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传感器的类型以及工作原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各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核电、石油石化、核电、机械装备、机器人、智能网联车、冶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水利、气象、海洋、文物、仪器仪表、环保以及智能制造等众多行业领域。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的高速发展,传感器是各类先进高端制造业底层技术的核心和基石。
一、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传感器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特点,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转换电路构成。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在完成非电量到电 量的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非电量都能利用现有手段直接转换成电量,往往需 要先将其变换为另一种易于变成电量的非电量,然后转换成电量。例如,传感器 中各种类型的弹性元件,常被称为弹性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是指能将感受到的非电量直接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元件。例如,光电池 将光的变换量转换为电动势,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等。转换电路是指将无源型传感器输出的电参数量转换成电量。常用的转换电路有电 桥、放大器、振荡器、阻抗变换器、脉冲调宽电路等,它们将电阻、电容、电感 等电参数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电量。
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测量和感知某种特定物理量或环境参数的设备或器件。它们能够将所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可供处理和分析的电信号、数字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信号。传感器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医疗、环境监测、汽车、航空航天、农业等。
传感器,一种能够感知并响应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信号的电子设备,是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基于各种物理效应、化学作用或生物反应,通过将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可处理的形式,从而实现信息的获取与传输。
传感器,这一电子设备,以其独特的感知与响应能力,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能够感知并转换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信号,为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提供关键支持。其工作原理依托于丰富的物理效应、化学作用及生物反应,确保信号能够高效、准确地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便于处理的形态。
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包括感知元件、转换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接口、外壳以及供电部件。这些组件共同协作,能够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高效转换为设备可处理的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数据。与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获取信息进行行动的方式相似,设备也依赖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来进行精确的控制或数据处理。
二、传感器有哪些分类?
1、按用途
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2、按原理
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3、按输出信号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4、按其制造
工艺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每种工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由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的资本投入较低,以及传感器参数的高稳定性等原因,采用陶瓷和厚膜传感器比较合理。
5、按测量目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化成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
6、按其构成
基本型传感器:是一种最基本的单个变换装置。
组合型传感器:是由不同单个变换装置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应用型传感器:是基本型传感器或组合型传感器与其他机构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
7、按作用形式
按作用形式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传感器。
主动型传感器又有作用型和反作用型,此种传感器对被测对象能发出一定探测信号,能检测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所产生的变化,或者由探测信号在被测对象中产生某种效应而形成信号。检测探测信号变化方式的称为作用型,检测产生响应而形成信号方式的称为反作用型。雷达与无线电频率范围探测器是作用型实例,而光声效应分析装置与激光分析器是反作用型实例。被动型传感器只是接收被测对象本身产生的信号,如红外辐射温度计、红外摄像装置等。
传感器可以感知的物理量或环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常用于温度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
压力: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常用于工业控制、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
光线: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的强度、波长、颜色等参数,常用于照明系统、光电子设备、环境监测等领域。
位置和运动:位置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位置、姿态和运动状态,常用于导航、运动控制、车辆安全系统等领域。
气体和化学物质:气体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浓度、化学物质的成分等,常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
水位和流量:水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水位和流体的流量,常用于水利工程、水处理、气象监测等领域。
生物特征: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理特征,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常用于医疗诊断、健康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传感器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感知元件(Sensing Element): 感知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用于直接感知待测量的物理量或环境参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光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输出信号。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感知元件,例如,温度传感器可能使用热敏电阻或热电偶作为感知元件,压力传感器可能使用压阻、压电晶体或电容器作为感知元件。
转换器(Transducer): 转换器是将感知元件输出的信号转换为可用的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的部件。它可以是简单的电阻、电容、电感等,也可以是复杂的电路或器件,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信号处理电路(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ry):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放大、去噪或其他处理,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使其适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或控制系统。
输出接口(Output Interface): 输出接口是将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传送到外部系统或设备的部件,它可以是电缆、连接器、无线通信模块等,根据传感器的具体应用需求而定。
外壳(Housing): 外壳是将传感器的各个组件装配在一起,并保护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外部结构。外壳通常由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防水、耐高温等特性。
供电部件(Power Supply): 传感器通常需要电源供电以正常工作,供电部件可以是电池、电源适配器、太阳能电池等,用于为传感器提供所需的电能。
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能在具体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传感器都包含了上述的基本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常见类型
传感器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感知原理、测量物理量以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感器类型:
光电传感器: 使用光学原理来感知光线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敏电阻、光电开关等。常用于光电子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安全系统等。
压力传感器: 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包括压阻式、压电式、电容式、磁电式等类型。常用于汽车制造、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气象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和振动,常用于车辆安全系统、运动控制、智能手机等设备中。
角位移传感器: 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或线性位移,包括旋转式、线性式、电容式、磁性编码器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气体传感器: 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气体浓度和成分,包括气体传导型、光学型、化学型等。常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
湿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湿度水分含量,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等。常用于气象监测、温室控制、加湿器等设备中。
位置传感器: 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姿态和运动状态,包括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常用于导航、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生物传感器: 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理特征,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包括心率传感器、血压计、血糖监测仪等。常用于医疗诊断、健康监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