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威腾工业物联网着力打造从设备接入到行业应用一站式设备管理运营平台,致力于赋能工业企业落地工业互联网数据价值,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可靠性强、落地效率高。
在今年3月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将在4月推出第三代CTP(高效成组)技术,其内部将其称为“麒麟电池”。
按照法拉第未来的最新说法,FF 91项目正按计划推进,测试验证工作正如期进行。据介绍,该公司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FF 91。
5月3日,比亚迪发布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信息,新能源销量106042辆,去年同期为25662辆;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92371辆,同比增长387.94%。
北京2022年5月3日 /美通社/ -- 师董会(“SDH”、“公司”、“我们”或“我们的”)(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DH)今天宣布,公司位于中国贵州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生产商的子公司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晖阳新能源”) 与位于温哥华的石墨材料公司&...
比亚迪DM-i超混系统,当前依然是供不应求,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竟还会首次外供DM-i超混,首搭车企为创维汽车。
深圳2022年4月27日 /美通社/ -- 4月26日晚间,中集车辆(301039.SZ/01839.HK)发布了其2022年一季报。2022年第一季度,中集车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把握海外市场增长契机,实现了相对稳健的发展。 一季报显示,中集车辆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
在汽车电动化时代,中国领跑全球;而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宁德时代继续领跑全球。
当前比亚迪几乎是全系车型卖爆,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就有网友猜测其它车企为比亚迪代工生产。
电动汽车起火对车企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个不小安全隐患,除了加强监管之外,印度政府还将同步引入追责制度。
最近一段时间,有着“万亿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股价持续下跌,市值从高峰值的1.6万亿跌到现在的万亿,股价回调40%,市值跌没了6000亿,然而坏消息还没完,该公司日前突然宣布延期公布财报。
人类梦想风驰电掣的速度,因此发明了代步的汽车。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保的需求,人类又经过技术升级将汽车改造为新能源汽车。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质疑和观望,反而逐渐普及开来,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竞争,是“优与劣”的较量。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基本完整,形成覆盖原材料、一般部件、部分关键零部件、整车、充电设施、运维服务及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另外,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集成等技术也完全实现自主。
“华为加持”,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最新“黑马”,AITO问界M5开始爆发,3月份首月交付就售出3045辆,超过蔚来EC6。
在可预期的未来,传统能源终将有完全枯竭的一刻,人类社会因新能源助力将得以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聚焦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现状,从汽车服务、汽车消费双重视角入手,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新能源汽车机械结构特征,全面且通俗地解读了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构造与特征,为读者勾勒出清晰的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体系。
4月22日晚,比亚迪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通过非交易过户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受让公司拟回购的公司股票,受让价格为0元/股,参与对象无需出资。
发展新能源汽车让中国向汽车强国更进了一大步。在21世纪初,我国在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创造性地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在一起。从“十城千辆”工程算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走过十余年,成绩斐然。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占全球45%,电动公交和电动卡车销量更是占到全球的90%以上;已建成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拥有领先的量产动力电池技术,是全球范围内电动出行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进程中,中国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先发效应,极大增强了企业和民众的自信。
新能源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至今,尽管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制造技术、维护过程管理等各个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但仍充分具有传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所固有的发展优势。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燃油电动汽车、混合燃气动力柴油汽车和纯动力电动汽车仍将在中国市场上优势并存,但是"电动化"仍将成为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标签。
(全球TMT2022年4月22日讯)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按照计划,搭载地平线征程5的比亚迪车型最早将于2023年中上市。...
汽车“新四化”进展得如火如荼,汽车厂商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新概念重塑产业格局。近些年,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推动下,“联网化”已经被当成汽车真正成为智能化终端的基础,并且据业内人士估算,车联网技术如果得到充分应用,将能够降低20%的能源消耗和25%~30%的尾气排放;缓解60%的交通拥堵,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2~3倍;减少80%的车辆事故率和30%~70%的死亡人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企业在传统汽车产业链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未来,我国车企可以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加快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双碳目标驱动下,将继续推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两大历史性变革,分别是电动化和电子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经明确,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换句话说,燃油车智能化将不会是未来倡导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