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穿戴玩半年就被抛弃?

    电池续航、误判行为、实用性不高……本地第一批使用者吐槽多“智能穿戴”设备是近两年科技公司最热衷的产品之一,除了谷歌研发智能眼镜之外,三星、苹果和国内大批互联网企业也投身其中,智能腕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项链等相继推向市场。但本地第一批尝鲜者向成都商报反映,智能手环等产品质量有瑕疵,实用性不高,用不了几次就被束之高阁。智能穿戴设备目前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可能是这类产品想要进一步普及的关键。成都商报记者 王智三个月电池阵亡UP售后怎么解决戴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和几位同事去年初通过海外代购了Jawbone UP第一代智能手环,单价约1400元。“当时这款科技产品卖得很火,可以跟踪你的运动量,监控你的睡眠,还有智能闹钟,通过振动唤醒你而不影响身边人。只需连接电脑或者iPhone,就能将记录的内容同步,通过图表很方便自我管理。”市面上比较有名的同类产品还有Nike+FuelBand、Fitbit 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Jawbone UP的销量和Nike+相当,于是戴先生和朋友们购进了这款手环。但用了不到三个月,智能手环的充电就成了大问题。“这款产品电池的容量衰减得很厉害,从最初4~5天充一次到后来每天一充,大概在三个月的时候彻底充不进电了。”戴先生联系代购的淘宝店铺,对方认为时间过去太久,购买地又在美国,他们没办法保修。另两位购买这款手环的同事,也先后遇到“电池阵亡”的问题。智能手表每日一充实用性受质疑王先生是成都第一批智能手表用户,几年前摩托罗拉刚推出智能腕表MOTOACTV时,他就请人从国外代购了一款。当时,这款智能手表的概念足够令人兴奋:它可以是个计步器,通过GPS记录你的运动轨迹,还能充当随身音乐播放器。但使用几次后,兴奋就被烦恼取代。首先这款腕表续航时间太短,一天一充,甚至一天都坚持不了。“早上充好电去上班,下班准备跑步时就没电了,让人很沮丧,总不能一直充电就等着跑步吧?”于是他决定白天使用,晚上充电,但早晨睡醒看个时间就很不方便,因为手表还在充电。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三星、索尼等推出的智能手表,续航能力有所加强,但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使用时长仍然是这类产品的硬伤。HTC全球销售总裁张嘉临近日来成都时,成都商报记者将此话题抛给他,张嘉临回应说,智能穿戴产品受电池问题困扰业内皆知,HTC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智能穿戴产品,电池续航能力相比其他产品有很大提升。更像一个玩具?用户期待深度服务“智能穿戴注定不会像智能手机那么火,因为使用过你就知道,它只是一个玩具。”俞先生是个数码玩家,经他手的智能穿戴设备很多,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俞先生认为这些设备实用性都不够,比如智能戒指,只能显示时间,提醒来电,刚使用时有股新鲜劲儿,用几天就发现用处不大。郭小姐也是尝鲜者,她购买的智能手环现在躺在抽屉里。之所以不继续使用,郭小姐解释:“就是玩玩,其实你只要较真你就输了。比如运动记录,它只在你跑步或者打球时比较精确,其余时候完全取决于你佩戴那只手的动作,有时候手上动作稍微大一点,它就认为你在跑步。再比如记录睡眠状态,有时发现它的记录完全不可靠,明明睡得很浅中途醒来两次,图标却显示深度睡眠状态很好。”涂女士则抱怨她为老人购买的智能手表,的确能监控使用者心率、运动量等情况,“但这种产品还是不实用,比如能不能实时传输,不能只在监控到异常情况时给我们发送警告信息。还比如数据图标,老年人看不懂,能不能实时传输给医生,后续给老年人提供很多医疗保健服务?而现在我们给老年人买的智能手表,只能当一般的手表使用。”美国市场调查公司EP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有1/3购买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美国消费者,在6个月后放弃继续使用。市场调查公司CCS Insight的一项调查也表明,美国和英国已拥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中,40%的用户已停止使用这些产品。不同调查数据说明的是一个情况,智能穿戴设备要想出现智能手机那样的普及热潮,需要解决电池续航和实用性等硬伤,并形成用户期待的那种终端到服务的立体商业模式。

