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技术
[导读]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下,延续已近两年的全球芯片产能短缺潮仍在持续,但这似乎并未妨碍整个产业的热度,尤其是在汽车、手机芯片为代表的需求拉动下,全球芯片市场继续呈现上扬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之下,延续已近两年的全球芯片产能短缺潮仍在持续,但这似乎并未妨碍整个产业的热度,尤其是在汽车、手机芯片为代表的需求拉动下,全球芯片市场继续呈现上扬态势。

近日,半导体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得益于5G 智能手机和其他终端芯片的强劲推动,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同比增幅达到26%,实现继2020年增幅21%后的又一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厂商的此次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中芯国际的销售额在2020年25%增长的基础上,2021 年再度大增39%,同时,华虹集团2021年的营收增长率更是接近惊人的70%,整整两倍多于全球代工市场的增速。两家公司的带动,也令大陆公司在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的7.6%增加了0.9个百分点,达到8.5%,接近10%大关。

而凭借上述成绩,中芯国际与华虹集团也成功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十强。据TrendForce发布2021年第四季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排名显示,前十依次为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力积电、世界先进、高塔半导体、晶合集成。

IC Insights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规模还将增长20%,达到1321亿美元。公开数据显示,如果增长率达到该预期,那2020~2022年将成为自2002~2004年后,增长幅度最为强劲的三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外部禁令阻碍,以中芯国际为首的大陆的芯片代工产业自2020年以来,就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不管是先进制程的差距,抑或是受迫于断供国内主要客户带来的销售损失,都给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市场风险以及低市场预期。

但市场业绩却最终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21年财报信息显示,中芯国际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5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9.32%,净利润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81%;华虹集团全年营收则为16.31亿美元,同比增长69.6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26%。

对此,半导体产业分析师季维向记者表示,由于瓦森纳协定的存在,先进制程上大陆的代工企业确实在顶尖制程上暂时无法赶超头部公司,但应该看到,近年来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高需求,给大陆企业带来了机会。

13日讯,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13日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虽然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但PMIC、Wi-Fi 6芯片等依旧处于短缺状态。

中芯国际发布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中芯国际2021全年保持产能利用率满载,营业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107.33亿元,同比增长147.7%;整体业务毛利率29.3%,提升了5.5%。其中,销售的晶圆数量(换成8英寸晶圆)从2020年的569.9万片增加到了2021年的674.7万片,平均售价也从2020的4210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4763元。

三大需求为集成电路行业创造增长动力

2021年中芯国际的各项数据都十分亮眼,这与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显著增长息息相关。中芯国际2021年年报显示,集成电路产业显著增长主要源于三大需求的叠加。

其一,稳固的市场存量需求;其二,新兴产品市场的增量需求;其三,行业对产业链区域性调整的预期,带动了所在地生产需求的增长。三大需求叠加,导致2021年晶圆代工产能整体供不应求、芯片配套产业出现产能瓶颈等问题。

中芯国际预计,整体芯片产业链的采购周期仍会不断加长。在终端应用方面,宅经济、智慧社区、智慧医疗、云游等新业态加速形成,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应用外延,推动终端产品的芯片含量持续提升。电源管理、触控及面板驱动、无线通信、射频、微控制器、图像传感器等应用领域的芯片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按应用领域划分,智能手机类应用收入占中芯国际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32.2%,消费电子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23.5%,智能家居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12.8%,其他应用类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31.5%。

产能紧张导致研发占比下降

2021年中芯国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减少了5.4个百分点。对此,中芯国际表示,研发占比下降,是由于年度营收上升以及产能紧张所致,为保障客户需求,将部分研发投入转到生产投入,从而造成了研发占比下降。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杨俊刚分析认为,2021年中芯国际研发占比下降主要与三点有关。第一,年报显示,2021年中芯国际的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2335人减少到了2021年的1758人,部分研究相关人员转入到生产运营岗位;第二,部分研发所用的产线被用于支持客户的生产,也会对中芯国际的研发造成影响;第三,中芯国际出售了子公司SJ semiconductor公司,研发费用相应地也减少了。

