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消费电子行业前景过于悲观。智能手机由于渗透较高、增速有放缓趋势,但瑞银集团预测2014年出货量将依然保持22%的相对高位增长;平板电脑(尤其是安卓系平板电脑)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后新的增长点。总体而言,在手机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市场对智能手机相关股票寻找新的估值中枢,一旦新的中枢确立,悲观情绪或可得到纠正。电声器件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新的产品线不断扩张。歌尔声学(28.78,0.48,1.70%)在微电声领域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并具备核心技术平台,使得公司在全球电声器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利用声学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各领域最优质的客户。其他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的领域包括动态3D 眼镜、游戏机控制器、摄像头模组、整机组装等。苹果、三星依然是最重要客户,但收入占比在下降。公司在客户方面坚持服务国际一流客户的大客户战略,其客户包括苹果、三星、索尼、松下、诺基亚、华为、缤特力、微软、Google 等。目前苹果、三星依然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但收入占比在不断下降。估值:重新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2元。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1.35/1.67/2.11元,基于瑞银VCAM贴现现金流模型,在WACC假设为7.9%的情况下,推导出目标价32元,给予“买入”评级,对应2014/15/16年PE分别为23.70/19.16/15.16倍。
【导读】集成电路是我国一大痛心产业,市场在国内,技术在国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传感器也都要从国外进口,国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并且一直都在努力,看看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发生在业内的大事件,就可看出国家对于这一产业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 3月份,两会是电子科技行业的头等大事,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了集成电路产业,这也让企业领导们看到了市场的一丝曙光,下面就一起来汇总下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集成电路产业都有哪些值得回顾的要闻吧! 两会聚焦:“中国芯”迎接转折点 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产能稳定增长,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对完善产业链、提高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技术滞后、核心技术受制国外的现象依然严峻。 201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超过4亿部,全球占比3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市场,但是手机芯片又也多少是我国自己的了?中国手机采用自主的研发芯片不足两成,4G芯片更是基本上全进口。强健“中国芯”一直是历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今年也不例外。随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随着4G时代的来临,芯片国产化正在提速,中国芯片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 据悉,未来国家将出台支持芯片发展的重大专项中,有不少都是百亿元级别的投入。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扶持规划二季度有望出台,而各地方政府则已经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与中央形成联动的态势。 2月8日,北京市宣布成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2月2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集成电路,并且正式实施《滨海新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意见》及《天津市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规划》。 3月4日,上海市经信委启动集成电路设计人员专项奖励工作。 继北京出台3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后,上海、江苏、深圳可能都将在全国“两会”后出台百亿产业基金,由政府牵头,吸纳社会资本,初步预测,至少有千亿规模投资提振集成电路产业。 其实为改变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严重滞后的局面,我国早在1997年就启动了“909工程”,1999年上海华虹NEC的我国第一条8英寸生产线建成投产。2000年在18号文的鼓励下出现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热潮,各地纷纷投资建设芯片生产线。中国如何才能跻身全球一流阵营?新华信息化专家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姜奇平认为,强化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中国走向信息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发展移动芯片和嵌入式芯片是一个趋势。由我国主导的4G国际移动通信标准术TD-LTE及其广泛商用,为中国芯片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新的机遇。 未来赶超发展,第一要坚持“以市场立标准”,掌握标准主导权。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谁掌握市场,谁决定标准。