:“消费类电子市场在07年,是推陈出新的一年,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一年。代表着产品升级换代和时尚消费的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以更大的速度在增长,但产品的单价却因诸多厂商的加入,逐渐下滑。炬力作为芯片供应商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产业成熟期带来的销售额降低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越战越勇 新品频出      众企业并没有被眼前的挑战吓倒,反而越战越勇,新招频出,积极应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力争在便携产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富有创新精神的集成电路专业设计公司,04年由海外归国人员创立,但捷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本土半导体研发设计公司,公司的研发人员和技术核心人士都是本土的,且芯片的开发是完全依托本土的资源、本土的技术实力,没有采用任何国外技术。目前捷顶有超过5个产品线,主要产品方向是无线射频SoC芯片。捷顶的FM、BT芯片被广泛的应用到MP3、MP4等便携产品中。“我们一旦进入领域,就会把这个领域做深做透。”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沈志强坚定的说,“公司每个产品都已经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图,所以出新品是在公司的规划范围内的。我们FM产品出新品的周期是4-5个月,下半年我们将推出第3代FM产品,在性能上比2代产品更优化。且下半年将推出BT产品线,形成BT IC家族(2-3颗芯片)。”去年第四季度,针对日益普遍的蓝牙无线应用,捷顶推出OceanBlue芯片系列的首颗通用型蓝牙SoC单芯片,型号为AS3600。此芯片由捷顶微电子独立开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是亚洲第一个通过蓝牙国际标准组织——Bluetooth SIG测试和认证的,符合规范并实现量产的完全自主开发的蓝牙单芯片解决方案。从捷顶推出首颗BT芯片,到其推出BT IC家族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同时,捷顶今年即将(第二季度)推出对讲机射频SoC产品,届时这款产品将是国内市场上首款针对对讲机的 SoC单芯片的产品。      炬力一直致力于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领域的技术研发,在中国多媒体播放器市场已具有最大的优势。目前也正努力往整合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播放器平台扩张产品线版图,针对逐步起飞的PMP市场开发第二代移动多媒体平台。“在PMP产品中,除了MP3的音频功能外,对于视频播放与娱乐功能(包括移动电视DVB-H / DMB、JAVA Game、GPS等)有着更多的需求,为符合这些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炬力公司已投入了许多资源在视频处理、图像加速引擎、游戏芯片的研发上,让未来的产品可以在MP4、PMP市场上再次复制MP3主控芯片的奇迹。”炬力董事长李湘伟表示。      多媒体便携产品市场新品频出、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的不断革新,让芯片供应商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市场挑战,即便是行业大腕,也不能轻视市场的风云变幻。而且,企业某个技术领域在行业内的领先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因为一旦产品市场反响好,就会有很多企业跟进,竞争优势随之会很快消失。所以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是众多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灵丹妙药。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走在市场前端,并且不断的对系统进行优化,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李湘伟 董事长 拓宽应用领域 稳步发展      “便携式电子产品与IC的发展是互动的。市场上不断的有新的卖点、亮点和应用出现,IC企业根据自身对产品的调整来适应市场应用的需求,如果调整不了,就研发新的产品,自己推出新的亮点和应用。所以,产品与IC的发展是相互触动,相互推进发展的。我们的产品FM2.0就是这样出来的。”沈志强告诉笔者,捷顶在FM产品领域的实力非常强,芯片全部都是自主研发出来的。且市场销售情况在国内排名第一,占绝对优势。且当前国内基本上还都在出1代产品,但捷顶已经推出第2代产品,采用CMOS工艺和架构,在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方面,领先于国内同行。其性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美国的SiliconLabs处于同一水平上,不论是在性能、集成度还是在产品的应用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在应用市场的推动下,捷顶频繁推出自己新的芯片产品,同时,也在不断拓展自身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众多企业规避行业风险、扩大规模效应多采用的方法之一。捷顶的产品由于具有通用性,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以手机为核心的应用平台,同时在MP3、家电、汽车领域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等领域都有涉及。如FM产品,早期主要用在车载MP3上,后期将逐步推广到便携MP3、GPS和家电产品等领域。而BT产品的应用领域更广,将从耳机、电脑向MP3、音视频控制、工业设备如医疗等领域扩展。[!--empirenews.page--]      同样,炬力也持续在应用市场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目前在市场上推广的应用方案不仅有MP4、PMP,还有现市场热销的数码相框、GPS等应用,更有如电子有声读物等各种其它领域的应用。”李湘伟如数家珍,向笔者娓娓道来。目前炬力的SoC芯片已达到1200万门级,如,便携式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ATJ213X系列)是炬力目前全新一代的MPEG4音视频解码芯片,覆盖了便携式MPEG4播放器市场的高中低端。它采用性能超强的MIPS+DSP双核处理器,和灵活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并配上日益完备的SDK软件包。架构更新,性能更强,系统更开放,易开发性和可开发性更高,方便工程师在日益缩减的开发周期之内,实现多种最新应用。音频方面,13系列方案不仅可以MP3、WMA、DRM、WMA、OGG、WAV等多种主流音频格式播放,更全球首家同时支持APE和FLAC两大主流无损压音频格式,和打包SRS WOW 和WOW HD音效和炬力护耳(AEF)两大技术。视频上,它支持XVID、AMVB、MJPEG、WMV等多种视频格式,其播放效果可达QVGA(320*240)30FPS。而在音视频之外,她可具有超强游戏功能,并支持TV-IN和TV-OUT,CMOS SENSOR,蓝牙和具强大OTG功能的高速USB2.0。 力推整体解决方案 强调服务性      目前在半导体领域,不论是分销商,还是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商,或是产品终端,有一个词很流行——TOTAL SOLUTION,也即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整套的服务,体现服务的便捷性和完整性。这既是行业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的体现。整体解决方案既是各企业自我推销的点睛之笔,也是行业共同追逐的热点。      沈志强表示:“在产品应用领域这块,捷顶推广的是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单一的IC。同时,公司注重与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共同完善、优化解决方案。”沈志强向笔者描述的捷顶相较于同行的优势里,有一点就是“TOTAL SOLUTION”。“捷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技术优势,技术领先于同行业企业;同时,捷顶不是只供应单一市场和单一产品线,而是提供TOTAL SOLUTION,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并且能以平台的方向做产品规划和设计,通过产品线组合进入一个平台。‘多点式’的服务,可以有效的抗击市场竞争对手‘单点式’的服务。” 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沈志强 市场部经理       李湘伟也同样表示:“炬力目前有着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我们提供给客户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芯片,同时,还提供客户完整的系统开发方案及工具,并给予强大的技术服务扶持。也就是说,客户在拿到我们的芯片与方案后,可以快捷、容易地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整机方案。炬力秉承着以客户导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协同众多的方案商共同开发、共同研制,并结合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语言文字的表达虽不尽相同,但最终殊途同归,捷顶和炬力走的都是力推整体解决方案、强调技术服务的道路。 寻求新出路      MP3、MP4等便携电子产品经历了市场的新起、繁荣,到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不断下滑,可以说现在是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也可以说,是进入到产品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行业里,要怎样才能寻求突破性的进展、或者行业的车辙将行进到何处,是行业内外都在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今年MP3、MP4等便携播放产品将是比较紧张的一年,既受MP3手机的影响,又受高端便携产品如Eee PC等的影响,增长会减缓,甚至衰退。同时这一块的产品,功能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现在推出MP5,可以播放real media,但也只是单纯的增加了一个功能,并不足以刺激市场消费需求。如要获得新的市场突破,与GPS、TV等进行整合不失为一个良策。如能跟上市场发展趋势,应该还是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但低端市场是已经走不下去的,价格战没有了生存的余地,而且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今年MP3、MP4行业将可能出现一轮重新的行业洗牌。”沈志强侃侃而谈。      不过,李湘伟的心态更平和:“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产品功能的日新月异,整机价格的不断下滑,要保持市场的领先与维系公司的利润,最直接的是不断地通过技术提升以及其他方法降低我们的采购成本,同时我们仍在加大给客户的综合服务以提升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调整价格。”      与其他高端产品进行整合也罢,设法降低成本也罢,或是进行产品升级等,各便携产品IC供货商都在积极寻求策略,以求不被汹涌的竞争浪潮掩埋掉。面对市场洪流,不论企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只要是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并能抓住市场,必将会是一条“阳光大道”。 