2022年的芯片供给情况将有所好转,但并不意味着芯片紧缺情况会结束,而是从大规模全面缺芯转变为结构性缺芯。可以说,芯片紧缺或许将成为一种“持久战”。而这是否会对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晶圆厂商的研发投入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芯谋研究分析师张先扬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中芯国际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是持续增长的,只是在营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此外,由于研发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在比例数值上会有一定波动。而结合中芯国际的产品结构变化来看,40/45nm、55/65nm、90nm产品销售占比稳定,28nm及以上产品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4%,增长到2020年的9%,再增长到2021年的15%。可以看出,先进制程的研发对于中芯国际的持续发展和市场支撑具有长期重要意义,未来产能紧张不会持续影响中芯国际的研发投入。

在众多的国内半导体企业当中,中芯国际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但就是这么一家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却多年出现高层内斗、人才流失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权益人,其持股比例为11.71%;第二大股东鑫芯香港持股比例为7.18%,也就是说,目前中芯国际的前两大股东均是国企。

早在2009年,中芯国际的内部控制权之争就尤为激烈。当时,中芯国际内部形成了以CEO王宁国和COO杨士宁为主的两派博弈。随着2011年中芯国际股东大会召开,王宁国意外地落选了董事席位,使得内部权力天平向杨士宁倾斜。

心灰意冷之下,王宁国决定向董事会提交辞呈。就在外界以为杨士宁将由此接任CEO一职时,中芯国际董事会权衡再三并未同意让杨士宁出任,转而挖来华虹NEC的CEO邱慈云出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兼CEO。消息一落地,王宁国与杨士宁两败俱伤,二人也先后离开了中芯国际。当年的这场高层“内斗”也是中芯国际内部矛盾的一个缩影,并且至今也被外界诟病。十年之后中芯国际又再次因高层矛盾引发关注。

2020年12月15日,由于中芯国际宣称老将蒋尚义再度回归,出任公司副董事长,由此引发技术大牛、联席CEO梁孟松的不满,后者在董事会上直接提出了辞职。事实上,二人曾在台积电有过一段共事经历,当时蒋尚义多年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而梁孟松则在其手下担任资深研发处长。

如今的蒋尚义已经辞去副董事长一职并离开了中芯国际,而梁孟松仍继续带队进行先进制程研发,这段高层“内讧”也就此告一段落。《商学院》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芯国际历史上已经出现过6任董事长、5任CEO,“掌门人”几度出现更替。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中芯国际自创办以来就存在多个不同的利益阵营,从创始人张汝京开始,就需要将不少精力花费在平衡内部股东力量上面,这也就导致中芯国际时常会暴露出人才结构不稳、内部矛盾重重的状况。”

根据2021年半年报,截至2021年6月底,中芯国际共有1785名研发人员,相比2020年同期减少634人,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2%。另外,中芯国际自身也在财报中坦言,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近年确实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年底,公司尚有2530名技术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6.0%。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中芯国际近年员工离职率高于业界水平,比如在2018年~2020年期间,中芯国际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17.5%和17%,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台积电,其在2015年至2019年间每年的员工离职率均未超过5%。

针对人才流失等方面话题,《商学院》记者向中芯国际官方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复相关问题。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中芯国际历来公司内部管控问题频出,从高层到基层均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缺乏统一的团队文化长期建设,无法有效地稳定团队是中芯国际人才流失严重的关键。”

9月3日晚,中芯国际(688981.SH)发布公告称,因个人身体原因,周子学辞去中芯国际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但仍继续担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与此同时,中芯国际也公布了最新任命人选: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高永岗获委任为代理董事长,并履行董事长职责。

尽管公告中强调,周子学与公司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但周子学的离职再一次把中芯国际的人事变动话题摆上台面。

作为国内芯片代工领域的领头羊,中芯国际近年来话题不断,已有包括蒋尚义、梁孟松及吴金刚在内的多名高管或核心技术人员传出离职,而每一次人事变动都引起市场的关注。

伴随着周子学的卸任,中芯国际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和挑战。而在新任董事长高永岗的带领下,中芯国际又能否踏上新的台阶?