    半导体 智能穿戴 智能手表 智能手环 智能穿戴设备

  • 信息技术领域各专利申请逾200万件

    本报讯 记者黄鑫报道:在4月11日召开的电子信息博览会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一所所长洪京一表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推动信息技术领域专利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3年6月30日,信息技术领域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经达到209.9万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4%。据洪京一在论坛上发布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的PCT(专利合作协定)申请量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83%的专利申请来自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少数企业专利实力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各省市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普遍较快,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大经济圈所在省份的专利数量优势明显。

    半导体 电子信息 物联网 云计算 信息技术

  • 微软料投资IV最新专利收购基金,苹果和英特尔不参与

    路透旧金山4月11日 - 据听取募资简报的人士,专利收购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IV)已说服微软和索尼投资其最新的收购基金;之前曾投资IV的苹果和英特尔则拒绝参与。 目前外界对于专利拥有者是否太容易获得高额权利金,以及专利收购企业是激励抑或扼杀了创新,争辩正炽。 三名熟悉IV专利市场活动的消息人士称,去年IV在物色新投资者,减少了专利收购;现在该公司准备大展拳脚。 “微软和索尼的投资,让IV又有了购买新专利的资金。”Unified Patents执行长Kevin Jakel表示。 但苹果和英特尔的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最大的科技公司过去都曾支持IV。“这样分道扬镳很引人注目。”Jakel称。 IV拒绝讨论投资案。微软、索尼、英特尔和苹果也不予置评。还不清楚英特尔及苹果是否仍会投资IV未来的项目。 IV创立于2000年,已募集约60亿美元,收购约7万项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资产。路透看过的一项2013年投资者简报显示,该公司谋求再募集30亿美元。 数家大型科技公司之前也曾投资IV,那些投资者使用IV的庞大专利组合,支付的授权金较低,且可分到IV的部分权利金收益。 法院文件显示,微软、索尼<6758.T>、苹果和英特尔都曾投资过IV的基金。Nathan Myhrvold在共同创立IV之前,曾在微软担任首席科技官,与比尔盖兹密切共事。IV另一名共同创办人Peter Detkin之前则是英特尔的内部律师。(完) ****如欲参考原文报导,请点选[ID:nL2N0N31DX]即可撷取浏览**** (编译 张若琪 审校 徐文焰) ((rochi.chang@thomsonreuters.com)(886-2-25022095)(Reuters Messaging: rochi.chang.thomsonreuters.com@reuters.net))

    半导体 微软 索尼 苹果 英特尔

  • 安森美近千万美元 收购Truesense Imaging

    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签署最终协议,将支付近9,200万美元现金来收购高性能影像感测器供应商TruesenseImaging,Inc.。根据协议条款收购资金将以安森美内部可用现金来支付。TruesenseImaging的产品用于多种工业终端市场,包括机器视觉、保安监控、交通监控、医疗及科学成像,以及摄影。收购TruesenseImaging与安森美半导体现有影像感测器业务极之相辅相成,大幅扩充公司的技术阵容,增添200多家新客户。

    半导体 安森美 感测器 SENSE IMAGING

  • 期望国内出现亿元级专利诉讼判决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在华为副总裁宋柳平看来,中国司法系统平均8万元一件专利的赔付价格,严重影响了专利实际价值,他期望上亿元的诉讼判决在国内出现。宋柳平在4月11日举行的“2014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态势发布会暨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专利理论价值或潜在价值是世界第一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替代。据介绍,专利的理论价值或潜在价值在于覆盖量,就是销售和制造的综合量,中国是世界三大市场之一,同时又是世界制造基地,全球手机有70%是在中国生产,这一部分的量应该是在中国专利覆盖之下,所以中国的专利理论价值是世界第一的。但中国专利没有体现其作用,实际上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其价值体现在于法院判决,在中国一件专利的赔付价值平均也就8万元左右,在欧美通常是一两百万美元。“所以你看到美国专利为什么世界领先,如果我们想具有竞争力,中国法院能不能出现几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的判决?这才会产生价值。” 宋柳平表示。宋柳平认为,在世界范围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使这个国家竞争力减弱,实际案例证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后,国家的实力反而是增强的,从之前的欧洲到日本都是如此。他同时认为,在知识产权领域,要遵从国际通行的方法和语言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种制度本身没有太多的民族性,就是一个给予创造发明者一定时间的保护,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利益,使得这些成果最终变成人类共同的成果。”“这里还涉及到我们有没有信心的问题,知识产权是什么?其实就是研发投入,一个欧洲或者北美的工程师成本是中国数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唯一的后果就是使得中国有希望的企业成长起来。”宋柳平认为,华为公司门槛已经很高,知识产权已经相对不那么重要,但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唯一的门槛就是专利或者核心创造发明,如果不保护,这些企业没法成长起来。奇虎科技知识产权总监黄晶则认为中国知识产权状况正在好转,“"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版权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国际上的娱乐片,美剧价格都没有中国当红的电视剧价格高,所以版权价格已经起来了,现在商标价值也在慢慢体现,因为iPad事件,还有王老吉加多宝诉讼等。”

