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流量计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多孔平衡流量计有哪些应用场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平衡流量计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差压式流量仪表,源自2003年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测液氧流量计。为增进大家对平衡流量计的认识,本文将对平衡流量计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多孔平衡流量计的应用场景予以介绍。如果你对平衡流量计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平衡流量计产生误差的原因
平衡流量计对传统节流装置进行了极大的改进,将节流原理由边缘节流改为平衡节流。根据平衡流量计原理,在正常使用此平衡流量计的前提下,产生误差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管道中存在杂物
管径为DN25,β值为0.6,现场管道口径小,如果有杂物存在就在节流装置前堵塞,造成流过节流孔差压过大,引起测量值虚高。
建议整改措施:拆开流量计检查节流装置函数孔是否有脏物堵塞,若有脏污对管线进行吹扫,确保管线内无杂物,在条件许可时可尽可能多次吹扫。
2、直管段过短
平衡流量计直管段在安装时应保持上游3D(D为管道公称直径),下游3D。直管段过短会扰动液氮经过取压装置时的流畅性,导致原有液氮形态不能迅速恢复,在节流装置前后形成涡流,最终影响流量计测量的准确性。
建议整改措施:对流量计的直管段进行更换,保证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达到3D的要求。
3、引压管过短
液体在流量计取压口出来迅速气化,实际在引压管内就有可能存在气液两相体,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压力变送器不能承受-190℃的低温,必须保证到达压力变送器的介质温度在常温以上。因此较长的引压管,引压管无弯曲部位,可以消除管内相体脉动,确保引压管内只有单相体存在。
建议整改措施:增加引压管长度至3m。
通过研究平衡流量计的结构与原理,结合现场安装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得出流量计测量不准确原因:管道存在杂物、直管段过短、引压管过短。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整改措施:清理管线杂物、更换直管段、更换引压管,采取以上整改措施现场流量计的测量更加的精确,从而保证了对液体用量的实时监控,控制原料成本,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二、多孔平衡流量计应用场景
多孔平衡流量计不仅适合在常见工况条件下使用,在某些特殊工况流量测量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高量程比流量测量
在医药、化工等行业中,蒸汽一般作为热媒介质被用于加热或加湿工段,通常由于不同季节或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所需加热、加湿量的不同,造成蒸汽能源计量时蒸汽总管用汽流量有较大波动,往往远远超出传统孔板流量计3:1的量程比范围。同样,在其他类似需要大量程比流量测量时,传统孔板流量计亦无法适用。而多孔平衡流量计可适用于10:1 甚至更高的量程比的流量测量,并且因其测量精度高,受雷诺数影响小,可进行较为的高量程比流量检测或能源计量。
2)双向流流量测量
传统孔板流量计的节流装置仅在下游设有斜角,而多孔平衡流量计的节流装置上下游采取完全对称设计。这种对称的结构形式使其在某些需要双向流流量检测的特殊工况条件下,可以实现只使用一台流量仪表即可进行双向流流量检测。
3)短直管段流量测量
受场地大小、建筑尺寸等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布置工艺管道走向时往往无法为流量测量预留出足够的直管段安装距离,从而影响测量精度。特别是在特殊贵重金属如锆材、哈氏合金、铬钼合金钢等工艺管道上进行流量测量时,较长的直管段需求意味着昂贵的建设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多孔平衡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距离仅需0.5D ~ 2D的应用优势尤为明显,即可节省工艺管道、安装支架等的铺设成本,又可满足在短直管段流量测量时的精度要求,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流量检测配置方式。
4)大口径流量检测
在大口径的流量检测中,多孔平衡流量计亦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只需通过计算对相应节流孔的尺寸、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即可在较短的管道距离内进行大口径的流量测量,无需担忧因管道口径较大而产生的15D 甚至更长的上下游直管段距离。特别是在高温、低压等各种严苛工况下,多孔平衡流量计也能保证大口径流量测量精度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使用多对取压孔进行取压的冗余配置,以确保差压信号被有效传输,降低大口径流量检测的后期维护、清扫、运营成本。
5)高温及极低温流体测量
由于本体及法兰材质选择的多样化,多孔平衡流量计拥有较为广泛的工作温度。通过对不同材质的选用,多孔平衡流量计可测量850℃甚至更高温度的高温流体介质,亦适用于液氮、液氧、液氢、液氩等极低温流体的流量测量。
以上便是此次带来流量计的相关内容,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流量计已经具备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喜欢本文,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哦,将于后期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