    半导体 芯片 便携产品 FM BSP

  • MCU市场百花齐放 32位成行业新宠

    【导读】MCU市场百花齐放 32位成行业新宠       众所周知,MCU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所有嵌入式系统的心脏。随着其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众多资深专家对其仍旧一往情深,也使得MCU成为最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半导体产品代表之一。更高性能、更低功耗、进一步提高代码效率、对现有产品的继承性和更高的集成度,是当前市场对MCU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      2007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超过25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0%,未来几年这一市场规模仍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上,4位、8位、16位、32位、64位MCU产品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同的应用和价格,让4位、8位、16位、32位、64位MCU各自有自己的市场空间。各商家因己制宜,各有侧重点的在MCU市场上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Atmel立足8位、向16位扩张;麦肯立足8位、准备向32位进军;SiliconLabs专注于可更换电池产品;而瑞萨相中了16位和32位市场……      为了更进一步摸清MCU厂商的动态,我刊采访了专注于MCU的研发制造商Atmel和麦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价比:MCU厂商获取市场的灵丹妙药      由于MCU产品应用范围非常广,投入厂商亦很多,竞争相当激烈。在这个市场上,美系和日系MCU厂商的技术领先,台系厂商紧跟其后,中国本土公司也在奋力追赶,各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获取市场分额。 Atmel MCU市场推广总监 Philippe Faure       Atmel于1984年在美国成立,最初专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 (EEPROM和闪存)产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Atmel丰富了其产品系列,并建立了全球运营机构。如今,Atmel的核心业务是微控制器、先进逻辑、混合信号、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无线射频(RF)部件。Atmel业界拥有最广泛的知识产权(IP)核心技术资源的公司之一,能为电子工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专注于消费电子、工业、安全、通信、计算和汽车电子市场。在MCU市场上,Atmel的AVR系列产品始终在市场中保持很好美誉度,而其整体性价比优势和稳定的产品性能是其取胜的资本。      Atmel MCU市场推广总监 Philippe Faure告诉笔者:“我们的AVR微控制器是凭借优良的性能和易用性而广受市场欢迎的。我们致力于以相宜的价格甚至免费为开发人员提供良好的工具和软件。而且,我们的AVR MCU提供业界同类最佳的低功耗优点,而这正是众多现代化应用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当然,价格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性能/功耗组合,并帮助他们快速设计其应用,从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麦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专业的MCU设计制造公司。其团队成员早期是从太欣半导体(台湾第一家IC设计公司)出来创业,现已在美国有申请著作财产权,同时,在美、韩、中都有申请自己的专利。主要产品着重在单片机市场,至今为止麦肯一直专注于做八位单片机的专业设计。虽说目前因应市场需求也有电源管理产品,但主要是为了配合厂商的产品配套。过去的12年来都以单片机销售为主,现改为配套方式的行销策略。      专注于单片机的12年,让麦肯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市场经验,也为麦肯树立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麦肯的产品推广面比较广,触角已经延伸到任何一个领域。市场销售份额较大的鼠标,其主要应用在MICROSOFT、HP、DELL等知名厂商产品中。麦肯目前虽然公司规模较小,但产品主要面向品牌市场推进,所以造就了我们目前较高的知名度。”麦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琦向笔者解释道。而且麦肯非常注重产品的继承性,如鼠标市场:鼠标这个利基市场目前主要是在台湾地区展开,对于鼠标产品,麦肯从最初的PS2有线到光学鼠标、再到USB、镭射鼠标一路做过来,直到目前在做的2.4G无线滑鼠。 高价:FALSHROM MCU成为市场主流的障碍      FALSHROM的MCU程序可以反复擦写,灵活性很强,受到很多主流厂商的青睐。而嵌入Flash存储器的路线已经成为主流MCU厂商的发展趋势,麦肯在去年也推出嵌入Flash存储器的MCU产品。      目前麦肯的嵌入Flash存储器产品有10F630,并已测试验证成功,准备小批量量产。相对于美系、日系厂商,麦肯的技术也只落后两到三年。不过,在市场上还没看到台系其他厂商的产品上市。“在台系企业里边,我们是跑的比较快的,走在市场的前端。但目前Flash的晶片比较贵,晶圆厂的单价很高,暂时还没办法把价格跟OTP拉近,有成本的问题存在。” 张超琦表示,“我们的产品不是仅仅追求速度快,而是追求产品的整体性能,追求市场的认可度,做出来的产品要在市场上比较好销售。” 麦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张超琦 总经理       由于Flash产品价格较高,暂时只适合对价格不敏感的应用场合或做开发用途,若要进入主流市场,其成本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8位产品为根基 看好32位MCU市场[!--empirenews.page--]      MCU在经过这几年不断地研究、发展,经4位、8位、到现在的16位及32位、甚至64位,产品的成熟度,以及投入厂商之多,应用范围之广,真可谓之空前。8位MCU产品市场发展非常成熟,但其市场增速也在逐渐放缓。由于对更高性能和速度的追求,16位、32位的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Philippe Faure 表示,“一个萝卜一个坑”,各阶段开发的不同产品都会有各自的市场,不会猛然消失或完全取代:“根据不同的应用和价格,4、8、16、32 和64位MCU各自有自己的市场空间。虽然随着许多应用变得更加复杂,发展趋势是朝向高端系统,但是对低端系统的需求也不会消失。能耗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把能耗减到最少的一个途径是使用最少的晶体管去执行一项任务,这种要求将继续为低端系统创造商机。显然,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32位MCU性能,但我们的AVR 8位内核仍然是很好的基础产品,适合不断增长的各式应用。随着XMEGA产品的推出,我们扩展了系统的性能,并同时保持低功耗。如果真的需要使用32位MCU,客户可以使用基于AVR32 的微控制器或以行业标准ARM 架构为基础的AT91SAM MCU/MPU。”      Atmel在强化8位微控制器的地位上不遗余力,凭借在8位机方面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继续扩大其8位微控制器家族。最近,Atmel发布了其最新的AVR XMEGA微控制器系列产品,扩展了AVR产品系列的应用范围,为需要高性能模拟功能、更高数据吞吐能力和实时行为能力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这些应用包括白色家电、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工厂自动化等。基于先进的8位AVR内核的坚实基础,XMEGA显著提高了性能(DMA控制器、避免延迟的事件系统、加密引擎等),并保持了业界最佳的低功耗优点,尤其适合于电池供电的应用。      麦肯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8位产品的研发设计。“8位产品将永续向前发展,市场仍然存在,一些小东西根本不需要用到32位、16位的产品。而16位产品发展将放缓,目前16位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性能不上不下,价格又没有优势,不可能降到8位的水平,所以在市场上会很难做,也可能慢慢的将被淘汰。麦肯16位产品也在做,但一直没有推出。我们发现32位才是市场的潮流和未来的趋势,麦肯对32位产品很感兴趣。”张超琦看好的是32位产品的市场。CPU越走越快,大家应用的产品周边设备越来越多,要与很多的东西进行沟通,沟通的时候一个小的CPU是不够用的。不过,目前国内32位的产品用的比较少,速度很快,价格也很高,除了大系统、TV、仪器、医疗器材、GAME外,消费性的产品很少用。      “4位MCU在市场上用了将近30年,现在也还有人在用。8位的我们已经做了十多年,相信至少还有15年的路可以走。前面的10年我们一直在做8位,后面的10年我们看好32位。”张总对32位产品的市场是信心十足。 利润:是厂商追逐的最大应用市场      越来越多的MCU领先企业,在持续巩固原有应用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多地将发展重点放在新兴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领域的车载娱乐、车身电子、发动机控制等;工业领域的马达控制产品;安防领域的家庭安全控制产品以及便携式医疗电子等领域。未来几年上述新兴应用领域将有望成为MCU企业重要的业绩增长来源。“哪个领域有钱赚,就会进入哪个领域,不会说会偏爱某个IC。”张超琦的话恰到其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Atmel的产品在多个市场上都有销售,两大重点是安全产品和汽车电子。安全产品包括银行卡、保健卡、ID卡、电子护照和相关的支付终端机和读卡器。此外,Atmel的微控制器业务在工业和消费电子市场也表现极佳。      Philippe Faure 向笔者详细的介绍了Atmel汽车电子市场的产品:“我们现有超过20款AVR器件符合汽车温度范围标准的要求,为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Atmel还提供具有片上CAN和LIN控制器的AVR产品,能够顺利地集成在车载网络中。配合其业界领先的LIN驱动器,Atmel可在单一封装中提供集成AVR微控制器和LIN 驱动器的系统级解决方案(SiP)。其中某些器件型号的温度范围高达 150℃,可在引擎盖下实现控制功能,并免除昂贵的配线。” 市场没有疆界      中国的消费电子市场强劲,包括家用电器,国内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国内外厂商纷纷看好。“麦肯在国内做市场,把科技业的老板、工程师、采购人员都当朋友,不是为了生意而生意。另外,麦肯的生意是没有国界的,行销网络覆盖到欧洲、澳洲、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张超琦详细的说。然而,要跨出去,站在国际舞台上并不是那么的轻而易举的。从一成立开始,麦肯就开始走国际化道路。因为麦肯产品的ESD较强,现在麦肯的生意已经拓展到欧美市场,如西门子、雀巢咖啡机等品牌的生意。因为欧洲市场对此方面的要求较高,市场比较难进入,各种认证和要求特别高,麦肯用了五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欧洲市场进行推广,最终他们得到了认可。当前在大陆和台湾,能打进欧洲市场的商家并不多,麦肯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企业中的一家。目前麦肯在韩国市场做的也不错。“韩国人比较爱国,按理说,IC能打进韩国不容易。”张超琦的话语中洋溢着自豪。      国内的企业走出去,外资的企业迈进来。Atmel不仅把生意做到了国内,更是把国内市场进行了一翻仔细的琢磨,Philippe Faure告诉笔者:“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区别在于中国市场非常关注价格。中国电子企业不仅关心单个组件的价格,还关心材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 BoM)总的成本。Atmel一直以提供最低材料清单成本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己任。”[!--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Atmel MCU AVR BSP

