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蔡璐
[导读]9月2日,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沈阳站总决赛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拉开了帷幕。借此之机,21ic有幸采访了中国机电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秘书长及大赛负责人于泓,针对参赛赛项内容、参赛选手选拔与培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2日,全球制造业峰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圆满举办。当天,除了设有多场平行论坛活动之外,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沈阳站总决赛也在此拉开了帷幕。

作为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高定位、高规格、高水准赛事,本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吸引了全国500余所高校近2000支团队报名参加,受到了业内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

在总决赛当天,21ic有幸采访了中国机电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秘书长及大赛负责人于泓,针对参赛赛项内容、参赛选手选拔与培养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于泓介绍,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简称RST大赛)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雅融合教育科技中心、智汇教育联合承办,主要聚焦仿真技术赛道。为了方便分类和评选,大赛开设了智能工厂仿真组、太空目标监测识别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挑战组等多个组别,能够让不同级别的选手拥有更好的比赛体验和机会。

“我们最初创办这个大赛,就是想搭建一个舞台,更多地展现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先进技术相关专业领域,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仿真技术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大赛的形式,为国家先进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为促进社会相关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作出贡献。”于泓在采访中如是说。

聚焦仿真技术赛道,精准培养“智造”人才——访中国机电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秘书长于泓

(中国机电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秘书长及大赛负责人于泓)

众所周知,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工业软件都是我国科技领域公认的“卡脖子”技术,尤其是仿真设计类软件,几乎95%的市场都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垄断。为了推动高校加强对仿真技术相关领域培养,促进仿真技术在机器人设计、开发、实验等领域的应用,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仿真技术赛道应运而生!

鉴于往年的成功经验,今年大赛涌现出了许多亮点:首先,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扩大了赛事规模;并根据参赛选手自身水平,在比赛内容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前沿技术;同时还根据不同组别、不同等级标准,科学合理地调整了比赛规则。从各校反馈来看,今年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赛事热度都超过了以往。

据悉,总决赛当天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以及沈阳本地的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60只队伍参加,另外还有来自香港大学、浙江大学、航天工程大学等的参赛队伍进行线上答辩。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评审专家听取了选手们的介绍和答辩,并给予了专业的提问和指导,最后决出了各组的冠亚季军和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指导教师奖。

聚焦仿真技术赛道,精准培养“智造”人才——访中国机电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秘书长于泓

(总决赛现场)

在于泓看来,通过比赛的形式,推进“产学研用赛”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有助于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境。

“‘产学研用赛’是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的一个特色,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科技成果展示、产业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挖掘他们的创新、探索、科研潜力。”于泓表示,在本届大赛中,我们看到这些学生创业团队非常有激情,后续我们会为他们持续提供专业的技术辅导和学业指导,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策源能力、且能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让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虽然本届大赛已经圆满落幕,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这也意味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始。相信在中国仿真学会、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委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其他高校与企业的齐心协力奋斗之下,明年的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将会再迎各路英才!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第六届全球电子技术(重庆)展览会,将于2024年5月7-9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关键字: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深圳2023年9月22日 /美通社/ -- 9月20 - 9月22日,全球物联网行业的重要盛会"IOTE 2023国际物联网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宝安) 盛大启幕。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物联网平台 —...

关键字: 智能制造 物联网 TE IoT

COMSOL 电池主题日系列活动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分享多物理场仿真在电池行业中的应用和优势,共同探讨电池及电化学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上海2023年9月21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20日,全球领先...

关键字: 仿真 电池技术 COMSOL 电化学

四家在HiL仿真行业内的“先行者”,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核心技术,已经稳占市场主导地位,成为了业界公认的“四大龙头”。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关键字: 仿真 测试测量

上海2023年9月20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19日,美的工业技术携旗下高创、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威灵汽车部件以及MOTINOVA等品牌,以覆盖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产品、前沿解决方案亮相20...

关键字: 美的 智能制造 数字化 变频器

持续赋能产业生态圈破局升维,引领未来无限可能 上海2023年9月19日 /美通社/ -- 作为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以"引领未来无限可能"为主题,重磅亮...

关键字: 自动化 数字化 BSP 智能制造

持续赋能产业生态圈破局升维,引领未来无限可能

关键字: 智能制造 绿色低碳

助力中国智造 济南2023年9月12日 /美通社/ -- 9月9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探讨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时代裂变中,...

关键字: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供应链 数字化

近日,21ic有幸采访了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鸿儒教授,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以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9月2日,在2023全球制造业峰会上,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技术总监冯升华博士建议,中国在工业元宇宙中要成体系地培养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并且要产学研用有机结合,面向产业、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培养多层次人才。

关键字: 元宇宙 智能制造

蔡璐

123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