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短距离无线通信模组,随技术发展而缩小、省电,性能也不断增强,因此用途从原本的智能型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扩充到家电产品、汽车、工商业设备等领域,未来并将应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表、家用电力管理系统、医疗保健设备等高度成长领域。
受惠于中国五一备货及国际品牌新机种陆续上市,加上面板大厂积极推广,全球4K/UHD超高解析度电视面板今年3月份出货显著加温。根据市场研究机构WitsView调查,今年3月份全球4K/UHD电视面板出货量达106万片,月增175%。其中又以55寸及50寸两个尺寸机种为大宗。随着出货数量规模扩大,4K/UHD电视面板占整体电视面板出货比重亦提高。据调查,今年2月份4K/UHD电视面板出货渗透率约仅2%,但今年3月份已提升到5%以上(2013年4K/UHD电视渗透率还不到1%)。就面板厂区域版图来看,据调查,今年3月份韩系面板厂在50寸以下4K/UHD电视产品出货开始放量,推升韩系面板厂3月份在4K/UHD电视面板市占率由2月份35%、提高至3月份的41%。台系面板厂目前4K/UHD电视面板产品组合系以50寸、58寸、65寸等尺寸出货动能较强,但因韩厂激烈竞争,导致3月份市占率从上月的55%、下滑至50%。以产品出货尺寸来看,到今年3月份为止,4K/UHD电视面板仍以55寸与50寸为大宗、市占分别达24%与21%。另外,42寸机种占4K/UHD电视面板市场比重亦达13%,49寸与65寸比重则都接近11%。包括55寸、50寸、42寸、49寸、65寸等五个尺寸机种,合计已占整体4K/UHD电视面板出货比重8成。
2014年各家智能型手机厂旗舰机种战火才刚点燃,便已开始为下一波mini机种战役全力备战,各款旗舰手机的mini机种可望在第2季末、第3季初陆续上市,然因上一代mini机种定位失当,销售成绩未如预期,此次各家手机厂将调整产品定位、售价策略与上市时程,后续动向备受瞩目。
尽管外界对于今年大尺寸液晶面板报价涨势续航力、看法分歧甚至趋向保守。不过,市场研究机构WitsView研究协理刘陈宏认为,在笔电和监视器面板进行产品规格转换促使供给紧张的同时,液晶电视面板厂亦可能于今年5月、6月淡季进行43寸或39.5寸等新尺寸机种、混切产品、曲面电视面板及4K/UHD超高解析度等新尺寸加强开发或进行产能转移调配,若此状况延续到7月中以后、下一波品牌厂新机备货潮,则随着下半年旺季来临,届时大尺寸面板报价应仍有支撑。目前各界都聚焦关注中国五一销售情况,以及中国六大品牌业者是否有效控制电视整机和面板库存、南韩品牌厂商今年6月是否因财报或绩效考核压力而进行整体库存调节。一般相信,如果韩国及中国品牌厂持续积极备货,加上中国8.5代新产能陆续开出,则今年第三季底前、面板(报价/供需态势)瞬间崩盘的危机恐将大增。但若今年第二季液晶电视品牌业者进行库存调整,预料这反而有利于为今年第三季面板价格提供支撑。据调查,2014年4月份32寸到42寸液晶电视面板报价持续上涨1-3美元,46寸到55寸电视面板报价跌幅收敛、仅下滑2-4美元。由于整体液晶电视品牌面板和整机库存都算健康,配合中国五一、世界杯及新机种铺货,WitsView预估,今年第二季液晶电视品牌厂(整机)出货量可能达到4960万台,季增估4%-5%、年增估7%。第二季电视面板出货量估达6040万片,季增估7%-8%、年增估3%。监视器面板方面,受到电视需求畅旺影响,监视器面板产能依旧受限,因此21.5寸监视器面板4月报价持续小涨约0.2美元。而24寸监视器面板受到电视需求和面板厂将23.6寸TN面板产能调降影响、造成订单转移,使得23.6寸和24寸TN面板报价呈现持平或小涨0.3美元。WitsView指出,由于监视器面板厂规格转换策略,如韩国面板厂主推IPS和PLS规格产品与台湾面板厂转向以VA广视角技术产品为主,加上微软针对AIO机种补贴等等多重因素,迫使部分尺寸监视器面板供需陷入紧绷。除了27寸面板报价下跌约0.2-0.3美元,其余尺寸之监视器面板报价皆持平或小涨0.2-0.3美元。