  • 中国式3G:专利之殇

    【导读】中国式3G:专利之殇     目前备受关注的国产3G标准在完成了技术测试之后,正在完善商用网络部署。虽然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被诟病,但TD毕竟是中国自有的国际标准,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连亮剑的资格都未曾拥有过,遑论成败!       北京奥运期间,TD-SCDMA用户将能够流畅进行视频通话、手机电视等,这是官方的承诺。          目前备受关注的国产3G标准在完成了技术测试之后,正在完善商用网络部署。虽然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被诟病,但TD毕竟是中国自有的国际标准,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连亮剑的资格都未曾拥有过,遑论成败!          中国官员日前公开说,国外巨头收的专利费占整个销售收入的15%-20%。美国高通听不顺耳了,立即声明没有这么高,并称将致力于降到手机售价的10%以内:果若如此,在这个微利时代,中国厂商给国外标准打工的现状恐怕也不会有大的改观。洋专利这只老虎,在模拟手机时代吞噬了中国1000多亿,现在2G时代还没有结束,就已经笑纳了数千亿了,难道3G的时代,这个数字还会以算术倍数上升吗?          TD被正式接纳为3G国际标准之时,业内充满褒扬之声,但始料未及的是,它的产业化之路会如此坎坷:不但国内企业置疑,而且还受到国外企业的联手反对,他们甚至后悔当初没把TD封杀在摇篮里。为了等待TD技术的成熟,中国3G牌照发放时间一拖再拖,已比欧洲晚了8年。上月匆匆推出的TD试商用,虽然被寄予厚望,但仍表现出诸多问题:网速不稳、接通率低、机型太少、电池续航时间短、应用支持太少、T/G网无法自动切换等,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          这是TD发展中必然的煎熬,是成长的代价,也是民族通信绕过国外专利老虎的必然成本。其实,现在TD的状况并不比中国开通GSM时差,也不比英国开通3G时糟糕。          另外,目前的前沿技术其实是在向IP化转型,而3G正是非IP化技术的顶峰,所以在技术进步的拐点,3G的整体尴尬是必然的,而作为3G一员,TD自然难逃宿命。既然是个商业优势不大的技术,中国的专利学费交在这里,也许是最经济的:其实与2G相比,TD的总体投资较小,大概是电信当时投资小灵通的一半;况且TD设备成本不高,一个TD基站只有当时GSM基站造价的1/10。所以,这几十亿的投资,如果算是学费的话,应该是物有所值的。          TD其实是西门子首先提出来的,被中国发展成为国际标准后,步履蹒跚的走到了试商用阶段——从标准到芯片,从核心软件到工业设计,大多是自主研发;虽然目前看上去似乎弱不禁风,但毕竟,这是国人自己培育的一只小老虎,是中国通信行业抗争国外专利老虎的里程碑。短线来看,它至少会把3G多极化,制衡高通们;长线来看,还能促使中国企业在4G上多点话语权。这个过程是我国民族通信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必由之路:就像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比之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甚至俄罗斯的格洛纳斯,都没有多大优势,但为什么一开始做,国际巨头就感觉是动了他的奶酪?事实上,中国的机车技术甚至不如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大致同样处境的还有汽车等领域,如果放弃研发,还不是长期给洋专利作嫁衣?          不过这成长的烦恼似乎太过沉重:不但浪尖上的大唐被压的直不起腰,还连累了关联厂商。一个例子是,几天前芯片研发商凯明资金链断裂,宣布关张,这个事件使凯明的股东诺基亚的TD手机计划颇为受伤;其他厂家也不轻松,整个TD产业链条已十分脆弱,或是政府救市的时候了:这是中国式的安排,无论多么有悖于西方的所谓市场精髓。          一则管理层刚刚证实的消息说,中国电信购买中国联通C网,升级到CDMA2000;中国联通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发展较为成熟的WCDMA;中国移动承担TD建设。这样,以国家战略开始的TD,终究会进入一个竞争的环境——不以绑架用户为前提,自然会促进它的自我扬弃。          三大标准的唯一角逐场就这样被历史地安排到了中国。一个阵营是TD的自有知识产权,另一个阵营是欧美的成熟技术;TD的优势是绕过了不少专利使用费,欧美的优势是成熟的技术和国际大厂商的参与。          TD或将战死,但却不能像坊间流传的安乐死,至少,它可以给4G做一些铺垫。遥想明天的4G,我们的华为,我们的大唐,我们的中兴或将成为欧美人忌惮的标准老虎。

    半导体 基站 4G 3G BSP

  • 半导体产业结构发生改变 Foundry 2.0来临!

    【导读】半导体产业结构发生改变 Foundry 2.0来临!       日前知名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与Gartner才纷纷调降2008年半导体市场成长率各达4%、6.2%,尽管1年之计在于春,但市场调查机构所捎来的讯息却无好消息。不仅半导体业如此,晶圆代工产业2008年的成长率也很难超过2位数以上,仅呈现平稳的5~8%成长。      这代表整个半导体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过去高成长率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平稳式的成长,也代表产业中成长的机会变得有限了,业者难以从快速成长的契机之中搭乘顺风车,反之必须突破成长瓶颈,从产业平稳中成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利基,甚至必须以创新去突破既有的营运模式,才能在平稳的成长中突显自我的价值,出类拔萃进而在竞争中维持不坠、超越竞争者。      如果说过去的晶圆代工模式(晶圆代工替无晶圆厂IC设计业者代工生产晶圆)是从制造的角度所创立的营运模式的创新,但在全新半导体产业结构下,这类晶圆代工「1.0」世代已不再稀罕。正如1位晶圆厂业者直言,现在充斥太多晶圆代工厂,充其量这些晶圆代工厂所做的只是「晶圆印刷厂」,就是单纯将客户的芯片layout生产出来罢了,对客户来说并没有额外的附加价值。      在产业结构成长趋于平缓的节奏中,这些晶圆代工厂容易沦落成为客户比价、杀价的对象,最后成为价格游戏中的牺牲者,这也是为何晶圆代工产业近年来光环逐渐散去,不再成为赚钱金牛行业的主因之一,也因为从制造出发的起点主宰了这个产业的思维与运作,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比价上的锱铢必较和毛利率上的秤斤论两。      但近年来也可以看到部分晶圆代工业者努力朝着另外1条路转型,也就是结合上游设备、制造、设计与封装测试服务演进到附加价值更高的1条营运脉络。在此脉络之下,晶圆代工打破原有封闭的制造疆界与自我中心,转而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提供附加价值、整合度更高的制造服务,并建置串联这些环节的开放式平台,这已跳脱原有晶圆代工1.0的概念,可姑且称之为晶圆代工「2.0」吧!?      2.0的概念是出于因特网领域,所强调的是自由、开放、公平的概念,例如包括使用者可以透过建置的开放平台去「定义」各项事物,免费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就是代表之一,它强调的是个别使用者生活经验、依据不同时空下的诠释与各自拥有定义的权利。      同样的,晶圆代工业者作为CMOS标准制程最佳代言人,未来必须开拓更多代工客户,这些客户必须透过客制化的流程量身订做属于自己的制程结构,并且更重要的是透过晶圆代工业者所建置的可制造设计服务(DFM)平台,从不同IC设计角度与晶圆代工业者庞大的制造数据库相互接轨,才能找出属于自己的黄金模型,跳脱过去以制造为中心的思维,从客户端出发。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 晶圆代工 FOUNDRY BSP