    半导体 工程师 定时 华为公司 IPAD

  • Apple 猛挖墙脚:iPhone 7高通要悲剧

    今年,至少已经有两位高级别基带硬件工程师离开无线半导体公司博通,加入 Apple 。这也使得 Apple 计划自己设计和打造基带处理器的传言变得更真实。根据LinkedIn网站资料,博通公司前任首席工程师Paul Chang已经在今年2月加入 Apple ,担任高级项目经理。Chang已经在博通公司服务了11年。在博通工作时,Chang是基带收发器开发的射频硬件主管,这种基带收发器也被广泛应用在 Nokia 和 Samsung 的流动设备中。Chang拥有在复杂流动通信产品开发项目中担任射频芯片主管的经验,这种项目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营收,并需要与不同功能团队的员工进行互相合作。他是博通流动通信CMOS团队的主要人物,拥有从产品开发到交付最终客户的经验。Chang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此外,Chang的名字也出现在至少三份博通专利中,这些专利主要讲述了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另一位在博通工作10年之久的工程师是Xiping Wang,Wang在今年1月加入 Apple 。Wang在博通担任设计工程师兼硬件开发经理。在加入博通前,Wang曾经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射频工程师,毕业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过去3年中, Apple 一共从博通和高通公司招聘了至少30位中级和高级基带软件和硬件工程师。高通公司正是目前iPhone基带的供应商。此外, Apple 官方网站上也在招聘射频芯片设计工程师,这意味着 Apple 还没有完成自家基带的设计。两天前,有消息传出称 Apple 计划自己设计基带处理器,这也是 Apple 想要控制组件的最新行动。目前, Apple iOS设备搭载的A系列处理器都是公司自行设计和开发的。