笔记型电脑面板方面,今年4月份报价大致亦呈现稳定状态,整体14.0寸和15.6寸面板报价(依规格不同)维持平盘或小涨0.1-0.3美元不等。另17.3寸和11.6寸NB面板报价亦呈现持平状况,13.3寸NB面板跌幅则约0.1-0.2美元左右。原本业者预期今年第二季笔记型电脑出货量可能季减3%、但最近已调升至季增3%。主要是受到新机需求和微软补贴方案启动影响,并且国际品牌手机厂需求开始增温,又使得部分面板厂将原本生产NB面板之5代线面板产能、转移到生产手机面板,预料这个情况可能会维持到第三季中段。后续若平板电脑面板需求旺季于第三季如期来临,可能会进一步限制NB面板供给量,相对也有利于支撑NB面板第三季报价表现。
「22K」这几年成为台湾年轻族群的就业恶梦,在形成一片低薪风潮中,其实受害的不只这些年轻族群,由于人力成本便宜,多数企业主宁愿聘雇劳工,持续传统制程,不愿进行产业升级,导入自动化架构,因此连带影响台湾自动化产业,相关设备供应商也成为22K政策的间接受害者。22K政策当年制定的主要考量,是相望透过政府补助的每人2万2千元薪资,提高企业对第一次就业年轻族群的意愿,不料后来多数企业将22K视为年轻族群的参考标准,大幅拉低原有的起薪水准,少数厂商更直接将22K当成起薪,这种作法让台湾的人力成本瞬间降低一级,而人力成本的降低也间接影响到制造业者的动化导入意愿,就有相关业者指出,过去两年台湾的自动化产值成长不过当初预估,原因即在于此。此一问题台湾制造业尚未解决,自动化设备业者指出,台湾的经济主流是中小企业,此一企业类型的资源有限,讲好听一点是非常务实,往往希望投入的资源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前人力成本较高时,导入自动化设备就可以马上解决庞大的人力费用支出,因此多数厂商还颇有意愿,但22K政策的出现,让原本的人力成本考量瞬间消失,这些厂商原本的自动化计划又再度停摆,继续原来的传统作法。要解决这些问题,自动化厂商建议政府,可以适时给予协助,例如透过专案提供制造业的低利购置设备贷款,至于制造商部份,也需瞭解,自动化是未来趋势,企业要有强劲的竞争力,自动化是不可避免的策略,越早布局,所占的优势会越多,企业的竞争力也才得以延续。
April 16, 2014---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中、大尺寸面板报价显示,2014年4月液晶电视32”到42”面板持续上涨1-3美金,46”到55”跌幅收敛,下滑2-4美金。受到电视需求畅旺的影响,监视器面板产能依旧受限,特别是21.5”监视器面板报价持续小涨约0.2美金,而24”W受到电视需求和面板厂23.6”W TN产能调降影响后之订单转移,预计23.6”W和24”W TN面板报价将呈现持平到小涨0.3美金,其余主要尺吋监视器面板报价依旧呈现持平。在笔电面板报价方面也呈现稳定状态,整体14.0”和15.6”HD Wedge和FLAT面板报价至少呈现持平到小涨0.1-0.3美金;14.0”Wedge和Flat报价呈现持平到微涨;17.3”和11.6”整体报价则至少呈现持平之状况;而13.3”整体跌幅则约0.1-0.2美金左右。WitsView认为由于监视器面板厂规格转换策略,如韩国面板厂主推IPS和PLS规格产品与台湾面板厂则转以VA广视角技术产品为主,加上微软针对AIO机种补贴等..因素,迫使部分尺寸监视器产品供需更呈现紧绷局面,除27”W产品跌约0.2-0.3美金,其余尺吋之面板报价皆呈现持平到小涨0.2-0.3美金。另一方面,笔电受到新机需求和微软最新全尺寸补贴影响,第二季笔电出货由原本的负成长3%,修正为正3%成长,而国际品牌手机需求开始增温,也迫使部分面板厂将笔电等产品之五代线产能转移给手机面板,预料此举至少会维持到第三季中。若平板第三季旺季需求再起,以及面板厂和笔电品牌纷纷将14.0”和15.6”W之主力产品规格转向Flat面板,面板厂也持续将规格转换至IPS、FHD等等,评估以上种种因素,将带动笔电面板供给之受限,使得部分面板报价获得支撑甚至续涨至第三季之局面。由于整体液晶电视品牌面板和整机库存十分健康,配合五一、世界杯及新机种铺货,再加上韩国电视品牌策略备货及中国面板需求急拉影响下,带动整机铺货提前发酵,WitsView预计第二季液晶电视品牌出货量将达49.6百万台,季成长4-5%,年成长约7%;而第二季面板出货量约为60.4百万片,季成长7-8%,年成长也有3%,优于预期。