  • MP3制造商推新品应对市场疲软 芯片商辟蹊径刺激销售

    【导读】MP3制造商推新品应对市场疲软 芯片商辟蹊径刺激销售       MP3市场今年已明显显露放缓迹象,2007年出货量仅增长10.6%,远低于2006年的38.4%。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接近饱和,其销售也越来越依赖于升级与换机需求。因此,预计未来几年MP3出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只有4.3%,2012年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1.971亿个增长到2.433亿个。相比之下,2002-2007年MP3播放器出货量的CAGR高达96.1%。随着个人媒体播放器、MP3播放器市场的日趋成熟,增长速度放缓,这促使供应商通过提供具有超强特点的差异化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新款产品来替代其现有的产品。 蓝魔RM965大打宽屏优势牌       “如果说蓝魔RM970打开了RMVB视频播放器普及的大门,那么近日蓝魔隆重推出的RM965则将会是老少皆宜全面普及的另一款利器,拥有与RM970几乎一致的功能,2.8英寸400×240 WQVGA分辨率液晶屏幕,最为致命的武器则是令人惊讶的价格,2GB 399元将宽屏和rmvb直播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更多的大众都能够买得起,用得爽的新一代宽屏数码播放器。”蓝魔数码科技的高层主管洪松荣在谈到刚推出的新品时谈到,“RM965同样采用瑞芯微RK27XX方案,具备很强的视频播放能力,D1分辨率RMVB的支持,720×480的AVI文件,遍布网络的FLV直播,让这款机型锦上添花。”      步入2008年,RMVB概念迅速走红, 诸多品牌诸多产品让我们真正体验到rmvb时代的来临,前面许多只能播放转换格式的视频产品迅速被取代。纵观国内外2GB 399元阵营的数码产品中,绝大部分还都停留在2.4 2.8英寸QVGA的产品上面,视频播放能力也要弱势很多,根本达不到电影观看基本的要求,所以RM965在这个价位上面绝对是鹤立鸡群、独领风骚,相信会成为中低端视频播放器市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 纽曼车载MP3 C2火爆抢市      “纽曼车载MP3 C2外型设计简约美观,黑色操控面板融入白色机身,经典搭配引领时尚潮流。其次,机身旋转式结构设计,方便地适用于各种车内空间。”北京纽曼公司新闻中心表示,“用户无需改装车内任何设备,只需将纽曼C2插入汽车点烟器接口,即插即用的人性化功效,也为行车旅途增添许多精彩。”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逐渐热衷,使车载MP3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对于眼花缭乱的车载MP3产品,品牌、功效成为用户选购标准。以影音数码领域颇有造诣的纽曼公司为例,其依托优秀的品牌形象、过硬的研发力量,着力打造出高品质车载MP3,从而广受用户好评。新推出的纽曼车载MP3 C2无论从音质、外型,还是功能特点上均体现出专业品质。      北京纽曼公司新闻中心还强调,“购买车载MP3产品时,音乐功能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纽曼C2内置FM立体声无线音频发射,发射频率范围到达87.7kHz至107.9kHz。其次,它不仅能将MP3、WMA、OGG等多种音频格式,以及5种EQ酷炫音效,通过FM无线发射到汽车音响系统。内置的音频输入接口,还可连接MP3、MP4、CD和DVD等播放器的音频输出孔,可以在车内享受两种播放方式带来的震撼音乐。另外,纽曼C2不仅可以通过红外线全遥控操作,实现数字选曲、频率选择、音量大小调节、音效模式调节,还支持屏幕显示,可以显示发射频率、歌曲序号、音量大小、音效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其拥有音乐断点记忆播放功能,和大车小车均可通用的12V至24V宽电压电源供电方式,充分体现纽曼C2在细节上的优势特点。 爱国者MP5持续热销      近日,以爱国者MP5 P881系列为代表的MP5产品在市场上持续热销,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对此,华旗爱国者公司业内专家指出,“MP5之所以能够满足时下人们对随身娱乐的需求,主要归功于MP5 P881系列解决了以往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市场上的两大困扰。”      MP5出现以前,许多喜欢随身娱乐的人们不得不经历着这样的痛苦:在网上下载视频或电影时,总要经过长时间的格式转换,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常常在转换完成后也失去了欣赏的兴趣。在华旗爱国者推出首款MP5 P881以后,则率先解决人们这一困扰,继而推出的P881 PLUS和P882,在经过持续升级之后,不仅支持主流的Real格式,而且还支持时下新兴的FLV格式,几乎将所有的网络视频资源一网打尽,使人想看就看,不必再饱受格式转换的痛苦,准备出游时间节省一半,身心也会非常愉快。      许多人使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时常常遇到电量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在户外,一旦没电非常不方便,心仪的片子也只好等充好电再看。华旗爱国者公司业内专家就电池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而MP5 P881系列则创新性地解决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产品普遍带有的电池续航问题,爱国者P881 PLUS能够外接电池模块,实现为MP5供电或给原装锂电池随时充电,增加电池续航能力,让你不再为错过精彩大片或视频而懊恼,带来更多人性化的便捷。”此外爱国者还将针对用户追求产品高附加值的需求,为MP5产品注入更多的人性化与便捷化,最终实现MP5与多重网络的紧密结合,包括现有的因特网、电视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等。 CSR推出蓝牙单芯片解决方案救市      MP3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方案,这些方案在功能实现上基本都大同小异。“蓝牙功能在手机的应用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很常见了,但集成在MP3上,却是几乎没有见到过。日前,CSR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低成本的蓝牙MP3单芯片解决方案,为这个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CSR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吴松如博士表达了他对MP3市场的一些看法和介绍了这款蓝牙MP3单芯片解决方案的详细情况。 [!--empirenews.page--]      已经有多家专业的MP3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这个MP3这个成熟的市场上厮杀多年,比如国外的sigmatel和国内的炬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示例,那么CSR公司这么晚才进入这个市场,有什么理由和制胜的法宝呢?吴松如认为:“我们的解决方案以蓝牙为亮点,同时还能够帮助MP3厂商高度定制化,这是很多别的公司所不具备的,一些公司即使能够做到这样的定制化,但是受制于技术的实力,所做出的产品功能也是一般,这是CSR公司‘克敌制胜’的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从市场的前景来看,MP3虽然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但它每年的增长量还是在稳步提升的,根据iSuppli的调查,到2009年,MP3的市场需求将达到23080万,而05年MP3的市场需求才1287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做好了,商机无限。       CSR公司的这款蓝牙MP3解决方案,不包括外置sd卡在内,电子材料成本(eBOM)低于10美元。它基于CSR公司自己的BlueCore5-多媒体芯片,该芯片嵌入了DSP处理器和16位立体声编解码器,能直接播放MP3文件,实现高质量的蓝牙立体声,也可以支持二个蓝牙耳机同时共享音乐。还提供音频菜单导航,该功能利用了CSR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的最新文本——语音转换(TTS)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浏览磁道、艺术家姓名和播放模式而无需使用屏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BOM成本。在说到BlueCore5-多媒体芯片的时候,吴松如博士特别强调,整个单芯片包括DSP在内的所有的 CORE 都是由CSR公司自己开发的。因为他们认为,如果采用别的公司开发的CORE势必要给整个方案增加成本负担,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实惠的产品。 杰得欲携全新音频格式搅动MP3市场格局      “我们推出这款A100芯片,就是想在MP3市场搅搅局!” 总裁兼CEO欧阳合博士表示,“A100与传统MP3芯片有很大的区别,确切的说,这不是一款MP3芯片。”欧阳博士介绍到,该多媒体SoC采用了杰得公司自有专利的最新音频解码格式——CAT。CAT(精简音频编码技术)是由杰得的数学家、音乐家和信号处理专家共同创造开发的全新数字音频编解码器。与MP3、WMA等传统音频编解码技术相比,CAT只需要一半压缩率即可获得相同的动听音质。“通常64kbps的CAT音频就可以达到128kbps MP3音乐的播放效果,”欧阳博士表示,“不仅如此,将网上下载的MP3音乐转成CAT格式,理论上肯定是有损失的,不过由于CAT算法更加针对人耳听觉进行了优化,听起来甚至更加悦耳!”欧阳博士还表示,“尽管这款A100也可以支持MP3解码,但我们不推荐我们的客户采用MP3,因为MP3需要专利费授权,而CAT格式是完全免费的。”        有了CAT格式这个法宝,杰得是否想模仿苹果itunes那样的商业模式,在便携式音频播放领域闯出一个新天地呢?回答这个问题时欧阳博士笑道:“已经有厂商在跟我们谈这个问题,软件和平台都没有问题了,而且我们可以比itune做的更好,itunes真的很不好用!”可以想象,凭借独有的CAT音频格式,在网上提供正版的音乐下载,再收取少量费用,不仅支持了正版,更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      MP3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其百家争鸣的态势,甚至一度盖过了风头正旺的数码相机市场。快马加鞭的发展速度,更是令它风光无限好。各大厂商的竞争将会出现白热化的状态,为了争取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无不绞尽脑汁,在技术上下足功夫,加大产品的竞争力度,开发出具有个性化、完美品质的产品。屏幕越来越清晰、容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音质越来越出色……这些都是MP3/MP4在不断的产品发展中带来的改变。而在2008年,芯片的不断强大加之产商们的不断努力,让产品革命来得更为彻底。