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包括移动互联网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中国的标准话语权,要把4G商用搞好,在一流的市场基础上支撑起一流的芯片产业。 第二要在核心技术上争取突破。取法乎上,盯紧前沿,要在核心技术上争先。中国5G研发已经启动,要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战略高度上重视,加大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力争在核心技术上位居世界前列。 第三要按照技术融合、产业融合规律,整合力量,协同发展,走出中国特色的芯片产业发展道路。当今的芯片发展,正从以PC为中心,转向以互联网为中心,要求信息技术(IT)与通信技术(CT)融合,沿着ICT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IT与CT无论在技术上、产业上、部门设置上,都分开发展,不适应技术融合与产业融合的新形势。我国有强大的电子产业,也有强大的通信产业,要吸取英特尔片面发展IT芯片,失去CT芯片机遇的教训,将IT和CT拧成一股绳,形成ICT合力,借助我国在嵌入式芯片等领域发展优势,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带来的巨大需求,强化在大数据、智慧计算方面的新能力,使芯片发展跟上分布式计算、世界网络的新潮流。 第四要通过机制创新保障发展,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首先,要创新投资机制。芯片发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要求强大的风险投资机制作为保障。英特尔即使已经达到要求,都没有选择迁入纽约股票交易所这样的“主板”,说明芯片产业对资本市场有特殊要求。鉴于芯片发展关系网络安全,是一种综合国力竞争,且我国暂时不具备创办中国的“纳斯达克”的条件,可以借鉴美国的军民两用研发体制,解决尖端研发中投入风险和市场收益互补的问题。其次,要抓应用促发展,打通产学研用协同链条。 芯片研发周期长,非常容易出现应用与研发脱节的现象。以国家科技项目模式、研究所模式,甚至产业部门主导模式推进,以往都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此要充分尊重企业的研发自主性,不要求全责备。比如,企业为了生存,希望以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研发,这看上去并不“高大上”,而且其中问题多多,但企业这样选择,有其道理在。社会对企业创新、大众创新要有宽松、宽容态度,把握好追赶阶段与超越阶段创新规律的不同。只要上下形成合力,相信假以时日,中国芯片一定会跻身全球一流阵营。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生产线的主流技术已由5英寸、6英寸,0.5微米以上工艺水平提升到8英寸0.18微米~0.25微米,12英寸110纳米、90纳米和65纳米、55纳米/45纳米、40纳米及28纳米。以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华虹NEC、上海宏力、上海先进等为代表的本土集成电路企业迅速崛起。 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产能稳定增长,芯片国产化正在提速。许多企业发展迅速,诸如中芯国际、武汉新芯半导体、上海宏力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上海贝岭、华为海思、北京君正、展讯、联芯科技等都在迅速成长。 而且从国内手机芯片的发展现状来看,将达到爆发的临界点。手机芯片作为终端安全的基石,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伴随着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展讯、海思、联芯科技、中芯国际等国内手机芯片厂商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empirenews.page--] 我国正积极扶植半导体产业,现在大都非常看好便携设备和物联网趋势,这几年政府积极补助IC设计产业,尤其针对先进制程的技术产品开发,等到IC设计实力都强大了,再进一步扶植半导体晶圆厂,由地方包围中央。我国芯片厂商正利用此机会试图再崛起,中芯国际绝对是焦点,尤其营运转亏为盈后气势大增,从宣示3DIC布局、28奈米技术,到建立后端封测,布局一一到位,中芯国际曾宣示28奈米制程在2014年底将有营收贡献。有媒体透露,我国政府新一波IC产业扶植规划的补助金额可能高达1,000亿人民币,中芯国际就是被点名的受益者之一。 展讯联芯中芯国际助力浦东IC业迎来“芯”发展 伴随着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在促进国内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增强国内芯片生产以及设备企业的市场地位,使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位于浦东的展讯通信、联芯科技、中芯国际等手机芯片厂商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本文由收集整理
昨日,蓝宝石概念板块大涨2.65%,成为沪深两市表现最为抢眼的板块之一。板块内12只概念股实现上涨,其中,东晶电子(12.93,1.18,10.04%)、露笑科技(24.09,2.19,10.00%)涨停。事实上,进入4月份以来,蓝宝石概念板块就一直呈现上涨态势,截至昨日,板块累计涨幅为10.01%,远远好于同期上证指数表现。对于,该板块近期的优异表现,分析人士指出,这与行业基本面的最新动态有着密切关系。蓝宝石概念股受到投资者追捧,最初是由于市场传言iphone6配件将要使用蓝宝石材料,而近期又有消息称,使用蓝宝石的不仅仅只有iphone6,iWatch将使用2寸方形蓝宝石屏幕配备指纹验证技术。与此同时,小米在即将推出的第四代智能手机产品中或将采用蓝宝石面板,蓝宝石材料已成为其他二、三线手机效仿选材。正是基于蓝宝石材料未来广大的应用空间,上市公司纷纷加码蓝宝石业务。如已经连续5个涨停的露笑科技,日前宣布出资2亿元与伯恩光学合资设立伯恩露笑蓝宝石公司(公司占40%)。蓝宝石公司成立后,将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露通机电购买200台80公斤级的蓝宝石长晶炉设备(交易额约2.3亿元),用于蓝宝石生产,蓝宝石长晶炉设备将于2014年8月底前交货完毕。露笑集团承诺择机将其全资子公司露笑光电的经营性资产置入蓝宝石公司。蓝宝石未来将成为最被广泛应用的新材料的预期已逐步被市场认可,除此之外,行业未来发展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预期:LED照明大周期启动,将带动蓝宝石行业在消费电子广泛应用。国泰君安表示,LED衬底需求占蓝宝石应用比重达八成,LED景气基本与蓝宝石周期同步。