WitsView研究协理刘陈宏表示,后续电视市场观察点重点依旧在于五一后,六大品牌是否有效控制电视整机和面板库存,与南韩品牌厂六月是否基于财报或绩效考核压力,进行整体库存调节。若韩国及中国品牌持续积极备货,加上新8.5代中国产能陆续开出,那么第三季中面板瞬间崩盘的危机将会大增;若第二季液晶电视品牌进行库存盘整,对于第三季旺季来临之面板价格将有所支撑;然而在笔电和监视器面板进行产品规格转换促使供给紧张的同时,液晶电视面板厂若撇除部分年中财务数字之考虑,于五、六月淡季进行43”或39.5”等新尺寸、混切产品、曲面电视面板及4K2K新、大尺寸面板之产品开发和产能转移,如此状况继续延续到七月中以后品牌之备货潮,对于面板下半年旺季来临又会带来不一样之曙光。
随着半导体制程微缩、电子装置轻薄短小趋势,为提升产品可靠度、降低零组件成本,积体电路与电子系统静电放电防护技术(ESD)需求应运而生,交通大学光电学院院长柯明道博士获核科技部推动的「补助产学技术联盟合作计画」(简称产学小联盟),成立「积体电路与电子系统之静电放电防护技术产学联盟」(ESD产学联盟),与业界携手,透过论文发表、培育领域人才与举行技术论坛、教育训练等措施,将静电放电防护技术与知识推广到业界。柯明道表示,ESD技术正好与业界需求相符,目前不少硕、博士生在毕业前就已获许多业界公司「预定」或给予实习机会,希望透过此联盟落实学界研发能量与业界互动,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台湾第一大面板龙头宝座有可能会在2014年易主?群创与友达双龙抢珠爆发激烈卡位战。友达从2013年第2季起,单季营收已连续4季超越群创,不过2013年全年合并营收仍小输群创64亿元,且群创在2014年3月由于营收单月飙高成长5成,再度抢回龙头宝座。市场预期,2014年双虎争抢台湾面板龙头、全球第三大面板厂宝座战事将异常激烈,鹿死谁手尚难判断,但看好友达后续爆发力者不在少数。
车用电子所涵盖的半导体元件相当广泛,一言以蔽之,就是既有的系统设计架构套上车用规范。也因此,从既有的DC/DC、AC/DC、DC/AC、MCU(微控制器)、MPU(微处理器)等,这些元件都可以在车用电子中窥见其踪影。不过,车用电子专用的半导体元件与一般的消费性或是IT领域的特性不甚相同,不论是在稳定度、可靠度与供货年限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元件供应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有时常更新的动作出现。然而,英飞凌科技行销经理陈福顺却也谈到,观察目前车用电子市场的发展,对于半导体元件的要求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英飞凌也开始采取行动,开始提供新一代产品给客户,尽管仍有部份产品尚未进入量产阶段,但陈福顺也坦言已经拿到不少车厂的「Design Win」。他进一步透露,过往英飞凌的车用MCU针对车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设计,大多都是采用16位元架构的MCU为主,但这种作法必须要动用到两颗MCU才能完成,在考量到成本与系统面积等因素下,未来采用单一的32位元架构MCU会是相对合理的作法。尽管车用32位元MCU在车用电子领域是相当常见的半导体元件,但事实上,英飞凌在新一代的MCU核心架构作了相当多的突破。陈福顺谈到,新一代车用MCU产品线名称为ARUIX,全系列产品皆为32位元架构,且全系列支援 ASIL D标准,MCU本身最高可容纳三核心架构,单一核心的操作时脉可达300MHz,而高阶产品线亦可以支援到浮点运算、2D、3D影像与环景影像等功能。至于在价格方面,陈福顺则不愿意透露具体细节,但他也同意,过往车用MCU仅是负责系统控制的工作,英飞凌此举将会打破业界对于车用MCU的传统认知与想像。此外,英飞凌与其他车用半导体供应商相同,都是采取系统层级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所以除了MCU性价比的大幅提升外,在车用DC/DC元件方面,也内建看门狗(Watch Dog)功能,以有效监测多电源输出的情况下,是否会有失效或是失误的功能出现,而会这么作的原因,同样也是来自车用规范ISO 26262。