    半导体 芯片 MP3 CSR BSP

  • 推陈出新 拓宽应用领域 便携产品芯片商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导读】推陈出新 拓宽应用领域 便携产品芯片商积极寻求新的突破点       从2003年到现在,数码消费产品的性能、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价格逐步降低到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码消费产品,其中MP3、MP4由于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广泛的适用性,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格局。本土MP3、MP4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大浪淘沙,可以说剩下的企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显得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以音乐功能为主导的传统MP3产品目前又面临售价不断下降的多媒体手机、PMP、UMPC等高端便携产品的冲击,不少专注于MP3、MP4等便携式产品的芯片厂商目前都面临众多发展的挑战。矽玛特不久前已经被飞思卡尔收购,中星微的发展显出疲态,珠海炬力的利润也受到影响。但同时,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黑马,随着安凯、瑞芯、君正、捷顶等各家新竞争者迅速崛起,为便携式产品行业,增添了一些充满激情的故事。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湘伟是用一种大企业掌舵人的胸襟来看待行业内同行之间此起彼伏的激烈竞争局面的:“消费类电子市场在07年,是推陈出新的一年,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一年。代表着产品升级换代和时尚消费的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以更大的速度在增长,但产品的单价却因诸多厂商的加入,逐渐下滑。炬力作为芯片供应商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产业成熟期带来的销售额降低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越战越勇 新品频出      众企业并没有被眼前的挑战吓倒,反而越战越勇,新招频出,积极应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力争在便携产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富有创新精神的集成电路专业设计公司,04年由海外归国人员创立,但捷顶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本土半导体研发设计公司,公司的研发人员和技术核心人士都是本土的,且芯片的开发是完全依托本土的资源、本土的技术实力,没有采用任何国外技术。目前捷顶有超过5个产品线,主要产品方向是无线射频SoC芯片。捷顶的FM、BT芯片被广泛的应用到MP3、MP4等便携产品中。“我们一旦进入领域,就会把这个领域做深做透。”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沈志强坚定的说,“公司每个产品都已经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线图,所以出新品是在公司的规划范围内的。我们FM产品出新品的周期是4-5个月,下半年我们将推出第3代FM产品,在性能上比2代产品更优化。且下半年将推出BT产品线,形成BT IC家族(2-3颗芯片)。”去年第四季度,针对日益普遍的蓝牙无线应用,捷顶推出OceanBlue芯片系列的首颗通用型蓝牙SoC单芯片,型号为AS3600。此芯片由捷顶微电子独立开发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是亚洲第一个通过蓝牙国际标准组织——Bluetooth SIG测试和认证的,符合规范并实现量产的完全自主开发的蓝牙单芯片解决方案。从捷顶推出首颗BT芯片,到其推出BT IC家族的时间可能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同时,捷顶今年即将(第二季度)推出对讲机射频SoC产品,届时这款产品将是国内市场上首款针对对讲机的 SoC单芯片的产品。      炬力一直致力于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领域的技术研发,在中国多媒体播放器市场已具有最大的优势。目前也正努力往整合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播放器平台扩张产品线版图,针对逐步起飞的PMP市场开发第二代移动多媒体平台。“在PMP产品中,除了MP3的音频功能外,对于视频播放与娱乐功能(包括移动电视DVB-H / DMB、JAVA Game、GPS等)有着更多的需求,为符合这些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炬力公司已投入了许多资源在视频处理、图像加速引擎、游戏芯片的研发上,让未来的产品可以在MP4、PMP市场上再次复制MP3主控芯片的奇迹。”炬力董事长李湘伟表示。      多媒体便携产品市场新品频出、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的不断革新,让芯片供应商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市场挑战,即便是行业大腕,也不能轻视市场的风云变幻。而且,企业某个技术领域在行业内的领先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因为一旦产品市场反响好,就会有很多企业跟进,竞争优势随之会很快消失。所以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是众多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灵丹妙药。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走在市场前端,并且不断的对系统进行优化,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李湘伟 董事长 拓宽应用领域 稳步发展      “便携式电子产品与IC的发展是互动的。市场上不断的有新的卖点、亮点和应用出现,IC企业根据自身对产品的调整来适应市场应用的需求,如果调整不了,就研发新的产品,自己推出新的亮点和应用。所以,产品与IC的发展是相互触动,相互推进发展的。我们的产品FM2.0就是这样出来的。”沈志强告诉笔者,捷顶在FM产品领域的实力非常强,芯片全部都是自主研发出来的。且市场销售情况在国内排名第一,占绝对优势。且当前国内基本上还都在出1代产品,但捷顶已经推出第2代产品,采用CMOS工艺和架构,在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方面,领先于国内同行。其性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美国的SiliconLabs处于同一水平上,不论是在性能、集成度还是在产品的应用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在应用市场的推动下,捷顶频繁推出自己新的芯片产品,同时,也在不断拓展自身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众多企业规避行业风险、扩大规模效应多采用的方法之一。捷顶的产品由于具有通用性,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以手机为核心的应用平台,同时在MP3、家电、汽车领域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等领域都有涉及。如FM产品,早期主要用在车载MP3上,后期将逐步推广到便携MP3、GPS和家电产品等领域。而BT产品的应用领域更广,将从耳机、电脑向MP3、音视频控制、工业设备如医疗等领域扩展。[!--empirenews.page--]      同样,炬力也持续在应用市场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目前在市场上推广的应用方案不仅有MP4、PMP,还有现市场热销的数码相框、GPS等应用,更有如电子有声读物等各种其它领域的应用。”李湘伟如数家珍,向笔者娓娓道来。目前炬力的SoC芯片已达到1200万门级,如,便携式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ATJ213X系列)是炬力目前全新一代的MPEG4音视频解码芯片,覆盖了便携式MPEG4播放器市场的高中低端。它采用性能超强的MIPS+DSP双核处理器,和灵活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并配上日益完备的SDK软件包。架构更新,性能更强,系统更开放,易开发性和可开发性更高,方便工程师在日益缩减的开发周期之内,实现多种最新应用。音频方面,13系列方案不仅可以MP3、WMA、DRM、WMA、OGG、WAV等多种主流音频格式播放,更全球首家同时支持APE和FLAC两大主流无损压音频格式,和打包SRS WOW 和WOW HD音效和炬力护耳(AEF)两大技术。视频上,它支持XVID、AMVB、MJPEG、WMV等多种视频格式,其播放效果可达QVGA(320*240)30FPS。而在音视频之外,她可具有超强游戏功能,并支持TV-IN和TV-OUT,CMOS SENSOR,蓝牙和具强大OTG功能的高速USB2.0。 力推整体解决方案 强调服务性      目前在半导体领域,不论是分销商,还是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商,或是产品终端,有一个词很流行——TOTAL SOLUTION,也即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整套的服务,体现服务的便捷性和完整性。这既是行业竞争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的体现。整体解决方案既是各企业自我推销的点睛之笔,也是行业共同追逐的热点。      沈志强表示:“在产品应用领域这块,捷顶推广的是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提供单一的IC。同时,公司注重与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共同完善、优化解决方案。”沈志强向笔者描述的捷顶相较于同行的优势里,有一点就是“TOTAL SOLUTION”。“捷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技术优势,技术领先于同行业企业;同时,捷顶不是只供应单一市场和单一产品线,而是提供TOTAL SOLUTION,公司拥有多条产品线,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并且能以平台的方向做产品规划和设计,通过产品线组合进入一个平台。‘多点式’的服务,可以有效的抗击市场竞争对手‘单点式’的服务。” 捷顶微电子有限公司沈志强 市场部经理       李湘伟也同样表示:“炬力目前有着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我们提供给客户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芯片,同时,还提供客户完整的系统开发方案及工具,并给予强大的技术服务扶持。也就是说,客户在拿到我们的芯片与方案后,可以快捷、容易地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整机方案。炬力秉承着以客户导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协同众多的方案商共同开发、共同研制,并结合成为紧密的合作伙伴。”语言文字的表达虽不尽相同,但最终殊途同归,捷顶和炬力走的都是力推整体解决方案、强调技术服务的道路。 寻求新出路      MP3、MP4等便携电子产品经历了市场的新起、繁荣,到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不断下滑,可以说现在是进入了一个成熟期,但也可以说,是进入到产品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行业里,要怎样才能寻求突破性的进展、或者行业的车辙将行进到何处,是行业内外都在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今年MP3、MP4等便携播放产品将是比较紧张的一年,既受MP3手机的影响,又受高端便携产品如Eee PC等的影响,增长会减缓,甚至衰退。同时这一块的产品,功能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现在推出MP5,可以播放real media,但也只是单纯的增加了一个功能,并不足以刺激市场消费需求。如要获得新的市场突破,与GPS、TV等进行整合不失为一个良策。如能跟上市场发展趋势,应该还是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但低端市场是已经走不下去的,价格战没有了生存的余地,而且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今年MP3、MP4行业将可能出现一轮重新的行业洗牌。”沈志强侃侃而谈。      不过,李湘伟的心态更平和:“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产品功能的日新月异,整机价格的不断下滑,要保持市场的领先与维系公司的利润,最直接的是不断地通过技术提升以及其他方法降低我们的采购成本,同时我们仍在加大给客户的综合服务以提升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调整价格。”      与其他高端产品进行整合也罢,设法降低成本也罢,或是进行产品升级等,各便携产品IC供货商都在积极寻求策略,以求不被汹涌的竞争浪潮掩埋掉。面对市场洪流,不论企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只要是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并能抓住市场,必将会是一条“阳光大道”。 

