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再裁6000人:无关绩效,关乎未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地时间 5 月 13 日,微软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 6000 人,占其 22.8 万名员工总数的约 3%。
微软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继续实施必要的组织变革,以使公司在动态市场中取得成功。” 发言人特别指出,裁员与绩效无关。
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再度聚焦于微软近年来的战略调整与人员变动情况。
本次裁员规模颇为可观,影响范围覆盖多个部门和地区,包括 LinkedIn、Xbox 等子公司,目标之一是减少管理层级,旨在提升组织的敏捷性和决策效率。过多的管理层级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迟缓,不利于微软在快速变化的科技市场中竞争。通过削减中层管理岗位,微软希望能够简化流程,加快响应速度,更好地适应市场动态。
从地域来看,微软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裁员人数最多,约为 1985 人。涉及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层管理岗位和非技术职位,如销售、市场推广和招聘等。
这表明,微软此次裁员并非针对某一特定业务板块或地区,而是从整体组织架构出发,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人员优化。
微软裁员并不新鲜
微软裁员求变并不是新鲜事。
2023 年初,微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员,裁员人数达到 1 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 5%。当时的裁员涉及 HoloLens 增强现实头戴设备部门及其他硬件项目。这一举措反映出微软在硬件业务板块的战略收缩。HoloLens 项目虽具有前瞻性,但在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投入产出比未达预期。微软通过裁员来削减相关业务成本,将资源重新聚焦于更具潜力和优势的领域,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2024 年 1 月,在完成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后,微软的游戏部门裁员 1900 人,以消除冗余岗位。收购动视暴雪使得微软在游戏领域的版图大幅扩张,但两家公司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人员配置上存在重叠。通过裁员进行整合,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协同效应,使新组建的游戏业务部门能够更顺畅地运作,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发挥更大优势。
进入2025年,除了本次 3% 规模的裁员,2025 年 1 月微软还宣布了一小轮与员工绩效相关的裁员。
微软裁员原因何在?
分析认为,微软裁员背后是遭遇了成本控制压力。
近年来,微软在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和 Azure 云计算业务的数据中心方面投入巨资。数据显示,微软在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购置、研发投入等方面的开支持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面临着控制成本的巨大压力。裁员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成本削减手段,能够在短期内降低人力成本支出,缓解财务压力,确保公司在大规模投入新兴技术领域的同时,保持财务的稳健性。
与此同时,裁员也与微软战略重心转移有关。
微软一直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将大量资源倾斜到 AI 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需要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发展的领域。通过裁员,微软能够释放出更多资源,吸引和留住 AI 领域的顶尖人才,加速 AI 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从而在激烈的 AI 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从大环境看,科技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变革与调整期。
其他科技巨头如亚马逊、Meta 和谷歌也在进行类似的裁员和重组。根据 Layoffs.fyi 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 126 家公司已经裁员了超过 53000 名科技员工。整个行业在经济不确定性和 AI 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都在积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