MOSFET方面,则是改采新的封装方式并提升导通电流,但在Rdson方面,却可有效降低,再加上散热片加大的缘故,散热能力相较于前代产品有显著的提升。陈福顺进一步透露,全球车用电子的市场发展,相较于过往欧美市场居于领先优势,目前亚洲市场也有急起直追的态势,像是南韩或是台湾的车用电子业者,对于新一代的车用半导体元件都有相当高度的兴趣,一方面是希望可以赶上欧美市场的脚步,同时也是希望能取得欧美车厂的订单。
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先供应商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简称IR)推出全新D类音频芯片组,内含IRS20965数字音频驱动器IC,可提供受保护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开关和完整的音频MOSFET,旨在为高性能D类音频放大器产品作出优化。IRS20965具有高侧和低侧独立浮动脉冲宽度调制输入,能够从外部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进行死区时间控制。新IC的防击穿逻辑则可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故障时提供额外的防护。该产品还具有过流检测输出和2A栅极驱动输出能力。IR亚太区销售副总裁潘大伟表示:“新的芯片组配备IRS20965数字音频驱动器IC,让具有编程性能和保护功能的外部控制器更灵活。比如,新产品在提供非关断过载保护的同时,也能保持高质量音频性能。”IRS20965以高达800kHz的频率操作,其它主要功能包括具有自复位功能的可编程双向过流感应、卓越的噪声免疫能力、提供高达500W输出功率的±100 V额定值,以及3.3V或5V的逻辑兼容输入。产品现正接受批量订单。IC规格MOSFET规格
MaxLinear, Inc.是一家领先的面向宽带通信应用提供集成射频(RF)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公司。该公司日前宣布,全球宽带通信公司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选择MxL261数字电缆前端接收机用于新系列DOCSIS 3.0用户端设备(CPE)。作为创维全新DOCSIS 3.0系列的首款产品,CM4100是一款采用MxL261和Intel Puma 5芯片组设计的高速数据电缆调制解调器。CM4100的数据连接速率高达200 Mbps,可作为面向住宅和小型办公室应用的宽带网络控制器。通过使用MxL261的宽带调谐器,创维CM4100支持远程频谱分析仪功能,可报告网络健康状况和性能参数,有线电视运营商可利用这些参数来管理网络以及进行故障排除。这一创新功能使有线电视运营商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和诊断用户端设备的潜在问题,避免代价高昂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MaxLinear副总裁兼宽带与消费产品总经理Brian Sprague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创维就其DOCSIS 3.0旗舰产品开展合作。随着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力求满足消费者对带宽及内容迅速增长的需求,电缆调制解调器和网关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这是MaxLinear的DOCSIS接收机为开发下一代电缆调制解调器和网关产品的OEM厂商创造价值的绝佳范例。创维正在为家庭用户提供经过扩充的多媒体和数据带宽,我们期待为创维提供支持。”