    半导体 芯片 便携产品 FM BSP

  • 恒忆TM(NUMONYX)强势进军存储器市场

    【导读】恒忆TM(NUMONYX)强势进军存储器市场      恒忆TM(Numonyx B.V)公司4月1日作为一家全新的半导体公司正式问世。恒忆主要业务是整合NOR、NAND及内置RAM的存储器,并利用新型相变移位存储器(PCM)技术,为存储器市场开发、提供创新的存储器解决方案。新公司凭借其雄厚实力和技术专长,在成立之初就成为存储器市场的领先厂商,专注于存储器开发制造业务,为手机、MP3播放器、数码相机、超便携笔记本电脑、高科技设备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恒忆TM将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起步,因为这一市场增长迅速,充满活力,发展势头强劲。新公司是最大的NOR闪存芯片供应商,并拥有多项NAND技术和DRAM产品,NAND技术可为公司带来增长空间,而DRAM产品则有助于加强公司独特产品的深度和价值。整合后,恒忆成为全球第三大非易失性存储器供应商,年收入大约30亿美元。     “新公司一成立就具有如此大的优势,实属罕见。”恒忆TM首席执行官Brian Harrison表示,“两家母公司在产品、技术和专长上的优势互补让我们在存储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公司成立伊始,就拥有技术先进的完整的产品线、专用的制造设施、市场领先的相变存储器开发制造能力,更值得称道的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出色的存储器技术团队。因此,恒忆TM在成立之初,即成为一家令业界震撼的存储器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多种先进技术和产品组合给恒忆TM带来独特的优势和极大的灵活性,使我们能够帮助客户在构建系统时在容量、性能、功耗和成本间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据工业分析公司iSuppli的调查报告,2007年非易失性存储器市场的年度收入225亿美元,2011年前预计超过377亿美元。 市场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强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能力     恒忆TM的优势在于其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制造能力,这是提供先进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司目前量产的NOR存储器芯片采用的是65nm制造技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快速转移到45nm技术,从而实现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先进的产品。此外, 恒忆拥有业内最先进的封装和堆叠封装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更节省空间的芯片组合。      为满足市场对恒忆TM存储器芯片的需求,新公司拥有前工序晶圆制造厂和后工序封装测试厂,同时还有外包供应商。这些制造设施包括六个200mm和三个300mm晶圆制造厂,其中包括恒忆自己在以色列、意大利和新加坡的设施,这样,恒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地制造任意组合的NOR、NAND和RAM芯片。 辉煌历史,前途无限     融合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40余年的从业经验,恒忆TM将在全球范围内从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继承大量的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涵盖各种技术,包括闪存和相变存储器、图形处理、手机、存储介质、处理器、半导体制造和封装,以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恒忆TM亦取得了历史性的技术突破,创制出七代多层单元(MLC)技术。“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专利权和技术专长将是恒忆TM生存和发展的基石,”Harrison说,“我们计划把这段辉煌的历史发扬光大,开发更具创新力的产品技术。”     基于上述使命,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本月初宣布业内首款功能性PCM工程流片(代号为 “Alverstone”)已交付客户测试。两家母公司还宣读了以如何研制世界首个可验证的采用PCM技术的高密度、MLC大容量存储器为主题的论文。相变存储器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存储技术,数据读写速度非常快,功耗低于传统的闪存技术,而且支持通常只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才具备的以数据位为单位的修改功能。     恒忆TM的管理层是由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的业界元老以及来自其它行业的高级行政管理者组成。原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闪存产品部总经理Brian L. Harrison被任命为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原意法半导体公司副总裁兼闪存产品部总经理Mario Licciardello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

    半导体 存储器 英特尔 意法半导体 BSP

  • iPhone英美市场缺货为3G iPhone造势

    【导读】iPhone英美市场缺货为3G iPhone造势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英美两国的苹果在线零售店货架上,iPhone手机已开始缺货。消费者普遍猜测,苹果的下一款3G iPhone可能将于近日上市。             继上周O2和Carphone Warehouse两家公司称“两款iPhone手机库存均开始短缺”后,苹果公司近日也称:8GB和16GB版本的iPhone手机已开始缺货。            据预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将在6月9日召开的全球开发商大会(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上演讲时,隆重推出其3G iPhone手机。            但业界盛传,苹果有可能在今年6月29日——iPhone手机上市一周年之际推出其3G版本手机。            今年早些时候《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的一篇报道称,苹果的iPhone没有达到销售目标。            苹果公司在上月宣布,今年第二季度其iPhone出货量将达到170万部、收入达到3.78亿美元,而这仅是苹果公司75.1亿美元全部收入的一小部分。

    半导体 3G iPhone BSP

  • 美政府警告中国3G标准:面临技术孤立

    【导读】美政府警告中国3G标准:面临技术孤立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官员周四警告称,中国开发独一无二的自有3G标准将把外国竞争拒之门外,并将面临“技术孤立”的风险。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克里斯托夫·帕迪拉(Christopher Padilla)称,尽管广泛接受了国际标准,但中国是在缺乏透明度和合法诉讼程序的情况下,按照政府规定开发3G标准的。他表示:“这些规定的确为中国本土公司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但也将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风险。”          帕迪拉称,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原以为其市场规模已经大到足以支持独有技术标准的地步,并最终将把整个世界引向自己的轨迹,为其本土公司谋得利益。但事实证明,“那是错的”;而“中国现在正面临同样的风险,其政府委任的、独一无二的中国标准将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技术孤立的荒岛上,偏离市场驱动下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帕迪拉称,许多美国公司对IT产品的安全性标准表示担忧,原因是这将使其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这种情况也将发生在电信、电子、数字媒体和软件等行业。”          帕蒂拉将3G标准作为一个例子,指出中国政府似乎倾向于支持这种中国特有的3G标准,而不是国际认可的标准。“这可能将在短期内为本土企业提供竞争优势,但实际上则阻断了合作、限制了产品开发、减少了消费者选择,并将妨碍中国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

