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 JOSE, Calif. — Apple examined details of Google's Android code in testimony Monday as part of its patent infringement case against Samsung. Attorneys for both sides debated how much of the source code running on Samsung's handsets would be brought into evidence for review by the jury.A Samsung attorney objected to Apple's request to bring all the source code on the accused Samsung phones into evidence, saying if printed out it would fill the courtroom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ages. The two sides are expected to limit evidence to code that expert witnesses cite.The software includes a mix of proprietary code -- some written by Samsung and some by Google -- along with some open-source code. Although some of the code comes from Google or open-source authors, all of it appeared in the Samsung handsets.Only the jury will be allowed to see the proprietary code, some of which even Apple's attorneys have not been allowed to view.In testimony Monday, two computer science experts testified that a range of about 10 Samsung smartphones or tablets infringed three Apple patents. The Apple US patents reviewed included:No. 5,946,647 on data detectors, a method for analyzing text to identify telephone numbers and email and physical addressesNo. 6,847,959 on a universal search featureNo. 7,761,414 on synchronizing data updatesGoogle is not being sued for patent infringement in the case. However Apple's lawyers asked experts to walk through the details of their findings about how different versions of Android code -- including Gingerbread, Ice Cream Sandwich, and Jelly Bean releases -- infringed Apple patents.For example, Apple showed a September 17, 2007, email from one Google Android manager referring to software similar to Apple's data detector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features is the interaction of text objects," the Android manager said, explaining the value of automatically finding a phone number, for instance, and automatically bringing up a dialer or calendar application."I think it was an invention way ahead of its time [because] it is extremely inconvenient with a cellphone to copy and paste text," said Todd C. Mowry, a Carnegie Mellon professor who testified as an expert for Apple.Apple paid Mowry about $350,000 for his work over nearly two years on the case. It paid another expert about $200,000.Apple put on the stand a software engineer responsible for data detectors in Apple's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Thomas Deniau joined Apple as an intern in 2009 and has worked on iOS since version 4.0.The court reporter had to stop the intense, neatly groomed Frenchman several times because she could not understand his rapid-fire, heavily accented English. The data detectors software consists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lines of code... it's very complicated to accurately identify so many data structures in so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 we support about 20 languages," he said.Under cross examination by a Samsung attorney, Deniau admitted Apple removed from a mobile version of its Safari browser detection of street addresses and other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app's loading time by 2 or 3%. However Deniau said he helped improve 20-fold the speed of recognizing telephone numbers in the browser.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如今黑龙江省的知识产权工作,的确令人欣慰和欣喜。近年来,黑龙江省的知识产权工作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纲,牢牢抓住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主题,抓住经济建设的脉搏,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年年有起色,年年有进步,以自己的行动阐释了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