2014年LED照明大周期启动,供需格局将恢复至2010年景气高点;预计2014年蓝宝石价格将持续上扬,一同进入景气大周期。与LED照明共振,即将迎来旺季、涨价预期更强。产业链调研显示,2寸(每毫米)蓝宝石晶棒价格已从年初的3.5美金,提升至4美金起跳;4寸(每毫米)则从年初的12.5美金提升至15美金。3月份开始将迎来LED传统旺季,在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背景下,预计蓝宝石未来将持续涨价、季度涨幅约10%至20%;预计蓝宝石公司毛利率有望达到40%(2013年约20%)。在蓝宝石概念股投资方面,申银万国[微博]表示,目前沪深两市与蓝宝石概念相关公司按照上中下游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类。具体来看,第一类上游公司,主要以生产销售晶体生长设备企业为主,主要包括晶盛机电(24.540,0.54,2.25%)、天通股份(10.59,0.46,4.54%)、天龙光电(9.920,0.00,0.00%)。不同于市场对于蓝宝石不足的认知,目前国内晶体生长设备已接近海外先进水平。第二类中游公司,主要以进行晶体生长为主,主要包括东晶电子。据测算,晶体生长环节占全产业链价值的55%,是蓝宝石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一环。而东晶电子则可以说是这一环节的领军者。第三类是下游公司,主要以从事加工、切割为主,具体上市公司主要有水晶光电(18.74,0.59,3.25%)以及大族激光(15.30,0.07,0.46%)。虽然在价值上不及晶体生长环节,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切割设备在世界范围仍具有一定竞争力,并有望率先应用于高端领域。
■本报见习记者 莫 迟从去年棱镜门引发世界范围的轰动,到我国成立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网络安全的话题从未在公众的视野消失,并愈发滚烫起来。4月8日,微软[微博]WindowsXP系统正式停止服务,再度掀起了市场对于网络安全板块的关注。具体来看,昨日立思辰(22.850,2.08,10.01%)实现涨停,星网锐捷(26.77,1.79,7.17%)大涨7.17%,除此之外,北信源(40.100,1.80,4.70%)、蓝盾股份(17.330,0.65,3.90%)、亿阳信通(9.46,0.35,3.84%)、浪潮信息(51.00,1.82,3.70%)等行业龙头股涨幅均超过3个百分点。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在微软对XP系统停止服务后,从事网络安全的相关企业将接下保护XP系统用户信息安全的重任,而面对国内2亿个XP用户,国内上市公司亦将迎来提高产品知名度、覆盖率以及增厚公司业绩的大好机会,而相关公司股票也有望受到市场持续追捧。值得一提的是,在XP系统“退休”后,微软并非直接“抛弃”中国用户,而是指定了中国安全厂商继续进行服务。据悉,微软选择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腾讯旗下电脑管家继续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服务。3月27日,微软中国和百度[微博]共同宣布为国内XP用户提供过渡期间的安全防护服务,推出以阵列云技术为基础的XP联合防护方案。该方案将为Windows XP用户提供风险护盾、黑客防御、极速运行、服务安全优化四大服务,能有效提供Windows XP的整体防护能力,尤其是保护XP用户的支付安全。虽然部分诸如百度、腾讯、联想等互联网巨头已基本起到了对处于过渡期用户的保护,但面对如此巨大蛋糕,众多网络安全上市公司亦有望受益。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从上市公司主营范围以及网络安全领域的规模来看,受益股主要有4只。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信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企业。公司产品“金甲防线”是首款获得国家评测认证的保护XP系统安全的产品。除此之外,蓝盾股份、绿盟科技(91.420,0.42,0.46%)、启明星辰(33.69,0.81,2.46%)等公司均为国内网络安全综合服务商,客户遍及国内各行业企业。
【导读】扩充安森美半导体在高毛利工业终端市场的实力,巩固安森美半导体在工业终端市场应用之宽广阵容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供应商的地位,安森美半导体将支付约9,200万美元现金以收购Truesense Imaging, Inc.,收购资金来自公司内部现金,交易预计将迅即为公司毛利及收入增值。 2014年4月3日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NN)签署最终协议,收购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供应商Truesense Imaging, Inc.。Truesense Imaging的产品用于多种工业终端市场,包括机器视觉、保安监控、交通监控、医疗及科学成像,以及摄影。收购Truesense Imaging与安森美半导体现有图像传感器业务极之相辅相成,大幅扩充公司的技术阵容,增添200多家新客户。根据协议条款,安森美半导体将支付近9,200万美元现金来收购Truesense Imaging,是项交易受例定成交条件调整后完成。收购资金将以安森美半导体内部可用现金来支付。 安森美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傑克信(Keith Jackson)说:“Truesense Imaging的待批收购将我们阐明在少数细分工业市场扩充实力的策略目标推进了一步。收购Truesense将增强我们提供用于工业终端市场的宽广阵容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产品的能力,同时还显著扩大我们的客户覆盖。我对两家公司的结合带来在高性能成像市场的增长机遇感到兴奋。” Truesense Imaging, Inc. CEO Chris McNiffe说:“安森美半导体是Truesense策略的极配,因为我们的愿景相同,都是想增强用于世界上最严格成像应用的高性能传感器的能力。两家公司的结合,使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基础、40年的成像专知和技术及安森美半导体的研发、制造和全球物流基础设施。我们非常高兴加盟安森美半导体,为双方客户及雇员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安森美半导体预计是项收购将迅即为公司收入及毛利增值,不包括任何非经常性收购相关费用及既得无形资产之摊销。根据未经审计的业绩,Truesense Imaging 2013年收入约为7,900万美元,毛利率及运营利润率分别为44%及23%。Truesense Imaging将会融合至安森美半导体的应用产品部(APG)。交易已获安森美半导体及Truesense Imaging的董事会(或其授权委员会)批准,预计将在2014年第2季度末前完成,仍有待监管机构批准及按例定成交条件。