周子学的卸任,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毕竟此时此刻的中芯国际,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每一次重大调整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走向和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周子学于2015年3月6日获委任,成为中芯国际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时年58岁,至今已经履职6年半。在其任内,中芯国际发生了不少大事,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带领中芯国际于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仅用时46天火速完成上市,成为科创板半导体第一股。

而在周子学的任期内,中芯国际的业绩也实现了稳步发展。2015年至2020年期间,中芯国际的营收从147亿元增长至275亿元,净利润则从16亿元增长至43亿元。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半导体行业高度景气,中芯国际实现净利52.41亿元,同比增长了278%,净利规模超过2020年全年。

不过,在周子学任职的后半程,由于国际环境及产业形势出现变化,这也对中芯国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20年10月,中芯国际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虽然美方没有明确对中芯国际进口半导体设备做了哪些限制,但对中芯国际的先进制程研发和量产进程造成不少阻碍。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2021年研发费用也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中在今年二季度,中芯国际的研发开支为1.43亿美元,环比下降8.5%,同比下降9.5%。

对于周子学的卸任,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从年纪来看,周子学本身也已经到了临近退休的一个阶段。在其任内,中芯国际已经完成了在科创板上市这样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但在之后要想把中芯国际继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考虑到周子学的年龄情况和身体状况,恐怕也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因此,周子学在这个时候卸下重任也是一个能够理解的选择。”

如今随着周子学的卸任,中芯国际也宣布由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高永岗获委任为代理董事长,并履行董事长职责。针对周子学卸任和高永岗接棒董事长等话题,《商学院》记者向中芯国际方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履历显示,高永岗于2009年出任中芯国际非执行董事,2013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战略规划执行副总裁,并调任为执行董事,8个月后出任首席财务官,2020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此外,高永岗还兼任长电科技董事、奕瑞科技独立董事。

高永岗无疑也是中芯国际内部的一员“老将”。而接下来外界也在观望,现年56岁的高永岗将如何掌舵好中芯国际这艘芯片代工巨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以下内容中,小编将对lm393芯片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介绍和阐述,希望本文能帮您增进对lm393芯片的了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字: lm393 芯片

吹风机是居家生活必备物品,然而传统型吹风机所带来的体验并不佳,高频使用的女性群体对此更是深有感触。究其原因主要有:转速低,通常在每分钟2万转左右,导致干发速度慢;高温干发,容易损伤头发;噪声大且体积笨重等等。因此,能改善...

关键字: 吹风机 MCU 电源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自激式开关电源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电源 开关电源 自激式开关电源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开关电源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电源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它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电源 开关电源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开关电源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关键字: 电源 开关电源

业内消息,近日被视为华为芯片“奠基人”的原海思总裁徐文伟近日在朋友圈宣布正式退休。徐文伟发文表示,自己在 33 年内,见证了一个伟大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字: 华为 芯片 海思 徐文伟

TDK株式会社(TSE:6762)扩大了其汽车用CGA系列100V积层陶瓷贴片电容器(MLCC)产品阵容,2012规格(2.0 x 1.25 x 1.25 毫米-长x宽x厚)的电容为22μF,3216规格(3.2 x 1...

关键字: 电容器 电源 汽车电子

在下述的内容中,小编将会对开关电源的相关消息予以报道,如果开关电源是您想要了解的焦点之一,不妨和小编共同阅读这篇文章哦。

关键字: 电源 开关电源 3842

通过与北美J-Squared Technologies、南美Macnica DHW以及日本NEXTY Electronics三家企业深化合作,Hailo实现了迅速成长,并逐步拓宽了其全球商业版图。

关键字: 人工智能 处理器 芯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