2013年,在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的推动下,广东LED产业走出了2012年行业发展的低谷,进入快速发展期。2013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技术、专利等多项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表现抢眼。整体来看,2013年广东LED产业运行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运行效益稳步提升2013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为2811.03亿元,继续位居全国首位,较2012年增长29.52%,增速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强的内生长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2013年广东省LED产业规模持续平稳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LED照明相关产品价格走低,进而促使市场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公共照明领域开始大量推广、室内照明市场逐步打开及背光需求的逐年增加,从而市场需求开始真正“走高”。其中,作为广东LED产业传统优势领域的照明灯具、背光源、封装元器件同比分别增长44.30%、36.31%和31.14%,成为促进广东省2013年LED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广东LED产业效益亦稳步提升。2013年,广东省LED产业增加值为652.48亿元,同比增长28.41%。其中,1季度LED产业增加值112.63亿元,同比增长21.09%;2季度LED产业增加值177.88亿元,同比增长32.30%;3季度LED产业增加值175.20亿元,同比增长24.73%;4季度LED产业增加值186.77亿元,同比增长33.20%。(二)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掌握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广东省通过“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攻关项目,联合省标准院、中山大学、协会、联盟、检测机构等研究推广标杆体系,以及牵头组织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制定技术路线图、标准路线图,全方面调动起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让省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为众多LED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人才积聚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截止目前,全省LED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累计达50061件,占全国LED专利申请总量的26.6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过万件,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此外在MOCVD机等高端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创新突破,填补了中国LED产业高端环节的技术空白,抢占了上游核心技术制高点,专利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三)外贸出口势头强劲,新兴市场成LED出口亮点2013年,广东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109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出口6364.0亿美元,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进口4551.7亿美元,增长11.0%,增速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受此大环境影响,2013年,广东LED产业外贸出口势头强劲。2013年,无论是欧美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广东LED主要产品出口均出现强劲增长,LED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大,全年累计出口LED相关产品688.04亿元。从出口额来看,2013年,LED其他电灯及照明装置、LED枝形吊灯的出口规模最大,月均出口额分别为16.54亿元、13.84亿元,电气的LED台灯、LED床头灯和LED落地灯,圣诞树用的成套LED灯具出口规模较小,月均出口额分别为4.20亿元、2.63亿元,LED非电气灯具及照明装置出口规模最小,月均出口额仅0.46亿元。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仍以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为主要市场,占整个出口市场的92.39%。虽然欧美仍是出口主要目的地,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放慢,出口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外贸企业的海外订单有所减少,而新兴市场基础建设投资开始转热,对LED照明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东南亚、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逐渐成为LED出口的亮点。(四)LED公共照明工程加速落地实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除LED产值位居全国首位外,广东LED照明推广应用示范规模和建设进度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广东省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LED产业受到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5月28日和2013年6月14日,省政府分别召开全省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及佛山现场会,并印发《省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任务的通知》,各地市亦积极响应,出台相应配套措施,加速推进LED公共照明工程。在省市政府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广东省公共照明领域LED照明改造已全面铺开,并逐渐向室内照明、景观照明等领域渗透。2013年广东通过招标落实及安装LED路灯超过90万盏,其中,深圳新增LED路灯数量全省最多,超过16万盏,广州、东莞、惠州新增LED路灯均超过10万盏,居全省前列。截止目前,全省已累计推广使用LED路灯超过100万盏,应用路段超过2万公里,总体节能率达55%。来源:新兴产业战略智库
【环球科技报道 记者 陈薇】据国外媒体4月8日报道,苹果新一代手机iPhone 6还要等上几个月才问世,但网络早已“谍影重重”,流传出多种版本的机身照,看来新iPhone的屏幕势必会加大。资料图有分析指出,苹果公司会推出屏幕更大的iPhone,4.7英寸的可能性最高。网络上流传一张据传是从苹果代工厂富士康流出的iPhone 6照片,显示iPhone更新外观设计。报道指出,4.7英寸屏幕的iPhone 比目前5s的4英寸屏幕更大,不过仍比多数的Android手机来得小。三星的Galaxy S5屏幕是5.1英寸,HTC One则为5英寸。另外有消息称,苹果同时会推出5.5英寸屏幕的iPhone,不过变数很多,有报道说5.5英寸屏幕难产,可能延后推出。苹果多年来只推小屏幕手机,令人很难相信会推出平板手机,不过iPhone有充分理由推出大屏幕。
