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SIP端接收INVITE请求并进行响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SIP是基于文本的协议,消息结构包括起始行、头部字段、空行和消息体(如SDP)。处理INVITE请求时,服务器需要解析这些部分,构造正确的响应,比如100 Trying、180 Ringing和200 OK,并确保Via头中的rport和received参数正确处理,以支持NAT穿透。
如何在Go中实现网络通信
SIP通常使用UDP或TCP传输,但UDP更常见。Go的net包可以处理UDP连接,监听指定端口接收数据包,解析成SIP消息,然后生成响应发送回去。
解析SIP消息是关键
需要编写一个SIP消息解析器,能够处理多行头部字段、不同参数等。可能需要使用正则表达式或手动解析每一行。同时,生成SIP响应时,要正确构造头部字段,如Via、From、To、Call-ID、CSeq、Contact等,确保符合RFC3261规范。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Via头中的rport参数。当客户端发送带有rport参数的Via头时,服务器需要记录接收到的源IP和端口,并在响应中使用这些信息,替换原来的地址和端口。这涉及到修改Via头中的received和rport参数值。SDP的处理也是重要部分。INVITE请求通常包含SDP消息体,描述媒体信息。服务器可能需要解析SDP中的媒体地址和端口,并可能需要在响应中修改这些信息为公网地址(在NAT环境下),但根据用户当前需求,可能暂时不需要处理媒体流,只需正确响应SIP信令即可。
代码结构大致分为几个部分:
1. UDP服务器监听:创建UDP socket,接收传入的数据包。
2. SIP消息解析:将接收到的字节流解析为SIP消息结构。
3. 处理INVITE请求:识别INVITE方法,生成对应的响应。
4. 构造响应消息:生成符合RFC3261的响应消息,包括正确的头部和状态码。
5. 发送响应:将响应通过同一UDP连接发送回客户端。
在处理INVITE请求时,需要生成正确的响应状态码。例如,收到INVITE后,首先发送100 Trying临时响应,然后是180 Ringing,最后是200 OK。但根据用户需求,可能只需要简单的200 OK响应即可,或者分步骤实现。
在构造响应时,必须确保Via头被正确修改。根据RFC3261,响应必须按照Via头中的路径逆向返回。每个Via头中的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会将自己的地址添加到Via列表顶部,因此响应需要按照相反的顺序返回。但在这个简单示例中,可能只有一个Via头,所以直接使用接收到的Via头,并添加received和rport参数。
此外,生成Call-ID、CSeq、From、To等头部字段需要符合规范。例如,Call-ID应该是唯一的,通常由客户端生成,服务器在响应中回显相同的Call-ID。CSeq用于标识事务,需要递增计数,但作为服务器,响应中的CSeq应与请求中的一致。
测试时,可能需要使用SIP客户端工具(如SIPp)或另一个SIP用户代理发送INVITE请求,并检查模拟SIP端是否正确接收和响应。需要确保网络配置允许UDP流量通过指定端口,尤其是在存在防火墙或NAT的情况下。包括正确解析复杂的SIP消息头部,处理不同的编码情况,以及确保生成的响应完全符合RFC3261。此外,处理并发请求时需要考虑goroutine的使用,以同时处理多个传入的请求
发送INVITE请求(使用工具如sipp或另一SIP客户端):
INVITE sip:user@example.com SIP/2.0
Via: SIP/2.0/UDP 192.168.1.100:5060;branch=z9hG4bK1234
From: <sip:alice@example.com>;tag=12345
To: <sip:bob@example.com>
Call-ID: abcdef@192.168.1.100
CSeq: 1 INVITE
Contact: <sip:alice@192.168.1.100:5060>
Content-Length: 0
预期响应:
SIP/2.0 200 OK
Via: SIP/2.0/UDP 192.168.1.100:5060;received=192.168.1.100;rport=5060;branch=z9hG4bK1234
From: <sip:alice@example.com>;tag=12345
To: <sip:bob@example.com>;tag=server1234
Call-ID: abcdef@192.168.1.100
CSeq: 1 INVITE
Contact: <sip:server@192.168.1.200:5060>
Content-Lengt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