新浪科技讯 香港时间4月9日早间消息,专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设计低能耗芯片的创业公司Ineda Systems周二宣布,该公司获得了总额1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和 Samsung 电子。Ineda在印度海德巴拉、美国加州圣塔克拉克都设有办事处,该公司拥有180名员工,他们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超低功率芯片,使之可以连续使用1个月而不必充电。过去一年发布的各种智能手表因为电力不足的问题遭到广泛批评:与智能手机一样,这类产品通常每天都需要充电。“在当今市场上,大家都在利用智能手机技术开发智能手表。这只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但却造不出突破性的产品。”Ineda董事长桑杰?贾(Sanjay Jha)说。桑杰?贾曾经担任过摩托罗拉流动CEO和高通COO。他今年1月被任命为芯片代工企业GlobalFoundries CEO,在芯片行业内广受尊敬。Ineda正在为客户提供可穿戴处理器单元的样品,并且计划今年下半年大量发货。高通是当今流动芯片领域的领导者,该公司一直在开发自己的可穿戴设备零部件,甚至推出了自己的Toq智能手表。高通也在支援 Google 最近发布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平台,但使用的芯片却是最初为智能手机设计的骁龙处理器。高通发言人说:“我们对Ineda的投资再次证明,我们将在可穿戴生态系统展开合作和扩张。”(书聿)
日前,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有条件批准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此举意味着这项全球瞩目的收购将进入收官阶段。去年9月份,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量专利组合。随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批准了这一交易。而中国商务部此次做出的批准,让该交易距离最终完成再进一步。此前,微软与诺基亚预计交易将在今年4月底完成。据悉,该项交易需在美国、欧盟、加拿大、中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反垄断审查。由于中国是手机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却非专利大国,因此受该交易的潜在影响要高于欧美。商务部要求微软做出承诺经审查,商务部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对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为此,商务部要求微软和诺基亚承诺,不会使用专利手段限制中国手机厂商的发展,或者谋求更高的专利费用。根据微软、诺基亚向商务部做出的承诺,商务部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收购,而微软、诺基亚则应按要求履行其承诺并接受商务部的监督。审查结果还认为,诺基亚拥有数千项通信标准必要专利,交易完成后,由于诺基亚将不再从事下游市场,增加了诺基亚依赖专利许可费盈利的动机。诺基亚对其标准必要专利收费策略的不合理改变,将导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智能手机生产商知识产权的总体成本将增加,并将导致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公开信息显示,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整体价格为72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属于专利授权费。由于国产手机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面对微软今后可能提高专利许可费,有可能选择退出市场或者将该成本全部或一部分传导至消费者。前者将危害市场竞争,后者则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国内手机产业链相关方希望对诺基亚增加限制性条款,避免其滥用专利。也有人希望对微软加以限制,因为微软对于所有安卓手机都可以收取专利许可费。针对该担忧,微软执行副总裁、全球总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暂时不会提高微软对中国安卓手机厂商的专利授权费。微软称避免重蹈谷歌覆辙软件巨头并购硬件厂商,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此番,微软收购诺基亚移动业务,让人联想到之前的一个类似案例,即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遗憾的是,谷歌在接手摩托移动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将它转手卖给联想集团。那么,微软会不会未来也像谷歌学习,再将诺基亚转卖呢?对此,布拉德称:“我并不清楚谷歌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真正目的。但是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核心目的是获取其硬件业务,在这一点上,两家收购案并不能相提并论。”近年来,微软相继斥资60亿美元收购了aQuantiv,14.5亿美元收购Navision,85亿美元收购了Skype,但其中一些被收购公司的后续表现中并不如人意,对此,布拉德称,微软承认,收购历史中有些案例是成功的,有些收购并不成功。据悉,交易后,中国商务部还将依法对微软和诺基亚的承诺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微软出现专利滥用造成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情况,将依据《反垄断法》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