一项近期的统计显示,全球网上销售额增长比传统销售超出三倍。研究发现,网络零售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未来四年全球零售业超过八成的增长。全方位零售具备庞大的销售潜力,零售商将要面对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产品信息误差比如顾客在网上见某件商品标价$25,后来却发现店铺只卖$19,就很可能对品牌失去信心。产品信息不尽不实今天的顾客渴求更多产品信息,包括来源地到产品过期日、成分标签、制造商等等,统统都要了解清楚,才决定是否购入。存货管理不当顾客可能看到网上广告,对某件特价商品感兴趣,到店铺却发现货品售罄,那他就会因错失良机而感到不满。加强点对点信息透明度妥善实行全方位零售亦有助于多方面提升信息透明度。随着信息透明度增加,零售商将更善于管理和追踪存货,能掌握准确的存货数据,避免销售损失和存货过剩,以及减少存货收缩。另一方面,全方位零售可让卖家更了解顾客的消费行为,借此改良顾客在不同销售平台上的购物体验。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全方位零售使用GS1标准,有助建立品牌形象。在顾客心目中,品牌将是透明度高的单一体系,而非各自为政的作业平台,隔离地处理存货、事务处理、送货等几方面各自为政的多项作业平台。GS1系统有助实现愿景GS1系统可在业内广泛地应用,为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应用GS1系统的首要好处,就是所有销售途径都有唯一的产品识别信息。全球贸易商品编码(GTIN)有助于储存产品数据,数据传送亦相当方便,顾客于网上搜寻产品信息、发掘所需商品就更省事。换言之,零售商可确保不同的商贸平台(包括对顾客开放的平台)都展示了准确无误的产品信息。使用GS1系统的另一好处,就是令产品信息更丰富准确。顾客一直想得到可信的数据,然而,数码平台上的产品信息大多存在误差。调查发现,74%的顾客重视产品信息的可信度。除了产品售价及来源地等主要信息外,现今顾客亦希望了解营养成分、产品过期日、产品真伪、公司品牌和生产商背景,以及折扣优惠等额外资料,以助他们选购货品。GS1系统亦有助于零售商妥善管理存货。要成功实行全方位零售,关键之一就是在适合的销售平台出售适合的商品,存货数量亦要拿捏准确。针对这点,单件货品标签仍是管理存货的最佳做法,盘点准确度达99%。阿肯色大学无线射频识别(RFID)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在单件货品卷标上应用RFID技术并配合产品电子代码 (EPC),可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随着移动互联数据、无线应用业务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兴起,手机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项随身工具。现在,手机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而且能够实现更多的日常生活服务。不久的将来,手机将取代现代人身上的很多卡片,比如信用卡、积分卡、交通卡等,能帮助人们完成购票、支付账单以及积分购物等服务。不仅如此,手机之间也可以实现交换影像以及下载音乐,甚至,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读取智能海报下载娱乐信息。这些功能不仅对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大大扩展手机的应用与销售市场。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诞生与应用,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但是,目前的NFC技术只能支持几百kb/s数据速率的无线业务,极大地限制了视频图像类应用,同时也成为NFC技术推广的瓶颈。美国的有线电视网络业界也积极利用NFC技术的发展创新来实现自己新兴业态的建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业务体验。最近,“个性化”与“移动”是美国有线电视网络业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两个名词,是否能把它们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基于移动使用场景的个性化有线电视服务体验?答案是“是”。目前,美国有线电视网络业界正在试验基于NFC及RFID技术的个性化有线电视业务,使用时,人们只需拿着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收看个性化的电视节目及个性化的精准广告。同时,相关系统还具有较大的智能性,比如可以通过实时感知人们在移动场景下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生物信息等,进行综合决策,推荐节目或精准广告。据笔者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NFC的智能信息推送。它是一种全新的基于网络的信息发布和业务推广平台,它和其他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一样,可以用于信息的发布和业务的推广。除具有上述个性化功能外,还具有:1)可以主动向特定的用户群推送定制的业务信息、重要通知等;2)可以分析用户行为,了解用户消费习惯;3)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使用它来及时通知用户的套餐话费使用状态,催缴欠费;4)可以实现用户的透明消费,改善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5)对用户进行认证,以接入其订阅的有线电视节目;6)完成有线电视的移动支付流程。美国有线电视网络业界正在发展的该系统兼具短、频、快、安全性高和高速数据无线传输的特点。
[导读] 可穿戴芯片创业公司Ineda表示该公司融资17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高通和三星电子等。Ineda针对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计算设备设计低能耗的芯片该公司去年12月完成了B轮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者同样包括高通和三星等。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三星高通 可穿戴芯片创业公司Ineda表示该公司融资17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高通和三星电子等。Ineda针对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计算设备设计低能耗的芯片该公司去年12月完成了B轮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者同样包括高通和三星等。今日,专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设计低能耗芯片的创业公司Ineda Systems周二宣布,该公司获得了总额1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和三星电子。Ineda在印度海德巴拉、美国加州圣塔克拉克都设有办事处,该公司拥有180名员工,他们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超低功率芯片,使之可以连续使用1个月而不必充电。过去一年发布的各种智能手表因为电力不足的问题遭到广泛批评:与智能手机一样,这类产品通常每天都需要充电。“在当今市场上,大家都在利用智能手机技术开发智能手表。这只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但却造不出突破性的产品。”Ineda董事长桑杰·贾(SanjayJha)说。桑杰·贾曾经担任过摩托罗拉移动CEO和高通COO。他今年1月被任命为芯片代工企业GlobalFoundriesCEO,在芯片行业内广受尊敬。Ineda正在为客户提供可穿戴处理器单元的样品,并且计划今年下半年大量发货。高通是当今移动芯片领域的领导者,该公司一直在开发自己的可穿戴设备零部件,甚至推出了自己的Toq智能手表。高通也在支持谷歌最近发布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平台,但使用的芯片却是最初为智能手机设计的骁龙处理器。高通发言人说:“我们对Ineda的投资再次证明,我们将在可穿戴生态系统展开合作和扩张。”