创维副总裁兼研发总经理王晓晖表示:“我们即将推出的8信道DOCSIS 3.0数据网关和调制解调器提供了客户一贯期望的高质量和高性能。MxL261帮助我们满足了这些高标准,在调谐器内实现的功能集成度发挥了重大作用,使我们的下一代产品在市场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技术亮点MxL261是基于MaxLinear的低功耗数字CMOS工艺射频和混合信号技术。它是一种采用全球标准的单片式数字电缆前端,配备集成分解器、2个100MHz宽带调谐器、4个正交振幅调制(QAM)解调器和一个4信道中频(IF)输出端。在8信道全开模式下,MxL261每信道的功耗小于175mW。芯片的低功耗和功率控制灵活性使MxL261在待机和运行模式下均能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和《欧洲数字电视服务和宽带设备行为规范》的标准。MxL261裸片采用7mm x 7mm 48针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
全球领先的整合单片机、混合信号、模拟器件和闪存专利解决方案的供应商——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宣布推出全新电机驱动器MCP8063。新器件通过汽车AEC-Q100标准认证,具有高度集成、高性价比的特点,采用4 x 4 mm 8引脚DFN封装,尺寸小但性能卓越。同时,这也是全球首款不仅融合上述特点,还能以1.5A 峰值相电流实现180度正弦波驱动多种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和风扇应用的产品。这种高度集成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PCB面积;而高性能的正弦波驱动也实现了高效率、低噪声和低机械振动,从而达到节能的静音运行效果。此外,MCP8063还具有多重安全保障,如热关断、过流限制和锁定保护等。在汽车、IT、工业和家电等广泛的电机应用市场中,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设计人员要持续减少产品的成本和尺寸,降低它的噪声和功耗,同时提升其性能和安全性。MCP8063电机驱动器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解决了上述要求,同时还拥有从-40℃至+125℃的宽工作温度范围。此外,新器件还支持无刷直流(BLDC)电机的无传感器驱动,从而节省了使用霍尔传感器的成本和空间。Microchip模拟与接口产品部营销副总裁Bryan J. Liddiard表示:“客户需要一款符合AEC-Q100质量标准、具备高电流和宽温度范围的高性能紧凑型电机驱动器。我们新推出的MCP8063是一款适用于各种三相无刷直流应用的完备的单芯片解决方案,而且价格极具吸引力,正好迎合了客户的需求。”MCP8063电机驱动器可独立运行,也可与Microchip丰富产品组合中的各款PIC单片机和dsPIC数字信号控制器配合使用。因而,该器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既可实现简单的电压控制,又能实现采用诸如正弦波无传感器驱动等高性能算法的闭环电机速度控制。开发支持Microchip同时推出了MCP8063 12V 三相BLDC无传感器风扇控制器演示工具包(部件编号:ADM00575),为新款MCP8063电机驱动器的相关研发工作提供支持。此外,这套工具也配有人性化的配置GUI。Microchip还提供了全方位的开发解决方案来支持其电机控制和驱动器产品组合,包括固件、算法、应用笔记、开发工具、评估板及参考设计等。供货MCP8063电机驱动器现已开始提供样片并投入量产,以5,000片起批量供应,价位极具吸引力。