    半导体 iPhone AN APPLE

  • iPad mini 3可以在这九个方面下功夫

    Apple 公司在去年发布的新款iPad mini可谓是众望所归,搭载额Retina萤幕、A7处理器的iPad mini,显然不再是低端产品,而是与iPad air平起平坐的产品,只是面向人群不同而已。当然,iPad mini仍不完美,比如价格昂贵、容量较小、没有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等,用户自然希望更完美的续作出现。不过,似乎今年关于iPad mini 3的传闻并不算多,大部分都来自著名科技分析师郭明池。他声称iPad mini 3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发布,与前作具有相同的外观,同时也比一代iPad mini更厚重。另外,iPad mini 3也有望与新款iPhone一样,搭载A8处理器、运行iOS 8,并内置指纹传感器。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iPad mini 3呢?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所期待的新功能和特性。Touch ID指纹传感器根据此前国外网站泄露的图片来看,Touch ID指纹传感器显然是iPad mini 3的新功能之一。事实上,这个部分并不令人意外。随着iOS 8的研发展开, Apple 应该会逐步扩大指纹识别功能的覆盖,也有望开放其接口,让更多软件应用可以使用指纹识别功能,从而加强整个iOS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大的存储容量Apple iOS设备保持16GB的基本容量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随着高清萤幕、处理器及显卡的升级,大型iOS应用及游戏已经动辄上GB的容量,16GB的基本款显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我们希望 Apple 能够适当放利,将32GB作为基本版本发售,价格则维持在16GB版本的水平上。降低4G版本价格对于iPad产品来说,如果选择3G/4G的数据版本,需要在WIFI版基本上至少加价800元,我们认为这有些过于昂贵了。事实上,降低数据版本iPad的价格,可以增加iPad mini 3的销量,因为mini本身就是为流动使用而设计的。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听起来很科幻,事实上 Google Nexus 7已经可以实现。相对有线充电,无线充电更方便一些,只需将设备放置在充电座上即可。此前, Apple 相关的无线充电专利也有流出,我们希望在iPad mini 3上可以使用到这项功能。压力感应萤幕M7运动协处理器出现在iPad mini 2上已经令人有些意外,所以 Apple 还是有可能为iPad mini 3添加更多新功能。我们希望看到的一种是压力感应萤幕,它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触摸感受,对手指输入的反馈更为细腻,也能够实现更复杂的触摸操作,显然是增加使用体验的一个有效方法。增加存储卡插槽及扩大iCloud空间或许是为了保证产品的美观、亦或许是一种盈利手段, Apple iOS设备从来都没有配备过存储卡插槽,这让容量升级变得很困难。事实上,HTC One M8已经证明在一体式机身上设计micro SD卡插槽并非不可能??,所以我们认为 Apple 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口碑,设计一个存储卡插槽让用户使用更低成本扩展存储空间,会是十分明智的。另外, Apple iCloud服务的免费5GB空间在目前来看十分寒酸,基本上主流的云平台都配备了更大的存储空间;而作为系统级的服务,我们认为免费空间应该更大一些,才会鼓励用户使用iCloud服务。更长的电池寿命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于电池寿命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毕竟电池就像是数码产品的“粮食”,没有电池的话再强的性能也无法发挥。所以即便iPad mini 2的电池寿命以及足够好,续作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也会有效提升使用体验。窄萤幕边框显然,窄边框、高屏占比已经是流动设备的新趋势, Apple 在iPad air上的转变非常及时,如果能继续缩减iPad mini 3的萤幕边框、实现更小机身体积,那么将是非常酷的。更好的镜头由于iPad mini系列机身相对小巧,所以很多用户也喜欢用它来拍照,大萤幕取景效果更出色。不过,iPad系列自iPad 3开始,镜头几乎没有进步,都采用了500万像素iSight传感器,画质和功能相比iPhone 5s等机型都稍显落后。所以,如果iPad mini 3能够使用5s的镜头组件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更受欢迎。

    半导体 iOS NI IPAD APPLE

  • HTC内部资料曝光:Galaxy S5太菜了

    前几天网上有人曝光了三星Galaxy S5的内部培训资料,列举了Galaxy S5面对HTC M8时的优势,而现在HTC的内部资料也被曝光了,矛头直指Galaxy S5。国外用户@HTC Source日前曝光了两张HTC内部培训资料,在这两张图片上,HTC列出了One M8相较于Galaxy S5的五个优势,希望有利于销售人员向消费者介绍One M8。HTC在五个优势中提到了One M8拥有手感更好更耐用的金属机身、音效更好的BoomSound前置双扬声器(Sprint版搭载Harman Kardon扬声器)、更好的单手操作体验、创新的双摄像头设计以及周到的HTC Advantage售后服务。值得一提的是,HTC Advantage售后服务表示允许用户在半年内免费更换一次屏幕。不同的消费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HTC列出的One M8的优势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消费者。不过从目前外界的反馈来说,One M8在做工和外观设计方面的确要比Galaxy S5更受欢迎。不过究竟消费者们会如何选暂时还不能确定,只有等二者上市一段时间后再下定论了。