[导读]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大力发展LED产业。而我国随着政策推进、LED产品成本下降、产能转移和产业集中度提升,LED产业也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人脸识别LED照明 LED景气度回升2013年以来,LED企业订单饱满,产品产量增加,销售额同步增长,企业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而LED照明产品已成为下一代新光源的发展方向,产品通过示范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节能减排效果日益显著。在上述多重因素影响下,LED行业景气度今年将全面回升。2014年全球照明市场最重要的特点是随着LED照明产品价格快速下降和白炽灯淘汰等因素,全球爆发了LED光源对传统光源的替换潮。根据《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今年10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的白炽灯,这基本上意味着届时白炽灯将全面停产、禁用,在今后的两年里,我国LED灯泡需求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另外,国外LED照明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也为LED产品出口收入占比高的国内LED上市企业增厚业绩做出了一定贡献。根据2007年美国颁布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自2014年1月1日起,美国市场最畅销的40瓦和60瓦白炽灯停止出售。淘汰白炽灯后,美国鼓励使用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LED灯和其他能效比更高的灯泡。与此同时,在亚洲,韩国、泰国、菲律宾也相继采取措施,推广使用节能灯泡代替白炽灯灯泡。随着各国开始全面禁用白炽灯,2014年光源替换正式全面开启。齐鲁证券也表示,LED照明为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第三次光源革命。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应用广泛等诸多优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大力发展LED产业。而我国随着政策推进、LED产品成本下降、产能转移和产业集中度提升,LED产业也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人脸识别兴起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安全识别(家庭应用、员工考勤)、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支付)、社交娱乐(苹果、Facebook公司已在应用)等多个领域。国际民航组织也表示,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势必会倒逼信息安全标准的不断升级,因此包括身份证以及电子护照等证件的升级换代势必会给人脸识别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随着国内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项目的深入发展,城市监控的高清化进一步得到普及,摄像机数量大规模增长,使得人脸识别在数据的采集上阻碍大大减小,提升了人脸识别的质量与应用领域。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元、并在未来十年内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市场规模。汉王科技是国内最早研究人脸识别算法并将其商用化的企业之一,公司2013年中期财报显示,人脸识别相关收入已占营业收入的25.52%,而在2011年这一收入还不足营业收入10%。2008年公司率先推出全球首款嵌入式人脸识别产品;2009年针对门禁、考勤市场推出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列产品——人脸通,该产品为目前公司主打产品。“汉王人脸锁”是公司2013年针对智能电锁领域推出的一款产品,目前尚处于试销售阶段,还未销往海外市场,用户数量较少。除汉王科技外,涉及人脸识别还有:赛为智能、英飞拓、汉鼎股份。据悉,赛为智能的人脸识别产品已通过验收,正在做市场推广;而英飞拓昨日上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平台软件包含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视频智能分析一直是公司的重点投资方向,公司每年在平台和智能方面的研发投入很大,其中包括对人脸识别方面的研发。
[导读] 2014年4月9日—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ntersil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SIL)今天宣布,计划利用公司的雄厚技术组合和坚实的成功创新纪录来专注于面向从云计算到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在新管理层的领导下,Intersil恢复赢利并成功调整其业务,以瞄准电源管理市场的机遇。公司专注焦点的更新为Intersil将下一波产品带给市场搭建了舞台,这些产品将瞄准当前电子设备系统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电源管理问题,包括效率、电池续航时间、可靠性和智能化。 关键词:Intersil电源管理 上任一周年的公司新CEO使公司经营建立在良好财务状况基础之上并为公司在价值100亿美元的电源管理市场上实现成长指明道路美国加州、MILPITAS--- 2014年4月9日 —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Intersil公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SIL)今天宣布,计划利用公司的雄厚技术组合和坚实的成功创新纪录来专注于面向从云计算到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在新管理层的领导下,Intersil恢复赢利并成功调整其业务,以瞄准电源管理市场的机遇。公司专注焦点的更新为Intersil将下一波产品带给市场搭建了舞台,这些产品将瞄准当前电子设备系统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电源管理问题,包括效率、电池续航时间、可靠性和智能化。“在我2013年3月加入Intersil时,我对公司的深厚积累和技术能力就充满了乐观”,Intersil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ecip Sayiner表示,“在担任首席执行官一周年之际,我对我们员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通过使公司经营建立在良好财务状况的基础上,然后把我们的精力集中于一些我们拥有高度差异化技术的战略领域,我们正在使Intersil成为下一代电源领域的领导者。”Intersil正利用雄厚的知识产权组合结合设计与工艺创新历史来构建业内最高性能、最高效、易于使用和始终可靠的电源管理IC解决方案。公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将大量关键技术带给价值100亿美元的电源管理市场。例如,Intersil瞄准了潜在商机高达60亿美元的电池管理市场,他们拥有一系列专为帮助移动设备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的现有产品及新产品。同在今天发布的ISL911xx降压-升压开关稳压器可以满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断增加的功率要求,它是进一步完善其先进电源管理IC解决方案的一系列关键产品之一。同时,Intersil使用其行业领先的数字电源技术来帮助应对工业与基础设施市场上的电源应用挑战,该市场的价值据估计为26亿美元。Intersil在2013年底推出其第四代数字电源平台,提供了非常适用于计算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流技术。