最新消息,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已经被中国商务部所批准,商务部也保证了诺基亚被收购之后不会出现专利权被滥用的情况出现,对此诺基亚官方作出了重申承诺,表示自己不会变为专利钓饵。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后不会成为专利钓饵(图片引自WPCentral)在诺基亚手机部门被微软收购之后,对于剩余的诺基亚而言,其实就已经有潜在的可能会成为一个专利钓饵。因为在交易项目中只是提到微软收购的是整个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部门,负责生产功能机和智能机。此时,诺基亚本身剩余的就只有三大业务,分别是Here服务、诺基亚网络部门、高新技术部门。不过微软还为诺基亚留下了一个巨大财富,保留了其宝贵的专利。专利组合其实是无线通信技术近20年发展的结果,诺基亚研究与开发小组对此建立了一个被认为是标准的必要专利(SEPs)。诺基亚目前已经将其授权给了超过60家公司关于这项合理与非歧视(欺诈)的条款。这项协议可以确保公司不用再让诺基亚授权专利,诺基亚则收取研究与开发费用,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双赢的结果。不过专利钓饵其实还是存在的,尽管一些公司没有使用专利产生任何实际的产品,但对一些竞争对手而言,诺基亚的大量专利就会是一道大餐。无论如何,诺基亚现在已经和中国政府签订了协议,也做出了承诺,这也就是为何国内商务部已经批准了这项交易的进行。这意味着诺基亚在近10年中将不会存在专利钓饵问题,而我们现在只需静静的等待微软完成对诺基亚的终极收购。
导语:美国《财富》杂志网络版今天刊登题为《微软怎样才能再次颠覆科技行业》(How Microsoft can disrupt the tech industry again)的评论文章称,微软应该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远程会议三大领域展开收购,以此提升营收、提振股价,甚至再次颠覆科技行业。以下为文章全文:由于投资者对微软的未来计划丧失信心,导致其股价停滞不前。在2000年初触及近60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后,该股当年晚些时候跌至大约22美元,随后14年始终在25至40美元之间徘徊。虽然营收和每股收益已经较那时增长两倍,但股价却并未实现同步上涨。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像Facebook一样明确战略,并从下一代优秀的企业中挑选一些收购目标。微软可以通过主导三大领域改善发展前景: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远程会议。很显然,软件开发已经转向了虚拟化和云计算。云计算领域的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已经成为吸引开发者的核心。据The Cloud Market测算,Linux的各个变种已经在亚马逊的EC2应用中占据超过90%的份额,这表明很多开发者倾向于在云端从事Linux开发。由于未能与其云端的Linux展开密切整合,微软已经失去了很多客户。虽然微软号称可以支持Linux,但力度却不及亚马逊、VMware、IBM和Salesforce等云计算提供商。如果考虑所有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ndroid操作系统也采用Linux内核),那么Linux在整个计算领域的份额大约可以达到Windows的两倍。我并不是说微软应该放弃Windows,这仍是一款触角广泛的游戏产品,但我却认为,微软应该开展双系统战略,以便拓展更多机遇:——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展开更有效的竞争——提供一款能够适应所有企业的所有应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有吸引力的低价服务器——更好地保留企业客户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收购Linux系统提供商红帽。借助这样的并购,并将其与微软Azure密切整合,微软便可成为IaaS领域的领导者。除了Linux外,红帽还是Open Stack领域的强大企业,可以利用开源API(应用编程接口)打造一个强大而具有颠覆性的服务,取代亚马逊AWS。这样的并购可以很快见到成效,因为微软对企业Linux领域的扩张,可以加快其作为云计算企业的短期发展,并推动该公司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主导企业。根据市场研究公司W3Techs的数据,全世界有80%的网站使用PHP。(也有数据认为可能只有50%。)随着移动平台的崛起,加上Drupal、Magento和WordPress等热门应用的触角不断扩大,PHP的增长仍在加速。与Linux一样,这是下一代云计算网络和移动应用领域的主导工具。微软应该意识到成为PHP领域重要企业的必要性,并收购市场领导者Zend。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的公司投资了Zend,而是因为我相信,收购Zend可以重新点燃开发者对微软的信心。这也可以帮助微软更好地增加云计算功能,针对PHP进行优化。如果再拥有Linux市场的强势地位,微软便可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云计算提供商。通过为传统的.NET和PHP同时构建强大的开发者价值创造战略,微软便可以涉足绝大多数的网络和移动开发领域,并向市场释放明确的信号:下一代应用应该以微软Azure为基础开发。第三条收购建议是Double Robotics。该公司提供了远程控制的机器人移动会议系统。可以将平板电脑放在机器人的“头”上,显示出参加远程会议的人的头像。无论用户身处世界的任何地方,该产品都能帮助其出现在办公室里,与同时展开面对面的沟通。Skype正在四面受敌,如果能够与Double Robotics这样的新兴企业结合,便有望帮助微软保持份额,并提升营收。这款产品的旺销还有望推升微软的平板电脑销量。但对Skype而言,继续支持iPad,并将其作为Double Robotics的一个选择,仍然十分重要。通过这三笔并购便可向投资者表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愿意通过收购优质企业为各大平台提供一流的云计算服务,加强自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竞争力,并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扩大触角,同时成为远程会议市场的创新者。尽管Facebook的市值、资金和现金流都不及微软,但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还是斥资16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原因是他认识到这款聊天软件能够为其带来的巨大利益,帮助其巩固社交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三家企业的收购花费应该不到160亿美元,但却能给微软带来更大的影响。类似的收购不仅能推动微软的营收增长,还有望令该公司的股价尽快上涨。 作者:书聿 来源:新浪科技
