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智能硬件
[导读]前段时间 Semicon 热闹非凡,半导体设备企业占据了多数席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殊不知在这喧嚣的背后,设备产业已经悄然切换到分层时代。接下来海量设备企业将无可避免地迎来残酷的淘汰赛,现在关税大战爆发,国产替代加速,更是加大了这种紧迫性。

前段时间 Semicon 热闹非凡,半导体设备企业占据了多数席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殊不知在这喧嚣的背后,设备产业已经悄然切换到分层时代。接下来海量设备企业将无可避免地迎来残酷的淘汰赛,现在关税大战爆发,国产替代加速,更是加大了这种紧迫性。

淘汰赛已然来临

中美科技战以来,尤其中芯国际被制裁以后,政府强烈地认识到设备产业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支持设备产业。同时,由于设备产业既不像 Fab 需要很大投资,又不像 Fabless 是轻资产 —— 设备企业既有产线又投资规模适中,所以资本和地方政府竞相投资设备企业。在各个细分环节都有多家企业,做量检测已经有几十家,甚至号称做光刻机的都有好几家。这种局面不可持续,当设备产业完成从 0 到 1,支撑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发生重大改变。

首先,随着中国半导体设备完成奠基工作,各领域基本形成定局 —— 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与设备龙头企业的合作联盟已经成型,核心企业也已经成长为平台型企业,整个行业已经开始内部竞争了。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手让企业自己成长,之前的支持政策已经退出或者大幅调整。例如提高上市审核标准,地方政府对新项目更加谨慎,大厂对设备企业的扶持有所选择等。

其次,设备产业的初始阶段,企业首先进入的是技术难度一般的领域。这些细分领域已经出现饱和,剩下的都是技术难度较大的硬骨头,如光刻设备等。这些高难度的领域投入大,专利壁垒限制多,生态协同要求高,失败的风险更高。

最后,随着 AI、机器人等新技术成为热点,中国科技产业的投资热点出现重大转移。目前各地纷纷针对具身机器人,AI 等设立产业基金,犹如之前的半导体产业。与此同时之前投入的半导体产业项目逐渐进入兑现期,各领域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上市,资本开始掉头追逐新的产业热点。

当政策、资金与初级技术等红利消退以后,再加上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变化。半导体设备不得不进入分层时代,就像 NBA 的 “常规赛” 打完了,就必须面对硬碰硬的 “季后赛”。企业只有认清分层时代的趋势和规律,才能顺利度过这场淘汰赛。

先进设备:龙头主导格局初定

龙头企业是这些年设备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成果,由它们主导的先进设备格局基本确定。

当初国内头部企业替代国际企业时,出于产业链安全的考量,同时国产替代的产业逻辑也能够讲得通,国内芯片制造公司愿意提供试错机会。但是当后来的其它国内企业开始尝试替代这些先发的设备企业时(业内称其为 “替代国产”),除非价格非常有优势,否则芯片制造企业接纳新客户的动力不足。况且龙头芯片制造企业已经和龙头设备企业结成牢固的产业同盟,后发企业要想 “替代国产” 难上加难。

龙头企业之外的大多数设备企业没有实力做出先进产品。很多设备企业没有资金去研发先进技术,也请不来足够优秀的人才。即便有的后发企业有资金支持,也聚拢了一些优秀人才,但先发企业投入的时间成本已经转化为强大竞争优势。目前设备龙头企业大多有十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历程,它们往往是行业积累最深厚的行业大牛创立的,早已组成了高效的管理团队,聚集了整个领域最优秀的人才。这些企业更有实力研发先进技术,拿出先进产品。

龙头企业既有技术又有渠道,它们已经推出了被产线验证了的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商业回报,营收和利润逐年增长,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当这些企业卡位成功之后,资本没有动力再支持其它企业与龙头企业竞争,后发企业融资将越来越难。

所以现阶段龙头企业主导先进设备的产业格局,已经从市场、技术和资金层面得以确定。后来者要撼动先进设备的格局,要付出远超乎寻常的成本,很难获得持久的支持。

成熟设备:内卷严重,拼性价比成出路

过去十年,是逆向创新过渡到正向创新的过程。从 0 到 1 完成了,就该从 1 到 10 了。其它行业的经验是从 0 到 1 很难,后面的相对简单。但由于芯片生产的量极大,对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性价比的要求极高,所以半导体设备从 1 到 10、10 到 100 更加艰难。即便是成熟设备,后面的路也不好走。

对大部分成熟设备而言,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功能趋同,而且中小厂商数量众多,主要的竞争方式是打价格战。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你砍膝盖,他剁脚脖子,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价格战,只会把行业利润砍成一张白纸,伤人伤己于事无补。

基于成熟设备高度内卷的现状,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砍价也要砍亦有道,至少要把打价格战提升到拼性价比的高度。

首先要与原研设备的一致性达到很高的程度,把各项技术参数尽可能的趋同。其次,在达到很高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在局部做一些应用创新,微小创新。例如单腔改多腔,大幅提高某个参数,或者速度有很大的提升。这实质上也是提升性价比。最后,在前面这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多方开拓市场,力争将设备送进 Fab,拿到验证报告乃至一两台的订单,就可以用这些成绩去融资。

总之在内卷严重的情况下,成熟设备努力提升性价比,而不是简单打价格战,是为数不多的出路。

中小企业:夹缝求生,差异化竞争或靠拢大企业

现在半导体设备各处人满为患,似乎只能 “替代国产”。因为龙头企业不仅做先进设备,还做成熟设备。所以中小企业即便做成熟设备也免不了与头部企业竞争,如何避免与龙头硬钢,学会夹缝求生就成为关键。

半导体设备种类繁多,即便同一类产品也有不同的分类,例如量检测设备就包括缺陷检测、膜厚测量、晶体结构分析等多种类型。因此中小企业有机会在头部企业没有兼顾到的地方做差异化竞争。

如果差异化竞争也玩不转,就奔着加入大型平台企业去努力。事实上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奋斗目标已经是等着被大企业并购。但是现在并购依然很难,一方面企业估值过高,另一方面国资不好退出,只能继续等待时机成熟。

在等待的过程中首先要活下去,由于融资越来越难,中小企业不能坐等白马骑士,要积极自寻生路。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向大企业靠拢,一方面想办法从大公司那里找到业务,另一方面将自己变成大公司需要的资产,做好被大公司并购的铺垫。

例如一台复杂设备里有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大厂往往不会亲自研发和生产。小企业要么为大企业做研发外包服务,要么为大企业做零部件。但当大风起兮变成大浪淘沙,才发现只有少数设备企业真正被产业所需要。分层时代来临,外援越来越少,中小企业只有各寻出路,关键是要认清自己,找准定位,夹缝求生,方能避免被时代淘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