另外Intersil还向客户提供数字电源模块,在今天推出了ISL8270M/71M产品系列,是目前市场上最紧凑、可靠和易于使用的数字电源模块。“Intersil的许多焦点目标市场和战略产品将成为未来的收入增长源泉”,Stifel Nicholas公司董事总经理和资深半导体行业分析师Tore Svanberg表示。受益于Intersil创新电源管理技术的主要市场包括:· 有线和无线通信基础设施:由于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和数据共享的激增,以及由此带来的数据流量的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扩建网络和数据基础设施的趋势。高耗电设备需要先进的电源管理。Intersil的全面DC/DC控制器和模拟与数字电源模块解决方案正是为了提供一流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以及支持低成本设备和维护而设计的。· 移动终端:随着消费者要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有更多功能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移动设备的电源管理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使用在微处理器领域得到改进的电源管理技术,Intersil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提供极高效和高集成度的超小体积解决方案,来帮助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工业:Intersil提供全面的数字和模拟控制器、电源模块以及开关稳压器。这些产品能够简化电源设计,同时又具有高集成度和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测试测量系统、医疗设备及工厂自动化。· 汽车:汽车电气化是摆在半导体厂商面前的最重要机遇之一。Intersil已投资于各种关键技术来满足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的最新视频要求以及面向混合动力及电动车的新兴电池及电源管理应用要求。· 航空航天:在遨游太空的几乎每颗卫星上都能找到Intersil的产品。Intersil在提供高可靠度、高效和精确的抗辐射电源管理产品来满足恶劣环境的严格电压精度要求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功纪录。关于IntersilIntersil 公司是创新电源管理与精密模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作为构块用于日益智能化、移动化和高耗电的电子设备,帮助实现电源管理领域的进步,以提升效率和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由于拥有雄厚的知识产权组合和丰富的设计与工艺创新历史,Intersil是工业与基础设施、移动计算、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一些全球最大市场上的领先公司深为信赖的合作伙伴。欲知有关Intersil公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intersil.com/cn。
[导读] 可穿戴芯片创业公司Ineda周二表示,该公司融资17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和三星电子等。Ineda针对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计算设备设计低能耗的芯片。Ineda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超低能耗的芯片,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时间延长到一个月无需充电。Ineda在印度海德拉巴和美国加州设有办公室,拥有180多名员工。 关键词:Ineda可穿戴三星高通 可穿戴芯片创业公司Ineda周二表示,该公司融资17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和三星电子等。Ineda针对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计算设备设计低能耗的芯片。Ineda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超低能耗的芯片,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时间延长到一个月无需充电。Ineda在印度海德拉巴和美国加州设有办公室,拥有180多名员工。该公司去年12月完成了B轮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者同样包括高通和三星等。该公司还设计手势识别和语音通信等辅助软件。智能手表面临的其中一个批评就是需要频繁充电,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每天充一次电。“在当今的市场上,人们用智能手机的技术来支持这些手表,这创造了不错的产品,但是没有突破性产品。”Ineda董事长桑杰·哈(Sanjay Jha)表示。桑杰·哈曾担任摩托罗拉移动CEO、高通COO等职。今年1月份,他开始担任芯片代工生产商GlobalFoundries首席执行官。桑杰·哈在芯片行业有很高的威望。Ineda由前AMD员工达萨拉达·古德(Dasaradha Gude)和巴拉吉·卡尼吉切拉(Balaji Kanigicherla)在2010年创立。Ineda首席执行官达萨拉达·古德表示:“最新一轮投资有助于Ineda面向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发全新的高度整合、低能耗半导体和软件产品。”Ineda已经将“可穿戴处理器单元”样品发给客户,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大批量出货。这些芯片分为四个等级,最低级别的芯片针对的是手镯等简单的可穿戴设备,高端芯片则针对的是基于谷歌Android平台的先进智能手表等设备。古德表示:“我们希望覆盖整个产品领域,从低端WPU到高端WPU。”作为全球移动芯片行业的领先者,高通也在研发可穿戴部件,甚至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Toq。高通Snapdragon芯片还可以支持谷歌最近公布的可穿戴平台Android Wear,该芯片原本是针对智能手机而设计。“投资Ineda是我们在可穿戴生态系统里协作和拓展的又一个例子。”高通发言人乔恩·卡维尔(Jon Carvill)表示。在产品开发和消费者普及程度方面,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仍然处于发展早期,处于领先的公司有谷歌、三星电子、索尼等,它们都已经推出了智能手表或谷歌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有传闻称苹果也将开发一款智能手表。瑞信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17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英国半导体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总裁、Ineda董事会成员克里什那·雅拉加达(Krishna Yarlagadda)表示:“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物联网产品是一个创新的开阔地,Ineda在恰当的时间,以真正具有破坏力的架构进入了这个市场。”