    半导体 扬声器 HTC ADVANTAGE ARMA

  • 电商巨头豪赌硬件:以数据和渠道换用户

    用“数据”造手机 电商巨头豪赌硬件进行时尚艳上月末,一款努比亚Z5mini手机随着国家领导人出访高调曝光。这使国产手机制造商中兴旗下的努比亚这个并不为人知的手机品牌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努比亚的曝光给国产智能手机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给了电商渠道巨大的想象空间,京东(滚动资讯)商城趁势而上,扩大了与中兴的合作,并且也进一步拓展京东JDPhone计划。事实上,电商企业涉足手机,京东算是后来者。阿里巴巴(滚动资讯)早在2011年就与国产手机商天语合作推出了搭载云OS的阿里云手机,近两年,阿里云版图不断扩大,更广泛地与国产手机品牌达成合作。除此之外,百度(149.74, -1.23, -0.81%)、腾讯(525, -38.00, -6.75%, 实时行情)、盛大都开始涉足手机业务。一方面是国产手机的制造能力过盛及品牌崛起欲望,另一方面是电商企业的渠道能力以及数据基础给手机反向定制创造了条件。电商巨头开始豪赌手机硬件。电商企业的硬件欲望电商企业发力移动终端,抢占用户入口是其硬件战略的一个动因。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端口。在移动入口之争的背景下,电商巨头谋划硬件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努比亚手机之前在国内并不知名,2013年底,京东推“JDPhone计划”时,中兴努比亚手机就有两款手机入围,分别是Z5S大牛和Z5S mini小牛2。而这两款手机的生产、制造实际上是在京东的参与下实现的。京东商城副总裁王笑松表示,由于手机是京东的强势品类,销量很大,累积起来的用户评价也是海量的。去年,京东计划推京东定制手机,开始与国内诸多厂商谈合作。这种合作与以往手机品牌只把京东当线上渠道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手机的配置、价格,京东参与了更多的意见。比如,努比亚小牛这款机型,京东提出了一个定价,结果厂家提出,如果按京东建议的价格,线下渠道就无法销售了,如果只在京东渠道上卖,必须得到京东承诺包销的量。承诺包销还不够,厂家担心,一旦按京东承诺的销量去备料,万一滞销,损失太大。王笑松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给努比亚打了一笔高达1个亿的定金,以保证京东的采购量。王笑松称这一场赌博,几乎开了手机零售业的先例。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用户群是其核心资源,在用户移动购物渐成趋势的背景下,移动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趋势。电商企业发力移动终端,抢占用户入口也是其硬件战略的一个动因。和京东不同,阿里并不认为硬件是吸引用户的首要因素,阿里内部人士表示,用户最终关注的不是硬件,而是服务。不同品牌智能手机从硬件配置上差距并不大,未来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因此,阿里在手机硬件上的战略野心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阿里开发了云OS操作系统,在OS平台上开放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让软件服务商能够以更低成本提供更好服务给用户。而用这套操作系统与硬件厂商合作,其布局不仅仅是用户入口。以数据、渠道换用户近几年,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日益激烈。如今,在苹果(519.61, -3.87, -0.74%)、三星在高端市场一统天下,小米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国产手机对于低成本渠道的渴望相当强烈。在手机生产厂商眼里,电商企业拥有的销售渠道和用户消费数据对于其生产和销售有着巨大价值,在电商企业看来,抢占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是其最主要目的。各家电商在与手机生产企业的合作中,本质上也都是在以销售渠道和用户消费数据换取用户。2011年,阿里巴巴就开始了其手机计划,与国产手机商天语及芯片公司Nvidia(18.12, -0.26, -1.41%)(官方中文名称英伟达)合作推出了阿里云手机。彼时,国产智能手机才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日益激烈。如今,在苹果、三星在高端市场一统天下,小米一枝独秀的背景下,国产手机对于低成本渠道的渴望相当强烈的。今年,在淘宝寸土寸金的首页多了一个云手机的入口,这种一级入口的位置对于手机厂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笔者注意到,在云手机平台上出现的手机品牌多达20多个,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品牌。除了淘宝平台这个巨大流量的渠道,阿里云还根据阿里电商平台产生的行业消费数据,分析出消费趋势,为厂商生产提供参考,在某种意义上实现C2B定制。阿里云巨大的投入以及渠道上的支持获得的巨大回报是除了这些手机都搭载了阿里云的操作系统,且大多预装了阿里系的APP,比如支付宝钱包和手机淘宝。阿里云相关负责人指出,只有自有操作系统才能够从最底层整合适合中国用户的互联网服务,给用户最佳的体验。因此,希望通过OS底层打通阿里系、非阿里系各类适合中国用户的服务,把大数据和云的优势开放给合作伙伴。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云OS并不会狭隘地只预装阿里系应用。移动时代让用户需求离生产制造越来越近,由用户定义产品会成为趋势。“在我们平台上销售的一款大屏幕的产品,销量不错,但大量的评价反映,虽然这款机型拍照的效果很清晰,但玩游戏时经常闪退。用户体验到频繁的退出和死机,不知道这是由于手机内存配置较低的缘故。”王笑松表示,这些评论成为京东与厂商在设计产品时的参考依据。比如,努比亚的一款手机,在讨论是用1个G的ROM还是两个G的ROM时,厂家提出,提升一个G,成本会增加100元钱,但显然2G的配置对于解决玩游戏闪退的问题有很大作用。王笑松说,京东会通过京东平台的数据分析发现用户的兴趣点和产品痛点,如待机时间、拍照效果和运行内存,然后再与厂家沟通交流。盈利不是首要考量目前,第一要务是移动用户争夺战,盈利显然已经成为次要考量。在抢夺用户的关键阶段,无论对于京东还是阿里来说,盈利都不是其首要考量因素。阿里云内部人士表示,现阶段,阿里云的盈利方式是云OS产生的收益和厂商进行分成,如游戏的联运收入、硬件和虚拟产品的销售收入、阅读和音乐视频收费收入、软件分成收入,但云OS目前不以盈利为目的。事实上,阿里云在整个阿里系里仍然是一个持续投入的事业群。马云对于阿里云业务一直没有提出任何盈利要求。除了资金的持续投入,还有资源上的投入,以云手机为例,阿里拿出了淘宝入口、天猫渠道以及大数据资源进行支持。马云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并不是想简单把阿里系的APP预装在阿里云手机里,而是要打造一个云OS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是以移动生态为基础的跨平台的生态体系,在云手机的频道,可以看到除了手机,还有电视、盒子、路由器等硬件产品。这说明阿里云的野心远不止手机这一类硬件。[!--empirenews.page--]不过,移动端的生态体系并不容易,阿里云OS推出已有三年时间。据统计,目前搭载云OS的手机品牌不超过三十个,离阿里OS生态圈的目标还很远。阿里并未放弃这一目标,在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云OS事业群总裁一灯还宣布,阿里将投入10亿元来扶持阿里OS生态圈的发展。虽然定制手机毛利率的想象空间很大,但王笑松表示,盈利也并非京东现阶段主要目的,京东目前推出的几款手机,包括Z5S 大牛、Z5S mini小牛2以及华为荣耀3C手机上市时定价最高不到2000元,最低的才799元,这样的定价京东盈利空间并不大。到底是高性价比的硬件产品更有吸引力还是提供完善的操作系统和服务更能有效地吸引用户,市场尚无定论。不过,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是想占据整个手机产业的制高点,通过用户数据整合手机产业链。目前,第一要务是移动用户争夺战,盈利显然已经成为次要考量。