2014伊始,智能手机市场可谓鼓乐喧天。4G商用不断发酵,手机厂商纷纷推出4G手机,欲打响第一头炮。据友盟数据预测,2015年将是4G业务的爆发期,届时必然会掀起新一轮的换机大潮,各手机厂商也正蓄势待发。在新一批4G手机市场争夺战中,手机厂商们又有什么突破点呢?软件升级迫在眉睫,运营商渠道占绝大比重2013年,各手机厂商纷纷打出高性能高配置的名号,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跑马圈地。但随着手机功能配置同质化愈发严重,竞争进入白热化。另一方面,从众多刷机渠道综合数据显示,2013年通过层层渠道刷机,各手机厂商自有ROM/UI、初始应用预装的损失率高达30%以上。这意味着,通过自有系统UI实现的差异化优势,通过预装应用增加的收入,都被大大削减。手机厂商若停留在做硬件,将渐渐沦为生态链的最低端,难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洗牌中站稳脚步。若能进一步升级自有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或能从根本上减少刷机率,从而提升销量及应用预装的收入。而在销售渠道方面,对于智能手机厂商,运营商渠道一直占据很高的比重。数据显示,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定制生产的手机每年出货量超过1亿部。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看重运营商渠道,手机厂商想在运营商手中获得较高重视,也不是那么容易。下一代融合通信RCS,将为手机厂商开辟一片蓝海面临以上种种困境,手机厂商该怎么寻找自己属于自己的蓝海呢?其实从通讯行业的近期讨论的热点,便可看出一些端倪。运营商在去年末大力推行4G,几个月过去了,4G现已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移动生活。而在今年2月底举行的2014巴塞罗那国际通讯展(MWC)中,中国移动更是展出了LTE手机及搭载其上的基于LTE的新一代融合通信产品RCS。RCS(RichCommunicationSuit富媒体融合通信)是一种基于手机通讯录的,集语音、即时消息、文件传输、内容共享、呈现、位置服务等多种通信方式于一体的融合通信服务。通过以终端原生方式(即手机在出厂时就已具备融合通信功能)存在,用户无需订购业务和下载应用即可便利使用通话、短信和联系。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种深度植入到手机系统的新业务,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硬件同质化的困境,从软件上的升级来实现差异化,提升销量的同时增加用户对系统的粘度,从而减少刷机率。而在销售渠道方面,也能更好的把握运营商渠道的市场份额。要布局新一批4G手机,必须重视并跟上运营商的步伐。据了解,中国移动在4G手机采集项目中明确要求,下一批4G手机必须搭载RCS功能。这不仅表明了运营商推行RCS业务的决心,更是联合整个手机生态链(包括手机厂商)的变革。佳都新太,下一代融合通信RCS软件开发的先行者作为RCS软件开发厂商(ISV)的先行者,佳都新太累积了多年RCS产品研发的技术和经验。早在2010年开始便多次与三大运营商的研究院合作,成功承担了多个RCS项目研发。今年更携手中国移动参加2014巴塞罗那国际通讯展,助力中国移动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基于LTE的新一代富媒体融合通信产品RCS。此次展出的RCS产品具有深度植入,无需下载和预装的优势。其基于手机基础通讯功能的扩展,更符合一般用户使用习惯。在功能方面,更是囊括了目前OTT所有核心特色功能,如实时状态、免费消息,voip音视频通话,以及与社交应用互联互通的功能。佳都新太RCS产品,是基于手机通讯功能研发的,融合增强式通讯录、多媒体消息、高清voip音视频通话的下一代融合通讯产品,充分体现“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的特点,高度满足中国移动下一代融合通信的标准规范。“新通话”以VoLTE为核心,融合高清voip音视频通话功能,增强用户通话质量和体验。佳都新太拥有自主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能够针对4G网络下的音视频进行质量优化,充分利用4G的高速实现高清的音视频通话体验。“新消息”是指,在手机传统单一的通信形式中,无缝融合多种媒体和消息格式,无缝与传统短/彩信互通,增强基于融合通信的相关功能,如状态呈现、能力呈现。“新联系”在维持原有联系人基础信息的同时,增加联系人能力呈现,个人profile等功能。RCS增强型的联系人列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公众信息服务入口,以一个通讯录,便可覆盖所有通信需求。除了能实现国际标准的RCS功能外,佳都新太RCS产品还支持多种产品形态,包括“RCSAPP”、“RCSLAUNCHER”、“RCSROM”、“NATIVE”等,从根本上提升产品体验。这些产品形态,能够将RCS功能深度整合进操作系统,使得普通手机演进为RCS手机,从软件上升级手机系统,让新一代的手机更能融合4G时代特色。在用户体验方面,可以做到继承各厂商的UI界面风格,让RCS业务与系统完全统一。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案如下:RCSNative主要是通过对Andriod操作系统内部的Libraries、ApplicationFramework、Application三层进行扩展来实现RCS能力的深度植入。首先,在Libraries层,实现了RCS核心框架,包括sip\msrp等协议栈,以及编解码引擎等功能。实现HAL接口,通过调用硬件芯片的编解码能力来提升视频处理效率(这里还支持HDvoice).[!--empirenews.page--]然后,在ApplicationFramework层,封装了RCSAPI,提供了数据管理功能,可按照RCSopenapi的规范向第三方提供能力调用。最后,在Application层,增加了RCSService,作为整个系统唯一的RCS服务进程。并通过改造Contact、Phone、Home等系统应用,集成了RCS功能及界面,应用与服务之间可以通过IPC进行通讯。佳都新太企业作为国内ICT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二十多年通讯领域技术积累,具备深厚的通讯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开发经验和研发能力。对于RCS产品研发,更是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据了解,目前佳都新太不但与三大运营商有合作项目,也已与多个知名终端厂商和芯片厂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企业以RCS能力提供商为定位,可为各手机终端厂商或芯版本进行RCS能力集成,提供全方位的RCS终端和服务端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服务。其RCS产品具备集成速度快,协议兼容性好、与手机终端耦合度低的特点,为各手机厂商快速具备RCS能力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支持。接下来,三大运营商都将陆续启动RCS系统招标工作,也会启动相关4G手机终端的集采工作,融合通信RCS产品有望能为手机厂商开辟一片新蓝海,尤其在智能手机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尽快跟紧潮流结合投入RCS新业务的融合升级,将会是各大手机终端厂家的必然选择。