[导读] 这项具有成本效益的智能仪表设计可提供先进的功能,同时配有更多内存(闪存、RAM)和通信选项,可为中程智能公用事业计量提供超值系列解决方案。 关键词:智能电表ZigBeeSOC 这项具有成本效益的智能仪表设计可提供先进的功能,同时配有更多内存(闪存、RAM)和通信选项,可为中程智能公用事业计量提供超值系列解决方案。 这款解决方案已针对常因成本而缩减功能的国家/地区进行了优化。 此方案中介绍的产品配合 TI先业界领先的其它计量和无线连接创新技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富有成本效益的选择,因此设计制造更智能的全球能源网。解决方案主要特性:创新智能仪表 SoC 集成了模拟前端和通信端口,前者用来测量能耗和处理能力,后者用来实施应用和连接功能。 MSP430F6736 片上计量系统包含三个高性能的 24 位 Σ-Δ 模数转换器,可支持单相防篡改仪表的实施。用于 2.4-GHz IEEE 802.15.4、6LoWPAN 和 ZigBee® 应用® 的 TI 强大射频片上系统为业界首创,是智能电表的理想之选。 它包含强大的基于 ARM Cortex M3 的 MCU 系统(此系统具有高达 32K 的片上 RAM 和高达 512K 的片上闪存)以及可靠的 IEEE 802.15.4 射频功能。经济高效的同步开关稳压器能在轻负荷时提供高于 90% 的效率。 它可以在不同温度下精确调整各种负荷,同时还提供了若干功能,包括可调节慢启动和逐周期电流限制。带有噪声滤波器的 2/1 三通道数字隔离器占用空间小、功耗低,是智能仪表中通用子系统的理想配件。 这些低功耗隔离器可按 UL 提供高达 2500 Vrms 的 1 分钟电隔离并按 VDE 提供 4242 Vpk,并且能处理高达 50 Mbps 的速度。其他用于电表设计的优化器件:CC2538 – 用于 2.4-GHz IEEE 802.15.4-2006 和 ZigBee® 应用的强大 SoCLM3671 – 2 MHz, 600 mA 降压型DC-DC转换器ISO3082 – 隔离式 5V 全双工 RS-485 收发器
[导读] 智能仪表是智能电网构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先的电能表一般采用机械式结构,而智能仪表采用的是电子式结构,因此对半导体的性能要求及对它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期待都颇高。此外,可延长电池驱动时间的低功耗工作、信息及付费等通信安全也将成为重要因素。因此下面我们就将以智能仪表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课题进行说明,并就此介绍瑞萨电子在智能仪表方面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HAN系统智能电表智能电网 智能仪表是智能电网构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先的电能表一般采用机械式结构,而智能仪表采用的是电子式结构,因此对半导体的性能要求及对它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期待都颇高。此外,可延长电池驱动时间的低功耗工作、信息及付费等通信安全也将成为重要因素。因此下面我们就将以智能仪表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课题进行说明,并就此介绍瑞萨电子在智能仪表方面的解决方案。根据地区与公共事业单位的不同而构建不同测量单元全面普及对电、水、气等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带有通信功能的智能仪表,是构筑智能电网的首要前提。过去,电表的作用只是为了通过远程抄表来提高用电量统计工作的效率,以及防止盗电行为。但是随着用电量可视化带来的省电节能备受关注外,为了通过智能电网构筑分散型电源而担任基础作用,及把握电力需求的详细信息来防止停电等多种需求在全球不断扩大。尤其由于过去各类电能表均采用机械式构造,而智能仪表则采用了电子式构造,因此人们对智能仪表中的半导体性能及智能仪表带来的新市场越发期待。智能仪表由测算单元、通信单元及开关单元3部分构成。(图1)测算单元的主要是对用电量以及相关费用的统计。通信单元则用于与公共事业单位的通信。开关单元,顾名思义即为控制电或气等的供给。以智能电表为例,它由测算电流/电压的测量部分、及以它为基础进行电力、费用计算的MCU部分、显示部分、保存费用信息的EEPROM、使通信单元的连接处于绝缘状态的光耦合器等构成。然而,由于地区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不同,对智能仪表的开发思路也大不相同。这导致了智能仪表的内部构成分为了3 种类型,而智能仪表的主要构成部分MCU也在操作和性能上有很大的区别。图1:面向智能电表的测量单元系统框图和构成例第一种是通过MCU的软件只对费用进行计算处理。这种电表由于其只需基本的计算功能,因此一般只需采用8位MCU即可。同时,由于这种电表几乎全部利用硬件进行处理,因此也可实现低功耗。此外,此类电表存储器尺寸小、成本低、无需开发电力测量相关功能,因而可缩短开发周期。尤其对于偏向短开发周期的中国市场而言具有很大优势。第二种是电力运算也要通过软件来进行。这种电表需要高速的16位MCU。与第一种相比,灵活性更高。对于拥有丰富软件开发人材的印度市场来说非常合适。第三种则要用MCU的A/D板进行感应,通过软件进行滤波处理、电力运算、费用处理等。为了实现更高的灵活性,通过更改软件可支持普通家庭用单相电源和面向工业的三相电源。只是,由于被要求具备更高运算能力,所以需要32位且具备DSP功能的MCU。因此在重视开发效率与附加服务的美国与欧洲市场需求很高。由于测量单元的多样化构成,与之对应的MCU产品也大相径庭。而瑞萨电子却拥有可对应上述各种类型电表的MCU产品线。例如,针对第一类电表,瑞萨电子拥有 R8C及具备单相电力运算单元的78K0等产品。针对第二和第三类,拥有78K0R、V850、H8S以及即将推广的RX200等产品。(图2)瑞萨电子可提供以主要组成部分的MCU为中心,包括测算电流/电压的测量部分、显示部分、可保存费用信息的EEPROM、以及拥有许多其他功能的IC、功率器件等在内的智能仪表解决方案。图2:面向仪表的MCU发展蓝图以标准产品和ASIC来支持多种通信单元根据通信地点,通信单元一般有2个系统。一个系统是用于将费用信息传输给公共事业单位的Neighborhood Area Network(NAN);另一个则是智能仪表在用户家中实现网关时所需的Home Aria Network(HAN)。首先,根据使用地区的不同,NAN系统拥有电力线通信和无线通信2种方式。在美国主要以900MHz频带的网格通信为主,而在中国和欧洲则是以电力线通信为主。日本国内目前主要以无线通信为主流,但也在考虑是否采用特定小功率、950MHz、PHS等。另一方面,HAN系统则有可能采用WiFi、ZigBee、6LoWPAN、Z-Wave等无线方式或电力线通信、EtherNet等有线方式。因此,上述通信单元所需要的半导体也因为公共事业单位及地区的差异有所不同。为了对应这种情况,瑞萨电子目前正在开发面向标准产品的辅助千兆赫兹频带无线 IP内核和多调制IP内核。更有ASIC可供选择。瑞萨电子可在短时间内根据客户所需的通信方式定制完全符合需求的产品。而就ASIC而言,由于其所采用的先进工艺,也可完全实现低功耗需求。硬件加密引擎与防篡改功能使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实现安心、安全然而,在仪表具备了通信功能后,也出现了弊端。其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遭受黑客攻击。通信遭到攻击后电网的命脉停止的话可能会导致严重灾害。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通信加密。这其中则涉及到2个要素,路由器等产品对“防通信攻击的高度加密技术”,以及为了防止仪表内部被攻击而进行MCU内部信息加密的“防篡改功能”。而瑞萨电子同时拥有实现安全传输所需的高度硬件加密引擎和高度防篡改功能2种技术。这对一个半导体厂商来说具有超强优势。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瑞萨电子即将推出客户所要求的搭载安全性能的NAN系统。[!--empirenews.page--]此外,由于拥有EEPROM、光耦合器等外围器件,瑞萨电子几乎可以提供智能仪表所需的所有主要半导体产品。今后,瑞萨电子也将继续为不断为需求扩大的智能仪表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导读] 目前,我国手机产销量均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备。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产手机“出海”的速度正在加剧。业内认为,国产手机布局国际市场或能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出海的路上会遇到哪些“拦路虎”?