    半导体 硬件 阿里云 努比亚 OS

  • M8双镜头夯 华晶科转型佳作

    数位相机产业受到智慧型手机的迅速崛起,导致生存空间大受压缩,但随着转型效益逐渐展现,部分业者在「非相机领域」的比重节节拉高,也为前景增添想像空间。以华晶科(3059)来说,不仅「变身」为「手机影像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替宏达电最新款M8手机开发出的「双镜头」,更成为代言人五月天近期广告当中的卖点。国内早期数位相机厂商超过10余家,但随着产业整并和竞争力差异,只剩华晶科、佳能、亚光等较「纯」的厂商,至于鸿海、群光也都有相机部门。其中,以华晶科的转型动作最快也最大,主要是该公司以往就具备开发晶片的能力,加上曾跨足「专业影像手机」市场,深知手机品牌业者对「影像」的强烈需求,因此朝向「手机影像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进行转型。华晶科此次开发出的手机「双镜头」设计,首先获得宏达电青睐,搭载于M8之上,而M8近期也因为这一大一小的双镜头设计,而吸引更多话题,并一举打响华晶科的转型第一炮。。华晶科总经理夏汝文自信满满的宣示,「双镜头」将会形成未来潮流,而继M8之后,还有多家客户的机种开始导入,预期第2季就会陆续推出。他强调,至少在6个月到一年之内,还看不到其他的「双镜头」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华晶科目前的营收占比已有50%来自于手机镜头和解决方案的贡献,另有20%为车用镜头和血糖机等医疗产品,传统的相机代工已降至30%。夏汝文透露,今年第一季的本业已经赚钱,而业外又可认列柯达(Kodak)「以债做股」的股票评价收益,至于第2、3季的营运还会逐季增温。夏汝文表示,手机镜头的画素持续拉高,到了800万画素之后,包括苹果和三星都开始加上专门的影像处理晶片,进一步拉高影像品质,也迫使其他手机品牌业者跟进。但他说,并不是所有的手机业者都擅长光学影像,事实上,这些业者非常需要像华晶科这样的公司负责处理影像部分。夏汝文说,华晶科目前就提供手机业者涵盖「镜头+晶片+软体」的完整解决方案,不同的搭配满足不同的业者需求。他强调,双镜头的设计就如同双眼,可以强化距离感,能提供多功能,包括:强化影像特效、提升影像品质、3D影像辨识、3D导航、进阶手势控制等,未来势必会成为潮流。而其他业者除了专利权之外,也得要时间来克服种种问题,因此半年到一年内,看不到竞争对手。

