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半导体产业无疑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随着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传统的芯片制程微缩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先进封装技术却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国产先进封装技术,正以迅猛之势崛起,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破壁者角色。
4月17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纳指跌3.07%,道指跌1.73%,标普500指数跌2.24%。
4月17日消息,YouTuber HTWingNut的一项关于SSD耐久性的测试发现,未通电的SSD在长时间闲置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数据丢失和性能问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芯片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车规级 MCU 芯片在汽车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与常规芯片开发存在诸多显著差异。深入了解这些不同,对于把握车规级 MCU 芯片的技术特点、开发难点以及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4月16日消息,之前美国说豁免H20芯片的出口,现在又说限制,这让英伟达非常难受。
2025年4月14日,英特尔宣布与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资本(Silver Lake)达成最终协议,将旗下可编程芯片业务Altera的51%股份出售给银湖资本,交易对Altera的估值为87.5亿美元。
4月15日消息,Intel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将旗下Altera业务51%的股份,出售给全球技术投资巨头银湖资本(Silver Lake),最新估值为87.5亿美元。
4月15日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近日透露,小鹏汽车全栈自研的图灵AI芯片即将提前到第二季度量产上车。
4月15日消息,AMD今天宣布其新一代Zen6 EPYC处理器“Venice”正式完成投片,成为业界首款采用台积电2nm(N2)制程技术的高效能运算(HPC)处理器。
近期正式完成了对于Intel NAND业务部门收购的SK海力士正着手重组其在中国大连的工厂及相关资产。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疾驰迈进的进程中,汽车芯片宛如跳动的 “心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一个引人瞩目的产业流向正悄然发生 —— 汽车芯片制造产业逐步向中国汇聚。这一趋势背后,交织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庞大市场需求的强力牵引,以及全球芯片企业战略布局的深远考量。
4月11日,联发科在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MDDC 2025)上带来了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开发工具——天玑开发工具集,包含AI应用全流程开发工具Neuron Studio,并带来全新升级的天玑AI开发套件2.0,打造了一整套围绕AI开发效率与落地路径展开的“系统性解法”,为开发者提供了AI应用开发工具全家桶。同时,全新升级的旗舰5G智能体AI芯片天玑9400+也为智能体化用户体验提供了牢固的算力基石。
上海2025年4月11日 /美通社/ -- 4月10日,以"让美好生活闪耀"为主题的吉利银河星耀8预售发布会盛大启幕,黑芝麻智能作为智能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助力吉利汽车打造一场智能驾驶的科技盛宴。吉利银河星耀8全系标配的"千里浩瀚"高阶智驾...
在4月11日MediaTek举办的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MDDC 2025)上,官方正式启动“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联手全球产业伙伴共同探索智能体AI体验发展与普及之路;发布了横跨AI应用与游戏的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开发工具——天玑开发工具集(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和全新升级的天玑AI开发套件2.0,以及持续拓展的天玑AI生态圈和多场景创新应用。此外,大会还展示了基于天玑星速引擎技术所构建的丰富游戏生态和先进体验。MediaTek天玑9400+旗舰5G智能体AI移动芯片也正式亮相,以卓越的第二代全大核架构设计和突破性的AI能力,为终端设备体验跃升注入强大动能。
4月10日消息,看到了中国强硬的关税反制措施,特朗普已经开始有点顶不住了。
4月10日消息,随着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美国单纯想要靠禁售一些芯片就来阻止无异于痴人说梦。
4月10日消息,据报道,在本周的Cloud Next大会上,Google发布了第七代TPU AI加速器芯片——Ironwood。
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人工智能(AI)正以汹涌澎湃之势,重塑着诸多产业的格局,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AI 的爆发式增长,对半导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从数据中心的算力芯片,到边缘设备的智能处理单元,半导体作为 AI 技术的硬件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浪潮下,半导体企业纷纷踏上调整之路,以顺应时代的变革,谋求新的发展机遇。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下,汽车芯片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舱驾融合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变革不仅重塑着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更深刻影响着汽车的驾乘体验与未来发展走向。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下,汽车芯片作为核心 “大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长期以来,国产车规级芯片自给率低,在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市场被英飞凌、恩智浦、ST 等国际巨头牢牢把控。汽车芯片国产化之路,看似荆棘密布,步履维艰,但随着国内巨头纷纷入局,一系列积极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产业链各环节正逐步迎来全面受益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