一直以来困扰国产手机的品牌影响力、芯片的核心技术,以及国产厂商的短板——专利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关键词:移动芯片MWC智能手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手机行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认为,当前全球手机产业正在加快转型,手机行业的竞争由主要依靠产品性价比扩展到对全产业链的整合和掌控,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品牌聚集。目前,我国手机产销量均居全球首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备。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产手机“出海”的速度正在加剧。业内认为,国产手机布局国际市场或能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出海的路上会遇到哪些“拦路虎”?一直以来困扰国产手机的品牌影响力、芯片的核心技术,以及国产厂商的短板——专利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国产厂商“出海”扩版图在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4)上,华为、中兴、联想、酷派、金立、OPPO等国产手机厂商各携新品,在世界通信的最高舞台惊艳登场,纷纷吹响出征海外的集结号。今年1月30日,联想斥资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即被认为是国产手机品牌“国际化”的又一信号。联想目前已成功进入了俄罗斯、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新兴市场,其中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2%。“联想集团正在快速转型为一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在移动互联领域拥有显著地位的厂商。今年也是联想第一次大规模参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旨在全面彰显其‘软实力’。”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陆刃波表示。“2013年,华为有近七成的利润来自海外市场。”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说,目前华为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其中西班牙、德国、英国等提升最为明显。“在被称为‘华为禁区’的美国市场,2013年手机终端销售也有较大突破。今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发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去年的4.8%提高到今年的8%-10%。”以“3C战略”在海外拓市的中兴通讯,为深耕欧洲和拉美细分市场,在MWC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了一系列高性能、极具创新力、并提供卓越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由中兴通讯和西班牙电信公司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批应用火狐操作系统(Firefox OS)1.3版的手机Open C更是引起了外国消费者的关注。宇龙酷派一直以来也很重视海外市场,很早就确立了“聚焦大国市场,聚焦大运营商”的海外策略。“目前,酷派已进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海外占比10%。”陆刃波介绍说。记者获悉,除了上述国产手机巨头之外,不少新晋品牌也加入了海外拓市的行列,来自珠海的魅族科技就是一例。在2014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魅族旗舰手机MX3首次在美国亮相,并将于今年三季度登陆美国市场。目前,魅族先后进入了我国香港地区和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及乌克兰市场。国泰君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产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占到33%的市场份额。“中国芯战略”势在必行移动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无限。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始终受制于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报告明确指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统计,2013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需求总和首次超过个人电脑,未来这一格局变革仍将继续增强。“我国每年制造11.8亿部手机,还有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嵌在其中的芯片专利费用却让中国企业沦为国际厂商的打工者。国产手机要想真正走出去,飞入外国寻常百姓家,‘中国芯战略’ 势在必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主任周生明表示。通信芯片的出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即达到11亿片。周生明以通信芯片为主要载体的手机行业为例介绍说,“由于高通垄断了4核以上的高端芯片,一部售价300美元的手机,高通要拿走70美元左右。”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出台,陆刃波等专业人士预计国内芯片产业全面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以前那种散、多、小企业即将被大的企业集团所整合,国家下一步也将加大力度扶持集成电路产业,产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高峰期。”陆刃波介绍说。在4G时代,芯片国产化是大势所趋,群雄并起,让人们也看到了国产芯片振兴的曙光。加之中央与地方政府空前的扶持政策及全新思路,使得迅速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企业成为可能。“借助于国内市场的有力带动和对国际开放性技术成果的积极利用,我国在移动芯片领域已初步实现核心技术和市场应用的双重突破。而这将反过来助推国产手机加速抢占国外市场,中国制造的手机也将蕴含着更多的中国‘智造’元素。”陆刃波表示。走品牌国际化道路国产手机要真正“走出去”,只在低端市场混战和布局还远远不够。拓展海外市场,没有品牌优势就没有影响力,也就没有盈利能力。市场调研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2013年仅仅以15%的出货量就攫取了市场56%的利润。“为提高品牌度和利润率,国产手机厂商将不得不向中高端延伸。”手机行业分析师、独立电信专家付亮表示。付亮认为,以往国产手机发展虽猛,但大多属于量的积累,质的飞跃一直不曾出现。在攻取了智能手机份额半壁江山背后,技术、利润、品牌依然是国产手机厂商心中的三个痛点。[!--empirenews.page--]如今要改变市场对其低端的固有定位,国产手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塑品牌形象。飞象网总裁项立刚表示,专利是中国手机厂商海外扩张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拦路虎”,巨额专利费甚至高于国产品牌厂商的利润。国产品牌厂商需加大研发,重视技术和专利积累。“与几年前以GSM功能机为主的‘山寨出海’不同,在智能手机时代迅速崛起的国产品牌,必须褪下‘山寨’标签,力争早日实现品牌国际化。”3月2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智能手机时代的并购与垄断”专项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基于微软和诺基亚两家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淀,“微软并购诺基亚”完成后,势必会对世界手机行业尤其是中国手机产业在专利授权和授权使用方买卖上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国内品牌手机进军国外市场是需要积累和机遇的:中兴在外国市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其多年来与当地运营商维持着良好关系;联想也许会仰仗刚刚收购的摩托罗拉的积淀开拓美国市场。但是,与苹果、三星等企业相比,国产手机在终端与软件、应用服务的结合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专家表示,4G时代,在实现初步的规模扩张后,国内手机厂商需要进一步实现转型,将发展重心放在品牌打造、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研发上,走品牌国际化道路,逐步进军高端市场以寻求盈利,这也是未来国产手机能否完成超越的关键因素。