Molex公司推出IllumiMate 1.00和1.25 mm间距线对板连接器系统,与目前市场上任何类似连接器系统相比,可为现今平板LED电视和PC监视器制造商提供更多的接插方式、额定电压、电路尺寸和锁定类型。IllumiMate产品系列通过提供单一系统,让设备制造商围绕单一连接器类型和PCB占位面积图形设计各种不同的模型。Molex地区产品经理Goji Tanabe表示:“随着制造商寻求能够实现更明亮的分辨率和更低的功耗,而同时提供更薄的显示屏和更多的尺寸和功能种类,平板电视的LED背光应用不断增长。以往,一个连接器系列无法满足所有这些不同的需求。Molex新的IllumiMate 1.00和1.25 mm间距系列不仅可以满足业界对窄宽度、低功率连接器的需求,还通过提供现今行业最广泛的接插和电压配置范围,满足了业界对更高灵活性的需求。”与IllumiMate 1.25 mm连接器系统相比,IllumiMate 1.00 mm可以节省大约50%的电路板空间,而且提供更低的电压选择,有助于降低功耗。1.00和1.25 mm两种产品系列均在电压、电路尺寸和线规方面提供不同的选项,并分享以下主要特性包括:●自摩擦锁定实现安全闭锁和空间节省,具有反电线缠绕(anti wire-tangling)和中间摩擦锁定特性,带有可视接插保障窗口●极化导向肋(polarization guide rib)能保护插针,同时防止不正确的接插和左右运动(side-to-side movement)。1.00 mm间距型款的导向肋位于外壳端部,而1.25 mm间距型款的导向肋位于中间●宽前焊垫增强PCB保持力●双触点终端设计提供电气接触保障和低插入力
飞思卡尔半导体日前宣布扩大其现有的Kinetis K1x、K2x和K6x MCU,推出新一代旗舰Kinetis K系列MCU—Kinetis K0x MCU系列。此外,飞思卡尔还扩展了其面向整个Kinetis产品线的支持软件,为客户提供广泛的MCU软件和工具支持,其中包括Kinetis软件开发套件和Kinetis Design Studio IDE。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MCU部总经理Geoff Lees表示:“凭借第二代Kinetis K系列MCU,飞思卡尔产品的可扩展性、性能、电源效率和支持工具将达到新水平。我们面向这些高度集成的微控制器所提供的开发支持将使客户的期望值达到新的高度。”新一代Kinetis系列MCU新一代 Kinetis K系列MCU增强了 Kinetis MCU产品组合的可扩展性,使客户在工程投资方面取得的效益最大化,并加快产品上市。这些全新系列的器件具备高性价比,其价格仅为0.79美元(每年10000件),是业界价格最优的Cortex-M4 MCU,其浮点单元达到100MHz,并带有64KB闪存。整个产品组合可提供高达180MHz的频率性能,带有8KB I/D缓存、2MB闪存和256KB SRAM的浮点单元,且都具备市场领先的功耗/性能比。飞思卡尔充分利用其成熟的低能耗创新举措,将Kinetis L系列MCU的卓越低功耗特性加入到第二代 Kinetis K系列MCU中,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新产品具备更加优异的性能/电源效率比。因此,新产品具备卓越的Cortex-M3/-M4级电源效率以及优异的低动态电源使用率,同时运行频率可达100至180MHz,并且,与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静态功耗降低7倍。智能片上系统整合意味着客户将拥有更广泛的选择,在适合的价格范围内找到更适合的产品特性。 Kinetis K 系列 MCU还包括广泛的内存容量,并且其增加的板上SRAM可在添加特性(如连接性和更丰富的人机接口)时,满足客户更多内存选择的要求。此外,该系列卓越的集成特性可实现更低的整体物料(BOM)成本,并具备多种特性,如带有无石英功能的USB。Kinetis K系列MCU面向广泛的低功耗、高处理效率嵌入式应用,包括:可穿戴设备、游戏设备、物联网数据集中器和终端节点、销售点系统、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家庭自动化产品,以及工厂自动化系统。全面的支持工具最新的Kinetis K系列的处理增强功能还配有更广泛的Kinetis MCU开发支持,可帮助用户在24小时内创建坚固耐用、可完全运行的原型产品。