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艾斯)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LTE Advanced网络的出现、64位芯片的进一步推出以及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改进,预计都将推动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收入在2018年达到300亿美元。Strategy Analytics预测,2013年-2018年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8%。该市场研究公司表示,到2018年智能手机中独立的应用处理器渗透率将从2012年的38%下跌至28%,这将主要由高通、联发科、展讯、博通和Marvell等公司所推动。这些供应商通常将其应用处理器与modem集成在一起。此外,Strategy Analytics表示,预计到2018年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将配备多核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而2012年这一份额为50%左右。“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18年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64位芯片的渗透率将从2013年的3%提高至约75%。”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Sravan Kundojjal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苹果、英特尔、高通、三星以及其他公司将推动这一增长。Strategy Analytics认为,智能手机64位芯片的采用普及将比多核芯片的普及稍微慢一点,因为所需的软件生态系统过度可能将需要花点时间。”本周一高通公布其最新高端芯片Snapdragon 810和808处理器时,已经展出了上述的一些趋势。这两款都是支持LTE的64位架构芯片,它们都使用了高通的Category 6 LTE Advanced多模modem,可支持3x20 MHz载波聚合,从而可实现高达300 Mbps的速度。这两款芯片预计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采样,并预计于2015年上半年进行商用。不过,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Stuart Robinson表示,英特尔可能将继续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他在一份声明中指出,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18年基于ARM设计的智能手机芯片将从2012年的几乎100%跌至83%。这将主要归结于“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与该公司在14纳米及更高工艺技术的领导地位的共同努力。Strategy Analytics认为,即将到来的英特尔3/4G集成产品将在短期内帮助提升该公司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的份额”。同时,Strategy Analytics认为,平板电脑应用处理器市场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72亿美元,并且2013年-2018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6%。这家研究公司指出,相较于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而言,进入平板电脑应用处理器市场的壁垒是“相当低的”。并且,尽管引入了64位芯片,预计直到2018年平均售价都将会呈现温和增长状态。此外,大量的低成本平板电脑芯片厂商将会导致一场价格战,预计将对平均售价产生显著影响。
昨天,高通发布旗下两款 64 位处理器,一款为定位高端的高通骁龙 810,另一款为中端骁龙 808。当然,骁龙旗下还有骁龙 410、610 和 615 等 64 位处理器。虽然 64 位处理器已经推出数款,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64位安卓手机面世。或许中兴会成为第一家。近日有消息称,中兴将推出一款采用高通64位处理器的智能手机,手机命名 ZTE Apollo。鉴于骁龙 810 和 808 这两款处理器都将在 2014 年下半年开始出样,2015 年上半年才开始出货,ZTE Apollo 搭载这两款处理器的可能性不大。剩下的选择还有骁龙 410、610 和 615,410 和 610 为四核处理器,都是面向中低端设备,主频分别为 1.2GHz 和 1.6GHz,分别搭配 Adreno 306 和 Adreno 405 GPU。骁龙 615 为八核处理器,主频 1.8GHz,搭配 Adreno 405 GPU。如果 ZTE Apollo 年内发布的话,它采用骁龙 610 或者 615 的可能性更大,这两款处理器秋季可出货。来源:cnbeta
日前举行的英特而IDF2014吸引了业内众多目光。尽管在此次IDF2014上,英特尔发布的策略、产品、解决方案众多,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业内最为关注的还是英特尔能否在移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一改颓势。为此,英特尔在本次IDF上正式发布了今年要出货4000万部平板电脑的目标。那么英特尔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意义又在哪里?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下当前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特点。据IDC的相关预测,今年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速将明星放缓,其年增藏率将从2013年的51.6%下降到今年的19.4%,究其原因,在于平板电脑硬件本身升级的减缓和成熟市场需求的减少。而对于去年平板电脑增速迅猛,按照Gartner的说法,主要得益于用户对于价格敏感的低价但功能和体验一般的平板电脑的选择。按照上述IDC对于今年平版电脑市场增长放缓原因的分析,今年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长动力按理说应该是面向新兴市场的低价平板电脑,但IDC却称今年廉价白牌平版电脑市场的增长将会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用户逐渐向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高端平板电脑转移。