    半导体 ADI PAD 3G标准 BSP

  • 便携式消费电子需求驱动模拟IC厂商借机升级

    【导读】便携式消费电子需求驱动模拟IC厂商借机升级      “便携式电子产品与IC的发展是互动的。市场上不断的有新的卖点、亮点和应用出现,我们根据自身对产品的调整来适应市场应用的需求,如果调整不了,就研发新的产品,自己推出新的亮点和应用。所以,产品与IC的发展是相互触动,相互推进发展的。我们的产品FM2.0就是这样出来的。”捷顶微电子市场部经理沈志强在谈到便携式消费电子与IC的相互触动关系时谈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进入和国内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娱乐和存储功能为主的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正在全面兴起。2007年,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播放机、闪存盘、移动硬盘等六大产品在内的中国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总销量已位居全球之首。受整机市场的拉动,IC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但面对日益成熟的市场,IC厂商要想杀出血路,升级换代已是大势所趋。 便携式市场日趋成熟     事实上,便携数字多媒体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一个成熟期,竞争也愈发激烈。沈志强对此也深表认可,“今年MP3、MP4等便携播放产品将是比较紧张的一年,既受MP3手机的影响,又受高端便携产品如Eee PC等的影响,增长会减缓,甚至衰退。同时这一块的产品,功能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现在推出MP5,可以播放real media,但也只是单纯的增加了一个功能,并不足以刺激市场消费需求。”     目前,便携式数字多媒体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增强,中国便携式数字多媒体市场的增长率将超越全球其它地区,未来整个便携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所在。在利好信息不断的同时,隐忧也日益明显,那就是价格下降利润缩水的问题,炬力董事长李湘伟对此也毫不避讳,“消费类电子市场在07年,是推陈出新的一年,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一年。代表着产品升级换代和时尚消费的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以更大的速度在增长,但产品的单价却因诸多厂商的加入,逐渐下滑。芯片供应商也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产业成熟期带来的销售额降低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若谈到竞争焦点所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主要是集中在价格和功能上面,生产商都希望能提供与竞争对手有所不同的产品,以更新的功能来吸引目标消费者,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 产品整合或是出路     “未来便携数字多媒体市场的发展趋势是视频播放,支持更多的视频格式如WMV,Realplayer,H.264等。高质的多媒体播放同时亦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更佳的电源管理。便携式播放器的连接也将会变得更加重要。随着从网上下载音乐或者影片的日渐普及,播放器上的无线功能将会变成一种需求,如Wi-Fi、蓝牙等。”矽玛特公司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家声谈了自己的看法。 矽玛特公司亚洲区刘家声 高级副总裁      不论便携产品怎样的推陈出新,它总是有一些最基本的需求不会改变,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多功能的集成。但功能集成的同时,又面临电源供应和体积有限等问题的困扰,产品体积有限,电池可能供应不上。总之,不论市场需求的特性和功能怎样变换,降低产品体积和功耗都是产品最基本的出发点。“在FM产品领域,当前技术已经做到了极致。”捷顶微电子市场部经理沈志强认为,“如要获得新的市场突破,与GPS、TV等进行整合不失为一个良策。如能跟上市场发展趋势,应该还是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但低端市场是已经走不下去的,价格战没有了生存的余地,而且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今年MP3、MP4行业将可能出现一轮重新的行业洗牌。” 芯片厂商伺机而动     今年的模拟IC市场,更是群雄劲舞,在半导体市场尤为醒目,芯片厂商纷纷加大投入或调整策略昭示出他们对这一市场所寄予的厚望。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是带动全球半导体市场前进的主要驱动力,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机等成长迅速的主要终端产品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模拟IC领域的公司早就嗅到了这一市场气息,并在今年纷纷调整策略或加大投入,为未来打拼这一市场及时做了铺垫。     为了进一步加强模拟业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LINEAR、欧胜、SILICON Image都在今年增大了投入力度。在模拟市场,电源业务的发展始终是一大亮点,NS、LINEAR、 FAIRCHILD等都以电源管理产品为重点业务,并取得飞速发展。电源业务占到LINEAR销售收入的近70%,其新测试工厂的建立将使公司的生产能力提高一倍,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模拟芯片不断增长的需求。近年来,移动通信、消费电子等终端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对芯片产品供货及应用支持提出更高要求,这也为模拟IC厂商提供了更大的增值空间。 今年集成电路出货量将反弹     “模拟集成电路市场在2008年预计将反弹,销售收入将达到41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5%。”IC Insights副总裁Brian Matas称,“便携式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存货调整和价格下降对许多关键的模拟集成电路市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市场需求量和产品升级这两个动力的推动下,在未来两年,我国电源管理IC市场将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今年开始,随着全球电子整机产品生产向我国转移的速度逐渐放缓,电源管理IC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其销售额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幅逐年减小。到2009年,我国电源管理IC市场规模将达到582.6亿元。[!--empirenews.page--]     据IC Insights研究公司称,在2007年至2011年的预测期内,全球整个模拟集成电路市场销售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2%,到2011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499亿美元。标准集成电路2011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82亿美元。具体应用的模拟集成电路2011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17亿美元。预计在未来5年内,在我国电子整机产品增产的带动下,电源管理IC的需求量将会稳步扩大,除此之外,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电源管理IC会继续加快其结构升级的步伐,高端电源管理IC的比例将逐年增加。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手机、MP3、PMP、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子设备,消费者往往希望功能丰富、电力持久,同时又要求便携设备价格低廉、外型轻巧。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这些要求解读为产品要集成更多的功能,功耗要低,成本要低,体积要小。具备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和功能强等特点的元件自然更受人关注。对于IC厂商来说,针对便携式应用市场功耗、体积和成本的挑战,待机电流小于100μA的零功耗和高速度产品受到认可和青睐。

    半导体 消费电子 模拟IC IC厂商 BSP

  • 在中国创新,为中国创芯

    【导读】在中国创新,为中国创芯       4月7日,世界最大半导体公司之一的意法半导体今天宣布大中国区(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新总部在上海正式启用。新总部大楼位于上海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意法半导体公司首席运营官Alain Dutheil和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经理柯明远主持启用典礼,上海市及闵行区政府领导、意大利驻华总领事Massimo Roscigno先生和法国驻华总领事Jacques Torregrossa先生应邀参加典礼。      ST大中国区新总部根据长远发展目标规划,办公面积大约20000平方米,能够满足未来员工人数增长的需要,办公人数可以从今天的近400人增加到最多1200人,这反映ST在中国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上进一步加强影响力的决心。新总部大厦除了在大中国区现有的功能,最主要的工作重心将集中在产品技术研发业务,为大中国区及世界范围内的ST客户研制创新的解决方案。      “大中国区在我们的全球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已经接近30%,而且将会在我们的未来收入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ST已经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活跃且负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我们目前拥有数百名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工程师,今后几年我们还计划再招聘数百名高素质的技术人员,”ST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经理柯明远(Bob Krysiak)表示,“上海研发团队将会完全融入享誉业界的ST全球研发组织,为研发最先进的技术和在全球具有重要意义的解决方案做出贡献。”      目前在大中国区的所有员工中,研发人员与工程师占大约二分之一。他们为各种电子应用领域的国内客户开发创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在技术能力中心(Competence Center),硅设计人员与应用工程师合作为国际合作伙伴和客户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ST在上海目前设有两个技术能力中心,一个以全球数字电视软件为主要业务,另一个则致力于多领域创新应用开发。截至目前,ST大中国区硅设计团队已经为国内和国际客户开发了60多种新产品。      “自1984年在北京成立ST在中国的第一家办事处以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在这个地区的投资力度,例如,我们在上海新落成的大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正在深圳建设的第二家封装测试厂,以及正在与高等院校合作创立的重要项目,”意法半导体首席运营官Alain Dutheil表示,“我们为公司在中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坚持“在中国创新,为中国创芯”的原则,为中国信息产业连续增长而做出的贡献,让我们精神振奋。”      ST于大中国区新总部大楼一层设有产品演示厅,展示公司最新研发成果。在演示厅可以看到ST大中国区的IC设计中心和技术能力中心开发的应用方案,这些应用包括为发展中国家开发的电动自行车(eBike)、机器人、智能福娃、“绿色”节能型空调,均是基于STM32微控制器芯片进行开发设计的。多种电源控制与功率管理解决方案,ST积极响应绿色节能的倡议,特别提出的解决方案。各种先进的家庭娱乐系统产品,整合了ST与新收购子公司Genesis 的前后端技术,为中国电视用户提供从图像获取到显示的完美画质体验。此外,一辆演示车模则展示最先进的车用安全系统、动力总成、车载娱乐及导航系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ST最新推出的片上实验室(Lab on Chip),由ST与新加坡的Veredus 实验室合作,能够随时随地快速检测流感的诊断应用设备VereFluTM,是市场上第一款在“片上实验室”集成两个分子生物应用系统的测试仪器。这是VereFlu片上实验室首次在国内亮相。

    半导体 工程师 AI 意法半导体 BSP

  • 赛灵思主席Wim Roelandts:可编程逻辑未来一片光明!