    半导体 晶片 相机 影像 宏达

  • 英飞凌OptiMOS FD系列提升硬式整流耐用度

    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推出全新 OptiMOS FD 200V 和 250V,让中电压产品组合更为完备。最新一代的 Power MOSFET 专为本体二极体硬式整流最佳化所设计,不仅提高产品耐用度、降低电压尖波,还能降低逆向回复损失,进而提高系统可靠度,尤其是在电信系统、工业用电源供应器、D类音讯放大器、马达控制(48 -110V系统)及DC/AC变频器等硬式切换应用。OptiMOS FD 系列拥有最佳化的逆向回复电荷(Qrr),符合最高的效能标准。OptiMOS FD 200V 和 250V 的 Qrr 比标准的 OptiMOS 200V 和 250V 降低 40%,进而可减少电压尖波,并省下缓震电路,大幅提升系统可靠度。英飞凌DC/DC系统部门资深协理 Richard Kuncic 表示:「英飞凌再次将 200V 和 250V 电压等级的水准向上提升,设立新基准正是让我们持续前进的动力。随着 OptiMOS FD 系列的推出,我们将持续提升切换效能。这个最新一代的 Power MOSFET 将协助我们的客户省下工程设计上的成本及时间,尤其是在硬式整流等应用方面。」最新 OptiMOS FD 提升硬式整流的耐用度,可在需求更严格的情况下使用,dV/dt、dl/dt 和电流密度都优于目前市场上的 200V 和 250V 技术,因此使用更方便,也可简化设计流程。OptiMOS FD 还比其他同类装置减少45%的导通电阻(RDS(on))和65%的优值系数 (FOM),能提供最高的效率及功率密度。OptiMOS FD 200V 产品组合提供 RDS(on) 11.7 m 的 D2PAK 封装,以及 RDS(on) 12m 的 TO-220 封装。OptiMOS FD 250V 产品组合则提供 RDS(on) 22m 的 TO-220 封装。

    半导体 英飞凌 整流 MOS

  • ST NFC探索套件加速物联网应用设计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发布一款简单易用的 M24SR 动态 NFC 标签开发平台。现已量产的 M24SR 动态 NFC 标签在记忆体容量和晶片封装方面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选择。以缩短物联网(IoT)应用研发设计周期为目标, M24SR 探索套件为工程人员提供在健身手表、喇叭、洗衣机、水表等任何电子产品内增加NFC连接功能所需的全部功能和工具。M24SR 动态电子标签扩大了意法半导体的 NFC 产品阵容,在单晶片上整合了符合工业标准的串列介面(I2C)和非接触式 RF (NFC Forum Tag Type 4)介面,可支援 NFC 数据交换格式(NDEF)和128位元密码保护安全机制。现有 M24SR 系列采用2-64 Kbit 的 EEPROM 记忆体,提供三种封装选择:SO8、TSSOP8和UFDFPN8。作为网路消费性电子、网路家电和联网产业设备的快速开发入门工具, M24SR探索套件展示了多个 NFC 用例,例如快速配对(tap and pair)、 URL 连接、简讯或电子邮件发送、名片下载。该套件整合了动态 NFC / RFID 标签(M24SR64-Y)、 STM32F1 微控制器、13.56 MHz天线、 LCD 彩色萤幕、 USB 介面、 JTA G介面和透对摇杆(joystick)控制选单介面。进阶版还增加了具有音效输出的蓝牙模组和耳机,以展示 M24SR 为智慧型手机和音效装置蓝牙配对带来的便利性。意法半导体还为用户提供完整齐全的 M24SR 开发生态系统,除探索套件外,还提供天线参考设计、应用笔记、 e2e 社群、 eDesignSuite 、微控制器参考驱动软体和 NFC Android 应用。