而即便是低低价平板电脑市场,其今年增长的方式及产品也发生了变化。即Gartner所言,价格和尺寸大小将不是未来平板电脑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功能多样化可能是各大厂家未来争夺的焦点,即使是对于廉价平板电脑。结合上述平板电脑今年的发展特点,我们再来看看英特尔今年的平板电脑市场策略。通过本次IDF,我们知道英特尔这4000万的出货量将绝大多数来自于中国深圳的白牌厂商。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深圳这些白牌厂商最大的卖点就是价格。也就是说今年英特尔平板电脑的发展重心依旧在低价平版电脑上。如果我们以IDC对于今年平板电脑发展趋势的预测来衡量,英特尔的这种策略颇有些逆势的意味。而联系Gartner的预测,如果说去年低价平板电脑的主要卖点还仅是低价,今年的卖点不仅是低价,还加上了用户体验的话,则英特尔又将自己置于一个竞争比去年更为激烈的平版电脑的红海之中。但从去年英特尔全年平板出货量在1000万部,今年飙升至4000万部看,在低价平版电脑市场增长率减缓,竞争难度增加的情况下,英特尔4000万部目标完成的难度可想而知。再来看看低价平板电脑市场竞争对手的情况。众所周知,由于价格便宜,联发科的入门级智能手机解决方案比如MT6572、MT6575和MT6577仍然在山寨平板电脑厂商中非常受欢迎。而随着双核处理器成为白牌平板电脑市场的主流配置,预计联发科的集成处理器(整合了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第一季度在国内白牌平板电脑市场的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并且在下半年冲击1200万的季度出货量目标。为此,DigitimesResearch预计,联发科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整合和相关解决方案将对那些尚未尝试过联发科的解决方案的山寨平板电脑厂商产生极大吸引力。而随着带电话功能的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在平板电脑总出货量中所占比例的持续增长,联发科的解决方案在白牌平板电脑市场的份额将在2014年上升到25%,比2013年的份额增加10个百分点。当然,除了联发科这个主要对手外,全志和瑞芯微电子也是英特尔在低价平板电脑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对手。更为重要的是,低价白牌平板电脑的发展模式远非英特尔之长。从这点看,英特尔走低端平板电脑的市场策略又有被山寨的意味。毕竟在传统PC产业中,英特尔依靠的多是惠普、联想、戴尔等大的品牌厂商,这样的OEM合作伙伴可以让英特尔轻松挣到可观的营收和利润,不像今天伺候这些白牌厂商,不能说费力不讨好,但营收效率要低很多。其实针对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市场以白牌为重点的的策略,业内已有人士认为英特尔将很难获得可观的营收和利润。据财报显示,2013财年,英特尔运营利润为123亿美元,比2012财年的146亿美元下滑16%。这之中除了英特尔利润核心所在的传统PC市场需求疲软外,与英特尔发力低端平版电脑市场(与对手竞争方式的弱势)也不无关系。但即便是这样,英特尔似乎也错过了低价平板电脑市场发展的高峰和最好时机。这也是为何英特尔董事长安迪·布莱恩特(AndyBryant)称:“英特尔曾拒绝了平板市场,这为我们的后来留下祸根。现在我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的主要原因。中国有句俗话:起大早,赶晚集。而对于起得并不早的英特尔来说,能否赶上平板电脑市场的晚集呢?由于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及所面对对手竞争模式的不同,英特尔要实现今年4000万平板电脑出货量的目标,也许正像上述布莱恩特所言,需要继续付出代价,只是这个代价是否值得,英特尔应该对此有个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红米手机已经在小米手机整个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红米1/1S、红米Note上市之后,未来推出LTE(4G)版本基本上没有悬念。根据MTK手机网曝光的最新消息,红米手机4G版依然会选择MTK平台,采用的是联发科首款LTE手机芯片——MT6595。MT6595是联发科于今年2月份发布的全球首款八核LTE处理器,采用big.LITTLE架构设计,内置了四颗Cortex-A7核心和四颗Cortex-A17核心,分为标准版MT6595、阉割版MT6592M以及增强版MT6595T三个型号,其中MT6595T可支援GSM/TD-SCDMA/WCDMA/TD-LTE/FDD LTE网络,支援2K萤幕以及2K、4K视频播放等。不过,目前红米主打的是千元入门市场(这一点应该不会改变),而MT6595又是联发科推出的高端旗舰产品,它俩会走到一块儿吗?很难说。不过,如果红米4G版真要搭载MT6595,必将又引起一场血战。除了??4G版本之外,消息还称红米还会推出64位处理器的版本,方案同样来自MTK平台—— 联发科于2014年MWC大会上发布的MT6732。据悉,红米将力争首发MT6732,该芯片集成了四颗64位ARMv8架构的Cortex-A53 CPU核心,主频1.5GHz,性能上接近高通骁龙410。消息还称,发布时间方面,4G版红米可能在6-7月份发布,而64位版本稍晚,要等到9月份之后。
尽管联发科第一季业绩表现强劲,然而今年以来股票走势却相对平静,里昂证券出具报告分析,显示投资人对联发科在4G LTE相关业务的表现感到忧心,不确定今年下半年联发科的营运将缴出怎样的成绩。里昂证券认为投资人不需要过度担忧,预估因为4G的盛行,联发科可以提高晶片单位售价,届时将抵销3G晶片销售下滑的利空,因此重申联发科在强烈买进名单中,并将其目标价由555元提高到580元。里昂证券分析,中国移动(China mobile)计划推广5模LTE机款对联发科来说是一件好事,此外,认为中国4G技术启动的时程就算加快,对联发科在今年的营收影响也相当微小,且联发科EPS在2015年还是有机会增加,因为4G相关产品的单为售价较高,可望抵销3G相关产品销售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里昂证券进一步分析,联发科3月营收表现强劲,且今年第一季营收成长幅度也高于市场预期,除了营收表现佳以外,里昂证券指出联发科近期推出的智慧型手机晶片都有超过50%的毛利率,因此顺势分别提高今年第一季与全年的毛利率估值,由先前的46.6%、46.7%提高到47.5%及47.2%。里昂证试算指出,就算中国4G智慧型手机在今、明两年的市场,比预期要大40%,只会让联发科今年EPS下降约2%,且在2015年有机会提升联发科的获利约2%。而就算以最悲观的情况来看,当联发科面临来自高通的激烈竞争,可能对今、明两年获利的影响也只有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