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标称频率是什么?如何区分高频率晶振和低频率晶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晶振常与主板、南桥、声卡等电路连接使用。晶振可比喻为各板卡的“心跳”发生器,如果主卡的“心跳”出现问题,必定会使其他各电路出现故障。为增进大家对晶振的认识,本文将对晶振以及晶振标称频率予以介绍。如果你对晶振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晶振
晶振是指从应时晶体上按一定方位切割下来的薄片,是时钟电路中最重要的元件。晶振晶振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状态下,机械能和电能可以通过内部振荡电路相互转换。
当接通电源时,振动信号号是由晶片的机械变形产生的,通过在晶片两端施加机械压力可以产生电能。这里的原理其实就是晶振的压电效应特性。另外,晶振在谐振工作时,能为相应的电路提供稳定准确的单频振荡。
总结晶振是电路中随处可见的元件。只要有CPU处理器,晶振就一定会存在。即使没有外部晶振,芯片内部也会集成晶振。可以说晶振在单片机电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晶振,芯片电路无法正常启动,无法发出号执行相应的指令。
石英振荡器是应时晶振自带电压。一般分类有很多种。日常分类为普通有源晶振、电压控制晶振、温补晶振、电压控制温补晶振、恒温晶振和晶振。当不同的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号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满足系统要求。
按封装结构和形状分类石英晶体振荡器按封装结构和形状可分为金属壳晶体振荡器、玻璃壳晶体振荡器、胶木壳晶体振荡器和塑料壳晶体振荡器。金属外壳封装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有三种:钎焊、冷压和电阻焊。
按用途分类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有源晶振可分为彩电用晶体振荡器、DVD播放机用晶体振荡器、无线通信用晶体振荡器、电子钟表用晶体振荡器等。根据引出电极的数量,石英晶体振荡器可分为两电极(两端)晶体振荡器、三电极(三端)晶体振荡器和四电极(四端)晶体振荡器。
根据准确度分类。石英晶体振荡器按精度(或频率稳定度)可分为普通石英晶体振荡器、精密石英晶体振荡器、中等精度石英晶体振荡器和高精度石英晶体振荡器。根据基本的谐振电路
二、晶振标称频率是什么?如何区分高频率晶振和低频率晶振?
晶振标称频率是指晶振器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设定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它表示了晶振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振荡的频率,也是晶振器用于计时和同步的基准频率。晶振标称频率的准确性对于数字电路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档次高的晶振器其标称频率的准确性也更高。区分高频率晶振和低频率晶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 频率范围:高频率晶振一般指频率较高的晶振器,通常在几百kHz到几十MHz之间。而低频率晶振则指频率较低的晶振器,一般在几十Hz到几百kHz之间。
2. 应用领域:由于高频率晶振的振荡频率较高,因此适用于高速数字系统、微处理器和射频应用等。而低频率晶振则适用于一些低速控制系统、计时器、遥控器等。
3. 精度要求:高频率晶振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需要高精度的晶振器,如温度补偿晶振器(TCXO)或者铯原子钟等,以确保频率的稳定性。而低频率晶振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
4. 系统功耗:一般情况下,由于高频率晶振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振荡更多的周期,因此会消耗更多的功耗。而低频率晶振由于振荡周期较长,相同的时间内需要振荡更少的周期,因此功耗相对较低。
5. 工艺制造:高频率晶振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通常需要使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以确保频率的稳定性和精度。而低频率晶振则相对简单,制造成本更低。总的来说,区分高频率晶振和低频率晶振需要考虑频率范围、应用领域、精度要求、系统功耗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晶振器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表现。
以上便是此次带来的晶振相关内容,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晶振已经具备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喜欢本文,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哦,将于后期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