    半导体 NFC 物联网应用 应用设计 ST

  • 安立知110GHz VNA系统提升设备特性描述功能

    安立知(Anritsu)推出 VectorStar ME7838E 宽频向量网路分析仪(VNA)系统,可于单一连接提供70kHz至110GHz的频率覆盖范围。Anritsu ME7838E 集结了 VectorStar ME7838 系列宽频系统的所有优点,包括精巧的毫米波(mm-wave)模组、最佳的稳定度与动态范围,以及最快的量测速度,可充分解决高速设备特性描述所面临的挑战。VectorStar ME7838E 宽频系统采用独特的混合型 VNA 架构,克服传统宽频系统的固有限制,因此工程师可为设备的高精密度特性描述制作更完善的模型。 VectorStar ME7838E 110GHz 频率扩充模组的设计无需MUX结合器(combiner),进而减少热变异。此外,透过使用射频电桥及微波耦合器分享共同的 IF 路径及全合成讯号源,使 VectorStar ME7838E 宽频系统可提供-直流近似至110GHz的宽广频率覆盖范围。此创新设计同时亦提供对于高速晶圆(on-wafer)应用相当重要的顶级性能,无需 MUX 结合器可达到真实的方向性,进而实现超过24小时0.1dB的测量稳定性,同时亦减少所需校正的次数,藉此提高处理能力与产能,并且降低测试成本。由于 VectorStar ME7838E 整合了非线性传输线(NLTL)谐波取样器,使其无需放大即可达到109dB@110GHz的杰出动态范围。 NLTL 技术可提供更高的梳形(comb)频率,并于高频率时使衰退达到最小。Anritsu VectorStar ME7838E 采用比传统模组更轻巧的微型整合式毫米波模组,无需使用1-mm测试埠缆线,即可透过低成本的定位装置直接连接至晶圆探针,进而实现业界最佳校准及测量稳定性。总体而言, VectorStar ME7838E 提供了更高的测量可信度,并能设立更精准的模型以及有效缩短设计时间。

    半导体 ST RS HZ VECTOR

  • R&S同步推出CISPR 35多媒体产品EMC测试软体

    罗德史瓦兹公司(Rohde&Schwarz;R&S)指出,预定于今年第二季发布的 CISPR 35 EMC 标准规定了未来多媒体设备于干扰讯号的测试要求──全新的 CISPR 35 结合现行测试标准中资讯类(IT)产品的 CISPR 24 以及针对消费性电子产品的 CISPR 20 。R&S将与其同步推出 EMC32-K35 选项,用于搭配 R&S EMC32 EMC 测试软体进行未来 CISPR 35 的 EMC 测试需求。全新的标准将为消费性电子产品制造商大幅简化测试设置的过程,他们不再需要独立的测试系统进行广播、电视、影音接收机及媒体拨放器的测试,现行的 EMC 测试系统仅能延伸支援 EN 61000-4-3 及 EN 61000-4-6,笔电、印表机、路由器、甚至自动提款机的制造商,只需要将测试配置透过新的软体选配升级,即可符合最新的测试标准。R&S EMC32-K35 CISPR 35 一致性测试软体选配将与全新的 EMC 测试标准同步推出,

    半导体 EMC CIS ISP EMC测试

  • 台面板龙头出货超预期量价齐升可期

    9日,台湾液晶面板龙头群创(3481.TW)、友达(2409.TW)股价继续上涨,本月涨幅均已超过10%。最新数据显示,3月群创、友达大尺寸面板出货量环比增幅分别达40%和11%,营收环比增幅分别达50%和20%,均超出公司预计。据专业机构DisplaySearch公布的4月上旬报价看,32、40、42寸面板均小涨1美元。该机构预计,以面积计算,今年大尺寸面板需求较去年增加7%,但产能仅增加4%。另外,面板厂增加供应4K2K面板等新产品挤占部分产能更加剧供需失衡,基于此,二季度面板行业有望出现量价齐升。时报资讯认为,可继续关注此前提示的相关标的,如京东方A( 000725 )、TCL集团( 000100 )旗下的华星光电均为国内主要液晶面板供应商。

    半导体 面板厂 液晶面板 华星光电 TCL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