[导读] 电表,作为防止盗电、自动查表(AMR)的不同需求而迅速向电子化发展。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的推进,为了实现地方上高效使用能源的智能电网,通过电表来控制各种屋内设备的智能电表正在各地扩大普及。电表正在成为家庭通信的网关,向着高性能、高功能化前进。 关键词:智能电表AMR瑞萨 概要电表,作为防止盗电、自动查表(AMR)的不同需求而迅速向电子化发展。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的推进,为了实现地方上高效使用能源的智能电网,通过电表来控制各种屋内设备的智能电表正在各地扩大普及。电表正在成为家庭通信的网关,向着高性能、高功能化前进。电表从工厂到现场安装,需要内置电池的工作,而只有实时时钟(RTC)工作时的低功耗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满足AMR、查表时的红外线通信,预付卡之间的通信,都需要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瑞萨MCU 产品线中的R8C/Lx系列,内置3通道UART,可满足智能电表所需的各种通信方式,通过内置RTC可实现低功耗。另外,大容量存储器能支持智能电表的高功能化。其他内置的片内振荡器(OCO)、看门狗定时器(WDT),LCD驱动控制电路等减少了外置元件数,从而可实现低成本。系统框图
[导读]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看来,物联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商业模式、行业准入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自2009年以来,国内物联网经历了由热炒回归理性的历程。而今,物联网已经从概念转向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4月1日,第五届中国物联网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在致辞中表示,只要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不变,物联网的内核就会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有分析为证。2013年,知名IT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对2014 年具有战略意义的10大技术与趋势做出预测,多数与物联网有关;而麦肯锡列举的2025年之前12种颠覆性技术中,物联网位列第3位。物联网尚处“婴儿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看来,物联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商业模式、行业准入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物联网现在还是婴儿阶段,从概念到现实至少需要5到10年,才可能走向普遍推广。”邬贺铨说,“所以,我们看待物联网必须放长眼量。”邬贺铨在会上表示,发展物联网产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面临一些行业不安全的壁垒,“比如从应用门槛看,车联网的应用门槛是很高的”。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预估,汽车物联网将经历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到分阶段推进几个阶段,最终实现车联网要30年左右。“汽车物联网的目标,就是最终实现以汽车为互联网上的移动终端,以道路和环境为网络,实现人、车、路、环境可控的智慧的运行、协调发展的汽车移动物联网的格局。”刘经南说,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迎接来自智能传感网络、主动安全、数据信息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还要在标准竞争、互联网思维、汽车信息新业态等方面做足文章。“物联网有待攻克很多技术,包括体系软件服务、云计算、低成本硬件等,此外,信号处理、发现与搜索引擎、关系网络、能量存储等也都有待解决。”邬贺铨说。“大智移云”成就物联网此外,物联网的发展还与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相辅相成。“物联网时代是‘大智移云’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应用深化的重要体现。”邬贺铨说。邬贺铨进一步指出,首先,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象征,而移动智能终端本身就是多功能的互联网节点。其次,智慧城市使互联网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互联网则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此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产生大量数据,要靠云计算来支撑海量互联网数据的处理,反过来通过大数据挖掘,最终完成互联网从感知到认知的全过程。在邬贺铨看来,如今我们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以图形作为主要界面的PC时代,进入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有了云计算,又面临一个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以用户价值为中心、以数据挖掘作为主流技术的大数据时代。邬贺铨同时指出,虽然从当前来看,已经有不少物“联网”了,但是联网的“物”只占所有物品的1%。“就是说还有99%的‘物品’没有联网,物联网未来的潜力很大。”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国家也将在政策层面为物联网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差距还比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延缓、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现象。据周子学介绍,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编制了十个专项行动计划,从基础设施配套、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应用示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产业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此外,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突破、重要行业领域应用示范、优化物联网产业结构、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