    【导读】赛灵思主席Wim Roelandts:可编程逻辑未来一片光明!       今年1月,Roelandts从他担任的赛灵思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角色上升职,成为公司董事会主席。他1996年被任命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把公司从年销售额5.6亿美元发展成为2007财年的18亿美元。       “摩尔定律依然有效但对于当今行业的大多数领域已经不管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赛灵思公司的主席Wim Roelandts如此说。Roelandts在访问以色列时接受了EE Times欧洲版的采访,此行他参加了最近举行的全球半导体协会大会。 PLD:灵活性依然是优点,缺点就是需要不断的超越摩尔定律      常见的可编程逻辑芯片比较大且更为昂贵,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持续地推动摩尔定律,它对我们管用,但是,对于大多数行业它已经不管用。       如果你设计一款调制解调器芯片,那么,没有必要把它缩小至45纳米。需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少,这些工艺技术仅仅被那些需要非常大量的晶体管的人所使用。那就是为什么在某些应用,像汽车行业,仍然采用180纳米和130纳米工艺技术。甚至大多数消费电子设备并不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而是180纳米、130纳米以及90纳米工艺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中,可编程逻辑已经让我们继续利用摩尔定律,并继续驱动成本的降低,因此,摩尔定律开始在更多的应用中被采用,如消费电子应用中,举例来说,像平板电视机、蜂窝电话以及机顶盒等等。汽车是另一个好例子,其中,越来越多的可编程器件被采用,因为可编程性的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低,这要归功于摩尔定律。因此,在可编程逻辑器件行业,灵活性依然是优点,缺点就是需要不断的超越摩尔定律。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如果你构建一块较大规模的芯片,那么,你就需要采用大量的软件、应用软件、IP以及诸如此类的模块,从而使设计更为复杂。过去,FPGA公司提供一颗芯片和一套编译器,客户完成一切工作。现在,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IP,这就改变了FPGA公司的运营方式。我们在几年以前就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组织来为各个客户开发IP以及对IP进行集成。       最大的机会就是让PLD被应用于大批量的市场。       最大的机会就是让PLD被应用于大批量的市场。当我开始为赛灵思工作,也就是12年半以前,每年6万片对我们来说就是大批量了。现在,对单一型号的产品,我们每年最大的批量是8百万片,并且它被用于平板电视系统。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将进入更为大批量的市场,特别是高端产品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覆盖低端大批量产品市场。       第二个机会就是提供更为集成的解决方案。现代的FPGA不再仅仅是可编程逻辑,而是介于ASIC和FPGA之间的混合芯片,它包含微处理器、收发器以及许多其它单元。我们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来构建芯片。在可编程逻辑芯片中加入少量硬核的确不会大幅增加芯片的尺寸,但是,它极大地提升了价值。       通过把诸如存储器和DSP核这样的单元集成在芯片上,我们提高了价值。赛灵思一直在把越来越多的硬核加入FPGA之中,因为它改进性能、提高速度且降低功耗。 FPGA向低成本发展是好事情      在FPGA领域出现了向着低成本发展的趋势,我认为那不是威胁,但是,更确切地说,那是行业的标准。每两年就有采用先进技术的产品上市,它们的成本更低。存储器的容量一年增加40%,而逻辑单元的数量一年增加大约70%。       在过去的几年中,在逻辑单元的消耗和价格的下降之间没有太多的差异,因此,该行业的增长率不是非常大,大约每年为10%。在进一步降低价格和建立新应用之间一直存在持续的战争。这是好事情,因为当价格快速下降时,我们能够捕获新的市场,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ASSP就是ASIC的终极版      ASSP就是ASIC的终极版。现在,被设计的ASIC越来越少,因为所涉及的成本高所致。ASIC可以由ASSP或PLD所取代。目前,ASSP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最终它们的确定跟ASIC是一样的。ASSP被提供给4-5个客户,这样看来,ASIC变得经济是没有理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ASSP也将发生相同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向大批量ASSP转移,因为人们发现投资较小批量的产品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没有理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ASSP将必须把重点放在较大批量的应用上,与此同时,较小批量的应用将由PLD所主宰,因为采用PLD更为经济。 在高端市场,我们没有竞争对手      我们正在设计40纳米的产品。作为主席,我们无法就产品开发计划和付运时间做出承诺,但是,我能够说的就是,在2006年推出了65纳米的产品,并且每两年我们将推出新一代的产品。我们已经处于非常强大的地位,因为我们正在市场上主推65纳米产品,而在高端市场,我们的确没有竞争对手。      赛灵思在3月份结束的财年与去年同期持平。在2006年,我们上半年增长强劲,而下半年增长非常慢。然而,我们把去年12个季度与前年的同期进行了比较,我们的增长率为8%。我认为几年将是比较好的年景。[!--empirenews.page--]      赛灵思近期计划从软件、IP以及其它方面考虑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ASSP供应商提供芯片和软件并告诉客户你把它放在板上就工作了。为了让FPGA抓住那个市场,我们必须提供不仅仅是FPGA,而且有比ASSP中硬核工作更快的软IP,并且我们将确保它在一块均能工作。这一策略将最终引领我们成为一个100亿美元的公司,然而,这可能要花上10年。       目前,赛灵思公司已经任命Moshe Gavrielov担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vrielov曾任以色列Verisity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最终在2005年由Cadence公司兼并。Gavrielov已经在最近表示,他打算在他的任期内把赛灵思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100亿美元的公司。 (根据EE Times专访稿整理)

    半导体 赛灵思 可编程逻辑 LAN BSP

  • 白色家电未来三年将维持高速增长

    【导读】白色家电未来三年将维持高速增长       2007年以来,以冰洗、空调产品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产品持续旺销,产销及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进入2008年,业内人士预计,白色家电业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产品功能也将从原先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大步飞跃。但是,受限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白电价格或将面临新的调整。      作为重要的钢铁下游消费行业,我国家电行业在2007年的产销及出口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各白电类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升。业内人士预计,2008年以冰箱、洗衣机、空调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仍将呈现高增长势头。截至2007年,在长虹与美菱战略合作两周年之际,其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20亿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近40亿元,翻了一番;国内冰箱销量由2005年的102万台上升到2007年的超过200万台,翻了一番。 未来三年将维持高速增长      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收入水平提升加速的大环境下,国内家电市场的景气度仍将不断提升,一方面农村市场和三四级城市市场启动明显,有效需求快速释放,成为家电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国家标准家电12年的使用期限缩短为7年,城镇家电也已经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一二级市场家电消费升级明显,预计白色家电未来三年将维持高速持续增长。      对于空调产品来讲,据中经网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每百户空调保有量为87.79台,而农村家庭每百户仅仅为7.28台。发达国家平均每户空调保有量都超过一台,所以无论是城镇市场还是农村市场都有着较大的普及需求空间。预计2008年内销出货量将进一步提高,内销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出口方面相对面临较大的压力,出口退税、汇率等多方面要素使价格成本提高,但中国空调的制造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世界空调产品超过70%都由中国制造。中国目前空调出口的国家已经涉及190多个,中国空调的出口还将保持稳步增长。      伴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潮流,冰箱一二级市场还是三四级市场都会进一步扩大,出现更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城镇居民家庭洗衣机产品的消费增长将仍以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主;三四级市场及农村洗衣机市场处于市场启动加速期,市场潜力巨大。 竞争激烈将是未来几年主旋律      空调市场的快速增长,直接拉高了国内压缩机行业的产销总量。原材料特别是铜的价格上涨以及行业供求关系的转变使得压缩机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下降,市场竞争较以往年度将更为激烈,行业竞争将由产能为主的竞争升级为以“规模、产品、成本、效率”为主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由产能规模的对抗转向综合实力的对抗,由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企业所在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企业所在的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压缩机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将推动压缩机行业的竞争向高端发展。      2008年,冰箱将越来越回归产品本身,是价格、技术、品牌、质量与渠道的综合竞争;高端冰箱份额将继续扩大,而在大容积、多门冰箱上拥有丰富产品型号和先进技术的国外品牌将给国内企业的高端路线带来阻力;随着国家“家电下乡”的实施,三四级市场增长会更为加速,同时,环保节能等新技术应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频、保鲜、时尚将继续引领冰箱消费市场潮流,适合于未来渠道、产品及消费者特征的经营模式将是制胜的关键。      总之,近年来,冰箱、空调、洗衣机行业发生了长足进步,一是行业内并购整合浪潮此起彼伏,强势品牌不断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二是本土产品技术创新不断,节能环保理念日益影响现实和潜在消费者;三是本土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和稳固,并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竞争能力。      随着白色家电的发展和普及,新居所、新产品和新需求增长,城镇家电市场已开始更新换代,市场空间仍然广阔。农村市场已开始启动,未来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国内白色家电发展将面临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及贸易摩擦等三大风险因素。      在2008年,我国的空调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在未来两年,一级市场消费结构日益成熟,新增用户和更新用户都已基本保持稳定,冰箱的消费中心将从以一级发达城市的大型超市向中等城市扩张,市场潜力巨大。

    半导体 空调 洗衣机 压缩机 BSP

  • 苹果iPhone走近亚洲 呈遍地开花状

    【导读】苹果iPhone走近亚洲 呈遍地开花状     据外电报道称,新加坡电信(Singapore Telecoms)日前发表的一份简短声明称,在今年晚些时候,新加坡电信将在自己的多个网络上推出苹果iPhone电话服务。               该声明称,“新加坡电信、印度Bharti Airtel、菲律宾Globe以及澳大利亚Optus公司联合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新加坡、印度、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移动通信市场上推出iPhone手机服务。”              据悉,目前新加坡电信持有印度Bharti Airtel 35%股份,持有菲律宾Globe Telecom公司44.5%的股份,并全资拥有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Optus公司。       当前苹果iPhone手机已经上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AT&T)、英国(Telefonica O2)、爱尔兰(Telefonica O2)、德国(T-Mobile)、奥地利(T-Mobile)、法国(Orange)。              另外,计划于近期推出iPhone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Singtel)、印度(Bharti Airtel & Vodafone)、菲律宾(Globe)、澳大利亚(Optus & Vodafone)、意大利(TIM & Vodafone)、捷克(Vodafone)、埃及(Vodafone)、希腊(Vodafone)、葡萄牙 (Vodafone)、新西兰(Vodafone)、南非(Vodacom)、土耳其(Vodafone)、加拿大(Rogers)以及由移动运营商America Movil覆盖的多个拉美国家。

    半导体 新加坡 TE 苹果IPHONE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