飞思卡尔提供一整套开发资源,从原型到生产全面支持Kinetis K系列MCU用户,开发资源包括:●全新的Kinetis软件开发套件(SDK):该套件是一款全面的软件框架(最初面向Kinetis K系列 MCU,但计划在未来面向整个产品组合进行供货),面向基于Kinetis MCU的开发应用。该软件开发套件(SDK)包含硬件抽象层、RTOS适配器、外设驱动器、库、中间件、实用程序和使用示例。●全新的支持mbed的低成本FRDM-K64F飞思卡尔Freedom开发平台。与广泛的Arduino 硬件生态合作体系相比,该平台添加了一系列面向Kinetis L系列和K系列MCU的飞思卡尔Freedom开发平台。●飞思卡尔Processor Expert软件。该软件可帮助飞思卡尔微控制器创建、配置并生成软件和驱动器。●面向Kinetis MCU的引导程序软件。该软件可通过串行连接进行系统闪存编程,并支持擦除、编程和验证功能。●广泛的ARM生态合作体系。该生态合作体系支持特定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这些开发环境来自Atollic、Green Hills Software、IAR Systems 和ARM自己开发的Keil工具,以及全新的飞思卡尔Kinetis Design Studio(Kinetis Design Studio最近为感兴趣的用户推出了测试版)。这些扩展的软件产品基于MQX RTOS、塔式系统平台和应用特定框架所构成的强大且长期的Kinetis MCU支持基础。可扩展性和供货Kinetis MCU产品组合是业内最全面的且增长最快的基于ARM的MCU产品组合,该产品组合包括900多个器件(600个Kinetis K系列MCU),可为用户提供广泛的关于软硬件兼容产品的选择。大量全新的基于ARM Cortex-M4的Kinetis K系列MCU(包括Kinetis K63、K64、K24、K22、K21、K12和K11 MCU)现已投入生产,全新的Kinetis K22衍生产品和K02 MCU已提供样品,更多的器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如今,客户可采用各种塔式系统模块和最新推出的飞思卡尔Freedom开发平台FRDM-K64F开始产品开发。
艾尔默斯公司(elmos)日前宣布推出一种紧凑型封装的汽车级双天线电源保护芯片。该芯片为天线系统提供静电保护(ESD保护)以及电源对地/电池的短路保护,同时该芯片具备过热保护的功能。通过I2C总线接口,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两根数据线对多个不同的器件进行寻址。该芯片采用QFN20L5封装。该芯片可以用在输入电压从4.5V~25V的天线应用中。芯片把输出端的电压通过电阻分压,然后反馈到芯片内部作为调整的依据,可以独立地输出两路电源,电压范围从3.3 V直至至VBat。采用QFN的封装形式,使得芯片体积可以做的很小,但却具有全面的诊断功能。由于它采用I2C接口和8位ADC,可对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它可以对每个输出通道单独设置过压和欠压的阈值,也看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当检测到上述故障的时候自动关机。输入端的模拟传感器还可以与可编程的数字输出结合起来使用,用于监控第三路天线电源电路或其他功能。产品特性:●兼容汽车输入电压范围为6V~40V,包括抛负载情况下的电压跳变;●通过电阻分压取样,可编程输出电压范围为3.3V~VBAT,具备可编程软启动功能;●高达200mA的负载电流,可对过流电流以及开路电流的阈值进行编程;●对输入电源有过压/欠压保护、过温和过流、负载开路保护,发生保护的情况下输出故障指示信号;●可控制一个外部双极NPN晶体管的输出,以降低功耗;●集成I2C数字接口,实现对电压以及电流保护幅值的可编程;●控制接口包含数字比较器,可用于其他功能;●8位快速ADC可采集相关的系统电压和电流。典型应用:●汽车天线模块●导航与无线电设备●通用电压稳压器应用典型应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